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善于沟通,了解他人的高中作文素材

求有关善于沟通,了解他人的高中作文素材,第1张

高中作文素材:沟通 

思路  

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  

沟通,能分享快乐,化解隔阂  沟通需要技巧  

巧妙的沟通能够化解矛盾  

科技的发展使得沟通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  沟通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沟通才能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亲友之间需要情感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沟通需要真诚和耐心  没有沟通就不会达到和谐   

名言  

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程颐  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 ——马克·吐温  所谓的耳聪,也就是倾听的意思。——爱默生  

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  ——爱默生  

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辞的甜美。——葛洛夫  具有高度沟通技巧的主管,他也有可能擅长“欺上瞒下”,将真正的问题遮掩得天衣无缝。——阿奇瑞斯  

当我面对一群人,或是大众传播媒体谈话时,我总是假想自己是和“一个人”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巴伯  

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巴纳德  协调永不嫌多。——克斯  

今日的沟通与昔日沟通的最大差异:由于科技的介入,“沟通”已超越时间、空间,甚至于权力与阶级的围墙。——吉佛德  

企业里的员工在经过三年的体验与洗礼之后,才能胜任回答外界电话查询的工作,因为一通电话很可能造成许多事情的影响。——希思  

不论在任何时候,尽可能将讯息直接送给接受者,勿经过第三者的传送。——克派崔克  

我们总是将焦点集中在内部沟通,而忘了对外与顾客的沟通。——麦克法霖  一个组织若是要以计算机作为沟通工具,必须先破除行之有年、固若金汤的官僚体系。——埃布尔亚特  

沟通,沟通,再沟通。——杰克·韦尔奇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它能化解一切误会,让人们更亲近。——雨果  巧妙的语言拉近人的距离;鼓励的语言让自己和他人都更有自信;关爱的语言则使人间充满阳光。——卡耐基  

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祖咏  

经典素材  

小罗斯福与母亲的故事 (母子沟通享受天伦之乐)  

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四届的总统。他出身于富豪家庭,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  

母亲为小罗斯福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跟家庭教师学习两三小时后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又学到4点,然后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罗斯福的家庭是民主的。小罗斯福不满意母亲制定的严格作息制度,一次他提出了抗议,要求母亲给他“自由”。母亲认真地考虑了儿子的要求,允许他“自由”一天。到了晚上,6岁的儿子满身灰尘、一脸疲惫地回来了。这一天儿子去干什么了呢?母亲没有过问。  

罗斯福的母亲知道尊重孩子,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严管不等于束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孩子在无拘无束中松弛一下,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这对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里根妙谈沟通技巧 (沟通不需要长篇大论)  

被誉为“伟大的沟通者”的美国前总统里根,言辞幽默,反应灵活,谈话既温和又能打动人心。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已经成为里根传奇的一部分。  某个星期天,一位年轻牧师将作生平第一次讲道,结果发现,空荡荡的教堂长椅上只坐了一个人。牧师问那人:“你觉得我该怎么办?”那人回答:我不太清楚,我只是个养牛的,但如果我到牧场发现只有一头牛,我还是会喂它。于是,牧师走向讲坛,滔滔不绝地讲道,讲完后问那人:你觉得怎么样?那人回答:“我不太清楚,我只是个养牛的,但如果我到牧场发现只有一头牛,我绝不会把全部的饲料都塞给它!”  

这是里根常对幕僚讲的故事,里根认为演讲不要超过二十分钟,记者会不要超过三十分钟,长篇大论听众无法吸收。   

现代企业的沟通方法(沟通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  

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沟通,既重视外部的沟通,更重视与内部员工的沟通。沟通才有凝聚力。以下是一些知名企业值得借鉴的好做法:  

讲故事:波音公司在1994年以前遇到一些困难,总裁康迪上任后,经常邀请高级经理们到自己家中共进晚餐,然后在屋外围着个大火坑讲述有关波音的故事。康迪请这些经理们把不好的故事写下来扔到火里烧掉,以此埋葬波音历史上的“阴暗”面。只保留那些振奋人心的故事,以此鼓舞士气。  

聊天:奥田是丰田公司第一位非丰田家族成员的总裁,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奥田赢得了公司内部许多人士的深深爱戴。他有1/3的时间在丰田城里度过,常常和公司里的1万多名工程师聊天,聊最近的工作,聊生活上的困难。另有1/3的时间用来走访5000名经销商,和他们聊业务,听取他们的意见。  

鼓励越级报告:在惠普公司,总裁的办公室从来没有门,员工受到顶头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这种企业文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间都能做到相互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讧。  动员员工参与决策:福特公司每年都要制定一个全年的“员工参与计划”,动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此举引发了职工对企业的“知遇之恩”,员工投入感、合作性不断提高,合理化建议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大大减少。  

培养自豪感:美国西思公司创业时,工资并不高,但员工都很自豪。该公司经常购进一些小物品如帽子,给参与某些项目的员工每人发一顶,使他们觉得工作有附加值。当外人问该公司的员工:“你在西思公司的工作怎么样?”员工都会自豪地说:“工资很低,但经常会发些东西。”   

冯父之死 (语言不同,难以沟通)  

古代时,东瓯(今在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到了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父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当地“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父善于对付火灾,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父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东瓯人将冯父往火里推,结果冯父被烧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     

应用与创新  

关于“沟通”条件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沟通”的必要条件  

实验目的: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沟通。本实验将测定沟通的条件,令所有人都从沟通中取得进步,得到快乐。  实验用品:大试管三支,真心溶液、虚伪溶液、钱和权溶液各一瓶,沟通颗粒若干。  

实验步骤:  

1.取三支大试管,向里面加入等量的“沟通”颗粒。  

2.向三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三种溶液,观察并记录其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1.加入“虚伪”溶液的试管中反应极快,溶液由灰色变为黑色,并出现沉淀,散发出令人落泪的刺激性气味气体,“沟通”颗粒由饱满变得萎缩。  

