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说课艺术

谈谈说课艺术,第1张

讲课是一门艺术,说课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说”的要求上比“讲”更高,因为它要求教师在十多分种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炼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呈现给教师。自说课产生以来,其鲜明的艺术性、较强的操作性和独特的实用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且不失为考察教师素质的一种事半功倍的方式。但由于受说课的时间限制、听课对象以及相关要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课说教师感到说课比讲一节课的难度更大,不好把握也不易成功。

首先,应弄清楚怎样说课,这是说课艺术的基础

要做到把课说清楚,必须思路清晰,即按照“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说课,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概貌,才能符合教学的程序并与听者的思维同步。

1.说清“教什么”

说课者应说清以下项目:本课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前后课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内在联系等等,让听者了解你对本堂教学内容的梗概并吸引听者思维与你同步推进,为讲与听之间的共鸣作好铺垫。

2.说清“怎样教”

说清“怎样教”,是实现讲与听之间相互交流达到说课目的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说清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清课堂教学思路步骤、结构环节、板书设计、作业训练、以及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等项目。

例如,在说“楞次定律”时,欲说清课的重点、难点,对感生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关系,不妨让学生观察磁铁插入线圈的情况(S极插入,N极插入),让学生的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然后,用N极拔出和S极拔出来验证学生的设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其聪明才智,开启其智慧的大门;再把学生的结论与实验对照,进行修改,纠正,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就充分体现了人们认识客观规律的一般过程:实践(实验)──认识(结论)──再实践(用实践检验结论)──再认识(理论、规律、结论),既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感生电流的磁场阻碍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

3.说清“为什么这样教”

说清“为什么这样教”,是实现讲与听这间高层次认识趋同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说清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本依据、课本编写意图依据、教学论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等。

仍以“楞次定律”为例,其教学设计流程图为:

从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入手,由观察实验、提出问题(突出重点),如何解决问题,借助实验、多媒体,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引导,最后得出“楞次定律”。这一过程既完成了课本中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执行了大纲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其次,应弄清如何才能把课说好,这是说课艺术的体现

1.说课要突出一个“新”字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新才能突出说课的艺术。新是说课的关键:设计新──从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给出新课几个环节,吸引听者,引起共鸣;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结构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环环紧扣;手段新──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图文并茂。

2.说课要体现一个“美”字

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跟讲课一样,应处处体现美,给人美的享受: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揭示美,提炼美,升华美;语言美──教师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不投入强烈的情感,以情感来感染听者,就不可能把课说成功;板书美──板书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它有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态美──教态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态美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3.说课要讲究一个“说”字

说课者要根据课型的要求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教法、说学法、说学生。在说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①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②说课不等于背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写好的材料拿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说”宇,突出“说”的特点,完成说课的进程。

4.说课要抓住一个“活”宇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换而言之,说课重理性和思维,讲课重实践和感性。因此,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繁简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祥太繁,时间不允许,听众觉得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者无法认同。这就有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因材制宜,灵活驾驭,说出该课的特点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

5.说课要选准一个“说法”

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在授课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进行,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指导学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授课和说课成功的关键。

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说,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等等。但无论怎样说,均要围绕教学目标,沿着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才不会让说法信马由缰,从而提高说课质量。

6.说课要斟酌一个“说点”

说课的对象虽然不是学生,但这些听众都会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对待你所说的课,去审视你说课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语言,语气,表情等等。因此,说课者要置身于听众思维和学生思维的交汇处,站在备课与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斟酌说点。

诚然,没有一定的实验经验的积累,则很难达到体现说课艺术的境界;实质上,说课的过程隐含在我们备课的过程之中。由此可知,注重平常的积累,加强备课过程中对说课的有意识注重,则定能促使我们尽快登上说课艺术的峰巅。

月光曲》(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Moonlight"))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

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1 Adagio sostenuto)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2 Allegretto)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象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3 Presto agitato)

