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是著名妓女,有的卖身有的不卖。有的是因为才华横溢,比如苏小小。有的是因为跟著名诗人结交,比如薛涛跟元稹、白居易。有的是因为跟皇帝勾搭,比如说李师师。有的因为跟历史特殊事件有关,比如陈圆圆导致吴三桂投降清朝。
中国古代十大名妓介绍:
1、柳如是
一代才女——如是:柳如是,名是,号“我闻居士”,嘉兴人。公元1664年,其夫钱谦益以八十二岁高龄撒手尘寰,年届半百且巳皈依佛门的柳如是居士,竟不能斩绝葛藤,为保钱氏一门不至倾家荡产,自缢于荣木楼,时隔钱谦益谢世仅34天。
钱谦益本为晚明大臣,官至礼部尚书,惜不能以身殉难,又做了大清帝国的礼部侍郎。在朝的君臣称他“反复小人”,在野的遗老笑他“两朝领袖”,在后的士人评说他时不让不饶,还使得与他做了25年夫妻的柳如是身后也不清爽,戴了顶“风流名妓”的花冠。
2、董小宛
风尘奇葩——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号青莲,金陵人(今江苏南京),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另有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实为一人,并导致了顺治出家,不过,此系误传,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董小宛长他14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仅13岁,况且董小宛从未去过北方。
3、鱼玄机
鱼玄机,唐代长安(今西安市)人。鱼玄机自幼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十六岁嫁与补阙(掌讽谏之官)李亿为妾,为李原配裴氏所不容,被安顿在长安咸宜观做道士。情场失意使她变得放荡起来。于是,在道观外贴出了一副“鱼玄机诗文候教”的红纸告示,
如此一来,长安的文人雅士、风流公子,纷纷前往咸宜观,借谈诗论文之名,一亲芳泽。鱼玄机风流绝世,狐媚多情,后因妒杀侍婢绿翘,被京兆尹温璋处死,年仅26岁。
4、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
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马氏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
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文学上马氏亦颇具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马氏多才多艺,还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随其学技者,备得真传。
5、梁红玉
梁红玉,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伎。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在京口宴会上认识卓尔不群的名将韩世忠,两人惺惺相惜,随成眷属。北宋灭亡后,金军继续南下,在京口与韩世忠的部队遭遇。
梁红玉英姿飒爽,红妆披挂,挥动金山战鼓,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大败金兀术,并围困金兵于黄天荡达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华夏,威扬夷狄。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而“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也由此而起。
6、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唐代女诗人,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作诗500多首,仅存90余首,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
832年,薛涛逝世,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
7、苏小小
傲骨持洁——苏小小(479年-约502年),是中国南北朝的南齐时期,生活在钱塘的著名歌妓,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有的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苏小小写过一首《同心歌》,表达少女敢爱的情感。历史上一些地方史志和传奇、戏曲将苏小小进一步演绎成个性丰满的形象。
其中《西湖拾遗》中的小说描写得尤为精彩。在该故事中,苏小小为了追求自由,宁愿做一个青楼女子,尽情欣赏湖光山色。途经钱塘的观察使孟浪对她非常痴迷,但却遭到了苏小小的拒绝。而后苏小小又慧眼识才,资助穷书生鲍仁进京赶考。苏小小的结局颇为哀艳凄绝。
她因偶得风寒,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损。死后,鲍仁将其隆重下葬,埋于杭州西湖西泠桥侧。
8、李师师
绝代名妓——李师师:北宋汴京(今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人,名妓,小说《水浒传》人物。洗染工王寅之女。母亲早逝,父亲煮浆代乳,抚养成人,四岁时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改名李师师。与著名文人周邦彦、晁冲之有来往,有诗词互赠,又与宋徽宗有过交往,有许多风流韵事。
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破汴,师师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家产助宋军抗金,后在慈云观出家;一说吞金簪自杀,另说嫁给商人为妾。
9、陈圆圆
红颜祸水——陈圆圆(1624年-1681年),字畹芬,原姓邢名沅,本姑苏名妓。圆圆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时为称“江南八艳”之一。崇祯时,外戚周奎欲给皇帝寻求美女,遂派遣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选美。将名妓陈圆圆、杨宛、顾秦等献给崇祯皇帝。其时战乱频仍,崇祯无心逸乐。
陈圆圆又回到田府,田畹占为私有。一日,吴三桂在田府遇见陈圆圆一见倾心,纳圆圆为妾。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在一片石攻破李自成。陈圆圆复归吴三桂。后吴三桂为滇王,圆圆随往,以女道士卒于云南。
10、杜秋娘
