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汉字是一种交流工具,具有表义、显示、自律、认识、交流等功能,人们利用汉字释放情感,创造艺术形象,产生了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作为人体的符号,其实也是一种表达的工具,也具有上述功能,可用之来礼赞生命、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或用之思考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作形而上的哲学追思;或用之抒写多种多样的文化、历史、情感等意蕴。许多有识之士早已指出:“人体摄影也是作者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柴选),“身体是一个盛满了丰富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内容的文化容器”(顾铮),“人体是描绘人的精神图谱兼及解析人的精神世界的另一重要符码”(黄一璜)。翻开一百多年的人体摄影史,从“画意人体摄影”到“记录的谱系”到“残缺美”再到“后现代人体摄影” ,可以看到人体摄影负载的思想情感内涵不断丰厚深化的清晰轨迹,这其实就是一个对人体符号特性认识的深化和日益自觉运用的过程。美国摄影家约翰·卡普兰斯以自摄影的手法拍摄自己衰老臃肿的身体局部,将衰老这一生命事实带入到摄影观看中。爱尔兰女艺术家玛丽·达菲以糅合了自拍摄影与行为艺术的作品将自己残缺的身体坦然示人,即打破了残疾人被排除在艺术表现之外的禁忌,也开了残疾人表现自己的先河。日本女摄影家石内都以她的微距镜头对她的同龄人的手与脚的细胞刻画,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女性生命沧桑的影象诗歌……
认识人体符号的工具特性,有助于拓宽创作思路。既然人体也有表义、认识、交流等符号的一般功能,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凡文字艺术所涉及的思想情感,人体摄影也可以挖掘;文学中的意境、诗性、表现手法等,人体摄影也可借鉴。文字无法达到的领域,人体摄影也可尝试。拍摄的人体也不应局限于靓丽的女人体,男人体、老人体、残疾体等均可采用,以思想情感的表现为转移。当然,由于符号能指的差异,表现手法上要强化视觉效应。 其次,汉字是一种审美对象,这主要表现在书法艺术中。书法与人体艺术自古就有着深广的互动。公孙大娘舞剑启发书法家领悟书法真蒂的典故至今传为美谈;书法理论中也多借人体来阐述其美学思想,如线条形体由“骨、筋、脉、肉、皮”五者构成,如“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如“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等等。书法中的结体布局、韵、体、势、貌与人体摄影同理,书法中点横撇竖捺的转折变化与人的肢体语言也有着相同的艺术规则。书法艺术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美学体系,很值得借鉴,其中的禅学、老庄思想极易开拓人体摄影的新境界。书法中崇尚个性、力求创新的精神更值得学习。 与汉字一样,人体也常常作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中国的人体摄影正是迷失于此,当今的人体摄影大多是徘徊于这一层面。应该说人体的美是惊心动魄的,把人体作为一种“形”的审美对象,对人体作唯美的表现,也是艺术表现方式之一,但始终停留于此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符号的所指未充分开发,诚如顾铮所说:“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与欲望的栖息之处的人体,完全不是一个‘美’字可以了得的”,而且“……如此经过一百多年的反复淘金,到近几年中国摄影师可以开掘的‘形’也不多了”。同时,作为符号,这种唯美的表现也要有所指,要有摄影师的情感在其中,并通过视觉形象让人感觉到。否则就不成其为符号体系,作品也就失败了。 然而,既便如此,对人体作纯美的表现也并非易事,光影、色彩、线条、块面、肢体语言的把握,意境的营造、风格的创新等等,决非在数百人扎堆的创作团里,面对模特端起相机就可解决的。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没有对经典影像、美术作品的品味赏玩,没有创作前的酝酿构思,是拍不好人体的。美国人体摄影家吉多.阿金蒂在拍摄前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充分做好设计和规划,他说:“从不会走进摄影室里还不知要做什么。” 书法艺术的炉火纯青,来自“笔冢”、“墨池”的勤奋执着,人体摄影岂是一脱即灵,一蹴而就! 当然,人体符号与汉字有着不同之处。汉字是语言符号,具有二重性,即作为概念的符号和作为表象的符号。在文学艺术中,文字主要是作为表象的符号发挥作用,有一个“文字→表象→形象”的过程。人体则属于非语言符号,是直接的形象呈现。由于语言符号的中心地位,人体符号在表达上受语言的制约,这也导致了“超隐喻”的存在。在表情达意上,人体符号更多地以隐喻、象征来释义。同时,人体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其强烈的性向特征。这进一步增加了创作的难度,稍不留意就滑入了色情,严肃的摄影家因此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其如此,更应注重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开掘。
