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种种挫折,如学习困难、考试失败、情感上失落、专业的不如意等等。这些事件往往会使人处于紧张状态,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甚至引起人们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影响心身健康。所以人人都应该具有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这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心理保健,还是今后的人生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1、主观原因
个体生理因素
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身体、容貌、健康状况、生理缺陷等都可能给大学生带来挫折感。例如,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难于成为优秀运动员;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可能由于其貌不扬而处于劣势,往往无法在社交场合中潇酒自如、谈笑风生、展示自己的才能,甚至正常交友也受影响,使自己陷入孤寂境界等等。
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在校大学生处于平均年龄在18―22岁之间,他们在生理上多已发育成熟,但其心理发展远没有成熟,仍带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赖性和冲动性。许多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一时难以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如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集体生活不适应、难以承受理想中的大学环境和现实中的大学环境之间的反差等等,致使有的学生因为生活中遇到的一点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便产生挫折心理,出现孤独、苦闷、烦恼、忧愁等不良心理反应。
自我认知偏差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当取得一点成功时,自我评价偏高;而当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就会产生失败感或焦虑苦恼的情绪而低估自己甚至自我怀疑与否定。如一位大学生刚入学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拿特等奖学金,当三好学生。然而因为不适应大学生与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评定标准上的差异,以为只要自己苦学就行了,主观盲目地给自己制定了过高的目标,其结果当然是实现不了,这对这位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另一方面,还有少数学生自我评价是消极被动的,一遇到困难、阻碍便觉得“一切都没有意思”,结果就会变得畏缩不前,错过成功在望的目标。
2、客观原因
自然因素
指自然环境、台风、地震、洪水、疾病、事故等。对于大学生来说,疾病、家庭遭自然灾害导致贫困等都可以导致挫折。如正当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收到一个极有影响的工作单位的面试通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却使得他不能参加面试,从而丧失了应聘的良机而产生的失落感。
社会环境
文化心理学家霍兰威尔提出,在某些情况下,外来文化移入压力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一种文化移入另一种文化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识和整合,使人们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又准确地选择和认同一种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也容易产生心理失调和受挫感。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锻炼,极有可能遇到挫折。
学校因素
我国大中小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比如重视智力训练,而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旦步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就出现不适应感和心理的失落感。另外,大家学习与生活中的诸多因素,如宿舍成员关系紧张、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等,也会诱导挫折感的产生。
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产生挫折感的第一温床。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所灌输的价值观念、家庭的经济状况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无不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家长的过分溺爱、家庭经济困难、亲子关系疏远、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也是当代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原因之一。
3、大学生怎样应对挫折
既然挫折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学会正确地对待和运用它,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应当主动开展挫折心理训练和挫折教育,从预防着手,提高大学生对待挫折的容忍力;大学生应树立辨证的挫折观,采取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走出心理困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挫折心理做出调整。
从容面对、快乐掌控
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与其闪避、畏惧、排斥,不如迎面而上。面对不可拒绝的挫折,唯一可取的态度是从容面对,如果进而能够快乐地掌控挫折带来的烦恼,那么,一次“创伤”就会变为一颗宝贵的“珍珠”。“珍珠”是从愈合了的创伤之中升华出来的东西,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抚平伤痕,而且可以使我们珍视经验,减少错误。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这个小故事说明: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当我们从容面对,就可以掌控挫折;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并保持快乐,就可以得到最珍贵的收获。
适度宣泄、尽早摆脱,面对挫折选择倾诉
如果心中苦闷,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把心里的话倾吐出来,这样,不健康的情绪就得到宣泄。宣泄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它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
