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心得报告范文_讲座听后感怎么写

讲座心得报告范文_讲座听后感怎么写,第1张

 讲座心得报告范文篇一

 有幸从如皋作协主席季健先生那儿得知作家丁捷在南通文联艺术活动中心讲座《文学的至欢至爱》,我先生开车陪我偕同作协的朋友汪小琴届时到达。南通城坐落在长江边的沙洲上,自古沟河池塘众多,水流丰富。经过现代的治理疏浚、岸边绿地规划建设,完整的的护城河更是宛若一串灿烂的明珠,使有“近代第一城”美誉的通城平增几分漂浮在水上的灵秀和浪漫。初秋天气,蓝天白云,绿树碧水,建筑道路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切都是那么清爽而明晰。文联活动中心在老城的东南隅,南边紧邻文峰公园,西边院墙外就是文峰塔,建筑古色古香,两进庭院。讲座会场就在后院,院内是一个大水池,有小亭一座,红鱼成群游戏其间。对丁捷作家其人其作我已略知一些的。几个月前他在如皋做过一个讲座的,也读过他一些作品。但这次听讲依然吸引我全神贯注听完,两个多小时仿佛仅是一瞬。讲座的主题是“文学的至欢至爱”,讲座的方式依然是漫谈式的,从容而娓娓道来,偶尔说到激情处说出几个“粗放”的词汇,让人身同感受他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的默契。

 回来后再三回味、思考时有一种非常想和别人分享的需要。简单 总结 一下我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思考到了什么文学的至欢至爱,我认为完整的表述是文学反映或表达的人的至欢至爱。诚如丁捷所言文学就是对人的生活和心灵、精神的反映。但丁捷认为他所说的至欢至爱不是指或者说不仅仅是指人的生理和情感上的至欢至爱,而是心灵的、精神的、乃至灵魂的至欢至爱。他以为文学作品尤其小说,有一类是对社会性的反映,这类作品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另一类是对人性的反映。他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伟大、更优秀。因为此,他评价《金瓶梅》比《红楼梦》更伟大、更优秀。我认同他对金瓶梅意义的评价,我没有能力或者说我还不敢判断谁更优秀、更伟大,但我认同他对反映人性这类小说的肯定和高度评价,也佩服他对金瓶梅的高度评价的勇气。联系自己创作的《亢奋》和《依偎》,丁捷认为,《红楼梦》、《亢奋》这样的小说是对社会、世俗生活的反映,而《金瓶梅》、《依偎》这类小说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体现。后者的写作比前者要难、深刻。为了更好地说明什么事“至欢至爱”,他介绍了日本作家杜边醇一的小说,对这位情爱大师的作品进行了解读。杜边醇一的小说里男女主人公都是“边性边爱”,最终死于性爱。他举例一部小说中男女在性爱的最幸福时刻双双服毒死亡。我没有看过这些小说,此前也不曾听说过这个作家。

 但听到这里我也深深地震撼了!殉情,国内外自古有之。往往是遇到阻挠爱情不能顺利进行情况下的男女行为。丁捷讲述在这部小说里男女之间的爱情发展并没有明显的障碍,他们是为了“终极之爱”殉情的。他以为这就是至欢至爱,这种爱爱到极致就是死亡。我个人认为至欢至爱的终极是死亡,是可以理解的。在西方的关于人的起源的神话里就将女人说成是男人的一根肋骨,也就是说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于是男人和女人总是要寻觅彼此的另一半,那么爱情就是两个个体得以结合的途径,所以爱情是如此的重要和必须。没有爱情,个体的男人或女人是孤独的、不完整的。性爱则是拥有了爱情的男女表达爱最基础、也是最理想、最高形式,因此是必须的!在性爱中个体的人从肉体到灵魂都不再孤单,得到了深入心灵的温暖和满足,两个个体达到完全的统一和圆融。这就是“极致”!但,这样的合和是短暂的、有限的,很快身体要在空间上必然地分离,心灵、精神也无法保持着完全高度的契合,追求极致之爱的心灵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完美的他们选择了死亡!他们以为他们在那一刻,在极度的欢愉中、极度的圆融中死去,他们就得以永远的从身体到灵魂都不分离、都圆融在一个整体了。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道”。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无”,是涵生万有、一点真阳存在其中的无,由此,就有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地万物、花花大世界。但这所有的万物其运行、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最终都依然归于“无”——那个创生“有”的无。而且道家认为,这宇宙万物的存在是周而复始的“常”,是动而和谐的“静”。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另一个形态,是对“生”而老去的一个安顿。因此庄子说“生死一条”,面对妻子的死亡鼓盆而歌。从道家的哲学观去看上述终极之爱的死亡,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在我们以为是“死亡”或名之曰“死亡”的事实上他们也许理解为他们的独自的生命从此结合了,转换成新的形式存在了。不管是西方宗教中的天国,还是中国道家中的虚无,在我看来都是人对自己的今生之后的安顿。