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 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 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完整独特的、具有丰富含义的情感符号。而且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艺术家所体验和理解的人类普遍情感。所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符号能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 蕴藉性是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难以穷尽的多种不同阐释。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凝练含蓄,其意义是不确定和非封闭的,可以令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来进行阐释,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正因如此,艺术方能常新,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表达情感的体验,又以艺术符号为中介,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欣赏者,供欣赏者认识和接受。
所谓语义学即探索、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产品语义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借用语言学的一个名词,它产生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符号学理论。工业设计史上关于产品语义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就是针对当时现代主义对于“功能”的过于夸大和对于形式过分的漠视,导致工业产品粗糙、冷漠、僵硬。在1983年,Krippendorf和Butter教授正式提出“产品语义学”的概念,并定义为“产品语义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此运用于设计中”;1984年,Kriplpendorf对产品语义学下了进一步的定义,他以为产品不仅要具备物理性能,还应该能够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出如何操纵使用,同时产品应该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构成人们生活当中的象征环境。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有人关注或者研究该学科的理论以及应用,形态语义学的作用逐渐体现。通过文献的比较,却发现目前国内有关形态语义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几乎所有研究都局限于工业产品,解决的是产品内在功能与外在形态的匹配问题。二是关于形态语义的应用研究,均不约而同地强调设计要考虑材料、色彩、情感等几个方面,但是很少有研究能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采用这个色彩而不是其他的色彩为什么形态中的线条是这样,而不是其他形式究竟有多少选择,其规律又是如何因此,本文试图单纯分析形态语义学的研究范围和要素,并以此构成形态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体系。
一、研究体系主体应回归到人造物
设计形态语义就是指产品的形态语义,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产品语义学的定义是针对工业产品设计给出的,因此目前几乎所有国内的研究都仅限于工业产品,并认为该学科的背景是当时现代主义对于“功能”的过分夸大和对于“形式”过分的漠视,他们据此推论本学科解决的问题是产品的操作性问题,形态语义就是产品语义。
但本文认为:产品形态语义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不仅包括工业产品,还应包括雕塑等其他任何与人造物有关的形体。在形态语义处在工设计届萌芽的同时,与此并行还有一大批雕塑家早就有意无意地在创作过程中探索情感与形态的关系,如:史蒂芬·德斯坦勒、罗伯特·安纳森、路易丝·布尔乔、萨塞亚等以及更早的一些艺术家。他们的工作是脱离工业产品而进行的,此时在他们手中形态已经作为表达某种情感的载体,也就是形态语义这个概念早就被物化了。这充分说明了形态语义是完全可以脱离产品这一主体,而产品形态语义学只是形态语义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形态是事物的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作为符号的一种,是实体的外部几何形状、色彩构成、材料组合。形态语义是人们观察、认识该形态所产生的认识,以及被激发情感上的认识。该形态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雕塑;既可以是人为加工过的物品,也可以是自然天然的物质。形态语义学不仅可以用在工业设计,也可以用在其他任何涉及形态的地方。因此,形态语义学不是起源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而是起源于更早的其他领域。
二、研究体系应具有广泛性和深入性
简而言之,形态语义就是借助语言中“语义”“语构”“语境”的概念,来表达形态的含义,形态语义中的“语构”就是人造物中的材料、色彩、构成、线条、形态等等。“语境”就是情感与文化。
符号论学者苏珊·朗格把符号分为文字语言的逻辑系统和非文字语言的情感符号系统两种。以她的观点剖析,形态语义是情感符号形式的一种:形态是属于文字语言的逻辑符号系统。语义属于非文字语言的情感符号系统,是建立在形态的基础上的人的认识和反应,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形态语义的系统性、科学性、规律性就是形态语义学研究的范畴。这导致形态语义的研究分成两个发展方向:广泛性和深入性。只有同时具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形态语义学研究体系才是完整的。
在此,本文给它们定义:所谓“广泛性”是在形态语义学以建立各种形态与语义的对应关系,它是以穷尽形态的各种认知结果为目标。所谓“探入性”是在形态语义中研究形态与语义是如何对应的,它是以分析形态与语义的对应关系的准确性为目标。