激励潜能、独立自救
独立自救是生命中最闪光的品性,这已经被很多事例所证明。面对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则激发潜能,自己拯救自己――前者没有看到自己的潜能,后者则充分地汲取了潜能的力量。
适当取舍、远离烦恼。
弃是一种智慧和境界,但是,面对现实的种种诱惑,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很多人原本也曾从容、平和地生活着,可一旦被太多的诱惑和欲望牵扯,便烦恼丛生。有的时候,我们将奋斗的目标定得过高;有的时候,我们将奋斗的目标定得过多――这是我们遭受挫折的重要原因。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使我们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都可能会导致迷失方向,走向绝望。聪明的办法是学会取舍,不必事事争第一,舍弃自己还不具备能力与条件的目标不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生路途漫漫,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不要被冲昏头脑;逆境时也莫逃莫避,而应奋起直追,一如既往地驶向彼岸,以自信的灿烂微笑去咀嚼挫折,最终,你将在咀嚼中汲取宝贵的营养,获得思想的升华,从而成功地跨越这道障碍。
这个时候是需要家人的陪伴的,多陪在她身边吧,当一个倾听者也好,憋在心里更加想不开难受,情绪的崩溃会引发许多身体上的问题,可以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他出去走走,或者做一下心理咨询之类的。
一个人的一生,肯定会遇到挫折的。一个人面临挫折后能够恢复逆袭的能力,其实也叫做逆商。
逆商,是一个人一生中必备的情感自我疗愈能力。比如,如果那个中兴的员工,在遭遇解聘的中年危机后,如果他的逆商高,能够接纳现实,重新振作起来,也许他不会失去生命,他的家庭也会幸福下去。
所以说,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刚好可以有机会,培养孩子的逆商。这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在人生低谷时,再度崛起,更是涉及到生命的能力。
那么 ,当我们的孩子遇到挫折时,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法是,陪孩子一起面对他们遭遇的挫折。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孩子情感上支持,认同、疏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认识到失败和错误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爱成为孩子坚强意志的后盾,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当然,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发育还未成熟,遇到挫折时,需要父母全方位的帮助,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困难 ,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分析自己的目标,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些能力,都是属于孩子大脑高级的功能——就是执行功能。
这种功能,在父母全方位的陪伴下,在父母正确的指导下,孩子会渐渐地适应并掌握遇到挫折时,解决困难的办法。
这也是送给孩子人生中,最好的礼物。在关键的时候,能够让孩子重振精神,度过难关。
答主:源妈,和你一起带着娃成长!公众号“源妈生活圈”,ID:ymshq99。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中小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有消极方式、妥协方式和积极方式。
1受挫后消极的应对方式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和对抗。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1)直接攻击。个人受到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直接攻击。(2)间接攻击又称转向攻击。间接性攻击即把挫折后的愤怒情绪转嫁到自己、当事人或毫不相干的人和物上。原因有:①对自己缺乏信心,有悲观情绪,易把攻击的对象转向自己,责备自己;②当个人觉察到引起挫折的真正对象不能攻击时,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去;③挫折来源不明时,在此情形下,个人找不到明显的对象可以攻击,于是会将此情绪发泄到与真正引起挫折不相干的人或物上面。
散漫性行为:指有的学生受挫次数比较多,从而产生“我就不行”的消极心理,自暴自弃,发生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自由散漫。
逃避性行为:指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轻易躲避矛盾、冲突。(1)逃向另一观点;(2)逃向幻想世界;(3)逃向心理疾病。
固执性行为:指一些常受教师指责的学生会变得无动于衷,对事物视而不见,失去喜怒哀乐等正常心理反应,虽然心中已经知道自己的某种行为不当,但仍不接受教训,而是重复无效的行为。
逆反性行为:指一些学生受挫后,不能理智地思考和对待失败的原因,而是放任自己的情绪,对任何事物都盲目或故意的反抗、对立、抵制与排斥。
倒退性行为:又称退化,是指个体以退缩式反应来适应挫折境遇。亦即个体遭受挫折后,丧失追求目标的动机,对挫折情境以较幼稚的依赖行为来应对困境。
2受挫后妥协的应对方式
妥协的方式包括合理化、宣泄、转移、压抑等。
(1)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是自我防卫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指当行为目标无法达到时,当事者为避免精神上的痛苦与不安,找出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认为可以原谅的借口为自己的失败辩解。其表现有:(1)酸葡萄反应;(2)甜柠檬反应;(3)推诿。
(2)表同作用是指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表现为模仿被人的举止行为,以别人的行为姿势自居。
(3)投射作用是把自己不喜欢活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欲望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在无意识中减轻自己的内疚和压力。
(4)反向作用也称反向形成,是精神防御机制的一种,指个人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行动来控制内心的焦虑。换言之,反向作用是人们处理在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与冲突所采用的防御手段。依照弗洛伊德,反向作用是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是本我的对抗性所致。
3受挫后积极的应对方式
反复尝试;调整目标;代替作用;心理咨询等。其中,代替作用: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抱持的动机、感情与态度,若不为社会所接受,或自忖将遇到困难时,将此种感情与态度转向其他对象以取代之。具体包括:
(1)补偿作用:当个体的某种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因个体本身的缺陷无法达到目标时,以另一种可能成功的活动代替之。
(2)升华作用:将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目的加以改变,并以较高境界表现出来,以求符合社会要求和弥合挫折创伤。
我觉得如果是这种情况,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家长最好减少干预,但是也不要太顺着孩子,孩子现在状态已经差到这种程度,最好去找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者咨询人士,将孩子的状态和现阶段以及之前的经历告诉对方,让对方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在这方面,父母真的比不上专业人员,因为专业人员会考虑的更加全面,孩子现在就您所描述的情况来看,已经不想和父母沟通,所以在这个条件下找专业人士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其实孩子现在出现如此反常的状态,也不一定全是因为感情受挫,或许是因为其他父母并不知道的原因,所以也最好和老师同学和他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打听一下,但是最好不要让孩子知道,但个人建议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调整回来心情状态,所以真的很有必要去做一下心理疏导
一、让学生辩证地认识挫折
挫折与人作伴一生,与人一起成长。它既给人带来不愉快,也会让人变得聪明、成熟。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平时一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某一次成绩考差了,他会伤心、痛苦。老师要及时帮助他总结教训,找出这次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兆,进步的阶石。因此,积极、正确地认识挫折,对学生在减少挫折感,善待挫折方面肯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关注学生受挫后的心情
许多孩子在受到挫折后,心情沉闷、烦恼。急需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释放这种心情。而在不少年轻父母的思维定势中,存在孩子是无忧无虑的,不会有什么“坏心情”的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一些家长除了习惯于对孩子进行训导外,一般不太关注、甚至不理会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此以往,使孩子时常处于情感交流的“饥饿”状态中,特别是在受到挫折后不能真实地释放自己,无法理智地提升自己的情感素质,渐渐“闷”出情感障碍之类的“心”病来。
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担当起家长的责任,以深切的爱心去尊重、同情、关心孩子。坐下来仔细聆听,设身处地以“孩子”的心态去体验他的感受,通过交谈,让学生经历挫折后树立起健康自信、乐观向上的情感。
三、让学生学会挫折防卫
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内心会产生一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时,就需要老师正确地引导,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尽可能选用有积极作用的挫折防卫机制。
①为学生推荐好书,从书中吸取精神养料,鞭策自己。②引导学生确立新的目标或活动,以补偿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③灌输“笑对人生”的思想。不能笑对人生的人都不是真正健康的人,正像身体健康不能代表心理健康。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障碍、有荆棘、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压力。教师要随时向学生渗透这些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遇到挫折时不要生气,切莫丧志,心胸开阔,随遇而安。
很多的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办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其实要提高孩子们的抗挫折的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打压。其实在我们36计当中,叫做以毒攻毒,这一季其实对于我们很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应的,孩子们的抗压能力其实还是非常强的,不同于我们成年人在她们不断的成长和经历的过程当中,对于自己所有遇到的一切是可以完全自己缓解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父母让孩子要学会抗压能力的话,其实还是要让孩子不断的接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当然这样的压力必须是适当的,能够在孩子完全的承受范围之内才合适。
对于我们很多的家长来说,父母担心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让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既不要有一些负面的抱怨情绪,又要让孩子保持一个抗压的挫折的能力,其实还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首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是极度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知道怎样的挫折或者怎样的情况,才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的经历。因此对于我们很多的孩子来讲,抗挫折的时候如果能够配对自己的一些理解能力,那么对于孩子来讲未免不是一次非常好的经验,而且在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如果父母在旁边一直鼓励孩子的话,那么对于孩子整体而言可能就会事半功倍。
鼓励式教育对于我们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家长应该学会这样的方式,在孩子面对挫折,在缓解自己的压力的同时,还有人家以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并且有所有的人跟自己一起面对,让孩子心中充满安全感,孩子基本上就不会拥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了。
作为父母们,一定要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对于孩子的一些赞美和表扬,千万要一定及时的给到孩子,尤其让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正在经历的这件事情,别人是不能够帮助的,只有自己去解决。但是在解决的途中,一旦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一定第一时间去帮忙,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坚强的后盾,孩子才能够对于自己面临的挫折有一定的缓解能力,并且加以解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