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懂得因果报应法则,就能改变命运

《活法》懂得因果报应法则,就能改变命运,第1张

日成长计划103

组名:精进利他

姓名:Mary

日期:20201222

书名:活法

懂得因果报应法则,就能改变命运

命运不是宿命,可以运用因果报应法则加以改变,这不是我随便想象的。而是安岗正笃先生阅读中国古典《阴鹜录》时学到的道理。安岗先生是一位对许多政界和经济界人士,都有很大影响的思想家。这是一部明代的著作,其中介绍了原料凡这个人物的故事。

原谅凡出身,医生世家,年幼丧父,由母亲抚育,为继承家业,少年乐凡正在学习医术。某日有一老人突然来访。老人对小凡说,我是研究礼法易经的,现奉天命特来向你传授易学真随。老人还对了凡母亲说道:“母亲或许期望这孩子将来也当医生,但他不会走这条路。他长大后会接受科举考试,会当上官员。”老人就乐凡少年的命运作了种种预测:不仅在几岁时参加什么考试,在多少人中排第几名,而且说了凡很有出息。年纪轻轻就会当上地方长官;结婚却无子,53岁时亡故等等。

后来老樊的人生果然如老人所言。了凡当了地方长官后,有一次去拜访一家禅寺,与那里的一位有名的禅师一起打坐。那位禅师看到了凡打坐时,神清气闲,无思无念,非常佩服,问道:“你坐禅时毫无杂念,很了不起。敢问你曾在何处修行?”廖凡回答自己并无修行的经验,并说起了少年时代,遇到那位老人的事情。

“我走过的人生,一如老人所言。到了53岁我就将死去,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所以我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烦恼。”

不料,那禅师听罢怒喝道:“本以为你是一个人物,这么年轻已经达到了参悟的境界。想不到你竟是一个笨蛋。难道顺从命运就是你的人生?命运虽属天赐,但绝不是不可改变的,它可由人力来改变。只要思善行善,你今后的人生就能超越命运,向更美好的方向转变。”

禅师解释了因果报应的法则,廖凡听得非常认真。此后了凡一心积善,不做坏事。结果,据说,不可能出生的孩子降生了,寿命也大大,超过了老人预言的53岁,最后寿终正寝。

就这样由上苍决定的命运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加以改变。只要坚持思善行善,因果报应的法则就会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就能超越命运,度过更美好的人生。安岗先生说这就叫做立命。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相信这一法则的人并不多。多数人认为它不符合科学而付之一笑。对照近代的所谓理性,命运之说,归于迷信一类。而因果报应,就像骗小孩说,做坏事会遭报应的,被看作一种低级的道德教育的手段。而凭今天的科学水平,还无法证明因果报应这只无形之手的存在。

如果做一好事,立即就有好的结果出现,人们或许很快会相信因果法则的灵验。但原因马上连着结果,今天做好事,明天就见好结果,这样的情形很难出现。

另外,因果关系很少以一目了然的形态出现,不像1+1=2,那么简单明了,也不是b这个结果,一定有a这个原因决定。为什么呢?前面已经分析了,因为我们的人生是由命运和因果报应两条法则互相交织而成的。

这两者互相干涉,比如当命运非常恶劣时,做一点好事并不会出现好的结果,因为仅有的一点善行强势的厄运所淹没。同样,当好运非常旺盛时,稍稍做点坏事,也不会马上出现恶因招恶果的情形,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感恩稻盛和夫老先生!

长期相思痴迷一个人可能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例如:性格、生活经历、人际关系、身体健康等等。比如,可能是因为个人性格偏执固执,对于某个人的某种特质或行为过于迷恋,而一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很难释怀;或者可能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中处于被剥夺或不被尊重的角色,找不到相应的情感归属感,导致寄托特定的个体或关系。或者可能是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对单恋情感到了依赖或者出于某种精神或心理状态的原因。不同的人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陷入“单恋”,如果不能使情感得到适当的调适和缓解,长期的相思痴迷可能会对个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宣化上人开示

我们学佛就是学不恼害别人,故佛教徒要吃素,因为吃肉会伤害其它众生的生命。

若说动物是预备给人吃的,那人又预备给谁吃?

