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言语交际及情感表达策略论文

播音主持言语交际及情感表达策略论文,第1张

播音主持言语交际及情感表达策略论文

  摘要: 目前,经济水平得到快速地提高,伴随而来的就是广播电视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也因此,社会对于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利用说话的方式来进行创造,或者说是在工作,以此达到传播消息和带有娱乐性的目的。他们活在大家的目光下,也对社会各个阶层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播音主持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播音主持人;言语交际;情感表达对策

  一、播音主持情感表达和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对播音主持行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一个节目,主持人所主持的节目效果和他们本人的情感表达和语言交际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名思义,播音主持也就是主持人用自己的话给观众们传达自己所理解的信息。而播音主持人的个人能力比如对情感表达的把握,就直接影响了节目的表达效果。并且播音主持人的语言只有具有浓厚的感染力和渲染力才能激起观众的兴趣。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节目离不开主持人的情感表达、言语交际和独具个人特色的主持风格。一般来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于播音主持人的普通话要求都有不同的等级,比如说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这些,要求普通话都达到一级甲等。但是为了更加方便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改变。例如,各地方的广播平台加上自己特有的方言,则会使当地的听众产生强烈的亲切感,不是当地的人则会被当地特有的方言发音而吸引。对于汉语普通话中的语音要求,语法语义等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普通话标准,发音正确,无歧义,播音流畅,语感突出,逻辑表达性强,这些都是播音主持必备的岗位基本功。因此,对于广大想要加入播音这个行业的青年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带有“土味”的普通话而自卑,保持好自己的特色,然后达到国家要求的普通话即可。

  二、播音主持语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

 我们知道当我们观看节目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主持人因为自己的文化功底欠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闹出不少笑话来,这些问题的出现大部分都是由于播音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和学识不够,我就以前看过的节目说一下他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说播报一些内容时读音不准,用词不当,不深入了解成语释义就胡乱用成语来比喻某件事情,等等。而且如果播音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学识不够,在分析播报事件时不能引经据典,会使节目整体的效果缺乏魅力,也使得播报的节目枯燥无趣,不能更深入的表达出来节目效果所需要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一般来说播音节目都要求脱稿播报。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偏低方面的主持人就可能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困境。他们可能会在播报节目的时候卡壳,重复说某句话,或者对于一些生僻字的了解也不是很熟练,这些都需要播音主持人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每个国家的新闻不只是为自己国家的人民服务,更是别的国家了解我们国家的一个窗口。为了国家的文化传播与发展,播音主持人也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二)情绪渲染方面的不足

 播音主持人如果情感丰富的主持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于节目的效果有很大的助益。而且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情感表现只是主持人所要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只有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也就是接地气,才能更大的吸引观众的兴趣。同时,主持人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也是他们所主持节目的灵魂所在,吸引人们观看这个节目。所以说,情感表达中表现出真情实感最重要。

