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赋讲了什么内容?

上林赋讲了什么内容?,第1张

《上林赋》讲的是天子打猎的事。

1、《上林赋》是司马相如专为汉武帝写的。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刘彻即皇帝位。武帝一开始看见《子虚赋》很是喜欢,还以为是古人写的,感叹没有跟写赋的人生于同一个时代。

2、他身边侍奉的人正好知道司马相如的大名,于是告诉了武帝,武帝便把司马相如招进了都城。司马相如感佩武帝识货,就说:“《子虚赋》写的是诸侯王打猎的事,我再写一篇天子打猎的。”于是便有了《上林赋》。

3《上林赋》开头承接了《子虚赋》的内容,所以被称为《子虚赋》的姊妹篇。而且此时周亚夫已经平定了七国之乱,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国家统一显著加强。

4、《上林赋》采取的还是虚构人物的问答方式展开,开头增加了一个虚构人物“亡是公”,借亡是公的口说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两人的争论太过肤浅,那是因为两位没见过天子狩猎的情景。

上林赋写给心上人的由来:

1、手抄上林赋是什么梗出自电视剧周生如故以及一生一世,剧中的男女主用上林赋来表达他们之间的感情,上林赋在这个系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句色授魂与,心愉于侧让这首赋感动了许多人,随后网友们开始抄写上林赋来表达他们对恋人的爱。

2、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关于情感的表达方式写上林赋,得心上人,上林赋的篇幅很长,据说全文共有4184个字,并且全文有很多生僻字,很难能够坚持抄完,所以很多人都抄上林赋以表达对于心爱之人的喜欢。

-上林赋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后赤壁赋》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后赤壁赋》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与设想

 1、说教材

 这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经典美文因此,它具有赋的音韵美但它还有更突出的特点:文短意深,处处关情就是作者透过文字折射出的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情感而这一点恰恰是学生不容易把握的,特别是最后道士化鹤更是理解的难点讲授一篇文章,不外乎就是抓住表现技法和思想情感,所以我在分析课文时要紧扣文本,抓住文中的词句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与作者产生共鸣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因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诵读,抓住文中的相关信息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及原因,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而结尾道士化鹤意蕴隐晦,作为教学的难点

 2、教学设想及思路

 教授本课的教学思路是:课前自主学习、整体感悟——课堂品析与探究——拓展延伸

 (1)课前自主学习本文短小精悍,对于文字表面意思的理解不太难,计划一课时完成所以安排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借助练习册中的参考资料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部分虚词和实词因为文言文教学不能忽视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所以在授课前进行堂上小测,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一来可督促学生预习,二来可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便于查缺补漏

 (2)导入的设计关于“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的那段历史,学生已经很熟悉,所以关于本科的背景资料不必细讲导入本课时,简单回顾《前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及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提出问题:时隔三个月,苏轼重游赤壁,面对眼前的景象,思想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从而引入新课

 (3)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对于重难点的突破相当重要,如果设计大量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变成了满堂问,不仅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妨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更会把学生问晕所以,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本文主要解决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复杂与道士化鹤的寓意两个问题据此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本文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体会情感是如何变化的2游玩已结束,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最后一段,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含义吗?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已经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了

 学生在品析文章探讨以上两个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卡壳”的情况,于是在探究这两个问题时我设计了几小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这些问题老师在课堂中灵活处理,抓住学生的分析及时提出、适当点拨这些问题如下:

 ①作者游之前为何而乐?

 ②游赤壁过程中,作者何以会悲?(结合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游褒禅山记》中“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③反而登舟时“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这反映了作者何种心情?(结合《前赤壁赋》

 中“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

 ①为什么要写鹤而不是其他飞鸟?

 ②梦中道士化鹤、道士最终不见与“放乎中流,听其所止”在情感上有联系吗?

 (前三个小问题是由第一个探究题派生出来的,后三个小问题则对应第二个探究题)

 (4)拓展延伸:阅读苏轼同一时期的作品,抓住一些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定风波》作者的情感及形象,回顾《西江月》《浣溪沙》《记承天诗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赤壁怀古》等作品,比较作者写《后赤壁赋》时心境的不同及原因)

 另外,朗读是不能忽视的,在分析的同时还要通过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整节课读的形式有多种:录音配乐范读、自由朗读、个别读、齐读安排先听录音配乐范读,把学生引入情境,然后自由朗读,至于个别读和齐读我设计为自由穿插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落实重点字词

 二、导入

 三、诵读

 a)听范文朗读,体会赋文节奏之美

 b)自由朗读,感受作者情绪变化

 四、品析与探究

 1、本文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体会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2、游玩已结束,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最后一段,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含义吗?