 至于所谓的“死亡”,不过是一张通往那安顿处的门票而已(外国的神父、牧师们对频死之人的祈祷仪式等就是来送门票的使者哈哈)。有何值得惊惧和痛苦的呢所以,对死亡的体验是对“活”的最高、最深刻的体验。当然,我所说的“死亡的体验”是指死亡的过程中的体验,而不是“死”的那个结果。从广义上说,人自出生存在那一刻起就是不断靠近死亡的过程,所以广义的对死亡的体验,也可说成是对“生”的体验——对整个人生的欢爱痛苦的体验。狭隘的死亡指的是明显的肉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那一刻或一段时间。丁捷还谈到宗教对人类对死亡产生的恐惧和痛苦的安抚作用。他解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奴隶主的十二三岁的小女儿和奴隶汤姆的死前因宗教而产生的对痛苦的解脱。我认为其宗教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本质是因为宗教的信仰让人产生了不同于爱情的另外一种爱——对他人的爱,对上帝以及诸神的爱也是“爱他”的一种。丁捷作家特别向大家推荐《香水》——一部德国作家的小说。我没有读过。小说中一个杀人许多、罪恶累累杀人犯再被公决时从怀中拿出了自制的香水,打开后迅速地使原本群情激奋、声讨怒骂他是杀人魔头罪该万死的观众安静了下来,对他不再怨恨,甚至是顶礼膜拜的崇拜和热爱。那么这个神奇的“香水”是什么呢原来是他杀死26个少女、用她们的肉体不断实验、提取制造的。

 这是一个虚幻的 故事 。但作者旨在说明用美丽、善良、纯洁无暇少女之身做成的香水代表着美好和爱,是爱让人从死亡的恐惧和痛苦的窘境中解脱。因此,我理解的丁捷的这个讲座,是他通过对自己和他人小说的解析、点评,揭示、 说明文 学对人性中爱的至欢至痛的表现。在讲座之始,丁捷就说本来讲座的名称还有一个——就是至欢至痛,主办方认为还是轻松点叫“至欢至爱”吧。但“欢”是离不开“痛”的,他说讲这个主题还是绕不开一个“痛”字。他举例说,生活中我们一形容高兴极了就说成“高兴死了”,表述快乐到极点就说“欲仙欲死”。说到这里,讲堂里发出会意的笑声。对此,我还是喜欢用古典哲学去解读。《周易》讲否极泰来、亢龙有悔,说的就是阴阳转化,一物两面。人生的痛苦和快乐正是如此,二者何曾为须臾离开过,至欢至痛的那个临界点就是欲仙欲死啊!都是对现在的超越和解脱。讲座最后,丁捷勉励大家,爱是灵魂的发现自己。我们唯有爱,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温暖、更美好,才能赋予我们的人生以意义。这个讲座与我的意义在于:在这样书香清雅的地方,听灵魂作家丁捷漫谈“文学的至欢至爱”,学习让心灵深度体验人生的欢乐和苦痛,最终圆融于平实的世俗的生活。

 讲座心得报告范文篇二

 为提升青岛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2015年5月29日在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举行青岛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培训会。参加到会的有各区市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员、青岛市高初小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心组成员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市内各局属及相关民办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青岛市体育与健康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及青年教师培训班全体成员一共70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青岛市教研员卢众老师主持了讲座始终。

 讲座开始之前,青岛市教研员卢众老师主持并致欢迎辞,热烈欢迎汪晓赞教授。汪晓赞教授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组核心成员,访美学者,多年来从事课程改革和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致力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事业。她激情洋溢地为青岛的全体体育骨干教师们作了题为《体育教学与健康促进的多元途径探索—国际 经验 与本土实践》的精彩讲座。

 汪教授的讲座在幽默中见真知,她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并结合她多年的实践研究讲来,让我们的 教育 理念和素养又一次得到提高。在一天的的精彩讲座中,汪教授围绕现在孩子们的健康问题, 家庭教育 父母参加 体育运动 的重要性,孩子体能与学习成员之间的关系,国外优秀体育课程模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的优秀经验,一种完整的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学风格频谱理论的启示,创建“活力校园”以及对翻转课堂、幕课、微运动的具体讲解和做法……汪教授的讲述生动、有趣,并对中国体育课程和国外体育课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使广大教师们了解到了国外体育课程的内容、课程设置等内容,开扩了眼界,为今后体育教学工作中 创新思维 开展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其先进的课程理念、科学的课程管理模式、贴近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富有创造性的 教学 方法 体系、广泛的一线体育教学研究基础及其对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所能产生的积极效应等,令在座的青岛地区的全体骨干老师耳目一新。

