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之“温酒斩华雄”有感

读《三国演义》之“温酒斩华雄”有感,第1张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整理的读《三国演义》之“温酒斩华雄”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三国演义》之“温酒斩华雄”有感1

 过去,我对三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在读完了《品三国》之后,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国》的开场白《大江东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所谓“历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但“历史形象”不代表“历史真相”。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却相当困难,因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国演义》。

 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形象,我们称为“民间形象”。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民间形象。例如一部历史剧拍出来以后,对于扮演某个历史人物的演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那个演员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却说扮演得一点也不像。那你又凭什么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子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判断一个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好坏,在于他平时对那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他了解那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再结合演员的相貌来断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种性格和气质的人。但是我坚持“人不可貌相”这个原则,因此我不大爱评价历史剧中的人物。

 回过头来看三国历史。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它有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也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实际上,“三国时代”是很短暂的,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天下统一于晋,其间只有短短六十年时间。人们讲述“三国历史”通常是从“三国时代”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说起。“三国历史”中的很多主要人物有许多都不属于“三国时代”,例如曹操、关羽、张飞、周瑜,还有鲁肃等,他们都属于东汉末年;而真正属于“三国时代”的就只有诸葛亮、刘备、孙权、曹丕等。而刘备却在“三国时代”初期就去世了。

 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这部书,从魏武挥鞭到孙刘联盟,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把三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说到三国,人们都会想到里面的一些主要人物,其中最具代表的有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

 说到曹操,大家再熟悉不过,他是三国历史中首当其冲的人物。然而在当今社会,他是三国史上骂名最多的人,有人甚至说他是“奸贼”。然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又有多少呢

 在《魏武挥鞭》中,易中天先生专讲曹操,曹操的故事差不多占了整部书的四分之一,可见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份量。大多数的人不喜欢曹操,是因为他们只看到曹操不好的一面,这些都是民间形象。大多数人看来,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也不太好,就好像《三国演义》是专贬曹操的。其实《三国演义》也不完全是贬曹操,里面也有褒扬他的成分。这是文学形象。

 而要深入研究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看他的历史形象。历史上的曹操,他的性格却最让人琢磨不透。他曾被许劭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不是“奸贼”,而是“奸雄”。他年轻的时候还是挺效忠大汉王朝的,正当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百姓民不聊生的时候,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对自己手下的功臣也很忠心,这也是他在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原因。只不过后来随着政治力量的强大,他的野心也大了起来,甚至想统一天下就有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易中天教授对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

 再说诸葛亮。古今中外,赞扬诸葛亮的人不计其数。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形象更是受人们的崇拜,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这说明诸葛亮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都很好。

 关于诸葛亮著名的典故也很多,但大多数都来自《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正史,所以也有很多是靠不住的。例如“空城计”,这是《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典故,这个故事在《三国志》中也提到过,但后来在裴松之作注的时候被驳回。其证据是:诸葛亮屯兵阳平的时候,司马懿官局荆州都督,根本不在平阳战场。所以“空城计”是靠不住的。在《品三国》上部的最后,易中天教授写了一篇附录叫《心平气和说空城》,专门对“空城计”做了探讨,发表了他独特的见解。

 而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值得肯定,而军事才能却是值得怀疑的。例如赤壁之战,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最大战役,它改变了三国的历史,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而从文学典故中看来,这场战争的胜利主要归功于诸葛亮的“借东风”,然而杜牧在《赤壁》这首诗中却说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索十二乔”,“借东风”的实际上是周瑜,不是诸葛亮。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孙刘联盟;他对刘备集团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这些都是政治功劳,所以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与外交家,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

 所以文学形象往往大多来自民间形象,而深入研究历史,注重的应该是历史形象,将历史“还原”。

 历史有三种形象,也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时代意见”;还有一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历史,这叫“个人意见”。在《品三国》中,易中天教授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站在平民立场,运用三维结构讲述三国故事。

