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走进大学语文课程_大学语文课程

让“体验”走进大学语文课程_大学语文课程,第1张

  摘 要:无论是从教学过程乃至母语学习自身的特点还是从学生素质内化的条件来看,大学语文教学都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因此,大学语文课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在积极体验中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享受。若能如此,大学生与母语学习的隔膜状态定能消除。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体验;情感;内化

一、语文课程中“体验”的内涵

在哲学家那里,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主体对于生命意义的把握,它具有本体论意义。从心理学的维度来看,“体验又与主体的情感、意志、想象、回忆、直觉等心理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一般把体验看成是情感的生发剂或主要成分之一。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人们把它作这样的界定: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包括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认同,也就是说,体验之中既包含认知的成分(但又不同于纯粹的认知),又包括情感的因素,是二者相互交融的一种状态;但它又以情感活动为其显著特征和核心,因而“体验”一般被称为“情感体验”。

为了进一步把握体验的深刻内涵,我们还需要探讨它的特征。体验,作为一种适用于所有知识范畴和所有学科的一种教学方式,[2]具有情感性、主体性、个体性、亲历性等一般特征。但是,就语文课程而言,体验又有自己的种种特殊表现。具体说明如下:

1.情感性。体验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地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3]所以说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侧重于内心感受和情绪把握。这就是体验的情感性。

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相比,语文课程具有特别丰富的情感资源,这是语文课激发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巨大优势。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以情会文”、“以情感悟”,打破时空环境的限制,与作者、文本形成情感交融,产生情感共鸣,真正领会到祖国语文的甜美

金业文,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滋味。倘若体验至深处,主体就会全身心投入,进入一种近乎心醉神迷的状态,甚至要用“歌之咏之,舞之蹈之”的方式才足以表达自己体验中的情感勃发。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2.主体性。体验总是主体自己的体验,是学生自己学习,自己阅读的结果。没有主体“自我”的认知、情感、实践的投入,体验就无从产生。而且,由于主体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文本(较之学术资料,文学文本本身就具有多元解读和多种体验的可能性),各人的体验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课程体验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

3.亲历性。体验的主体性同时意味着体验的亲历性。体验的亲历性实质上就是指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亲身实践,也就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真正落实。“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凡事只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方晓其中滋味。教师对课文的条分缕析毕竟不能替代学生本人的亲自感受与体验。

就客观性而言,可将体验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体验,即直接体验。另一类是主体在心理上虚拟性地“亲身经历”活动、场景等,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别人的迁移理解或调动自己以往的感受与当下情景整合,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4]这是一种间接体验。语文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学生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经历一番,所以学校情景中的体验主要是指这种间接体验。但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践机会,我们应该利用这个优势组织和鼓励学生更多地亲历课外、校外语文实践,从中获得更加丰富更加真切的体验。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由于文学作品占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绝大部分,而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含而不露”、“言不尽意”、“弦外有音”,而不是直接告白(“意合性”很强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所以,较之政治、历史等学科,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常常深深地隐藏在语言文字之中。这意味着语文学习中的体验过程应遵循“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的路子,即首先要下工夫对语言文字本身加以品味,然后才能把握得到字里行间跳动的情感脉搏,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游离于文本语言文字之外,就不可能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这也许是语文课程中的体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主要是指主体对言语艺术以及渗透于其中的知识、情感、思想、价值观等的亲历、感受和领悟。

二、大学语文课程为什么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了解了体验的内涵与特征,接下来我们应该明白大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1.语文教学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教学,实质上总是一种情知交融的活动,或者说情知交融是教学的应然状态,否则就不会取得良好效果。可是,不少大学语文课却片面强调认知方面,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应有的学习激情和精神享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虽然也并非完全不提“情感教育”,但仅仅将其作为为认知服务的手段,事实上理性认识的任务总是压抑并排斥了个体的情感体验,致使学生日渐感情淡漠、体验荒芜。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一大失误。