形态语义深入性的实质就是该语义设计需能准确表达该形态所包含的多个不同情感内容,以及设计者所希望的情感能准确地赋予该设计形态。其结果取决于形态设计者语义编码的科学性和形态解读者解码的规律性,而这两方面研究结论必须通过大量分析才能完成,是建立在形态语义广泛的研究基础上的。因此要实现形态语义的广泛性,就必须先实现形态语义的深入性。
通过对不同形态的特征的分析,建立各种形态与语义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体系框架,才能实现对形态语义规律的完全把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词库里的语言十分丰富,与之对应的语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只有把这部分内容丰富完善起来,才能构成形态语义学的研究体系。
三、形态语义研究的深入性
要较完美实现形态设计的目标,必须掌握形态语义的解码规律,遵循形态设计的编码规则。鉴于形态语义与文字语义的相似性,通常借用文字语义分析的方法,以实现形态语言含义的分析,步骤上依次分为:形态的文字语义分析、形态的语构分析、形态的语境分析等三个过程。
首先,形态的文字语义分析的目的为了准确把握形态语义的内涵,消除形态表达上的含糊不清。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的解释,实现对形态概念的文字语言分析和形态语言分析,从而较全面、准确、合理地把握形态语义分析的目标。如桌子,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在上面放东西或者做事情。
其次,在前面文字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文字语义语法、句法构成规律,在形态语义找出类似文字语构的特征要素,用文字语构的方法对形态进行语构分析。如桌子这一形态,在以上语义分析中的各个要素是十分严谨的,是缺一不可的:一是它必须是家具。例如钳工台虽然像桌子,但是它通常不属于家具,我们一般不称钳工台为桌子。二是上有平面,下有支柱。显然,否则我们称它为箱子、支架。三是在上面放东西或者做事情。
形态的语构分析在表述上是有十分缜密的逻辑和先后关系,具有明显的文字的逻辑符号特征,因此语构分析部分属于文字语言的逻辑系统部分。
非应用艺术中符号交流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例如徐悲鸿画的奔马,其意义不在于画了一匹马,而在于所寄托的深沉的爱国情思和希望祖国飞腾发达的激情,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艺术符号是符号系统之一,艺术符号的能指是艺术形象,例如文学形象、音乐形象、舞蹈形象,以及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象;它们的所指即是艺术形象所表现的“人类感情”,或曰“意蕴”,艺术形象作为艺术符号的能指,通常就是一个符号,也就是说,它本身就具有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然后再赋予它一个所指,这样的符号可以看成符号的第二系统。
表象性符号是一种与推论性符号相对的符号,它不以推论性和确定性为目的,而主要表现人类的情感领域,具有有机整体性的特点。表象性符号中的一些基本要素离开了其整体结构就没有独立的、稳定的意义,如线条、色彩、光线等脱离了一幅画的整体结构就不再具有独立的意义。其他的如音乐中的音符、舞蹈中的手势等,都只有在特定的整体情境中才有含义。
符号在时尚传播中的隐喻作用为:
1、品牌标志:品牌标志通常是一个特定的符号或图案,用于代表品牌的身份和价值观。例如,卡地亚的豹头图案、LV的花纹标志等,这些符号常常被人们与品牌的高贵、奢华、精致等特征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2、设计元素:时尚设计中的各种元素,如颜色、图案、材质等,都可以通过符号的运用产生意义和效果。例如,黑色被视为优雅、简洁、神秘的代表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经常被用来塑造时尚、成熟、高贵的形象;某个特定的图案则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英国国旗的“UnionJack”图案,代表着英伦风情和优雅气质。
3、情感表达:符号也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情绪,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例如,一朵红玫瑰通常被认为是爱情的象征,在时尚设计和传播中经常被用来表达浪漫、感性、温馨等情感元素。
符号首先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和代表其他事物。其次符号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发出的信息。特征是抽象性、普遍性和多变性。
在符号中,既有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例如,十字路口红绿灯已不是为了给人照明,而是表示一种交通规则。
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意义来实现的。符号总是具有意义的符号,意义也总是以一定符号形式来表现的。符号的建构作用就是在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并把这种联系呈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
基本功能
交际是符号的基本功能之一,符号的交际功能赋予了符号世界强大的生命力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说,人类的交际行为是指人们运用符号传情达意,进行人际间的讯息交流和讯息共享的行为协调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符号具有不同的编码和解码规则,符号情境是人们运用符号进行认知和交际的具体情境,它在交际中主要起限制作用和解释作用。
-符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