 汪教授强调,体育课在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应传播体育文化、渗透体育精神。让体育教师 反思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并通过大量、资料、微视频阐述了运动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要让体育运动入侵到文化课中,简述Brain Break 的积极意义,运用或者自己能够创造微运动视频,让孩子们快乐地运动,养成快乐锻炼的好习惯在老师们听讲座有点疲乏的时候,适时穿插了3分钟微运动视频,所有骨干教师们积极参与演示,热情高涨,顿时调节了沉闷的氛围,增加了对讲座的积极性和专注性,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让骨干教师们受益匪浅。在讲座的最后,汪教授与广大教师进行了亲切交流。汪晓赞教授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讲座结束后,市教研员卢老师主持,对汪晓赞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感谢,他希望各位老师能够从讲座中汲取营养,厚积薄发,踏实努力地加强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大家表示这样的讲座拓宽了教师们教学科研的视野,提升了教师们在今后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意识。

 此次培训是高效的,对一线的体育教师们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专家身上体现的激情、专业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在面对面地接触与交流中,让我们一次次地感受着专家们的人格魅力,除了知识、理论,更得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把这次培训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讲座心得报告范文篇三

 学校最近组织了所有教师听了田恒平教授的《在无为中大成》的精彩讲座,虽然田恒平教授主要是讲班主任的管理,田教授一米六几的个头,其貌不扬,然而他的报告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听众,还不时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聆听着田教授的专题报告,让我感觉到学习真是一种享受。

 记忆犹新的是田教授在讲目标牵引:希望创造奇迹时,田教授以《西游记》唐僧四师徒来隐喻班级管理。田博士认为:唐僧四师徒就是一个团队,唐僧是最没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却带领团队取得西经,他的成功原因在于:一有目标。向西天取经是他们的目标,“向西、向西、再向西。”是唐僧所坚持的信念。可见,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团队一样,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向着目标不断努力的信念。二能无知、无能、无用、无欲。在小说中,唐僧给人的感觉是无知的,每到一个地方,总是问:“悟空,这是什么地方”“悟空,这是什么树”,可到了西天,反过来是悟空问唐僧:“师父,这是什么地方”由此可见,唐僧并非无知,他的无知是假装的,是一种警戒,是把自己放在无知的位置上。因此,田博士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学会向学生示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唐僧不会识别妖怪,也不会打妖精,更没有打妖精的武器,他似乎是一个无能、无用之人,但细细分析,唐僧并非无能,他的专长不在于打妖精,而在于拜佛念经,佛经就是他强有力的武器,金箍咒就是唐僧管教悟空的有力武器。

 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找到管理班级的有力武器,对症下药。三能仁爱。无可否认,在唐僧四师徒的团队中,最有能力的当数悟空,悟空更是整个团队的救命恩人,从这一角度看,悟空理所应当是这一团队的领导,但为什么悟空不能成为领导,而唐僧却能呢田博士认为是唐僧仁爱。唐僧善于调动悟空的积极性,总是把最难办的事都交给悟空,让悟空有一种被重用的感觉,所以悟空每一次都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唐僧还常怀着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徒弟,当悟空责备八戒贪吃的时候,他一方面劝悟空:“悟空,你让他吃吧,八戒饭量大。”一方面又安慰八戒:“八戒,你多吃点,你饭量大。”由此,田博士认为,作为班主任首先自己要有一份仁爱之心,要公平对待自己的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田博士如此解读《西游记》,如此借《西游记》来隐喻班级管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来,田教授对于老子的“无为而治”是非常赞赏的,他认为作为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成长的平台,需要教师像唐僧一样,做个“无知、无能、无用、无欲”的人,把探索、表现、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教师要学会向学生示弱,这样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要确立发展的目标,带着你的学生执着的向着目标走下去,这样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田教授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即进一步深刻理解到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人,老师要做一个旁观者,一个智者,不一定非要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以至累死,应当像李世民那样善于用人,知人善任。班主任必须放手放权,让学生独挡一面,把机会留给学生,最终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那么,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一直以来,我们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远大,而“教育不在于分数,不在于应试,在于成就一个人的幸福人生。”

 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专题报告中,田教授引经据典,古今中外,涉及了 企业管理 、政治管理、团队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古典名著《西游记》、诸葛亮、李世民、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名人或名著,他是随手捏来,却又能详尽道来,学识之渊博真令人惊叹!而且田教授,妙语连珠,深入浅出,气氛融洽。经过这次论坛的学习,感觉心灵经历了冲刷与碰撞,思想上得到磨砺与升华,也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差距。相信在以后的班主任生涯中,自己可以做得更从容平和、争取做一个智慧型、有个性的班主任。

讲座心得报告范文篇四

 12月12日晚,我们在实验楼303教室有幸参加了李泽光博士关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与新进展”的精彩讲座,不但让我从中汲取了在中西医结合理念下诊治类风湿方面的经验,也让我感受到了李教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格和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他的愉快的课堂气氛,严谨的教学语言,绚丽的教学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颇受震撼。下面来谈谈我的听后体会。