2.加入“钱与权”溶液的试管中反应适中,溶液由土**变为黑色,并散发出一种令人头昏脑胀的气味,“沟通”颗粒渐渐稀释。  

3.加入“真心”溶液的试管中,反应极慢,溶液由白色变为无色。散发出一种令人愉快的气体,“沟通”颗粒发芽,生成一种叫“朋友”的固体。  实验方程式:沟通+虚伪=极有害物质  沟通+钱与权=烦恼+有害物质  沟通+真心=快乐+朋友  实验小结:由此可见,沟通的条件是真心,而真心却又需要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但真心沟通的,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实验时间:2050年10月10日  

注:与“虚伪”和“钱与权”溶液反应过的剩余物必须慎重处理,否则危害极大。  语言———沟通的加速度 

燕子对鸣,才能微雨双归;鸳鸯互啼,才能相对浴衣;母牛长哞,才能母子相依。而苍狼厉嗥,才能唤来群狼共御敌;雄鹰尖唳,才能威慑敌胆所猎无失。如果你在人群里失去共同语言,无可奈何地沉默,那你就是可怜的“落花人独立”。沟通需要语言,语言是沟通的加速度。  

语言是出征将士的倚天长剑,是匕首,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杀手锏,如果你用对了的话。是语言,让苏秦联合六国,使强秦心惊胆战;是语言,让诸葛亮说服东吴,使八十三万曹军葬身火海;是语言,让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一鸣惊人,使亚非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是语言,让水均益、白岩松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使我们对央视有更高的评价„„语言是友谊的助推剂,语言是亲情的黏合剂,语言是关爱的爆发器,因为语言是沟通的加速度啊!  如果失去共同语言,如果人人都不会正确使用语言,难以想像地球将是怎样一个糟糕的世界,人的心灵是怎样荒芜的一片沙漠。那样的世界,是失去摩天大楼,失去良田好稻,失去四大发明,失去现代文明,失去古代辉煌的洪荒社会。那样的心灵,是失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共鸣,失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震撼,失去“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赞赏,失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贞,失去“生死契约,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情的不毛沙漠。语言是何等的重要!语言是何等的必需!语言能联结千古,让古代的文明在沟通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铸成现今的辉煌。语言能跨越时空,让苏格拉底、柏拉图、莎士比亚、仲尼、太白和鲁迅与我们有无声的沟通,有心灵的对话。  

语言在情侣的沟通中,是浪漫神奇的鹊桥;语言在师生的沟通中,是坚实耐用的阶梯;语言在父子的沟通中,是朴实无华的船桨;语言在朋友的沟通中,是忠实诚恳的邮票。语言为沟通添色加彩,沟通在语言中辉煌灿烂。  

让语言成为沟通的最亲密朋友吧!正确而共同的语言,乃是沟通加速度。  沟通,带来了希望  

有一座桥,连接着希望与辉煌;  

有一种爱,化解了矛盾与战争。它就是沟通!  ———题记  

因为树上的猿跑到了地上生活,便有猿人,它们用彼此的方式沟通,便出现了分配、耕种、建造等一类动词,才有了最初的人类文化。  秦朝  

“六国破灭”,秦王统一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千万人之上,得天下不易。然而,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为了基业传万世,对百姓实行专制,于是闭目塞听,我行我素。李斯传来消息:那些儒生们总是说三道四,横加指责,有时还引经据典,以古非今。秦王听后大怒„„愚蠢而残暴地“焚书坑儒”,终没能使秦王朝传万代,因为缺少了一座通向老百姓与统治者相互沟通理解的“桥”。  两汉  

中华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遥远而神秘。一位勇敢的外交家张骞两次出使了“外土”——西域。内地精美的丝绸、铁器,先进的工业技术传到了西域。西域的骏马、蔬果、舞蹈、魔术等传入内地。此后,一条越峻岭、连沙漠,通向西亚和欧洲的贸易之桥——“丝绸之路”形成了。它连通了中土与异国的经济、文化和友谊。中国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唐代  

繁华与开放的社会。沟通是唐太宗的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于是开创了“贞观之治”。沟通是玄宗以太宗为榜样后的“开元盛世”。沟通是日本使者来华取经,鉴真东渡传法,文成远嫁吐蕃,玄奘志在西天„„  因为有了沟通,唐朝达到繁盛的顶峰。  清代  

沟通是康熙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是“国有乾隆,国运昌盛”,是辉煌的“康乾盛世”。而清末,国门紧锁,国人自给自足,不与世界沟通。终于有一天,国门被破。英、法、俄„„能来的都来了,带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封闭腐朽的清政府只得签下屈辱的条约。  

这是否定沟通、闭关锁国酿造的苦果。  今天  今天,中国成为一个腾飞的社会主义国家,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思想,独立而自强。沟通是世界倡导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亚洲的APEC会议、东亚经合会和欧亚首脑峰会,无不是世界为了沟通和共同发展的产物。中国更是融入到了沟通的世界之中,加入WTO、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最好注解。  明天  

人与人之间没有嫉恨、没有猜疑,只有友谊与沟通,只有团结友爱、共享美好,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鸿沟、没有战争,只有和平与沟通,只有公平竞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世界就是在不断的沟通中一步步走向文明与繁荣的。

春日偶成

程 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上元(今江苏南京)主簿、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镇宁军判官。哲宗即位,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与弟程颐同学于周敦颐,同为周程理学的创始人。《四库全书》收《二程文集》十三卷(与程颐同撰),《全宋诗》录其诗一卷又两句。“春日偶成”的意思是诗人在春天散步,偶有感触,即兴而成。

前两句写诗人在散步时所见到的春天美景。首句写晴空万里,微风拂煦,阳光明媚。次句写诗人在散步时,身边都是盛开的繁花与葱茏的草木。“花”泛指春天开放的各种花朵,“柳”在这里指以柳树为代表的春天长得很茂盛的各种草木。“前川”这里指前面的路而非河流。

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路边上的人不了解我内心的快乐,一定会说我偷空去学习那些喜欢寻花问柳的年轻人。这两句诗实际上采用了否定的形式,进一步肯定了春日风景之美好,花草树木都欣欣向荣,自己的内心也因此非常快乐。

