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其自然,爱其所爱 | 何谓“修行成佛”?

应其自然,爱其所爱 | 何谓“修行成佛”?,第1张

修行一年半后,碧湖自认已然了悟生命的真谛(佛法的精髓),并也已一步步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之。正因颇为受用,才想要和大家分享。

先想和大家聊的,是碧湖所领悟的佛要。所谓佛法,在碧湖心中,勉强可用 空生万物,万法归一;咫尺天涯,缘起缘落 16字来概括。这听起来,着实很玄。那么,我再试图换种方式表达 —— 什么是佛?是释迦牟尼佛吗?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是「空」吗?是,也不是。是「有」吗?是,也不是。所谓佛,乃是空和有之间的无尽转化。所谓佛,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乃是介于有无之间的一种永恒的力量。而成佛,象征着洗尽铅华,回归本源;同时,也象征着成就个体,绽放大千。

额 若然还是一头雾水,或者可以跟着碧湖的亲身体悟来感受一下(>﹏<) :

修行这许多日子以来,对佛法的体悟,碧湖历经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开始,我了悟的是, 成佛,意味着放下所有。 倘若我们为任何人事所扰,便滋生了执着,偏离了佛性。这也是世人对于佛门最普遍的认知 —— 佛是出离的,是看破红尘的,此乃小乘佛法的基本要义。因为和禅宗最为相应,在日复一日中的打坐参禅中,我深切体悟到「破一切相」的需要。于是,在短短一个月内,自己的心性有了极大的成长,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而后,我感知到的是, 成佛,意味着放下自己,普度众生。 倘若只是空掉自己,不涉入红尘,那其实是落在了「空」的一端,就修行本身而言,这是不究竟的。在造福众生的事业开创过程中,在与诸位用户持续接触的过程中;在与亲人、朋友、爱人亲密连结的过程中,我感知到自己的爱力在被逐渐开启,一点一滴地,我开始慢慢放弃小我,学习去感受、服务、成就他人。

现在的我,有了新的体悟。 成佛并不意味着任何,只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为我们本身即佛,并没有需要刻意放下的,也没有需要刻意追逐的。告别了引吭高歌的创业状态,放下了予取予求的情感姿态,得以回归到平常生活的我,终于得以体会佛法的本源。原来,成佛从来就只在当下这一瞬间,若能在此刻,让自己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我们的感受、发心、行动与爱,便都会是出乎自然的。一切,便是这般的浑然天成,舒心自在。

现下的我,虽然领悟得较深,但对红尘的涉猎还远远不够,故此,自己所修炼出来的内力还有待诸番世事的检验与淬炼。倘若迈过无数关卡,依然可「自然而然」,那么,自己的修行方得大成,利益众生之事也必水到渠成。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帮助自己修行?在红尘中成就自己和他人呢?我认为 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的所爱。

这几日,颇让人惊喜的迪士尼动画《心灵奇旅》恰好表达了这个主题。Sparks!惟有跟随内心深处真正的向往,生命才能焕发出本真的光彩。只是,我们并不需要为这份爱,下一个标准或定义。正如**所表达的,它可以只是在蓝天下漫步,只是在理发店里,和Tony的一次可爱互动,它也可以是把玩在别人看起来有些幼齿的玩手办,可以是看一部让自己止不住笑却又偷偷抹泪的**,再或者,可以是跳一支沙雕的舞,烧一顿生涩的饭,埋一片夭折的芭蕉,只为了那个自己心尖儿上的人 这份爱,当然也可以是更宏大一点的,比如办一所心理学校、打造一个共享社区、想办法帮人类移民火星倘若,远离尘嚣能让你感到平静与喜乐,若然你能心无旁骛,全然地与佛法相应。那么,这离情断欲的法门自然也可以成为你今生的所爱。

不论我们的爱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 但凡我们能在其中体会到无限的能量感与平和感,那么,这把钥匙,便很有可能通往你的生命之门。 这份爱,会让你的付出变得心甘情愿,让你在行动间感到活力四射。它将呼唤起你体内原始的生命能量,让你的独特光芒赤然绽放。这便是佛法中关乎「有」的意义。而这份「有」,发乎天然。在极「空」的心境下,方得体会。惟有全然地放松,赤忱地聆听,我们的心,才会真的回归一面镜子,让一切自然而然地真实袒露。 这样一份爱的选择 , 无关乎任何理性的分析,不依赖于任何感觉的催化, 只源于一种生命直觉的指引。