  三、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

 文字和情感想伴生,主持人的谈吐一定是要带有真感情的,这是为大众所接受的前提。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这类存在于镜头下的角色,更应该有一定的用声训练,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容不迫地使用语言能够表达情感。同时,播音主持人和观众之间引起共鸣的主要方法就是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播音主持人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融合丰富的情感把要读的文字内容读出来,不能面无表情,冷硬的读出来那些没有感情的文字。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播音主持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相当于一种艺术。所以为了把握好这门艺术,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地修炼,融入自身内涵。鲁迅先生说:“真正的艺术作品是有真意,去粉饰,去关怀。真正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才能更好地和观众们站在一起。此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时间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这是高情商的主持人的特点。因地制宜:情感表达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策略。氛围,情境,情绪不可或缺。而因地制宜就是指作为播音主持,在情感表达时,应该接近所看这个节目的观众。与节目的内容相符合,例如在一档民生类的节目中,主持人一板一眼的主持反而让人发笑。而在一个好人好事宣传时,过于公事公办,职业化的播报语气也会让大众无法接受。当然,不同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习惯也不同。另一方面,选择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件事,也就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播音主持人。总的来说,嗓音音质,语言表达流畅度,用气发声水平,以及临场发挥再创作等能力,都影响着播音主持因地制宜进行情感表达的效果。但要明确的是,真诚是情感表达的第一要求,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不会仅凭华丽的词藻与夸张的神态语气来表达情感,而是用真诚来打动人。因时制宜:作为播音主持,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更应该做到因时制宜。听众的心情,观众的状态,节目的预热程度,嘉宾的情况等,这些都影响着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策略。作为主持人,情感表达就是把自己放在与观众同等的位置上,作为一个协作者去推动节目顺利进行。言语更多的是取得观众与嘉宾的共鸣。其情感策略是立足于整个节目的需求,让观众配合节目共同见证与渡过这一突发事件。尊重大众,坦诚相告,积极面对,言语表达直接体现了其内心过程。经过这一次言语上的表达,观众对节目的感情反而更深。这就是共情的作用,也是情感表达得到共鸣的结果。

  四、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策略

 (一)提升播音主持人的用语规范

 播音主持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运用语言来表达具体的信息。尤其是对于有丰富内涵的汉语来说,博大精深的汉字只要重新排列组合就能表达出不同的含义。所以,播音主持人想要规范自身的语言用语,首先就要从语言方面开始。有些地方性主持人在播报节目时会穿插一些方言进行播报,这些对于节目的传播效果会起到一定方面的影响,但是一般都要求播音主持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尽量用规范的普通话准确又精炼的主持节目。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人也要对一些有特殊用途的词汇进行很深入的把握,在播报节目时运用凝炼又精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需要表达出的信息。外部监督也是一个提升播音主持人用语规范的重要手段。想要在根本上规范播音主持人的用语,就需要严格要求播音主持的工作标准,同时开展普通话培训和考核工作等。

 (二)播音主持人自身素质的高低

 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要明确节目具体想表达什么信息,要对整个节目做一个透彻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意图,并且完整的把自己所理解的信息传达给观众。而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主持人具有超高的节目敏感度,还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量,从而让自己更准确更快的表达出自己需要表达出来的观点。播音主持人如果结合画面的话也会更加有利于情感的把握,而且播音主持人员通过画面更能对自己即将播放的新闻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因此,画面结合对播音主持人把握情感来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一点,播音主持人也可以主动地去参与采访过程,增加熟练度也更容易带有真情实感,一般来说新闻主持人所播报的新闻都不是自己采访的,也很难有真情实感,所以,让播音主持人去参与采访,更有利于播音主持人把握真情实感。播音主持人也要加强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主持节目的时候要提前做好功课,在节目开播前要多熟悉多音字,变形字的读音等。保证播音时不会出现像读错字这种低级错误。

  五、结语

 综上而看,真诚是播音主持人的第一原则和要务。真诚意味着有自己的情感和不欺骗。然后,在真诚的基础上,努力打牢播音基本功,深入节目内容,贴合大众心理,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和情感表达能力,成为一位能够走入人心里面的播音员。

  参考文献:

 [1]高勇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

 [2]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3]雷东荣播音主持基本素质解析[J]新闻传播,2010(02)

;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语义学和语用学之间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任务,然后以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为例,说明在具体语言分析中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 关键词:语义学 语用学 会话含义 常规意义 互补性

引言

1938年,美国哲学家Morris在《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首先使用“语用学”这一术语,到1977年《语用学杂志》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后,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语言学科得到确认。语用学和语义学的界限自语用学诞生以来就很难划清。关于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有三种不同观点(Leech,1981)(转引自沈家煊,1990):(1)语用学是语义学的一部分(Semanticism),(2)语义学是语用学的一部分(Pragmaticism),(3)语用学与语义学是两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的部分(Complementarism)。[1]我们倾向于第三种观点。我们将首先阐述语用学和语义学之间相关的理论基础,然后以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为例,说明在具体语言分析中语用学与语义学的互补性。

