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卢汉的老婆是做什么的

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卢汉的老婆是做什么的,第1张

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卢汉的老婆是做什么的

卢汉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中文名

卢汉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黑龙江省明水县

出生日期

1979年

职 业

主持人

代表作品

《倾心上午茶》

性 别

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王培培有男朋友没呢?

哪个频道?我就看少儿频道

谁知道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张芳的个人资料

张 芳

生日:11月11日

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性格:动若脱兔、静时很少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星座:天蝎座

血型:B

爱好:看**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旅游

最喜欢的花卉:爬山虎

最喜欢的食物:粗粮

最开心的事:心想事成

最愿作的事:吃吃零食、发发呆。

最讨厌的事:早起

最尴尬的事:现场直播时唱歌忘词

最喜欢的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看的最多的书:《新华字典》

最欣赏的主持人:芭芭拉沃特

爱情观: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梦中情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送给朋友的话:善待自己,随心所欲。

自我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座右铬:我心永恒

主持特点(或者希望达到的主持风格): 本色

有谁知道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田久龄详细资讯?

田久龄 (197l~ ) 播音主持名久龄,男,汉族。现任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今晚有约》节目组长。1992年考入哈尔滨广播电视局担任广播节目主持人。先后从事经济节目、新

闻节目、文艺节目、专题节目、夜话节目的主持工作,并于1992年、1993年获省广播节目主持人一等奖。1994年获省广播新闻奖一等奖。现从事哈尔滨新闻台夜话节目《今晚有约》的主持工作。

2012年过年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合唱的歌曲叫什么啊

快乐由我

2011年过年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合唱的歌曲叫什么啊

祝福你

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合唱的<祝福你>哪里有的下载

:vyouku/v_show/id_XMjQzMjEwNDQ0

淄博电视台主持人刘琦的老婆是谁

郑天亮央视的两个知名新闻主播鲁健和郑天亮是一对夫妻!昨日,记者在央视上突然看到了一篇署名鲁健的文章《娶个老婆是同行》,文中披露了鲁健和郑天亮这两位央视名嘴早在一年前就悄悄结婚的讯息。昨日下午,本记者联络上了鲁健,他证实这篇文章是他写的,并详细向记者独家披露了他用一碗面汤把同行郑天亮变成老婆的爱情故事。爱的宣言纪念结婚一周年鲁健目前是央视国际频道《今日关注》《与总编面对面》主持人,曾主持过《中国新闻》《新闻0分》等名牌栏目。鲁健的另一半郑天亮在大四时就因主持央视名牌栏目《东方时空》而成为风云人物,目前是央视新闻频道《午夜新闻》《国际时讯》两档栏目的当家花旦。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在央视披露自己的隐秘婚姻,鲁健直言有两个原因:“一是央视早先就向我约稿写一篇与三八妇女节主题有关的‘在网故事’。二是写稿当天是月日,这是我和天亮结婚一周年纪念日,来不及送她纪念日礼物,也没有时间陪她,就写下这篇文章当作礼物献给她。”他还称,两人都结婚一年了,还没有时间去度蜜月。爱情传奇一碗面汤赢得美人心说起茫茫人海中盯上郑天亮,鲁健至今还为另一半感到自豪:“001年、月份,《东方时空》大改版,还是大四学生的天亮那时做那个资讯节目的主持人。偶然看她主持的节目,印象很好。我当时在台里实习,她也在实习,我开始留意她。”鲁健回忆说,但这时他们并没有交往,真正动了“贼心”还是一起下基层实习期间,“天亮和我等0多位新来的毕业生一起去内蒙赤峰电视台实习。经过进一步的接触,小我岁的天亮敬业的工作形象给我留下良好印象,回到央视后,我放下一切顾虑常常以友谊的名义,老去找她联络感情。”鲁健感叹说,不想找同行的天亮最初拒绝了他的爱意。然而,谋事在人,在鲁健多次“讲道理”后,天亮终于同意交往。鲁健说,漫长的交往让他更坚定了娶天亮的决心,但真正感动天亮,说起来很平实,是一碗面汤。“大约是00年10月的一天,我带天亮到北京一家炸酱面馆吃饭,点了一桌子的菜,全是肉。可粗心的我最后才发现,一大桌子的菜几乎全由我吃了,她那天却吃得特别少。最后端上来一碗面汤时,我对她说,你喝点面汤吧,热乎点。”鲁健说,没想到就这么一碗面汤,就把天亮给彻底感动并降服了。“她说,从这碗面汤看出我内心很实在,感觉两人在一起很踏实。”因此不到半年,两人就于去年月日在北京登记结婚了。老公说鲁健:她特别勤快体贴在鲁健的眼中,妻子郑天亮究竟是什么形象呢?对此,鲁健猛夸天亮是一个特别勤快体贴的媳妇。“天亮在外面话不多,很文静,在家里也要撒撒娇,耍点小脾气。不过我最欣赏她一点,她是山东人,特别勤快。我们成家过日子,家里的事我基本不操心,几乎天天都是她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偶尔休息一两天,天亮还会在家里特别弄上几样爽口的小菜等着我。”老婆说郑天亮:跟他一起安全昨晚时,记者通过采访到了正在央视忙直播筹备工作的郑天亮。一听说记者要采访,天亮连忙说:“我工作忙,不好意思谈这些。”不过,她仍然笑着谈了谈眼中的丈夫:“他啊,说什么呢,就是挺善良的。没有跟他交往之前,感觉他有点装酷,但是两个人慢慢了解后,我才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实在的人,比较稳重,不玩什么花样,跟他在一起比较安全。他还很会关心人。”

