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该时而活泼欢快,时而沉静严肃,时而奔放豁达,时而温婉细腻,并伴有浓浓的书卷气息和淡淡的儒雅气质。在这样的语文课上,学生始终伴随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始终有一种美的享受和热爱语文、学好语文的情感愿望。但如今的阅读早已悬坠了沉重的世俗功利,为分数而阅读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景观。正因为如此,阅读与人的思想感情、与人的精神和心灵、与人的生命生活越来越疏远。阅读非但没有情感愉悦,相反,成为一种逼迫,一种痛苦,一种无奈。怎样寻找阅读中失落的情感,看完下面两则案例,相信你会有所启发。
案例一:
(苏教版《在莫泊桑葬礼的讲话》教学片段)
初教这篇“自由读写单元”的课文时,我认为是自由读写,所以简单备课后,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现象――情感失落
师:读完全文后,你怎样把本文分成三部分
生:纷纷说出几种不同的意见。(学生初具情感冲动)
师:(看看自己的答案后)引诱学生说出和自己一样的分段方法。
生:(大部分学生一脸疑惑,行同木偶,并压抑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书上记下答案。
师:(投影)第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二段表现莫泊桑哪些性格
第三段回忆莫泊桑怎样的文学成就
第四五段评价莫泊桑的句子有哪些
生:(在教师的引诱下)几个学生说出和老师一样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冷眼旁观,情感丢失)
反思――注重知识积累,丢失情感体验。
上述案例中,我发现学生很少参与,课堂冷冷清清,我自己课后也作了认真的反思:这节课学生仅在教师的调控下,从开始的情感冲动,到中间的情感压抑,到最后的情感丢失,学生无阅读乐趣,仅冷眼旁观,终形同木偶。阅读的全部意义和目的早已被简单地理解为“理清脉络”、“筛选信息”,教师严格调控课堂,把学生的阅读激情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就这样被挤得无立锥之地。其结果必定造成学生阅读激情受挫,学习个性泯灭,阅读情感丢失。
案例二:情意浓浓
(苏教版《在莫泊桑葬礼的讲话》教学片段)
经过上面的反思,我重新备课,并在另一平行班中,再次上这节课,下面是课堂实录简况:
现象――情感三步曲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以殷雪梅为救学生献身而十万人送行的事例激情导入,并提问:如果一位世界名人离世,情况又会怎样呢(学生情感迁移)
师:(学生读课文后)请以“我认为莫泊桑是个 的人,因为 ”的句式说一句话。
生:分别从性格、情感、成就等方面回答。(学生从内心敬佩莫泊桑)
二江州司马青衫湿
师:根据文本和你平时的积累,从国别、年龄、爱好、作品几方面帮助莫泊桑建“个人档案表”,并依据你的个性,补上你认为档案表还要加上的内容。
生:完成有个性的档案表。(学生从多角度产生情感体验,并总结出莫泊桑“英年早逝”这一结论,深感痛惜)
师:配乐并点名学生以哀痛的语气朗读品味你认为精彩的课文语段。(学生如亲临追悼会现场,激情泣读,情感同作者共鸣)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
生:沉静于哀痛的氛围,面对莫泊桑的遗像,并模仿“感动中国2005年颁奖词”,写一段总体评价的话。(学生默默用笔抒写真情)
师生:面对遗像,播放哀乐,以“默哀一分钟”的方式,缅怀英年早逝的莫泊桑。(学生沉静在悲痛的氛围中)
反思――打破话语霸权,多维情感共鸣。
这节课我看到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和学生一起品尝到阅读的乐趣。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学生,为何前后两堂课,却产生这么大的反差呢课后,我在备课笔记中写了如下一段反思:
真正的阅读就应该这样与文本快乐的对话,它意味着学生情感的自由,学生可自由的投入情感,自由的驰骋心灵;真正的阅读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可享有选择的自由,可以保持自己的阅读个性;真正的阅读还意味着平等,平等参与、平等对话,完全可以用欣赏、怀疑的目光去审视作品,评判作者,完全可以打破作者、编者、教者的话语霸权,不同的观点均可得到宽容、接纳和认可。
评析:寻找失落的情感,享受阅读的乐趣。
上述两则案例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一旦失去情感的体验,任何文本都将成为面目可憎的木乃伊。而如果注入情感的活水,阅读即成为一种享受。那么,如何寻找阅读中失落的情感,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尝试。
一入情――变“蜻蜓点水”为“披文入情”
寻找阅读中失落的情感,首先要让学生“入情”,即走进文本之情、作者之情。而这些情感,在文本中并没有贴上标签,它要求读者透过文字表象去感悟。有了文本,有了读者,并不意味着有了阅读,更不意味着成为享受。阅读应该是阅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作为阅读者应该与作者的情感在一个节律上跳动,应该在作品描述的情境中徜徉。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披文入情”的过程,就是作者借助文本理解作者或主人公精神内核的过程。借此来理解体验感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
