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情中导致的易怒和焦虑,有哪些解决方法呢?

在感情中导致的易怒和焦虑,有哪些解决方法呢?,第1张

引言:谈恋爱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很开心的,而且会感觉到恋爱的幸福和甜蜜。不过有一些时候也并不是那么的顺畅,有一些人会在恋爱过程中经历焦虑和易怒。这个时候是要及时解决的,否则就会导致感情没有以前那么稳固,那么都有哪些解决方法呢?

一、获得恋人的支持

在谈恋爱中如果出现了易怒和焦虑,而自己在谈恋爱之前没有出现的话,就说明了就是两个人的问题。不能只把这个问题一个人扛,要及时的跟恋人沟通,并且表达自己内心中的真实感受,获得爱人的支持和理解。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如果自己一个人去解决的话是很难有成效的。毕竟就是两个人共同生活才会引发的现象,获得二人支持的同时,还要注意找出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只有两个人共同努力才会真正的解决问题。

二、制定并实施解决的方案

情绪的产生还是由事件引起的,如果没有一些特定事件出现的话,人们也不会产生焦虑、易怒。如果这个情绪是由自己的爱人和其他异性接触所产生的,还是由无法得到足够回应产生的,具体事件要具体分析。同时两个人都要做出改变,才能够让事情得到真正的解决。最好在这个情况下去实施一些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如果有成效的话再看看下一步。如果没有成效的话及时调整方向。

三、实在不行可以分开一段时间

如果说实在没有办法沟通,也无法得到恋人的支持,那么可以尝试分开一段时间看看。自我调节同时脱离原有生活的情况下看能不能解决,如果能够解决的话,就要考虑这段恋情是不是适合自己。

首先你有多大了呢,感情问题一般都是在青春期时候遇到的,这个时候我们的人生经历还比较少,心智还比较单纯,其实这个世界自己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人生很短,要多为自己考虑,如果情感问题让你焦虑那就是还没遇到适合的,对你来说未必是坏事,平时可以少想一些事情,没事多和朋友聊聊天,然后多去出旅旅游,放松放松自己心情,不要掉到一个情感的大坑。

这很重要吗?我们应该知道焦虑是什么吗?当我们知道焦虑在哪里时,我们可能会有相应的反应策略。焦虑的唯一感觉就像是在雾蒙蒙的森林里,没有方向,没有希望。现在,它就像一只被困的动物。恐惧也是一种焦虑。如果有些人长时间感到恐惧,但没有特定的恐惧对象,那可能是因为焦虑在制造问题。它表现出一种突然的无能感,这种感觉会持续一段时间。同时,还会产生呼吸困难、冷汗、头晕和疲劳。

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平静,沉思,空虚,什么都不想,注意自己的呼吸。每天都这样做。有情绪是正常的,不要压抑它们,让它们及时进入。你可以在没有人的地方哭,也可以和别人说话。最好的方法是学会放下它们。这是伟大的智慧。认真地去解决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他们受到的伤害越来越严重,学会了爱自己。当力量不足时,读一些传记,感受一些人的困难,学会坚强。

因此,有消极情绪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要落入陷阱。如果你落入陷阱,不要害怕,只要你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你不需要解决任何问题,你只要跳出来,什么都不会发生。有人说,“我跳不出来。”因为你不知道陷阱,陷阱的原理是怎么来的,如果你连陷阱都看不见,你显然不知道如何脱身。如果你知道,你可以通过做相反的事情来脱身。

如果你真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你去专业的援助机构。毕竟,人们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不要让太多的坏情绪占据你的生活时间。呼吸放松法:有意识地控制呼吸。当你感觉到它时,通常伴随着浅而快的呼吸。试着把它变成一种放松的呼吸,呼吸得更慢更深,吸气和呼气时慢慢数数,试着把手放在肚子上,感受空气的流入和呼出。

本文首发于“新京报小童书”。新京报小童书(xjbkids)是书评周刊的童书分舵,已联合众多出版品牌,为读者精选童书,解答教育困惑。

儿童文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与德国,到19世纪中叶发展为一门独特文类,此后它被融入许多复杂且多元的叙事、情绪与道德冲突,还有挣扎奋斗的主角,在此情况下,学习过程与过渡 情感 也被表达得非常详尽。在《 情感 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这本书中,作者以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心等情绪为线索,梳理了百年来童书与家教书对读者的情绪认知所起的作用。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而多面,此前我们曾推送过《百年经典儿童文学对我们的 情感 养成究竟做了什么?》这篇书评,从儿童文学叙事的角度解析情绪这个词的内涵之于儿童在百年间发生的变化。今天书评君带你看的这篇文章,也是《 情感 学习》的书评,它从“儿童观的建立”出发,分析了儿童与家长的“ 情感 焦虑”从何而来。