因为程颢是理学家,所以有些读者喜欢探讨这首诗的理趣。程颢《上蔡语录》说:“吾学虽有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己体贴出来。”而且《二程遗书》卷二说天理客观存在,“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这首诗所写的内容而言,春天来了,必然会出现云淡风轻、桃红柳绿的现象,这些现象就证明了天理的存在。诗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很快乐,而这种快乐与年轻人去踏青、去寻花问柳的快乐是不同的。

 1、君子心宽畅,处事都稳当,顺理又成章,福厚而命长;庸人徒悲戚,处事都慌张,茫然无主张,禄薄而早恙。经典语录

  2、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爱默生

  3、宽恕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美德,绝不是你所能控制、所能左右的。--狄更斯

  4、宽容是一缕阳光,能照亮人们心中的黑暗,融化人们心头的坚冰;宽容是一提清水,能抹去人们满腔的愤怒。

  5、因为宽容,纷繁的生活才变得纯净;因为宽容,单调的生活才显得鲜丽。宽容赋予了生命多么美丽的色彩!

  6、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宽容;退让不是无能,而是大度,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7、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圣经》

soso_tc_slider_img

  8、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

  9、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0、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程颐

  11、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获得是海洋,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

  12、不会宽容别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俄]屠格涅夫《罗亭》

  13、老天让我们犯错,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宽容,宽容自己,宽容别人。

  14、真正的强大是宽容,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15、人以非礼相加,无心报复,人以巧机搀夺,无心好还。--吕洞宾

从本体论看苏轼与程颐义利观的对立

苏轼的义利观与一般儒家对立的根源在于他对性命的划分与传统儒家不同。苏轼将伦理道德之事与其他事情相提并论,同等看待,并将这些事情做到不自知的熟练程度看作对性的体认,而命是性的更高层次。这一点苏轼在《苏氏易传》中进行了言简意赅的阐述。笔者对此也进行过讨论,因而不再赘述。苏轼以为任何人都不能消除的东西就是本性,而做到了不自知的程度即是体认到了这个本性的最高境界命。性命与道是同一的,因此,体认到了此性命,也就是体认到了此道。

孟子是将性命相对而言。孟子说道:“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仁义礼智信就是人性的根本体现,做到这些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可以完全由自我来完成。孟子这样要求实际上是要人由恪守伦理规范来实现自我的本性,或者说二者就是一回事。孟子的思想经过宋明理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导致了中国文化走上了一条内倾化明显的路子。当然孟子也不否认人性有感性和感官的需求,这也是孔子所说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礼记·礼运》),但是这些欲望却不是人的本性。所以,它不是人性的根本所在,而且这些需求的满足也不是完全由自我所决定,因此交由命去完成好了,我们不必对其过于追求。很显然,这种对外在感官的满足和利益顺其自然的态度与要恪守伦理规范比起来对人们追求事业和功利的热情起了消极的作用。人的本性是恪守仁义礼智信,而感官满足与利益追求不是人的本性,因而孟子这样做实际上是将前者提升到一个本体的高度,而将后者置于形而下的层面。这实际上也显示了孟子对前者重视、对后者轻视的态度。

孟子的性善论还是局限于人性,虽然他也从本体的角度来谈论人性,但是由于他没有将人性善扩展到万物之性的范围,因此,就不是从整个存有的本性来谈论善。在孟子那里,人性是善的,但是他却没有进一步论述存有的本性是什么,只是讲到了人性的本然状态是什么样。这种人性善显然与整个存有的本性为善是有距离的。换言之,万物的本性是什么呢?在孟子那里并没有被提到。这样人性善的本体意义自然就没有从整个存有的最终根源的角度得到保障,其本体性就受到了削弱,因为万物之本性覆盖了整个存有的领域,是完整本体论的论题。而在程颐那里,这种人性善恰恰就扩展到了万物之性皆善的范围。程颐等理学家实际上是将人性善转化为性善,从而完成了整个存有本性的哲学构建。理学家在性论上的努力很显然是将孟子的人性善在存有领域贯彻到底,因而从精神实质上与孟子是一脉相承的。

程颐这种将人性善扩展到万物本性皆善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性即理”的命题之中。程颐“性即理”命题中的理即为具有本体意义的天理,是其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因为人性为善,所以天理也为善,这样程颐就将整个存有的本性界定为善,因而这种性善就不只是人性善,而是万物之性皆善。程颐认为天地与人的本质是仁义礼智信。在《颜子所好何学论》中,他说道:“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天地之秀者为人,直接继承了天地之五性。因而人的本性与天地之本性就是仁义礼智信。

蒙培元先生认为:“在理学中,理从来都具有性理、物理两方面的意义,并不如某些学者所说,只是性理,而无物理之义(指唐君毅先生在《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第一章所论)。但理学家一般未作严格的概念区分,二者是合二为一的。作为最高存在的理,既是所以然,又是所当然,既是性理,又是物理。……实际上,他们对伦理的强调和重视,远远超过对自然规律的研究,物理也就变成了性理。这是二程论理的一个重要特点。”陈来亦以为:“宇宙之间各种事物不同,因而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道’或‘理’,具体地,分析地来说可有四种,即天道、物理、性理、义理。天道是所谓的自然原则,……物理指事物的具体规律和性质,……义理则指社会的道德原则,……性理则指人的道德本质,程颐后来提出‘性即理’,认为人性就是禀受的天地之理,后来理学家普遍接受这种看法。”其实我们也要看到从万物所遵循的无论什么理最后都可以根源于天理来讲,天理不能是具体的理,无论是性理或者物理。程颐也有此意。如万物一体,这个一体,既不能用性理也不能用物理来统一,只能用天理来统一,而这个天理是存有之理,是达到了主客浑一的状态。但是程颐为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性理,而将此性理提升到与天理等同的地位,就具有最高本体的性质。从学理上讲,天理不能是具体之理,因为天理是存在而不是存在者。但是程颐的体系中,即是将仁义礼智信等具体的存在者提升为存在,这是程颐哲学的特色,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学家对性的认识虽然继承了孟子的看法,但是即便在宋明时期的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那里,也认识到了性如果从善恶之善来讲,是不能涵盖此存有世界的,因此他将性之善恶之善修正为纯善无恶之善,这个善就不是伦理之善,与苏轼之本体不具有伦理的善恶特性相似。这一点表明宋明理学内部也认识到将最高本体确定为具体性质的存在在学理上是有问题的,而又从侧面表明苏轼认为最高本体道或者性难以认识和难以规定的看法的正确性。