 首先,扩大视野,转变思维。李教授把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融入讲座中,深入浅出。从类风湿的定义诊断到临床表现,再到预防预后,从尪痹到病因病机,从西医到中医,再到中西医结合,全方位、多侧面讲述风湿与类风湿疾病鉴别诊断与各自特点,以及国际新进展,让我受益匪浅,为我将来的中西医结合之路作出了引导。并强调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疾病上的特色,希望同学们能正确认识中医药的优势,要努力学习,不断的发扬提高。李教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讲座图文并茂,扩展思维的教学方法,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感到自然清新,体现了名师的大气。

 其次,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在课后交流答疑中,李教授走到学生中间,面对面耐心的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答疑解惑。自主探究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尊重学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前提。在他的课上,真正听到了学生自主交流的声音。他的回答,唤醒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我倍感温馨。

 我很喜欢李教授的课,因为他强调发挥中医优势的教学理念,以及平等互动的教学风格,展现不仅是他的精湛的教学功底,还有渊博的学识,丰厚的文化底蕴,谦逊的品格。然而,通过听李教授的讲座,更感到自身各方面的欠缺。

 总之,我要向李博士学的东西很多。因此,在今后工作学习中,我要深刻理解运用并实践李泽光博士教育思想精神,以后要更加努力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多学习,勤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并像他那样,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学习提高。

讲座心得报告范文篇五

 翟鸿燊教授是中国 传统文化 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国学应用大师、书道家、演讲家、国际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学术体系创始人。

 我听了国学大师的精彩演讲,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大师所说的“醍醐灌顶”。 翟鸿燊大师将国学中的精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应用于生活,贯穿于生活;给我们讲了许多我们本应熟悉的道理,可是说“一语点醒梦中人”。

 比如说,佛家道家儒家的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心性,修好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正确的利他思想和博爱胸怀才可能有大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能做到这样,那生命就是有意义的。

 翟鸿燊大师的一些话深深的震撼了我,“要学会赚钱而不是挣钱”,“花钱三不眨眼”,“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仁义礼智信”,“道字里有天地,有自我,还有行动”, “爱不能把心给简化了”。。。。。。多么简单而又富有哲理的话阿!

 听了这一次讲座,虽不是亲身临近,但也胜似身临其境。其中许多话,都引起了我的深深思索,让我从中受益颇多。

 “色难”,相由心生。这是沟通的最基本的一件事:要时刻将微笑挂在脸上;因为相由心生,心中所想,是高兴还是苦闷,从我们的面部表情能反映得一览无余;“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乘智慧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翟教授一直怀着强烈的民族心和使命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研究,在融会国际各种极具代表性的哲学主流、营销理论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管理科学、决策科学、人才培养、 市场营销 、企业团队等方面提出一整套独到的解决方案,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翟鸿燊教授所研发的著名“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课程,已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国家大学等知名院校的MBA、EMBA、DBA、卓越 领导力 项目等研修班中倍受欢迎。他把中国5000多年的儒家文化吃透了,用我们先人的智慧去认识当今的社会,可谓如鱼得水。可见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好东西是不会过时的。

 这次讲座还让我明白的“改变”的力量,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变,从改变中提升自己,从改变中让自己得以成长。《易经》中讲“三易”:简易、变易、不易。其中就讲到了“变”的智慧和力量。这些理论可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业、修养、性情,以一种不愠不怒的平常心态对待自已的人生,在保持一种淡泊以致辞远的态度去积极探索美好人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范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平时应该多思考人生,多想想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为家庭做了什么,为朋友做了什么,为整个社会做了什么。以严格的要求修身,以博大的胸怀为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 倾听他们的情感表达:对于这些幼儿来说,情感问题可能是非常困扰他们的,因此聆听他们并尽可能理解他们的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表达可能不总是准确的,而且可能需要多次协助来帮助他们理解。

2使用正面语言:在与他们交流时,尝试使用肯定的语言,这会帮助他们建立更多的信心并传达一种积极的情感。这也可以帮助他们在以后更愉快地处理情感问题。

3提供安全感:保证他们在他们的情感过程中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他们传达一些安全信息,并确保这些幼儿了解即使有困难的情况发生,他们也会有人来帮助他们。

4启动认知重组:帮助他们通过认知重组来控制他们的情感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鼓励他们思考,尝试各种行为以及为情感表达提供工具,来帮助他们控制情感。

5尝试长远规划:对于这些幼儿来说,最好看到他们晚些时候可能仍然有情感困扰。因此,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尝试建立长期规划,以帮助这些幼儿掌控他们的情感过程。

#活动总结#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付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以下是 整理的开展校园心理讲座活动的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开展校园心理讲座活动的总结

我们邀请了大学计算机学院心理辅导员戚娟老师进行了“我的大学不是梦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主题心理讲座。