情感不仅是认知的手段,而且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目的本身。因为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主体工程之一的大学语文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情感教育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情感优势,强化学生的体验过程,催生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优化他们的情感品质,应当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2.重在体验和感悟,是语文学习尤其是汉语文学习的特点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大学人文课程不同,它主要不是通过系统的哲学、伦理、历史、语言等知识,以人类普适的价值和准则体系引导学生接受“精神的洗礼”;而是立足于文学作品――“隐喻”的文学作品,以情感体验来触动学生的回味与思考,形成对社会和人生意义的领悟,从而获得精神的成长。这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也是语文教育的优势,因为这样更容易触及人的灵魂深处。如果直接阐释价值和准则,大学语文远不如“两课”、大学人文等课程清晰简练,它自己也似乎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另外,语文教学重在体验和感悟,还与大学语文学习的对象和凭借――汉民族语文自身的特点有关。大学 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语或者说汉民族母语的教育。汉语的显著特点是“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常常以尽可能简省的表层形式来包孕尽可能丰富的深层语义,而且还缺乏像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标记作为解读提示,所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说,汉语的理解“纯粹的默想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所谓“纯粹的默想代替了一部分语法”,实际上表明,对汉语的学习主要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默想”,即学习者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感悟。我国几千年来的语文教育经验也证明,让学生在多读多写中自我体验和感悟语文规律及其深刻底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子。

3.体验是形成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化机制

人的素质形成与内化最为相关。没有内化过程,任何教育影响都无法转化为人的素质。而体验则是内化发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内化发生的最重要机制。这是因为无论是知识、能力、学习方法,还是情感、价值观,若没有经学生的亲身感受、体验,那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学生亲历体验,客体才会进入主体的内心结构,在主体内心扎根、繁殖并与主体产生融合,进而内化为己有,成为自身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

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表明,能否有效地使用相应的学习方法,是区分学习者能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5]这是因为掌握了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学会了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根据各种学习变量灵活地选择、使用、变换学习方法或者说不能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特别是学习方法的使用予以有效调节的话,其效果仍然不佳。这就需要学习者具有对当前的认知活动(包括学习方法的使用)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即元认知能力。有学者指出,单纯的学法指导已经出现了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缺乏,[6]“学习方法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才能取得满意效果。”[7]一般认为,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主要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这两大要素构成,二者相互作用,实现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作用。在此过程中,体验的作用不可小视,因为只有当个体深刻地体验到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他才可能知道哪些学习方法适用于自己并将其内化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之中;同样,也只有当个体深刻地体验到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他才可能根据体验的反馈(有效或无效)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包括学习方法的使用及时予以调节。可见,主体体验不仅是学习方法知识内化的机制,而且也是元认知调节作用得以发挥的中介。

三、“体验”,该如何生成

既然“情感体验”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语文课就应该努力促使学生体验的生成。

1.“美读”与体验生成

大学语文课应该多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会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则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能将读者与文本直接沟通起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美读”,能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乐而忘返,浸润其中,陶醉其中,对文章的体验、感受油然而生。因此,朗读是一种极好的自我情感体验的方法。例如,《散步》一文通过形象和细节渗透着浓浓亲情,当一家人面临着“走大路还是小路”的选择时,“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如果说“摸摸脑瓜”的动作体现出了老人的慈爱,那么让学生再读一读,品一品,兴许会勾起他们对类似生活细节的回忆与联想――“我奶奶也常常拍拍我的头,很温暖”,那种真实的情感体味就自然涌上了心头。

2.情境创设与体验生成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感产生的机制之一是情境熏陶,即所谓的“触景生情”。人进入某一种实际情景,或接触虚拟情景,甚至在头脑中想象情景,都能激起人的体验。[8]因此,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途径创设情景,以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比如,(1)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能触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仿佛进入到了课文特定的情景之中,从而引发出种种感受、体验:(2)背景音乐烘托、多媒体仿真也能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譬如说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用“月夜思故乡”的多媒体镜头并配以节奏舒缓、音调低沉的乐曲来诱发学生对思乡情的体验。此外,角色表演或课本剧、展示等也不失为营造体验情境的良好方式。