苏轼的哲学建构与此大不相同,他首先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表明其性作为一种最高本体的存在难以认识。与此形上本体难以认识相一致,他将能认识的存在者都划入到形下的层面。因而性理与事理都处于形下的层面,它们的重要性相同,也只有通过它们达到无心的境界我们才能体认到性与天道。无心在苏轼哲学中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物我相忘’——有意识地做到无心”“‘未尝有心也,心以礼作’——在应物上的无心”“‘不自知’——精于用物上的无心”。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佛教以外物为虚幻做到无心和道家道教由回避外物而做到无心是不够的,因为如此就回避了我们所要面对和处理的事情,显然这是作为儒家的苏轼所不能接受的。他以为我们既可以入世又可以做到无心而体验到大道。从而与道合一。这种入世精神体现在既在道德上应物,又在事业上做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苏轼以为我们只有在我们所最应该做的事情上做得好才能够体认到大道,他既批判了佛道回避世事的态度,也反对理学家只在道德心性上绕圈子而轻视事功的做法。因此其义不仅指道德上应该做得合宜,而且也指在事业上以至任何一件普通事情上都做得得心应手,娴熟自如。

苏轼在划分性命的不同含义时也体现了自己的不同的思想特色,与孟子以及一般儒家形成鲜明的对比。孟子这样的划分为以后儒家重道德轻事功定下了基调。将伦理道德定为性,而将外在的不能由自己决定的利定为命。恰恰在此苏轼有了不同于孟子的看法,显示了自己的不同的思想特色。苏轼认为虽然事情最终的结果不能由我们自己决定,但是将此事尽可能做得娴熟和尽善尽美还是可以由自我来决定的。苏轼所追求的正是这一点,而不是它的结果,当然苏轼也希望能获得一个对自己有更多益处的结果,但是并不以这一点为目的。既然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因此就必须做好,如果能达到一个不自知的境界,就是命的境界;一般的情况即做得好的境界则是性的境界了。

苏轼对感官的需要与利都是重视的。利是与事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要体悟大道就必须精通事理,而精通事理就有可能取得事功,获得利,因此苏轼虽然不追求利,但是对利的认可却内在地包含在其哲学体系中。

总之,苏轼的性命相分,有针对孟子的性命相分的意味,含蓄地表达了对孟子的批判。苏轼不同意孟子对性命的看法,认为对事业与功利的追求也是通达性命之理的一条重要途径。苏轼对孟子的批评,也是对将孟子性善论发挥到一个彻底本体论的理学家的批评。

通过分析苏轼与程颐哲学本体论和义利观,我们可以对苏轼与程颐对周易解释的不同的根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种义利观从根源上讲是由于他们在哲学本体论上的差异所导致的。苏轼其义包含了性理之义也包含了事理之义,因而其利就自然包含在这二义之中,性理能导致一定的义,事理也能导致事功之利,所以义利是完全一致的。苏轼以为精通事理是悟道的途径之一,而事理的自然结果就是功利,因此苏轼是不讳言利的。而程颐的本体论主要是指性理,因而其道本体就是仁义礼智信,最大的仁义就是君臣父子等义,主要指性理,事理等其他之理处于形下的层面,体认这个本体不需要经过事理,只需要经过性理就可以了。这种哲学本体论必然导致对事理的忽视,由事理所引起的利也就被忽视了。其根源还在先秦儒家孟子那里,正是他开启了将人性的本质定义为由自我所决定的仁义,因而对与外在因素有关的感官满足与利表现出了忽视的倾向。

苏轼性命相分的看法与孟子乃至同时代理学家的区别反映到义利观上就是,苏轼是义利并重,而理学家表现出了重义轻利的倾向。从蜀学学派共同的特征来看,苏轼的义利观实际上是对其父义利观的继承,这种继承关系在他们对《周易》的解释中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周易·乾卦·文言》说:“利者,义之和。”又说:“利物足以和义。”苏洵认为义利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对《文言》中的义利观大加赞赏。他感慨道:“呜呼,尽之矣!君子之耻言利,亦耻言夫徒利而已。”“故君子欲行之,必即于利。即于利,则其为力也易,戾于利,则其为力也艰。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丧。故君子乐以趋徒义,而小人悦怿以奔利义。必也天下无小人,而后吾之徒义始行矣。呜呼难哉!”像伯夷、叔齐那样的人,片面追求义,而忽视利,导致了悲剧的结果。这不是义之罪,而是徒义之罪。因而苏洵说道:“伯夷、叔齐殉大义以饿于首阳之山,天下之人安视其死而不悲也。天下而果好义也,伯夷、叔齐其不以饿死矣。虽然,非义之罪也,徒义之罪也。”为什么徒义行不通,就是因为天下不只有君子,也有小人。苏洵说:“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苟宜也,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求宜乎君子”,就必然拂于小人。因此,宜的另一面就是拂。正因为义具有“宜乎君子”而拂于小人的两重性,所以仅仅凭义就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苏轼继承了苏洵在义利观上并重的思想。但与苏洵的义利观仅仅是从形下的角度论证不同,苏轼还从本体的角度为其义利观寻求了支持,即对其义利观进行了本体论的论证。

苏轼对《周易》该句经文的解释是这样的:“义非利,则惨冽而不和。”(《苏氏易传》卷一)这样的解释也与《集解》何妥的解释一致,其言道:“利者,裁成也,君子体此利以利物,足以合于五常之义。”先说利,然后有益于义。这样的解释完全符合《周易·文言》“利物足以和义”的原意。