 两个问题逐个探讨学生畅谈,教师点拨,适当追问,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解读作者,结合已学过的课外相关诗文帮助学生理解

 拓展延伸

 1、阅读《定风波&8226;莫听穿林打叶声》

 透过这首词,你看到的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参考: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链接《前赤壁赋》中“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2、阅读《西江月&8226;顷黄州》《浣溪沙&8226;游蕲水清泉寺》《记承天诗夜游》

 以上作品均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简析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后赤壁赋》比较,情感有什么不同及其原因

 五、小结

 全文表面上是写游赤壁之乐与悲,其实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贬谪生活的郁闷,同时也是形象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矛盾复杂的思想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怅惘,对未来的迷茫,又可以感受到苏轼那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旷达开朗的胸怀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四以及《名师面对面》相关练习

 2、推荐阅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进一步走近作者,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

 后赤壁赋

 情感线索:乐——悲、恐——?

 鹤:高贵优雅、超凡脱俗、隐士之风

 梦中道士化鹤——追求超然物外(道家)

 “笑”“悟”(禅意)

 不见:1、超脱

 2、迷茫(儒家)

 3、空人生如梦

 教后总结

 近来市教研活动推广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我们高二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也尝试备课组内实行同课异构,讲授《后赤壁赋》备课组成员一起研读教材,设计一个共用的教案母版,商定文本的重难点及教学的基本步骤,然后由各位老师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修改形成自己的个案如余丽媛老师教的是文科重点班,学生语文功底较好,而韦丽老师教的是理科次重点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且对语文的兴趣不高,她们都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改,各有特色

 两位老师都突出了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而韦老师的课,注重落实学生基础,单是从课前的一个字词小测,她对字词的精心选择就可以看出来,课上选取学生答题例子投影点评,反馈及时,同时对于重难点的点拨也做得比较到位,如对鹤这个意象的理解她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对比理解,使学生对作者情感理解得更为深入余老师则注重设置问题,拓展深入,以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研读课文,层层推进,把课文的重难点逐一落实理解虽然对学生的指导形式,讲授方式不大一样,但两位老师都完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这也算是我们学习同课异构教学方法后在教学时加以实践的一个初步尝试吧。

《后赤壁赋》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后赤壁赋》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经典美文,它是《唐宋散文选读》中第四单元的一篇基本阅读篇目。如何更好地鉴赏这篇课文,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便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这篇赋句式相对整齐,而诵读是欣赏语言的节奏美,把握情感的最好手段。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由于文章结尾借道士化鹤故事表达的主旨比较隐晦,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设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文章中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所以,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二)目标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四)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五)教学步骤:三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2、第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第二课时,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4、第三课时,探究、讨论并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由此引申拓展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5、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密州儋州)这首诗导入课文。从而让学生理解政治得失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苏轼,更好地理解苏轼的独特人格。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悟。

 朗读时,注意作者感情的变化。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无论怎样鉴赏一篇文章,其前提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在读的方式上做些灵活的调整,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然后单个同学朗读,一组朗读,全班朗读等。

 (三)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全文,解决生字词,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找出本段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3、本段出现的特殊句式

 设计该环节是要学生明白语文的性质是姓“语”,从而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母语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词句的具体涵义,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课文注释,已经能够独自找出,教师稍做点拨即可。

 (四)结合注释,疏通第一段文章大意。(由学生合作完成)

 (五)找出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感受苏轼的心情。

 (六)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并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齐读课文。

 (二)梳理文章思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把握作者夜游赤壁时情感的变化。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教师稍做点拨,提出与文章思路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投影前《赤壁赋》,让学生找出前、后赤壁赋写景的句子,找出不同点。

 学法:给学生从游的方式、时序景色、写作重点、作者心情上去比较,理解为何时隔3个月,作者的心情却发生了改变。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齐读课文。

 (二)梳理文章思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学生疏通第三段的大意。

 (三)重点鉴赏文中写景的语句以及道士化鹤的寓意。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同时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的第一、二段都出现了写景的语句,对于这些语句的鉴赏,学生可能无所适从,教师可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鉴赏,也可以让学生加以想象,以散文式的语言扩充语段。对于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学生也很难理解作者的本意,可先让学生说出一些与“鹤”字有关的一些成语或熟语,从而提取鹤这一象征意义。至于道士,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职业以及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以追求长生不老、超然物外为终极目标,这些教师只做点拨即可。

 (四)知识链接: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动物的意象进行积累,方便以后的文言词赋的学习,掌握这一内容,相信学生在以后答题的过程中能较好、较快、较准确地答题。

 (五)全文总结:

 本文着重写苏轼自身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而悲,悲而长啸,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由“横江东来”的孤鹤,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从而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超脱尘世的心情。

 板书设计:

 游前 乐

 后

 赤 游中 悲

 壁

 赋

 游后 怅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知识。

 2、朗读文本,领悟文本语言的声韵美和意蕴美。

 3、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形成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落,正确分析作者因事而发的感慨。

 2、结合自己对自然、宇宙、生命的理解,比较古今杰出人物的生命价值观来客观、公允地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