杜秋娘,唐代间州(镇江)人。美慧无双,能歌善舞,写诗填词作曲,样样俱佳,风靡江南。十五岁时,被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买入府中充任歌舞姬。遂自写自谱了一曲“金缕衣”,唱给李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李听后,立即欲火中烧,把她收为侍妾。后李举兵反叛,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入宫为奴,在宪宗面前故伎重演“金缕衣”,宪宗被深深地感染,两人马上陷入爱河,杜秋娘被封为秋妃。
-名妓 (著名妓女)
-中国古代十大名妓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
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她是岛根县出云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专事奏乐、祈祷等工作),为修缮神社,阿国四处募捐。她在京都闹市区搭戏棚,表演《念佛舞》。这本是表现宗教的舞蹈,阿国却一改旧程式,创作了《茶馆老板娘》阿国女扮男装,身着黑衣,缠上黑包头,腰束红巾,挂着古乐器紫铜钲,插着日本刀,潇洒俊美,老板娘一见钟情,阿国表演时还即兴加进现实生活中诙谐情节,演出引起轰动。阿园创新的《念佛舞》,又不断充实、完善,从民间传人宫廷,渐渐成为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源于“倾く(かぶく)”此字的连用形。日语中,将引人注目的动作、服装称为“かぶき”,而这样的人称为“倾奇者(かぶき者)”。有人因此贴切地用了同音的三个汉字:歌(か)、舞(ぶ)、妓(き)来为这种表演命名,“歌舞妓”一词因而诞生。不久因为也有男性参演,所以也有人写做“歌舞伎”。后来由于禁止女性演出,“歌舞妓”这种写法变得非常稀少,自明治时代以后,定称为“歌舞伎”。
歌舞伎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现民众生活。剧目可分四种:“义大夫”狂言(由“人形净琉璃Ningyo Jyoruri”(现在称“文乐Bunraku”)改编的歌舞伎剧目叫“义太夫狂言Gidayu Kyogen”。 “义太夫节”乃净琉璃的唱腔, 为竹本义太夫 Takemoto Gidayu创作的唱腔,后来变成说唱“义太夫节”的艺术家的总称。在这里“狂言”是故事的意思。“义太夫狂言”是“义太夫说唱的(或用义太夫节说唱的)故事”的意思。);“时代物”狂言,是借古喻今的历史剧;“世话物”狂言,描写庶民生活和爱情故事剧;称作“所作事”狂言的舞蹈剧,内容涉及忠孝仁义等道义,对二般市民进行勤俭、行善、惩恶的道德教育。
“美人爷爷”坂东玉三郎
如果你一直穿着裤子走路,就感受不到穿着裙子的人的心理
本刊记者 蒯乐昊 发自上海
见过坂东玉三郎你就知道,陈凯歌的《梅兰芳》真的选错演员了。
他身量瘦削,古时大家闺秀般微微含着胸,两臂略显拘谨地贴在身侧,肩膀轻耸,一路均匀碎步,如风吹过水面。面孔白净清秀,看不到皱纹,眼神婉转,在人群里瞥见旧相知,就颔首递去一朵微笑。
你看不出他的年龄,甚至含糊了他的性别,虽然他一身男装。他年已60,舞台生涯53年,中国曲迷称呼他“美人爷爷”。
男人的身体,女人的形态
坂东玉三郎,日本国宝级艺术大师,歌舞伎中的“女形”,相当于京剧的“男旦”。坂东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梅兰芳在中国。
玉三郎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比如,舞台之下,他跟演对手戏的演员尽量减少接触,即使与他合作10年以上的搭档,他也与之保持距离。因为他认为舞台上的神秘感不应被轻易打破,如果生活里两人太过熟悉,就会影响舞台上的敏感与磁场。
虽然台上是生死爱侣,在为《牡丹亭》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跟饰演柳梦梅的俞玖林比肩而坐,却连眼神交汇都没一次。
“以前跟我配戏的都是花旦,从未跟男旦合作演出过,所以我最初跟玉三郎先生的配合总有一种照顾的心态,照顾他是非昆曲专业的演员,照顾他是男人。但是上得台来,眼神一对,我竟然完全感觉不到他是一个男人,尤其在他表达杜丽娘的羞涩之情时。这种舞台感受非常奇妙。”苏州昆剧院当家小生俞玖林说。
跟坂东先生交往过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无比纯净的人,过着排练厅、剧场、家三点一线,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白天排练,晚上演出,为了放松肌肉和保持形体,临睡前半小时接受专业医师的按摩,几乎没有个人生活,不参加社会活动,一生未娶,也没有任何绯闻。
他不单是出色的“女形”,也常常出演男性角色,有一出戏里他先饰演“女形”,之后换成霸气豪迈的“狮子精”(歌舞伎中,常有化身动物的角色,表演十分粗犷,类似京剧中的花脸);他扮演的《源氏物语》中的“光之君”,完全传达出男性的俊朗与儒雅;还有一出戏中他饰演一个男扮女装的盗贼,全身女人装扮,但观众看到的仍是一个玩世不恭、带着痞气的帅气坏男人,坂东的表演已经完全超脱了男女的天然性别差异。
人们都说他终生不娶,是因为他将一切时间和精力献给了舞台。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也许更容易理解此事:一个可以在角色中宜男宜女忽男忽女的人,怎会允许现实生活里界定分明的性别身份来混淆自己?一个习惯了演绎完美爱恋的戏痴,现实生活里又有哪一段凡俗爱情能够让他彻底满意?
我是天生的歌舞伎者
人物周刊:当年斥责您说大话的父亲,知道您能在中国重演梅兰芳的经典剧作感受如何?
坂东:很可惜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如果他知道能有这一天一定非常高兴。梅兰芳先生当年对我们家族乃至日本歌舞伎界的影响,延续几十年,至今仍在。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真的会有这一天,这一切看起来都像在做梦。
人物周刊:在中国“男旦”已经越来越少,而日本歌舞伎的“女形”传统保持得相当好,这是为什么?
坂东:“女形”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女演员所无法替代的艺术领域。“女形”所扮演的女性并不是为追求女性的真实性,而是一种从男性角度体味到的女性之抽象感。“女形”的魔力不在于男性如何来演女性,而在于如何将自身变为女性。
传统的丧失是很可惜的事情,也许我说这话对待我那么好的中国昆曲艺术家有些不敬,但当我逐步走近中国传统戏剧,确实会有一些失望。
中国先有昆曲,再有京剧,京剧鼎盛的时期,昆曲衰落了,这以后的昆曲受到很多京剧的影响。我在学习昆曲的过程中,非常希望能了解真正原始的昆曲,希望看到昆曲在没有受到京剧影响之前的服装和内容。于是我去了苏州昆曲博物馆,但我没有找到,连在博物馆里都没留下任何资料,这使我很惊讶。这样的流失,我们还能不能回归和复活昆曲的本来面貌呢?也许中国传统戏剧在大时代的前进过程中忽略了保护,我非常渴望中国能保有更多的传统戏剧。
人物周刊:我注意到您的手非常小,脚也大概只有35码,肩是中国所谓的削肩,您知道,在中国对男旦是有身体要求的,比如他们必须是削肩,身高不能超过一定的尺寸,手必须细小柔美如女性等,歌舞伎对“女形”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要求呢?