一、语言学理据

Levinson(1983)在讨论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及产生根源时指出,语用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来自语言哲学,尤其是Austin、Searle、Strawson和Grice等与Chomsky的句法主义针锋相对地以语言运用为研究对象的理论。Strawson为了批驳Russell的理论专门发表了《论指称》一书,而且指出,语词本身不起指称作用,语言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语词来指称不同的对象。足见语境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Donnellan则发展了他的思想,提出在语境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听话人在决定指称对象中的作用。[3]Levinson本人则认为,语境和听话人的能动作用对于阐释意义和理解交际意图的决定性作用是现代语用学理论的核心。这些思想是在人类认知和研究意义的过程中萌发起来的,从一个侧面为语用学和语义学之间的互补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语义学与语用学的研究任务

传统的语义学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意义的研究上,现代语义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对语言意义的多层次考察。从语言结构层次来看,现代语义学家对语言意义的关注不仅从词汇扩展到了句子层次,而且从句子层次扩展到了话语层次;从方法论来讲,不但关注静态的词义描写,还关注组合关系中语法、语用因素的影响。Shalom Lappin在1996年编辑出版的《现代语义学手册》中指出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层次:a语言学中形式语义学,b普通量词理论,c句法与语义学接口,d照应、话语与情态,e焦点、预设和否定,f时态,g疑问句,h复数,j计算机语义学,k词汇语义学,l语义学与相关学科:逻辑与认知。[4]语言学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众多的意义理论,如命名论(naming theory)、概念论(conceptualist view)、指称论(referential theory)、刺激反映论(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ory)、意念论(ideational theory)、语境论(contextualism)、真值条件语义学(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和可能世界语义学(possible-world semantics)等等。语义学的发展又直接促成了语用学的诞生。也正是这两种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才引出了本文导语部分所说的争论。其实,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具有明显的不同。Morris当时就指出,语义学是研究符号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语用学则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是否把语言使用者纳入研究范围是这两个学科的主要区别点之一。Katz& Nagel认为,语言使用者一般具有某种语言能力,可以辨别同义、反义、蕴含、上下文、歧义、矛盾和预设等语义现象,又可以把词义按照句法结构合成语义。他们把语言使用者利用语言达到某种交际意图的言语行为称作语义应用。[5]Cresswel在阐释可能世界语义学时指出,语义功能是语言使用者“在面对某种条件下的句子时,辨别该句在此条件下真假与否的能力”。[6]而超越句子真值条件的分析(如Austin、Searle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和Grice的意义理论)均为语义运用的理论。由此可见,人们一般都认为,语义学是以语义表现力研究为中心,而语用学侧重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这两门学科发生混淆,主要因为对“意义”这个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Leech曾指出,“意义”在语义学中是二价的(bivalent),而在语用学中就成了三价的(tribalent)。也就是说,语义研究的是“X的意义是Y”(X meansY)。例如:Donkey means“ass”。而语用学研究的是“说话者S通过话语X来表达Y的意思”(S meansY by X)。例如一个家庭主妇对仆人说:“Janet,donkeys!”的时候,单独从语义上看并没有明确的意思;但是从语用学角度看,女主人是想让Janet把驴子从草坪上赶走。[7]当然,两者的区分不能简单地以研究语言内部元素和外部元素来划分,因为语用学也涉及到语言内在的特性。