 教法设计:质疑讨论,拓展评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幻灯片]出示《兰亭集序》书法。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王羲之)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义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此文被誉为“书中的,文中的上品。”可谓艺术奇葩,千古奇文。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从辩才和尚处获得王羲之的真迹后,爱不释手,命人摹拓数本分给太子诸王,并且在死前请求高宗李治把兰亭真迹随葬昭陵。写作本文时,王羲之33岁,距其后辞官归隐仅有3年,也是他决定归隐的重要的蕴酿阶段。其间如何反映作者复杂情绪,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交流。

 [幻灯片]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二、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诵读体悟。

 师导:“三分诗,七分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的方法。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标注字音,划分节奏。②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落,从文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填入题目的空格内并评价。

 [幻灯片]:兰亭集会,赏景畅饮,信可()矣;聚后思索,面对生死,岂不()哉;联系古今,思接千载,亦可()夫。

 2、处理疑难字词。

 ①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会()稽悟()言形骸()世殊()

 ②、判断下列红色字含义的正误。

 茂林修竹(长)

 况修短随化(修身)

 丝竹管弦之盛(繁多)

 俯察品类之盛(繁盛)

 所以游目骋怀(……的原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用来)

 ③、翻译下列句子。(供参考,具体随学生提问而定。)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活动安排:学生以组互问互答,解决不了的老师给以点拨,给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析。

 三、美点赏读,涵咏领悟。

 文学即人学。古今优秀散文往往都会逼真细腻地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兰亭集序》的每一句话无一不是作者情感表露和心理折射。下面,让我们看看文章一、二段。

 1、阅读第一二段,品兰亭之乐。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四美具,二难并。”想想“四美”指什么?

 明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2、填写训练,领悟情感。

 引导:散文在于美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因声求气,将作者的心理和情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

 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仿照示例写一组句子。

 例句:兰亭之乐,乐在景美,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尽量用文中原句回答)

 参考示例:①、兰亭之乐,乐在人贤,这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兰亭之乐,乐在辰良,这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③、兰亭之乐,乐在赏心,这里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④、兰亭之乐,乐在事雅,“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

 小结: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雅士们的潇洒风度和诗意人生,以至美好的聚会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写道:“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你认为作者的“乐”是否为“真乐”,你又如何看待他的“乐”?

 活动安排: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交流,举手回答,师生共评。

 参考提示:亲近自然,娱情山水(真乐);借酒取乐,游戏人生(暂时之乐);感官刺激,`瞬间闪现(简单肤浅之乐)

 明确:作者以“极”“信”二字写尽了与友人们欢聚的兴致和情怀,但乐中有哀。王羲之是晋人所谓的“性情中人”,谢安曾对他说:“中年以来,多伤于哀乐。”王羲之回答:“年在桑榆,自然至此。”也许会乐极生悲,作者面对良辰美景,抒发“幽情”,以表达纵欢过后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自然掩盖不了生命短暂、光阴虚度所带来的烦恼。其实,这也是王羲之前后所有文人们共有的经历和感受。(举李白和苏轼等人例子)

 4、赏析第三段,思兰亭之痛。

 师导:自古人们就有“乐极生悲”的人生感慨,作者亦如此。那么,作者因何而痛?

 活动设计: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有深刻感悟的句子,然后在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在班内交流,师生评价。

 幻灯片:以“我从--(运用原文句)中读出了--”的句式来回答。

 参考提示:①光阴易逝,生命短暂。②快乐难久,人生无常。③美物易逝,情迁之痛。④造化难违,死生之痛。⑤死生亦大(事)。

 他写此文仅仅为了表达内心之痛吗?让我们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作者深沉的悲痛。(学生阅读提供的资料自由发言)

 4、赏析第四自然段,识兰亭之悲。

 师导:既然“生命之感”如此沉重,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作者的“悲”情缘何而生的呢?

 活动安排:指名朗读,学生勾画相关句子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

 [幻灯片]:以“兰亭之悲,悲在--”发言。

 参考提示:①悲在古人今人对生死看法非常一致。②悲在后人对生死看法与古人、今人致。③悲在古人把生死看成一样。④悲在人们的困惑,即那个时代对生命的漠视和人生的悲叹。

 那么,王羲之的“悲”是悲痛还是悲观呢?

 参考提示:是悲痛而非悲观。

 [幻灯片]:展示时代背景:王羲之生活在一个清谈玄学,积极悟道的年代。魏晋时期政治极其严酷,社会急剧动荡。门阀制度使得当时许多文人、学士都死于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身处乱世,大家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等生死,齐彭殇”这是庄子的思想。因而有人会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虚度光阴。对此,王羲之是不认同的,一个“虚诞”一个“妄作”足以证明。他劝告时人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有所作为。

 四、归纳课文,拓展延伸。

 师导:作者在文中充分表现了兰亭聚会的感慨,也反映了他的生命观。那么,你怎样看待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作者作序的目的是什么?

