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词作。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词。下面是苏幕遮范仲淹情感赏析,请参考!
苏幕遮·怀旧原文
作者: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情感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离愁别恨范围,但意境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上片写秾丽阔远秋景,暗透乡思。起首“碧云天,黄叶地”两句,即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衰飒之气。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高天、金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这一层翠色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辩,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烟霭给与人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辽阔而多彩秋色图。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山峦,碧色遥天连接这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映照不到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天涯。这里芳草,虽未必有明确象喻意义,但这一意象确可引发有关联想。自从《楚辞·招隐士》写出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后,在诗词中,芳草就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这里芳草,同样是乡思离情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客子难以为情,而它却不管人情绪,所以说它“无情”。到这里,方由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整个上片所写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秋景,在文人笔下是少见,在以悲秋伤春为常调词中,更属罕见。而悠悠乡思离情,也从芳草天涯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不着迹。这种由景及情自然过渡手法也很高妙。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与“旅思”意思相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情怀黯然凄怆,羁旅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愁之深自见。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说“除非”,足见只有这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做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这就逗出下句:“明月楼高休独倚。”月明中正可倚楼凝思,但独倚明月映照下高楼,不免愁怀更甚,不由得发出“休独倚”慨叹。从“斜阳”到“明月”,显示出时间推移,而主人公所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楼高”“独倚”点醒上文,暗示前面所写都是倚楼所见。这样写法,不仅避免了结构与行文平直,而且使上片写景与下片抒情融为一体。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乡思反而更增乡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作者另一首《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则翻进一层,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写得似更奇警深至,但微有做作态,不及这两句自然。写到这里,郁积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高潮,词也就在这难以为怀情绪中黯然收束。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其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统一。写乡思离愁词,往往借萧瑟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体说来,这首词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诗。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昨夜闲潭梦落花”表达了诗人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昨夜闲潭梦落花”出自于《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
原文:
张若虚 〔唐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沙滩。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月裴回: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月华:月光。
文:同“纹”。
闲潭:幽静的水潭。
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潇湘:湘江与潇水。
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赏析: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庚、霰、真)──细微级(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泛海怀通州》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和忠贞报国的思想感情。其中,首句写景“江波无奈暮云阴”描写波涛浩渺,暮色苍茫,反衬出艰难困苦的处境。
《泛海怀通州》是宋朝诗人文天祥所写的,首句写景,波涛浩渺,暮色苍茫,反衬出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回味,为第二句“一片朝宗只此心”作铺垫,三四两句写此番觅船回去,绝非苟且偷生,而是要重振山河,恢复祖业,要知道,只有经历种种磨难才能炼出真金。诗虽短,却抒发了诗人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和忠贞报国的思想感情。