杨澜是否在黑龙江电视台主持过

没有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的老婆

朱迅

社交媒体是网络传媒发展的必然结果。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对与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会媒介对于现代社会具有传播信息的作用。例如《人民日报》每天早上六点左右都会在微信公众号里发表一篇《来了,新闻早班车》的消息,为受众提供新闻。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换个容易理解的说法,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它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举个例子,有个厂子,最开始是人工制作衣服,随着厂子越做越大,进了几台机器,由机器生产,除此之外此厂子还生产鞋、手表、项链等,你要买衣服,你只需要知道这个厂子有衣服卖,根本不用去了解它还生产鞋、手表、项链等。所以媒介即技术,技术即信息,媒介即信息。

社交媒介对现代社会具有监督社会的作用。网络反腐、微博打拐、人肉搜索都是网络监督社会的表现,比如我们平时可以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对网络上的就某一件事、某一个人进行监督,比如某公司对某山区进行捐助,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公众可以跟踪监督,这就像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例如,利用社交媒介微博时,在搜索某一新闻,会出现集文字、等为一体的各种消息,是你感官和感觉的延伸。

社交媒介对现代社会具有提供娱乐的作用。我们平时看电视、看书、谈话、广播等都属于娱乐方式,而麦克卢汉就媒介的分类提出了“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两个著名的概念。对于这两个分类标准,麦克卢汉本人未进行明确的界定,人们根据他的叙述进行推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小明在看一本书,书是属于“热媒介”,受众参与度低,小明不需要跟别人互动,不需要听,他只需要安安静静的坐在桌前看就可以,而且书的信息量大,清晰度也高;而作为“冷媒介”的电视则不同,小红在看一档肥皂剧,她可以一边跟旁边的人说话,一边吃东西,再回头看电视剧的时候动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前几分钟发生了什么,因为“冷媒介”需要调动受众的参与度,但是其信息量小。所以,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

随着社交媒介日趋成熟,社交媒介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在不停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感知

7

每一种文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所以它都倾向于为

每个人、为每件事规定一些受宠的模式。

28

《印度之旅》的书名取材于惠特曼,他认为美国正在走向东方。这本书是电子

时代的西方人的一则寓言,

只是很偶然地与欧洲或东方相关。

按照书名的寓意所指,

视觉和

声音之间、感知和经验组织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之间的最后冲突,业已降临到我们头上。

正如尼采所言,

既然理解能阻止行动,

那么借助弄懂媒介如何使人延伸,

如何挑起我们里里

外外的战争,我们就可以节制这场冲突的激烈程度。

31

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

变人的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

只有能泰然自若地对待技术的人,

才是严肃的艺术家,

因为他

在觉察感知的变化方面够得上专家。

68

我们观看、使用或感知任何技术形式的延伸时,必然会接受它。听收音机、看

书读报时,

必然要将这些延伸纳入自己的系统中,

必然要经历接踵而至的感知“关闭”

