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达王宇洋:基于软件差异化,打造次世代HMI开发利器

中科创达王宇洋:基于软件差异化,打造次世代HMI开发利器,第1张

随着汽车L2-L5的不断发展成熟,汽车座舱已由机械式发展至智能化阶段,智能座舱逐渐向第三空间演变。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智能座舱单车价值量或将达到传统座舱的3-5倍,预计2030年或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此外,座舱技术边界不断拓展,未来智能座舱的功能将不断丰富。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在2023第三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创新大会上,中科创达Kanzi设计中心技术生态总监王宇洋坦言,过去一年软件定义汽车的预言得到验证,但在持续涌现的新技术浪潮中,汽车的未来应该是软件的差异化。对于开发团队和最终用户而言HMI的复杂性正在上升。

汽车行业走向HMI新阶段

HMI,即“Human Machine Interface”。在汽车领域主要指人与汽车的交互,包含UX和UI两部分。作为车辆系统和用户间的信息交换媒介,HMI通过智能化设计满足用户的驾乘需要。此外,在软硬件融合程度及网联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下,HMI作为功能控制和信息呈现终端也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任务,透过2023第三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创新大会可以发现,HMI总体走势向着多模交互、界面体验、情感需要三方面演进。

中科创达Kanzi设计中心技术生态总监王宇洋在会上发表演讲

所谓多模交互,即将多种感官融合。从视觉、听觉、触觉、语音等多种方式,构建出座舱与用户间多种无缝衔接的信息通道,充分模拟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多模交互的实际应用表现之一,正如王宇洋所言,在汽车中安装更多屏幕的趋势正在接近顶峰,甚至到了一切皆屏幕的程度。

而关于界面体验,整体呈现高质感、轻量化、个性化的特征。汽车本身的科技属性使得高质感的色彩渲染和图标设计成为车辆高级感的重要体现;此外用户不同的审美需要也使得界面设计朝着个性化前进。

 中科创达HMI20, 图源:中科创达

最后关于情感交互,简而言之还是用户的心理诉求。当座舱成为用户生活的“第三空间”,工作、娱乐、休闲甚至育儿都能够在该场景实现。

基于以上种种,汽车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基于各种软件堆栈的场景,对于开发团队和最终用户而言HMI的复杂性正在上升。如何将HMI的多功能性更快落地,并实现商业化运营成为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王宇洋表示:“像Kanzi One这样的一体化HMI工具链能够很好的解决行业问题,并已在业内引起共鸣。Kanzi One能够将需求、设计和工程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功能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汽车制造商简化HMI开发设计流程,并最终为消费者带来创新的UI使用体验。”

HMI实现路径,Kanzi的性能优化方案

Kanzi One是什么?据王宇洋总监介绍:“Kanzi One是全球首个与安卓操作系统完全兼容的汽车HMI工具链。它整合了现代 HMI 开发所需的一切工具,包括:核心 Kanzi 框架——Kanzi Studio 和 Kanzi Engine,以及由 Kanzi Connect、Kanzi Maps、Kanzi Particles、Kanzi Autostereoscopy、Kanzi VR等构成的功能包。与其他开发工具相比,Kanzi One可极大减少编码的工作量,轻松实现设计开发的时间及人员成本减半。”

 Kanzi One设计效果图 图源:中科创达

Kanzi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提高生产力。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Kanzi通过其强大的UI框架,提供完全可视化的HMI编辑,可以消除80%的UI代码;

其次,Kanzi通过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实现快速原型设计和轻松的部署,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调试和性能分析,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最后Kanzi提供高效的开发流程,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在不同的HMI组件上并行工作,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

关于Kanzi常用的性能优化方案有哪些?这一问题,王宇洋总监从问题解决导向进行了讲解。

“一般在将纹理数据从CPU部署到GPU的过程中,PNG需要先解码为RAW Data,再部署到GPU侧。”该过程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PNG资源的解码在启动阶段会消耗较长时间;

二是如果将所有原始数据嵌入到 Kanzi的资源文件kzb 中,文件会变得很大,系统 I/O 会很慢。

图源:中科创达

Kanzi的优化策略是使用压缩纹理格式,PNG不需要解码,可以直接部署到 GPU。其中一种压缩纹理格式是ASTC,是基于块的有损纹理压缩算法。此方案可以在设计冻结后应用。

