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作用作了哪些规定?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作用作了哪些规定?,第1张

落实素质教育 突出语文特点--试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教育部新近颂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简称《修订大纲》),是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试用)》(简称《试用大纲》)的基础上加以修订,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它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当前修订教材,指导教学和评估教学的依据。它对语文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修订大纲的主要特点 1贯彻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和第五次全教会精神 《行动计划》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从新世纪开始,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在实现普及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课程教材革新、评价制度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在科学总结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赋以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 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特点。《修订大纲》开宗明义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目的部分指出:小学语文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把小语教学同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同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修订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生独立见解,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此外,《修订大纲》多次提到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读书能力。它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智育的特点是什么?《决定》指出应该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修订大纲》则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生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作文教学不但要写实,还要写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②发挥教学评估的作用。应试的一个很大弊端,就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评价老师的唯一依据。因此,《决定》指出要改革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修订大纲》专设教学评估一章,对评估的原则、对象、办法、作用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强调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对教师的评估,更是从评估的意义、评估的几个方面等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规定不要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总之,这一章对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和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将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对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也作了科学合理的规定。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这对引导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起到积极作用。 ③结构和内容更加合理。修订大纲在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显得更为合理.一是教学目的独立成章,并排在第一章,显示了它的统领作用;二是把教学内容和要求合在一起,列为第二章,同时先提总要求,再提分年段要求,总要求与分年段要求又是按拼音、查字典、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排列,可以很清晰看出教学目的对教学总要求的规范作用,教学总要求对分年段要求的规范作用;在第二章中,为适应一纲多本的需要,增加课文一节,对如何选文作出明确规定:教学评估独立成章,明确规定教学评估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估内容,这对应试教育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估的唯一依据将起到的力的矫正作用;为了适应教学现代化的需要,增设教学设备一章,这对学校充实图书和实现教学技术现代化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④对书写速度、默读速度,课外阅读、背诵、作文有量的具体规定,这将有有助于杜绝教学中盲目性、随意性的现象。 2吸取语文教改大讨论的成果和90年代语文教改成果 1997年在全国掀起的语文教改的大讨论,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这次语文教改大讨论的成果,大纲有较充分的反映。主要表现在: ①软化学科性质、扩大工具性的内涵。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问题,1978年、1986年、1992年的大纲都持肯定说法。在1997年底以来的语文教改大讨论中,有不少人把语文教学的弊端归咎于工具论,认为正是它导致语文教学的理科化倾向,把语文教学引上轻具体感知,重知识归纳的歧途,使语文教学沿着不切母语教学实际的知识-技能-能力的思路训练。意见有合理之处,对此,《修订大纲》对工具论作了软化处理,把《试用大纲》中的……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的概括语言,改为叙述性语言,同时丰富了工具性的内涵,不仅表现在对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取人类的进步文化,培养科学文化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对正确认识工具论的意义,纠正教学中的偏差,将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②纠正语言训练中的偏差,丰富训练的内涵。由工具论而衍生出来的训练论,对扎实双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在训练过程中重理解轻积累运用,强调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性分析,强调词义语义的精确界定与能力的分解式训练,而忽视了语言理解上有模糊性与语言运用上有综合性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下降的后果。同时,《修订大纲》对训练什么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这对纠正训练中的偏差也将起到矫正作用。 ③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发挥考试的正确的导向作用。大讨论中,人们对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危害多有抨击,从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为发挥考试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修订大纲》对什么不考作了明确规定,如声母、韵母、音节,不要求默写;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等汉字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不要考词语解释等,这对教学中的重知识教学,轻感悟积累与运用将起到纠偏的作用,从而避免繁琐的分析的琐碎机械的练习。④提高教师素质。在大讨论中,多数文章认为教师素质低,是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对此,《修订大纲》把对老师的要求单列一条,在教学态度上,在学习上和教学实践上对老师提出明确要求。 ⑤ 鼓励个性化的作文。在作文教改讨论中,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不少作者也表达了对个性化作文的类似的见解。对此,《修订大纲》对作文教学部分作了较大的修改,一是鼓励自由表达,二是既强调写实(记叙文),又提倡写虚(想象文),并对两者作了明确分工,前者要求表达真情实感,后者要求激发想象,发挥创造性。 90年代以来,小学语文教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语感教学;大语文教育观;课外阅读;从教向学重心的转移,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习语文情感的培养等。对上述教改成果,《修订大纲》有以下几方面的反映。 ①强调语感的培养。在教学目的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既是对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也是培养语感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的关于阅读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则是对培养语感的全面准确的要求。 ②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在教改实践中,广大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对此成果,《修订大纲》作了充分的反映,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同时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作了具体指导。 ③扩大课外阅读,强化语言积累。大量阅读和扩大语言积累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语文教改实践中已有定论。反映在《修订大纲》中就是对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 ④大语文教学观。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要努力做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融洽学科间的联系。对此,《修订大纲〈也作了充分反映,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 ⑤强调情感的作用,顾冷沅博士曾撰文指出:教学方法研究的不断进步,已由启发式发展到强调参与,近来又发现学生能否参与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情感化。语文教学情感化研究成果〈修订大纲〉有多处反映,如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阅读有浓厚兴趣,作文教学 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修订大纲〉的修订重点 1关于教学目的。共有三条,第一条是各学科共有的,即促进人的发展,这是《试用大纲》所没有的;第二条是学科特有的,即对母语的学习,比照《试用大纲》,增加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显得更为科学、全面。第三条是思想教育,比照《试用大纲》,新增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识品格,这更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 ①汉语拼音。在教学功能上降低了要求。只提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不提帮助阅读,删去了熟练的要求和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的要求;删去了默写声韵母的要求;删去了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可以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等要求。 ②识字。教学要求有升有降,升,即增加识字量,把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改为学会汉字3000个左右;降,在《试用大纲》中,把汉字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作为教给学生,使其逐步掌握。在《修订大纲》中,则明确规定上述汉字的基本知识的作用只是用来帮助识字、写字和查字典,不列入考试范围。这对识字教学避免繁琐、机械的字形分析和练习,将起导向作用。 ③阅读。比照《试用大纲》,《修订大纲》有许多新要求,一是把培养阅读兴趣列入大纲,要求学生对阅读有浓厚兴趣;二是对注意积累语言,对背诵和课外阅读总量作了具体规定;三是要求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 在阅读教学要求方面,一是未就知识结构如词、句、段、篇来提要求,更强调加强综合,突出重点;二是要求有降有升。降,即不要求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升,即要求阅读理解文章时要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④作文。更强调自由表达,可写见闻、感受和想象。在教学要求上,低年级主要是培养写作兴趣,对如何写话未作硬性规定;中年级强调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可写见闻,也可写想象;高年级在文体上作了些规定,同时要求40分钟以内能写400字左右的作文。在教学要求上,不要求有中心,只强调写清楚明白。此外,对中高年级的练习量也作了明确规定,每学年16次左右。 ⑤口语交际。把试行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仍然就听话说话两个方面提要求,强调大双向互动中进行,补上口语交际要文明礼貌。 在教学内容上,最大的变化是规定每册的课文数量要达到35篇左右,增加课文数量的目的是让老师减少对思想内容过度的理性分析和对语文知识的繁琐分析以及琐碎机械练习。对此,老师应充分理解,对习作次数也作了具体规定,三至六年级每学年要写16次左右,有一定的量的保证,习作能力才能提高。 3关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试行大纲》中也有这一章,但在《修订大纲》中,把《试行大纲》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提示中的教学提示并到这一章来。前五条体现宏观指导,第六条就具体问题如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给予微观上的具体指导。这一章内容吸纳了九十年代以来教改教研的成果,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语文教改具有现实意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贯彻实施《修订大纲》的几点建议 1要加强学习。首先要逐章学好《修订大纲》,弄清它的主要精神;其次要结合第五次全教会文件和《行动计划》学,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贯彻大纲的意义;第三要结合教育科学教学经验,把大纲放在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学,领会才能深刻。 2要转变观念。为了能够顺利地实施《修订大纲》,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如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的观念,对课文思想内容进行过度的理性分析的观念,对语文知识进行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练习和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如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重读书、重感悟、多积累的观念。观念更新了,《修订大纲》精神才能入心入脑,实施起来才不会有阻力。 3要让语文教学运行在《修订大纲》的轨道上。实施《修订大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但有时又会遇到旧观念回潮的过程,因此要经常用大纲精神对照平时教学,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一发现偏离大纲精神,要自动调整,回到《修订大纲》的轨道上。