苏轼对功利之利的重视与他的本体之道关联在一起。本体之道隐藏在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易即后天之事中,体认本体不仅要在伦理道德上下功夫,也要在其他与道德无关的事情上下功夫,只有将这些事情做到不自知的程度才能体证到道。因为事情的成功完成就意味着利益的获得,所以苏轼也关心由此而直接导致的利。苏轼强调义与利,正是基于对事物做出一分为二对待的结果。从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并且由此而体证到道来看,这就是义;从所做之事包括非伦理道德之事来看,其性质具有事功的精神,因而本身就与实际的利益关联在一起。苏轼的哲学从道本体来讲本身就是非常重视利的。因为体证其本体不仅仅要通过伦理道德之事,而且也要通过其他非伦理道德之事,而后者是直接与利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程颐的最高本体天理主要是指规范之理,因而其天理就与利益没有必然和直接的关联,表现出了重义轻利的思想倾向。这与苏轼相分而又同一的性命相分论和孟子由相分而重视性忽略命的性命相分论的不同而导致他们的义利观不同是一致的,孟子所肇始的这种思想为理学家所继承并严格化,因而其天理主要是指规范之理,而忽视了事物之理。由此导致了对理的忽视。

在其他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不讳言功利。在解释《周易·需卦》时,他说道:“见险而不废其进,斯有功矣。”又道:“夫击其主而悦其配,虽其配亦不义也,故无攸利。”

苏轼不反对追求利,但是反对过度追求利。苏轼虽然重视所做的事情,但是却不以追求功利性的结果为目标。苏轼说道:“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超然台记》)显然苏轼是反对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而不能自拔者。

虽然程颐与苏轼的义利观是对立的,但是他们都是基于义利观由本体论决定的思路来阐述其义利观的,因而他们的义利观都有本体论的支撑,也是他们的思想形成了一定体系的表现。

程颐的义利观与本体论的一致性同样在其阐释《周易·文言》时得到了体现。他解释道:“利者和合于义也。”又说:“和于义乃能利物。岂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意思是说,利是合于义的结果,是将义置于利之前,与苏轼将利置于义之前正好相反。这种义利排序的不同也是他们义利观不同的直接反映。

我们可以看出程颐之义主要是就规范之理而言。程颐说道:“得会通之嘉,乃合于礼也。不合礼则非理,岂得为嘉?非理安有亨乎?”“不合礼则非理”,可见理都是合乎礼的,这种意义上的理就是规范之理,与礼是同意的。但是理更偏重内容与根据,礼则偏重外在的形式与表现。我们的行为只有符合礼,依据理,才能亨通。亨通也是一种利,因此利是行为合乎礼、义与理的一种自然结果。

从总体上看,虽然二程有时声称不排斥利,但是从其哲学体系来看有贬低利的倾向。二程有时干脆将义与利对立起来,说道:“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不独财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昨一事,须寻自家稳便处,皆利心也。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为利。”(《遗书》卷一六)以上第一则引文中,程颐完全是将义利对立,从第二则引文也可以看出,程颐此处之利是指个人的私利之利。但是将个人私利与义对立,就否定了个人追求私利的正当性,没有反映出客观实际的情形,也不可能真正完全遵循。

对程颐这种义利观我们要进行全面综合的理解。从其哲学体系来看,他的确有轻视事功与利的倾向,而过度抬高了伦理道德的作用与意义,以为伦理道德的修养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利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要,程颐不可能否定它,因此说了些肯定它的话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即使这样,他也是义在利先,以义制利。所以,学界对程颐的义利观的争论都是基于不同的层面所做的讨论,当然就难以形成一致的看法。因此我们在讨论程颐的义利观时,实在有给予一定限定的必要,即是在什么意义上来说的,综合和全面地理解他的义利观,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大致客观的意见。

综观本节论述,苏轼与孟子以及二程在性命之学上的对立直接导致了他们在义利观上的分歧。实际上苏轼的性命之分正是为了纠正孟子以及理学家性命之分的偏颇而提出来的,是为了避免陷入唯道德主义的泥潭,甚至走向伪道德主义的极端。因此苏轼这种道德与事功并重的学术态度有利于纠正理学家过份重视道德而忽视事功的弊病,亦有利于我们正确看待道德和事功的关系。

一、“尽信”或“不尽信”要在思辨之后决定

 师:今天的课堂教学是《鱼我所欲也》的第二课时,即品读课。上一节课已经完成了对文本字、词乃至本义的认识与探究,今天的品读是讨论如何在眼下的现实生活中实践孟子所讲的人生道理,要很有智慧地履行这些有关的人生哲学。在未进入实际的讨论之前,先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孟子这样一句话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生:不知道。

 师: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书》本指古代的一本文献——《尚书》。但我们今天可以作扩展理解,即指代一般的书。“尽”,是一个副词,即全部的意思。孟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人们开动脑筋,对书中的事或理要思辨,不要以为凡是写进书本中的东西都是可信的。同样,对《孟子》一书中的东西,我们也要思辨,包括孟子这句话。当我们面对一本书的时候,先不要有“尽信”或“不尽信”的看法,而是要认真地阅读,理解其本义,然后再思索。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尽信”或“不尽信”。现在我们就对《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作思辨,当我们结束今天的品读时,你们自然就会有明确的态度——“尽信”或“不尽信”。明白老师讲这番话的意思吗请说一说你们的理解。

 生:明白,就是说,先不要有“尽信”或“不尽信”的态度、想法,而是要以思辨的精神对待书中所讲的东西。

 师:这才是正确理解或者说把握了孟子所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要旨。请注意,这里的“书”就是指广义的“书”了。

二、《鱼我所欲也》思辨要点

 师: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哪些话给大家的印象最深教育意义最大

 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师:孟子为了说明要坚持这一精神,还讲了“行道之人”和“乞人”对待“食”的态度,他是怎么说的

 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师:好了。我们这节课的思辨就从上边的话语开始。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大家讨论孟子这些人生哲学,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实践它。是“尽信”呢,还是“不尽信”呢不能为读古文而读古文,要联系现实的生存来解读它。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义”,请问“义”是何义

