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四)

心学(四),第1张

文/小播读书

第四十六章:心中没有困难这回事

王阳明接着说,在修身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精神、道德、言行应该以收敛为主,越是困难越要坚持,磨炼自己的意志。还要利用困难磨炼自己。一个人在克服困难的时候,具有一种独特的,由内而外的气质,这就是一种收敛的“气”。累积到一定程度,在言行举止中就会表现出来。

在王阳明看来,思想意识这一关才是最难的关,要在各种事上磨炼,磨炼的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意识。

提升修养境界有许多奥秘,都可在坚持事上磨炼中得到体验,如果坚持过最艰苦、最难熬的时刻,一但突破,我与天地大自然似乎可以融为一体。

第四十七章:进步就在每一下努力中

在王阳明讲了立志和持志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众学生都不再提问,王阳明有些奇怪。王阳明将众学生聚集在鸿胪寺,又开始讲学,他说私欲没有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就像房屋里面的灰尘一样。学生们练习需要笃定切实地下功夫,便能悟到“道”的无穷无尽的境界。

王阳明说,天地万物具有生生不息的规律,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我们要以至诚的心去细致体察,明白其中的根源。修身养性跟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下功夫,即便现在不知道它的道理,我们也要先行动起来,从已知的地方做起,逐步去完善它,掌控它。

大自然变幻莫测,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为人做事如此,顺道而兴,逆道而亡。我们要时刻将自己的意识行为调整到与“道”相合,与天地宇宙的规律相协调的状态。

要获得事物的“知”,与所采取的“行”是密不可分的,对知的获取,其进步就在于每一下的努力中。

第四十八章:养生的关键是什么

陆澄自幼体弱多病,有一天他问老师关于养生之道,而且道家说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怎么回事。

王阳明说,这三者其实就是一样东西,本源于道。各自以不同的状态呈现出来而已。逆修而上,心无杂念,渐至纯阳,则元神显现。良知即是道,元神就是良知的妙用。元气、元神、元精归于良知。养生的关键在于清心寡欲。将私欲扼杀在萌芽状态,私欲萌生后马上制止。这就是养生的精髓。

王阳明修身养性到极高的层次,他年少时就追求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并身体力行加以实践。

第四十九章:持志之中的奥秘

王阳明在南京鸿胪寺任职期间,还要一名学生很好问,就是薛侃。天资方面,薛侃比徐爱和陆澄稍逊一些。一天他们来到王阳明的书房问关于持志的奥秘。

王阳明说,持志并不是一天到晚都想着自己的志向,而且想着达到目标后如何,这让思想无法平静,不但做不好事情,反而陷入自我干扰和思想冲突的状态。而是要把它融入到内心深处,即使你有一个很大的愿望,也要像没有一样,在日常生活中,要用行动来实践它。要培养自己拿得起,放得下的气度,不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不要被事情牵着走。

第五十章:一切感觉由心掌握

王阳明在南京鸿胪寺任职期间讲学,前来听课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客栈爆满,王阳明只得将花园修整打扫后给学生们住,一天薛侃和其他学生在打扫花园杂草,因为天气炎热,大家都非常劳累,薛侃起身抱怨:天地之间,为何总是好东西难以培养,而不好的东西难以除去。王阳明听后借此机会给他讲解。天地万物,就如同花草一般,没有好坏之分,想看花时,花就是好的,但想要用草时,草就是好的。好坏善恶都是我们主观的意愿。天地万物本是无善无恶的,之所以产生好坏,是后天人为加上的。

我们不要有意将善恶加之,善恶之分全凭天地自然的规律而行,不要去又着了一点私心杂念在上面,这样心无所滞,事过不留,即与不曾好恶一般。

第五十一章:顺应自然规律而行

薛侃是一个忧心忡忡的人,把一点小事都放在心上,反观老师则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每天都轻松快乐,他对老师这样的生活态度很是向往,于是去问老师如何才能将心合于道,做到完全遵循天地自然规律。

王阳明经过多年修炼已经达到万事不能动其心的境界。即便花草对于我们日常活动都有所妨碍,我们应该将其去除,如果过分在意则会成为心头累赘,进而干扰情绪。

王阳明说,任何好坏都只在你心中,随着你的意念转变。世间学者多舍心逐物,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将万物划分好坏,善恶,向往寻求天地宇宙的生命真理,这是错误的。