坂东:(笑)是的,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可能我天生就是歌舞伎者。我天然拥有这些条件,而且天然就喜欢穿着和服在舞台上表演。我从小就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一直为“女形”保持着规律而平静的生活,基本没有私生活,没有家庭,没有孩子,不考虑普通的家庭琐事,也不知道钱该怎么花。
人物周刊:太过简单的生活方式会不会影响您的人生阅历,影响您对人物内心复杂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呢?
坂东:我觉得关键是自己怎样看待、怎样理解生活中的内容。有时生活逐渐富有繁杂,心灵却反而贫穷和枯竭。比方说,我在苏州昆剧院时,只有一处水龙头是供热水的,大家都会排队来取热水,就能够体会热水的意义。而在日本,每个水龙头都能取到热水,人们便忽略了冷水与热水的区别,热水的意义就浅了。
人物周刊:男旦也好女形也好,最初都是因为女人不能抛头露面演戏,而舞台上又需要女性角色,才由男人反串。今天女演员演出已经不成问题了,反串意义何在?
坂东:女演员只是用自己的女儿身来演女人,我觉得似乎是件无趣的事情。这和做菜是一样的。若食物只不过是食材的天然原貌,那就太简单无味。困难的是把原始状态的食材加以改变,再组合成另外一种菜。这很难,却更有意思。男旦和女演员的性质是一样的,但男演员演女性人物,是先把天然的自己否定一次,然后重塑一次。要在艺术上看起来更像女人,就像是在用男人的身体作画,因此男人的身体需要锻炼,变成有美感的女人的身体。
人物周刊:您如何锻炼并做到这一点?
坂东:观察女人,用脑、用心观察。比如女人看男人的眼神,杜丽娘是大家闺秀,她看到男人时肯定不会是这样的眼神(作直勾勾状),她一定是躲闪的、欲看又欲躲的样子(作羞状)。杜丽娘在病中,有一个推窗的动作,我在江南古镇发现,中国的木窗很重,所以我就加大了推的力量,模拟她推不动的样子。而且窗子一推开,我马上增加了一丝摇晃的动作,表现她这时已病得弱不禁风。
这是日积月累的观察,生活中的女人,以前画册文字中的女人,观察她们的神态、动作,然后组合起来。女形艺术常常是形态产生思想,当你化好妆、穿上古典的衣裙,你就会变成剧中人,可如果你一直穿裤子走路,你就感受不到穿着裙子的人的心理。
人物周刊:对您来说,昆曲最大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坂东:最难的还是语言,日语中动词放在语句的最后,而汉语中动词是在中间,所以在情绪表达上,一切都不一样了。
人物周刊:您说您试图从汤显祖的立场来理解杜丽娘,您理解的杜丽娘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坂东:汤先生写这部戏的时候已经年迈,经历过世间沧桑,悟透人生。他笔下的杜丽娘虽然是个年轻的姑娘,但是在她病中,她发现自己一夜间相貌憔悴,于是想作画留住此刻的容颜。这些都不是一个年轻姑娘的心理,这是一个接近死亡的老者的心理。我在琢磨这个人物时,常常发现在人物背后,有另一个声音在发言。
人物周刊:这另一个声音是指命运吗?正如日本文化里常常出现的哲思:生命短暂无常?
坂东:也许,但我说的是原作者的声音,是汤显祖在借杜丽娘发言。《牡丹亭》最打动我的一点,是男女在正常情况下无法相见相爱,只有在梦里或者隔着生死才能相爱,这与日本文化里某些东西不谋而合。但最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真情感动上天,神让杜丽娘起死回生了。这个(大团圆)结局就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里是不会有这一出的。
人物周刊:精神气质上,有人评价梅兰芳先生的美有“人间性”,您的美有接近无意识界的“透明感”,这也是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所致,您自己觉得呢?
