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最后一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最后一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第1张

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首诗的最后一段,诗人杜甫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的表现,使作品放射出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辉。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

我来到人世间哇哇落地的哭声是从茅草屋中传出的,我背上书包第一天踏进学校的门槛是从茅草屋中启程的,我穿上草绿色军装成为一个威武军人的梦想是在茅草屋中实现的。而今,曾装着我梦想的茅草屋已被历史的岁月湮没,无处寻觅,但我怀念那墙、那草、那茅房,怀念它留给我无法忘却的温暖、憧憬和忧伤。

茅草屋是贫穷的产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是绝大多数农人的栖息、安身、繁衍后代的地方。那时村村寨寨都能看到土坯墙,枯黄草顶的农舍七零八落的伫立在山脚、路旁、田边,像草垛、像蘑菇、像土丘,默默地沉寂于大地上,为农人撑起一片生存的天空,带来无言的关爱。

我家的茅草屋就在一座小山的脚下,像条扁担一样的一字排开,高不过二丈,可就是这原始、简陋的建筑,却是我们全家劳累了休息的场所,困惑中找回自信的地方,年节时享受天伦之乐的家园。它带给了我家的温暖,带给了我童年的欢乐,孕育了我最初的美好梦想,同时也留给了我心灵的忧伤。

茅草屋怕大雨,怕狂风,可那时春夏二季的风雨特别的多,有时强劲的风联合着暴雨像一头怪兽,一头头往茅草屋上撞,将屋顶的茅草一块块的的掀起,甚至洞穿。这时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滴答滴答的漏雨声仿佛忧伤的旋律,弹奏出心灵的悲痛。全家人忙不迭地找盆、找桶接着从屋顶渗下的雨水。但这样无济于事,叮咚的漏雨声和屋外风狂雨骤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一阵紧似一阵,叫人胆战心惊,生怕这风雨飘摇中的茅草屋进一步被风雨摧残,让我们无处安身。每每这时,我的心揪得特别的紧,也特别的害怕,幼小的心灵过早的品尝了生活的艰难。一场暴风雨过后,茅草屋被掀得支离破碎,令人十分痛心,面对这凄凉的场景,看着家家户户相同的遭遇,我不禁想起那位千古流芳的诗人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写到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也对诗人的当时处境多了份理解。尽管我等俗辈,没有诗人心系天下的胸怀,但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我家以及周边的农人都能早日离开这不堪风雨吹打的茅草屋,住上安稳的“广夏”,过上居住无忧的日子。

茅草屋破损后,农人们特别心急,农闲时间,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到茅草地砍茅草,为翻盖茅草屋做好物资准备。干这种活我有切身的体会,也有深刻的记忆。八、九月的天气地上还暑气蒸人,不管任何一家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分大人小孩,扛着扁担,拿着砍刀,都要去砍茅草。躬身于草地,不停的飞舞着砍刀,那种燠热宛若火在身上炽烤,但为了居住的房子,为了有安全的栖息场所,想到那叮咚的漏雨带来的忧烦,哪怕天气再热手中的刀仍快速的飞舞着,希望能多砍些茅草,通过辛苦和汗水换来居住的安宁。

几天下来,砍下的茅草担回家中,农人就会像晾晒丰收果实一样放置在房前屋后,让太阳的光辉舐去茅草中的水份,等茅草现出浅**干了的时候,然后小山似的码起来,待到秋后的闲暇时间将它们安置到屋顶上。翻盖茅草屋是农人家的大事,任何一家都不敢怠慢,这一天哪怕再没有钱的家庭也会筹点钱买些晕菜和白酒,请上村子上几个会盖草房的师傅,将腐烂的茅草掀掉,一层层的铺上金**的新茅草。一天下来,旧的草顶就会换成崭新的草顶,屋面拾掇得熨熨贴贴,平平整整,很是好看。盖上了新茅草的屋子,看上去就像一位梳妆打扮后的新娘,清新、亮丽、整洁,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它完工的瞬间,农人脸上满溢开心的笑容,心中充满着欣慰和满足,走路的速度也会因兴奋而加快。在换了新顶的茅草屋中吃饭也有滋有味,做的梦也香甜,心里有了份踏实感。然而,草垒的建筑毕竟难抵强劲的风雨,周而复始的辛劳也换不来理想的住所和长久的安宁,农人们的心中依然在做着住“广夏”的梦,盼望能住上坚固的能避风雨的青砖瓦房。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到了我的家乡。农民分田到户后,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收入也成倍增长。刚进入八十年代初期,手中有了一定积蓄的农民,首先想到的是改善居住条件,远离住茅草房的苦楚。从那以后,农人们陆陆续续的做起了新房,或将草顶掀掉盖上了机瓦,住上了砖瓦房,从此告别了住房草的历史。我家也于1982年盖起了瓦房,从那时起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告别了住房茅草房的辛酸历史。可离开了茅草屋,它却总萦绕在我的梦中,叫我梦回中感到亲切,思念中感到温暖,回味中感到忧伤。

全篇可分为四段。从开头至“塘坳”为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从“南村”至“叹息”为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从“俄顷”至“何由彻”为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从“安得”至最后为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抒发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话译文

白话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一、秋风破屋(焦虑)

二、群童抱茅(无奈)

三、屋漏遭逢夜雨(痛苦、凄凉)

四、诗人期盼广厦、推己及人,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和祝愿

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32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