 活动安排:学生浏览课文,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组内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在班上展示。

 参考提示:文章虽是叙写兰亭聚会,实则是批判晋代名士们的虚无思想观念。东晋是名士风流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笔傲山野,即信奉“一生死,齐彭殇”,而作者却显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思想境界,勇敢地从消极颓废情绪中走出。如果和苏轼,李白等人相比,也可看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即其“儒佛道”统一的哲学信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警示后人不要受当时士大夫消极人生影响,客观面对生死,把握生命,积极生活。

 一个人的生命如草木万物随造化而定。我们面对生死很难做到如庄子般洒脱随性,但也没有必要为生死困扰,反而要更加“珍重生命”。

 五、课文小结

 [幻灯片]:品读文字,你会发现文章浸透着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一次普通的聚会,王羲之发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一次灵魂的坚守、王羲之探索出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永恒方式;一次谆谆教诲,激励我们要强健体魄和精神,去战胜人生路上的困难。下面老师留给大家一段话:品兰亭之乐,追求雅趣人生;思兰亭之痛,珍惜有限生命;悟兰亭之悲,打造精彩人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与苏轼《前赤壁赋》对照,分析二人哲学观点的异同。

 2、整理课堂未能解决的词句,写在笔记本上。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文言字、词、句教学,读懂文章内容,并能成诵。

 2、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把握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的写法。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所选皆山水游记散文,此类文章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与说理的成分。

 具体到本文,作者借由眼前“乐”事,想到生命短暂,故而有了“痛”感,并进一步想到“前人”、“后人”对“生死”的共同感慨,由此生出了“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当然,教学本文也不能忽略作者表达的积极情绪。

 这是本文教学难点(不是重点),不可不引导学生体会。

 2、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载有“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说法,字、词、句教学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3、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载有“古代诗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的说法,鼓励学生多读是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

 1、字、词、句教学,如“岁、虽、所以、引、信、相与、兴、或、向”等,帮助学生读懂文章。

 2、诵读教学,提示学生抓住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2、把握本文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音频朗读、集体朗读、教师范读。

 2、字、词、句等文言知识教学以学生质疑、师生解疑方式展开。

 3、以“讨论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绪变化。

 教学准备

 1、音频朗读材料、视频介绍材料、课件。

 2、预习作业

 ①了解作者、作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作品。

 ②借助课释和工具书(教辅),读懂文章内容,翻译文章一遍。

 ③找出文章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尝试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则新闻(视频),王羲之《妹至帖》仅17个字,拍出2400万元。

 一则典故(幻灯片),《兰亭序》作了唐太宗的随葬品。

 足证王羲之无愧“书圣”称号。

 二、常识简介:作者、作品

 1、请1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作者。

 2、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书法艺术,点到即止。

 3、视频短片拓展视野,学生更好理解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三、听音频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生字词注音。

 癸(guǐ)丑修楔(xì)事清流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

 趣(q)舍万殊若合一契(qì)齐彭殇(shāng)

 四、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与原因。

 2、合作学习,讨论并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1)邻桌讨论。

 (2)学生展示。

 (3)教师明确:

 情感变化:乐→→痛→→悲

 因时、地、景、人、物、事而乐;

 因生命短暂、人生易老而痛;

 因“前人”、“后人”对“生死”的感慨相同,故生“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

 五、教师示范朗读(详解1、2语段字、词、句)

 1、同学指出1、2段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

 3、教师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句。

 ①重点实词(黑体字):

 岁在癸丑

 茂林修竹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②重点虚词(黑体字):

 信可乐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③词类活用(黑体字):

 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

 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

 ④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判断句,判断目的)

 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

 列坐其次(省略句,省略介词)

 六、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说明:如果时间不够,本环节略去。

 七、小结本课时

 1、同学们大体知道了王羲之其人其事和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2、同学们初步领会了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我们详细解读了1、2自然段,读懂了这两个语段的内容。

 八、布置作业

 1、以文中三个关键词为纽带,背诵全文。

 2、借助课释,读懂文章3、4段内容。

 3、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积极情感。

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主要是所谓“骚体赋”,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

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汉赋的这种发展变化过程,与汉代社会状况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第一阶段(骚体赋)代表人物及作品

1、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宋玉

宋玉,字子渊(约公元前298年-约前222年),战国时期鄢(今湖北襄阳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

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战国末期辞赋家,平生酷爱辞赋,既懂音乐亦善于写文章,曾事楚顷襄王, 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辞赋家,与同时代的唐勒、景差齐名。

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 成语“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3、《九歌》

《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

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4、《离骚》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二、第二阶段(散体大赋)代表人物及作品

1、枚乘

枚乘(?~公元前140年),字叔,西汉辞赋家。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原为吴王刘濞郎中。 枚乘因在七国之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后拜在梁孝王帐下,汉景帝下召升枚乘为弘农都尉。

