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式情感中伦理道德式情感体验开始占优势

直觉式情感中伦理道德式情感体验开始占优势,第1张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

意识对于意识活动本身的认识。广义指人对自己的属性、状态、行为、意识活动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身的情感意志活 动和行为进行调 节 、控制的过程 。在近代西方哲学界,一些哲学家赋予这一术语以更多不同的涵义。在康德哲学中自我意识即先验的统觉的同义语,指主体意识对于经验材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则被视为人类精神在主观精神发展阶段上介乎于意识之后,理性之先的特定的意识形式。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的形成

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着。

每个人都是一个心灵画家,不过,这个画家的水平是逐渐提高的,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达到以下水平时,我们对自己的画像就基本完成了:

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每个人给自己的画像从无到有,从差到好,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躯体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人们有时把生理自我发展阶段称为自我中心期,这种初级的形态是以自我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大约在一岁末的候,牙牙学语的儿童开始用手指可以拿到纸、笔,拿到什么是什么,但他知道手指是自己的,这样就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以后儿童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进一步把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

两岁左右的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遇到叫周围同名的别的孩子时,他会感到困惑。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名词我、你时,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此时,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人来认识。从此,儿童的独立性开始大大增长起来,儿童经常说我自己来,我要……。随着儿童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逐步学会了自我评价,懂得了乖或不乖、好或不好的含义。

当儿童在3岁左右,会用人称代词“我“来表示自己,用别的词表示其他事物时,说明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次质变和飞跃,人的自我意识从此萌生。儿童掌握人称代词比掌握名词困难得多,代词具有很大的概括性,“我“一词可与每一个人相联系,运用时必须要有一个内部转奂过程。例如,母亲问孩子:“谁给你的糖?“孩子应该回答:“阿姨给我的糖。“而不能说成“阿姨给你的糖“。儿童要能完成人称代词运用中的这一内部转换,没有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他物的一定的区别和把握,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时的儿童还没有关于自己内心的意识,像成人一样地沉思内省还是不可能的。

2、社会自我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个体通过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这个阶段称为社会我阶段。

3、心理自我从14、15岁到成年,大约10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的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大大提高。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地发展变化的同时,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我们开始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

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们不再象以前那样满足,开始对自己不满意,希望改变自己的外貌、性格等。

心理自我是个人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我们能够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这样的自我意识过程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与他的心理自我发展的是否完善密切相关的。心理自我发展完善的个体能够以客观的社会标准来认识社会和评价事物,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对待现实的正确态度、理想与信念等。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1、正确的自我认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的,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我们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他观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将其归类。你描述的维度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

2、客观的自我评价

一个人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自我控制。

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自我意识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一种状态。积极的策略是:关注你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重点在于寻找你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亮丽的人生风景线。

3、积极的自我提升

提高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当人们期望自己成功时,他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当面临挑战性任务时,会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学业期望较高,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性。

另一条途径是克服自我障碍,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体验对自己能力程度的焦虑带来的不安全感,这便是一种自我障碍。我们听说了太多的这样的故事:由于考试前身体不好,所以在大考中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便是典型的自我障碍,为自己的考学不成功找到了适当的借口。一个渴望自我发展的人必须主动克服自我障碍,进行积极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尝试。积极的自我在尝试中会发现自己的新的支点。

4、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但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人的始终时,整理自己成长的轨迹显得尤为重要。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清理,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要记住:自我体验永远是个体的,当我们在分享他人自我成长的硕果时,也在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编辑本段]自我意识的作用原理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Flavell)曾指出,

《神乌赋》的伦理思想倾向

论文摘要:1993年出土于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的《神乌赋》,是西汉最早的一篇民间寓言故事俗赋,寓意极其丰富,不仅具有影射现实的社会意义,还具有鲜明的伦理思想倾向:一是以鸟意象蕴涵伦理教义的“孝”;二是体现着重教化的伦理思想;三是体现的“三纲五常”思想。这一创作倾向不仅是独尊儒术之社会大环境的产物,还在于《神鸟赋》出土的墓主人所生活的东海郡的特殊文化背景。