 生:义,指合乎道理,指正义、公正,它是人们应该遵守的一种道德。

 师:很好。义,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孟子在《告子章句》中说过:“义,人路也。”很显然,孟子的“义”是指人们遵守的东西,是人们应该走的“路”。这是道德性的东西。关于“义”,我们理解到这一层面就可以了,再具体说下去会偏离我们的讨论话题。

 三、“一箪食,一豆羹”该不该食

 师:我们的思辨就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这段话开始。请问,“行道之人”和“乞人”,他们果真“弗受”,维护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生:维护了个人的自尊和面子,失去的是生命。

 师:他们“受”了呢,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生:他们得到了生存的机会,失去了个人的自尊和面子。

 师:那么,一个人这点儿自尊和面子与其生命相比较,哪一个“甚于”哪一个用孟子开始的话来比喻,哪一个是“鱼”哪一个是“熊掌”

 生:个人的生命“甚于”个人的自尊和面子。

 生:很显然,个人的生命是“熊掌”,个人的自尊和面子是“鱼”了。

 师:连你们这些娃娃都会算的账孟子真的不会算吗

 生:孟子是看重“义”的,他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师:你说得很对。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我们是否把孟子的话照单全收呢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怎么去实践孟子的“义”与“生”关系说呢我的看法是需要对“义”有所思辨。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义”与“生”两者不可得兼时就要舍“生”而取“义”。这就是我们现在这节课思辨核心之所在。

 生:那么,请问老师,您遇上孟子所说的这“一箪食,一豆羹”怎么办呢

 师:吃呀,受呀!我会把“蹴来食”捡起来,把“呼来食”端走。尽管那是“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但人家毕竟是给了食物。也许人家嫌乞讨人脏,也许人家有其他心烦事情绪不好,但作为乞讨人的我并不计较这些。甚至这里面真的有些侮辱性的伤害,有点儿恶作剧,但我要给自己抓住这保存生的机会。我将舍自尊、面子之“鱼”而取“生命”之“熊掌”。

 因为他孟子就说到“所欲有甚于生者”,不苟且地活着;但“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也就是说,既然所追求的东西没有生命重要,如维系自己的自尊和面子,那么,为了保存生命,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包括用个人的那点儿自尊和面子去换取生的机会。“何不用也”,我解释为“有何不可用的呢”

 生:这不是孟子的意思。

 师:是的,不是孟子的本意。是老师读《鱼我所欲也》之后想到的话,读别人的书要有自己的看法。宋代的大儒程颐在《河南程氏外书》卷六中说:“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四、走向合题——辨“义”而行之

 师:德国有个哲学家叫黑格尔,马克思很尊重他。这个黑格尔有一个哲学主张,即思想发展“辩证三段式”:原有的思想或现象是“正题”,对它的质疑是“反题”,两者的对辩、斗争会产生新的思想或行动,这新产生的思想或行动就是“合题”。而“合题”又会成为新阶段的“正题”,人们又会对它进行质疑、思辨而提出新阶段的“反题”,两者又会在新形势下进行对辩、斗争,结果会产生第二个“合题”。当第二“命题”产生时,人们的思想已经升华到第三台阶。

 下面,让我们共同总结今天的这番讨论,提出读《鱼我所欲也》关于“生”、“义”两者关系的新“合题”。

 我们要对孟子的“义”进行思辨,像孟子那样以生命为参照点,以孟子的原话“甚于”和“莫甚于”为关键词作比较。我说上句,同学们回答下句。

 “义”需辨也,参之生以度之,有——

 生:有甚于生之义。

 师:亦有——

 生:亦有莫甚于生之义。

 师:甚于生之义与生两者不可得兼——

 生:舍生取义者也。

 师:莫甚于生之义与生两者不可得兼——

 生:舍义而取生者也。

 师:我们不仅要从理性上有这样的“合题”认识,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作具体的解说。

 生:汶川大地震,解放军战士冒着强烈的余震抢救废墟下的群众,他们所坚守的义就是大于自己生命的义,我们要效仿。

 生:小偷偷自行车,有坏人挡道要我们的包,本来也应该和他们斗争,揭露他们,制止他们,伸张正义,但应该是先保证自己安全才做这些事,这些事就属于小于生命的义,为此牺牲生命,不值得。

 师:说得好,尤其是你们,《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有规定,不提倡未成年人在力所不能的情况下见义勇为,做危险的事。遇上坏人挡道要包包,给他,要啥给啥,不反抗,只要留下条裤衩子跑回家就行。

 所以,我们要善于辨“义”而行事。这样说来,那“行道之人”、“乞人”吃“呼来食”、“蹴来食”是无耻行为,还是忍耻行为呢

 生:是忍耻行为,不是无耻行为。

 师:那么,“无耻”与“忍耻”有何区别

 生:“忍耻”,自己知道面临的处境里有某种耻辱与伤害,为了自己的一定目标,情不得已去接受。当然,这个目标是正当的。自己不仅承担这些耻辱,同时还要记着这一切,为了将来不再重蹈这一切。

 “无耻”,自己知道面临的处境里有某种耻辱与伤害,但心甘情愿,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乐此不疲,麻木不仁。

 师:那么,在不碍大义的前提下,蒙羞而生者是懦夫还是勇者

 生:是勇者。因为死,是容易的。但在逆境中忍受磨难而生存下去是很难的。

 师:所以,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食“呼来食”和“蹴来食”的勇气和韧的精神,我们同样是难以生存的。然而,当你把食“呼来食”、“蹴来食”当作一种经历,一种激励,“呼来食”、“蹴来食”尚且能食,我有何困难不能克服法国**《爱之物语》有句话说:“生存本身就是胜利。”

 最后,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思辨的问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题目(自选一题):

 1忍耻者勇

 2假如不食嗟来食的饿者能食嗟来食

附:学生作文及评析

学生作文1:

 忍耻者勇

 天津九十五中学(初三)王珍珍

 生命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因为它承载着责任、信念、爱,以及恨与屈辱等人所具有的一切情感,每一样我们都无法摆脱。生命也正因有了厚重感,才让人感觉到它的真实。因此,每个人都应学会承受生命之重,只有负重才不会被打翻,特别是背负屈辱。

 忍耻者勇。只有承受住生命之重,学会忍耻,才有可能走出生命的低谷,登上人生的巅峰。

 南非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并被关在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要做采石灰的工作,受到白人统治者残酷的非人虐待。然而曼德拉以他坚强的意志承受了生命的重压,忍住了耻辱。负重让他学会了控制情绪,让他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因为他忍住了耻辱,他才会在27年铁窗生涯后,赢得摘取南非领袖桂冠的机会,走上权力与荣誉的巅峰,成就他独具一格的美。

 王洛宾忍受了19年的铁窗重压,所以更坚强,更勇敢,更懂得用歌声迎接一切。

 韩信忍受了胯下之辱,忍辱负重,才得以保全自己,终成一代名将。越王勾践忍受亡国之痛,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才得以流芳千古。生命正因为有了这种忍耻的气概,才变得壮美。

 然而,如果生命不能忍辱负重,就会葬送一世英名,置生命于万丈深渊。纵然历史铭记了项羽在巨鹿之战的潇洒,在鸿门之宴上的大度,但历史也忘记不了项羽在垓下的绝望。从“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歌中我们听出了英雄的`绝望。如果项羽能忍耻,带江东父老卷土重来,结果未必是现在的定论。因为他不能忍耻,乌江自刎,留给了历史太多的遗憾和惋惜,是不勇的表现。

 如果说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那么,忍耻就是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更有意义,更有重量。

 学会忍耻,生命才不会像浮萍那样随波逐流。

 忍耻者勇。

 评析:

 《忍耻者勇》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并且是一篇具有思想深度的命题作文。它作为《鱼我所欲也》文本解读的延伸性实践练习题目,承载着总结和开拓本课所讲关于“义”和“生”之关系的辨析任务。为大义而死固然可敬,但是,为大义而在艰难的情况下活下去恐怕要比“舍生”更不容易为之,特别是蒙羞蒙辱而生。

 王珍珍同学的文章很好地诠释了这则命题,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她从上述人生高境界理解了本课所讲的内容,理解了这则命题的内涵。特别是文章开头那些富有哲理的话语,讲出了生命之“重”,其中还包含着“背负屈辱”,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真实”生活。这就阐明了“忍耻”的意义,即“负重才不会被打翻”。

 之后,小作者非常具体地指出“学会忍耻”,“才有可能走出生命的低谷,登上人生的巅峰”。为证明这一点,她举出了曼德拉、王洛宾、韩信、勾践的事例。

 文章至此,初步阐明了“忍耻者勇”的内涵。但小作者并未停止自己的论述,她又以项羽为反面例子,说明不能“忍耻”而使自己的人生留下了失败。项羽不愿过乌江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留给历史“太多的遗憾和惋惜”。虽然,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绝句”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小作者更倾向于让项羽过江重整旗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项羽未能如此,让后人唏嘘不已。文章论述颇有感情,这就从反面补证了“忍耻”的意义。这是一种反事实假设论证,即赋予历史一种非存在的对立面,在“已然”和“可能然”的比较中去认识“忍耻”缺失而造成的诸多悲剧。小作者可能还不懂得反事实假设思维理论,但她的写作实践已证明她有这种创造思维能力。

 在这样正反相结合的论证基础上,文章最后再次强调“忍耻”会让人生“更有重量”,与开头的“厚重感”之说遥相呼应。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文章的不足。这是对教师最大的考验,也是学生对教师最大的需要。许多语文教师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他们不能为学生写作给予有效的指导,只会虚浮地夸奖“你真棒”。

 文章的瑕疵出现在第二自然段指出“忍耻者勇”之后,接后边的论证时缺少必要的过渡性联系话语,显得很是生硬。倘若这样处理——“忍耻者勇。其勇在于为自己的理想而活下去的生命历程中,能以韧的生存意识面对常人无法承受的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摧残和折磨。”有了这样的过渡解释,那么,后边讲“承受住生命之重,学会忍耻”,为攀登人生的高峰而努力,这就很自然了。至于更为理性的阐述,那不是一个初中生所能的,就不要苛求了吧!

 此外,文中“被关在冰冷的海水中”应改为“被逼着在冰冷的海水中”,“关”字不当。“忍受了19年的铁窗重压”应改为“忍受了19年的铁窗监禁”,“重压”不当。“带江东父老卷土重来”,应改为“带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父老”不能打仗。

 学生作文2:

 人要有点蒙耻的承受力

 天津大港一中(高一)王钰茜

 古之有骨气者不食嗟来之食,至死不灭的是一种所谓高昂的正气。惋惜的是他缺乏站起来的能力。其实,活着是一种勇气。

 然而,生命只给每个人一次选择。或生,或死。

 活着,道路也许是崎岖的,死了长已矣,但一切皆会归入尘土而去。

 在残酷和复杂的人世间,生生死死是渺茫的,却又是现实的。

 就像每天都由白天和黑夜组成,我们的生活也永远不会只是阳光。风雨的袭击会使任何生命显得无力,然而风雨过后又是一片绿草青青,群芳争艳。这也许就叫承受吧。

 生存本是一种压力,任何人在命运面前都会成为弱者,懂得生存是一种胸襟。有人曾这样说过:“一个有胸襟的人不是去报复别人对你的轻视,而是接着去做好你该做的事。成功才是最好的报复。”世界不只是你,而你也不是整个世界,人生不只是一种期望,更是一种坚持,一种承受和一种选择。

 大丈夫当能屈能伸。人要有点蒙耻的承受力,这不是无耻,这是忍耻。一次的侮辱不是一生。假如吃了这口饭,就可以活下来,并能尽其所能实现人生抱负,若终有所成,人们留存于记忆的将是生的价值,而受侮辱的过去将更有光彩。可是死亡使人们记住的只能截止于这次侮辱。

 活着,这种勇气,应让它每一分的存在都是一种价值。跌倒了,可以再站起来;放弃了,永远会被人踩在脚下。我们要像一颗树的种子,即使被某些人恶性地踩到泥土里,仍然要吸食泥土的养分,活下去,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遥远的地方,人们就可以看见你,走近你,而你也能给人们带来一片绿色,一片阴凉。这就是承受的价值。在逆境中,死不是首选,能在逆境中生,让生的价值得以绵延,才能去呵护更多的尊严,擎起生命这片天空!