枚乘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

2、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3、《子虚赋》

《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有着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时在汉景帝年间,其主题是以这一时期以虚静为君的道家思想为指向的,但是景帝不好辞赋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却为后来的汉武帝所赏识 。

此赋写楚国之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子虚向乌有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乌有不服,便以齐国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

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表现了汉一代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它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汉族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4、《二京赋》

《二京赋》是东汉辞赋,为张衡的代表作。《二京赋》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二京,指汉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二京赋》由于其结构的严谨精密,被多数人认为是汉赋中的精品。

三、第三阶段(小赋)代表人物及作品

1、赵壹

赵壹(本名懿,因后汉书作于晋朝,避司马懿名讳,故作“壹”),嬴姓,赵氏。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他生活的大致年代,是汉灵帝在位之时,即公元168至189年前后。《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了他的事迹。

东汉辞赋家。体貌魁伟,美须眉,恃才傲物。桓、灵之世,屡屡得罪,几致于死。友人救之,遂作《穷鸟赋》答谢友人相助。并作《刺世疾邪赋》抒发愤懑之气。一生著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等16篇,今存5篇。

2、蔡邕

蔡邕(yō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 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

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有文集二十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全后汉文》对其著作也多有收录。

3、《归田赋》

《归田赋》是东汉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之一。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道家思想的超脱精神。

《归田赋》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开了骈赋的先河,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

是一篇短小明畅的抒情小赋,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的风格,语言自然清新,洗练优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是难得的赋作佳篇。

4、《刺世疾邪赋》

《刺世疾邪赋》是汉代文学家赵壹的代表赋作。此赋是一篇讽刺不合理的世事,憎恨社会上邪恶势力的作品。

在四百余字的篇幅中,层层深入地活画出了具有东汉末世时代特点的从舐痔拍马的谄佞,到掌握大权的执政宦官,再到昏庸皇帝的那种极端腐败的政局。

表达了作者决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谋取个人荣华富贵的可贵精神。全赋写得感情强烈,语言犀利,具有极大的气势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汉赋

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四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击和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虽心怀愤懑之情,却含而不露,且无金刚怒目之嫌。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两个典故是隐喻目己不畏险阻、壮心不已的坚强信念。

3、“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悫意之长风”等典故。则隐喻自己“长风破浪”的浩气和积极进取的决心。

原文(节选):

《滕王阁序》唐代:王勃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释义: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

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扩展资料:

《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意为: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年龄是十四岁)。

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意为: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之语,也可佐证。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

本文在构思上也有独到之处,文思缜密,层层扣题。各段衔接科学,思路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全文充分发挥了骈文的特点,融对偶、声韵、用典于一炉,表现了比较丰富的内容,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节点题——第二节近境——第三节远近结合——第四节远境感悟——第五节抒怀励志——第六节自我介绍兼回收题意——第七节收篇致谢。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先通过点题,让读者明了当时所处的境况。接下去描写近境,以人的眼目为支点,由近至远,第二、三、四节也就顺理成章的现形出来了,这是一个层次感的问题。

这样的处理,条理清楚,而且让人觉得自然。同样,抒怀也是如此,从第四节下半截浅述至第五节加深到第六节先深又转浅,到第七节不着痕迹的收篇。都是充满着层次感。

——滕王阁序 (王勃创作的骈文)

这首《水调歌头》有小序曰:“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李季允是什么人呢?原来是一个有抱负的爱国者,名埴,曾任礼部侍郎,沿制置副使并知鄂州(今湖北武昌)。吞云楼是当时鄂州一名楼。戴复古自称“狂游四海,一向忘家”,但却没有忘国,而且有“一片忧国丹心”。在那山河破碎的南宋后期,他还热切地希望“整顿乾坤”,统一中原。这首《水调歌头》正是他与知心朋友倾吐心曲之作。希望──失望──愁恨,构成这首词激昂沉郁,豪放悲壮的风格。

