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王玥波说到雍正剑侠图的第几部了?是每天都说一‘回’(集)吗?还有每一部到底有多少回?

请问王玥波说到雍正剑侠图的第几部了?是每天都说一‘回’(集)吗?还有每一部到底有多少回?,第1张

目前已经说到雍正剑侠图的第三部。每天更新一回。截至目前,已经完结。每部都是146回。

王玥波,爱称王三皮、1978年生于北京,自幼学习评书相声等多门曲艺艺术,曾拜马增锟学习评书,拜赵小林学习相声,拜章学楷学习联珠快书。全总文工团(原在煤矿文工团)说唱演员,在宣南书馆、崇文书馆均为创业元老,女评书第一人连丽如夫妇之义子。播讲过《聊斋》、《隋唐》、《雍正剑侠图》、《侠义英雄传》等多部评书。2012年8月7日王玥波在京成立个人工作室。

《雍正剑侠图》又名《童林传》,是民国评书名家常杰淼创作的长篇短打侠义评书,主要讲述了童林别开天地,最终创立无极门的故事。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天津等地表演,收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可谓轰动一时。

评书家王玥波的雍正剑侠图增添了很多新的人物,故事更加精彩纷呈,语言也相当精炼幽默,

北方评书成熟于明代。从那时起,评书的发展过程出现了四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在明末清初。那时,评书名家辈出,柳敬亭是其中的佼佼者。关于他的生平经历,沈龙翔《柳敬亭传》载云:

“敬亭名逢春,字敬亭,面多麻,人皆以柳麻子呼之。本姓曹,泰州曹家庄人也。李公三才开府泰州,缉地方不法,长吏以逢春应,时年十七八岁一恶少耳。开府轻其罪,乃出亡,云泰兴,佣于某,久之意不乐,遂去。游四方,至宁国,醉卧敬亭山下,垂柳拂其身,遂慨然曰:‘吾今姓柳矣,即号敬亭可乎?’于是名逢春,号敬亭焉。偶闻市中说弹词,心好之,辄习其说,遂以说闻。”

这里的“说弹词”其实就是说书,因此,柳敬亭后来被誉为大说书家。他从师莫后光,颇得真传,擅长说《水浒》、《三国演义》、《精忠岳传》等,技艺卓绝,炉火纯青。周容《春酒堂文集·杂忆七传柳敬亭》载云:“癸巳借敬亭于虞山,听其说数目,见汉壮缪,见唐李郭,见宋鄂、蕲二王,剑戟刀槊,钲鼓起伏,髑髅模糊,跳掷绕座,四壁阴风旋不已,予发肃然指,几欲下拜,不见敬亭。”

在观众眼前,但见说书人物,不见说书艺人,像莫后光说的:“听者倘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说书说到这般境界,可谓出神入化。

敬亭之后,虽无敬亭,却有他培植的桃李,其中应该一提的是承前启后的评书名家王鸿兴。据传,王鸿兴之后有所谓“三臣、五亮、九茂、十八奎”之说。

第二次高潮在清末民初。代表人物有号称评书大王的双厚坪。

双厚坪,生年不可考,卒于1926年,满族人,艺名双文星。与戏界大王谭鑫培、鼓界大王刘宝全并称“三绝”。

双厚坪所会书目甚多,最拿手的是《隋唐》、《水浒》、《封神榜》、《济公传》。他的艺术风格细腻、风趣、透僻、生动,最善于描绘细节,于细微处显神奇。尤以刻画人物见长。他说《隋唐》,说到秦琼发配到北平,遇见姑母,把他们之间悲欢离合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艺术功底极为深厚。

第三次高潮,30~40年代。代表人物有王杰魁、连阔如、陈士和等。

王杰魁(1874~1960),青年时代就开始在北京说评书,渐渐享名。他最拿手的书目是《七侠五义》。如果说,评书以细腻为艺术风格特色,那么,王杰魁则是细中又细。他说书,吐字慢,像在拉长音,娓娓说来,别具艺术魅力。又善于使用“变口”,用不同的方音刻画人物。

连阔如(1902~1971),满族人,早年从师李杰恩学说《西汉》,后来又向张诚斌学说《东流》。抗日战争前即以《东汉》享名。《三请姚期》、《马武大闹武科场》、《战昆明》等片断最为精彩。他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特别是吸取京剧的表演技巧,丰富了评书的表现力。他的说功、做功、打功都有独到之处,尤其是摹拟马跑、马嘶,堪称一绝。

第四次高潮,是50年代以来。这时,涌现了一批技艺精湛、深受欢迎的评书演员,如陈荫荣、袁阔成、李鑫茌、姜存瑞、田连元等。他们各有特色,陈荫荣表演细腻、逼真,尤擅运用典故,李鑫茌艺术功力深厚,表演细腻、平和,而袁阔成则是热闹火炽、幽默风趣。

评书艺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一劫,中断达十年之久。粉碎“四人帮”之后,刘兰芳的《岳飞传》一炮打响,先后有数十家电台竞相转播,形成了风靡全国的“岳飞传热”。刘兰芳嗓音洪亮,吐字清楚,语言流畅,气势雄浑,感情充沛,风趣幽默。

王玥波选择做相声演员,一方面是出于对于相声这个行业的热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家庭以及周围环境的成长经历的影响。但是他选择做相声演员最基本的初衷就是热爱相声。下面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吧。

1喜爱相声。

他在小的时候就学习了很多曲艺艺术,比如说学习了评书,也学习了相声,而且不仅如此,他本身也非常喜欢读书,特别是一些文学经典,比如说《聊斋》或者是《侠义英雄传》。那么在读书的过程也会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通过相声的形式或者是评书的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跟观众形成了一种比较良好的互动,他的演戏风格也是比较轻快活泼的,而且叙述也是比较贴近日常生活的,个人风格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2喜爱艺术。

他从小非常喜欢艺术,不仅跟很多优秀的老师学习过评书和相声,同时也喜欢练习书法,而且随着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大,自己有越来越多的代表作,也逐渐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相信以后还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个人作品,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只要对相声充满热爱,并且在这个领域不断奋斗,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就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让自己进步,如何给自己充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看一些优秀的书籍,把书的内容转化为自己所理解的内容。

这样的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和评书演员,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肯定也遭受了一些辛苦的磨难,但是我们会发现风雨后总会遇见彩虹,我们在听相声的过程当中再接收一些快乐,同时讲相声的人也在传递自己的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21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