或感

知位移。正是因为持续不断地接受日常使用的技术,所以在与我们自身这些形象的关系中,

我们才进入了潜意识中知觉和麻木的那喀索斯角色。

102

汤因比一再敦促人们采用仿效伟人的文化策略。这当然是在意志的力量中去寻

找文化上的安稳,

而不是在充足的环境感知能力中去寻找文化安稳。

谁都可以讥笑,

这是英

国人对品性而不是对才智的信赖。

鉴于人们面对挑战时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使自己陷入无知无

觉的催眠状态,

我们可以认为,

意志力在维护生存中与智力一样重要。

今天,我们要做到信

息灵通、见多识广,同样是需要意志力的。

152

施彭格勒看见西方人从数量世界中退避到功能的童话世界和抽象关系之中,

使他一头扎进了失望的泥潭。他写道:

“经典数学最珍贵的东西是如下命题:数是可以感知

的一切事物的本质。如果将数定义为量度,数就包括执著于‘此地’和‘此刻’的一个人对

整个世界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计量意味着对亲近和有形东西的计量。

189

如果现代物理学家试图用视觉感知模式去组织原子数据,

他就不可能逼近问题

的本质。在信息瞬息万里的电子时代,时间(按视觉和切割计量的时间)和空间(统一的、

形象的和有周边密封的空间)已不复存在。

202

正如画家的功力表现出审美魔力一样,

“电荷是物体构成某种空间关系时我们

观察到的现象”

。画家学会如何调整事物之间的关系以释放出新的感知。

209

正是形形色色的感知和经验的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才造就了公元前

5

世纪、

公元

16

世纪和

20

世纪伟大的文化。

)然而很少有人喜欢生活在这些热烈激荡的时期,因为

一切保证生活熟悉和安稳的东西都消融殆尽了,

而且在几十年间一切东西都要重新构造一番。

260

由于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感官生活产生了极大的的偏好,受到了极大的扭曲。

这一点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宁可漠视的事实。

土著民族不借助透视原理感知景物,

不感觉

第三维度的存在,这一证据似乎威胁着西方人的自我表象和结构。

268

难以到手的东西不能授予人充分的感知,虽然它可能给一件东西罩上一圈假性

价值

(pseudovalues)

的光辉,比如给一颗宝石、影星或老主人抹上一个光圈,这就带来了一

个“假性事件”

pseudoevent)

中真实的核心问题,

“假性事件”是人们普遍给新媒介贴上的

标签,

因为它们能使旧模式加速,并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新的模式。

上述潜隐的力量,我们古

老的媒介包括语言里,

也是可以感觉到的。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思索。

一切媒介的存在都

给我们的生活赋予人为的知觉和任意的价值。

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当中,不可忽略的人物就是美国传播研究巨擘麦克卢汉。他的“媒介即讯息”、“媒介即隐喻”的思想划时代地预言了数字化生存现状。在互联网来临之前,他神奇地预见到了新的传播渠道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新的技术往往产生了新的“语言”和“符号”,这种新型的编码形式必然带来意想不到的传播形式创新。工业时代专门化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独立与隔绝的知识分子交流方式,但在新型互联网媒介的推动下,知识与信息以每秒亿级的数量集合进行传递,网络快速的传播方式弥合了知识传播的信息时间差和空间差,任何企图逆转时代潮流的方式都是螳臂当车,必然因为自身视野的局限而落后于整体时代。

新时代产生的新型交流模式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传受是拓扑结构模式的多点交流传输,信息会及时地得到反馈和多方求证。所以我们当今似乎是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在这个时代,媒体所发布的信息会从内部或者是外部被迅速地推翻,抓住“痛点”与“爽点”的“阴谋论”以新闻的形式呈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在谣言的传播过程当中有多方的共同参与,集体促进舆论事件的发酵。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伪造账号和拼凑观点呈现“白色谎言”的方式层出不穷,甚至因为利益驱动从而炒作热点新闻事件。在后真相时代,新闻事件不是被“报道”,而是被“生产”和“制造”,从一开始就抱着目的进入到社会话题的讨论场。在谣言和中伤的背后是利益集团的口诛笔伐,“真相”的追求似乎遥不可及。

恢复对媒体的信心是一件很难的事,当下信息渠道的泛滥,新闻的制作需要求快,更需要“慢下来”进行有态度、有温度和有深度的报道。新闻是当下社会人们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媒体从业人员不仅仅需要提供信息,更需要以一种姿态站在良知的一边,引导公众的话语场,把握连续性新闻报道的发展风向,回应社会关切。如果媒体从业人员仅仅是作为利益集团的发声工具,在当下自媒体泛滥的时代,很容易成为人们攻击和讨伐的标靶。互联网给了每个人发声的机会,这也相当于给每个人都配上了一把“抢”,任何年龄、职业和国家的人都有机会用“语言”来进行舆论攻击和谣言中伤。