若要把这世界真正消毒,就要大家吃素,不吃肉。

凡是恶疾,如疟疾、癌症等,皆由鬼在里面支配着,令人体内五脏错位,四大不调,都是业障鬼在作怪。因为人夙世有业障,时间到了鬼就来讨债。也因为这个人的阳气不足,阴盛阳衰,故鬼能得其便。你若能常常无烦恼,智慧现前,鬼便无隙可乘。一旦生了欲念,无明,鬼便容易钻进来。以此类推,八万四千个疾病,皆有前因后果。甚至蚊子咬你一口,蜜蜂蛰你一下,及其人世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果互为经纬。人若明白这个道理,则一点错事也不敢做,一做错就要受报应。

你若是能忏悔,能改过自新,知道自己的错误,解开罪业这个结,那罪孽就消灭了,就没有了。就好象你有病的时候,出了通身汗,渐渐地这病就会痊愈了,病就没有了。

缘起

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只有五岁,从小接受的就是无神论的教育,既没接触过佛教,也没接触过其他任何宗教。长大后虽然去过庙里,也只是去旅游。出于好奇,我还跟同学去过教堂。但是,在我的心里,是把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的。

那么,我是怎么走上学佛之路的呢?

这还要从十几年前仲夏的一次五台山之游说起。

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其间,著名的寺院我早就游历过了。巍峨庄严的古刹,香烟缭绕的大殿,以及令人闻之尘劳顿消的钟磬之声,每每令我有似曾相识的感动。那一次故地重游,我兴之所至,忽然间想探访一下隐于山中,鲜为人知的野寺闲僧。我永远记得那一天的黎明,清寒袭人,紫雾东升。神清气爽的我,整顿行装,揣着一张地图,独自一人开始了寻幽访胜的行程。谁知道,这一起程就转变了我和许多人未来的命运。至今,我都把五台山看作我的再生之地。

出发后,我有意避开坦途,专择曲径而行。沿途但见山峰耸翘,林壑幽深,烟光凝翠,映雪生辉。只觉得神清气爽,心扉洞开。路越走越崎岖,我索性沿涧迤逦而行,得以遍赏古木寒岩,白云苍泉,异草奇花,忘形于山水之间。一路攀崖涉涧,不知不觉日近晌午,可是我连隐士、闲僧的影子也没看见,未免有些灰心。正在我四顾茫然之际,忽闻有木鱼声隐约传来:嘟——嘟——嘟——空灵古拙的余音在山际萦绕,恰如天阙徐开。凭直觉我判定这声音是从西面烟霞掩映,林木深幽的山谷中传出的。我立刻抖擞精神,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碎石细草向谷中奔去。一踏入苍然深秀的谷中,只见紫气盘盘,嘉木森森,疑为仙境。此时木鱼声已由远及近,却又顿然停歇。我只顾循音,却兀然发现一条清溪已斜陈目前。她宛若下凡的仙子,纤尘不染,喷珠吐玉。不及细想,我即俯身就首,掬水而饮,顿觉甘冽清凉,齿颊生香。畅饮之后又复撩水洗面,不亦快哉。正在珠飞玉溅之际,我突然发现有一人伫于彼岸,我惊愕地抬起头来。

只见一老僧须发纷披,衲袄芒鞋,叠手端立。松风过处,须发拂动,衣袂飘然。四目隔岸相对,我竟感到一阵目眩神迷。他的眼神竟是那样慈悯、纯澈而祥和。我不知是怎么到了对岸,只觉得他恍如我隔世的父母,令我身心向往。

“施主,打扰了。”老和尚合十问讯。

“不, 是我打扰了您的清修。”手足无措的我,慌忙还礼。天知道,这是我第一次与出家人说话。我飞快地在记忆中拼凑着得体的语言。

“施主喜欢这幽静之地?”