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在家庭的驱使下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圭查蒂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中国小学五年级课本第十课《月光曲》一文,是出版商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

原文: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赏析:

开始部分只是叙述一件事,同时表现贝多芬悠闲的心情,读起来语气平和;而后面部分,写的则是一种优美的意境和兄妹俩的想像,其情景由静而动,语气、语速自然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用具体句子来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这几句话,表现的是那种朦胧的美,再想像一下当时人物的心情应该很平和,读起来,声音轻柔,语速稍慢,语气变化不大。读到“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骤然加速,语调起伏变化很大,突出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样子,而至“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大海。”语速又再次减慢,尤其注意在“月光照耀下的”后面要停顿,“波涛汹涌的大海”速度更慢,但每个字都极其有力,以表现出兄妹俩陶醉在乐曲中的心情。

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把上面这个优美感人的传说与事实本身等同起来,实际上,据音乐史学家研究,贝多芬从未有此经历。他的《#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之所以被冠以“月光”的标题,是由于音乐评论家莱尔施塔伯认为,此曲的开头让人想起琉森湖面上的月光。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

因此,在第一乐章中,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第二乐章是个小快板。作为过渡性乐章,音乐情绪趋于柔和温馨,像是回忆昔日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乐章中的两个音乐主题仿佛是抚慰着创伤的心灵。舒缓的过渡乐章会使人产生平静的月夜之感受。不过,这皓月般的恬静不过是贝多芬汹涌的心海中的短暂的憩息。

第三乐章如潮涌来,猛狮般的贝多芬又跃现在急驰奔突的黑白琴键之上。如果说,第二乐章正如李斯特评沦的那样:“它是两座悬崖中的一朵小花”,那么,终曲乐章就是从万丈悬崖上狂泻直下的洪水。激动的快板速度使音符势如暴风骤雨,融进了愤懑、申诉与抗争。坎坷的际遇给以贝多芬的,不是叹息和屈从,而是搏击与争斗。这个乐章有两个对比性主题,前者由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构成向;上冲击的乐句,显示了坚强的力;后者旋律优美,音调清丽,充满了对信念的憧憬与希冀。两个主题或交织、或对比、或发展、或重现,使作曲家的心境如大海,波涛汹涌,难以止息。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其时正是古钢琴向现代钢琴发展转变时期,由于此曲第一乐章使用延音踏板非古钢琴所能企及,所以此曲是第一部只适用于钢琴演奏的作品。

月光曲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我们在体味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更为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间的手足亲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和音乐家博大高尚的情怀所感动。哥哥因为“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家里“又太穷”,无法使妹妹得到满足而遗憾、内疚。妹妹听出哥哥话中的不安之意,反过来温言相慰,懂事地叫哥哥“别难过”。兄妹互相体贴,手足之情感人至深。盲姑娘把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于凄楚中饱含了对哥哥的体贴。正是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动了贝多芬,使得他即兴创作《月光曲》,并为之演奏。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二是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难点是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因为它关系到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来自何处,这一点课文没有具体的答案,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才能突破难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学习本句,要侧重语意的领会。可通过联系上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②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③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④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霎时间”,极短的时间。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⑤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对词语的理解。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课文中指优美的琴声让兄妹俩听得入迷,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苏醒:昏迷后醒过来。课文中指穷兄妹俩从美妙的音乐中回过神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这篇课文在知识、思想情感、意境等方面同当前六年级学生都有一定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月光曲》的美好。

2.课文意境隽永、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无论是乐曲、语言、情感,都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可从以下三方面体会:

①从鲜明的形象中领略人格美。

《月光曲》一文塑造了贝多芬、穷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教学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揭示人物的心灵美,使学生受到人格力量的陶冶。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钢琴家,理解这一人物形象时,教师着重向学生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从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奏乐曲这一故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不辞劳苦,一心为民作曲弹琴的精神。作为劳苦大众的代表穷兄妹俩,他们生活很困苦,但十分爱音乐,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的态度。穷兄妹俩能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相依为命,这种善良的品性正是审美教育的“源流”。