落实素质教育突出语文特点--试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育部新近颂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简称《修订大纲》),是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试用)》(简称《试用大纲》)的基础上加以修订,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它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当前修订教材,指导教学和评估教学的依据。它对语文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修订大纲的主要特点1贯彻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和第五次全教会精神《行动计划》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从新世纪开始,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在实现普及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课程教材革新、评价制度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在科学总结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赋以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特点。《修订大纲》开宗明义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目的部分指出:小学语文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把小语教学同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同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修订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生独立见解,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此外,《修订大纲》多次提到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读书能力。它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智育的特点是什么?《决定》指出应该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修订大纲》则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生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作文教学不但要写实,还要写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②发挥教学评估的作用。应试的一个很大弊端,就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评价老师的唯一依据。因此,《决定》指出要改革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修订大纲》专设教学评估一章,对评估的原则、对象、法、作用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强调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对教师的评估,更是从评估的意义、评估的几个方面等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规定不要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总之,这一章对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和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将起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对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也作了科学合理的规定。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这对引导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起到积极作用。③结构和内容更加合理。修订大纲在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显得更为合理.一是教学目的独立成章,并排在第一章,显示了它的统领作用;二是把教学内容和要求合在一起,列为第二章,同时先提总要求,再提分年段要求,总要求与分年段要求又是按拼音、查字典、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排列,可以很清晰看出教学目的对教学总要求的规范作用,教学总要求对分年段要求的规范作用;在第二章中,为适应一纲多本的需要,增加课文一节,对如何选文作出明确规定:教学评估独立成章,明确规定教学评估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估内容,这对应试教育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估的唯一依据将起到的力的矫正作用;为了适应教学现代化的需要,增设教学设备一章,这对学校充实图书和实现教学技术现代化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④对书写速度、默读速度,课外阅读、背诵、作文有量的具体规定,这将有有助于杜绝教学中盲目性、随意性的现象。2吸取语文教改大讨论的成果和90年代语文教改成果1997年在全国掀起的语文教改的大讨论,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这次语文教改大讨论的成果,大纲有较充分的反映。主要表现在:①软化学科性质、扩大工具性的内涵。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问题,1978年、1986年、1992年的大纲都持肯定说法。在1997年底以来的语文教改大讨论中,有不少人把语文教学的弊端归咎于工具论,认为正是它导致语文教学的理科化倾向,把语文教学引上轻具体感知,重知识归纳的歧途,使语文教学沿着不切母语教学实际的知识-技能-能力的思路训练。意见有合理之处,对此,《修订大纲》对工具论作了软化处理,把《试用大纲》中的……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的概括语言,改为叙述性语言,同时丰富了工具性的内涵,不仅表现在对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取人类的进步文化,培养科学文化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对正确认识工具论的意义,纠正教学中的偏差,将起重要的指导作用。②纠正语言训练中的偏差,丰富训练的内涵。由工具论而衍生出来的训练论,对扎实双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在训练过程中重理解轻积累运用,强调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性分析,强调词义语义的精确界定与能力的分解式训练,而忽视了语言理解上有模糊性与语言运用上有综合性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下降的后果。同时,《修订大纲》对训练什么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这对纠正训练中的偏差也将起到矫正作用。③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发挥考试的正确的导向作用。大讨论中,人们对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危害多有抨击,从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为发挥考试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修订大纲》对什么不考作了明确规定,如声母、韵母、音节,不要求默写;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等汉字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不要考词语解释等,这对教学中的重知识教学,轻感悟积累与运用将起到纠偏的作用,从而避免繁琐的分析的琐碎机械的练习。④提高教师素质。在大讨论中,多数文章认为教师素质低,是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对此,《修订大纲》把对老师的要求单列一条,在教学态度上,在学习上和教学实践上对老师提出明确要求。⑤鼓励个性化的作文。在作文教改讨论中,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不少作者也表达了对个性化作文的类似的见解。对此,《修订大纲》对作文教学部分作了较大的修改,一是鼓励自由表达,二是既强调写实(记叙文),又提倡写虚(想象文),并对两者作了明确分工,前者要求表达真情实感,后者要求激发想象,发挥创造性。90年代以来,小学语文教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语感教学;大语文教育观;课外阅读;从教向学重心的转移,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习语文情感的培养等。对上述教改成果,《修订大纲》有以下几方面的反映。①强调语感的培养。在教学目的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既是对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也是培养语感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的关于阅读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则是对培养语感的全面准确的要求。②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在教改实践中,广大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对此成果,《修订大纲》作了充分的反映,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同时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作了具体指导。③扩大课外阅读,强化语言积累。大量阅读和扩大语言积累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语文教改实践中已有定论。反映在《修订大纲》中就是对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④大语文教学观。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要努力做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融洽学科间的联系。对此,《修订大纲〈也作了充分反映,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⑤强调情感的作用,顾冷沅博士曾撰文指出:教学方法研究的不断进步,已由启发式发展到强调参与,近来又发现学生能否参与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情感化。语文教学情感化研究成果〈修订大纲〉有多处反映,如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阅读有浓厚兴趣,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二、〈修订大纲〉的修订重点1关于教学目的。共有三条,第一条是各学科共有的,即促进人的发展,这是《试用大纲》所没有的;第二条是学科特有的,即对母语的学习,比照《试用大纲》,增加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显得更为科学、全面。第三条是思想教育,比照《试用大纲》,新增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识品格,这更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2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①汉语拼音。在教学功能上降低了要求。只提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不提帮助阅读,删去了熟练的要求和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的要求;删去了默写声韵母的要求;删去了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可以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等要求。②识字。教学要求有升有降,升,即增加识字量,把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改为学会汉字3000个左右;降,在《试用大纲》中,把汉字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作为教给学生,使其逐步掌握。在《修订大纲》中,则明确规定上述汉字的基本知识的作用只是用来帮助识字、写字和查字典,不列入考试范围。这对识字教学避免繁琐、机械的字形分析和练习,将起导向作用。③阅读。比照《试用大纲》,《修订大纲》有许多新要求,一是把培养阅读兴趣列入大纲,要求学生对阅读有浓厚兴趣;二是对注意积累语言,对背诵和课外阅读总量作了具体规定;三是要求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在阅读教学要求方面,一是未就知识结构如词、句、段、篇来提要求,更强调加强综合,突出重点;二是要求有降有升。降,即不要求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升,即要求阅读理解文章时要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④作文。更强调自由表达,可写见闻、感受和想象。在教学要求上,低年级主要是培养写作兴趣,对如何写话未作硬性规定;中年级强调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可写见闻,也可写想象;高年级在文体上作了些规定,同时要求40分钟以内能写400字左右的作文。在教学要求上,不要求有中心,只强调写清楚明白。此外,对中高年级的练习量也作了明确规定,每学年16次左右。⑤口语交际。把试行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仍然就听话说话两个方面提要求,强调大双向互动中进行,补上口语交际要文明礼貌。在教学内容上,最大的变化是规定每册的课文数量要达到35篇左右,增加课文数量的目的是让老师减少对思想内容过度的理性分析和对语文知识的繁琐分析以及琐碎机械练习。对此,老师应充分理解,对习作次数也作了具体规定,三至六年级每学年要写16次左右,有一定的量的保证,习作能力才能提高。3关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试行大纲》中也有这一章,但在《修订大纲》中,把《试行大纲》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提示中的教学提示并到这一章来。前五条体现宏观指导,第六条就具体问题如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给予微观上的具体指导。这一章内容吸纳了九十年代以来教改教研的成果,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语文教改具有现实意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三、贯彻实施《修订大纲》的几点建议1要加强学习。首先要逐章学好《修订大纲》,弄清它的主要精神;其次要结合第五次全教会文件和《行动计划》学,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贯彻大纲的意义;第三要结合教育科学教学经验,把大纲放在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学,领会才能深刻。2要转变观念。为了能够顺利地实施《修订大纲》,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如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的观念,对课文思想内容进行过度的理性分析的观念,对语文知识进行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练习和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如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重读书、重感悟、多积累的观念。观念更新了,《修订大纲》精神才能入心入脑,实施起来才不会有阻力。3要让语文教学运行在《修订大纲》的轨道上。实施《修订大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但有时又会遇到旧观念回潮的过程,因此要经常用大纲精神对照平时教学,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一发现偏离大纲精神,要自动调整,回到《修订大纲》的轨道上。