我们喜好好的东西,和厌恶坏的东西,这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遵循天地之道的,但不能加之主观愿望,否则心就不能达到其本有的端正态度。我们情绪随时应该保持“中”的状态,凡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使自己的行动符合自然变化规律,不知不觉中贯彻到所应当的事物中,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第五十二章:寻找真正的“自我”

王阳明讲授的学问,将就体会一种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感受,喜欢在月夜宁静的氛围下讲学,让学生容易用心去感受万物。

王阳明的另外一个弟子萧惠18岁时患上了咯血症,后来遇到了一位云游道长,让你修心养性,他的病慢慢好了起来。后来听说王阳明的心学,便一心前往求教。

一天晚上,萧惠问王阳明,自己静坐多年,私欲还是难以去除,该怎么办。

王阳明说,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除私欲;能够克除私欲和缺点,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萧惠说自己害怕死亡,想超凡成为圣人,以超越生死。王阳明说,真正的自己是你的本心,并非你的自己的躯壳。你只是为你的躯壳的自己着想,而没有真正为自己,所以害怕生死。

第五十三章:成就自我的关键

王阳明接着说,古人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你内在的心要审查一起外在事物,有定力,时刻与道相合,如此才能实现眼耳口鼻和四肢的真正功能,成就真正的自我。如果我们一味追寻外在的感官刺激,不能克除那些不合道的言行举止,不能让你真正的本心其作用。真正的本心,便是那能使一个人产生听、言、动、视行为的一种本原,也就是自然事物的一种本能规律:天理。有了本原,才能产生蕴含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机:仁。

天理的规律主宰着我们全身,称之为:心,这心之本体,原本就是宇宙规律,合于道,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自我。

有了真正的自我,即便没有身体存在,我也是存在的,也没有所谓生死。圣贤只为己学习,人应该还有另外一个自我,藏着身心深处,这个真正的自我,只有真正为“真实的自我”着想,才能做到克己才能成就自己。也就是,要遵从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为外在感官刺激所驱使的东西。

第五十四章:参破生死大关

萧惠接着问什么是生死之道,王阳明说:知道昼夜的规律,就参透了生死的奥秘。

一个人只有修养到内心安闲的境界,感受到自己每一次呼吸,时刻感受内心的存在,则此心清明澄澈,虚灵自如。达到这个境界,你才能领悟大自然至高无上的德行,也就通晓了昼夜之道。王阳明的意思是,一个人要使自己心灵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光明境界,就必须超越一切私心杂念,连生死问题也要参透。对待生死,王阳明的心学与道家相似。内心超脱而豁达,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超人的智慧使他凌驾于是非之外,超越了生死烦恼,达到“道”的境界。

生死即自然规律,不贪图生存也不害怕死亡。致良知的学问,其实就是领悟了天地宇宙的规律:道。悟到了“道”,才能像《庄子》中说的那样,超越时间,进入不死不生的状态。

第五十五章:至诚的境界

王阳明的弟子还有一人比较特别,这人就是周积,他早年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后来听说王阳明的心学,对此很有兴趣,便前来求教。也正是周积后来陪王阳明走完人生最后一段历程。

周积刚开始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时候总是不专心,感觉自己长进不大,后来经过王阳明指点后,开始悟道,逐渐达到了格物致知以诚吾身的境界。在南京跟王阳明学习一个多月后,才回家。

第五十六章:不动心乃成事之本

王阳明自正德七年到南京任职以来,因是闲置,所以有大量时间修身讲学,经过日积月累的修养身心和事上磨炼,其内心也越来越强大,到了古人推崇的不动心的境界。

正德十一年十月,王阳明升任督察院左俭都御史,兼任巡抚南、赣等地。一天其故人王司舆前来拜访,两人相见甚欢。

此后,王阳明自巡抚南赣后,选民练兵,更亲自督战前线,指挥若定,仅用一年时间,便一举平定了乱数十年的赣南诸寇。

第五十七章:在最困难的时候要挺住

在赣州,王阳明采取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提升了当地官兵战斗力,二月,王阳明兵分多路围剿盗贼,并接连获胜,士气大振。但此后在福建地区因为轻敌遭遇了大败,死伤数百。