三、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

语用学从语言使用者角度出发,借助语境开展意义研究,是对传统语义学的发展和补充。一方面,语言具备对外部世界信息进行编码、表述认知或人类情感的功能。此时,语言元素与外部世界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这一层次上的意义研究可以不依赖语境,其研究对象主要限于字面意义,或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另一方面,语言具备交际功能,使得人际交流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并达到预期目的。这一层次的研究不仅涉及字面意义,而且包括许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因此,在语用学中,意义不再是个静止的系统,而是一种行为:说话人对听话人造成的一定影响。意义又是一种互动行为:说话人与听话人在共有知识基础上协调构建的意义。但是,传统语义学的意义研究也是必要的,因为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首先是它可以表达对于该语言使用者来说约定俗成的意义(可以称为常规含义),以区别间接言语行为或会话含义等语用意义。没有这种基本的常规意义,许多情形下就无法交流。譬如,Austin所说的言内意义(locutionary act)[8],Grice的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9],以及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纯理功能,都相当于传统语义学所讨论的意义概念。常规意义对于交际者来说是交际意图的载体或出发点,对于理论研究者来说是其理论的基点。由此可见,语义学研究对于语用学的补充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借用Gazdar的著名公式来表达这二者的相互关系:Pragmatics=Meaning-Truth-condition。[10]

四、会话含义理论―――话语之义与话语之力

语用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区分二组概念:句子和话语(sentence and utterance),话语之意与话语之力(sense of utterance and force of utterance)。其中,句子被看作抽象的实体,是语义学的研究对象,而话语是语境中具体化的句子,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围。话语之义是话语的概念和逻辑意义,或字面意义,相当于语义学研究的意义;话语之力是相关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即话语的语用意义,由语用学来研究。这二组概念表明,语用学对于话语之力的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对语义学理论的补充。格莱斯于1975年提出含义(implicature)这个概念,是以话语之义和话语之力的分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人们说出来的和实际想要表达的意义之间存在差别。例如说It’s cold in here这句话时,可能并不是单纯陈述事实(常规意义),它的话语之力更可能是请求或命令:请关上(或打开)窗户(或空调)。他的含义理论不能等同于逻辑语义学中的蕴含(implication)。蕴含指:“if p then q”or p-q,而non-p不意味non-q。但是,含义则是“if p then q;if non-p then non-q”。再如,母亲想让女儿帮忙洗碗,便对女儿说:“If you wash dishes,I’ll take you out to Mcdonald tomorrow”这里,p:you wash dishes;q:I’ll take you out to Mcdonald tomorrow If p then q但如果non-p不意味non-q,那么母亲想引诱女儿帮忙的目的就无法达到。因此,含义理论与语义学中的蕴含还是存在密切关系。格莱斯在对生成会话含义的语用原则进行研究时,提出合作原则(包含四个准则):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关联准则(maxim of relevance)和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其中,关联准则是最为重要的。他认为合作原则不是一种任意的规定,而是进行合作交谈的合理方法。他同时还指出,人们遵守合作原则并不只是停留在表层。在更多的情况下,表面上看人们违反了合作原则,但在更深的层次上人们仍然遵守这个原则。请看下例:

A:Where is John

B:There is a yellow BMW outside Jane’s house

初看,B至少违反了质量准则和关联准则,没有合作态度。但假设他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合作,那么听话人就会把B所在地同**宝马汽车的位置联想起来,因而断定那人可能就在Jane的家。在此例中,只有把话语之义(常规含义)同话语之力(会话含义)联系起来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判断回答的真正含义。另外,违反合作原则产生的含义还可以解释一些修辞现象,因为说话人蔑视这个原则是为了让听话人去寻找话语之义以外的意思,从而产生一定的附加含义。例如夫妻间的对话:

A: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

B:Ok,but I veto I-C-E-C-R-E-A-M

丈夫表面上违反了方式准则,即表达故意繁琐冗长,但他的真正意思是:不要在孩子们面前提起冰激凌,以免他们吵着要吃。Grice还归纳出会话含义的一些本质:可取消性(defeasibility),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和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可取消性和可推导性说明了语境因素对语用意义的决定作用,而不可分离性则表明了语用意义对于常规意义的依附性。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会话含义是以常规意义为基础的,而常规意义则可能发展为会话含义。换言之,含义附着于表达的内容之中,而不是附着于语言形式之上。这反映了语用意义同语义意义的区别和联系,也就是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区别与联系。