 友情是朋友之间不能缺少的那种无法说出口的东西。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经典的表达朋友情谊的 句子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经典的表达朋友情谊的句子摘抄

 1 真正的朋友是可以对你宽容;包容你的人。真正的朋友是可以设身处地为你着想的人。真正的朋友是可以陪你哭,陪你笑,陪你疯,陪你闹的人。真正的朋友是会为你多想一步的人。真正的朋友是不会跟你计较你我的人。真正的朋友是不会为了名利,背叛你的人。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因为你比她强,而嫉妒你的人……

 2 真正的朋友,往往话并不是很多,但对你的心意,却是最浓的。

 3 友谊如蓝天和白云,对小鸟的慈爱,如大地山川,对河流的接纳。它是真挚的关怀,是心灵的慰藉,是爱心的互换,是一道永不消失的风景。

 4 寻求真正的友谊,经需要以真诚作基石,以直率诚坦作支架,以智慧明辨作砖瓦。这样,友谊的大厦才可以建立。

 5 小时候交朋友是很单纯的,只有欢笑,虽伴着埋怨,但它是天上一颗永不败落的星星,永远那么亮,那么灿烂。

 6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与自然也日臻和谐,与动物交朋友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会让你逐步感受到和狗交朋友更可靠。它不计较主人的身份,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只要你对它好,它就会永远忠实于你,绝无二心。

 7 是什么供给友情这么大的力量,使朋友的殿堂金碧辉煌。或许就是那种不慕名利素质典雅的追求赋予朋友团结的力量,这股力量支撑着每一位沐浴友情的人,在他们人生道路上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8 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朋友会与你一起飞翔,去接受风雨的洗礼,去迎接困难的挑战,去播种美好的希望,去寻觅人生的真缔。

 9 少不更事,我们曾把友谊与朋友看得很轻很轻,孰不知,在悲伤之时,是谁让我们重新点燃心中明亮的火炬。在我们快乐之时,是谁为我们轻敲警钟却又不忘为我们默默的祝福。

 10 人生不能没有朋友,可真正能和你同甘共苦的朋友不是随处可得的。这就使我进一步理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一名句的深刻哲理。

 11 朋友之间不只是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冲突,甚至有些友谊就是因矛盾而诞生,即所谓不打不成交,可见,善于化解冲突可以增加友情。

 12 朋友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处处勾心斗角的社会中,它的含义已经变了。它成了富有的代名词,它成成绩好坏的代名词,它的变化也让人们的心灵受到了污染。

 13 朋友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朋友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需要我们永远地珍惜!