  上片写坐失良机之恨。开篇两句写吞云楼的雄伟之势。“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轮奂,高大貌。《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词中用以写这楼高耸入云,如立半天之上,或许“吞云”之名亦由此而来。其雄壮之势压倒武昌黄鹤山上的“南楼”。以“南楼”作衬,更显得“吞云楼”之雄伟壮观。这个开头气势大,意境阔。按常理顺写下去,就该是登临览胜了。可接下去却是笔锋一转,“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象作者和李侍郎这样的爱国志士,登上此楼,还念念不忘筹划边防,北伐抗金等大计,并无多少心思去揽胜。“岂欲”一词,甚富情韵,蕴含着满腔心事。再来一句“浪说胸吞云梦”,再强化这种感情。这里借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乌有先生对楚使子虚夸耀齐地广阔的话:“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连这么旷阔壮观的美景都且慢去说,无心欣赏,为什么呢?因为有“残虏”在,神州大地,半壁河山还在敌人铁蹄下。“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这两句有力地抒写了爱国志士北伐抗金、统一中原、光复国土的美好理想。“直把”“气吞”用语苍劲,一个“望”字,饱蘸激情。前边“岂欲”“浪说”两句写面对美景而不动容,正是有力地托出“直把”一句写心存大志胸怀国运的崇高情怀。一抑一扬,回肠荡气。情绪由沉郁而激昂。但至此文思又没有再高扬下去,而是笔锋又一转:“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南渡百年以来,多少北伐中原,统一中国的大好良机,都被投降派葬送了。投降派得势,抗战派受压,爱国者被害,“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残酷的现实,使多少爱国志士“气吞残虏”的希望一次一次破灭了!于是,从希望到失望,那能不“恨悠悠”呢!这一结句是上片的感情凝聚处,是在大开大阖、抑扬跌宕中最后的落脚点。

  下片写雅志难酬之愁。这是紧承上片末句“人事恨悠悠”来抒发的。如果说,上片是从眼前景物落笔,那下片就是从历史遗迹写起。“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这几句写了三件古人古事。唐人崔颢登上黄鹤楼,大笔挥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千古不朽的名篇,然而他追求仙景的理想当然难免幻灭,所以最后还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一愁也。汉文学家祢衡在《鹦鹉赋》中写当时有志之士希望能同自由的鹦鹉那样“嬉游高峻,栖时幽深”,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赐予,然而汉末社会如囚禁鹦鹉的牢笼,他们的美好理想又怎能实现?只能堕入痛苦的深渊。此二愁也。一代抗金名将岳飞惨死于“风波亭”,英雄的“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宏愿永远不能实现。“莫须有”三字构成千古奇冤,留下的只是“杨柳烟锁古今愁”!此三愁也。这三层都是写古人之愁。“古今愁”三字乃全词点睛之笔,它概括了古今有志之士理想破灭、壮志难酬的新愁旧恨,是上承下启的枢纽,既与“人事恨悠悠”呼应,又与“雅志若为酬”相联。由古及今,达渡到写今天之愁。李侍郎虽有“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但也逃不脱“雅志”难酬的厄运。而作者把挽救残局的希望寄托于李侍郎的美好理想当然也就终于破灭。此今人之愁也。这么多的愁和恨,那即使登上吞云楼,面对壮丽美景,也怎么有心情去欣赏呢?只有借酒浇愁吧了。“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这是作者与知心好友倾吐肺腑之言。没这杯酒,恐怕志士们的头发早白了!这与陆放翁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情感是一致的。下片这一结句与上片结句“人事恨悠悠”相照应,同是写爱国志士理想破灭的“古今愁”;所不同者,“人事恨悠悠”是“愁”的内涵,是感情的抽象化,“双鬓恐惊秋”是“愁”的外貌,是感情的形象化。

  登楼揽胜,反而触景伤情,抒写了这么凝重的“古今愁”;而此非个人之闲愁浅恨,乃国家民族之深愁大恨也。全词意境开阔雄浑,风格悲壮苍凉,的确颇有“稼轩风”。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说课稿1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月光曲》是义务教育新课程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篇课文。教材的编排按专题组织单元,本文是单元主题为“艺术的魅力”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为他们弹琴,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故事。课文意境隽永、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读后,既能让人进入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无限的向往,又能对贝多芬油然而生敬仰和爱戴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依据课标理念,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以学定教说目标

 本次活动,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预习课文,读熟课文,学习字词。基于此,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预设的本课教学目标为: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弄清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为:

 1探究贝多芬情感变化的原因。

 2感受音乐的旋律和魅力。

  三、整合资源说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以读促悟策略:在教学中,实行多向互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导读,使学生读中感悟,把文本中《月光曲》的意境内化为学生自己脑中的画面,从而体会贝多芬乐曲音乐的魅力。

 2、情境创设策略:主要通过PPT课件展示文章重点句段,并结合《月光曲》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月光曲》描述的意境当中。

 3、适时引导策略:因为本课容量较大,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一呈现文本内容,所以采用了以教师叙述相关文本,自然过渡的办法,突出本节课的教学中心。

  四、多向互动说过程

 依据课堂教学灵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课的教学流程大致为三个环节:

 (一)激情,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贝多芬的照片,并通过感情叙述导入新课。这样设计的原因是考虑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短,对第一课时的学习不系统,在学生读熟课文、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文章主人公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给听者一种融合的感觉。

 (二)精读探究,体会感情

 1、叙述故事,领会“平静”

 教师叙述贝多芬演出结束后散步的情节,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当时轻松平静的心境。之后教师在通过叙述贝多芬听到有人断断续续弹自己的曲子,出于好奇,走近茅屋,听到了对话——课件出示对话。

 2、品读对话,领悟“感动”