坂东:我想,一切古典艺术形态,都存在着节制之美,它们的形态经过长期积淀,已经高度程式化,但是观众仍可以在不同表演者看似程式化的表现中,体会到非常独特而幽微的细节。
一是要重视手臂的完美运用。在古典芭蕾和其他一切舞蹈训练中,对于手的训练已成为所有舞蹈训练中不可缺少和忽略的部分。手臂可以协调各种人体形态并能帮助保持身体的稳定,从而组成多种的舞蹈语汇。它与腿的训练截然不同,在整个舞蹈中它不仅要配合各类动作构成各种舞蹈造型,帮助完成旋转、跳跃和各类技术与技巧的任务,它还是舞蹈训练中保持身体平衡、表现舞蹈风格、舞蹈韵律、舞蹈内涵和人的内心情感,构成美的线条和画面的主要因素,从而使舞蹈艺术的想象力及表现力得到极大的发挥。手臂还在完成各种舞蹈造型、各种旋转技巧中起着平衡稳定性、帮助产生动力、更好地控制身体等作用。另外在各种舞蹈形象中,手臂更是不可替代的,如:白族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雀之灵》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她利用修长而柔韧的手臂和灵活自如的手指的形态变幻,把孔雀那引颈昂首的静态和细微的动态都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充满了生机和灵动的气韵,令人如痴如醉。这是艺术对生活的升华,可以说她的形象创造是艺术上的一次大的飞跃!群舞《千手观音》,整个舞蹈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通过各种手臂动作的造型变幻来塑造丰富的观音形象,手臂的充分运用,使其充满了艺术美和感染力。这些作品在舞蹈动作中都没有运用很高难度的技巧,但他们都是通过手臂动作的灵活运用,去刻画生活中那些普通的事物,去引导人们关注它们的内心世界,都有着极其强烈的象征意义。
二是手臂练习是舞蹈的基础。因为手臂运用是舞蹈的灵魂,手臂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舞姿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性,所以舞蹈训练中必须时刻注意自己手臂的位置,线路是否正确,从而避免养成一些错误的手位习惯,例如芭蕾基训,在所有的基训动作中都离不开手位的参与,将手放在哪个位置上,成什么样的形状,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就拿二位手来说吧,做二位手时手臂容易过直、过高或过低,只有单一练好了手位的准确性,在复杂的舞蹈动作中才能确保舞姿的准确性。手臂运行的线路与手位标准都是不可忽略的,优美的舞蹈动作都是在手位和线路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的,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一切,才能在舞蹈中自由地使用自己的双臂,也才能配合好身体其他部位的练习。另外,在基础训练中只是学会手的位置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在手臂的运行路线变化中,要感受到其运动内在力的运用。这种内在的感受越强烈越深刻,舞蹈中手臂的运用就越有自由度。这样既可以使手臂的各个部位独立地运动,又可以协同其他身体部位配合整个身体做各种形态的舞蹈姿态。这种手臂运动的内在力,就是运动的对抗力。这种内在力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手臂的整体运动,为了手臂与相关的关节得到有意识的强化训练,使得在以后的舞蹈训练中起到避免呆板、僵直、笨拙等。无论是高难度技术技巧的完成,或者是大段抒情的慢板控制,还是快速灵巧、敏捷轻盈的旋转腾跃,手臂都起着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日传统剧场转台研究
车文明
内容提要
古代剧场真正的旋转舞台出现在18世纪中期的日本歌舞伎剧场。宝历八年(1758年),大阪的歌舞伎艺术家并木正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旋转舞台,就是将台板锯开,在台板下安装机关,使台板本身可以旋转的构造。每当剧情、场次变化,早已在背面布置好的道具、布景、演员就旋转过来,面向观众。这是日本演剧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显示出歌舞伎写实性的表演特征。现存日本歌舞伎剧场中均设有转台。18世纪,中国清宫大戏台也有了升降、地井装置以及移动推车“车台”,表现出宫廷大戏表演中不同于写意性的写实性追求。
关键词 旋转舞台 歌舞伎 清宫大戏
虽然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剧场已经有了简易的转台与车台,但因为只是从剧本提示中推导出来,而无实物、图像佐证,使后人无法窥其全貌,[1]同时,这种舞台装置也未被西方戏剧继承下来。因此,古代剧场真正的旋转舞台出现在18世纪中期的日本歌舞伎剧场。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与能乐、人形净琉璃并称日本三大国剧,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郡司正胜先生指出:“歌舞伎是作为‘能’的逆反者而诞生的。在‘能’执著于王朝趣味,追求一种民众生活外的艺术境界,渐渐脱离庶民社会之际,一种舍弃先行‘艺能’的文学趣味以及象征主义,伴随着新民众的勃兴,发自于肉体的‘艺能’诞生了。这就是歌舞伎。”[2]目前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一种古典戏剧更受欢迎,近几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剧本和制作。歌舞伎与中国京剧素有“东方艺术传统的姊妹花”之称。