每个人的爱,所指向的地方是无一而同的。相同的是, 每一份真挚的爱,都将激发出我们内在最大的潜能,也将唤起我们内在最深的缺失。 我们很可能会面临难以逾越的内在屏障,落得仓皇而逃因为,我们所驶往的方向不再是为孩童时的我们预备的避风港,不再是让我们收获安全的地方。而是让我们遭遇艰难挑战、迫令我们去主动创造、破壳成长的所在。若然我们因为一时的恐惧而出逃,便很有可能错过生命最好的馈赠。若然处在不合宜的缘起中,你便很有可能变得庸庸碌碌、或躁郁不安。你的内在能量会被压抑、本真人格会被切割,你将渐渐变得麻木不仁。我们的生命体验也从此走向下行

事实上,并没有一份成长是舒适的,同时,也没有一份成长是委屈的。但凡我们能根植本心,冲破恐惧,便有可能窥见艳阳晴天;但凡我们能以爱之名,拥抱缺失,生命奇迹一定会显像。

闭上眼,让心安静。让一切过往,悉数显影。让音容相貌浮现,让笑语泪花闪掠过,任字句旋扣你的心,任身影牵动你的魂。而此刻的你,便只消留在原地 —— 不避不离、不惧不逃。只是承受着  承受着  直到心坎渐渐软化,直到心海一片悠然;直到体内热流涌动,直到内在喜悦盈满。直到真爱浮现。

今天,就到这里罢 。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感的。人从那里来?佛教讲就是爱。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是一个链条,彼此套在一起。佛祖也主张,在家的弟子过正常的生活,出家弟子有出家弟子的规矩。佛祖的教导是非常自由的:你愿意出家你就出家,不愿意出家就不出家,但是各有规章制度。

佛教还有个词是慈悲,佛教的爱和慈悲有上什么不同呢?爱是自私的,爱是痛苦的,它是一个人暂时占有欲的满足。就像一个人爱唱歌,爱跳舞,但是他不能蹦蹦跳跳二十四个小时。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暂时的感官 的满足。就像人身上痒,他用指甲挠一挠,感觉很舒服、很快乐。如果一个人不痒,那么他就不会挠。

佛者,大慈悲心也,佛陀怎么样教导众生在爱的世界里过好自己的人生?佛陀告诉我们,用慈悲去运 ,用理智去净化爱,用礼法来规矩爱,用般若来化导爱。慈悲是无条件的,是不分对像的,是没有界限的,是没有时间限制的。爱,相反,它是有范围的,有适当的空间和距离的。你是我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我就去爱他。出家人把爱升华到慈悲,不仅关心自己的父母,还关心天下所有需要关心的人。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他有苦难,只要他有痛苦,只要他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就会按照菩萨道勇往直前,不求回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

佛教的慈善事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般若蜜贯穿始终。当一个人有烦恼的时候,爱也是一种烦恼,慈悲是一种智慧。当你感觉到爱带来痛苦的时候,就把心量放宽,想一下慈善事业。你对儿女做的再多,他认为是应该的。他吃饭都很困难,喝水都很困难,连基本的医药都没有,你出一千,出三千,给他打一口水。当他喝到水的时候,那种快乐,你的快乐会超过他。相信我们都有善心、都有善行,都有同样的感受,希望在爱护自己家人的同时,也关心社会上需要帮助、需要爱护的人。

出家人怎么对待情感?出家人也是有情感的,吃五谷杂粮。出家人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行无常、观法无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这层皮迷惑了。剥落这层皮,每个人都都是我们不愿见到的。当我们的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的时候,流出一点血,在身上或地板上,你不会感觉它干净。你眼睛里、耳朵里、鼻子里、口腔里每天都流出很多不干净的东西。把这层皮揭开之后,你就不会自恋,就会对一切众生起一种慈悲心。