王阳明得到情报后,开始与将士们商量对策。王阳明分析了战败原因是因为太过激进,使得敌人有机可乘。在经过一段商议后,王阳明决定亲自带兵前往。另外,当地已经几个月没有下雨,王阳明在衙门搭起高台开始祈雨。不久之后,之前阳光灿烂的天空开始雷声轰鸣下起雨来。

众将士们见此惊喜若狂,大声欢呼王阳明感到天地。

第五十八章:用兵之道在于心定

接下来,王阳明开始制定战略战术,他早年精研《孙子兵法》,用心参悟,早已融会贯通。王阳明一开始便放出传言说要班师回巢,让敌人放松警惕,但实际上早已让诸军潜伏伏点,蓄势待发。另外,王阳明还派探子进入敌营打探虚实。然后在敌人放松警惕后,王阳明集结兵力,兵分三路出击,并亲自带兵出征,亲自发起进攻,并成为剿灭了盗匪。

第五十九章:定力是怎样炼成的

经过漳南平寇大胜,当地已经将王阳明用兵神化,王阳明身上再添一笔神秘色彩,后班师回赣州,正德十二年,王阳明被提升为提督南、赣等处军务,获得了兵部尚书王琼授予的一个特殊的权力:可以调动兵的棋牌,这是明朝未有的先例。

逐渐,前来听王阳明讲学的人越来越多,在南赣形成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圈子。

一天学术欧阳德请教老师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悠然自得的心态,从容不迫。王阳明回答因为心中有道,道主宰世间万物,万物虽千变万化,但道则不变。而此心即为一天地,天下万事,皆出自心中,心性安定下来了,与天地运行一般生生不息,自然应事接物能从容自在。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到“道”,这样就需要在应事接物中磨练自己,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太重,要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不急于求成,锻炼自己的心性,不要受“气”的干扰。

第六十章:探寻心性的奥秘

在王阳明众多学生中,梁日孚拜师的过程十分独特,被传为佳话。其人广东人,因中了进士,扑进任职期间经过赣州,因久闻王阳明,因此拜见王阳明。

梁日孚见了王阳明后,觉得其心学博大精深,甚是喜欢,后来干脆在当地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一心求教于王阳明,众人都以为他傻了,放着好好的官不去做,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就这样他在赣州学了三个月后,才告辞离开。

王阳明跟梁日孚讲到,一草一木虽有其道在,但无需寻其道理,首先要在修心养性中下功夫,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体验到其无穷的本性的奥秘后,才能认识到天地万物的本质规律。

梁日孚有问到,如何在平常的各种事情上做功夫呢。

王阳明: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要将丢失的本心先找回来。磨去那些干扰自己的不良习气。因为不良习气,平常我们感觉不到,唯有碰到关键刺激时,他们才显现出来,所以要下功夫,克服这些习气。

心之本体是至善的,也是无形无相、无善无恶的。要善于从多方面看到一些事情,这样才能让此心处于中和的状态,梁日孚回想起平常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善终做好,不由的感慨自己还有很多不好的习气存在。王阳明告诉他,理论上懂得是不够的,要在实践行动中去体验,才能正在掌握。

第六十一章:最佳的状态是什么

王阳明四处征战,同时也不忘给学生讲学,此时的王阳明声望也不可同日而语。正德十三年,王阳明以破横水、平桶冈之功,升任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兼提督,可以说又是朝廷大将也是封疆御史,还是统兵武将,再加上王阳明四处讲学的声望名声,在当时颇有影响力了。

王阳明从小受儒家学术影响,再加上几十年的修养磨炼,举手投足都有儒雅风范。每当他升堂讲学时,大堂都是座无虚席,四处闻讯赶来的民众更多多不胜数。

王阳明讲,修身的功夫,只在于一个诚意,所谓修身,就是要在纯一无二的诚意中,体验和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其处于一个适当的位置,常令清明澄澈,便是正心,所谓正心,就是恢复其心之本体,而修身,就是使其心体的妙用显著并表现出来。

第六十二章:调整心境的方法

王阳明讲学,很喜欢学生提问交流,每次都十分耐心讲解。

有学生问他,如果处理自己的七情六欲,王阳明解释,情绪会让我们的内心失去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中正心态,所以对于情绪我们应当善于转化,让我们内心本体回归不偏不倚的中正状态,让自己内心回归宁静。