《 情感 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德]乌特·弗雷弗特著,黄怀庆译,光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版

撰文 | 薛羽

01

当童年的概念发生改变,儿童要学习的情绪与学习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不久前,一则“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的报道被推上热搜,“为家长提供各类家庭教育的讲座和课程,帮助父母掌握科学的 育儿 方法”的说法,更引发公众对儿童教育之于家庭焦虑的议论纷纷。不过纵观 历史 ,家庭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甚至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某种程度上本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建立起来的。

《儿童的世纪:: 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法]菲力浦·阿利埃斯 著, 沈坚 / 朱晓罕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法国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在富于开创性又备受争议的名著《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里写道,在中世纪,小孩几乎一断奶就被当作“小大人”看待,他们混入成人中间,穿着与大人相仿的衣服,与其一起劳动、社交、玩耍。这仿佛是周作人所批评的“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将他当作小形的成人,期望他少年老成”,但其实不应仅站在今天的立场,抽象看待这一问题,因为那时还没有今天的儿童观与“儿童”。

所谓“小大人”,恰恰出自其 历史 环境,嵌于具体的生产关系和 社会 结构之中。阿利埃斯指出,学徒制带来不同年龄人群的混处,是中世纪中期至18世纪这一时期 社会 的主要特征。大多数儿童由此“顺其自然”地长大成人。那时也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家庭,极端来说,古老家庭的使命是“保护家产”,“不存在 情感 的功能”,但同时因其特定的房屋结构、社交流动而具有相当的公共性。到了近现代,主要是与中产阶级的兴起互为表里,这些逐渐发生了改变:学校教育取代学徒制,现代家庭观念形成,公私空间区隔……私人生活或现代个体的 历史 由此诞生。

随着现代世界的来临,作为民族国家对于 社会 整体性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童年的概念经历了戏剧性转变”,这些转变是“透过政府立法、教育、私人倡导、科学知识与大众媒体而产生的”,并导致“要学习的情绪与其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

正如德国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 情感 研究中心集体编写的《 情感 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所指出,情绪往往被视为“自然的”某种非常基本、人性本质的东西,实则是“ 历史 发明的具体结果及 社会 产物”。而与 社会 建构、形塑个人情绪、 情感 及感觉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又莫过于文学。经由“ 情感 史”和“阅读史”的视角,《 情感 学习》研究了百余种经典儿童文学及教养手册,聚焦信任、虔诚、同情等十二种 情感 ,考察 社会 、家庭围绕之下儿童阅读文学、感受情绪的历程,以重建儿童的情绪 社会 化。

02

现代的我们因为执着于追求成熟而未能成熟

如书中所示,阅读即行动,提供儿童想象未知体验的空间,走进“幻想国”的世界——思念家乡的阿尔卑斯山少女、同情土著的鲁滨孙、恐惧恶龙的霍比特人、在奥兹国勇敢冒险的桃乐丝——借由认同角色来观察并参与其中,不论他们所模仿的情绪和作者赋予主角的情绪是一样的,或者他们的模仿是建立在文化误读之上。

童书“传授及分享的是情境知识与实践知识,它们未必会告诉孩子该感受什么,但会以某些细节来说明这种或那种情绪是如何发生的、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以及该情绪实际体验起来的感觉”。也就是说,不仅通过文学/叙事的“内容”——人物、情节、环境,而且通过其“形式”——语言、节奏、结构,启动了模仿、共感的认同机制,发展出儿童在书里书外学习和处理未知情绪、跨越差异进行交流的“翻译能力”,也或许,默默敞露出文本/世界的缝隙……

有意思的是,该书第一章讨论“盖斯凯尔夫人的焦虑”,其实更多指向了家庭、父母的情绪。现代家庭“变成了夫妻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 情感 交流的必要场所”,密切观察儿童与其发展的新习惯创造出许多让为人父母者焦虑的机会。而应运而生的各类教养手册,除了告诉家长有关于儿童情绪的知识以外,也会造成家长出现某些情绪——主要是焦虑感和责任感。这些都与此后各章所考察的儿童对于各种 情感 的“焦虑”——感受与学习纠结在一起,成为现代的家庭、个人挥之不去的内在张力。

