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朗诵虽然从播音、配音等姊妹艺术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但朗诵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顽强的社会生命力。任何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无法从根本上取代朗诵艺术。
人声作为朗诵的外在表现,强调的是音准、音调、音色等一系列硬性指标。但朗诵能否深刻地体现一篇文字的精髓,则更多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以及生活阅历。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朗诵艺术,被误读的时间太久了。它常常以播音和配音的副产品形态出现,已经真的快成为一门边缘艺术了。再加之一些传统的假大空的表达方式,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朗诵殊无好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艺术的魅力在于真实,艺术的生命力还是在于真实!但真实很难!如何用我们每个人的声音,去艺术地还原真实的生活和情感?虽然方向明确,但道路漫长!
针对朗诵艺术的独立性和这些问题,新派朗诵首先要提出的,就是相关艺术对朗诵的污染问题。其中咬文嚼字的播音腔和情感铺张的舞台腔,是很多朗诵者的通病。
针对朗诵艺术的综合性,新派朗诵强调的,不是单纯声音的表现,技巧的卖弄;而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以内容带动情感,以情感带动气息,以气息带动文字这样一个逻辑顺序,最终完成朗诵艺术的创作。
那么,新派朗诵是什么呢?首先,不要把新派朗诵狭隘地理解为一个门派,它只是为了区别于那些拿腔拿调的传统朗诵。新派朗诵艺术,就是朗诵艺术!它是先进的、科学的、符合时代审美取向的、继往开来的声音表达艺术。它倡导用自然的声音,抒发真实的情感。通过文字激发情感,凭借情感带动气息,运用气息推动声音!
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应该成为朗诵艺术的垄断语言。
新派朗诵不断求索,不断趋近!这个过程,将贯穿我们的一生,同时,也充盈着我们的一生! 2006年4月左旗经朋友介绍,知道了新浪UC这个平台,开始在工作之余信步其中。当时朗诵区的状况令他堪忧,朗诵受到播音、配音、和舞台表演的严重污染,他希望能做些什么能使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可以有个空间来营造一种氛围,树立一种概念,推广一种文化,“新派朗诵”这个概念逐渐酝酿成型。他也偶尔在一些房间读读文章,总能得到大家热情的掌声,同时,也有很多朋友尊敬地称他为老师,虚心地向他求教。从而,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朗诵艺术,会不会在网络上有一线生机呢?左旗为这个想法而激动,也被这个想法所鼓舞,觉得除了单纯去发展自身,还有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开始,应一些房间的邀请,左旗给大家做了几次听评课。那些积极热烈的反响,让他更加觉得不能再犹豫了。终于,新派朗诵横空出世。并且此后不久,左旗就建立了新派朗诵的第一个平台:山泉叮咚新派朗诵。
此后,左旗举办了50讲公益课,影响深远,成绩斐然。此后,左旗就一直活跃在新派朗诵推广的最前线。
为进一步推广新派朗诵,左旗老师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2007寻找最有魅力声音大赛,并从60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不负重望,于2007年12月15日一举夺得金奖!更令人可喜的是,新派朗诵的三位学员也分别获得本次大赛的银奖和优秀奖,充分显示了新派朗诵的实力!面对成功和荣誉,一向语调平静、从容淡定的左旗,即使在获得金奖之后,也还是平静如常。“我觉得最开心的不是我一个人得奖,而首先是有这样一个好的平台,在全国范围之内唤起大家对声音魅力的重视”。“对朗诵艺术的追求,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我只是一名新派朗诵的马前卒,一切都还远着呢!”。 新派朗诵语音平台:呱呱语音平台—朗诵文学—新派朗诵房间
长期以来,主持人和播音员被人们混用,很多播音员被称为主持人,而有些主持人也被称作播音员或者主播。播音员与主持人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播音和主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播音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专业的性质:可以简单理解为你是用声音去播送内容,所以叫播音;而主持是指你在一个事件中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对其专业性质的描述。因此,主持人可以是播音员、记者、演员,也可以是专家、学者,没有很严格、具体、统一的专业要求,而更强调个人魅力的彰显。学识、机智的充分发挥。” 一个好的播音员绝不仅仅是对语言精雕细凿的匠人,他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功底。 在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播音员绝不是就稿论稿,而是凝聚着播音再创作。作者不同的文思文风、写作手法、语言习惯,对播音员在语言表达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充分领会作者意图,了解写作手法,经过仔细揣摩,力求使语言表达与作者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贴切融洽。 例如,在《伟人周恩来》和《百年恩来》的创作中,撰稿人、著名作家任卫新在介绍、描写伟人生活,揭示、表述伟人内心世界时,常常使用大长句、大排比、大对称、大铺陈与大渲染的手法,在大手笔和大气魄中,既有诗歌化的叙述,又有哲理般的诉说,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丝丝入扣,个中含义,很值得玩味。