有学生问自己经常心生恐惧,患得患失,处理事情经常后悔怎么办。

王阳明接着说,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动无静的,在静的时候,能感觉到空灵的状态,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动机,能与“道”相应。所以在应事接物时,我们始终要保持镇定自若的气质。

但也要注意。静,乃心的本体,而我们去求一个静根,反而是挠动其体。动,是心之妙用,如果害怕心容易动,则是荒废其用了。

第六十三章:改变自己的气质

汪景颜是王阳明的学生,即将到大名府任职,因为害怕自己不能胜任,临走之前请教老师关于为官的心得。

王阳明讲到,在官场,人心各异,各有各的利益和立场,所以处理事情一定要保持冷静,洞察各种形式,还要平衡各方利益。当然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一撮而就,需要亲身实践才能慢慢磨练。

天下事千变万化,应对方法无外乎喜怒哀乐四种情绪。把握好情绪,是修身,做学问的方法,也是为政之道。

第六十四章:人心自有通天智慧

王阳明在任职期间,胜利连连,攻城略地,回到家里也经常跟学生们游山玩水,陶冶情操。一天他与众学生游览赣州通天岩,其间与学生开始讲学论道。

儒家强调格物致知,就是要求一个人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那些身外之物。王阳明认为对于任何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把它当作磨炼自己,完善自己的必不可少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滴水穿石,积土成山。有朝一日豁达贯通,捂得心性的本来面目。

第六十五章:让心处于正确的状态

王阳明的学生陆九川在游览通天岩的时候问起老师,如何才能达到心中没有杂念的境界。王阳明解释,自己的内心宁静就是不动心,就像鸟儿飞过不留痕一样,心不为外界事物所动,让心处于正确的态度很重要。但恐惧的念头是出自心之本体,是活泼泼的,此正是天地运行之机的生生不息之处,所谓上天赋予人的命运,永不停息。

第六十六章:格物致知的天机

王阳明给陆九川解释了关于心态和人心的本质,但是学生还是没有完全领悟,问到,自己经常在静坐的时候被外界的事情打断,办事之后又回来静坐,自己的身心还是不能打成一片。王阳明说学生的格物致知的实际修养,体验还不深刻,内心还是有所牵累。一个内心宁静的人,不会随意被外界干扰,看似静坐收敛身心,但自己的心却被放纵于空想。

王阳明将一块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一片涟漪,但是过了一会水面又恢复了平静,似乎什么都没发生。陆九川高兴地说,是不是:观心本无,一切皆化的道理,老师笑了笑说,差不多吧。

王阳明 接着说,格物致知的理论,是圣人早就把它指示给了我们,只是很少人在乎它而已,我们的良知人人都有,就在我们内心,只是普通人觉察不到而已。

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有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阳明心学——取之不尽的宝藏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到了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皇帝说: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学者说:为明第一流人物,极具伟大。军事,政治上,都有很大勋业。

阳明学说,直接影响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说,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始于王阳明。

穿梭在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的儒学宗师,中国历史上只有王阳明一人。

杜维明: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小时候上学问先生:“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儒生老师认真回答说:“惟人生登第耳。”王阳明摇头答:“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

从小立志做圣人的王阳明,以圣贤为目标,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心怀天下,文武兼修。王阳明兴趣广泛,象棋,箭术,刀枪棍棒,排兵布阵,书法,诗词歌赋,道家养生之术

王阳明偶然的机会,遇见了理学大师娄谅,王阳明请教怎么样成为圣人,娄谅答,圣人必可学而至。内圣而外王,成为内圣的方法只有格物致知。这次的相遇,改变了王阳明的人生轨迹。

才华横溢的王阳明,被宦官陷害,被判入狱,身心深受磨难,几年后又送去龙场,之后在龙场入定静修,在龙场那种瘴气冲天,很少人能活下来的地方,王阳明绝地逢生。之后龙场悟道,悟出心学,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名震天下。

我们浮躁的内心出世安顿,安顿好后再回到这个世界中去生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中国几千年的哲学都围绕它展开,如何安排好自己这个最难安排的生命(安生立命),解决方案围绕着一条,把出世和入世加以统一。