制造焦虑的固然有围绕儿童建立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现代“制度”,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知识”,根本上则源于“儿童”这一“风景”的发现,以及儿童与成人的二分。

就像福柯尖锐指出的:“现代教育学以保护孩子不参与大人的矛盾纠葛这一无可非议的愿望为目的发展至今。这使得人类的儿童时代和成人时代的距离越来越大。幼年时代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应该是最重要的纠葛,但是,按照上述做法为了使儿童躲避各种各样的纠葛,反而使他们有了遭受这种纠葛的危险。”

他所说的“距离”,也就是把儿童和成人分割开来而不可避免地出现的 (事实和隐喻意义上的) “青春期”。所谓“青春期”的烦恼,正紧密联系着父母、孩子的成长“焦虑”。传统时代,儿童与成人混在一起,直接通过与成人的接触来学会生活。进入现代,儿童经过学校、家庭等与成人、 社会 相对独立的制度/空间之后,抽象的“理想”或“理念”一旦无法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尤其无法通过 情感 的学习和处理达成“自我”,则会出现种种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谓青春的烦恼、成长的焦虑。内中症结,恰如日本批评家柄谷行人所说,“与其说现代的我们因为被隔离的幼年期而无法成熟,不如说是因为执着于追求成熟而未能成熟”。

《 情感 学习》编写于21世纪初,所考察时段则集中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书中展示,虔诚从人与上帝的宗教性超验关系,转变为包含了追求美德、尽 社会 本分、孝敬父母、善待邻人等意味;同情心联系着殖民关系式微后不同世界之间的人群交流;同理心隐含着身份政治时代跨越社群的沟通;对爱的理解也容纳了晚近对于 社会 、家庭中同志情谊的态度……世界的变动带来 情感 及其感受方式的变化,背后是相较以往的亲子之间、人与人之间更为民主、平等的趋向。但不应遗忘的是,我们仍然身处“现代”,即便在已然铺展的全球化、后现代之中,似乎消弭了的阶级、性别、种族等界限,或许又以别样的方式不断重临、加剧。

于是,现代的 历史 仿佛可以部分简化为这样一个过程:人们经过长期努力,将自己与他人分离开来,构筑壕堑将自己与 社会 隔离开来,因为 社会 的压力已经不堪忍受。而个体追求的独立、自由、平等似乎达成,又愈加迫切。“情绪 社会 化”或“ 情感 学习”的重要意义,或许不仅在于各种内在和具体的情绪及其学习方式,更在于它所提示的 历史 维度和外部指向——成人为孩子改造或创造了怎样的 社会 来生活。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孩童风土记》里回溯道:“为孩子琢磨 游戏 的方法,这在过去的父母仿佛根本就没有去做。而孩子一点儿也没有感到寂寞无趣却蛮有精神玩着长大了。”

今天虽难以“追寻逝去的时光”,但了解这一点也可为炙烤在“爱与焦虑”骄阳下的当代家长,提供几分想象的清凉吧。或许父母对于子女所能尝试的,正如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所说,“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也像是《 情感 学习》结语的期许:“只有当读者愿意放弃他和书籍的安全距离并使自己成为故事一部分时,幻想国才能够获救。”

所以,走向 社会 ,投入生活,从阅读开始吧。

 虽然生活已经越来越不顺利,但是我们还是要乐观面对生活。其实很多人现在都很的生活都开始变得不顺利了,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粗糙无聊,但是我们还是要生活的,难道我们就每次都闷闷不乐吗?不应该啊,我们要还是要生活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乐观。

感情生活不顺利,没有什么事的啊,我们还可以继续寻找,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真爱的,我们要乐观面对感情生活的所有的困难,在焦虑的时候,我们也还是要继续生活的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感情上很焦虑,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活得好好的,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而放弃了生活,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嘛。如果觉得自己真的很焦虑,那就请你拿出你的右手,大拇指和第二个手指放在嘴角两边,望上托一点。你看你,你都笑了,就不要在焦虑了,我们在继续生活,微笑面对所有的生活,包括感情生活。其实现在生活真的不难,只是会遇到一些关于很多情感的问题,让我们也充满了疑惑。说白了就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我们可都不要对生活充满了失望。其实如果我们对感情生活充满了焦虑和失望的话,那么我们将来会更加难过,乐观面对生活,微笑面对感情生活中的所有困难,我们不要千万不要认输了,将来要好好生活。