 14 朋友是什么,时而吵架,时而泪流满面,时而嫉妒时而心痛。谁是真正的朋友我不知道,也许拥有朋友是一件很累的事,不是吗有一个人曾说过,也许朋友与朋友离得太近了就会发生矛盾和不愉快的事了,我不知道这是对是错,或许吧!

 15 朋友是灯,在黑暗中为你照亮道路,指引方向;朋友是火,在寒冷中为你送去光明和温暖;朋友是港湾,让远行劳累的你安心休憩。我的朋友就是一把伞,一直把我庇护者,不受狂风暴雨的侵害,远离伤心和悲哀。

 16 朋友到底是什么,常思索却始终不知。也许他是一朵花,将会凋零。也许他是一捧雪,终会融化。但他什么也不是,犹如空气荡荡幽幽,犹如魔法琢磨不透,犹如梦幻若有若无。

 17 朋友,一个让人从心底渴望的词。朋友,一个让人在迷途中苦苦挣扎的词。朋友,一个让人思绪起伏的词。

 18 你,漂亮的女孩;你,可爱的女孩;你,热情的女孩;你聪明的女孩;你,我的朋友。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相遇,变成永远的好朋友,我们一起进步,一起欢笑,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我们无话不谈。

 19 花开了也有落的时候,快乐之后更是伤悲,那拥有朋友后还会永远的失去吗还是不曾知道。

 20 好朋友,无须天天联系,因为在彼此心中,有一根绵绵的线牵连着;好朋友,总是愿意张开双臂,完完全全地接受不完美的我;好朋友,给我不畏严寒的勇气;好朋友,陪我跨过脆弱和迷惑……

 21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22 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

 23 我觉得能破千万就很开心。我觉得爱情片就是这样,但是没想到有这样的好成绩。现在2000多万真的不知该说什么。感谢所有的歌迷朋友。或许有的不是歌迷朋友,有的是大人带小孩,或者是小孩带大人去戏院观赏。或者有 学钢琴 、 学乐器 的朋友,这部**会激励他们更努力学琴。

 24 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25 知道我最幸运的是什么吗:有一帮陪在我身边的朋友;觉得我这一生能遇见他们,是我的福气;真心希望我们能友好下去、我最亲爱的。

经典的表达朋友情谊的句子欣赏

 1 一个忘恩负义,轻诺寡信的人,他可以因为某种嫉妒心理或对某件事感到畏惧而出卖自己最忠实的奴仆和最忠实的朋友。

 2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是春晖,给别人以温暖。在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如此。朋友之间,待之以诚,肝胆相照,不就是相互照耀,相互温暖吗

 4 我虽然不是名人朋友们,但是像我们周边这些国家,像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还有俄罗斯哈我都没去过

 5 朋友在顺境中结成,在逆境中经受考验,在岁月之河中流淌延伸。

 6 家中没有严父慈母之别,若说严,父母都严;若说慈,父母都慈。全家相处有如朋友一样。

 7 男人受性欲驱使找女朋友,女人受情欲驱使找男朋友。

 8 你最大的仇敌或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你自己。

 9 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

 10 我的朋友,你的语声飘荡在我的心里,像那海水的低吟之声,缭绕在静听着的松林之间。

 11 地方虽小,可在那里我睡得安心,而且那里还有我的朋友。

 12 怜悯你的人不是朋友,帮助你的人才是朋友。

 13 慢慢才知道,很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东西只能拥有一次;慢慢才知道,人的性格可以差异到如此之大;慢慢才知道,两个天天在一起的人不一定是朋友,有可能什么都不是;慢慢才知道,手机是别人有事找你时用的,并不是为交流感情的;慢慢才知道,快乐常常来自回忆,而痛苦常常来自于回忆与现实的差距。

 14 回去后我就和我女朋友开个店、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

 15 朋友之间,相求小事,顺水人情,理当成全。过分要求,得寸进尺,是存心丧失朋友最快的捷径。

经典的表达朋友情谊的句子精选

 1 别担心,你不会眼睁地饿死。即令没有钱也有朋友。钱是啥东西可不是尘芥嘛。

 2 朋友问:“我的生活为什么这么难!”生活本来就很难。读书,高考,找工作。加班,做饭,竟争上岗。车贷,房贷,难找对象。老板骂,同事排挤,父母老去。有很多朋友时,恨自己没钱。有很多钱时,恨自己没朋友。其实大多数人都如此,只是你觉得一切很难,而他们只是觉得一切理所当然。

 3 第三句:多去理解尊重别人,常怀宽容感激之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是多么广阔,感激你的朋友,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敌人,是他们让你变的坚强。

 4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5 教养好的狗,最大的愿望,是取悦朋友先於自己。

 6 挑选朋友要慎重,更换朋友要更慎重。

 7 以前是我心甘情愿对你好不计得失不求回报我对你如此至情至性那是因为我稀罕你重视你在意你可渐渐我发现即使我对你再特别再慷慨再迁就你依然不屑一顾冷哼一声罢了你压根就没把我放在眼里或心上所以你可以毫无顾虑扭身就走你从不主动考虑我的感受而我的耐性也被你给磨光了朋友当你回头发现我已经变了别怪我不是我的错

 8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9 鱼说,朋友,你感觉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朋友,我感觉得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10 几个朋友祝我安乐,几个仇敌祝我灭亡。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副任何一面的期望。

看了经典的表达朋友情谊的句子的人还看:

1 朋友情谊的经典句子

2 关于真挚友情的经典语句

3 能表达朋友间最真挚的友情的话

4 表达朋友情谊的句子

5 经典的表达友谊的句子

  近年以来,海派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深入研究造成了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的认识 。这两种文学形态正好都是长期被有意无意地排斥、遮蔽,不见于文学史家的笔端的。 现在我们知道,非主流的文学并非没有生命力。经过“五四”新文学家们严正口诛笔伐 的鸳鸯蝴蝶派,到了20年代并未销声匿迹,反而增长,这有资料为凭。(注:据范伯群 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第七编“通俗期刊编”(汤哲声执笔)有关统计,仅19 21年至1929年创刊的鸳鸯蝴蝶派刊物就有51种之多。其中有名的,如《半月》、《礼拜 六》(再复刊)、《红杂志》、《红玫瑰》、《小说世界》、《侦探世界》等。)海派到 了40年代上海的孤岛和沦陷环境,在左翼作家和他们的读者纷纷转入大后方的时候,反 而出现了鼎盛状态,并与现代性显著增强的鸳鸯蝴蝶派有了渐趋合拢之势。张爱玲就是 一个真真确确的代表。至于在今日中国文坛上,海派和通俗文学的“复活”是无疑的, 有目共睹的。