 引导学生品读人物对话,体会兄妹俩的互相体贴,并通过想象贝多芬的心理活动,体会兄妹俩的手足之情给贝多芬带来的感动和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初步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3、思读语言,领悟“激动”

 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完成了盲姑娘的心愿,但他没有马上离开,又要弹一曲,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这样做呢?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找到盲姑娘的语言,课件出示语言,学生通过品读,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的理解,领悟贝多芬偶遇知音的激动心情及借助月光谱曲表达心情的现实,再次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咬文嚼字,才能领悟语言的情感,品出语文的味道。

 (三)品读揣摩,入画悟情

 刘勰曾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学习写《月光曲》内容的第九自然段,通过默读思考、读后交流、朗读悟情、欣赏体会等活动,将《月光曲》的意境内化为学生自己脑中的画面,达到学生个性化体验,使之与兄妹俩产生情感共鸣。具体做法是:

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月光曲》。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

 《月光曲》是本册第六单元第二篇阅读教学教材,是继第五单元安排的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训练后,进行用几个问题,再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的阅读训练。这也是本册教材阅练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的阅读训练就是将上一课《两块银元》中学到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时加以尝试、运用,也为下一课《五月端阳》的教学即回答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第3次训练作了奠基。

 3.教材特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全文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仅仅是个引子,第二段是个完整的故事,而整个故事的内容又分两部分加以叙述,其中分别叙述了贝多芬从了解到盲姑娘的家境及爱好从而走进茅屋为她亲自奏了两曲,从而产生激情,在月光如水的夜晚谱写了《月光曲》的情景。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若是进行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情感,不仅能让学生体会美的意境,更能让学生受到同情劳动人民这一思想感情的熏陶。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关键在于让学生正确回答课后问题,能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突破难点:想象第九自然段中描绘《月光曲》的内容,感受其意境美;理解贝多芬说的两次话,体会他同情盲姑娘的情感。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运用问题答案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券,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运用谱写、传说、幽静、纯熟、陶醉等词,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5)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5.课时安排:3教时

 第一教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脉,并学习第一段。

 第二教时:按课后练习1的问题细读课文的第二段,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然后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教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总结课文,句段练习,进一步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

 二、学法和教法的选择

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是本册第八单元第二篇精读教学教材,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纯熟、陶醉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分辨事物和联想。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情感目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1、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四 说教法: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根据教材本身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尝试练习”、“点拨议论”的方法。

  五 说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先运用尝试、自学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悟”、“勾”等学法。

  六 说教学程序:

 第一教时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前,我应用情景教学,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并随乐声简介贝多芬,让学生明确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奏,人民对他十分爱戴和敬仰。创设出浓郁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暗示了课文的内容中心,引出课题。

 (播放《月光曲》录音,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美的享受,诱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初读课文时,听课文配乐朗读。思考: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

 (课文录音的播放,把学生引入《月光曲》的意境中。)

 三、检查预习字词情况(落实字词教学)

 四、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学习本节时,重点理解“谱写”一词,及本节的主要意思。学习课文第一节后,点出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总的介绍)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其它段落,找出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描绘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多读几遍,想象描绘的景象。(第九自然段)

 3、画出描写皮鞋匠联想的句子。

 4、体会感悟。

 (1)课件出示句子——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大大的眼睛。

 (2)请学生自由读这个句子,大家读了觉得怎么样还美吗我们来读这些联想的句子。

 a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洒遍银光。”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3)汇报这部分内容,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柔和、徐缓、有力、快速、高昂激荡)

 (4)欣赏画面,倾听音乐,感情朗读

 (5)指导朗读这段课文,并初步背诵。

 (直奔文章重点,体会乐曲意境:本篇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而文章并没有描写《月光曲》的琴声、节奏及旋律,而这一内容文章是通过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表现出来的,为此,我让学生勾画出皮鞋匠听音乐时联想的文字,合作学习,初步体会乐曲的三层变化,再用多媒体施放月色海天的图画,即“月亮升起,海面平静”、“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风起浪涌”。并配与月色海天图画相对映的《月光曲》的三具乐段,即轻松舒缓的、渐强发展的、高昂激越的。教师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三层文字。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音乐、美术、语文三门学科成为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深深地撼动了学生的心灵,从而突破了重点,并让学生分辨了事物和联想。这一步,体现了学法“勾”和“议”。在落实这一环节时,着重理解第九自然段中“写实”和“联想”部分。(结合配套投影片,展示教材中描绘的景象,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以景物的变化引起曲调的变化,再以曲调的变化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

 五、结束语:

 如此美好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那么,贝多芬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下节课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追溯作曲根源,了解人物心境: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下节课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来得出贝多芬作曲的根源:夜深人静,听到琴声;走进茅屋,引起同情;遇见知音,非常激动;环境清幽,创作名曲。让学生明白兄妹贫穷的现状与贝多芬憎恶社会的激情,使得贝多芬的心情在变化,而穷兄妹俩,特别是对爱音乐又懂音乐的盲姑娘的深切同情和对她求知若渴心理的理解,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体会了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他对劳动人民的关心、热爱。)