上述案例二中,教师以激情导入,营造哀痛氛围。接着让学生 “披文入情”,走进文本,了解了莫泊桑的“英年早逝”给世界乐坛造成的巨大损失,并采用配乐“情境朗读”,进一步体验作者泣诉的情感。最后,以“写一段评价的话”和“默哀一分钟”的方式,让学生默默的倾诉衷肠,寄托哀思,情感发展到了高潮。而案例一仅从“分清段落”、“筛选信息”等方面冷眼旁观,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仅浮于文本表面,这种走马看花、蜻蜓点水的做法,又怎能领略文本丰富的情感内涵,产生心灵的震撼呢
要品味阅读过程的愉悦,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全部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穿透语言表层,深入文本深层,探究个中滋味。切忌走马看花,蜻蜓点水,这样读者才能在生命的律动中真正完成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与情感之间的沟通。
二动情――变“肢解分析”为“以情传情”
“入情”仅走进情感的门槛,要真正体验阅读的乐趣,还必须徜徉在情感的花园中,并在“导游”的激情演绎和传媒的多维展示下,才能“以情传情”,了解情感花园的真谛,并真正为之“动情”。
西方一位美学家说过这样的话:“当你只是欣赏花瓣的时候,你便失去花的美丽。”文本之美是作为一个整体所焕发出来的神韵,是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灵气,它未必仅在于一词、一句、一个段落的精美。因此,在阅读中应该关注文本前后连贯的情感睿智,关注直观表象后潜流的思想、信念与追求。教师是“传情”者,要启发学生挖掘文本内涵,体验文本内核的灵魂;要引导学生研究文本、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作为一个情感使者,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和学生共享。只有这样“以情传情”,才能让学生真正“动情”。如果处处以逻辑的眼光、实证的心态、技术操作的手段去对待文中的意象,去肢解作为整体的文本,那么,文章之美就荡然无存了。
上述案例一中,教师把文本肢解为“情感”、“性格”、“成就”、“评价”四方面了解文章的表面内容,根本不顾学生自己的体验,学生仿佛是匆匆走过的看客,和文本作者情感绝缘,文章之美束之高阁。相反,案例二中,教师激情导入,诱发情感;创设情境,以情传情;最后以“默哀一分钟”的方式,把学生带到追悼会现场,学生在敬佩哀痛的氛围中,情感顿入高潮,实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三融情――变“求同引诱”为“多维共鸣”
“入情”仅接触文本情感,“动情”已有自己的体验,但情感愉悦的高潮,应是“融情”,即把自己融入文本,并产生独特的情感愉悦,达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会有所差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决定了解读、体验和阐释作品的意义带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而这些正是教师启发思维的精彩之处,也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之处。硬性的“统一见解”是不符合规律的。
然而,上述案例一中,教师把参考书中对莫泊桑的解读、对结构脉络的分析,当作评判学生对作品理解的唯一尺度。我们完全可以具备上述案例二中教师的气度,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让学生受到作者之情、文本之情、教师之情的感染,并和自身情感储备达成多维共鸣。
要寻找失落的情感,就应该让语文课堂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共享美好的意境;就应该活用教法,唤醒学生的表达愿望,放飞想象的翅膀;就应该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投入整个身心,自主地合作、探究,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就应该避免“蜻蜓点水”、“肢解分析”、“求同引诱”等扼杀情感萌生的手段;就应该活用“披文入情”、“以情传情”、“多维共鸣”等方法。
王金荣,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阳。本文编校:覃少平
情诗专辑爱情花园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所有人都来,这爱情花园
因为情感会需要
静静对视
所有人都来,迷醉自己
因为爱
就是生命
——题记
1大麦的幸福
在我的黄褐色世界
你是那么的挺拔和闪耀
一棵大麦
会是爱情和生命的盛开
谁会默默去守候
让土粒疯狂和滋生蔓长
候鸟告诉我说:你是我唯一的大麦
面对太阳,
微笑就很美,抚mo就很美,生长就很美
长在我最脆弱的那里,我的大麦
让每一朵风,都来寻找
大麦的幸福
就是我浪漫和忧伤的心怀
我的大麦
亲爱的,
你的秋天
就是我们最深的恋爱
2我的诗和女人
一次意外
寒冷进入了山谷
真切和忧伤
我站在山腰,窥视一片叶子逐渐绯红
雁群南去了
你要学会爱
叹息、残缺和围紧纱巾
寂静开始对话:想像会杀死你的眼睛
泪水轻盈
每一个朋友,都神色匆忙
我还无比怀念,流浪、燃烧和写诗
构建巢穴
栖息梦想
我柴门半掩
急迫的数着落月和钟鸣
和爱我的女人一起
走向神灵
3致红叶
你飘来的时候是晚秋
本来喜欢独享
可你靠近我的荒丘,鲜艳触目
十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