  于是,学术界有人提出写纯文学和通俗文学双翼齐飞的“大文学史”的目标。这当然 是针对以往文学史严拒通俗作家,至多不过把历史梳理成通俗文学如何向纯文学、雅文 学“投降”这样一种状况而言的。(注:一般将张恨水这个通俗文学大家就作逐渐向新 文学“投降”来诠释。)“大文学史”的提法如在今后展开讨论,估计会引起有益的争 议。比如我本人认为在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上,文学观念的一次次更新,实验性、先锋 性创作的此起彼伏,形式的不断探索,总归是纯文学的事情。这不能不决定着文学史的 流向。而通俗文学并非就是鸳鸯蝴蝶派,它还应包括海派的一部分,解放区文学的一部 分,加上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学。即便以鸳鸯蝴蝶派论,其主要功能和贡献,是将文学推 向市场,推向市民,积累了一些将传统文学逐步调整为(改良为)现代文学的经验。但毕 竟在文学发展的作用上,不能说是可以完全等量齐观的。

  两种文学并置的文学史设想,虽然可以质疑,却能激发想象和思考。纯文学中的海派 由于从产生那一天起,便与所处的都市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又同通俗文学靠得最近(按 照鲁迅、沈从文的提法,鸳鸯蝴蝶派就是海派,或海派的张资平简直就是鸳鸯蝴蝶派的 余孽等(注:鲁迅论及海派和张资平的文字可见《上海文艺之一瞥》、《张资平氏的“ 小说学”》等,收入《二心集》。沈从文谈及海派和张资平的文章《论中国创作小说》 、《论“海派”》、《关于海派》等,分别收入《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12卷,花城 出版社,1984年7月版。)),那么,如果要写一本纯文学和通俗文学长期并存、互相渗 透的文学史的话,将现代通俗文学中的鸳鸯蝴蝶派和主要性质是纯文学的海派区别开来 是必要的,说清楚两者的关系也应是一个前沿的、不容忽视的题目。

  一

  鸳鸯蝴蝶派文学同海派文学,不是源与流的关系。就像民国旧文学不能自然过渡为新 文学,鸳鸯蝴蝶派也不能自然延伸出海派来。

  这可以用小说为例。在民国旧派小说中,鸳鸯蝴蝶小说是最占据势力的。这派小说经 过近年来对其现代性萌芽的仔细寻觅,大致指认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已经具有一定 的揭发封建礼教罪恶的进步意识;第二,学到一些外国文学的技法,不是完全封闭;第 三,对文学语言有相当的改进,所使用的是业已松动的、能向白话过渡的近代文言。有 了这带现代因素的三项条件,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却没有能够经过积累、自我调整为新文 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的文化态度的保守性。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不肯与明清小说作 彻底的决裂,它的观念如此,做了点改动后还是顺着旧轨道滑行。被称作鸳鸯蝴蝶派小 说“祖师”的骈体小说《玉梨魂》现在看来一点都不通俗,搭了古典诗文传统和林(纾) 译小说的两头,得到有旧记忆的文人读者的“最后”一次欢迎,然后就一直向保守市民 的通俗阅读倾向流去。而“五四”小说是彻底移植西洋小说的结果。虽然它一旦树立起 来之后,“传统”的内在机制就隐隐地显露,但它绝不向“后”看,径直培养自己的新 型读者和新兴市场,走入了现代小说的行列。有人在比较“民国通俗小说”和“新文艺 小说”时,就曾说过:“民国通俗小说的变化与西方小说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它与西 方文化的关系是通过了一个中间环节的间接关系,这个中间环节即中国的社会风俗,西 方文化影响了民国社会风俗,民国通俗小说又随社会风俗之变而变。”“当然,这并不 排除某些民国作家的某些具体作品直接搬用了某些西方小说的做法,但从总体上说,是 间接接受影响还是直接搬用、模仿,正是民国通俗小说与新文艺小说的根本区别。”[1 ](P25)我们撇开这位作者明显抬高“传统”价值的倾向,也可证明不与西方小说“对接 ”是鸳鸯蝴蝶派小说和纯文学小说的一个严重分野。

  正像商务印书馆1910年创办的鸳鸯蝴蝶派刊物《小说月报》的命运,到了1921年从12 卷1号起由茅盾接编,改弦易辙,成了当时创作现代小说的大本营。《小说月报》的鸳 鸯蝴蝶派旧人说服商务印书馆的老板另辟《小说世界》,于是各走各的道路。张资平原 为“创造社”四元老之一,是纯文学内部才会孕育出海派张资平的。张资平写的是茅盾 执编《小说月报》时期的小说,带头“下海”后写的是三角多角的西洋恋爱小说,从来 没有写过鸳鸯蝴蝶派控制《小说月报》时代的那种言情小说,是再明显不过的事。

  实际上,鸳鸯蝴蝶派和海派虽都处身于商业文化的环境里,都是带有商业气息的文学 ,但它们是在现代都市转型的不同时期先后出现的,是在上海文化的多重错位中形成并 生存的。从晚清、民国到20世纪的20、30年代,上海形成的初步现代物质文明,落在了 中国大陆广袤的“农业文明”包围之中,这是一重的文化错位。此种错位也决定了第二 重错位,即上海新兴文化内部的不平衡性。就是,上海既有古老的华界,又有新起的租 界;在租界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既有贴近华界的华洋过渡型的文化社区,也有在租界“ 腹心地带”形成的全新的由国外引进的现代型文化社区。华界和华洋过渡地区,即清末 的上海县城(今南市区)和五马路、四马路地区,就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赖以生存之地;租 界中心区以20、30年代的南京路(大马路)、霞飞路为代表的,即是海派的诞生地。重要 的是后者并不能完全取代前者,因为有第一重的大文化错位圈存在。这情景到了30年代 的中期,随着上海现代文化环境的移植成功,就显得格外显眼。有“移植性”,就有“ 本土性”,两者纠缠如怨鬼是以后的事情,在当初,鸳鸯蝴蝶派和海派在上海各自依托 的却是两种消费文化环境。此即鸳鸯蝴蝶派和海派来路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如果考察鸳鸯蝴蝶派所写的妓院戏楼,及男女间的欢爱、戏弄、残害的故事,再看后 来的海派所表现的出入影院舞厅回力球场的摩登男女的现代生活姿态,把两者区分是很 容易的。在30年代中期,鸳鸯蝴蝶派的作品也会写到南京路的现代生活场景,这时你要 注意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眼光,其中的差异仍然不小。海派在功能上,会去分鸳鸯蝴蝶 派的文学市场份额,会去学鸳鸯蝴蝶派文学获取“大众”的手法,但在文学价值上,它 一心追求的是如何体认现代人的现代品格:注重和张扬个性,领会都市的声光影色,感 受物质进化带来的精神困惑与重压,进而提出人对自我的质疑等等。鸳鸯蝴蝶派的现代 感觉大大落伍,慢了不是一个两个节拍,它们是不能混同的。