真正能看淡物质生活的人是少数,也就是说真正能出家的人是少数;多数人喜欢物质的生活,追求感官 和物质享受。但是,佛陀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也就是说,当你爱它的时候,你就会怕它失去,产生了恐怖。你会保护它、爱护他,比如你买了一辆汽车,你就会怕他压坏了、怕他被偷了。多一件东西,就多一份担心,就多一份烦恼。所以说就比如人的八万四千根头发,一根是一个烦恼。多一样物质,就会多一样烦恼;多一份物,就多一份罣碍。出家人把它剃了,剃掉所有的烦恼,没有罣碍,什么烦恼也没有。

佛法有比丘道、有菩萨道,中国是大乘菩萨道,不仅关注自己的解脱,而且在闹市红尘中自己坐在那里、如如不动、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值得赞叹的!

玄奘大师从印度回来后,唐太宗两次劝他还俗、一起治理江山,分半个江山给他,玄奘大师说:我从小是在水里长大的,你现在让我到陆地上生活,我不能适应。你的心计、领导才能我没有学会;我从小就出家,我的使命就是学习佛法、弘扬佛法。唐太宗就不强迫他了。第三次他就让宰相房玄龄大力支持,让他在西安翻译佛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世俗人眼中,有很多人对佛教不了解,认为佛教是迷信,认为出家人可有可无。认为是不是(出家人)没有什么能力才跑到佛门去了?其实大错特错,在唐朝的时候,出家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制度。玄奘大师当时是十三岁,年龄不够,在考场外转来转去,非常郁闷。考官问他:小青年,你在外边转什么?他说我想出家。考官问你多大了?他说我十三。你这么小出家干什么呢?他说弘扬佛法,最终的目标是成佛,现前的目标是弘扬佛法。所以说,出家人有远大的志向,非帝王将相所能为。

所以顺治皇帝赞叹:「黄金白璧未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黄金白璧多、金银财宝多值钱,当然,对大家来说小case,但是「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当然,出家人看起来悠哉游哉,其实也很辛苦,为了众生也要刻苦,日夜操劳。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出家人的那种奉献精神:「不为自己谋安乐,但愿众生脱离苦!」

自古,帝王将相、社会贤达、士大夫为什么与出家人交流呢?出家人不会与他争名夺利,不会笑话他、看不起他,不问他今天是平民、明天是官员,永远平等看待,永远是朋友。希望今天在座的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次佛法的大门为大家敞开了,希望清华大学国学班的总裁们、总经理们来到佛教圣地,沐浴佛的智慧、沐浴佛的阳光,相信这次长安之行、「长安悟佛禅」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关于佛教与情感,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佛陀的格言》。薄薄的一本,网上就能搜到。另一个是《建设佛化家庭》,关于佛陀怎么教导在家弟子:先生怎样爱太太,妻子怎么爱丈夫,父母怎样爱孩子,母亲怎样爱女儿,怎么和邻居相处,怎么孝敬父母。佛陀是大慈悲的、佛陀是大智慧的,我们能接受佛陀的教育是幸福的。

“酒是魔,烟是佛;不烟不酒难成佛”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生活、人生和自我追求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先,“酒是魔,烟是佛”这里用到了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酒和烟比喻为魔和佛,表达了对这两者的深刻理解和感受。酒和烟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人们常常接触到的,但是它们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可能不同。在这里,酒被比喻为“魔”,可能暗示了它的强大吸引力,以及可能带来的沉迷和迷失。而烟被比喻为“佛”,一方面可能表达了对烟的某种精神寄托或敬意,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了烟的神秘和超脱属性。

接着,“不烟不酒难成佛”这句话,可能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看法。在佛教中,成佛意味着达到解脱、超越世俗的境界。然而,在作者看来,不抽烟、不喝酒,难以成为真正的佛教徒。这里更深层次的含义可能是,作者认为在追求自我提升和超越的过程中,需要经历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和困扰,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本质,实现自我升华。

总的来说,这句话表达的不仅是作者对烟酒的热爱和依赖,更是一种对人生、自我追求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暗示了人生需要经历各种生活的挑战和困扰,才能真正理解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这种理解是深度的、个人的,也是富含哲理的。