3.亲身经历与体验生成

上文两种情形实质上都是在非自然(非真实)状态下进行的一种虚拟体验(或者叫间接体验),它们主要是通过外界诱因(声、乐感染,情境激发等),借助学生自身的想象和联想而达到的一种体验。但是,学生若完全不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这些虚拟体验就无法产生。鲁迅先生曾说“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反之,亲自经历的事情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体验甚至是强烈的体验,例如中国封建贵族**们看了《红楼梦》,倒是很有可能为林黛玉“抹几把同情的泪水的”,其原因兴许是类似的生活经历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感知实物实景较之语言描述会使主体受到更直接、更亲切、更强烈的刺激,由此而引发的体验也特别丰富、特别真切、特别鲜活。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不苟同他人之说,曾经亲往现场考察,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还获得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切身体会(《苏轼文集》卷十一)。倘若没有那一番亲临感知,恐怕苏轼心目中是无法生出那切身体会的。的确,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东西是难以在虚拟条件下得到真正体验的。此时,我们何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到田野去亲身感受一下呢恐怕许多在教室里头无法体验到的东西,在那里能体验到。

朱熹曾说:“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所谓“切己体验”,就是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好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生活会给予我们许多体验。虽然说生活是产生人生体验的沃土,但是碌碌无为的生活不在其内,不去用心感受的生活也不在其内。语文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抱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且还要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以“体验日记”、“感悟作文”等形式作有意识的归纳和累积。这样,人生体验丰富了,一定会大有利于课内外、校内外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3]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詹先明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江西教育科研,2002(8)

[5]董守文成人学习学[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6]黄勇学法指导的危机与学习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5)

[7]黄旭元认知与学习策略[J]教育评论,1991(5)

[8]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责任编辑:陈立民]

  摄影构图常用技巧

 1、摄点的画面效果

 摄影构图就是相机镜头的构图。相机镜头对准被摄体的方位就是拍摄点。拍摄点不同,同一景物在画面上的效果就大不一样。选好拍摄点往往能成为一幅好照片的关键所在。

 A、不同摄距的画面效果。

 拍摄距离的不同,会带来画面的不同效果,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擅长的表现效果。一般分以下几种:

 远景:被摄景物范围广阔深远,擅长于表现景物的气势,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景物的整体结构而忽略其的表现。

 全景: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长于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极其所处的环境特点。相对来说,全景比远景有更明显的立体效果。

 中景:被摄景物范围介于远景和全景中间,擅长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情节取胜。

 近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擅长于对人物神态或景物的主要形状做细腻的刻画。

 特写:是对被摄人物或景物的某一局部进行更为集中突出的再现。它比近景的刻画更细腻、更具体。

 B、不同方向的画面效果。

 “方向”是指拍摄点位于被摄体的正面、背面还是侧面。拍摄点的方向变化既会使主题的形象发生显著变化,又会使背景的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

 正面方向:即相机正对被摄主体的正面。擅长于表现对称美,能产生庄重、威严、静穆之感。但是画面缺乏透视感。

 斜侧方向:能使被摄体本身的水平线在画面上变成一种能产生强烈透视效果的汇聚线,因而有助于表现出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画面显得生动,有利于突出主体。

 正侧方向:即与被摄主体正面成90度的侧方向。常用于拍人物,其特点能生动表现人物脸部,尤其是鼻子的轮廓线条。但不宜拍建筑物,因其会削弱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背面方向: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拍摄,用背面方向拍摄人物时,若注意姿势的运用,能产生一种含蓄美,让人引起更多的联想。

 C、不同高度的画面效果。

 “高度”是指相机高于、低于还是同于主体的水平高度。

 平拍:相机位置与被摄主体处于类同的高度,特征是镜头朝水平方向拍摄。

 仰拍:相机位置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着向上的方向仰起拍摄。仰拍有助与强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但镜头不能过仰,否则会产生人物或景物的严重变形。

 俯拍:相机位置高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下拍摄。其最大特点是能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发展,有助于画面产生丰富的景层和深远的空间感。

 2、光线的造型效果

 光线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会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其中分:

 A、正面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面,随角度高低分为平射光、顺光和高位顺光。正面光照射的主体会使人感觉很明亮,但立体感差。