默认情况下Kanzi使用online shader,即Kanzi Studio将源代码导入到Kanzi的资源文件Kzb中,当在目标平台上启动Kanzi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才使用OpenGL驱动程序加载和编译, 编译增加了应用程序的启动时间。当使用Binary shader时,Kanzi使用GPU的offline shader编译器编译shader,并将编译好的shader以二进制的方式导入到Kanzi的资源文件Kzb中,这样Kanzi应用程序在启动时就能直接使用编译好的Binary Shader,减少Kanzi应用程序的加载时间。

此外,Kanzi提供了预加载技术加载资源的方法,加快了启动的时间;同时Kanzi提供了强大的性能分析工具,可以分析整个系统启动过程每一帧系统进行了哪些工作,可以在项目优化阶段应用。

Kanzi畅想的智驾未来

过去,用户在选择新车时使用的是传统标准,像外观、动力、速度、续航里程、内室设计和娱乐功能等等方面,在汽车下线后已成定势。而中科创达Kanzi设计中心技术生态总监王宇洋提出:“未来,汽车的配置可以在销售阶段进行更改,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当用户想要更换车身的颜色,从应用商店中选择一个,片刻时间即可获得喜欢的车身配色;当需要更长的续航里程时,用户下载一个功能包就能实现。”

图源:中科创达

Kanzi作为工具软件,将持续助力便捷的研发设计和高级的用户体验。相较于此前的版本,Kanzi One进一步升级,具体呈现出四方面的新特性:

第一,Kanzi One进一步内置了基于物理的HDR渲染管线,简化了设计和开发人员创建高质量图形的过程;

此外Kanzi支持线性颜色空间。由于人眼对光的感知是非线性的,计算机显示器对光强度的反应同样是非线性响应,所以相较于浅色人眼更能区分深色。基于以上原因,在屏幕上显示图像时保持暗强度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但在非线性颜色空间中执行颜色计算会导致颜色和α混合的结果不准确,Kanzi在操作之前会将所有的颜色值转换为线性颜色空间,使得逼真的光照计算和正确的颜色混合成为可能,特别是使用基于物理的渲染技术。

 图源:中科创达

第二,与Android 深度集成。

首先Kanzi One Engine已经完全支持Java API并将Kanzi 引擎集成到 Android UI 线程中,Kanzi UI framework为Android Automotive用户界面提供丰富的图形和高级可视化功能,允许开发人员完全自定义UI外观。同时,扩展了 Android API,为 Android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提供了额外的功能。

其次,可以使用标准开发工具,开发、部署和调试基于 Kanzi 的应用程序,例如 Android Studio 。

最后在 Android UI 中可以自由组合 Kanzi View。Kanzi View本质是一个Android的view组件,可以与 Android UI 层次结构自由的组合,在架构上类似于 Android 的 Camera view、Video view 和 GL surface view。

第三,全新的 UI Workflow。

Kanzi One引入了全新的Activity 子系统,重新定义了UI Workflow。Activity 子系统提供模块化、动态的 UI 状态管理,以实现最佳性能和资源处理。借助Activity 子系统,基于Kanzi开发的项目可以被划分成多个易于管理的小的 UI 模块,这些UI模块仅在需要时动态加载,在不活动时卸载,以实现设计工作流程和性能的极致效率。

图源:中科创达

第四,全新商业模式,免费提供量产插件。

Kanzi拥有近12年的车载行业量产经验,从国内到国际、从低端到高端、从乘用车到卡车遍及各大OEM品牌。截止到2021年年底,Kanzi已应用于全球3000多万辆量产汽车,而多家OEM的内部评估也验证了Kanzi性能第一的排名。

当前,人们正亲身经历着汽车行业的巨大飞跃,软件定义的汽车不再只是一个愿景。类似Kanzi One的HMI工具软件,将加速汽车行业的发展,使“第三空间”内的高级用户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不少人都翘首以盼,计算机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在不久的将来,它就能像人一样具有情感,与人进行自然、亲切和生动的智能交互。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是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科学语言学、科学哲学以及其他基础科学(如数学、理论物理学)共同感兴趣的界面上,即理解人类的、乃至机器的智能的共同兴趣上,涌现出来的高度跨学科的新兴科学。认知科学试图依靠众多学科的共同努力,理解心智的性质,可能的话,在此基础上制造出能思维的机器。而认知心理学由于关注和研究人的心智活动,在认知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 人脑与计算机类比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不仅研究心智活动的“软件”(即心智活动的过程,如人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而且研究心智活动的“硬件”(即心智活动的结构,如认知功能的脑定位或脑机制),提出了极富特色的理论,促进了对人类心智活动的细微剖析和准确理解,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主流方向。