  导语:焦虑症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就是社交焦虑障碍,或社交恐惧症。男性和女性焦虑症的得病几率是相等的,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心情焦虑恐慌怎么办,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心情焦虑恐慌怎么办 一、做最感兴趣的事情: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都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你面临焦虑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打篮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烦恼焦虑早就无影无踪了。 二、适量的运动: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的情绪,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三、积极的自我暗示:怎么消除焦虑的心情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 四、情感宣泄: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其实焦虑情绪可以很好的稳定,只要焦虑患者注意从自我开始进行调节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全面对焦虑情绪进行调节是一种可以保护自己的方法,因此对于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来说一定不要忽视自我调节的重要性才行。

焦虑是因为害怕,不敢去做所以会越来越焦虑,克服的方法就是

1 在平时生活中,想要做的事情都去尝试,遇到问题想方法解决。有时候不是做不到,而是根本没有开始去做。

2 对于自身的欲望,愿意为此付出,肯下功夫。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可能会经历反复,枯燥的过程,但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没有人能绕开这一点。这是人通向更高阶层的必经之路。

3 生物奖励机制,很多时候人的追求和欲望,都是一点一点来的,做成一件事,然后想要更多,然后接着去往更高的目标努力,人处于这样的状态是气场强大,走路带风的,这样的人也比较有魅力。

焦虑是许多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绪,或许是因为有事情没能解决,或者因为担心某个人的安危等等。但如果这种焦虑情绪进一步恶化导致焦虑症产生,则不容乐观了。焦虑症的治疗主要以心理疗法为主,那么该怎样进行焦虑的心理治疗呢

1放松法:放松法治疗是一种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肌肉和情绪放松的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呼吸调节、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来消除杂念。病人先把注意力集中于躯体的一部分(例如左手),尽量使这部分肌肉放松,直至产生温热感。然后转移注意力到躯体另一部分(例如右手)。如此反复训练,可使心情平静,心跳规则,呼吸均匀,这对焦虑状态性发作者有很好的效果。

2解释法:由于焦虑症患者多有预期性焦虑,对未来的焦虑发作产生预期恐惧。如果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心理医生,耐心倾听医生对疾病性质的解释,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3冲击法:让患者突然处于激发焦虑情绪的实际环境中,来改变病态行为。这种治疗每次30-60分钟,治疗次数一般1-4次。

4系统脱敏法:在患者处于全身放松状态下,使能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复出现,达到不能引起患者焦虑时,增加刺激的强度如法炮制,直至患者焦虑情绪完全消失

一)焦虑 焦虑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是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时产生担忧的反应倾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的不安感,是紧张、害怕、担忧混合的情绪体验。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都有可能产生这种体验。

  焦虑不仅存在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而且也是其他心理障碍共有的因素,如抑郁症与恐惧。焦虑是作为一种情绪感受,可以通过身体特征体现出来,如肌肉紧张、出汗、嘴唇干裂和眩晕等,焦虑也伴随认知成分,通过由多种成分构成,主要是以为将来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由于焦虑与恐惧、担心、惊慌等相关,也有人将担心看作焦虑的认知成分。

  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状态,当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遭遇挫折或担心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来临时,便会产生这种体验。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以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内驱力,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实验证明,中等焦虑能使学生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促进学习。但过度焦虑则会对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大学生在临考前夜的失眠或考试时“怯场”,在竞赛中不能发挥正常水平等,多是高度焦虑所致。被过高的焦虑困扰的大学生,常常会感到内心极度紧张不安,惶恐害怕、心神不定、思维混乱、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容易产生头痛、失眠、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不良生理反应。焦虑的大学生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无法解脱、不愿正视的心理问题,焦虑只是矛盾、冲突的外显,借此作为防御机制以避免那更深层次的困扰。

  大学生常见的焦虑有自我形象焦虑、学习焦虑与情感焦虑。自我形象焦虑是担心自己不够漂亮、没有吸引力,体貌过胖或矮小等,也有的因为粉刺、学生雀斑等影响自我形象而引起的焦虑;这类焦虑主要与自我认知有关,需要通过调整自我认知重新接纳自我,建立新的自我形象;二是与学习有关的焦虑如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在学生情绪反映中最为强烈,我们在大学生学习心理中专门谈及考试焦虑,需要引起重视。情感焦虑多数由于恋爱受挫而引发的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具备爱人与被爱的能力,因而过度担心引起焦虑。

  克服焦虑的方法主要有:首先了解大学生焦虑后面深层次的潜在冲突,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的专业心理辅导。