我的内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的内心。心体本有,我们没有发现它,因为种种的妄念,杂念,贪嗔痴的欲望把它遮蔽了,用修行的方法把它驱除。真理不在心外,而在于内心,本自具足。阳明心学是提高我们生命情感的境界的学问,而不是提高我们头脑中知识的学问。

人生在世,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各种各样的人中就有恶人。所谓恶人,未必就是十恶不赦的人。按王阳明心学的观点,凡是那些我们良知不肯承认的人都是恶人。如何与这样的“恶人”打交道呢

王阳明曾以身说法过。在他晚年,某天有乡下父子二人诉讼,请王阳明宇判案。王阳明三两句话,父子二人抱头痛哭,和好离去了。王阳明的弟子大为惊讶,问王阳明是如何办到的。

王阳明神秘地笑道:“我对他们说,舜是世上最不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瞽(gu)叟竟是世上最慈祥的父亲。”

他的弟子已经出离了惊讶,变成惊骇了。

华夏始祖舜帝

关于舜和他老爹瞽叟的故事,需要做简单介绍。舜的老爹是个瞎老头,老婆死后,他又续弦。这个女人后来又生了个儿子叫象,当时的社会传统可能是这样的家产都要由长子继承,所以舜理所当然是瞎老头家产的继承人。但是他老婆和象不允许这样,瞎老头也不希望舜能继承,于是就和老婆还有最小的儿子象联合要置舜于死地。他们想出谋杀舜的方法很多,比如要舜挖井,当舜下到井中后,瞎老头团伙就把井口封死。舜死里逃生、因为他挖井时就知道父亲要谋害他,所以在井壁上挖了条通向地表的隧道。瞎老头又让舜兰修理房顶,当舜登上房顶后,瞎老头就把火把扔到房页,那上画部及茅草,舜要么被烧死,要么就跳下来摔死。但舜又死里逃生,因为他上房之前藏了把梯子,所以安然无恙地落到地面。对于这两件事,舜都假装不知道,瞎老头见舜是个机灵鬼,又见舜没有责怪自己,所以从此再也不谋害他了,还和他恢复了父子亲情。

关于这个肥皂剧,像是三流编剧的作品。不过儒家门徒都硬着头皮说,这是事实,舜就是这样的孝顺。所以王阳明弟子才表现出了惊骇之情。

王阳明就解释说:“舜常常自以为是最不孝的,因此他能孝;瞽叟常常自以为是最慈祥的,因此他不能慈爱。瞽叟只记着舜是他养大的,而如今舜为什么不让他快乐他不清楚他的心已被后妻迷惑而改变了,还自以力能慈爱。因此他就更不能慈爱。舜总是记着小时候父亲是多么爱他,而如今之所以不爱,是因为自己不能尽孝。舜每天想着自己不能尽孝之处,因此他就更加孝顺,等到瞽叟高兴时,他只不过是恢复了心中原本就有的慈爱的本体。所以,后世之人都称舜是一个古往今来的大孝子,善叟也就变成了一个慈祥的父亲。”

影视资料大恶人

这段解释正是王阳明心学思想赤裸裸的体现:凡事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并且修正,就能让对方也改邪归正,符合自己良知的要求。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王阳明心学中就是要自我克制。王阳明接着说:“像象这样的人,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恶人,他们的常态是文过饰非。所以千万别去责备他们的过错,如果这样的话,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激起他的恶性。”

他的弟子们不明白。

王阳明说,象和瞎老头要三番五次地谋害舜,估计是舜责备了他们的过错,激起了他们的恶性。这就是舜要象向善的心太迫切了。可能舜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明白了功夫只在自己身上,不能去怪罪恶人,于是他开始默默地忍受陷害,最终换来了瞎老头和象的改邪归正。

在王阳明看来,和恶人打交道只要记住一条:试图改变他的恶性,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尽量不要揭发他的恶性。当然,王阳明也不主张“恶人自有恶人磨”的观望态度。他主张进取,用你高尚的道德和完美的智慧(舜的提前挖洞和架梯子)来不停地暗示他:不要以为我好欺负,我只是不跟你一般见识。

有恶人自然有就恶行,在我们遇到的恶行中,毁谤是最流行也最让人无法忍受的一种。有弟子疑惑地问王阳明:“《论语》中说,孔子也经常受到诽谤,孔子可是完美无缺的大圣人,怎么会受到诽谤?即使真有,难道圣人就不能避免吗?”