结语

尽管对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划分仍然存在种种争议,但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杂物箱”已变得井然有序,对二者划分的讨论,其目的不是要争个谁先谁后或是谁是谁非,而是为了促使我们对各种意义的性质作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加深我们对人类语言的性质和功能的全面深刻认识,更加客观地进行语言研究。

参考文献:

[1]沈家煊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A]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C]束定芳主编2001:604-623

[2]Levinson,Stephene1983Pragmatics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3]Donnellan,1966;转引自Rosenberg and Travis,1971

[4]束定芳现代语义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28-32

[5]Katz& Nagel 1974;转引自Mey,1994・Mey 1994 Pragmatics In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R E Asher(ed ) Pergamon

[6]Cresswel,l M J 1988 Semantics essays 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Academic PressPublishers

[7]利奇语义学(中译本)[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454

[8]Austin,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

[9]Crice,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P &Morgan,J(eds),Syntax and Semantics,Vol3,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10]Gazda,G Pragmatics:Implicature,Presupposition and Logical For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

第一节 语义的性质

 1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包含:①理性意义(基本要素):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非理性意义: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2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语义的基本特征是同语言形式的结合。

 备注:语言形式分类:①语汇形式②语法形式。

 3①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通常叫“词汇意义”。

 ②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叫“语法意义”。

 4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

 备注:1)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得作用下所表达得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叫“语境意义”。

 2)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叫“语言意义”。

 5在语义中,句义和词义具有突出的地位。

 ①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句义是更大单位意义的基础。

 ②要了解义一个句子的意义,必须首先了解句中词语的意义,当然要对词义的了解。

 6词义的性质:①概括性②模糊性③民族性备注:

 1)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概括的,一般的

 2)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

 3)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对客观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语义的民族特点。表现:①语义上②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面③词语的多义化的过程。

 第二节 语义的结构

 1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词义是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2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

 即词义的构成:①理性意义②非理性意义

 备注:

 一词的理性意义:

 ①定义: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殊的认识。

 ②产生: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的反映而形成的。

 ③词义也可以反映精神世界的对象。

 ④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异而分为两种类型:“通俗意义”: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B“科学意义” :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⑤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

 二词的非理性意义

 ①定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②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表现:

 A感情色彩。

 定义:人们在反映客观显示的同时,还可能表现出对该现象的主观态度,从而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增添了一层附加色彩,这种词义所带有 的对显示现象的主观态度就是感情色彩!

 分类:“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

 B语体色彩。

 定义: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

语义 是语言的意义,即人们使用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

语汇意义

指实词和固定短语所表达的语义。

语法结构

结构、语序、虚词、形态、重音、句调等所表达的语义。

言内之意

指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言外之意

指个别的、临时的意义。

理性意义

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是语义的基本要素。

非理性意义

人们的主观情感、态度及语体风格,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是语义的连带要素。

A概括性

B模糊性

C民族性

A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理性意义可以表达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与概念相关联。氛围 通俗意义 (人们日常的、通俗的理解) 和科学意义 (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了解到)。

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义: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体色彩——合计具有口语色彩

形象色彩——雪白会使人联想到雪的颜色

B语素义

词义不完全等于语素义。对于单纯词来说,词义就等于语素义。对于合成词来讲,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词义差不多就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如“美丽”;另一种情况是词义并不能从其构成语素的意义推导而来,如“忘记”。

C义项

一个词语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意义。

义素:由义项分解出来的词义的区别特征。

义素分析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确定对比的范围;其次是比较词义的异同;最后是整理和描写义素。

单义词

只有一个义项。

多义词

本义:一个词最初的意义。

引申义:除本义以外,直接或简介从本义衍生出来的其他所有意义

基本义:最常用的那个义项,基本义有可能与本义相同。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必须有联系的,多义词是一个词语包含多个义项;二同音词是词形和读音恰好相同二意义上无关联的两个或几个词语。比如“种花”的“花”与“花钱”的“花”虽然词形和读音相同,但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因此这两个“花”应是同音词。