 我们都向往着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生都在为心中的梦而奋斗,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光需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引人生方向的那颗北斗星,在茫茫的社会大洋上指引着我们的方向。青春短暂,从此刻起,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好好描绘生命这张白纸。

 在本次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做了如下准备:

 (1)部门人员开会讨论活动相关事宜。邀请戚娟老师,确定该讲座的主题,活动流程及人员安排等。

 (2)联系学院制作本次讲座的展板以及条幅,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并且邀请宣传部作为本次讲座的摄影助手。

 (3)准确下达活动通知,确保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4)对于本次的心理讲座,每个人都很重视。心理部所有成员都提前到场,调试多媒体,并且打扫会场卫生,摆放展板以及悬挂条幅。

 由于本次讲座的宣传力度大,并且宣传范围广,不仅只有计算机学院的同学参加,还包括许多其余学院的很多同学。参加讲座的同学们都热情高涨,人数充足,并且无迟到现象。讲座在进行过程中,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倾听,学习。讲座一开始,戚娟老师通过一个群面应聘的视频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在本次讲座中,戚娟老师通过闭上眼睛,想一下身边有什么红色的东西以及出现一组图形让我们观察并提问有几个五角星图形的互动让我们了解了目标对一个人的影响。告诉我们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的重要意义。并且讲解了如何制作生涯规划,和确定正确的合理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已经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同时戚娟老师还讲解了许多人生规划的理论知识。讲座结束后,心理部的成员安排同学们有序的退场并且对会场进行了打扫。

 总体来讲,此次活动是比较成功的。首先,准备比较充分,部门成员开会确定了活动主题,流程,并且积极宣传本次的心理讲座,调动了同学们参加心理讲座的积极性。其次,氛围良好,绝大部分同学们都认真的听讲座,学习到很多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使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但是此次活动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在老师讲的时候,有极少部分的同学玩手机,这些不足也指出了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会做的更加出色。

篇二开展校园心理讲座活动的总结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人生道路的一个里程碑。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储备知识,开发自身潜能,增强身体素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上。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不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但事实上除了身体的健康,我们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并给予同学们正确的引导,我特系邀请院心理咨询室桂老师为同学们举办一场心理健康知识主题讲座。

 此次活动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大家都按时到达活动举办地,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座,并认真地听了桂老师讲述的各种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此次讲座中,桂老师就心理咨询相关知识、大学生心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潜能。桂老师联系了实际,给同学们讲了很多现实中的例子,引起了同学们的重视。比如,她说曾经有一位教科系的女生,腿有残疾,但是他从不自暴自弃,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而这位女生的一位身体健康的同学整日不思进取,反而不如身有残疾的同学优秀。以此来提醒同学们,一个阳光乐观的积极心理的重要性。桂老师幽默而生动的讲述使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得到了很深的人生感悟。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和正确的定位。能够以一颗积极、健康的心去面对人生的坎坷。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认识自我,关爱自我,善待他人,培养健全的人格。此次讲座也让心理专干们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为他们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桂老师总结本次讲座:“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态度,同学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但此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同学们到达活动现场后,在等待活动开始的过程中聊天、喧哗,现场有一些吵闹。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有部分的同学不遵守会场纪律,聊天、玩手机、睡觉,影响了老师讲述的心情。这些不足也为我们指出了今后工作的侧重点,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以后的活动能够越办越好。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能帮助我们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我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大学生肩负着使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使命。相信此次活动的举办能够给广大的学生一定的启迪,为美丽的人生奋斗不息。

篇三开展校园心理讲座活动的总结

为了科普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缓解同学们对于学习、情感以及未来方向选择等方面的压力,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我院心理专职老师—王品老师针对不同年级举办了两场不同主题的心理知识讲座。

 本场讲座主要针对18级同学,意在给予他们一些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王老师以《乌鸦喝水》的故事开场,借助“左右为难”的小游戏让同学们体会扮演多重角色的困难程度,自然地导入到讲座的主题—人际交往。

 接下来王老师就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定义、规律与发展过程、人际关系恶化阶段以及表现、人际关系的吸引、人际关系类型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等多项内容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人际交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分析出人际交往中可以改善的方面。

 相信刚到本部不久的18级同学们在参加此次讲座过后,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本场讲座主要针对17级同学,让他们对于未来方向选择的压力能得到一定缓解。

 在讲座开始前,王老师带着同学们做“雨点变奏曲”小游戏,让同学们通过不同手势打击出不同声音来表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风雨。“滴答滴答”、“吧嗒吧嗒”、“哗啦哗啦”、“轰隆哗啦”同学们内心的压力仿佛也伴随着雨水冲走了。

 在第二个“我说你画”小游戏中,王老师又让同学们根据她的一些简单要求在一张纸上绘画,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目前的压力。那些将老师所说的元素组合得越像一幅画的同学,他们的压力相对来说会更大,因为他们对自我要求更高。

