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里有一句诗落花流水那个

唐伯虎点秋香里有一句诗落花流水那个,第1张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语出:《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上堂: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原为佛家禅林用语。本意指凋落的花瓣随着流水飘去,形容残春的景象,现多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

南宋初年禅宗士珪禅师在温州雁荡一带宣讲佛法,一天说到了用心参禅的重要性。凡人看世界,只会用眼,然而,通过眼睛得到的信息是局部的,而体悟佛性需要用整个的心灵去感悟,这种体悟就不是用眼睛所能看到的,这种体悟是心灵的感应和接纳。如果把人的“眼见”等间接功能比喻为落花,将人的真心权且比喻为“水”,这种“水”是随缘而流动的水,不是死水。用“眼见”去体察人的真心,这就好比是“落花有意随流水”一样,所以一般情况下,难以体察到这种整体性特征,这就好比“流水无情恋落花”一样。

禅宗的微言大义艰深难懂,用落花流水的比喻,浅显地道出了心灵对事物感知的大道理,也道出了凡人看世界,只会用眼,不会用心的禅理。

落花和流水,可以构成多种意境,有用“流水落花”形容春残景象;亦有比喻被打得大败的“落花流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初说的是禅理,而现在更多的用来描述情感。落花遇见流水,实属天意,而流水不恋落花,亦是无奈,在人生旅途上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构成了一幕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总让人牵怀

根据历史资料的显示,唐伯虎是明朝时期的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其唐伯虎在个人画画造诣上非常高,不仅在当时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尤其在自己死后唐伯虎的画作更是被很多的人所追求。

唐伯虎在我眼中我认为是非常有文化的一位才子,但是自己生不逢时不懂官场规则,所以在自己大好前途的时候锒铛入狱,最后被贬为一个小吏,从此丧失了对于做官的信心,以至于让自己整日游荡于画画之中,所以自己没有把官做成但最后成为了一代画家。

从唐伯虎的成长经历来看我认为唐伯虎在少年时期就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社会问题,所以唐伯虎才会踏入仕途,并且在成化二十一年考中苏州府第一名,从这个成绩上就可以看出唐伯虎在读书方面是非常用功的,如果自己没有用功读书,也不会考取这么好的功名。但由于自己在官场上根本不懂得官场上技巧以及规则,所以自己在当官过程当中卷入了考试作弊案件,因此自己才会锒铛入狱,但自己政绩清白,所以才会被贬为小官没有被杀头。

当自己的理想破灭之后,对官场变得非常绝望,所以自己便不再追求升官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是把自己的人生寄托于画画之上,希望通过画画来抒发自己惆怅的心情。因此也成就了唐伯虎一代画家的终身成就,虽然自己空有一腔热血但报国无门,只能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寄托于山水之间,通过画画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我认为唐伯虎在官场上是失败的,但是在画画上无疑是成功的,自己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秋风起了,秋意浓了。

秋天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季节,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是一个属于文人的季节。草木荣枯、人生起伏、日月盈亏、国事更替……讲的都是起起落落、兴衰荣辱;其实,岁序更新、季节代换,大抵也是如此。比如,仅就秋天而言,也是一千个哈默雷特,就有一千种解读:有人言其丰硕,有人悲其零落,有人赞其高远,有人叹其凄美;不一而足。

唐寅,字伯虎,是明朝众所周知的江南才子,以成就论,画、诗、书皆佳,其中,诗文方面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齐名,为“吴中四才子”;绘画方面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而其本人一生坎坷,仅弘治七年(1494年)其父亲去逝后,一两年内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去逝,家境逐渐衰落。但在民间,传颂更多的是其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佳话频传,特别是经过多重演绎的《唐伯虎点秋香》,更是广为人知,而其背后的辛酸悲苦,则知者寥寥。

在唐伯虎现存诗文中,尤以《落花诗》为最。其自跋中如是说:“石田先生尝咏落花十篇,人情物态,曲尽无遗,而用意炼语,超越前辈……间以示予,读之累日,不能释手。顾予方被翳林樾,自付陈朽载。瞻飞英辞条,委厕有不撄怀者哉。勉步后尘,政不自知其丑也。”在这段话中,诗人胸中块垒郁勃之气无由自泄,却以特别的笔触写不尽失意与感伤、孤独与落寞,尤其是其中的《草木枯荣》和《笔回落花》,则是咏秋、叹秋的佳作。

第一首《草木枯荣》: 一行大雁舞长空,去去来来岁岁同;秋去羞看正月雪,春来喜弄三月风。江南犹是千川绿,塞北已然遍山红;草木枯荣归万象,人生皆在转轮中。 以大雁来来往往、秋春轮回更替起句,最终归于自然万象和人生转轮,更是对人生苦短、岁月更替的感伤 。

而《笔回落花》: 无奈秋风子夜吹,残花败叶梦中遗;满腹尽是沧凉事,颓笔难填婉约词。今望群芳随季去,期眸草木再荣时;步诗三十愁千万,苦辣酸甜我自知。 则更直接胸透笔意、直书情感,看秋风乍起、看残花满地、叹群芳随季去、期草木再荣时,真正是作者文采华章、荣耀风流背后万千悲苦的长叹,是家道中落、卖字鬻画个中万千凄凉的写照,而最后一句的收句“苦辣酸甜我自知”,是多少诗句难以尽述、是多少语言难以言尽,让人潸然泪下、让人不忍猝读、让人叹为观止。

是非丑恶,固有明示;冷暖好恶,唯有自知。在深秋时节,再次咏读唐伯虎的落花诗,平添一种情愫、平添一种味道、平添一种厚重。

无戒小岛征文九月秋日时光

http://wwwjianshucom/p/2c05fd7e921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30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