 通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展望未来,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不同的人性。在三国历史中,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有时人算不如天算,事态往往不向人们预料中的发展。正如《三国演义》中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原本联合抗曹的孙刘联盟,由于争夺荆州而彻底瓦解,反目成仇,最终导致刘备克死永安,就有了“永安托孤”。

 刘备克死永安之后,继位的刘禅昏庸无能,蜀汉的政权只能由诸葛亮管理。然而,由于士族阶级的压迫,作为三国当中治理得最好的蜀汉却最先灭亡。再加上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实在让人痛惜。所以有时候历史上的一些伟大人物是很孤独的,诸葛亮同样如此。就连崇拜、缅怀他的人,也只是不忘他主张的“兴复汉室”,耿耿于怀他的“出师未捷”,而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则少有人提起。又比如曹操,大多数的人只记住了他的“奸”,但又有多少人记住过他对大汉王朝的“忠”呢他不也曾发出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吗他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也反映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吗

 三国故事中的许多人物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比如孙权,十八岁继承父兄的家业,有最初被人们瞧不起,变为深得人心,最后靠自己打拼出一番天下。又如诸葛亮,我们应该学习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卓越的政治远见。又如曹操,尽管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太好,但他年轻的时候依法执政,为国尽忠职守。曹操的谦虚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他总是失败之后检讨自己,成功之后奖励功臣。所以他才能战胜袁绍,许多袁绍的谋士后来都投奔曹操,例如荀彧、郭嘉。

 其实三国是很短暂的,它实质上是从东汉到晋的一个过渡时期。东汉末年,士族地主阶级一直谋略发展成为帝国的统治阶级,但最终没有实现。天下最终统一于晋,而晋也是地地道道的士族地主政权。

 所以三国历史实质上是士族地主阶级谋略成为统治阶级却又被另外一股力量索阻挡的历史。而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阻挡潮流的力量,然而最终被晋统一。魏、蜀、吴三国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他们与士族阶级有矛盾,有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然而最终相继灭亡。

 易中天先生说:“历史是可以酿酒的。”但历史也有可能酿成醋,而酿成的酒也是有甜的、苦的,甚至还有药酒。关键在于酝酿的过程。通读历史,不仅要了解历史事件,更应该从已了解到的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去体会人性的另一面。

 《品三国》读完了,也知道了三国是一段怎样的历史。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但过去的却能成为对未来最好的鉴证。历史是漫长的,还有许多历史的真相我们无从探索。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我们已探索、了解到的历史,以史为鉴,通过了解历史,明确人生理念,加强自身修养,从前人的失败命运中总结经验。

读《三国演义》之“温酒斩华雄”有感2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暑假里,我看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那里面描写的一些气势磅礴的场景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这些场景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温酒斩华雄”了。

 以袁绍作为盟主的十八路诸候云集说是讨伐董卓,其实暗中比拼的的是兵强将广,身世显赫,谁不是心怀鬼胎,想乱世称雄只有刘、关、张三人三骑,竟也赶来会盟,他们凭的是一腔忠肝义胆。在一帮庸碌之徒眼里,当然是看不上这势单力薄的区区无名之辈的,只有曹操对他们另眼相看。

 英雄不问出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蹓蹓。果然,在众诸候被董卓的先锋华雄的气势所吓倒,一个个惊恐慌乱、手足无措之际,关羽这个籍籍无名的马弓手提刀请战,众人不禁瞠目结舌,不以为然;袁绍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叹服,倒了一杯热酒给关羽,意在为其壮胆,关羽轻轻一笑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果然,艺高胆大的关羽,稍后即提着华雄的脑袋走进中军帐来将那头掷在各路诸候的脚下,而那杯酒依然还是热的。

 “只见曹操拿起一杯酒递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放下,某去便来。说完便离开军营,才过一刻,便闻鼓声大震,只见关公提了华雄的头来到营中。其酒尚温。”我们的古典文言文文字简洁,但是一样描绘的形象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中,我们文字真是魅力无穷。

故事二

一日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带着数十人进来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刘备吓得赶紧随二人入府见曹操。

曹操见到刘备笑说:看见枝头梅子青青,忽然想起“望梅止渴”一计。

今见此梅,又值煮酒正熟,不如喝一杯……

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中,见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电视剧版《煮酒论英雄》

看了这两个熟悉的故事,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点:

三国时期的人喝酒都要先热一热呢!