 B、前侧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被摄体与人物有生气和立体感。

 C、侧光。又称90度侧光,侧光下的被摄体呈阴阳效果,能突出名暗的强烈对比。

 D、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

 E、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

 F、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中午的阳光。

 G、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自然界常见于水面的反光。

 3、主体的视觉效果

 构图,最重要的是拍摄主角(即主体)应放在什么位置,这就是主体的定位。在一幅好PP中,一般来说,应该用一个最吸引人视觉注意力的中心点,即“视觉中心”。

 我们常见的画面中视觉中心的位置,可采用九宫格的“三等法”,构成井字形状。即在一幅画面上用纵横各两条线组成井字,那么井字中的四个交叉点,就是排布摄影主体位置的最佳点。

 为了达到画面的视觉效果,还要注意前景与背景的运用。前景是指处于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景物,它是帮 助主体反映季节特征、地方特征,促使观众产生联想、产生意境的效果。背景是画面上主体后面的景物。它是画面的组成部分,用以衬托主体。注意背景要简洁,要 与主体有鲜明的对比,它有提高主体视觉效果的作用。

 4、线条的形式效果

 自然界的很多物体一旦进入我们的镜头 ,很明显的形成了线条结构。常见的构图有以下几种:

 A、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上有多种多样,如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还有斜三角形,侧三角形等。正三角形有稳重、均衡、安定的特点,而倒三角形给人以不稳定感,但极有动感,视觉的刺激比较激烈。另外,“V”字型构图也属于三角形构图。

 B、S形构图

 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属于规律的定型曲线,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有活力和韵味,而且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可有力的表现其场面的空间感与深度感。

 C、十字形图

 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这种构图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可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但不易使横竖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如果两线长短一致,且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活力和动感,会减弱其表现力。

 D、斜线交叉形构图

 十字型的变形即为斜线交叉的构图。将原来十字形的横竖两条线的交叉点为轴心,歪过来便成了两条斜线,以斜线交叉形式构成的画面与前者相比减少了对称的呆板,而更具有动感,更为活泼,舒展。

 E、米字形构图

 米字形构图不仅是“米”字形,而且是以一个交点为轴心的`多线交叉图形,他有团结向内聚力的感觉。其线条是交点内聚,有向心力的象征,如蝴蝶的两个翅膀,所以又称做“蝶形”构图。

 F、框架形构图

 框架形构图是把要表现的主体,用离镜头最近的树丛、花草等围在中心,使前景形成一个“框”,使观众透过框架欣赏主体,这种PP要注意框架与主体间要有强烈的明暗或虚实反差。

 G、布满形构图

 它不仅是指用一个单独的被摄体把画面占满,来突出主体,而且还指以较多数量的被摄体把画面布满,不留任何空白。由于被摄体的影象挤的满满当当的,所以不会出现不均衡不稳重的问题,会给人以想象,把视线引到画面外。

 H、对角线形构图

 对角线构图一是指画面的4个角之间的关系和对角线的作用,二是指物体在画面中营造对角线,使画面活起来的构图形式。

 对角线可引导人的视线而形成动感,让画面增加活力,使固定的影象有变化。除了利用画面的对角线外,还可用景物在画面中营造对角线。营造对角线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倾斜画面,选择拍摄角度,利用透视等,使主体形成对角状态。

 I、造向角形构图

 造向角即在画面中有意营造角度,与对角线构图不同的是它是在画面中营造一个或几个角,以角来表示运 动的方向。角度越小,冲击力越大;角度越锐,动感越强。这种构图可以营造气氛,增强艺术表现力。造向角形式构图不仅可以利用建筑物,还可用其他人物群像、 场面场景,均可造出角度来。

 J、中心汇聚形式构图

 中心会聚,就是画幅中的所有线条向中心会聚而来,形成一种交集状,将观众的视线引到会聚的中心点上。这种构图除了要反映深向远方的线条外,要把主体景物安排在会聚点的位置上,不要形成会聚无主的局面。

 K、对称形构图

 对称形构图是指景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因素,在中轴线两侧以对应关系展开或组合而构成一体。对称, 它要求画面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端有互相对应的相同的物体,或者物体不完全相同,但其大小相称,位置对应。