藤玉莲在新版《敌营Ⅰ》中的基本剧情:
在广州的码头上,中共地下党员藤玉莲与赵一青扮作主仆回到广州,藤玉莲见到父亲藤谦(杜志国饰演)后要求他从南石头监狱把江波(杜淳饰演,杜志国、杜淳是圈内有名的荧屏“父子档”)保释出狱,并称江波是她的男朋友。……藤玉莲的父亲藤谦见到好友国民党混成十七旅旅长宣子奇,请求其保释江波。……一日,何昆去医院看望康瑛时,在门口遇到了藤玉莲扶着江波走进医院。他大惊失色,因为藤玉莲曾是他追求的对象,此时却成了江波的未婚妻,他顿时火冒三丈,正要发作,被一旁的宣旅长呵斥住。与此同时,宣对江波与藤玉莲的关系疑窦丛生。……宣派政训科科长余维三到医院窥探江、藤关系。余维三来到病房门口,见江、藤二人正在热吻。……在一座茶楼,藤玉莲正向赵一青(苏茂饰演)汇报工作,突然遇到宪兵检查,惊慌中藤玉莲说不上赵一青的化名,赵拔枪击伤宪兵组长,二人脱险。该组长被急送至藤谦的医院。……何昆向胡金山揭发江波是***,根据是江与藤是假恋人。……负伤的宪兵组长描绘出了藤玉莲的画像。……何昆与胡金山又闯入江波的病房窥视,只见藤、江二人同睡一床,胡金山与何昆尴尬的退出。……深夜,临走的江波见到了襁褓中的女儿小梅果,藤玉莲摘下自己的玉坠,由江波放到了小梅果身旁。……伤愈的宪兵组长在街上遇见了藤玉莲,跟踪至藤家。……在广州赵一青给藤玉莲布置任务,让她通知江波设法找到南昌起义失散的部队。……藤玉莲以探望未婚夫为由,来到十七旅见到江波传达上级指示。并告知有信给江波,但江波表示没有收到,江波发现是何昆扣了他的信,一怒之下打了何昆,江波被关禁闭,何昆(王鹏凯饰演)见到藤玉莲还想表达自己的爱意,藤玉莲斥之。……藤玉莲急回广州请示赵一青,赵一青同意江波的方案。……为了配合江波的行动,藤玉莲以共中湖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芙江,找到地下党协调农军释放罗老太爷的事情。地下党很为难,藤玉莲见到江波后表示要直接找农军协调此事。江波判断农军中有曾经纶的卧底,劝藤玉莲不要冒然前往。曾兆君在街上遇到藤玉莲,认出曾在藤父的医院见过她,并想起宪兵组长描述过的那幅画像,他认定藤玉莲是‮党产共‬,急令宪兵组长前往芙江指认藤玉莲。……江波找到农军在罗家的卧底王大伯和小红提出要与农军谈判,江波发现有人监视罗家,他设计抓到了监视者,发现是县党部的人,监视的理由是罗家发现了(党产共‬指藤玉莲),江波与洪尔贵在深夜绑架了宪兵上校曾兆君,并将其交给地下党看守。……另一日,刚出门的藤玉莲被到达芙江的宪兵组长盯上,他将藤玉莲逼入死胡同拔枪相对,千钧一发之际,江波从旁闪出,将其一刀毙命。惊恐的藤玉莲,瘫软到了江波的怀里。……身为‮共中湖南省委特派员的藤玉莲约农军代表康瑛商谈,康瑛提出的条件是如果要农军释放罗参议长,必须是用关在县大狱中的丁吉常交换。……在191师驻地,江波与何昆因藤玉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在广州,赵一青指示藤玉莲速去江波部队,传达党的指示,策应起义部队突围。……何昆径直闯入藤玉莲的房间,指责藤玉莲与江波相恋是背叛他的情感,俩人高声指责对方,江波听到后命令洪尔贵要绑何昆,被胡金山劝开。……因为起义部队从江波的防区撤离,长官部下令关押江波,藤玉莲借帮他换衣服之际取出了宣子奇那封同意191师特务营通过十七旅防地的电报。……一日,何昆跟踪罗茂莉发现她与罗绮丽(米凯莉饰演)、藤玉莲见面。……调查组押着江波进入城关铺调查,审讯中江波把“那天夜里的事件过程”重复了一遍,罗茂莉等又审问了洪尔贵、老郎中等人,何昆还要求查看了藤玉莲曾住过的房间,又挖开了当时存放白绍德尸体的枯井,结果一无所获。……藤玉莲回到‮海上,请父亲出面保江波,藤父找到‮党民国‬高官汪丕夫(王伯昭饰演),汪很器中藤玉莲,藤玉莲趁机提出保释江波的要求。……何昆对调查组似是而非的结论不服,胡金山批评何昆不要老被藤玉莲的事困惑。……在‮海上,藤玉莲经组织上批准打入汪丕夫所管辖的党民国‬特务组织。……江波被押上刑场,在行刑队开枪前的一瞬,藤玉莲突然出现,她要来了最高当局的特别命令,枪下留人。……危局过去了,江波官复原职,藤玉莲也由国民党某组织派遣到了十七旅,当上了通讯参谋。……江、康二人擦身而过,起义军按计划撤出芙江,宣旅进驻,在罗绮丽家众人提出江波应该跟藤玉莲举办婚礼。……江波紧急让藤玉莲发电希望顾一夫一行改变行动路线,但我根据地同志回电“顾一夫在康瑛等人的护送下已接近通江”。……江波得知通江地下党联络站暴露,在洪尔贵(周德华饰演)和藤玉莲的配合下交通战的同志安全转移。……同时,江波与藤玉莲也正巧出现在旅社前厅,康瑛见到以夫妻身份同行的江、藤二人,很是尴尬。……江波在通江大旅社前厅缠住何昆,藤玉莲向K机关要车,准备从旅社后门转移顾一夫,曾兆君急调宪兵准备包围大旅社,在旅社餐厅康瑛力劝顾一夫搬家,顾一夫断然拒绝,曾兆君招来的宪兵已接近大旅社,形势十分危急。……何昆要调查从通江大旅社后门开走的那辆轿车,藤玉莲得知此事希望江波转移顾一夫与康瑛,因为这辆车的司机知道顾、康二人住船运公寓。江波马上采取措施,他让藤玉莲通过藤父(党民国‬K机关的高级***)运作,将轿车事件在K机关内部解决。……江波与藤玉莲制定了顾一夫等人从水路撤出通江的方案。……在临江公园,顾一夫正在忘情地给游人变着魔术,余维三发现了他,几乎是同时康瑛、江波、藤玉莲也看见了他,江波鸣枪示警,人群大乱,但为时已晚,顾一夫被何昆一行抓捕。……藤玉莲、康瑛摸进曾兆君家,用枪逼住曾家父子,曾兆君说出了顾一夫叛变的事。……情况紧急,江波孤注一掷,决定让藤玉莲强行发报,借口是向上级报功,同时通知我党顾一夫叛变的事。……红军派出以赵一青、郑村为首的除奸队,追赶顾一夫,康瑛也独自赶往南京。江波、藤玉莲因私发电报被宣子奇关押,二人隔墙互诉衷肠。……在审讯中,江、藤二人一口咬定,发电报是为了给宣师长请功。果然,由蒋介石批示的嘉奖令来了。……在117师,江波、藤玉莲被宣子奇(周明汕饰演)放出,经组织批准二人举行婚礼,何昆、罗茂莉(奉命调查通江事件)在婚礼现场大惊失色。……罗茂莉着手调查通江事件,在审讯江波、藤玉莲的同时又询问了洪尔贵、娇妮、曾兆君(田振崴饰演)等人,均未找出可疑之处,情急之下,何昆甚至怀疑到了宣子奇头上。何昆被调回长官部,罗茂莉被任命为驻宣子奇部的特派员。罗茂莉爱江波,但她妒忌江、藤二人,她把江波调往七十二师,有意拆散江波和藤玉莲。……罗茂莉把娇妮调到117师电讯科,监视藤玉莲。……何昆突然来到七十二师,径直来到江波住处险些撞见康瑛,江波赶忙让康瑛换上党民国‬军装,对外假扮藤玉莲,康瑛最终委屈地接受。……一天深夜,藤玉莲接到‮党民国‬K机关的指令秘密离开117师。……在苏区,康瑛与江波重新举行了婚礼,他们与小梅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见到梅果脖子上的玉坠,江波想起了与藤玉莲在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红军得到情报,转移藤玉莲的船在途中爆炸,藤玉莲很可能已遇难。……江波找到宣子奇询问藤玉莲的下落,并从娇妮处了解到是‮党民国‬中央组织部调走藤玉莲的。此时,宣子奇接到了藤玉莲的死讯,告诉了江波,江波陷入极度痛苦之中。……何昆发现战场上捡来的小梅果(注:康瑛与江波的女儿,闫震饰演)脖子上有个玉坠(这个玉坠是藤玉莲给江波让他送给小梅果的),他想起当年追求藤玉莲时见到藤也带过这样的玉坠。