 接下来,王老师通过向我们讲解“压力是什么”、“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与“怎样面对挫折与压力”三个部分内容,说明了逆境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我们虽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通过正确地管理压力与应对挫折来控制它的宽度。

 两场不同主题的心理讲座使同学们受益良多,希望在以后的讲座中能看到更多同学的身影,大家一起学习心理小知识,在大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2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锦江剧院举行的曹萍老师的名为《成功的家庭教育,培养成功的孩子》的专题讲座。说实话,在听讲座以前,我也就是报着姑且听之的态度去的,但是曹萍老师以她生动而且细致的讲述,让我感觉蒙在自己头上的那层纱被人掀开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悠然而生。

我专注地听完了整场讲座,许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都有了思路,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已经有了脉络可循,比起自己在迷茫中探索,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整场讲座都是围绕着“家长如何有效的表达自己对于儿童的关爱”这样一个主题来进行的,用曹萍老师的话说就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爱”。讲座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的话题是如何让孩子接受或者感受到你的爱,下半场的话题是如何让你的爱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一、如何让孩子接受或者感受到你的爱。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所有家长都认真思考的问题。“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我很讨厌慈禧这个人,但是她的这首祝寿诗道出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关爱是真心实意的,但是父母的付出却不一定就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心,没有意识到父母平时的作为都是在爱自己,所以他们坚持自己的做法而不会有改变。

曹萍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八个字:温暖、舒服、少言、正向。

1 何为温暖,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温暖,还包括心灵的温暖。生命的铁三角,指的是“父、母、孩子”在心灵层面形成的稳固三角关系,给予一个人爱的能力和饱满的幸福。从母亲身上学习爱、从父亲身上感受力量,父母同等重要,不可或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父母的爱,是一种天生的渴望和需求,爸爸,妈妈,对于孩子同等重要。但决定铁三角稳固与否的,是父母的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父母所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只有父母感情和睦,家庭和谐才会有温暖的感觉。而相反,破碎的不完整家庭,破碎的铁三角变成了跷跷板,孩子成为这个跷跷板的支点,他将是这场较量中的最大受害者。

2 何为舒服,就是要让与孩子能舒服的进行,而不是充斥着责骂和反抗。这是一个理解层次的话题,所谓理解层次,是神经语言程序学(NLP) 大师罗伯特·迪尔茨逻辑层次整理出来的理论,他认为,在任何人的生活和活动,都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进行描述和理解,它们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与价值观、身份、精神。用简单的词来解释这6个层次:精神(还有谁)、身份(我是谁)信念和价值观(为什么)、能力(怎样做)、行为(做什么)、环境(何时、何地)。例如,父母吩咐孩子说:“吃饭之前要洗手”,这句话包括了环境和行为两个层次。父母和孩子在谈话的时候,是否处于同一个层次上。是,那么谈话可以舒服顺利的进行;不是,那么这次谈话将进行的很困难。

例如,孩子告诉你说:“我今天上学迟到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回应他呢?其实孩子就是告诉你这件事,说的是环境和行为的层次,家长也应该在这两个层次上去回应才好。“那是因为你动作太慢了”,这个已经是信念和价值观的层次了;“明天你动作快些,就不会迟到了”,这个是能力的层次;“明天早上我叫你起床的时候,你就马上起来,这样才不会迟到”,我个人觉得这个回答的层次正好,是环境和行为的层次。

3 何为少言,就是用尽量少的言语来表达关爱。其实也就是说提高沟通的效果。据调查,人在谈话的时候,讲话人用的“词语”“语调”及“肢体动作”,对于听话的人来说效果是不一样的。听话人关注讲话人讲的“词语”只占7%,关注讲话人讲话时的“语调”占38%,关注讲话人讲话时的“肢体行为”占55%。父母在孩子耳边不停的唠叨,有时还不如一个眼神管用。

4 何为正向,就是要用肯定句来表达爱,尽量少用,最好不用否定句。在谈话的时候,孩子们关注的往往是话语中提及的事情,而很少关注否定词。当你用否定句和孩子强调的时候,例如,“上课不准说话”,他们接收到的是“上课说话”,而否定词“不”被忽略了。其实存在都是肯定性的,都是正向的,肯定性存在、正向存在不需要对立面,他们自身就能存在,肯定性存在是自立的自足的,存在是自立自足的,正的是自立自足的,是独立存在的。这是最为关键的认识,根本的认识。只要和存在不同的,那么都是错误的。

我们只需要正向引导,那么和我们引导的内容矛盾的事情都是错误的。就以“上课不准说话”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应该说上课应该做的事情,“上课要保持安静”、“上课要把手放在桌子上”、“上课要仔细听老师说话”等等。

二、如何让你的爱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很多父母都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所谓的好,可以理解成进步,长进之类的意思。但是你所做的真的有效果吗?曹萍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精彩的讲解,父母所做的都应该以孩子成长为中心;坚持鼓励和赞美,让孩子找到成功的品质;坚持正向引导,让孩子找到正确的选择。