 5、影调的情感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因光线照射的情况不同,物体吸收和反射光的特征不同,都有不同的颜色和亮度。在画面 上会显示出景物的明暗变化,从而使我们认识景物的形状、体积和质感。如在最亮到最暗的影调中,不同深浅的影调层次多,过度趋势缓慢,这样的称为“柔调”, 反之,称为“硬调”,处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调”。黑白色调占画面的比例不同,又会构成不同的感觉。有的呈“高调”,有的呈“低调”。彩色照片分:暖调、 冷调、对比色调、和谐色调等等。

 在这五彩缤纷的色彩基调中,它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情绪性、象征性、功能性的感觉效果。如:在不同色别中,暖色使人感到距离近,给人以温暖感;冷色则使人感到距离远,给人以凉爽感。

突出照片重点的六个技巧

 1、通过布局突出重点:

 我们知道:实景和实景照片的区别就是:照片受四条边框的限制,而实景是连续不断的,观者可以把注意力移向周边任何部分。因此,摄影师如何将静物安排在这四条线之内,决定了其作品的成败。

 至关重要的,就是决定把作为趣味中心的被摄主体安排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放在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为突出,切记,“一切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的原则。黄金分割,九宫格,画面中心统统可以由你安排,但是务必牢记一点,用心布局!这关系到你作品的成败!

 2、通过大小比例关系突出重点:

 突出被摄主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它的尺寸看起来不太一样,上面这张照片巨幅广告里的女主角比实际生活中的男主角要大的多,对比起来,那个在角落里的黑人男性是那么卑微。

 打破正常的比例关系,无论是缩小或放大,都能达到突出重点的理想效果。

 3、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

 就好像下面这张照片,铁丝网后面的那个孩子,他的眼神清澈透明,不论是什么样的限制都圈禁不住自由的心。这样富于创意的画框无处不在,只要你拍摄前用心去观察。但是你要知道,这种画框式的构图只是一种“噱头”,是用来调换口味的,不可滥用。你当然不会要人们去多看画框而少看被拍摄对象。

 4、通过用光来突出主体:

 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摄影玩的都是你对光线的运用,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比如获得准确的曝光量,它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手段。无论何时,只要看取景器,就要先看光线,观察光线的效果和体验光线的性质,通过用光来突出重点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5、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重点:

 首先,对你的拍摄对象精确聚焦,其次,如果你的拍摄对象是人,让他/她的眼睛直视镜头,把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她的眼睛上。第三,把被摄物体放在画面正中偏上。

 6、通过用光来突出主体:

  有人认为黑白摄影是一种情怀,是向大师致敬的一种表现手法,亦或是一种最淳朴情感的表达方式。不论哪一种,黑白摄影仍然在一部分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黑白照片拍摄小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5个黑白照片拍摄小技巧

前期拍彩色 后期转黑白

虽然市面上大部分数码相机都有黑白模式,但是并不建议大家直接进行拍摄。数码相机内的黑白模式类似于一种滤镜效果,选择此模式拍摄影象会先经过相机内部二次处理,然后再输出黑白照片。这样会对画面的质量以及丰富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前期先拍摄彩色照片,然后在使用后期软体处理则能更好的保证画质,另外后期的空间也比较大。

拍摄RAW格式

  既然前面已经建议大家后期调整为黑白模式,那么前期拍摄时就要尽量使用RAW模式。这是相机记录照片资料的原档案,能够为后期留出最大的调整空间。对于刚入门的初学者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占用记忆体较多。

高/低感光度

众所周知,低感光度可带来良好的画质,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用低感光度吧。但如果拍摄环境的明亮度不够,可以适当提高感光度,要知道有些人还喜欢在后期中加强黑白照片的颗粒感呢。

把握好拍摄时机

由于黑白影像是由黑、白、灰三种色调组成,所以更讲求光线的运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把拍摄时机单列出来的原因了。虽然色调单一,但是好的光线更能将观众带入到摄影师想要呈现的意境中。另外,一些对比度反差较大的照片也比较适合后期调成黑白,大家不妨试试。 讲究构图