  海派一开始就认识到在上海的文化错位中自己占了有利的位置。它发生的时候所具有 的眼光是“白领”的眼光(对普通下层市民只抱同情)。它所认同的洋场社会生活方式, 沪西高级生活区的情调、专演派拉蒙和米高梅片的**院、跑马厅、跑狗场、博览会的 气氛,开放的社交、娱乐、商业、教育活动,人和人在金钱关系中寻求新的调整方式, 逐渐成了“上海”的标志。就像过去的上海典型标志物是“城隍庙”,如今成了“先施 公司”的尖顶。上海成了“移植文化”为主导、而中国固有文化要在融入“移植文化” 之后才能立定脚跟的一个都市。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在上海的发展史中,中国人的民族主 义情绪曾要改变这种现实。国民党上海市政府1929年曾有过一个在江湾一带建设“上海 市市中心区域”的计划,目的就是想把“外滩”的上海、租界的上海,改成以华界为中 心的上海。而且进行了一部分,盖了政府办公楼和体育场。中日淞沪战争可能是导致此 “爱国”计划流产的原因之一,而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这一行政命令违背了上海之所以 成为上海的城市特性。近代以来的上海如果离开了世界性的金融、贸易体系,是构不成 真正意义的现代都市的。而上海的金融贸易把握在殖民者手中,经济活动发生在租界的 大楼里。海派文学反映的正是以租界为主位、华界为边缘的这个城市的面貌。而鸳鸯蝴 蝶派长久地在“边缘地带”徘徊,一直到40年代的上海出现了一个历史机会,左翼转向 了后方,通俗文学得势,鸳鸯蝴蝶派对上海的文化环境有了认识,它找到了融入“移植 文化”的切入点,寻找与海派接近的可能性。我们只要仔细研究《万象》杂志的生长过 程,就能体会到这一点。《万象》自1941年创刊,本来由陈蝶衣主编,作者几乎都是鸳 鸯蝴蝶派的人,倾向已经趋“新”,但无奈作者群旧派势力过强,老市民的趣味脱不掉 ,影响了销售市场。两年后的1943年改由柯灵主编,走的是大众文化的路子,新文艺作 家成为作者队伍的主体,将鸳鸯蝴蝶派的作品也纳入“新市民”的轨道,特别提携新兴 的海派作家,张爱玲的名字就在《万象》出现了。现在,我的博士生(李楠)在研究上海 小报时发现,从上个世纪初到30年代的小报主要是控制在鸳鸯蝴蝶派的手中,那里的“ 社会新闻”将讽刺的矛头指向初起的海派作家,一点不比挖苦左翼作家差。一直要到40 年代才逐渐缓和下来。这也是一个明证。

  可见,鸳鸯蝴蝶派和海派在很长时间里是两股文学流。海派自产生之日起,便是“现 代性”文学的一部分。鸳鸯蝴蝶派有一个较长的获得“现代性”的演变过程。而且只要 上海一地的新旧消费文化交叠错位,两派就都有存活的依据。

  二

  我们从海派和鸳鸯蝴蝶派相似的文学主题上,再来作些分辨。

  先看都市物质主题。海派以展露现代文明条件下人的生存与物质关系为基本母题,那 么,取其两端,则屈服于物质的压力迷醉而不能自拔者有之,对机械文明造成的人的困 顿提出疑义者也有之。像刘呐鸥、穆时英这样的“都市之子”,从《都市风景线》、《 公墓》等集子里所传诉出来的城市生命感觉,对物质的揭露,是与对物质的企慕、沉溺 ,紧紧纠葛在一起,享用生活和厌倦生活是同时产生的。这是海派的生命体验,来自现 代都市不可克服的矛盾性。也是现代人从乡村蝉蜕出来之后面临的处境。海派是都市中 敏感的一群,他们对现代生存压力的反弹,锻炼成海派两个方面的感情形式:如果能保 持理想,较为理性地反诘社会、反诘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批判力,文学中也会包藏忧郁 ;否则,痛快地宣泄,放浪形骸,狂暴的、怪诞的、无顾忌的表现,就会走向“邪僻” 。但无论哪一类,他们对现代都市的发现都是双重的,于罪恶中发现美。刘呐鸥不断地 说,城市不是没有“诗意”,只是“诗的内容已经变换了”[2]。“电车太噪闹了,本 来是苍青色的天空,被工厂的炭烟布得黑蒙蒙了,云雀的声音也听不见了。缪赛们,拿 着断弦的琴,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那么现代的生活里没有美的吗哪里,有的,不过 形式换了罢”。刘呐鸥在下文提出,那个美的内容和形式,即叫“thrill,carnalintoxication”(刘将此句译为“战栗和肉的沉醉”)[3]这真是海派的文学宣言!这里引 进的新的价值观念,对于现代上海不是简单的诅咒和反叛,而是加进了远为复杂的音调 ,在现代消费文化的笼罩下,充满了人对物质的惊喜和恐惧。对于海派,都市已无所谓 天堂和地狱的明显界限,同时,又存在着把都市描画成天堂或地狱的全部可能性。

  这样的物质化都市的观念,海派怎能存希望从鸳鸯蝴蝶派那里继承呢综观最优秀的鸳 蝴通俗社会小说,特别是专写上海的,如包天笑的《上海春秋》、朱瘦菊的《歇浦潮》 、平襟亚的《人海潮》、毕倚虹的《人间地狱》,它们对现代都市的态度只是揭发罪恶 和弊端,从农业中国的立场出发。这批小说好似对现代进程的大上海众生相给予一个详 尽的摄录,富有时事性、秘闻性,很可借此存下一部丰富多彩的上海风俗史,却缺乏独 特的眼光和生命的体验。所以,夏济安可以对《歇浦潮》、《上海春秋》保留下的老上 海风俗材料“佩服得五体投地”,却最终仍批评说:“这种书的缺点是:作者对道德没 有什么新的认识,只是暗中在摇头叹息‘人心不古’;对于经济、社会变迁,也没有什 么认识,只是觉得在‘变’,他们不知道,也不care to know为什么有这个‘变’。他 们自命揭穿‘黑幕’,其实注意的只是表面。”[4]