信息加工系统(Information-Processing System)也被称为符号操作系统(Symbol Operation System)或物理符号系统(Physical Symbol System)。一个完整的物理符号系统具有信息的输入(Input)、输出(Output)、存储(Store)、复制(Copy)、建立符号结构(Build Symbol Structure)和条件性迁移(Conditional Transfer)六种功能。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提出,任何一个系统,如果能够表现出智能的话,就必能执行上述六种功能; 反之,任何系统如果具有这六种功能,就能表现出智能。其推论自然是: 人具有智能,人一定是个物理符号系统; 计算机是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一定能表现出智能。既然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活动。认知心理学所做的,就是试图用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中的基本规律来解释人类复杂的心理现象。

心智的计算-表征理解(Computa-tional-Represent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Mind,简称CRUM)是一种对心智问题的理解方式,认为对思维最恰当的理解是将其视为心智中的表征结构以及在这些结构上进行操作的计算程序。 心智表征属于系统的内部状态,是相对于外部事件或事件的语义加以界定的,是一种形式化的符号表达式; 而所有与系统有关的语义内容,都依照深层的符号表达式及其变换的形式和符号关系结构加以规定,这是一种物理符号操作,是一种计算。表征与计算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一定的计算总是建立在一定的表征之上,表现为对表征的某种操作和转换; 而一定的计算也总是会产生某种新的表征。

认知心理学研究心智结构和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主要由四个步骤构成,即理论、模型、程序和平台。一个认知理论首先要假定一套表征结构和一套在这些结构上进行操作的加工过程; 然后,通过与由数据结构和算法构成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类比,设计一个计算模型使得这些表征结构和过程更为精确。有关表征的模糊概念可以用准确的关于数据结构的计算概念予以补充,而心理过程则可由算法来定义; 为了测试该模型,必须用一种编程语言将其在一个软件程序中实现; 最后,该程序应该可以在各种软硬件平台上运行。实际上,无论是信息加工取向对规则和搜索策略等进行的抽象的串行的分析,还是联结主义取向强调的分布式表征和平行加工,各种心智结构和信息加工过程均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研究。理论、模型、程序、平台一起构成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构架。大量研究都遵循着这个途径,并通过实验将各个步骤贯穿起来。

情感计算: 人与计算机交互

显然,情感交流是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对象和经历的影响,而且有表情、语言、动作或身体的接触。情感计算研究试图通过不断加深对人的情感状态和机制的理解,创建一种能感知、识别和理解人的情感,并能针对人的情感做出智能、灵敏、友好反应的计算系统。

作者简介:傅小兰

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领域为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的基本认知过程、信息加工动态机制、知识表征、认知绩效以及人机交互中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担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理事、认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情感计算研究有助于提高计算机感知情境,理解人的情感和意图,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情境化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研究中的新热点。在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中,计算机需要捕捉关键信息,觉察人的情感变化,形成预期,进行调整,做出反应。例如,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建模(例如: 操作方式、表情特点、态度喜好、认知风格、知识背景等),以识别用户的情感状态,利用有效的线索选择合适的用户模型(例如,根据可能的用户模型主动提供相应有效信息的预期),并以适合当前类型用户的方式呈现信息(例如: 呈现方式、操作方式、与知识背景有关的决策支持等); 在对当前的操作做出即时反馈的同时,还要对情感变化背后的意图形成新的预期,并激活相应的数据库,及时主动地提供用户需要的新信息。

情感计算是一个高度综合化的技术领域。目前情感计算研究面临的挑战仍是多方面的: (1)情感信息的获取与建模,例如细致和准确的情感信息获取、描述及参数化建模,海量的情感数据资源库,多特征融合的情感计算理论模型; (2)情感识别与理解,例如多模态的情感识别和理解; (3)情感表达,例如多模态的情感表达(图像、语音、生理特征等),自然场景对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影响; (4)自然和谐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的人计交互的实现,例如情感计算系统需要将大量广泛分布的数据整合,然后再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给每个用户。

情感计算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通过对人类的情感进行获取、分类、识别和响应,进而帮助使用者获得高效而又亲切的感觉,并有效减轻人们使用电脑的挫败感,甚至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计算机的情感化设计能帮助我们增加使用设备的安全性,使经验人性化,使计算机作为媒介进行学习的功能达到最佳化。在信息检索中,通过情感分析的概念解析功能,可以提高智能信息检索的精度和效率。