曹萍老师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陈述事实、表达感觉、寻找选择、提出希望。

陈述事实,父母需要让孩子叙述事情的情况。事实是后续动作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一定不要用封闭性问题来限制孩子的叙述,应该多用开发性问题,让他们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就是说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通俗地说就是:没有标准答案)。比如说:“完成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反之,封闭性问题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比如说:“5分钟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就像积极倾听一样,开放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交流,而封闭式的问题则切断了交流。

表达感觉,父母应该表达自己对事情的感觉。比如,我很生气。需要让孩子清楚的了解到父母的情绪,而不是靠看脸色来猜测。正常的情感表达,可以很好的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心。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不是让家长做情绪的宣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感同身受”,就要让孩子了解到父母的情绪都是为了什么。有一个比较好的技巧,在表达感觉的时候,在前面加上“为你”这两个字,“我很难过”、“我很高兴”改成“我很为你难过”、“我很为你高兴”。

寻找选择,对事情的后续处理寻找更好的选择。父母应该关注的是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纠结于此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父母更多的应该是对后续处理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选择。在成功或者失败中,总结孩子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从中发现孩子成功的品质。

提出希望,对孩子以后提出希望。许多父母都会为孩子提出更高的目标,但是你确定孩子们知道达到更高目标的办法吗?我觉得父母应该做的是提出希望,告诉孩子成功的方法,而不是目标。例如,“希望你以后每次考试都能考满分”,这个是提出的目标,但是如何才能考满分呢,父母没有说,孩子也许明白,也许不明白。如果我们说:“希望你以后能继续保持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每天复习的好习惯”,这个希望其实也就是考满分的方法。

听完这个讲座,我感慨颇多,原来我以前的很多做法都是欠妥的。这次讲座就如一缕清风,吹散了我心头的迷雾,又如一点火星,点燃了指路的灯塔,心中有感而发,限于文笔水平,能够表达出来也只是很少一部分。最后,我要感谢吴薇老师,是她为我提供了参加这次讲座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真的很感谢她。

一、大胆主动积极与别人说话,说了总比不说好,说多几次自然不用怕:

1 说话紧张的时候,努力使自己放松。静静地进行深呼吸,在使气息安静下来,在吐气时稍微加进一点力气,这样心就踏实了。笑对于缓和全身的紧张状态有很好的作用。微笑能调整呼吸,还能使头脑的反应灵活,说话集中。

2 平时练习一些好的话题。在平时要留意观察别人的话题,了解吸引人的和不吸引人的话题,在自己开口时,便自觉地练习讲一些能引起别人兴趣的事情,同时避免引起不良效果的话题。

3 训练回避不好的话题。应该避免自己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是懂非懂说一遍,不仅不会给别人带来什么益处,反而给人留下虚浮的坏印象。若有人就这些对你发出提问而你又回答不出,则更为难堪。要避免你不感兴趣的话题,自己不感兴趣又怎能期望对方随你的话题而兴奋起来。

4 训练丰富话题内容。有了话题,还得有言谈下去的内容。内容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你对生活观察和感受。这样的人总是对周围的许多人和事物充满热情。

二、多看些书,多参加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多和人沟通交流,性格自然会慢慢的变得开朗的同时丰富你的阅历。

1 和不熟的人讲话先礼貌客气点(起初谈话时不同和朋友那样的语气),先了解对方的性格,了解了对方才知道如何(用哪种方式)和对方沟通交流。先看这个人是否和自己是同一类人(思考方式、社会观念、价值观念等),若这个人和你观念差不多就很容易相处,因为大家观念同想法同,也可以找些乐观性格的人做朋友。和人相处需要真诚、友善,主动,你主动和别人沟通啦!

2 若缺乏思想交流,听别人说话是一种很好的交流,要用心听,不是左耳入,右耳出。

3 找话题跟人家聊,首先学会做个聆听者,多去听讲座,什么内容的讲座就你自己喜欢,去图书馆或者大学校园也有讲座的资料;在和朋友长辈沟通过程中多点听听别人的,从而每一天收集可以表达的素材,也能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技巧。可以做现场观众,辩论比赛、英语口语、主持人等比赛,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当一个人听的事情多了,脑袋里面的东西也会丰富了,自然,自己和别人沟通的时候,语言无论在修辞、前后逻辑、表达的语气等方面都能有所提高。语言系沟通的桥梁,表达好语言,沟通就好了,做起事情也了。不知说什么,首先要学会找话题,以上方法,会有一种适合你的,努力啦!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最重要是多点沟通,交流双方的想法,在语言和行为上做到相互关心帮助,彼此要真诚真心对待。朋友之间的相处在乎真诚真心、信任宽容、友善、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三、让自己变得很幽默:

1 当你叙述某件趣事的时候,不要急于显示结果,应当沉住气,要以独具特色的语气和带有戏剧性的情节显示幽默的力量,在最关键的一句话说出之前,应当给听众造成一种悬念。

2 当你说笑话时,每一次停顿、每一种特殊的语调,每一个相应的表情、手势和身体姿势,都应当有助于幽默力量的发挥。重要的词语加以强调,利用重音和停顿等以声传意的技巧来促进听众的思考,加深听众的印象。

3 语言的滑稽风趣,一定要根据具体对象、具体情况、具体语境来加以运用,而不能使说出的话不合时宜。

4 不要在自己说笑话的时候,自己先大笑起来,这样最不受欢迎的。在每一次讲话结束后,最好能激发全体听众发自内心的笑容。

四、自信很重要,相信自己,放开心情,平常心处事,让自己乐观一点。多微笑,笑容使人心情轻松。

综上所述:自信、大胆、主动、积极、坚持、幽默、微笑

做到以上几点,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觉得自己有所变化,变得开朗健谈乐观,这需要一个过程!

希望以上几点对你有所帮助,你要努力!

聆听刘大春老师的专题讲座有感

                      北港小学  陈婷                 

2019年8月25日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承办的2018年新进教师递进培训活动,非常有幸听到了著名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刘大春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学生管理》,感悟颇深。

上课伊始,刘老师说管理秘诀是言语沟通,用7个字表示:沟通、沟通、再沟通。由此可见言语沟通在管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效的言语沟通是需要表达和倾听的。在讲座中,刘老师从言语交往技巧和非言语技巧两个方面入手,用深入浅出、言语幽默、纵观古今的实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课堂管理中的表达技巧,倾听技巧,十条不利于沟通的言语,二十一条学生最爱听的阳光语录等等话题,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做一名比较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必须要在课堂中注意与学生的言语交流。首先是要学会表述。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是通过“表达”来实现的,学会表达就是要学会掌握以及合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通过提高其艺术水平而创造出良好的效果和质量。其次是学会倾听,掌握、运用“听”这种沟通、交往方式来了解对方,让对方在你的“倾听”中感受到被尊重以及被重视,并在你的“倾听”鼓舞下能够尽情“倾听”,能不能够“倾听”,直接决定着你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对你的反应,直接决定着教育引导的效果。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激励性的沟通,评价语言,如:你真棒,你是大家的好榜样,你真聪明,你真能干等。用以对学生进行沟通、评价。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每当学生完成了一个任务或是有了进步,我就会给予他们语言上的沟通、评价,一开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对于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不像一开始那样有效果了,因为课堂沟通方式的单一,而且沟通言语简单、重复,确实新意,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性的及时沟通,评价语言的对学生的学习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果没把握好尺度,激励性及时沟通,评价语言用的过频,学生就会误以为得到老师的表扬很容易,对得到老师表扬的渴望度降低,从而迁移到学习的漠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激励性语言的尺度,善于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之外,捕捉其中有价值的地方,针对个性给予评价。

当然,我们的及时沟通,评价还不能忘记学生的参与,要把沟通,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进行沟通,评价的意识,交给他们沟通,评价的方法,提高他们沟通,评价的能力,调动他们沟通,评价的热情,要将教师沟通评价,学生自我沟通评价,师生沟通评价,生生沟通评价等多种沟通评价形式有机结合,让我们的课堂及时沟通,评价由一走向多元。

在课堂中除了御用丰富的文字语言,还可以用多样的肢体语言鼓励学生,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投以微笑,点头,用信任的眼神鼓励学生,可以竖起大拇指夸奖学生,可以轻轻的拍拍学生以示对他们的关爱,也可以搂抱学生表达老师对他们的喜爱之情,是学生获得更多的心理满足,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进性。

春日独酌,情窦初开

青山翠水,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花开花落,春风拂面,草长莺飞,一切都在呼唤着我们,邀请我们与春天有一个约会。今日,我们相聚一堂,共赏春光美景,畅聊诗情雅致。

春天的韵律,醉人心扉

春天的美景,总是让人心旷神怡。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如画的景色,倾听着春天的韵律,让我们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春风拂面,带着花香和清新的气息,让我们身心融合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样的感受,是诗情雅致的最佳写照。

与书同行,品读春天的诗情雅致

春天是文学的季节,它为诗歌和文学创作提供了充沛的素材。我们可以拿起一首唐诗宋词,静静品读,体会那些古人的诗情雅致。一卷古典小说,翻开其中的一页,便能看到繁花似锦、闲庭信步的景象,感受那份诗情雅致的情怀。

在阅读中,我们品味文字,感受生活,触摸人性,领略情感的点滴。而春天的丰富多彩,则是这个过程中最强烈的映衬。

结语

春天,是生命的奇迹,是世界的美好,也是诗歌和美的源泉。让我们去享受春天的美妙,与这个伟大的自然季节,共度一个美好的约会。愿我们的心灵,在这梦幻般的春光中,感悟到更多的诗情雅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84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