 论文关键词:《神鸟赋》;伦理;孝;重教化;三纲五常;文化背景

 《神乌赋》的出土,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热情关注。此赋语句精炼整齐,叙事完整清晰、情感质朴、寓意深刻。从一个简单的两乌相争的故事中,反映了很多伦理道德思想,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分析这一问题,无疑对了解西汉末年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有所裨益。

 一、《神乌赋》的基本内容

 据考证,1993年出土于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的《神乌赋》,是西汉最早的一篇民间寓言故事俗赋。此赋是西汉人的真迹,遣词造句,都是原样”。据《发掘简报》记载,尹湾汉墓的墓主师饶,字君兄,在东海郡作过卒吏、五官椽、功曹史。师饶下葬时间在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可知其大致生活在西汉中后期至王莽专权的时期。

 俗赋是相对“雅赋”而言的概念,雅赋一般出于文士独创,多流行于社会上层;而俗赋虽亦有文人创作,然而又多带有民间色彩,相对而言,多传播于社会下层。有寓意性、叙事性、通俗性强的特征”。《神乌赋》是一篇典型的民间寓言故事俗赋,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两乌相争的故事:阳春三月,雄、雌二鸟在春季筑巢时,遭遇一只盗鸟偷窃它们辛苦积攒的筑巢材料。雌鸟拦下盗乌,与之讲理。盗乌不肯认错,反而故作怒色道:“女人本应性格温良,看你态度傲慢,十分不对!”雌鸟耐心劝说道:“我听说凡是君子,都没贪婪的丑行。因一时迷惑而知道悔改,迷失的道路并没走出多远,改邪归正,今尚不迟。”盗乌听罢突然怒气发作,恼羞成怒,击打雌乌致伤。

雄鸟赶来见雌乌伤势严重,命在旦夕。他扶翼伸颈,向天祈 祷 并回头劝慰雌鸟说:“这是命呀!吉凶难料。但我情愿与你共赴患难!”雌鸟回答:“以死伤生,圣人禁之。你赶快走吧!再去到新的家园娶妻生子,善待我们的子女。不要听信后娘的谗言,让我们的儿女孤单愁苦。”遂自缚双翼,投污自尽。雄乌顿时无比哀痛,高翔而去。

 这显然是一个影射现实的寓言故事,其寓意极其丰富。既有深刻揭露不公正封建司法制度下老百姓悲惨命运的社会意义,又有赞美夫妻生死与共之真挚情感,歌颂孝慈、贤德、勇敢之传统道德思想的伦理意义。本文拟侧重探讨其伦理意义。

 二、《神乌赋》的伦理思想内涵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它分为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我们这里仅在规范伦理学范围内探究《神乌赋》的伦理思想内涵。规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过程的伦理学。《神乌赋》以文学形态,特别是“乌”意象展示着规范伦理学的某些内涵。主要是:

 (一)乌意象体现着伦理教义中的“孝”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它长期受到中国人的重视,被看作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之一。特别到了汉代,在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文化氛围中,“孝”成了封建统治者“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至德要道”,从而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主张,极力提倡孝道。

 西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鸟类多比况人间,模拟人情百态。这些鸟意象中,有比拟爱情的,有比拟妇人贤德的,有比拟善恶的。有孝鸟、善鸟,有瑞鸟、恶鸟之比。如贾谊《惜誓》、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刘向《九叹》,以及东汉王逸《九思》等作品中就频频出现的鸟意象。其中以乌为孝鸟的比喻最为常见,也最为深刻。《神乌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神乌赋》作者欲传达的孝道伦理教义是通过“乌”意象为载体完成的。《神乌赋》选择了一个传说中知道反 哺 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乌”意象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开头就称赞“乌”道:“惟此二月,春气始阳。众鸟皆昌,蛰虫彷徨。环飞之类,乌最可爱。其性好仁,反 哺 于亲。行义淑茂,颇得人道。”对“乌”大加称赞,把“乌”的品行上升到“仁”的地步,但其出发点还是反 哺 之“孝”的品行]。这恰好是儒家极力倡导的有利于家庭、社会之巩固和稳定的孝道的主要内容。