“我只是想避开热闹的景点,独自在山中散散步。”我没好意思说后半句,“其实我是想拥有一段奇遇”。

“噢,这么说真是搅扰了。施主慢游,老衲先行了。”

我正张口结舌之际,老和尚已经飘然西行了。我赶紧追上几步,红着脸说:“请您留步,其实,我正盼望能遇到像您这样的高僧呢。”

“善哉,我不是什么‘高僧’,我只是一个冥顽的引路僧。”

“刚才是您在敲木鱼?”我张大了嘴巴。

木鱼敲醒梦中客,清溪荡去尘劳心。

我默默地琢磨着老和尚的话,似懂非懂之际,已随老和尚转林拨藤来到一豁然开朗之地。但见翠蔼浮空,鸣泉历历。周匝遍植梨树,老干盘虬,果繁枝茂。北边地势略高平,面向泉眼处,搭有一狭小的茅棚。

“我真的遇到了卓然出世的高僧!”我有太多的兴奋与疑问,张了张嘴,却又唯恐恶俗之声玷污了这绝尘之地,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娑婆世界,不能藏身久,光阴有限,莫待死临头。名闻利养总是空,世俗恩爱终分手,冤冤相报不到头。”老和尚看似无心的吟诵却令我闻之犹如惊雷。

“世上人只知造孽,不知忏悔,但求享福,不肯惜福。殊不知‘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我不由自主地趋前两步跪倒在老和尚面前:“师父,求您收我为徒,我想跟您学习佛法。”

“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你‘信’吗?”老和尚故意在“信”字上加重了语气。

这一问倒令我张口结舌。是啊,我从来都认为佛教是迷信,更不齿于向神、佛叩拜。今天我怎么虔诚的跪在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和尚足下?一时间,我难以回答。可是,“空”、“尘劳”、“忏悔”……等等这些词句已烙入了我的脑海,并且还在我内心不断激发出一些似乎久违了的情感。正在我感到六神无主之际,发觉老和尚正慈悲的注视着我,一时间我百感交集,硕大的泪珠泫然跌落在老和尚洁白的僧袜上。尽管我感到了自己的失态,但是不争气的泪水仍汹涌而出,我象一个犯错的孩子一样无声的抽泣。

“信为道源功德母,但信又分为正信和迷信。所谓正信,就是正而不邪,觉而不迷。皈依佛教者必先树立正确的知见……

“礼佛者敬佛之德,念佛者感佛之恩,看经者明经之理,坐禅者登佛之境,得悟者证佛之道。……”

我如饥似渴地聆听着老和尚字字珠玑的开示,觉得眼前的每一棵小草都在闪耀着金光,每一片绿叶都有佛陀的面庞。不知不觉,日已西斜,老和尚欲起身送我出山。忽然,他又变魔术般从泉眼的石凹中摸出一枚梨子递给我。望着这颗鲜黄欲滴的水果,我才想起早点和午饭都没吃。我谢过老和尚,接过梨子咬了一口,馨香满齿、清肺华润,惊为仙果。老和尚看着我嘴张到一半的滑稽表情,孩子一般璀璨地笑了,在他每一道皱纹中都涌动着欢乐的浪花。他的笑容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觉得我们似乎是相知多年的老友。

“这梨本来是苦的,难以下咽。但是只要浸在这泉水中,只需三个月就会变得甘甜。此泉冬润夏凉,梨子采集下来可以在流水中储存一年。”

“这么说,您长年都可以在这修行?”我充满了好奇与神往。

老和尚笑了笑,未置可否。

古月如霜,清风如水,小溪淙淙。我与老和尚一路清谈,未觉寒意与艰难就回到了台怀镇的通途。老和尚从袖中抽出一张折叠仔细的纸递给我,双手合十,即要告辞。我实在不舍,又知多说无益。

“有缘自会相见。”老和尚的身影如古月般隐入松林。

面对如银河倒泻的万家灯火,我竟有些感动与怅然。“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的心从未象今天一样明澈与宁静。一想到老和尚说他很快就会结束闭关,入世度人,随缘说法,我就加快脚步返回住处,似乎快走几步我就能早点见到他。