  接着看两性主题。海派和鸳鸯蝴蝶派文学历来被认为是最擅长表现男女关系的文学, 前者写恋爱小说,后者写言情小说,就是这两种叫法,中间的区别已经够分明了。在都 市背景下表达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两性关系,海派的现代性可说直逼眼前。如果没有对 两性问题的思索,新兴的恋情方式同丑陋的色情勾引,如何分得清楚海派内部这两种 城市两性的典型表现,显然色色具备。而将“性”与“爱”两相分离,使得“性”裸露 出某种“原始”的意味,是最易与那种为“性”而“性”的描写相混淆的。这样,在都 市,性爱的美与丑激烈碰撞,海派文学中的佼佼者,就有了叶灵凤的性忏悔、张爱玲的 对女性困境的逼真写照、徐讦的寻觅性爱和情爱真正出路的意识。海派的两性文学,从 生理搏动到包孕现代生命哲学,都市人的内在心理冲突均得到充分的展示。

  而鸳鸯蝴蝶派的言情,长久地在“传统道德”的圈子里打转。它最早的境界,是同情 于妓院里的恋情,后来是揭发用金钱买“性”的可悲。到了张恨水的《啼笑因缘》、秦 瘦鸥的《秋海棠》、刘云若的《红杏出墙记》这三部言情代表作出现,鸳鸯蝴蝶派文学 的两性表达攀上了自己这派文学从来没有达到的高峰。其中,前两部意在暴露军阀恶势 力对伶人的肆意践踏,“真情”的被毁灭,世上美好事物的被毁灭,即是全书文学价值 的所在。《红杏出墙记》可能是此类小说中最出格的一种,两性中多爱的现实性,婚外 恋酿成人物的内心焦虑和痛苦,都得到了正面的表述,是很难得的。但这部小说,情节 设计花哨,悬念的设置尤其复杂,通俗小说的“本性”即注重故事的热闹往往掩盖了对 两性关系的深入探讨。如此看来,把海派的两性观念与鸳鸯蝴蝶派的相比较,现代性差 距之远也是十分明显,谈不上有什么直接前后接续关系的可能。

  再来看新与旧的主题。表面上看,两派在这里似乎很不接近,鸳鸯蝴蝶派的文学是写 旧的,感情也倾向旧的,而海派就是要出新,要现代,要摩登。其实不是这样简单。鸳 鸯蝴蝶派的作家为了猎奇,观念是陈旧的、落后一步的,描写的事物反而是上海刚刚登 场的崭新崭新的东西。对于社会的新旧交替,它倒容易廉价地将新的终将取代旧的,直 线地告诉读者。海派的都市故事发生在十里洋场,穆时英的流线型的上海,“爵士乐, 狐步舞、混合酒,秋季的流行色,八汽缸的跑车,埃及烟”[5],多么时髦,但有意味 的是这样的上海仿佛仍被乡土中国包围着。穆时英一方面是洋场文学的“圣手”,一方 面却用写舞厅、酒吧的笔,来写《父亲》、《旧宅》和集外的《竹林的惆怅》。(注: 穆时英的《父亲》、《旧宅》收《白金的女体塑像》,现代书局1934年7月版。《竹林 的惆怅》作为遗作发表于1954年10月澳门《小说月服》第8期。)这些小说是些十足的怀 旧感伤的故事,作者似乎是患了“怀乡病”。而海派的另一位作家施蛰存背靠松江、苏 州、杭州,写他的乡人在上海的遭遇如《春阳》、《鸥》,同他的《梅雨之夕》、《巴 黎大戏院》纯都市人的感觉适成对照,可见他身上充溢的“乡土情结”和“民间情怀” 。读海派的这类小说如置身于都市中的乡村,或者拉开更大的时空距离,似觉置身在宏 大乡村世界的一个边缘城市。新旧的掺杂更显错综。

  海派描写旧事物怎样附着于大都会肌体之上,尤其深入的是一种新上海的旧家族文学 。张爱玲、东方@①@②便是最长于写旧的世家儿女在都市的遭际与不测命运的。作为李 鸿章的重外孙女,张爱玲写出的《倾城之恋》、《金锁记》、《花雕》,是由旧家族世 界的失落,转而向上海、香港的世俗市民生活去寻找个人的精神家园的。张爱玲尽管熟 悉出入**院、服装店的洋派生活,但她发现在此类簇新的消费方式下面,所残留的都 市感情方式,有多少仍是那么古老:封建性的嫉恨几乎贯串了她作品人物男女之间、上 下辈之间的恩恩怨怨。张爱玲真正了解上海首先还是传统中国的一分子,然后才是添加 上去的“现代质”。她说过:“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 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6 ]这是对中国新与旧的透底的认识。东方@①@②的作品成集的有《绅士淑女图》,他的 小说里面活动着洋场上的旧家子弟,留下了从满清贵族到新型少爷(“小开”)的错杂脚 印。东方@①@②表现上海的新中有旧、新旧过渡,也是别开生面。

  关于现代上海的新与旧,常与变(沈从文喜爱谈论湘西的新与旧、常与变),如果没有 对现代中国相当深入的观察、认识,是无从融汇到文学写作中去的。鸳鸯蝴蝶派对都市 的看法远远落后。海派的都市意识具某种超前性质,这只有在提前体验了工业化都市而 反叛的世界现代派文学和美学的影响下,才会产生。已经有学者指出,中国海派的审美 根源来于唯美主义。(注:参见解志熙《美的偏至》,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李 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所以,将海派和鸳 鸯蝴蝶派的文学都市意识两相对比,它们的思想资源也是不同的。我们只能感叹于中国 现代文明的发展在一地之内的不平衡性,想到它们的错位,而主要不是想到他们有什么 相互继承关系。