“假新闻”严重伤害了公众的理智与情感,在错误的信源上建立的信息讨论首先就是一个“伪命题”。很多网络论坛的参与者不明就里地接受了错误的信源,从而被引导产生错误的观点和行为。后真相时代我们不应该不相信一切,更需要磨练自己的耐心和理智,站在真相和正道一边,这正是我们新闻学子需要努力的方向。

何为新媒介,或说其“新”在何处?

应明确的是,我们所定义的新媒介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它“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新”(p11)。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电视和自动化当然不能归入此列。但站在麦克卢汉所处时代分析,那便是“新媒介”了,“任何时间节点上都有新媒介,或者更加准确地说都有比较新的媒介。”(p5)。

那么,单纯按时间顺序界定“新”、“旧”媒介,可否?可,新媒介应有之义当然在于其时间点上的“新”,但不限于此:作为媒介的一种类型,当然的,其具有媒介的特殊属性:工具性、转换性、传播性诸如此类。

本书作者罗伯特·洛根在绪论中便明确指出:“本书的目的之一是更新《理解媒介》”,再加上作者本人是麦克卢汉思想圈子的核心成员,因而在本书关于媒介的定位乃至分析媒介的方法论都沿袭麦式: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工具或技术”(p9),但又不仅仅是“传播信息或传播思想的消极管道。”(p313)。表面看来,自相矛盾,实则在洛根看来,麦式研究媒介的主要动机是“理解任何新媒介问世所带来的变化,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变化”p16),而不仅仅将他定义为狭隘的技术论者,他理解媒介方法论核心原则之一,即“媒介对社会变革即使不起主导的作用,至少是非常重要的作用(p19)。随后洛根以麦式“媒介即讯息”、“媒介是活生生的漩涡”两个著名论断举例论证。

因而从媒介属性这一点而言,洛根显然对于波尔特和格鲁森(Bolter and Grusin)关于新、旧媒介互相补救、重塑的说法:“我们将一种媒介在另一种媒介里的再现称为补救,我们认为,补救是新数字媒介的界定性特征”、“新媒介之新来自它们重塑旧媒介的特殊方式,为了回应新媒介的挑战,旧媒介又重塑自己”(p4)不能认同。

那么,在作者看来,何为新媒介呢?

非大众媒介、互动媒介。洛根指出:“我们所谓的“新”、“旧”媒介的一个重要区分是:旧媒介多半是大众媒介,本书所谓的“新媒介”不是大众媒介”(p5),此外,互联网和万维网是虽然也日渐被视为大众媒介,但从用户体验、获取信息的差异性及互动性看,它们被洛根归为新媒介。谈到互动性,洛根随后又基于此,给出了一个在他看来是“概括过度”的定义:“一些旧媒介的互动性很强,面对面交谈、打电话的口语词是一例,通信是书面词是另一例。不过,每一种“新媒介”都有很强的互动性,大众媒介没有互动性——这倒是肯定的。”(p5)

从这个宽泛而肯定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维基百科式的新媒介带来的传播模式:它“容许使用者积极参与,他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内容和信息的积极生产者”( p5)。我们在收发电邮,在使用QQ聊天,在写博客,在开网店乃至仅仅是surfing online,也会发现我们“都在自己动手创建链接,把网上现存的信息联系起来”。(p5)

“新媒介当然不同于旧媒介,但主要的区别之一不是内容,而是我们思维方法的强化。我们所见的互动媒介比如互联网不仅是创新的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机制和过程,它使所有人同览和分享。这是非常令人激动的成就。”(p5)洛根转引虚拟现实先驱加隆·拉尼尔(Jaron Lanier)以阐述新媒介在“为创新提供出口”这一特征。在丹尼尔的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新媒介的互动性是其对社会、经济领域产生强大冲击的缘由。

那么,新媒介“新”在何处?