在电子商务领域,在设计购物网站和股票交易网站等时充分利用人的情感因素的作用,以改变客流量。多模式的情感交互技术能构筑更贴近人们生活的智能空间或虚拟场景,而机器人、智能玩具、游戏等产业则能构筑出更加拟人化的风格和更加逼真的场景。

荣威rX 52022年的第三代最好。

2022年第三代荣威rX 5配置高、颜值高,驾驶感觉和底盘都比较好。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2022年第三代荣威rX 5还分成燃油版和混合动力的两种车型,其中,油电混合的车型燃油经济性更好。

4月7日,奇瑞汽车旗下新能源品牌iCAR在国家游泳中心发布。4月16日,在iCAR品牌之夜上,iCAR发布两款全新车型,分别为硬派SUV——iCAR 03和GT跑车——iCAR GT。作为奇瑞集团首个新能源电动品牌,“新势力”iCAR聚焦引领场景智能,打造年轻人切实需要的智能科技体验,让功能更智能,让智能更懂用户。做到从“人找功能”到“服务找人”的转变,让用户享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出行生活。

iCAR GT

作为跑车,iCAR GT前脸采用T字形头灯组设计,熏黑前包围和车辆头部形成一个内嵌式结构,能够进一步提升空气动力学表现。并且,车辆的引擎盖上方还有非常明显的筋线设计。

车身侧面外扩的轮眉和下压式的车身都让整台车的视觉效果更为运动,车身位置采用内收式设计,可以更好的帮助车辆分散气流所带来的阻力。车辆尾部采用和车头相呼应的设计,T字形的尾灯组搭配后包围进一步提升车辆偏向运动的视觉感受。

iCAR 03

而这款硬派SUV大量直线突出越野元素,其中隆起造型体现出硬派越野SUV的特征。格栅配备发光品牌标识,外凸式前保险杠与大尺寸轮眉采用相同配色且棱角分明的直线设计凸显硬派越野的特性。同时,该车头灯组采用了独特的造型设计,搭配保险杠两侧硬派长条形设计非常具有辨识度。

iCAR 03车身侧面采用相对平直设计风格,笔直的腰线在满足刚性视觉效果的同时还展现出力量感。在车窗位置以及车底分别有隆起和内收造型,很符合硬派越野SUV定位。

会上,奇瑞iCAR CEO鲍思语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全新时代的大势已起,但格局未定。多事之时,大争之世;凡有血气,皆有争心!iCAR在今天识局而入、带着破局而立、掌局争胜的信念亮剑出鞘 。以对用户未来需求的认知为源点,创造超越用户想象的偷悦场景体验是iCAR的生存之道”。

为了更加精准的定义与开发出用户真正想要的产品,iCAR通过全自研智能OS座舱、电子架构、可拓展物理平台打造更懂用户、更贴近用户的产品。

从规划上来看,iCAR品牌将推出ARV、SD、SUV和MPV 6款产品4大产品序列。并且, 依托于奇瑞瑶光2025的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能、银河生态以及E0X高性能电动平台, iCAR 打造了物理可变的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以及场景智能可变的i-VA生态。

其中,i-MS架构具有较强的多元拓展性,可实现车型多元,覆盖从A0-B级的全系列多品类车型。动力多元:涵盖纯电和增程/驱动形式有后驱和四驱;电压多元:支持800V/400V两种高压体系。

而i-VA生态将精耕智能车控,向情感交互,无感连接方向发力研发。奇瑞iCAR认为智能化技术在icar上的存在,不是为了炫技,更不能堆砌,而是服务于用户用车与生活的各个场景,无场景不智能。

围绕用户全生命周期的4层生态

奇瑞iCAR表示用户全生命周期生态基本分为四层。第一层出行圈,就是车生活刚需圈,涵盖购车,用车场景生态;第二层生活圈,涵盖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需求;第三层兴趣圈,在基本生活场景之外根据用户兴趣开展娱乐及交友场景;第四层价值圈,包括生活娱乐之外价值创造的需求场景。

联合电池品牌——ENER-Q

会上,奇瑞和宁德时代发还布联合电池品牌——ENER-Q,双方致力打造覆盖纯电、插混、增程全动力类型,适配C端和B端全应用场景,涵盖钠电、M3P、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等全材料体系电池系统。