  (二)抑郁

  抑郁症状不单指各种感觉,还指情绪、认知与行为特征。抑郁最明显的症状是压抑的心情,表现为仿佛掉入了一个无底洞或黑洞之中,正被淹没或窒息。其他感觉包括容易发火,感到愤怒或负罪感。抑郁常常伴随着焦虑,对所有活动失去信心趣,渴望一个人独居。抑郁也伴随着个体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些认知改变可以是一般性的,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或者很难做出决定。在思考中可能有更多的心境转变,消极地看待世界、自我和未来。因此,抑郁的人很难回忆起美好的记忆,不适当地责备自己,认为他人更消极地看待自己,对未来感到悲观。与此同时,还伴随身体症状,如常常乏力,起床变得困难,更严重时睡眠方式都将改变,睡得太多或者早晨醒得太早,并且不能再次入睡。也可能出现饮食紊乱,吃得过多或过少,随之而来的体重激增或剧减。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它常常与苦闷、不满、烦恼、困惑等情绪交织在一起。

  一般来说,这种情绪多发生在性格内向,好孤僻、敏感多疑、依赖性强、不爱交际,生活遭遇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大学生身上。那些不喜欢所学专业,或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等问题的大学生也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愤怒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违背,或因愿望无法实现时,人们内心产生的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愤怒发生时,可能导致人体心跳加快、心律失常、高血压等躯体性疾病,同时还会使人的自制力减弱甚至丧失,思维受阻、行为冲动,甚或干出一些事后后悔不迭的蠢事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在情绪情感发展上往往容易产生好激动、易动怒的特点。如有的大学生因一句刺耳的话或一件不顺心的小事而暴跳如雷;有的因人际协调受阻而怒不可遏、恶语伤人;有的因别人的观点或意见与自己相左而恼羞成怒;有的因一时的成功、得意而忘乎所以;有的因暂时的挫折或失败而悲观失望,痛不欲生。如此种种遇事缺乏冷静的分析与思考,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的好激动、易动怒的不良情绪特点,在一些大学生身上时有体现。这种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因而有人说:“愤怒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结束”。

  (四)嫉妒

  嫉妒是指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嫉妒是万恶的根源,美德的蟊贼”。

  嫉妒是自尊心的一种异常表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当看到他人学识能力、品行荣誉甚至穿着打扮超过自己时内心产生的不平、痛苦、愤怒等感觉;当别人身陷不幸或处于困境时则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在人后恶语中伤、诽谤。嫉妒是一种情绪障碍,它扭曲人的心灵,妨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真诚地交往。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了。”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嫉妒。嫉妒者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等,在他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别人也不要办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要得到。

  嫉妒是人本质上的疵点,嫉妒心强的人容易得心身疾病。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产生压抑感,容易引起忧愁、消沉、怀疑、痛苦、自卑等消极情绪,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其次,嫉妒心强影响大学生自我发展。不良情绪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另外,嫉妒心强可能使我们结交不到知心朋友。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事事好胜,常想方设法阻止别人的发展,总想压倒别人。这可能使同学们想躲开你,不愿与你交往。从而给自己造成一个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你会感到孤独、寂寞。

  嫉妒对人的心理健康不利。一是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个人友善、热情,两个人的关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越多,这就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妨害。甚者,还会破坏集体的团结和良好的心理氛围。二是造成个人的内心痛苦。一个嫉妒心强的人,常常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时间长了会产生自卑,甚至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别人,使自己陷入更恶劣的处境。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克服嫉妒首先要开阔视野,开阔心胸,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的客观规律。真正做到豁达开朗并非易事,如果正处在愤怒、兴奋或消极的情态下,能较平静、客观地面对现实,是能达到克服嫉妒的目标的。其次要学会转移注意力,需要积极进取,使生活充实起来,以期取得成功,并不亚于竞争对手。培根说过:“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因此,积极参与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使大学生活真正充实起来,嫉妒的毒素就不会孳生、蔓延。为了缓解自己的失败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可以找一些理由,使自己不再嫉妒别人。三是学习并欣赏别人的长处,化嫉妒为动力。一个人在嫉妒别人时,总是关注别人的优点,忽视自己的优点。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周围熟悉的年龄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只有采取正确的比较方法,将人之长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有意识地想一想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这样就会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四是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待人处事常常以我为中心,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若出现嫉妒苗头时,即行自我约束,摆正自身位置,努力驱除嫉妒心,会感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98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