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
,起首两句
,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
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
,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
,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
。因此“
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在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谓王观的作品“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本篇即是上述评语的绝妙说明。
浅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及其当代启示[摘 要]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一生特别重视人的精神境界的修养和提升。孟子提出的“浩然之气”说是其道德意志和道德目标修养的最高境界,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就今日而言,“浩然之气”说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社会正气,实现人与社会的科学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孟子;浩然之气;当代启示孟子思想源远流长,被后人尊称为“亚圣”。他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为“仁政”,系统地阐述了专制帝王的治国政策。行民本、施仁政、成王道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的思想陆续为秦朝之后的专制帝王所尊崇,其维护专制统治之功用也得到体现,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孟子在儒家思想中代表着理想主义的一派,他虽然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却又有其不同之处。孟子所处的时代乃是战国,战国时期比之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社会更动荡、战争更频繁、人民处境更悲惨。因此,孟子的文章有一种气势磅礴的特点,而孟子本人也特别好辨,有位叫公都子的人曾问他;“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1]由于孟子身处战国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使其更加强调内心的修养和内在的修为,孔子以“仁”阐释“礼”,将外在社会规范化为内在自觉意识这一主题,且由孟子发扬而推至极端。[2]48一、浩然之气的内容据《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所载,孟子的学生公孙丑曾经问他:“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65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孟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知言,另一个是养气。这两个长处正是孟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对外善于听其言而观其行,且能够洞察外物。对内善于自我修养,通过艰苦的人格锻炼,实现人格精神的自我完善。从这一点来看,孟子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高的。对于浩然之气的解释,后世说法不一。东汉学者赵歧解释为“浩然之大气”,[3]认为其大就是浩然之大_。而理学家朱熹则认为“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4]49其实就是对它的状况进行的形容。对于浩然之气,孟子有自己的解释。他的一位学生问他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妥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妥矣。”[1]65也就说,孟子认为气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形容的。而气在数量上和品质上要至大至刚,要同义和道相配合。义是一种主观精神上的道义精神。道则是一种自然规律以及治国之道。所以这两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构成这样一种气。这就把浩然之气提升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对于浩然之气中“气”的解释,历代也有各种说法。“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的重要范畴,被作为万事万物起源,似于西方讲到万事万物起源时的精神内核。同样地,中国的“气”在当时也被作为万事万物起源的一种本源,其实可以说它是物质之气或自然之气。而孟子此处讲到的这种浩然之气则更偏向于主观精神之气,是人的一种自我人格修养的形象性的表达。换句话说,孟子所讲的“气”是由人的勇气或士气而来,只不过浩然之气的在“浩然”要比武士的勇气更广泛、更超乎世俗。[5]因此这样的一种主观精神之气所具有的核心内容就是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要融为一体的一种崇高的内心状态。或者说它是在强烈的道德感支配之下,所呈现的一种至大至刚、豪迈无比的精神状态,亦是一种一往无前、理直气壮、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所以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所具有的主体内容主要是体现了其道德情感,但又不完全是道德情感,还应该包括了孟子所张扬的一个伟大人格,也就是“大丈夫”所具备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全部内容。孟子的在其“大丈夫”论中明确说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1]149大丈夫的担当,大丈夫的使命感,由此得到充分的验证。所以通常认为,孟子所谓“大丈夫”实际上是他自己人格的写照,中国历史上习惯称其称为夫子自道。孟子认为成就大事业,就必须有表现自己的平台,然后才是“行天下之大道”来推行他正义的仁政主张。至于得志怎样,不得志又如何,那就是得坚持一种持久的意志品质。总的来说,孟子用“大丈夫”论来侧面解释他的浩然之气,就是需要内心修养和内心的坚持。二、浩然之气的特征孟子对于所提出的浩然之气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不动心。孟子对于“不动心”有非常高的要求。在他看来不动心是被视作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朱熹曾对“动心”二字做了如下解释——“有所恐惧,疑虑而动其心”,这就是动心。这与现代生活当中我们常用的解释略有不同,孟子的动心在此处尤指恐惧、疑虑,而不动心则是不疑不惧,意志坚定。换句话说,一个成大事业的人、一个养浩然之气的人就应该要做到不动心,在意志品质上要表现出不疑不惧。“大丈夫”论其实也是不动心的真实写照。面对各种诱惑,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如果能做到不动心,能做到坚定不移的向着自己追求的理想而努力,而不被任何困难和挫折所左右和影响,其实也正是孟子所说的不动心。至于有没有严格自律的精神,这是不动心的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条件。第二,至大至刚。至大至刚是对浩然之气的表现形态做出的形容和描述。至大是说它的数量很大,是形容浩然之气作为其精神力量,它的宽广和深厚的程度不一般。至刚则是强调浩然之气在品质上的坚毅刚劲、不屈不饶,具有的这样一种崇高的特点。第三,配义与道。关于“义”不仅仅只是我们常说的朋友之间的义气,实际上,学理上讲“义”应该是思想和行为上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而“道”是指事物的规律和法则,也是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当中内在的规律和法则。那么在孟子所认为浩然之气的最核心的内涵就是义与道的协调和融合,是寻求主观的道德追求与事物的客观规律的结合。有人曾去问孟子作为一个“士”应该做些什么?孟子回答“尚志”。又问:“何谓尚志?”孟子曰“仁义而已矣。”[1]348杀一个无罪的人就是不仁,自己没有却去巧取豪夺叫不义。所以一个士人就应该随时怀揣着一颗仁爱之心,走一条道义之路,这样办任何事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就是说,义是主观的道德追求,道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两者的协调和融合也就构成了所谓“配义与道”。孟子一再强调浩然之气的构成要“配义与道”,并且断定“无是,馁也。”可以见得浩然之气并不是完全主观而封闭臆想的产物,而是需要经过一番实践后才能得以实现。[6]总的来说,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是以天下为己任无所畏惧的勇气,也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光明磊落的豪气。这种浩然之气体现的就是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来源:黑龙江史志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研究孟子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在政治上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在教育上他非常热爱教书,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孟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对于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孟子提出大丈夫要有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这是一股凛然正气,是对自己行为的正义性的自觉,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对于养成浩然之气的方法,孟子的阐述如下。
孟子认为要养成浩然之气,主要靠内心修养。浩然之气的养成要依靠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和反求诸己。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性或精神境界,具有高尚的气节,他们不会向权势低头,不会毫无原则地顺从。
其中持志养气是指要树立并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知识的教育,追求就会有上进的气,也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养气靠坚定的志向,靠平时的善言善行来积累。动心忍性是指意识的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所谓的存心养性是指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反求诸己要求人们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应当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