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在多年前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被揪了一把。这便是我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
01
爷爷奶奶,还有父亲,都是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守着家门那一亩三分地。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号召,也许他们一辈子都窝在偏僻的山沟里,孤独终老。
他们小时候进城,要花上半天时间,又是过河又是走山路。到城里就连吃碗凉面,都会特别有仪式感。父亲说他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就像我现在羡慕艺术大家的气质一样,遥不可及。
上个世纪出来的人,多半都经历过农耕社会。
这幅画便是父亲带我一起欣赏的。
他一直都很不喜欢自己的农民身份,一心想通过考大学走出老家的穷山沟沟。在那个年代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在他们眼里,知识就是金科玉律,神圣而又伟大。
干过农活的人,可能都不喜欢这种面朝黄土,背靠天的日子。累死累活的收成也不够全年管饱。
父亲虽不爱农村生活,却又总是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讲炎热夏日如何去农田里收割水稻,去比人都高的玉米地里掰苞谷,里面闷热难耐,皮肤一碰就全是红疹子,去水田里捉趴在腿上吸血的水蛭,在小麦地里扎慌了,挠得全身都是血疤子……
我倒没听说过父亲讲拾麦穗,估计是南方这边麦子太少,大多数都是水田。
02
细讲拾麦穗的,倒是张洁有一篇散文 《拣麦穗》 。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我们现在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所不能理解的,甚至是没有见过的。
可越是不了解,越是没有经历过,人们便会越好奇。
至少我是这样。小时候的我就特别喜欢回老家。
跟着爷爷奶奶去水田里割水稻,结果把一溜的田都踏得稀巴烂;
夏天就去谷仓里,把风车当做手动风扇一样摇晃,吹出来的风还有一股麦子和稻谷的香甜;
和妹妹去田里捉很多很多小蜻蜓,拿回来放在蚊帐里,结果晚上全死床上,吓得我俩在吊床上睡了一晚;
去池塘里赶鸭子,吓得它们不敢回笼子。最爱光着脚踩在池塘边的泥泞里,总是踩几步就能摸到鸭蛋,偷偷捡回家交给奶奶;
爷爷奶奶叫我把茄子地里的杂草拔了,我上去就三下五除二,把好不容易长出来的茄子苗拔了个精光,还诬陷是我妹妹干的,气得我爸差点把我骂死……
可是已经快十年,都没有去过老家了。
没有再插过秧,没有再偷过桃,也没有再见过爷爷奶奶家养的那些可爱的牲畜了。
每次想回老家,家人们都摇头,他们都不愿回去,而我一直很向往。
03
白居易曾写过一首歌颂劳动人民的《观刈麦》。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每次读到这一句,都会想到奶奶,她身材娇小却富有力量。
她说她年轻的时候,胸前挂一个孩子,背上背一个孩子,干农活、洗衣做饭砍猪草,这些农活完全都不再话下。
她就是那种从古至今,男人们都爱娶的那种女人。
温柔贤惠,话不多说,什么事情都听丈夫的,以家中男人为重心,身体健康有力气,底盘稳当,胯骨宽大能生娃,也能烧得一手好菜……
相比起来,爷爷就显得瘦弱了很多,干活也不及奶奶那般麻利快速,脾气也没她那么好,做事也慢慢悠悠。但他俩这些年,还是挺恩爱的。
可能奶奶唯一的缺点便是文化欠缺吧。爷爷教过,但奈何不够通透,之后也放弃学习。虽没受过高等教育,但也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从不和人吵架,与人和善,不说闲话,这些年里,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变得心平气和了很多。
也许是奶奶年轻时为那个贫苦的家庭操劳太多,把力气都透支光了吧,她已经再也无法提重物,她总是和自己较劲,和岁月较劲。
奶奶那个年纪的人,吃尽了苦头的人,又怎么甘心被岁月打败
04
如果说要我抛开自己的情感来评价《拾穗者》,那我无能为力。好的画作是有背景,能触发情感的。
大数据曾经对全球知名画作做过一次扫描分析,发现**、妇人、田地、沙发、窗户等是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感情的。(这个数据分析来着某大数据网站,只供参考,不予商用。)
在这幅画里,就占了三个重要的元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和白居易一样。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勤恳恳和朴素品质,在此致敬。
往期精彩:
《洛神赋图》人身注定相隔,后来我们没有在一起
《步辇图》番使来朝,公主和贵
十八岁的千里江山图
用计划手帐完成时间管理
福利不可错过的投稿资源(一)
我是青木谷家: 自由撰稿人,伪艺术派,认真写文,身高二米二的医学生。
喜欢画画、手帐、艺术等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号,每天都会更新文章哟~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呗,爱你们❤❤❤~
简宝玉日更打卡第32天
我第一次看到米勒的《拾穗者》,就一下子看出弥漫在画面上的挥之不去的忧伤,那掩藏在浓浓的金黄背后的沉沉忧伤啊,像冬日的寒风,在心灵深处撕开一条口子,让我看见生活原来伪装得足以以假乱真。我的伙伴,我的长辈,当我们在夏季炽烈的阳光下,一只脚走进麦地,一只脚跨过年轮之后,麦穗留给我们的就只剩下枯黄的岁月了,我们真正得到的,除了衰老的身体,还有什么呢?