  三

  说到雅和俗,在文学面向市民读者、面向消费,因而全部或部分地走向“通俗”这一 方面,海派和鸳鸯蝴蝶派倒是最有接近点的。

  海派的雅俗善恶二元混杂,来源于上海这个商业都市的二重性。一方面是新生的、有 活力的现代都市;另一方面,因为有旧文化的多层包围,因为现代性质的文化消费并不 能排除消极面,现代文明也能媚俗,它就呈现出善恶兼备的形态。又由于读书市场的商 业趋利作为重要动因,海派如想无限地求新求奇,就要发展自己的先锋性;如从众、从 俗、从下,就会追求趣味,反对崇高,扩大自己的通俗特征。海派的雅俗,还同上海这 个都市的读者分流有关。雅是为了呼应这个城市的雅读者群,包括洋行、海关、银行、 公司的写字间读者,也包括铁路、邮政雇员的一部分及大中学校师生的一部分(即有的 是海派的读者,有的则构成激进的左翼读者群)。俗是为了迎合通俗读物的读者群体, 如低级职员阶层、广大的店员阶层和其他居住在石库门房子里的市民阶层。这样,海派 在上海的先锋文学市场和通俗文学市场两边都占据了位置:表现都市新的观念、新的生 活方式的海派文学,由先锋而高雅;俗的支流则表现艳情、恐怖、骗局,收集城市奇闻 ,制造软性文字,由通俗而低俗而媚俗。在通俗文学市场之上,30年代的海派同生命力 顽强的鸳鸯蝴蝶派终于遭遇。

  综观上海的小报、画报的历史,我们一时几乎难于辨认海派文人和鸳鸯蝴蝶派文人了 。小报从晚清诞生,一路下来比较有名的如《晶报》、《社会日报》、《立报》、《辛 报》、《力报》、《海报》、《吉报》、《铁报》、《亦报》等,在城市的覆盖面都颇 大。起《福尔摩斯》、《金刚钻》、《开心报》这样名字的,当然娱乐的意图自明。还 有“白相人”办的报,有“花报”,不一而足。可能有操守的鸳鸯蝴蝶派作家也只肯在 像样的小报上露名,但有的海派作家不避小报,比如张爱玲。她看小报,也在小报上发 小文章,发过议论说:“我对于小报向来并没有一般人的偏见,只有中国有小报;只有 小报有这种特殊的,得人心的机智风趣”[7]。

  在上海40年代的市民读者群手执的文学读物里,我们也一时难辨海派的作品和鸳鸯蝴 蝶派的作品了。因为原来20年代末读鸳鸯蝴蝶小说的老市民(比如鲁迅的妈妈鲁瑞老太 太不读儿子的新文艺,而只读鸳蝴体小说),和读新感觉派“穆时英风”文字的新市民( 如沈从文不屑地提到的“一面看《良友》上女校皇后一面谈论**接吻方法那种大学生 ”[8]这些人),两者是泾渭分明的。到了沦陷时期的上海,鸳鸯蝴蝶派明白新市民读者 是它们的唯一选择,因为20、30年代出生受新式教育的年轻一代已经开始看小说了。于 是,《杂志》、《小说月报》(顾冷观主编)、《大众》、《春秋》、《万象》这些40年 代的流行刊物,有的是鸳鸯蝴蝶派文人编的,有的是海派文学家编的,居然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各期的目录上,郑逸梅、张狠水、程小青、张爱玲、孙了红、施济美、周瘦 鹃、施蛰存、沈寂、包天笑、徐卓呆、予且、丁谛、周楞伽等的名字同时出现,打成一 片。(注:如将这五种杂志两类作家的名单抄下,委实太长。这里主要录于《万象》, 分开来,鸳鸯蝴蝶派作家有郑逸梅、张恨水、程小青、孙了红、周瘦鹃、包天笑、徐卓 呆,海派作家有张爱玲、施济美、施蛰存、沈寂、予且、丁谛、周楞伽。)30、40年代 成名的海派作家,许多人的作品模糊了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界别,有的成为纯文学和通 俗文学的两栖人。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如《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 记》,纯文学性和通俗文学性兼有,思想意识偏浅的像《多少恨》、《小艾》是通俗作 品,而《封锁》无论如何只能算纯文学作品。予且的情况要单纯得多,他的长短篇小说 《如意珠》、《凤》、《七女书》等,全部是分不出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从当时一部 分畅销文学杂志的面貌上,能分明看出两派在通俗层面上杂糅的格局。

  不过,杂糅的局面也仅止于杂糅而已。两派的小说这时可以都写家庭婚恋题材,叙述 方式和叙述语言可以很为接近,但思想意识仍不在一个层次上。试以周瘦鹃的《秋海棠 》和张爱玲的《金锁记》作比,《秋海棠》在社会上的影响要大得多,知名度也高,可 两者还是无法放在一个层次上阅读接受。我们还可拿几个鸳鸯蝴蝶派和海派前后接替办 下去的著名刊物来研究,同样能发现这个问题。像《良友》,一个1926年2月创刊的画 报(文字部分一直占相当的比例),最初由伍联德、周瘦鹃先后编辑的时期,它是鸳鸯蝴 蝶派的刊物。1927年3月梁得所接编,编到1933年8月为止,大力推行改革,每期能发行 到四、五万份之多,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东南亚发生广泛影响。他改革的方向是让《良 友》陡然成为海派画报,而不是让它由“鸳蝴”自然演变为海派。因梁得所需要学周瘦 鹃的地方不多,即便是最接近的封面女郎,也从妓女一变为职业妇女、**明星了。其 它像大量增加世界美术摄影作品的介绍,增加现代科技知识的插页,登载现代派小说特 别是登载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新感觉派的作品,25期后说明文字用中英文对照等等 ,距离鸳鸯蝴蝶派的旧式气息该有多么大是一望而知的。《万象》也应作如是观。不能 仅看到两派的文章同时出现在一个杂志上,就以为是雅俗渗透的全面完成。《万象》越 两年改由柯灵主编之后,气象大变,成了新文艺海派杂志,衣食住行和严肃的东西兼得 。但我们读同时连载的长篇小说,张恨水的《胭脂泪》,张爱玲的《连环套》,师陀的 《荒野》,通俗就是通俗,纯文学就是纯文学,中介就是中介,彼此相去的有效距离, 仍是不允忽视的。

  最有意味的,是《万象》上关于“通俗文学”的讨论。陈蝶衣提出“提倡通俗文学的 目的,是想把新旧双方森严的壁垒打通”[9]。但他的主张是在通俗文学的旗帜下统一 新旧文学。这怎么可能呢这不能不说是通俗文学家的一厢情愿了。我们可以说,以往 经过了“工农兵方向”时期的中国文学,某种意义上已经是在“通俗”、“民间”、“ 普及”的大旗下轰轰烈烈地走了一回,但情况怎样今日的通俗作品和先锋作品的距离 似乎仍没有缩小的迹象。所以说,人为地去规定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结合是不会奏效的 。假如认真地去研究海派文学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历史,看这之间新文学如何影响于旧 派通俗文学的现代化调整,旧派通俗文学又如何影响于新文学部分地向市场化、市民化 倾斜,倒许是个不无意义的课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73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