A:这是因为古人底子弱,要喝酒御寒。

B:古人加的不是热是X格,他们不都爱搞点情调嘛~

C:因为古人喝的是米酒不是白酒——没有某台天朝上品那么纯正……

还是C的说法更接近事实一些。

古代的酒大多是“米酒”,当时还没有产生先进的“蒸馏”酒酿造工艺,因此酒中的杂质较多,将酒加热至50~60°C,酒中甲醇等杂质就能挥发,减少对人体产生伤害。

新版《红楼梦》中烫酒用的酒壶

而今天的白酒,只要质量过关,杂质可以忽略不计,大可直接开瓶畅饮!

但是呢,第一、二中说法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比如元人贾铭曾说:

凡饮酒宜温,不宜热,但喝冷酒也不好,因为

“饮冷酒成手战(即颤抖)”

冬天喝酒喜欢温一温这好理解,但在夏秋季,他们喝的也是温酒啊,这怎么说?

明代陆容在《菽固杂记》中记载了自己的感受:

尝闻一医者云:“‘酒不宜冷饮’颇忽之,谓其未知丹溪之论而云然耳。

数年后,秋间病痢,致此医治之,云:‘公莫非多饮凉酒乎?’子宣告以遵信丹溪之言,暑中常冷饮醇酒。

医云:‘丹溪知热酒之为害,而不知冷酒之害尤甚也!’予因其吉而恩之,热酒固能伤肺,然行气和血之功居多;冷酒于肺无伤,而胃性恶寒,多饮之,必致郎滞其气。而为亭饮,盖不冷不热,适其中和,斯无患害”。

因此,古人喜好温酒,也是有健康方面的考量。

薛宝钗

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才发散的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李时珍

蒸馏酒始于元朝,元之前古人饮用的大多是较淡的酿造酒,温热后再喝,口感会更加醇厚。

请注意李时珍的这段话,温酒除了有保健作用,还能增强口感。古人喝酒,不是一直追求“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的意境嘛。

说到意境,现代人还真得和老祖宗学学。

他们为了温一壶酒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温酒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微火煮酒,另一种是用隔水温酒。

►微火煮酒:在寒冷冬日的夜晚,在红泥小火炉里放入木炭,小壶里盛入酒放在炉上温热了,围炉夜话,促膝长谈,一壶小酒即可宾主尽欢,妙哉!

►隔水温酒:将酒壶或酒杯放在盛着热水的的大碗中,热水不能漫过壶身或杯身,慢慢地温热,虽然用的时间稍长,但意境同样很美,很吸引人。

宋代 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福建窑口青白釉兽钮执壶及温酒器 观复博物馆藏

那现代无污染、无甲醇、高纯度的酒类中,哪些适合温着喝呢?

这点很多人都懂,黄酒。

黄酒适当加温后喝,口感会更好,但是究竟多少温度为宜,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研究。建议不烫口即可,温度大概是45-50℃左右。

如果不喜欢黄酒的味儿,温白酒……也行!

按理说,白酒一般是在室温下饮用,但是,稍稍加温后再饮,口味较为柔和。

关二爷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真的翻开《三国演义》一看,其实只有区区66个字: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也就是说,给关羽温一杯酒的时间,他就斩杀了关西猛将华雄。现在人们喝酒,直接打开瓶盖倒就好了,这个温酒,究竟是何种意思呢?