ZT一篇给你,看看合适与否:
《拾穗》描写的是农村最普通的情景:秋天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在她们身后是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这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她们的身姿却彰显出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虽然角度的不同,但动作的连接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的分解图。那个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麦穗,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已经有了收获;还有那个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那个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三个农妇如此地往复地劳动,是为了全家的温饱,她们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我想她们可能是祖孙三代,或是母亲和两个女儿,或是两个媳妇和婆婆。总之,三个妇女给我的联想太多了。这说明米勒的画空间很大了,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更大。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这幅画上我看出画家米勒对劳动人民甘苦的深刻理解,似乎理解了白居易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米勒的其它作品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的。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米勒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他出生在诺曼底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这位从乡下来的年轻人,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道:“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 ”
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不仅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也被世界人们所喜爱。
米勒笔下的农夫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画中人物是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是米勒的美学,也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农民的形象。小说家罗曼·罗兰说:“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
通过这幅画,我感觉到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和《晚钟》等名作。
我至今还忘不了幼小的我拾到第一穗麦子之后的快乐。那一枝小小的麦穗,抚平了尖利的麦茬留给我的恐惧,我开始敢于面对麦茬,面对随时出现的蜥蜴和蛇,就是因为我能够拾麦子了,因为我觉得我已经像母亲一样融入了村外的土地,我不再被冷落,也不再被忽视。一个麦穗,还有接下来的无数的麦穗、玉米穗、高粱穗,它们让我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其实那时候我知道什么是成长呢,即使是今天,我依然不明白成长有没有意义,但是当年那种痛快淋漓的快乐,的确是来自那第一束麦穗。原来思想的历程与生活的负荷是没有多少必然联系的,否则,有多少人会湮没在生活的重压之下?
作为一个真正的拾穗者,我明白夏季之于收获是一个真正的节日,农民们在夏季流淌的汗水足以浇透干裂的土地。他们面对金**的麦子时的心情,是旁观者无法体会的。今天,拾穗者是越来越少,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了,但是作为一段经历和历史,是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的位置的。
《粒粒皆辛苦》这幅画相较于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在构图和人物动态上有相似之处,但两幅画所表达的思想却截然不同。米勒的《拾穗者》表现的是在封建制度严酷的剥削下,农民食不果腹的悲惨境遇。画中的拾穗者佝偻着腰。粗大的手、低垂的头,暗示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远景中,农民们在监工的皮鞭与呵斥下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交给不稼不穑、脑满肠肥的贵族们却只能靠捡食麦穗维持生计,何等悲凉{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则是歌颂了中国农民勤俭节约的美德与新时期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那双粗糙的大手是劳动者的手,它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身后的马车满载的是丰收的喜悦,是劳动的报偿,是真正属于平凡劳动者的美好生活。画中的老农是中国亿万农民中极普通的一员,然而,在他身上却散发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质朴、善良,有如家乡父兄那般质朴、亲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