歌舞伎剧场通常叫“芝居小屋”,“芝居”在日文中指戏剧。“芝”是草地,“居”是存在的意思。这就是说,原来古代的演剧,并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草地上进行的。在江户时代(1603-1867),将剧场或表演曲艺、杂耍的场所叫小屋,因早期建筑简陋,故名。同时,把歌舞伎演员或者剧场人员称作“小屋者”,带有轻蔑的意思。歌舞伎最初借用能舞台演出,后来逐步发展、独立,完善设备,形成如同现代剧院的歌舞伎剧场。歌舞伎舞台面积较大,平面呈长方形,面阔多在10米以上,大者达20多米,进深也在10米左右,大者达30多米。另外,还有伸入观众席间的宽1米左右的“花道”,这是其它国家所没有的。花道最初产生于贞亨年间(1684—1687),原来是观众给演员献花时用的走道,故称花道,但后来它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表演区。演员有很多戏是在花道上就开始表演的。因这里离观众距离很近,便于和观众交流,常常可以取得很好的戏剧效果。除了当作走道使用以外,还经常把它当作山峦、河流等空间使用,成为一种特殊的舞台装置。
据《歌舞伎事始》记载,正德、享保期(1711—1736)由江户剧作者中村传七发明了所谓的“盆回”,即在舞台上设置可以旋转的小台子,也叫“回道具”,[3]类似于古希腊舞台的转台。宝历八年(1758年),大阪的歌舞伎艺术家并木正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旋转舞台,就是将台板锯开,在台板下安装机关,使台板本身可以旋转的构造。每当剧情、场次变化,早已在背面布置好的道具、布景、演员就旋转过来,面向观众。这是日本演剧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晚清诗人、外交家黄遵宪在出使日本时看到的歌舞伎转台表演:“场之正面为台,场下施大转轮。转轮则前出下场,后出上场矣。场之阶下为桥(花道——引者注),亦有由阶下上场者。”[4]这就是说,歌舞伎场次的转换不像中国戏曲,主要靠演员上下场来实现,而是靠旋转舞台,轮子一转,场次转换完成。江户(今东京)在宽正五年(1793)前后,从上方(京都、大阪一带)引进了旋转舞台技术。另外,天宝年间(1830—1843),江户的“大道具方”十一代长谷川堪兵卫设计了所谓的“蛇目回”,也就是二重回,在原有的旋转舞台内另外设置一个小转台,内圈与外圈可以自由转动,在内外圈相反方向转动之际可以表现人物与场景、人物与人物的交错。以前转台直径是三“间”(约545米),至此,直径扩大到五“间”(约909米)。
金毘罗大芝居是日本现存比较典型的歌舞伎剧场,在香川县琴平町,原属金刀毘罗宫附属剧场,面北,朝向本殿。现存剧场已经迁到神社西面数百米处,所以剧场面东,对着神宫。大芝居始建于天保六年(1835),为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寺社歌舞伎全盖式剧场,昭和四十五年(1970)被指定为国家级重要文化财。金毘罗大芝居占地面积3079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保留了日本传统歌舞伎剧场的形式,观众席不设座椅,而是沿用坐席的样式。每格可坐二人,相邻两格之间的木条可以去掉,去掉后,两格可坐五人。整个剧场阔约12间(约26米),进深19间1尺(约41米),可以容纳观众740名;舞台对面及两侧有二层看楼。舞台面阔6间(约13米),进深约4间(约9米);舞台上手处设乐床,[5]下层高174米,深185米,宽121米;对面下手处设“黑御帘”,[6]规模与乐床相似。回舞台直径3间4尺(约7米);花道长6间4寸5分(约13米),宽130米;花道三七处设“鳖”,[7]面积25×5平方尺;在花道相对位置设有假花道,除了根据剧情的需要用做舞台的延伸部分之外,在这个剧场,其主要功能是观众入场和退场的通道。舞台下面是歌舞伎专用舞台必须有的“奈落”,[8]高230米,里面所有的旋转、升降设备均使用机械原理,靠人力在奈落里运转,运转时不会影响到戏剧演出。
另一实例是下谷上歌舞伎舞台,属露天剧场,位于兵库县神户市北区山田町,是下谷上天彦根神社的附属建筑,始建于天保十一年(1840)。为国家级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财。舞台在本殿之南,距本殿79米。
舞台顶部采用日本传统的“入母屋造茅葺平入”手法(单檐歇山顶),由于屋顶重量较轻,所以,整个舞台只用四根角柱承重。舞台面阔1212米,进深809米,柱高36米,基高086米。回舞台直径568米。虽然旋转装置在舞台下面的奈落里,旋转所需动力同样是人力,但和金毘罗大芝居不同的是,它需要人在舞台上推动回舞台实现旋转。在这个回舞台周边等距离刻有一些凹洞,需要旋转的时候,相关人员就用事先准备好的竹竿插入凹洞,大家一起推动竹竿,使回舞台旋转。该舞台没有固定花道,但在舞台西北挖出一条纵向的壕沟,这条壕沟直通奈落西北面的出口,所以,它既是演员上场的通道,也是演出时临时搭建的花道下部。舞台下面的奈落同时兼作乐屋,层高172米。演员在此化妆准备,演出开始的时候,演员从奈落西北的出口出去,然后上花道。
虽然歌舞伎具有程式性,表演具有夸张性,但其本质是“以华丽所制造的喜悦”。[9]所以,需要布景,需要实物道具。诚如黄遵宪所言:“场中陈列之物一一皆惟妙惟肖。即山林楼阁,亦复架木插树,以疑似之。”[10]同时,作为歌舞伎黄金时代的元禄歌舞伎时代,[11]歌舞伎具有了相当的写实主义精神,由“原来的‘物真似’提高到了具有写实性的台词剧”。[12]而作为转台前身之盆回道具恰恰出现在这个时期,理由不言而喻。回舞台的发明者是为了表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这也深刻影响了歌舞伎的内容、技巧以及导演程式。
18世纪,中国清宫大戏台也有了升降、地井装置以及移动推车“车台”。
清宫大戏楼原有5座,都是历史所无的巨构:圆明园同乐园清音阁、故宫寿安宫大戏楼、故宫宁寿宫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其中圆明园戏楼建于雍正四年至乾隆二年(1726-1737)间,[13]故宫两座建于乾隆时,颐和园戏楼建于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1891-1894)。现仅存故宫畅音阁与颐和园德和园清音阁两座。它们在建筑上基本相同,坐南朝北,由戏台和扮戏楼组成,戏台三层,歇山顶,总高度21米上下。扮戏楼两层,又分南北两部,均重檐歇山顶,以勾连搭相接。通面阔、进深各三间。下层名“寿台”,故宫畅音阁通面阔1444米,通进深1462米,[14]台基高12米,檐柱高455米(畅音阁三层总建筑面积68594平方米);德和园戏楼通面阔145米,通进深147米,[15]台基高126米,总面积达276平方米,檐柱高427米;圆明园同乐园清音阁通面阔1443米,通进深1443米,檐柱高439米。[16]中层“禄台”檐柱轴线内面积与寿台同,被金柱间屏风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北面室外部分为表演区,仅40平米左右。上层“福台”擎檐轴线比寿台檐柱轴线内收约1米,金柱轴线面积为101平方米。