双方将优势互补共创共研,结合整车应用工况进一步谋求电池与整车深度集成,不断提升系统级能量密度/系统级安全/系统成本,以及全温域、全场景工况下的性能和口能耗。 同时ENER-Q品牌电池还可依托宁德时代的长质保电芯,为B端用户提供整车8年80万公里的超长质保。现场,奇瑞汽车还宣布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

让功能更智能,让智能更懂用户

功能方面,奇瑞还iCAR发布iCAR用户品牌”my iCar”,它由全场景陪伴的用户关系i-BUDDY、全时数字车生活助理-iVA、全域智慧新零售渠道i-Space和全心服务管家i-Service组成。

快速推进 打造最强 服务团队,快速完成线下渠道共建

奇瑞iCAR COO王磊表示:“奇瑞iCAR将在6个月时间内建成200家以上,集销售、交付、体验、服务为一体的iCAR SPACE品牌中心,100家以上iCAR Base销售中心,组建一万人以上的销售服务团队,我们承诺从第一位用户开始,就能享受到无差别的服务和体验”。 未来, iCAR将持续引入更加多元的服务生态,以“科技、未来、绿色、生态”为愿景,以场景智能开创无限可能,创领绿色出行美好生活。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网通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近年汽车网联化的推进,汽车厂商在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上,也衍生出众多方向,智能座舱便是其中之一。不过,以车机系统为基,智能座舱在车内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包含座椅、智能辅助以及众多黑科技配置,联合打造出整车的智能化使用体验。

而谈及智能座舱,就不得不想到造车新势力品牌们,哪吒、小鹏纷纷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智能座舱理念。虽然公认的国内首家造车新势力蔚来一直没有公开提出过“智能座舱”的概念,但从其整体配置上而言,用智能座舱的评判标准来对其进行评判也同样适用。

时至今日,距离蔚来最近一款产品ES6的上市也已经一年有余,多次的车机系统迭代,究竟能否让蔚来跟的上当下智能座舱的发展节奏。在本期长镜头全新的智能座舱评测环节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蔚来ES6能够拿到怎样的成绩。

基本配置

基本硬件:

相对大部分主流智能化产品而言,ES6的仪表尺寸略小,但显示效果清晰,且内容丰富。略显可惜之处在于仪表周围仍有较厚的黑框,如果能够加以利用,视觉效果上应当会更好一些。此外,仪表的界面显示效果上略显单调,显示信息更改区域全部在右下角,与不少新车型相比不够时尚。

当然,不太传统的换挡拨杆,以及众多车辆控制系统的内置化,必然会让不少燃油车消费者不太习惯这种操作。

此外,车辆在前扶手箱内和后排空调出风口下方,ES6还分别配备了两个USB接口,在接口数量和种类上中规中矩。

OTA升级能力:

OTA方面,蔚来属于较好兑现当初上市承诺的车企之一,尽管面对疫情困扰,今年开年以来,蔚来已经进行过过3次系统大更新,并及时通过OTA信息推送给消费者,重要的是,在经历过“原地升级”的痛后,蔚来在升级时间的把控上越来越好了。

高级辅助驾驶:

ES6全系预置NIO Pilot 动驾驶辅助系统硬件,包含三目前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6前6后的12个泊车雷达,采用ESeQ4自动驾驶芯片,计算能力可达上一代芯片的8倍,速度大幅增加。内置功能可通过FOTA远程升级实现。当然,“NP”功能需要激活15000元的精选包,如果想要更高级的半自动驾驶功能,则需要39000元的全配包。

人车交互体验

语音识别:

ES6基带“HI Nomi”唤醒词设定,同时可以根据用户个人喜好设置其他唤醒词。

与大部分车辆配备的“2区声源识别”不同的是,ES6配备“4区声源识别”,同时系统会根据不同分区的声源,来进行空调、升/降窗等精准对应操作。同时,车辆的语音系统由科大讯飞提供,对于声音识别的准确性较高。即便开窗,只要车外没有过高分贝噪声干扰,车机都可较为精准的识别语音。

ES6支持随时的唤醒词打断功能,在特定如导航、音乐设置等板块,支持多轮的连续会话功能。但通过测试,该语音系统暂时还不支持免唤醒词发布指令,也不支持在多数对话环境下的连续指令下达。相对于部分主流车机系统而言,有待改进。

在车机控制车辆部分,ES6与大部分车机系统类似,仅针对实用性的硬件如天窗、空调等功能的控制。并且,对于模糊语义的“太热、抽烟”等语句也能够基于相应反馈。其他唤醒功能层面,内置的手势识别指令,在实际驾驶层面并不好用,所有指令在语音即可直接下达的状况下,手势识别略显鸡肋。