同义词

绝对同义词/等义词:比如“派对——聚会”。

相对同义词/近义词:“愉快——高兴”。

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比如“男生——女生”。

相对反义词:比如“多——少”。

语义场

一组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词语构成的集合。

语义场的作用

A了解词义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在词义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B语义场的划分是“义素分析”的基础。

C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

D为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应关系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

百科词典 (综合性百科词典、专科性百科词典)

我国明代永乐年间编成的《永乐大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百科词典。

语文词典 (规范型词典、学习型词典、类聚型词典)

48句义的种类(单选、名词解释、分析、论述)★★

A语汇意义

句子本身及搭配所产生的意义。

B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C语气意义

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

论元结构

简单论元结构“简单主谓句”

复合论元结构“复句”或“连谓句”

降级论元结构“动词性补语”

从属论元结构“动词性状语”

语义指向

到底哪个成分之间具有语义联系。

比如“她默默地沏了一壶茶”中“默默地”语义上指向“她”;“她浓浓地沏了一壶茶”中“浓浓地”语义上指向“茶”。

语义特征

语义角色特征:如“老王走了”中“老王”语义角色是“施事”。

语义性质特征:如“刷”所带的论元名词中,只要具有[+人]这个义素的名词才有资格充当施事论元。

歧义句:同时存在两种同类型意义现象的句子。

口头歧义: 音相同义不相同,“治病”和“致病”

书面歧义:

语汇歧义: 词语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比如“方便的时候”。

组合歧义:

a语法结构歧义:比如“两个学校的校长”可以是“两所学校的校长”,也可以是“两个任学校校长的人”。

b语义结构歧义:如“反对的是少数人”,“少数人”可以是“反对”的施事或受市。

消除歧义的方法:

利用特定语言环境,采用停顿、轻重音、替换、添加和变换。

语言学中,语言的七大功能含义如下:

信息:用语言记录表达思想。

交际:是通过语言和他人沟通交流的,即使聋哑人也会有手语来相互交流。

娱乐:诗歌,小说,歌唱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娱乐功能的。

元功能:用语言来谈论语言本身。

寒暄:是指没有有效信息传递但可以维系人际关系。

情感:都是在用语言表达情感。

施为:通过语言对外界作出影响,例如命令,会让他人因为这句命令而做某事。

元语言又称“纯理语言”、“第二级语言”。被用来谈论、观察和分析另一种语言的符号语言。可以是自然语言,如学习外语时用于解释外文的本民族语言;也可以是一套语言符号,如科学技术术语、学术术语等。

被谈论、观察和分析的语言为“对象语言”、“第一级语言”。语义学家、形式逻辑学家及哲学家认为,这种区分对于人们的语言沟通十分重要。

被谈论、分析的事实、争论等,都已被同一种语言表述了,该语言的概念、规则需要用元语言来说明和限定,否则将造成误解。当然,元语言本身仍要用自然语言来说明。

语言分层理论的意义:

在日常的语言使用中,由于被谈论的语言(对象语言)和用来谈论语言的语言(元语言)常常是用一种语言(例如,汉语或英语)来表述,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语言层次的区分,而把两者混淆起来,这种混淆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悖论的出现。

所谓的“说谎者悖论”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从这意义上来说,两个语言层次的区分,很可能为最终消解语义悖论找到一条极有希望的途径。

语言分层理论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研究的范围。譬如说哲学,它不仅要研究世界,研究人生,而且要研究它的自身。这种对哲学自身的研究,亦即对哲学概念、命题、理论等的研究,被称作“元哲学研究”。

显然这种“元哲学研究”要借助于语言分层理论,以区别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否则“元哲学研究”无从进行。近年来新崛起的所谓“元科学”、“元方法论”等理论,差不多也都包含着语言分层理论的具体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37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