(二)《神乌赋》体现着重教化的伦理思想

 伦理教义如何化为人的行为规范重教化是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重教化的思想产生于先秦,孔孟是重教化的祖师爷,使得重教化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伦理的传统。孔子曾提出“富而后教”的著名主张,并反对“不教而诛”。孟子则提出善教优于善政的论断。以董仲舒为代表的西汉诸儒继承孔孟思想对教化详加论述、大力提倡,使重教化的思想远甚于先秦。董仲舒说:“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于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欲将“善质”变为善、将可能变为现实,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这就如同欲将禾变为米、茧变为丝、璞变为玉需要加工一样。他的结论是:“性待教而为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神乌赋》通过雌乌与盗乌之间“天地纲纪,各有分理”,“夫惑知返,失路不远。悔过迁臧,至今不晚”的对话,形象地进行道德宣讲,宣扬了君子之道,体现出改过自新的教化功能,而这种教化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完成的。对于盗乌的行窃行为,雌乌始而动之以情,向其述说自己取材的艰辛;继而晓之以理,劝它悔过自新,知错就改。将中国传统道德寓教于乐的教化方法形象地传达给读者,使抽象的说教,借助文学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神乌赋》还直接引用,或化用,或暗用大量经典文献的成句,借以体现其重教化的伦理倾向。如“吾闻君子,不意不信”化用《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意;“见危授命,妾志所持”引用《论语·宪问》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句;“以死伤生,贤人禁之”化用《孝经·丧亲章》“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之意;“《诗》云:‘云云青蝇,止于杆。岂弟君子,毋信谗言。”’则出自《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曾子日:鸟之将死,其鸣哀”则直接引用《论语·泰伯》:“曾子言日:鸟之将死,其呜也哀”。特别是《神乌赋》的最后部分,作者引用《传》文作结,将《诗》、《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的名言写入赋文中,充分反映出《神乌赋》作者借文学形态传达重教化之伦理思想的创作倾向。

  摘 要韩国家庭剧迅速占领中国电视剧市场,对中国家庭伦理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比中韩家庭伦理剧的特点,总结了韩剧值得借鉴的优点,提出如何对大陆伦理剧进行本土化改造,为中国家庭伦理剧开辟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影视剧;电视传媒;传统媒体;本土化;伦理剧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从此叩开韩剧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大门,几乎每一部韩剧都得到中国观众一致认可。在中国风靡的韩剧主要以家庭剧最为突出。韩国家庭剧迅速占领中国电视剧市场,对中国家庭伦理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通过对比中韩家庭伦理剧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韩剧值得借鉴的优点,进行本土化改造,为中国家庭伦理剧开辟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一、基调:沉重与轻松的氛围

 中国家庭伦理剧过于凝重,剧中有较多忧郁、悲伤、伤感的情节,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些情节让观众深深地受到触动,但是观众往往在电视剧结束后仍不能走出情境,停留在沉重的氛围中不能自拔。进入剧情的观众容易承受这与人物同样沉重的压力,面对相同的困境。相比起来,韩剧的手法更高明一些。韩国家庭伦理剧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轻松、诙谐、幽默的轻喜剧特点,让观众在欢的笑声中忘却生活的烦恼。

 这种悲喜的差异与中韩两国电视剧的关注点不同有关,中国注重从家庭问题折射出社会问题,通过对小人物日常活动的描绘展现生活的本质规律。曾经风靡一时的《渴望》便是通过表现善恶交锋、良心冲撞来引发社会大众对于真假、美丑、善恶的反思。韩国电视剧注重轻松活泼的氛围,寓教于乐。在爱情、友情、亲情的相互关系中营造戏剧冲突,家庭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构成了主要的戏剧冲突。韩剧往往不会触及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社会、国家、民族矛盾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对社会很少进行批判。