在上述波、格二人对新媒介“补救”界定一说中出现了“新数字媒介”的字眼,同样作者也写到“它们(指新媒介)是数字媒介,纵横相联,它们介入的信息很容易处理、储存、转换、检索、超级链接,最鲜明的特征是容易搜索与获取。”(p6)事实上,新媒介这一概念便是出自麦克卢汉,他所理解的新媒介的首要内容是另一种媒介,即旧媒介成了新媒介的内容,尤其是伴随数字化浪潮,媒介趋向融合。以网络新闻为例,其内容仍以传统媒体提供为主。

可问题来了,在现今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原有的旧媒介经过数字化转换,是否可以被归为“新媒介”还是只能认为这是新的媒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可谓是“煞费苦功”,不过他只是就如何划分“新”、“旧”媒介提出以数字化为标准,但涉及到明确指认上,“用单数概念的媒介,借以规避令人痛苦的任务:那些是旧媒介,哪些是新媒介”。(p8)

那我们的作者是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呢?给了,也没给。

给了,是指作者在第五章——‘新媒介”的14条讯息:概述——中以讯息形式指出:(p42-43)

(1)双向传播;

(2)“新媒介”使信息容易获取和传播;

(3)“新媒介”有利于继续学习;

(4)组合与整合(Alignment and Intergration)

(5)社群的创建(The Creation of Community)

(6)便携性和时间的灵活性,赋予使用者跨越时空的自由;

(7)许多媒介融合,因而能同时发挥一种以上的功能,许多媒介结合起来了;以照相手机为例,它既有电话的功能,又有照相机的发送照片的功能;

(8)互操作性,否则媒介融合就不可能;

(9)内容的聚合与众包(crowd sourcing),数字化与媒介融合促成了这样的结果;

(10)多样性和选择性远远胜过此前的大众媒介,长尾现象(long tail phenomenon,指那些原来不受到重视的销量小但种类多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总量巨大,累积起来的总收益超过主流产品的现象此产生;

(11)生产者和消费者鸿沟的弥合(或融合);

(12)社会的集体行为(collectivity)与赛博空间里的合作;

(13)数字化促成再混合文化(Remix Culture)

(14)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

其中前五条是在“新媒介”发展初期,作者指认的关于互联网的讯息。

说也没给,是出于研究路径上,作者不同于马诺维奇,如上文所述,本书所采用的方法论也是沿袭自麦式,即“研究一个个的媒介,而不是总体上去研究”新媒介”现象。”(p8)

知新,更需温故。

毫无疑问,“故”所指的便是麦克卢汉在电力信息时代以《理解媒介》为代表的著作中所给出的预测。

“新媒介”多大程度上确认货反驳了麦克卢汉的预测?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实体书店在不断消亡,纸质书不断被遗忘,这似乎印证了麦式对于书面文化遭受电子文化冲击的警觉,但洛根则发现“新媒介的内容常常是文本”、“和以前的大众媒介时代相比,年轻人花在文本上的时间增加了”,从而“使书面文化逆转,使大众媒介的负面效应逆转”。(p35)

我们看到网上公开课使得高校的教育资源向社会输出,教育向平民化迈进一大步。那我们来看麦克卢汉对于电力时代、大众媒介时代观察:

“电力的功能不是集中化,而是非集中化。”

“在电速条件下,消费者变成生产者,因为公众成了参与式角色的游戏人。”(p37)

是否在惊叹麦式类似未卜先知的论述?这类旧时的心得时至今日,仍不可说“过时”。以互联网为例,其本身运行原理便是实现完全的非集中化,这与冷战特殊背景下,“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战略考量契合;另一方面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所出现的极端民主化力量也是源自网友身上消费者、生产者二种角色的融合。

“互联网还使小业主能在全球范围内与跨国公司竞争。他们可以在网站上推销自己的服务和产品,于是,经济的非集中化和民主化就实现了。”(p38)亲,有木有赶脚说的就是你呢?那就包邮哦~~(淘宝用语)

都说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近来《纸牌屋》的收视奇迹展现大数据挖掘背后广阔的市场,很不幸的是,这回又让麦克卢汉言中了:“他坚信,有了电力媒介以后,知识的学习与获取就成了人类的主要活动。”(p38)将“电子媒介”替换为“新媒介”,再将知识作出当下解读:“知识就是利用信息(语境化的数据)并达到目标的能力”(p38-39),那么就可以解释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数据挖掘”了。

我们还可以看到……

对于新媒介,有人看到它冲击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惊叹它的魔力;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产物,与“旧媒介”无本质差别。其实,正如文题所示:新媒体既有“新”的一面,也有“旧”的一面。

注:《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加拿大]罗伯特·洛根 著 何道宽 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31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