1关于木叶的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湘夫人(先秦·屈原)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渡河北(南北朝·王褒)
万木叶初红,人家树色中。疏钟摇雨脚,秋水浸云容。。。。。。华严寺望樊川(唐·子兰)
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唐·无可)
夜来思道侣,木叶向人飘。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磬寒彻几里,云白已经宵。未得同居止,萧然自寂寥。
临江二首 其二(唐·王勃)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唐·韦应物)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先曾谪居此州(唐·刘长卿)
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
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
2中所有诗句的翻译和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2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诗歌的前半段着意渲染出由秋景而生发的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3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4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南朝梁柳恽《捣衣》
亭皋:水边平地。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捣衣不是洗衣,而是制衣前捶捣衣料使之平软的工序
译文: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皋亭”指水边平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陇首”即垅头,暗指北方边塞之地。“木叶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木叶”即枯黄的落叶。上句实写思妇捣衣时眼前之景,下句是想象之景。表达了思妇无法及时将寒衣送给远人的嗟叹之情。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6卢家**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7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皇天后土孕育着美好的橘树,良好的品质服习着一方水土。
8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天上的桂花在蟾宫里,人间的桂树在山谷中
9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 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叶子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不全
3翻译《说木叶》里所有诗句的意思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 , 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 。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波:微波泛动。 2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
这是指秋天来了,一些该有 的自然反映都开始出现了 3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树叶落下来了,江水波涛相连,秋天的月光照在水面上,云彩在山顶上一动也不动。
渲染出由秋景而生发的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4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 王褒《渡河北》 秋风吹动树叶不断地摆动,就好像洞庭湖上的波浪一样。 “ 还、似 ” 二字把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5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 屈原《橘颂》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6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丛生:草木聚集在一 起生长。 案天上的桂花在蟾宫里 , 人间的桂树在山谷中 , 桂花是与隐 士相联的 , 有着 " 虽处僻远亦自芳 " 的品性和甘于淡泊、不求闻达的风格。
7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庭院里一株珍 奇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 茂密的花朵 奇树 :犹“嘉木” ,美好的树木 。滋:当“繁” 解释。
“发华滋 ”,花开得正繁盛 。 8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花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9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 华,通“花” 。
10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11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诗写的是一位**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 。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 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1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 13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如同凋零的树木一般离开了洞庭湖,去往涔阳到那最远的水滨 落木,就是凋零的树木。 极浦,就是最远的水滨。
