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一个人是火一个人是冰是什么意思?

比喻一个人是火一个人是冰是什么意思?,第1张

    如何理解“一个人是火一个人是冰”这两个比喻句呢? 

    看到这两个比喻句,可能会想到这样两个说法——

    一是俗话说的“冰火两重天”:这说明了火与冰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风格。

另一个是两个词语:“热情似火”“冷冰冰”:这说明了“火”代表的是热情、热烈、奔放、开放等性格、风格,而“冰”则是与其相反,代表的是慢热、冷漠、低调等性格、风格。

经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回答上述问题了:

“一个人是火”是比喻这个人是一个情感浓烈、热情奔放的人;

“一个人是冰”是比喻这个人是一个慢热、冷漠的人。

意思是一个人的内心坚强,不容易被外界的冷漠、困难或伤害所动摇。冰会融化,我的心不会融化将冰与人的心进行对比,冰代表着脆弱、易受伤害的一面,而心则代表着内在的情感和意志力,通过表达自己的内心不会融化,意味着无论外界如何冷酷或困难,自己都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原则和情感。

1、《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3、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打春之牛,后亦以苇或纸制。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稚子弄冰》感情: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稚子弄冰

杨万里 〔宋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译文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2、注释

稚子:幼儿,小孩子。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题库内容:

如履薄冰的解释

[tread on eggs]

像踩在薄冰上。 比喻 随时都会发生 危险 ,做事极为小心 谨慎 忠恪祗顺,如履薄冰。——三国魏· 曹操 《请爵荀彧表》 详细解释 比喻戒惧敬慎的心理。 《诗·小雅·小旻》 :“ 战战兢兢 ,如临 深渊 ,如履薄冰。” 毛 传:“恐陷也。” 汉 蔡邕 《西鼎铭》 :“于时侍从陛阶,与闻公之昌言者,莫不惕厉,如履薄冰。”

词语分解

如的解释 如 ú 依照顺从:如愿。 如意 。 如法炮制 。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 如初 。游人如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到,往:如厕。 假若,假设:如果。 如若 。假如。 奈,怎么 冰的解释 冰 ī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 融化 ,喻嫌隙、 怀疑 、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结晶 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415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