同时,这句话也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独特态度。在作者看来,抽烟、喝酒这些看似消极的行为,实际上也可以被视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体验方式。这种态度并不意味着鼓励或者美化这些行为,而是从更深入的角度去看待生活,接受生活的全部,包括那些看似消极的部分。

此外,这句话也反映了一种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在作者的理解中,成为“佛”并不只是佛教徒的修行目标,而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这种自我实现的追求,既包含了对于生活的深度理解,也包含了对于自我超越的努力。

综合来看,“酒是魔,烟是佛;不烟不酒难成佛”这句话并不仅仅是对烟酒的喜爱和依赖,更是一种对于生活、自我实现和人生理解的深度表达。它富有哲理,具有独特的个人色彩,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深入生活和理解生活的态度。

下一句是一念之间,一线之隔,截然不同。

出处:出自《佛经》。据说当年佛祖讲经,没有说话,只是拈着花笑一笑,大家都不明白,唯有迦叶尊者回以微笑,佛祖便说:得我道者,唯迦叶矣。

全文:一念而从善,一念而从恶,一念而成佛,一念而成魔。一念之间,一线之隔,截然不同。好与坏,一念好,一念坏;成与败,一念成,一念败;得与失,一念得,一念失;善与恶,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之间,已然明了!

释意:如同世俗的讲一念成善一念成恶。佛是自性佛,魔是自性魔。贪嗔痴魔五蕴魔等等,凡是障碍自性智慧光明平等的都是魔。一念起后以自性智慧观照念念平等相续,就是一念成佛。如果一念起后,即成贪嗔痴心念念流转变异增上,就是一念成魔。

扩展资料

《佛经》的翻译过程:

汉文佛经的翻译有四个时期:东汉,初创翻译时期;东晋、隋代,官方翻译时期;唐代,全盛翻译时期;宋代以后,刻本翻译时期。

东汉明帝年间,朝廷派遣使者从西域请来了摄摩腾[27]和竺法兰[28]两位僧人,这两位僧人不仅从西域带来了佛像,还带来了佛经。由于这些佛经是从印度传入的梵文经书,为了便于传教,摄摩腾和竺法兰将佛经翻译成了汉文。

自此以后,中印两国的僧人来往不断,更多的佛经传入中国,经过200多位译师10个世纪的辛勤努力,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汉文三藏达到了1690余部、6420余卷,佛教的声闻乘、性、相、显、密各部学说都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从而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巨大宝藏。

根据汉文佛经翻译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东汉,初创翻译时期。

我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是《四十二章经》[29],相传为摄摩腾和竺法兰所译,这是我国翻译梵文佛经的开始。

东汉时期,大多数译经僧来自西域,其中以来自安息的安世高王子和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最为著名。

这个时期,我国的佛经翻译事业还处于初创时期,还不能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翻译,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翻译的经书也有很多问题,这时所译的经书大小乘并行,佛教在中国思想界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2、东晋、隋代,官方翻译时期。

从东晋至隋代,梵文佛经大量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佛教得到了统治者的信奉,佛教翻译也得到了官方的支持,由私人翻译佛经转为官方翻译佛经。

前秦初年,开始了官方组织的集体翻译工作,由僧人道安主持译场翻译佛经,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佛经翻译场。

20多年后,西域人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了官方译场,集中了800名高僧共同翻译佛经。继鸠摩罗什之后,外国译师来者相继,主要经论不断被翻译出来,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第一个译经高潮。

3、唐代,全盛翻译时期。

在唐代,梵文佛经得以全面系统地翻译,由官方组织的译经场规模更加宏大,组织更为完备。这时,以玄奘组织的译场最为著名,他系统的翻译规模、严谨的翻译作风和丰富的翻译成果,在中国翻译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典范。

这个时期,中国佛教形成八大宗派,标志着中国佛教理论的成熟,不但各大宗派都有自己的经典和著述,而且还产生中国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佛典,即禅宗的《坛经》[31],汉文佛经的数量日益增加。

4、宋代以后,刻本翻译时期。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重新组织译场,恢复了自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中断了100余年的佛经翻译事业。

自宋以后,佛经翻译逐渐减少,但由于雕版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佛经的印刷和流通速度得以加快。北宋开宝年间,宋朝官方主持完成了《开宝藏》,这是中国第一部刻本佛教大藏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93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