构图在黑白摄影中显得尤其重要,所以黑白影像也是最考验摄影师基本功的。大家可以使用经典的三分法构图,或者运用画面中的点、线进行合理构图。初学者可以由简入手,慢慢地再将更多的元素纳入拍摄范围。

在低光环境下也能拍摄的要诀

一、 寻找更多光源

虽然现场光可能不足,但拍摄时可以尽量寻找更多有光线的地方,例如桌面的小蜡烛、街头的交通灯,甚至是天上明亮的月光,也可以作为加强光线的源头,因此不要放弃去寻找更多光线,有时只要改变一下角度或是后退一步,已经可以得到更多光源了。

二、提升ISO、放大光圈

在数码相机的世界,改变感光度令拍摄更方便、更容易拍摄,一张高ISO、有讯噪的相片大多数也会比模糊不清的相片来得好吧而且讯噪可以在后制软体下减少影响,如果是RAW档效果更佳。

放大光圈可以有效吸收更多光线,但缺点是浅景深和大光团镜头一般较昂贵,建议初学者可以入手拥有大光圈的定焦镜头,价钱比较平易近人。

三、正确的手持姿势

虽然有着「安全快门」的理论,但若果你拥有一个正确的手持姿势,可以令相机更稳固,从而令安全快门更慢,这样ISO和光圈也不用调较到那么极端了!

四、靠在稳固的地方

这个方法无论是在室内或户外也适用,也是笔者常常使用的技巧!拍摄前可以把身体靠在柱、树干、桌子、甚至是伏在地上,总之任何有足够力量让你依靠的东西也可以,这样你可以更稳固地手持相机,记得按下快门时要轻轻的,切勿过份用力。

五、使用三脚架

最后,当然不能少的便是使用三脚架了,虽然三脚架在拍摄静态物件或景物时很有用,但其机动性低,在一些拍摄的场合并不适用,这时便需要用到以上四点的技巧了!

突出照片重点的六个技巧

1、通过布局突出重点:

我们知道:实景和实景照片的区别就是:照片受四条边框的限制,而实景是连续不断的,观者可以把注意力移向周边任何部分。因此,摄影师如何将静物安排在这四条线之内,决定了其作品的成败。

至关重要的,就是决定把作为趣味中心的被摄主体安排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放在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为突出,切记,“一切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的原则。黄金分割,九宫格,画面中心统统可以由你安排,但是务必牢记一点,用心布局!这关系到你作品的成败!

2、通过大小比例关系突出重点:

突出被摄主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它的尺寸看起来不太一样,上面这张照片巨幅广告里的女主角比实际生活中的男主角要大的多,对比起来,那个在角落里的黑人男性是那么卑微。

打破正常的比例关系,无论是缩小或放大,都能达到突出重点的理想效果。

3、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

就好像下面这张照片,铁丝网后面的那个孩子,他的眼神清澈透明,不论是什么样的限制都圈禁不住自由的心。这样富于创意的画框无处不在,只要你拍摄前用心去观察。但是你要知道,这种画框式的构图只是一种“噱头”,是用来调换口味的,不可滥用。你当然不会要人们去多看画框而少看被拍摄物件。

4、通过用光来突出主体:

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摄影玩的都是你对光线的运用,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比如获得准确的曝光量,它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手段。无论何时,只要看取景器,就要先看光线,观察光线的效果和体验光线的性质,通过用光来突出重点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5、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重点:

首先,对你的拍摄物件精确聚焦,其次,如果你的拍摄物件是人,让他/她的眼睛直视镜头,把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她的眼睛上。第三,把被摄物体放在画面正中偏上。

6、通过用光来突出主体:

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摄影玩的都是你对光线的运用,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比如获得准确的曝光量,它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手段。无论何时,只要看取景器,就要先看光线,观察光线的效果和体验光线的性质,通过用光来突出重点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猜你感兴趣:

《最长的一天》上映于1962年9月,可以说是非常老的一部**,也是非常经典的一部**,里面群星荟萃,大腕云集,影片是描述登陆诺曼底第一天发生的事情。**时长178分钟,每个画面都是令人难以忘记的经典,可以说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最长的一天》和其他的战争**是不同的,不是主要凸显个人英雄主义的一部片子,而是人物和场景不断切换,以叙事为主,里面有很多明星,出众演技也没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是被这场最关键的一役震撼了。影片比较客观的描述了这场战役,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可以说非常中立,这不得不让人为之钦佩。

影片高度还原了那次战争的场景,虽然那时候的**都是黑白片,但丝毫不影响**的观感,我们唯一感觉到的是这场战争的真实,关于大场景的拍摄很少,但是关于战争的细节,士兵的演绎,战争的残酷,每一帧都是那么惊心动魄,每一帧都让我们难忘。

这场战役作为二战最关键的一战,最终我们希望的一方获得了胜利。这部片子非常令人回味,细节入胜,影片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描绘了这场战役。唯有坚持信念,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愿世界不要再有战争,愿世界永远和平。

文丨尺素

绝世甜剧《东宫》作为一部古装言情加网剧,按理说在我们国家这数不清的电视剧浪潮中,很容易被淹没,但是它却凭着实景拍摄、良心制作,成功收割了东宫女孩儿们的芳心。

我们细细探究,东宫四人组里,对于女主小枫,裴照爱得最深沉。

不管是男主李承鄞,还是师父顾剑都是先对女主加以利用,而唯一没有伤害过小枫的人就是裴照。

李承鄞算是史上最狠心的男主,为了一场莫须有的误会杀光了女主外公家的族人,还手刃外公,就是那么巧还被女主看见了。将岳父逼疯,岳母自杀,还声称他爱小枫。

网友就调侃狗子李承鄞:恋爱吗?灭族的那种。 按理说李承鄞就不该跳下忘川,就应该让他一辈子活在对小枫的忏悔中,说不定最后女主还不会被逼死。

师父顾剑,他的爱情,终究是一场悲剧。他错就错在醒悟太晚,如果一开始他就带小枫走,不把她送给李承鄞,就不会有后面的事了,非要等到女主族人都被杀光了,才想起来该保护她。被阿渡推下悬崖, 最后万箭穿心也是他的宿命了,他这一生都在为女主忏悔。

裴照和女主初识在阿翁的营帐中,小枫教他吹她们那儿的乐器。只有裴照没有利用过小枫,反而一直出现在女主有危险的地方,默默地保护她;为她处理冤假错案,为她吓跑恶霸,知道小枫生性跳脱,故意放水让小枫出宫,为她排忧解难。

裴照只会对一个人笑,那就是小枫。他所有的小动作也是为了小枫,小枫给他做了一个护腕,还像小孩子一样去跟顾剑炫耀。这个男人的爱更深沉,更沉默。

只可以小枫对李承鄞是爱,对师父是怨,对裴照却始终只是朋友之情。裴照是李承鄞最衷心的将领,这段悸动终究不会有结局,最后也还是娶了公主洛熙。

如果小枫和裴照能够有一段情缘,那必是公主与骑士的绝美之恋,没有与李承鄞的爱恨纠葛,没有与顾剑的师徒恩怨,只有与裴照的惺惺相惜。导演,求安排。

1、融于自然

融于自然,是把园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融于自然的目的,是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使人们获得丰富的审美对象,尤其是自然美。

例如通过围墙漏窗的设置,就可以使人们从漏窗中观赏到墙外的美好风光,给园林造成幽深广阔的境界和意趣。融于自然的手段,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园林空间。

2、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指园林的建造,包括筑山、理池、设置花木、建筑房屋等等,都服从于自然美的需要,而不能破坏自然美。也就是说,要讲求合理开发。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影响:

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艺术,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优秀建筑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理论和创作实践经验。

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建设势必要充分反映劳动人民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为使人们有优美的休养、休息以及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就必然要进行园林建设。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风景园林的开发与建设也将随之兴旺发达起来,自然风景资源的开发也必将加快步伐。如何借鉴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经验,就要进行总结,汲取其精华,为我们今天的新型园林建设服务。

社会科学网-中国古园林审美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69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