各层之间有天井相通。上层“福台”,前台是一个较小的表演区,中间台面有活动盖板。福台后台是设备层加操作层,它有天井并布满了滑轮,大绞车有9个工作位,井口一边一个,18人同时转动绞车,升降可以让演员乘云板上下。中层“禄台”用于表演的台面比一层小许多,台面几乎全部是活动盖板,演员可以从此进入夹层,再从夹层下到一层寿台。当然,前后台之间也有上下场门。禄台后台远大于前台,是升降云板通过时上下演员和装卸砌末的地方。下层“寿台”是主要表演区,在前台后部上下场门之间有一排高约22米,面阔与戏台同,深约4米的固定高台,叫“寿台明阁”,也叫“仙楼”,其正面有4座木楼梯与寿台台面相通。仙楼与后台由格子门隔开,并设上下场门。寿台的后台很宽敞,两边有直通二层禄台后台的大楼梯。寿台顶部设有7个天井,表演区中间有一个大方形天井,在其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天井,同时,四角各有一个天井。天井分两类:一类是供升降机械的通道,一类是演员上下通道。三层台中间天井垂直相通(二三层位于后台)。寿台下面有地井,有固定的楼梯通向后台台面。地井中间是一个大水井,两边有两排绞车。寿台活动台板和地下层的设置,可以增加演出的变化,用机械实现地下层到一层台面的升降,也可以任意设置演员上下的通道。水井可为水法砌末表演喷水提供水源。扮戏楼高度不及戏台,但占地面积却大于戏台。,
日本歌舞伎剧场在花道靠近舞台的地方设立小型升降台,宽二尺五(约076米),长五尺(月152米)。也有剧场将其分割为两块,在操作之际便于一上一下的运作。升降台只能用于“忍者”(有飞檐走壁本领的奸细)、幽灵、鬼怪等非现实人物的出场与退场,因其形状如龟壳,所以被称为“鳖”。
虽然是特例,但在皇家的财力、物力支持下,清宫戏曲在戏台建筑、舞台技术、砌末布景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大发展。畅音阁大戏台的后台及地下层至今保留有不少大型砌末与装置,其中有一种大型移动平台,在长方形架子下有四个带有万向转轴的轮子,架上可立数人,经过装饰,可以作车,也可作船,由人推动在舞台上移动。对此种装置,俞健先生“暂且也称它为车台”,本文从之。[17]
这里,既有显示皇家气派的因素,也有适应宏大戏曲演出场面的需求。清宫演出人员也是相当庞大,如乾隆四十一年(1776)至四十二年(1777),南府、景山三旗学艺人等就有230名,内府三旗学艺人等有198名,经过乾隆八旬万寿庆典,到太上皇时期,外学伶人数量竟达700人左右。[18]关于清宫大戏,资料保存较为完整,相关研究也比较充分。“大戏”由词臣编写,一般多为10本,每本24出,共240出的连台大戏。著名地有《升平宝筏》、《劝善金科》、《鼎峙春秋》、《忠义璇图》、《昭代箫韶》等。而大戏楼则可以说是专门为演出连台本大戏建造的。如《昭代箫韶》卷首“凡例”要求:“剧中有上帝、神祇、仙佛及人民鬼魅,其出入上下应分福台、禄台、寿台及仙楼、天井、地井。或当从某台某门出入者,今悉斟酌分别注明。”[19]《劝善金科》卷首“凡例”云:
从来演剧,唯有上下二场门,大概从上场门上,下场门下。然有应从上场门上者,亦有应从下场门上者,且有应从上场门上,而仍从上场门下者;有从下场门上,仍应从下场门下者,今悉为注明。若夫上帝神祇、释迦仙子,不便与凡尘同门出入,且有天堂必有地狱,有正路必有旁门,人鬼之辨亦应分晰,并注明每出中。[20]
通常神仙世界的场面铺排,以中层禄台为中心,即身份最高者居禄台,其余神祇分处福、禄、寿三台与仙楼,环绕于主神周围。当不同的主神出现时,各神所处的位置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曾为清末宫官的曹心泉在回忆录中写道大戏台各种设备实用盛况:
宫中戏台,最大者三处,以热河行宫戏台为最大,其次为宁寿宫,其次为颐和园中之颐乐殿。内监称此三戏台为大爷、二爷、三爷。此三台之建筑,皆分三层,下有五口井,极为壮丽。有数本戏,非在此三戏台不能演奏者:一、《宝塔庄严》,内有一幕,从井中以铁轮绞起宝塔五座。二、《地涌金莲》,内有一幕,从井中绞上大金莲花五朵,至台上放开花瓣,内坐大佛五尊。三、《罗汉渡海》,有大砌末制成之鳌鱼,内可藏数十人,以机筒从井里吸水,由鳌鱼口中喷出。至今此巨鳌砌末,仍陈列于宁寿宫戏台上。四、《阐道除邪》,此端午应节戏也,亦从井中向台上吸水。五、《三变福禄寿》,此戏在台上分三层奏演。最初第一层为福,二层为禄,三层为寿。一变而禄居上层,寿居中层,福居下层。再变而寿居上层,福居中层,禄居下层。以上五剧,布景伟大,非此三台,不敷布置。他处戏台较小,不能演此大戏也。[21]
朝鲜燕行使朴趾源《燕岩集》中的资料,叙述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七旬万寿时,朴氏于热河行宫中亲览内廷承应戏的情形云:
八月十三日,乃皇帝万寿节,前三日后三日皆设戏。……台左右木、假山,高与阁齐,而琼树瑶林蒙络其上,剪彩为花,缀珠为果。[22]
从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演出场面之宏大、人物之众多、装扮之繁丽、变幻之巧妙,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写实砌末“车台”也常有运用,《鼎峙春秋》第八本第一出注明:“杂扮水云拥大船上。关公、周仓上船科。”[23]“水云”在船周围,是“扮水卒、持水云旗”的简写。又如《劝善金科》第六本第一出之“聚宝盆、珊瑚树、招宝幡、牟尼珠”等宝物,莫不取实物道具登场。而为呈现地狱景象,铜蛇铁犬、衣服骷髅、铁床血缸、刀山剑树等,亦均是实物。
清宫剧场是在中国传统戏台基础上形成的,来源于神庙戏台,又借鉴了当是城市戏园剧场的构造,而根据宫廷演剧以及显示皇家气派的需要创建的。无论从建筑造型还是实用功能上,都达到了中国传统戏台建筑艺术的顶峰。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戏曲表演是写意性的、虚拟性的、程式化的。清宫大戏的演出应用了许多写实的手段、写实的砌末,同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出现了参照西洋画画法,具有写实性的硬景、软景,运用了管风琴等,这是对传统戏曲表演的革新,不仅仅是夸耀皇家气势。虽然,由于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技术上的限制,此探索不可能推广到广大城乡剧场,但这毕竟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大创举。