这样的写作手法,对播音员驾驭语言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严格按语言规范安排停顿、连接,又要巧妙运用重音的强调和语气、节奏的变化,保持内容情感连贯饱满,同时,还要区别于艺术化的朗诵,保持语言的张力和平实中的内涵。也正是这样的手法和修辞,为语言表达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寻找到一种新的叙事抒情的方式。 那些有着固定模式、总能四平八稳地播新闻的播音员未必值得羡慕与称赞。这些年总是听到对“播音腔”的争论,笔者以为,首先要明确播音腔的定义。客观地说,播音是没有固定腔调的。不能把字正腔圆。悦耳动听,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稿件思想感情和节目的精髓,并兼有普通话推广义务的标准普通话播音,定为“播音腔”。“播音腔”实质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它是新中国播音风格“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亲切朴实、严谨生动”在语言上的共性要求和努力方向(张颂《“播音腔”简论》)。新闻播报、时评等节目的播音员那种字正腔圆的吐字发声、规范严谨的语言表达。特别是针对一些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那种大气磅礴、生动有力、不卑不亢的特有的表达形式,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呼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激励了几代人积极向上的信心。 我们不是反感播音腔。而是反感在任何节目中、播任何稿件都是同一腔调的播音员。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环境,所呈现出的语言样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播音员因为参加工作时间较长。对许多东西失去了新鲜感,备稿时不动脑子,每天只是机械性地播音,既没有情感,也找不到基调,完全自言自语。有时播完后,连今天的内容都一问三不知。那么,播音员应如何克服一成不变的“播音腔”呢最根本的是从稿件的内容出发,认真地备稿。从这一层面来说,采、编、播一体化有利于播音者更好地表达稿件的内容。一些播音员满足现状、足不出户,使自己失去了许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自然会对稿件失去新鲜感。 近年来,随着主持人直播节目的不断升温,播音领域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新闻播音也经历着语言表达方式上的转变。即由播讲式、宣读式向说新闻靠拢。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广播电视节目也应是多种多样的。人们需要学习提高,也需要消遣娱乐。有人钟爱严肃音乐、传统歌曲。也有人喜欢通俗音乐、流行歌曲:有人喜欢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播音员悦耳的声音,轻松而不受干扰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也有人喜欢通过热线与主持人探讨问题,为亲朋好友点播节目送去祝福。不同的节目有不同的表现风格,这无可置疑。但这绝不是一些基本功不扎实又懒得下工夫的人的挡箭牌,也绝不是要否定语言的规范和美感。 由此看来,播音员与主持人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有时也可相互转化,没有必要把它们生硬地分割开。虽然我们暂时允许不那么“字正腔圆”的有个性主持人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松对节目主持人语言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有着良好语言功底又独具个性的主持人将会更长久地赢得听众的喜爱。那些逃避语言基本功训练,语言粗俗随意的节目主持人,以及满足现状,不愿动脑琢磨稿件内容的播音员们,终将被时代淘汰。
《不得不爱》虽然是一部都市时尚剧,但是却只能用一个词来解读这部剧的气质,那就是“暗黑”。尽管故事主角还是霸道总裁和看似无公害的小白兔女主,但实际上,《不得不爱》的故事人物层次却跟一般都市剧不一样。
很多人对都市时尚剧的印象,就是男女主角谈谈恋爱,虐虐心就可以,但是《不得不爱》并不是一个单纯讲述男女主爱情故事的电视剧。
心细的观众会发现,第一季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恒盛四剑客”的描绘上,这四个性格迥异的大男孩,身居高位,但却不是花架子。
每个人都有独当一面的才能,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他们不仅仅是工作狂,也非常热爱生活。这种向上能量的塑造,既有都市剧的沉稳和大气,也有偶像剧的活跃和青春。
第二季中,商海钩沉又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十分残酷的世界,黑色升级,刺激升级。梦想与爱情,事业与生活,商海与争斗,在《不得不爱》中相得益彰,让观众体会到了多样化的观剧体验。
《不得不爱》多线程叙事的手法,编剧的功力可见一斑,剧本实而不乱,引人入胜,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影响着故事发展的方向,有一种从天空向地面俯冲,偏偏又起了风,失控和失重带来的双重刺激感。
胡总的冷漠,为零的执着,均墨的不甘,牧晨的温柔,姚瑶的善良,书维的搞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现实生活中应该有很多女生会喜欢胡总这样的男生,撇开多金不说,光是他对待身边人和生活的态度,就能吸引到我。胡骞予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就是林为零吧!希望在下部,为零能懂他的脆弱,他们俩能真正敞开心扉在一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