②从生动的语句中感受文之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水天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此时,即使学生没亲耳聆听《月光曲》,也能通过充溢着优美意境的语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

③从优美的乐曲中品味艺术美。

《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课文中,美妙的琴声让兄妹俩深深“陶醉”,“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这些都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93683htm

《诗经》是一部汇编而成的乐歌总集,其作者不一,内容各异,故其艺术风格并不完全一致,而艺术成就也高有别。概括言之,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朴实、自然的风格特征;赋、比、兴地表现手法;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

1、朴实、自然的风格特征

《诗经》主要产生于我国古代北方地区。作为文学作品,它以艺术的形式体现了西周至春秋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理性精神,表现出重人事、重实际、重现实的思想特征。

反映在艺术风格,尽管《诗》三百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样化,但就总体而论,却不能不说朴实而自然的艺术风格为其基调。

2、斌、比、兴的表现手法

前人从《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归纳出了所谓“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这不仅是对《诗经》艺术技巧的概括和总结,而且准确地揭示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特点。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不仅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中国占代诗歌艺术民族特色的具体表现,也是对我国诗歌艺术宝库的杰出贡献。

3、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

这一艺术风格直接表现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直率地表达感情,《诗经》中的作品,大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紧贴现实生活,不作无病呻吟,感情真挚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不少作品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情调。

作者善于运用写实的手法,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刻画那些颇富特征的细节或生活侧面,抒发淳朴真挚的内心感情。作品不事雕琢,自然而然从心田流出,这种朴实、自然的风格美闪耀着现实一主义精神的光辉。

扩展资料: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

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摘 要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形成的具体场所,更是生命体验生成的真实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充分领略到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与人文性特质。

关键词语言艺术 情感美 课堂教学 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关照,课堂教学不仅仅具有传授知识的属性,更具有启迪智慧的责任和使命。课堂教学应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智慧成长的艺术,是教师对学生潜能的激发与唤醒,是人们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它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

一、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应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文学殿堂,并开启其心智,陶冶其情操,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出现了种种严重违反语文教学规律,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怪异现象,如:语音不准、方言迭出;街言巷语、絮絮叨叨;长篇大论、繁冗拖沓;陈词滥调、照本宣科。凡此种种,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忌。

时下许多地方的示范课与公开课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大多热闹非凡,时而鲜花,时而掌声,时而绘画,时而音乐,令人眼花缭乱,缺失的是教学艺术的个性。当然,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可使课堂生动活泼,增加学生兴趣和审美效果,但是过于重视外在形式,忽视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特色,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说是成功的吗?因此课堂教学艺术必须追求教学的个性生命价值,不能为艺术而教学,为表演而教学。要用教学艺术奏响语文课堂的生命旋律,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畅游,展开生命的探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进行不断地创新和超越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传道授业型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的教师转变。通过研究和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反省,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使教师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在创新型的教学中得以体现,从而使教师的个性教学艺术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活力。

二、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情感美

课堂教学艺术的情感美就是指教育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在情感相互交流融合之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对白,是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教学时教师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审美主体面对千姿百态美的形象,会被激起一种愉快的心理状态,即美感愉悦和享受。

语文教材中多有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情画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等文学作品,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另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彩的内容;要有恰当的体态语言,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健康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情感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主要应注意以下艺术技巧:

1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言之有物。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的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2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中语言的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3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题和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发,探寻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4言之有味,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这样,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因此语文教师要博闻强志,和教材有关的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等等均可引入课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重现意境,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重点易于把握。

5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语言的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能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言之有体,丝丝入扣。

语言丰富多采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词采华美的语言,并充满激情。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需要抑扬顿挫,激昂深沉。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富于变化,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喜爱语文的兴趣。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它:音美,要讲普通话;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6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