虽然中日文化交流一直未曾中断,但直到民国时期,旋转舞台才影响到中国剧场建设。据周贻白先生介绍:“至近年,海道交通日趋发达,舞台的建筑亦渐染外来风气。如转动的舞台,本为日本舞台的特色,民国初年,上海、汉口、长沙等较大商埠均有此种仿制的转动舞台,但行之不久,即归淘汰。”[24]在西方剧场史上,升降装置经常出现,古希腊剧场也有简易的转台与车台。目前,还不知道上述东方剧场的旋转舞台与升降装置是否受到西方剧场的影响,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后记: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博士生丁曼在其导师竹本馆长以及馆内埋忠美沙**帮助下为我提供了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所藏江户时期有关转台与升降台的绘画,特此致谢!
注释:
[1]李道增著《西方戏剧•剧场史》(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2]〔日〕郡司正胜《歌舞伎入门》,李墨译注,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3]〔日〕郡司正胜《歌舞伎入门》第三章第90页注230“回舞台”。
[4](清)黄遵宪撰《日本国志》卷三十六“礼俗志三•乐舞”,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光绪羊城富文斋改刻本,2001年版,第377页。
[5]乐床,歌舞伎音乐伴奏者演奏的专用场所,主要是义太夫(三味线)演奏者所用,所以又叫做太夫座。
[6]黑御帘,歌舞伎特殊音效演奏者的专用场所。因为它位于“下手”处,又叫“下座”,这里演奏的音乐也叫“下座音乐”。
[7]鳖,歌舞伎舞台装置,一种升降台,多位于花道的三七处,用于幽灵、鬼怪等非现实人物出场、退场。因为其升降方式类似于鳖头的伸缩,故名。
[8]奈落,歌舞伎舞台下面的地下室,用来安置操纵舞台道具(廻舞台、鳖等)的设备。
[9]《歌舞伎入门》,第16页。
[10](清)黄遵宪撰《日本国志》卷三十六“礼俗志三•乐舞”,第377页。
[11]大致指以元禄年代(1688—1703)为中心,包括以前五年,以后十五年。参见《歌舞伎入门》第83页。
[12]《歌舞伎入门》第43页。
[13]参见翟小菊《德和园戏台研究》,《中国紫禁城研究论文集》第二辑,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166页。或曰建于乾隆初年,参见刘敦桢《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刘敦桢文集》(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91页。
[14]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罗德胤博士测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论文《中国古戏台建筑研究》,第117页,北京:清华大学,2003年4月。另《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该词条言寿台约14米见方,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
[15]有研究者据光绪十六年(1890)《德和园工程做法册》之记录,断定通面阔17米,通进深16米,檐柱高448米,中层宽12米,上层宽1018米。参见翟小菊《德和园戏台研究》,《中国紫禁城研究论文集》第二辑。
[16]罗德胤据李建芸学士论文《同乐园复原设计研究》测算,《中国古戏台建筑研究》表5-1“大戏楼戏台部分主要尺寸列表”,第117-118页。
[17]参阅俞健《清宫大戏台与舞台技术》,《艺术科技》1999年第2期。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下卷收录。
[18]朱家溍、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版,第37-38页。
[19]《昭代箫韶》卷首“凡例”,《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之六,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64年版,本卷页12。
[20]《劝善金科》卷首“凡例”,《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之五,本卷页11。
[21]曹心泉口述、邵茗生笔记《前清内廷演戏回忆录》,《剧学月刊》第2卷第5期,1933年5月。
[22]朴趾源《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戏本名目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页。
[23]《鼎峙春秋》八本一出,《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之三,本卷页1。
[24]周贻白《中国剧场史》,《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481页。
日本文化中有个能剧文化,在日本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种文化结合了舞蹈、音乐、戏剧等元素,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剧目之一。它的特点是不注重外在动作或语言,而是去注重在动作或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也就是说表演者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动作或语言中,以期达到一种感动观众的效果。
从历史上看,能剧是中国五代十国时候出现的一种戏曲。这种戏曲在宋朝时期达到顶峰。宋朝晚期,这种戏曲有一部分零散地传入到了日本,随后就与日本的本土戏剧融合到了一起,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能剧。再后来,随着这种戏剧形式的发扬深化,逐渐发展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能剧艺术。后世普遍认为日本能剧的成型时期是在十四世纪末和十五世纪初。