 中国家庭剧往往要把家庭和人物放置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对其生活的社会环境进行预设。比如《金婚》,从到改革开放,每个特定的阶段都有非常明显的社会特征,它们深深地影响了佟志一家的生活。在特定背景之下,许多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但没有了这些“外力”因素的作用,脱离社会背景的故事情节就显得情理不合。而韩国家庭伦理剧在社会大背景方面涉及的非常少,故事的矛盾冲突基本都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观念冲突。主要内容都围绕爱情、亲情、友情开展,脱离了社会大背景,这些故事是可以互换和移植的。相比于中国家庭剧的波澜壮阔,韩剧更多的围绕日常生活琐事,除了家庭成员很少有其他社会关系介入,社会背景的衬托比较少。

 看过国产家庭伦理剧的观众都有一种普遍感受:人物故事生动感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主人公这样的经历,思考归思考,生活归生活。这就增加了真实生活和银屏的距离。韩剧以日常的节奏,平实讲述平淡的日子。琐碎的家务、微妙的人情和其间的烦恼快乐都让人觉得剧中的生活可触摸,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经历者,让观众与局中人角色置换,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对生活的反省和感悟,带来的效果更显著。

 二、观念:牺牲与兼顾的伦理观念

 在中国家庭伦理剧中,主人公往往陷入生活的窘境,不仅自己危机重重,亲人的困难也叠加到主人公的身上,主人公面临的总是“大困境”,整个家庭也属于“贫贱夫妻百事哀”,诸事不顺。主人公一向都是高大全式的牺牲奉献型人物,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用个人的牺牲与忍让成就家庭的和谐。在《亲兄热弟》中,张国立扮演的大哥要把家里所有的事都自己扛着,离婚、下岗,兄弟患绝症……即使艰难,他也要撑起这个家。这些忍辱负重的角色,善良、宽容、牺牲、忍让,在道德伦理上没有缺陷,是理想状态的完美人物。观众虽然对这些英雄式人物给予认同,但是也充分地感受到了做一个完人的艰辛,他们在理智上认同这些角色,但在生活中难以向他们靠拢。韩国电视剧则更追求真实的质感,剧中人物往往是并不完美,多少带有瑕疵的平凡人。编剧和导演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不会把他们“逼上绝路”,而是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努力成功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这些人物可能是《我的女孩》中贪图小便宜的导游周幼琳,也可能是《看了又看》中势利眼的母亲,他们都真实可触得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家人一样。

 韩国家庭剧注重对伦理美德、爱情婚姻、家庭亲情的细腻刻画,通过展示幽默朴实的生活细节让人倍感温馨。韩国人并不认为家庭和谐需要牺牲某个个体,而是每个人都是促成家庭和谐的因子,个人与家庭同样地重要。韩剧中的人物性格是饱满立体的,可能不完美,但都真实可爱。电视剧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在生活中他们尽量服从道德,却并非毫无缺点。韩剧正是抓住了生活的这个本质特点,情节没有大悲大喜,没有超脱的精神也没有扭曲的灵魂,人人都照生活应有的方式活着,透着东方的中庸,情感来的比较简洁和宁静,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体验,因此感情也就流露得更为自然。

 在借鉴韩国家庭剧的经验后,大陆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新剧,如《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媳妇的美好时代》在第十届中日韩电视剧制作论坛上获得优秀电视剧一等奖,继而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四届东京国际电视节上荣获“最佳海外电视剧”奖。塑造了毛豆豆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既不是高大全式的理想完人,也不是道德沦丧的卑鄙小人,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充满美好愿望却脚踏实地的平凡小人物。

 三、启示:以小见大,增加底蕴

 我们应该从韩国家庭伦理剧中吸取好的经验来丰富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以小见大,在细节中品味生活质感。韩国家庭伦理剧都是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繁琐的小细节、小矛盾展开的,观众可以品味出生活的真实味道。近些年大陆家庭剧在这方面已经有较大的突破。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余味,有些懦弱,但为了家庭和谐,充当妻子和母亲之间的调解人,听从妻子的教训,也不违背母亲的唆使。

 第二,增加底蕴,营造文化氛围。家庭伦理剧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引发观众对生活的反省和感悟。我们不能只把题材局限在婚外情等畸形的社会风气中,视野要开阔,多展现生活美好的一面,对亲情和美好爱情的展现应该多一些。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深厚,而且中国电视剧本身就非常注重“教化”功能,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电视剧中,增强其在大众传播中的教育功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574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