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展文言文教学?如何通过课内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思考、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课改的推进,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改革的“瓶颈”,仍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文言文教学中只有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才会使教学变得充满诗意与活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美,自觉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几点感悟。
一、架桥铺路,激发学习兴趣
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因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
二、加强背诵,感知文言文
初中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要逐步减少机械记忆,学会理解记忆。诵读应该以了解内容为前提,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背诵的方法很多,略举几点,仅供参考。记叙性文字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抓住时间词语来背诵;说明性文字可按内外、远近、上下、左右、由主(次)到次(主)等说明层次记忆;议论性文字可抓论点、论据或中心句、分承句来记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指导学生理清“文脉”(《桃花源记》),抓警句.(《岳阳楼记》),抓关键词语来背诵。诵是培养语感最基本的方法。“诵”有两个层次,一是读出声音来,是为“朗诵”;二是背诵,即熟读成诵。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多读。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怎么读?首先是听老师范读。从老师的范读中应该领悟些什么,请看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其次是自己诵读。要读准字音,特别要读准停顿(因为停顿往往是根据句意来划分的,这对疏通文意很有帮助)。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直至成诵。
三、熟读理解,体会文章主题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但真正“会读”,能够在读中见“义”,并不容易。有些教师虽然比较重视读,但常常是为了读而读,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没有能使读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没有能在读中感受和表现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这和词的理解、句的理解都有紧密的联系。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在读中发现问题。这就是比较高的要求了。要读出文言文的情味来,就要体会文本表达的情感,揣摩语言的运用;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要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因此文言文的诵读,不仅是用口,更强调要用心。用心,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用心,才能发现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是理解的困难,或者是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疑问,或者是对现成结论的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自由诵读的机会,更要指导学生的读。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吟诵玩味,体验情味,发现问题。就目前实际,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普遍地比读白话文要差得多。这与教师重视串讲,轻视诵读,对诵读缺少有效指导和示范不无关系。“猜”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能力之一。汉语的显著特点是以意合为主。语义的重心受制于语言环境,而不是受制于词法句法,特别是文言文,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其意义甚至句法结构呈开放状态,很难确定到底是什么?所以,就应对照注释或根据上下语句,大胆猜测该段文言文的意思。而不是根据过多的语法和句式的知识来翻译句子。
四、阅读感悟,提高理解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强调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我们都清楚,应该给学生留出感受、体验与理解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想象,体验,品味,咀嚼。那么,教师此时要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感悟,因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点。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师对某篇课文的分析,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身感受到、领悟到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理解的浅层面上,而是把文言文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文学。讲析环节与现代文讲析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一致,采用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再细说。另外,古文教学还需注意从以下方面帮助学生感悟。
1鉴于历史原因,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课文涉及的有关历史掌故、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核舟记》,就得让学生清楚苏轼的性格、胸襟、抱负和他一生的际遇。
2加强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觉得古文中的人和事“远可在天边,近可在眼前”,调动情感,关注体验。以《童趣》为例,沈复描绘的是闲情,是童趣。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让他们回忆自己童年趣事,课堂自然活起来,学生和作者情感了产生共鸣。再如《春望》,可联系抗日战争、伊拉克战争发挥想象,体会普通人在战乱中的感受。
3指导学生感悟作者情感,进而解读文本。如《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体味“闲”的滋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湖心亭看雪》写出作者不同于世俗的文人雅趣,从人物的行为动作入手:张岱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俱绝的更定,架小舟去湖心亭赏雪,是迥异常人的行为,揭示出他怎样的心境呢?一是悟“文”。诵读可以“悟”,但如果学生会利用工具书来进行归纳总结,效果会更好。如:牺牲。我们教材解释为“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但这两个字却是有区别的。身体全的才为“牺”,身体的一部分称为“牲”。二是悟“道”。即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文章的主旨与情感。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的作者总是先在生活中有所见,有所想,然后引起创作冲动,最后下笔成文。而读者的阅读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只有遵循作者行文的思路,结合写作背景,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以词句为切入口,才能感受人物形象,领悟人物情感,准确把握作品的重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