静静地坐在客房的桌前,回忆我这一天梦一般的经历,始觉这一切都有深意可回味。蓦然,我想起忘了问老和尚的称呼,不禁懊恼不已。这时,猛然间想起老和尚给我留下的纸,匆忙打开:

日落草庐佛意深 / 独坐清阶磨玉轮 / 圆缺难将初心损 / 素眼慈心隔剑尘 / 兰凝露 / 鸟栖魂 / 万籁梵音融入云 / 舒朗共与松风舞 / 不润假来不饰真

数行古朴拙劲的文字跃入我眼帘。底下端丽的写着一行小字释妙法

好一个“不润假来不饰真”!有了妙法老和尚的常住地址,我非常开心,盼望着能早一天再蒙法雨。不久,我就和他老人家联系上了,自此开始了我们师徒的不解之缘。

光阴荏苒,十年弹指一挥间。

如今我自己已近花甲,这期间我亲眼目睹老和尚呕心沥血、为法忘躯,教化众生无数。而我自己虚度光阴,尚未诸缘放下,难得真实受用,惭愧之极!但又实在不愿将这些鲜活、确凿的因果实例带进坟墓,故此犹豫再三,才拿起这只钝笔。很可能书中有词语失当,挂一漏万之处,唯愿各位大德佛友予以斧正。最后,我想以一首偈子与诸位同修共勉:

贪嗔不肯舍,徒劳读佛经,看方不取药,病从何处轻?

值此新千年伊始,祝愿吾辈能三根普被,利钝兼修,福慧增长,佛道早成!(鉴于诸多不便,我隐去了书中所涉人物的真实姓名与地点,还望见谅。)

南无阿弥陀佛

惭愧三宝弟子:果卿

病从口入警语

炖肉煎鱼为解馋,不知动物心不甘。厨房变成屠宰场,开膛破腹上刀山。

煎炒烹炸诸刑罚,生吞活嚼是美餐。神识寄住你身上,迟早要你把命还。

善恶到头终有报,病从口入莫等闲。时日不久恶盈满,疾病缠身进医院。

破腹开膛下刀剪,全是厨房景再现。早知今日下地狱,何必当初嘴太馋。

引子

每个人一生或多或少都会被各种疾病缠身,给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带来莫大的痛苦。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是有权势还是无权势的,没有几个人能摆脱疾病的纠缠,甚至生命被一点一点地消磨,金钱和权势都帮不了忙。

那么人为什么会患病呢?

除了正常的衰老,人体机能减退之外,人们通常认为许多疾病是“病从口入”的。一般人认为吃了不洁净的食物会生病。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我们都曾看见过成年累月露宿街头,不洗手脸、不洗澡,在垃圾箱里找东西吃的人。无论冬夏,衣不遮体,夏热冬寒,蚊虫叮咬,有谁见过吃了几个脏东西而拉肚子,或者感冒发烧的呢?可是再看看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处处讲卫生,餐餐讲进补,却时常离不开药品和医院。那么“病从口入”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记得五十年代,患上肺炎就是大病。后来随着四环素的诞生,肺炎可以治愈了。以后又出现了可怕的肺结核,最后又被链霉素战而胜之。跟着癌症、艾滋病,甚至叫不上名字用代号来代表的疾病,一个个出现在世上,全世界的医学家们也找不出解决的办法。而且报纸上又常见到一些无法解释的怪病,层出不穷。科学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各种新的昂贵药品,都不能让这些疾病销声匿迹,似乎老天在有意和人类作对,大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气势。你不见今天的医院看病难,收费贵,找个好大夫更难吗?

人所以会生病的真正原因是在我阅读经书后才明白的,后来又在实践中无数次得到验证。简单地说,“贪、嗔、痴”是病的根源。具体点说,“十恶业”都是各种疾病的发源地。而“病从口入”是指吃了本不该吃的东西,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在这里,我讲几则杀生、吃肉致病的因果故事,供同修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848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