王阳明无可奈何地回答:“毁谤是从外来的,圣人也无法避免,我们虽然无法控制外来的诽谤进攻,但我们可以在无声无息中消灭它。这个方法就是:注重自身修养,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降低情绪波动的干扰、也就是要情绪稳定)。若自己的确清白方正,纵然世人都诽谤他,又不能说倒他,能将他怎么样这就如同浮云遮日,如何能损坏太阳的光辉?若自己是个外貌恭敬庄重,而内心空虚无德的人,纵然无人说他坏话,他隐藏的恶终有一天会暴露无遗。因此,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毁誉来自外界,岂能躲避只要能加强自身修养,外来的毁誉算得了什么”

诚韬教育400-133-9566 www52ixxcom

在一篇《答友人丙戌》的文章中,王阳明淋漓尽致地发挥道: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平时感觉不会被毁誉所动的人,在此时能不为所动,那才是真本领。即使现在要动心,也要强烈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要在情绪最激烈时控制住,一切都好说。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定力,那后果可就难以想象。世上有无数人,听到对自己的赞誉,马上手舞足蹈。听到对自己的毁谤时,马上就气冲斗牛。这种闻誉则喜,闻毁而怒或是戚戚然的人,是不是像个被人控制的木偶而外在的评价就是它的主人。主人要他笑,他就笑;要他怒,他就怒。可能要跳也可,要他爬也可;要他死,甚至都可能实现。

一个被外物所控制的人,他的自我在哪里呢

诚韬教育400-133-9566 www42ixxcom

不要被外来的毁谤所击倒,因为这不值得,也说明你太脆弱了。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自信的学问,自信自己,就不会受到外来毁谤的侵蚀。而做到自信,必须时刻光明你的良知,让它拥有道德和智慧。

对付恶人和一些恶行,终极的解决方案无非如此。

先生说:“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于一边。人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容易心猿意马,不能集中心思,而且所考虑的更多是私欲方面的东西。故而要先教他静坐,使其停止思虑。久而久之,待得心思稍能安定。但如果只悬空静坐,身如槁木、心如死灰一般,也没有作用。这时需要教他内省体察、克制私欲的功夫。省察克制的功夫在任何时候都要持守,就像铲除盗匪,必须要有彻底扫除的决心。闲来无事的时候,要将好色、贪财、求名的心思逐一省察,务必要拔去病根,使它永不复起,才算是痛快。就好比猫捉老鼠,一边用眼睛盯着,一边用耳朵听着,私心妄念一起,就要克制它。态度必须坚决,不能姑息纵容、给它方便,不能窝藏它,不能放它生路,这才算是真真切切地下苦功,才能够将私欲扫除干净。等到没有任何私欲可以克制的时候,自然可以安安心心地坐着。虽然说‘何思何虑’,但这不是初学时的功夫,初学的时候必须去思考。内省体察、克制私欲就是使念头诚敬,只要心念所思均是天理,等到心中纯然都是天理,就是‘何思何虑’的境界了。”

陆澄说:“好色、贪财、求名等心固然是私欲,而那些闲思杂念为何也叫私欲呢?” 先生说:“这是因为闲思杂念也是从好色、贪财、求名这些根上生发出来的,找到其根源你就能明白了。比如你心中知道自己绝对不会去做抢劫、盗窃之事,为什么?因为你原本就没有这个念头。如果你贪财、好色、追求名利的念头像不做抢劫、盗窃之事的念头一般都消灭殆尽,恢复到心体的本然状态,那还有什么闲思杂念?这便是心体寂静不动,便是一切情感未发时的中正平和,便是心胸广阔、公正。这样的心体自然能够感遇外物而无所不通,心体的发用也自然能够符合中正节制,有事物呈现于心体也自然能够顺应了。”

先生说:“现在许多学习我的格物之学的人,大多停留在口耳之间,何况那些喜欢空谈学问的人,怎能不如此呢?天理和人欲的分辨,在精微之处必须时刻下功夫,反省体察,时时克制,才能逐渐有所得。就我们现在说话的这点时间,虽然讲的只是天理,却不知心里一瞬间又夹杂了多少的私欲。对于那些偷偷地发生而无法察觉的私欲,虽然下苦功去体察,也不容易发觉,何况仅仅口头上说说,又如何能够全部发现呢?如今空讲天理,却放着它不去遵循,空讲人欲,却放着它不去摒弃,这怎么是格物之学呢?后世的学问,即便做到极致,也不过是个‘不通过积累便想获得成就’的功夫。”

萧惠问:“自己的私意难以克除,怎么办?”