19世纪中叶以前,能剧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能剧演员的待遇和地位都很高。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能剧的地位急转而下。只有日本的一些特殊机构才会保有这种剧目,能剧文化在此期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甚至一度出现断裂的危险。二战后,由于外国游客对能剧的喜爱,日本政府才又开始扶植能剧。
1957年,日本政府把能剧文化定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被收录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能剧文化终于得以发展和保留。能剧歌颂或表达的事物分五种:第一是神灵;第二是武士;第三是妇人;第四是狂人或罪恶的灵魂;第五是鬼畜;这五个事物分别对应着五种境界,五种人生。神灵是最高的人生,是最神圣的境界。
有意思的是能剧的角色都是男性,他们的服装也很有特色,除此之外,主角还会戴上面具,而戴面具就意味着进入角色,就要按照角色赋予的动作和灵魂去演绎。这个过程中,舞台的背景设置也要跟角色匹配,往往给人一种肃穆感和庄重感,展现出日本能剧文化中的隐忍与克制。
能剧文化虽然有些类似于中国的京剧,但是其中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几乎每个能剧的人物都戴着面具。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能剧的受众变得越来越窄,现在大都是日本的中老年人在观看和支持。和京剧有些类似的是,日本的年轻人大都对能剧文化兴趣不大,在发扬和传承方面,可谓危机重重。
能剧与狂言、歌舞伎不同,从出现时间看,能剧的历史更悠久。而狂言是一种以滑稽的对白来表演,有些类似于中国的相声。歌舞伎是日本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成型的时期也相对较晚。歌舞伎的特点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华丽、化妆比较浓艳。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时代(1600年~1868年)初期,与能剧、狂言、木偶净琉璃一道作为日本的四大剧种而保留至今。
1603年岛根县出云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专事奏乐、祈祷等工作)阿国在京都演绎的舞蹈和短剧被认为是歌舞伎的起源。但在歌舞伎诞生初期是没有女形的。
阿国创建了歌舞伎后,在京都、大阪一带的“游女”受其影响组织了许多“游女歌舞伎”,她们除了演剧之外还从事卖*活动。当时的日本德川幕府对“游女歌舞伎”的*乱行为采取了取缔措施,于1629年公布禁止女人演戏的法律,结束了“游女歌舞伎”的时代。女人演戏被禁止,并没有中断歌舞伎的发展,剧团变更办法,以年轻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由此产生了歌舞伎中的“女形”。但年轻男子的演出随后也因常伦道德的败坏而在1652年被取缔。 歌舞伎开始演变成了由成年男子演绎的剧种。从此女形艺术便得以稳固并延续至今。
几乎与木偶净琉璃产生的时期差不多,歌舞伎这种日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也露出了端倪。歌舞伎直接承传的渊源,是一种名叫“风流”的狂热舞蹈。
在江户初期,出云地方出现了一个叫阿国的巫女,她很善于跳舞,并且创作了一种叫作“念佛踊”的舞蹈。她的丈夫名叫名古屋山三郎,很善于唱俗歌,两人琴瑟相谐,成立了剧班,到京都一带去演出。1604年,丰国神社举办祭祀歌舞盛会,与会者达500多人,阿国应邀前去演出她的歌舞伎,在她的狂热舞蹈的感召下,所有人都拍手击掌,随节拍一起扭动身体,创造了一种狂欢节般的气氛,阿国出尽了风头,也从此确立了歌舞伎在日本的社会地位。
阿国演出的歌舞伎,有一个特点是女扮男装,她往往穿上黑色的僧衣,头上包着黑布,用红丝带在身上挂一个铜钲,起舞时击钲,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阿国歌舞伎的演员中男女混杂,也有儿童参演,在歌舞之间,还要做出种种滑稽可笑的表演,演唱当时流行的时调。这就有效地打破了能和狂言中泾渭分明的悲剧与喜剧,崇高与滑稽的界限。由于这种演出生动灵活,故广受人们的欢迎。其他的艺人都来仿效,结果,能和狂言等各种演艺成分渗透进来,甚至木偶净琉璃中的三味线也被用于歌舞伎的伴奏了。
火影中日本文化元素还蛮多的,简述如下:
1、人物名称
“鸣人”出自日本地名“鸣门海峡”,而鸣门海峡最具标志性的景观则是涡潮。这就是漩涡鸣人的由来。
“佐助”的名字来源于日本战国时代的忍者“猿飞佐助”,而“宇智波”则是团扇的意思。
“春野樱”的名字取自日本国花——樱花。
2、忍术
通灵之术:日语写作“口寄せの术(kutiyosenojyutu)”,其中的‘口寄せ’的意思是反魂、召唤的意思,在神道教盛行的日本,这也是古代阴阳师常用的巫师之一。在火影的世界中则被演绎成了人与动物的契约。
千代的白秘技——近松十人众:为什么叫近松,一开始笔者也没多想,直到偶然在图书馆翻看了一篇介绍歌舞伎的文章,才知道这个名字出自江户时代一个非常有名的歌舞伎和木偶剧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木偶剧的代表作《曾根崎情死》便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这部作品讲的是游女阿初和商人德兵卫的爱情悲剧,以两人双双殉情而结尾。这个故事也被后人以歌舞伎的形式演绎出来并也取得巨大成功。
3、日本神话
鼬的写轮眼主要有三招,月读、天照、须佐能乎。这三个名字的拥有者,其实是日本神话中所谓的‘三贵子’,即:天照御大神、月读命、须佐之男命。
鼬的三神器,草剃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是日本天皇登基时不可缺少的神物,也源自于日本神话。
伊邪纳岐、伊邪那美是日本神话中的兄妹,创造了日本列岛和八百万众神。
鼬用草薙剑封印大蛇丸的八岐大蛇,是神话中须佐之男封印八岐大蛇的还原。
以上,求采纳~O(∩_∩)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