屏幕交互体验:

无论是实体按键还是触摸滑屏,ES6的反应速度都十分灵敏。由于蔚来对于车机系统的内置应用并不算多,所以即便长期的使用,也并没有导致ES6的车机出现明显卡顿现象。

淡蓝色背景配以白色的文字显示,虽然缺少了一些变化,但是整体而言适合长期使用,也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习惯。同ES8一样,ES6也能够与蔚来自身的手机APP互通,车主在绑定车辆账号后,可将账号至多分享给9位用户用于车机体验和车辆控制。授权用户可通过NFC或远程手机APP方式解锁并进入车辆。

情感化体验是蔚来产品的一大特色,但实体的语音助手NOMI Mate仅在ES6的首发纪念版上有所配备,其余车型则需要添加4800元来选装。这个“小圆头”还能够在前排乘客上车时,做出转头迎宾等动作。从情感化功能方面来讲,这个实体的配置,还是相比大多数车机系统中的虚拟形象更加能够拉近人车间的距离。

车内氛围:

ES6可实现10种配色的不同亮度调节显示,车内氛围灯带为一条贯穿中控台并延伸至两侧车门的条状灯带,显示效果上中规中矩。

核心功能:

ES6的车内导航数据采用百度地图数据,实际体验方面也与手机端较为类似。在设置上,内置导航少了一部分不属于汽车驾驶的功能提示。

电台方面,除了自带搜索信号的电台,ES6还与喜马拉雅FM合作,而版权模式同样是对应APP的账号登陆。

手机互联:

服务生态

车上车下服务:

蔚来APP还能够实现对车辆的远程定位、解锁、车内空调控制以及询车等功能,常用的充电和维修服务都可以在APP上实现预约等操作。同时,与京东接入的收快递模式也是ES6上的一大特色,尽管实用性有待考究,但这也算是蔚来对于改变用户生活方式的一种思考。不过,第三方应用拓展方面,ES6在当下车联网环境中稍显劣势,众多竞品已经接入应用商店的状况下,蔚来依旧采用自身寻找应用方合作并推送给用户的方式,应用拓展能力有待提升。

用户使用成本:

在流量拓展服务方面,蔚来提供近13000元的服务无忧套餐,其涵盖车内所有娱乐系统流量及Wi-Fi热点共计7G的4G流量,同时还提供免费的带客充电、保险、保养、维修等服务,当然,是否购买,还要看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和腰包了。

创新特色

体验创新:

NOMI Mate的加入无疑是蔚来最具创新性的配置,作为行业首个将情感化体验实体化的车企,从ES8到ES6,蔚来对于NOMI Mate的情感化投入都被消费者看在眼中。数十款表情以及天气等联动,令蔚来“小圆头”至今依旧是拥有同类型配置中,最广受好评的一款产品。至于该功能今后将如何拓展,并更好的融入消费者开车过程当中,期待蔚来在ES6和后续车型上有更多表现。

服务创新:

蔚来在服务模式上的创新也十分突出,例如业内首个做到自建换电站,同时支持专属顾问进行取送充电和维保等服务。蔚来在服务模式上相对投入较大,当然,对应的服务也需要消费者增加费用来为之买单。蔚来的服务方式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是在服务的运营模式上来讲,大多数只针对首位车主的服务以及较高的收费额度,尚存在可提升之处。

ES6测评总结

蔚来ES6所搭载的车机系统,属于早期智能网联汽车的代表之作,在整个车机的核心使用层面来讲,经过多次迭代,ES6已经做到十分完善。包括蔚来对于屏幕交互体验的理解,人性化的设计,都十分到位。但是,作为老派的车机系统,在当下的智能座舱环境中,ES6仍旧体现出了在拓展性、包括AI智能方面的不足,或许这与蔚来所遇到的资金链问题有关,今后蔚来能否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在5G等更加新颖的发展方向上更进一步,车内又能否加入更多引领时代的黑科技元素,值得我们持续关注。除此之外,在智能驾驶层面,蔚来Nio Pilot仍被看做是实车测试中,最接近特斯拉Auto Pilot的系统,但随着近期不少车企对于L4级别自动驾驶的宣传和实车演示,蔚来究竟还能霸占国内“技术宅一哥”的位置多久,我们暂且难以下定论。

注:部分来自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938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