原来,古代的人口味和今日不一样,他们主要喝的虽然也是米酒(黄酒)和白酒,但要加热之后再喝下去,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当时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酿酒的安全卫生问题,照现在标准肯定是不合格的,加热之后不仅能够有效杀菌,还养胃可口。白居易的一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绝对是对这最好的写照。

作为三大酿造酒的另外一位――葡萄酒,其实也是可以温酒的。主要是用小火加温,可以煮开,但要控制时间。不过大部分葡萄酒的最适宜饮用温度都在10摄氏度左右,加热除了影响口味,并没有太大作用。

总的来说,曹操为关羽准备的大致上是米酒,适饮温度在4045℃,关羽嫌烫说回来再喝,等他回到营地酒还是温着的,这意味着最多过去了一刻钟,除去骑马赶路的时间,关羽和华雄交手大概没超过三回合。关将军当真不愧是万人敌。

  因为关羽是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

  简介:

  “温酒斩华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

  人物介绍:

  华雄

  华雄(-190),中国东汉末年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据正史记载,公元190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打败十八路兵马的两员大将,后被关羽斩杀。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华雄这个角色有较多的发挥,描写华雄为董卓的猛将,自荐抵抗山东地区反对董卓的诸候联军于汜水关前,他先后斩杀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以及袁术部将俞涉和韩馥手下潘凤等人,最后关东联军派出关羽与之一对一决斗而被杀。《斩华雄》也成为京剧中的一出著名的剧目。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关羽

  关羽(162-220),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为三国当中的“义绝”。

  小说故事: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 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术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 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于是,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又放在桌上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置于地上,其酒尚温。

  作者简介:

  罗贯中(133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罗贯中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和戏唱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楼粉妆》《隋唐志传》,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有:《三国演义》。

  罗贯中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贾仲明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是十四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伟大作家之一。

古代的人大多喝酒之前都要温一下酒,而现在基本上看不见温酒这种行为了,这其实并不是文化的改变而是制酒工艺的改变。

因为在宋朝以前,中国的制酒工艺其实并不高级,也不成熟,那个时期的酒并不像我们现在看见的那般清亮,反而是很浑浊,里面还有很多的杂质,所以古代的人大多在喝酒之前都会煮一下酒,煮酒之后杯里面浑浊的酒就会变得更加清亮,同时也可以利用高温蒸发一些成分不好的东西。再加上当时的酒都是用纯粮食酿造的,而这种酒的度数都比较高,在煮酒的过程中,你既可以闻到非常浓郁的酒香味儿,同时也可以降低一些酒的酒精度数,让你喝起来没有那么的醉人。

而如今再也没有人用温酒这种方法来去掉酒中的杂质了,因为现在酿酒技术已然很好,人们都可以喝到清亮干净的白酒,而现在的白酒大多都是蒸馏酒,在酒的制作过程中那些杂志就已经被除掉,连很细小的一些成分过滤不掉的成分都可以通过蒸馏蒸掉,所以人们也就不再需要烫酒了。

对于某些酒来说,温酒之后再喝对人体是有好处的,比如说白酒在温热之后再喝下,身体所受到的损害就不会这么高,尤其你想是在寒冷的冬天喝的酒是热热乎乎的,胃里面是不是都要暖一下?

其次,有的酒温过之后口感反而更好,现在人很多都喜欢喝冰的酒,比如夏天家就喜欢对瓶吹冰啤酒,可是有的酒如果不温过之后口感是很差的,比如说黄酒,因为红酒的酒精度数很低,就着平时的温度喝的话口感很不好,大家喝酒其实不就是为了个快乐嘛,如果连酒的口感都不好,那么喝着还有什么意思?

  一般冬天温酒喝比较好,酒本来就是热性的,温热后可以加大酒的热性,使它可以加速在人身体里的发散,但是不会增加度数。喝温酒只是习惯问题,和冷酒一样适量饮用喝多了对身体也不要。

  关于烧酒,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218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