 六、作业:

 背诵第九自然段

 板书设计: 26 月光曲

 柔和徐缓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快速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高昂激荡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

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月光曲》。

 我认为,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下面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的一些看法。

  一、说教材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位于本单元第二篇。这篇课文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钢琴曲《月光曲》由来的传说,本文让我们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对话描写等,使课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于一身;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为大家提供的详细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

  二、说学情

 仅仅对于教材的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合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这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记叙性的文章,对此类文本的特征已经有所掌握,所以在这一课中,主要是结合阅读课的课型特点,让学生去读、去感悟,通过对语言的品读,去体会人物的特点以及其中包含的情感。另外,《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以方法的指导为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掌握“谱写、蜡烛、清幽”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背诵第九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在写实中融入想象的手法,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传达出的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进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感受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合作探究法、朗读体会法。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部分,我会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审美情趣,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让学生沉浸在钢琴曲美好的氛围之中。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在ppt上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然后示范读,纠正字音。接着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明白文章所写的是什么内容,并概括《月光曲》谱成的过程。然后可以播放《月光曲》,让学生们感受音乐之美,并且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初步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三)深入研读

 在深入研读这个部分,我会通过问题的引导、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地了解,体悟作者精心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去品析关键的句子和段落,然后深入体会其中包含的人物特征以及思想感情。赏析的重点设置为能够表现人物情感的一些语言描写的句子,比如:“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和“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谈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谈一首吧。“”这两句话,都是语言描写,这其中,表现了盲女的善解人意,表现了兄妹两人都能够为对方着想,也能够让我们从中看出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关怀,以及因为音乐而拉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是更加深入的文章主题的探讨,这一个部分,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贝多芬谱成《月光曲》时的心情,从而体会本文所想要表现得主题:关爱贫苦大众,热爱祖国和人民。

 (四)延伸作业

 延伸和作业的内容我都以灵活生动的形式进行安排。

 在拓展延伸方面,我带领学生总结文中所学,重申情感主旨,体会贝多芬的感情,然后训练学生表达,让学生以贝多芬的身份来写一段话,表达当时的感受,表达对兄妹二人的感情。这样,不仅能够检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我情况,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也可以在写作能力方面让学生得到训练、提高。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采用对比式,旨在将本节课的关键点清晰有条理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思路,因此对于本节课重点学习的“通过关键词语理解来体会文章思想情感”这一内容有更为深刻地理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说课稿5

 《月光曲》文词优美,感情细腻,意境深远。课文所记叙的故事,时间距今几百年,地点相距几万里,加之语文课上谈音乐,教学比较困难。在这节课上,教师的几点做法值得借鉴。

  一、在欣赏音乐中体会人物情感。

 为便于学生深入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和《月光曲》旋律的变化,王老师在这节课上几次播放《月光曲》。“由于直观的剌激作用,使学生提高对所学问题的兴趣,激发起能够战胜疲劳的新力量。”(巴班斯基)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二、理清脉络。

 王老师不仅抓住了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的一条明线,而且还紧紧抓住课文的一条因事情发展引起人物感情变化的暗线。这条文脉由盲姑娘的感情发展(对听演奏的渴望——听了演奏的满足——知道是贝多芬的喜出望外——聆听《月光曲》的幸福)和贝多芬的感情发展(对兄妹俩的同情——遇到知音的激动——用《月光曲》抒发情感)交织而成的。教师的每一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始终紧扣行文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赞美贝多芬热爱人民,为人民而创作的情感,水到渠成,中心明确。

  三、师生共同用“心”感悟作品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应注重于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舍弃繁琐、机械的分析、解释。这篇文章的人文内涵的具体体现就是意境美——环境是美的,人的外表是美的,人的心灵是美的,而音乐则是美的极至,所以,学生无论从中感悟到什么都是在与作者直接对话,都是有价值的情感体验。于是,王老师把一大篇文章交给学生,让学生去用“心”感悟,不给具体问题,不做任何限制,不要统一答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考、想象、表达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所表达的是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些体验远比我们讲出来、问出来的要深广得多);教师则是不露声色,不留痕迹地做引导——引导读书,引导思考……

  四、教师用“心”与学生交流

 我们看到,这节课上,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是那么和谐、自然、愉悦,这源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滔滔不绝”的“教师”,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师生共同研究、商量、交流的氛围中完成的。在这种氛围中,由师生交流创造的语文学习资源已远远超出教材本身;在这种氛围中,师生所感受到的审美愉悦与生命欲望已远远超过文本的局限。

 文学作品是“个性化产物”,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月光曲》一课教学留给学生的正是可以自由地展示个性、爱好、思想的广阔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4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