先生说:“把你的私意说出来,我来帮你克。”又说,“人必须有为自己考虑的心才能克除自己的私意。能克除自己的私意,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萧惠说:“我也挺有为自己考虑的心的,不知为何还是无法克去己私。”

先生说:“且说说你为自己考虑的心是怎样的。”

萧惠想了很久,说:“我一心想做好人,便自认为挺为自己考虑的。如今想来,恐怕也只是为了自己的身体考虑,并不是为了真正的自己。”

先生说:“真正的自己又怎能离得开身体呢?恐怕你都不曾真正为自己的身体考虑。你且说说,你所谓的为了自己的身体考虑,不就是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四肢吗?”

萧惠说:“正是这样。眼睛要看美色,耳朵要听美声,口舌要尝美味,四肢要享安逸,所以才不能克己。”

先生说:“《老子》里说过:‘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这些都是对你耳、目、口、鼻、四肢有害的东西,怎么是为了你的耳、目、口、鼻、四肢好呢?如果真正为了耳、目、口、鼻、四肢好,便要考虑耳朵如何去听、眼睛如何去看、嘴巴如何去说、四肢如何去动。必须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才是成就耳、目、口、鼻、四肢的作用,才是真正为了耳、目、口、鼻、四肢好。你现在终日向外追求,为名为利,都是为了自己的身外之物。如果你为了耳、目、口、鼻、四肢的好,要非礼勿视、听、言、动时,难道是你的耳、目、口、鼻、四肢自己能够不视、听、言、动的吗?归根到底还是通过你的心才能做到的。视、听、言、动都是心的作用。心通过眼睛而看,通过耳朵而听,通过口舌而说,通过四肢而动。如果没有心,就没有耳、目、口、鼻、四肢。所谓心,并不是指那一团血肉。如果只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经死掉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为何不能视、听、言、动了?所谓心是指那个使得视、听、言、动得以可能的东西,也就是天性,就是天理。有了这个天性,才会产生与性相对应的生生之理,这就是仁。天性的生生之理,表现于眼睛便能看,表现于耳朵便能听,表现于口舌便能说,表现于四肢便能动,这都是天理的作用。而天理就其主宰具体的身体而言,便称之为心。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原来就没有不合乎礼仪之处。这才是你真正的自己,这个真正的自己才是身体的主宰。如果没有真正的自己,就没有身体。可以说是得之便生,失之便死。如果真的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必须时刻在真正的自己上下功夫,必须时刻保持着这个真己的本体。独处时也持守德性,唯恐对其造成一点伤害。稍有一点非礼的念头萌动,就像刀割、针刺一般难以忍受,必须将刀去掉、针拔除。这才是真正为自己考虑,才能克除私欲。现在你就好比是认贼作子,为何还说有为自己考虑的心,还说不能克除私欲呢?”

先生说:“程颐先生解释‘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底下那么多物要怎么去格呢?还说‘一草一木都有理’,如今要怎么去格呢?纵然能够格草木的道理,又如何用来作用于自己,来诚自己的意念呢?我把‘格’字解作‘正’字,‘物’字解作‘事’字。《大学》所谓‘身,即是耳、目、口、鼻、四肢。想要修身,就是要眼睛非礼勿视,耳朵非礼勿听,嘴巴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想要修这个身,那么身上的功夫怎么去下呢?心是身体的主宰,眼睛虽然会看,但使眼睛能看的是心;耳朵虽然会听,但使得耳朵能听的是心,嘴巴和四肢虽然会言说、动作,但使得嘴巴、四肢能够言说、动作的是心。所以想要修身,就应该体悟自己的心体,时常令其宽广、公正,没有一点不正的念头。身体的主宰一旦正了,那么作用于眼睛便没有非礼之视,作用于耳朵便没有非礼之听,作用于嘴巴和四肢便能没有非礼之言和动,这就是修身在正心的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55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