14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在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晨, 作者看到了一轮明月悬挂在空 , 照着荒秃的层层高岭上 , 深秋微寒 之风将层层高岭之树上的叶子吹落 15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12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一个美丽姑娘,她容貌艳丽,性格娴静 , 她在岔路口采桑,柔嫩的桑枝轻轻摇动,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 13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 发老人。 17 、午阴嘉树清圆: 时值中午,阳光直射,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 圆 ” 字绘出绿树 葱茏的形象。
4关于木叶的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湘夫人(先秦·屈原)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渡河北(南北朝·王褒)万木叶初红,人家树色中。疏钟摇雨脚,秋水浸云容。
华严寺望樊川(唐·子兰)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唐·无可) 夜来思道侣,木叶向人飘。
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磬寒彻几里,云白已经宵。
未得同居止,萧然自寂寥。临江二首 其二(唐·王勃)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唐·韦应物)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先曾谪居此州(唐·刘长卿)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
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
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
5有关木叶的诗句
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唐·无可) 夜来思道侣,木叶向人飘。
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磬寒彻几里,云白已经宵。
未得同居止,萧然自寂寥。临江二首 其二(唐·王勃)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唐·韦应物)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先曾谪居此州(唐·刘长卿)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
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
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
6含有木叶的诗句
1、还共木叶零
唐
曹邺
《寄监察从兄》
2、洞庭白波木叶稀
唐
李白
《临江王节士歌》
3、九月寒砧催木叶
唐
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4、木叶啼风雨
唐
李贺
《伤心行》
5、木叶啼风雨
唐
李贺
《伤心行》
6、木叶脱无遗
唐
马戴
《同州冬日陪吴常侍闲宴》
7、木叶摇山翠
唐
马戴
《山中寄姚合员外》
8、天秋木叶下
唐
李白
《秋思》
9、闭门木叶下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10、木叶黄落龙正蛰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11、九月寒砧催木叶
唐
沈佺期
《杂曲歌辞·独不见》
12、江皋木叶下
唐
王勃
《临江二首》
13、木叶纷纷向人落
唐
李颀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
14、骚人木叶愁
唐
刘长卿
《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
15、还悲木叶声
唐
刘长卿
《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
16、木叶纷纷落
唐
韦应物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17、蝉鸣木叶落
唐
高适
《东平路作三首》
18、高风下木叶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2.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诗歌的前半段着意渲染出由秋景而生发的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3.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4.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南朝梁柳恽《捣衣》
亭皋:水边平地。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捣衣不是洗衣,而是制衣前捶捣衣料使之平软的工序
译文: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皋亭”指水边平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陇首”即垅头,暗指北方边塞之地。“木叶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木叶”即枯黄的落叶。上句实写思妇捣衣时眼前之景,下句是想象之景。表达了思妇无法及时将寒衣送给远人的嗟叹之情。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6.卢家**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7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皇天后土孕育着美好的橘树,良好的品质服习着一方水土。
8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天上的桂花在蟾宫里,人间的桂树在山谷中
9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
10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 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叶子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不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