评析:

 这是一篇富有抒情意味的哲理性小议论文。

 作者对古代那位不食嗟来食而死的饿者给予了既温柔又惋惜的批评。在这样的批评之后,论者明确地回答了能食下那口嗟来食“就可以活下来”,就有可能“有所成”,“留存于记忆中的将是生的价值,而受侮辱的过去将更有光彩”,作者的话说得是何等好呀!这是一个学生的话语,真的叫人震惊、振奋。尤其是文章在结尾部分,论者没有像一般学生那样掉书袋,什么勾践、韩信等等又搬上文本,而是以被人恶性踩入泥土中的树种为喻,在屈辱中仍然顽强地吸食土壤中的养分,“活下去,长起来”,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这是用一种美妙的文学意象生动地诠释了反事实假设论证法的基本操作公式——“假如不……,而是……,那么就会……”,也就是“假如不拒绝嗟来食,而是吃下去,那么就会活下来,就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将生的价值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中”。

 文章仍然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反事实假设思维,因而极大地扩展了思想视野。

教学档案

 什么是教教是努力给学生带来可学的。“努力”是教育的态度问题。“可学的”是教的内容,即值得学的东西。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努力地给予学生值得学的东西,使被教育者真正被教育。

 因此,面对一篇课文,教者要有超越它的意识,不能仅仅是说明它,让学生知道、明白,而是要将教者自己的思想带给学生。尤其是学生的生存实践智慧方面,使之有所得,有所悟。

 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这一节课设计了“《鱼我所欲也》合题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令教者感慨的是,面对天津市城乡结合部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施教时,他们听课十分专注,回答问题切中肯綮,师生对话十分顺畅,尽管是和他们不熟悉的大学老师进行讨论。很显然,这种情景的出现得益于“合题式教学模式”设计,这样做切中了学生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从现实生存的角度来讨论课文,而不仅仅是孤立地讲解课文。“合题教学模式”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思、辨、是、非、断各个思维环节中的思维主动性。从而使文本解读走向衍生,产生新的思想。有心计的中学教师不妨把“合题教学模式”当作一个课题进行系列化的研究,即选择若干篇富有质疑性的课文,设计好讨论话题,分类探究,总结规律,并向有关部门申报立项。这个课题的题目可叫作“‘合题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本课就算抛砖引玉性的示范吧!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东坡先生”。对于东坡的由来,笔者读其尺牍,从中得到启发。 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十三》(苏东坡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中有这么一段话:“自到此,惟以书史为乐,比从仕废学,少免荒唐也。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今岁旱,米贵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垦辟,欲种麦,虽劳苦却亦有味。邻曲相逢欣欣,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如何?” 鏊ao糟:《古代汉语词典》1拼死杀敌。2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吴下方言考·二箫》:“苏东坡与程伊川议事不合,讥之曰:‘颐可谓鏊糟鄙俚叔孙通矣。’按鏊糟,执拗而使人心不适也。”3肮脏,不干净。看起来1、3两项都不符合本文的意境,只有第2项是作者本意,可以将“鏊糟”理解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随波逐流之意。陂bei:有几种解释,一为山坡、斜坡,一为水边,水边障水的堤岸,一为积蓄水的池塘。此处与前后文呼应,应是山坡、斜坡的意思。陶靖节:陶渊明死后亲友私下称其谥号为靖节。 这里,一是苏轼明确提出 “欲自号”的想法。二是这个号由鏊糟——表面上固执任性,骨子里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随波逐流;陂里——居住在山坡上的农家,或在山坡上生活的老农;陶靖节——像陶渊明一样的高洁品格的隐士组成。东坡“《江城子·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词云:“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苏轼以渊明为自己前生,在他的身上,我们常常能寻找到陶渊明的影子,苏轼把自己躬耕东坡之地视作是陶渊明的斜川之游。他们都能在逆境中保持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品格,不随波逐流;在为官方面,他们都是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他从陶渊明的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形式,生命的另一种乐趣。正是有了这种向往,才使自己没有陷入极度悲观失望之中而不能自拔。苏轼对陶渊明的向往倾慕,就是战胜物质上的极度贫困,思想上的高度压力的精神武器。苏东坡比起陶渊明,两人个性与追求并不尽相同,陶渊明归隐而不仕出于自愿,东坡则出之无奈。东坡尽管有脱俗出世的一面,但受父亲的影响,又有匡扶社稷,救助黎民的思想。在《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写道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东坡先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 有人考证,宋汴京城外有一沼泽地名叫“鏖糟陂”,“有大泽,弥望草莽,”“而夏秋积水,沮洳泥淖。” 因此,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司马光逝世,为朝臣祭奠之事,东坡先生与程颐争执,东坡说程颐可谓“鏖糟陂里叔孙通”,有人认为东坡是说程颐是“从脏乱之地而来的冒牌叔孙通”。余以为此说欠妥,如果将鏖糟理解为“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那么“鏖糟陂里叔孙通”就解释为“不听从别人意见,固执任性的孙叔通”,这样既符合程颐的道学家身份,也与其性格相符,同时也与东坡先生幽默调侃说话方式相一致。结合当年苏轼贬居黄州,经营东坡,“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就证明“鏖糟陂里叔孙通”不能理解为“从脏乱之地而来的冒牌叔孙通”。从东坡认可的、朝云的那句有名的戏言,先生“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也验证了鏖糟就是: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所以,苏轼的自号“东坡”,是有着宁愿过着农民样躬耕的清贫生活,也要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保持个人高尚的情操和人格深刻内涵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802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