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情感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人的情感主要应该根据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1、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2、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
4、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集体情感是指集体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阶级情感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情感;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民族情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情感。
5、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真假感是人对思维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所产生的情感;善恶感是人对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所产生的情感;美丑感是人对生理性事物(如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所产生的情感。
6、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感等四大类。对物情感包括喜欢、厌烦等;对人情感包括仇恨、嫉妒、爱戴等;对己情感包括自卑感、自豪感等。
7、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朔性情感、现实性情感和期望性情感。追朔性情感是指人对过去事物的情感,包括遗憾、庆幸、怀念等;现实性情感是指人对现实事物的情感;期望性情感是指人对未来事物的情感,包括自信、信任、绝望、期待等。
8、根据价值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可分为确定性情感、概率性情感。确定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确定性事物的情感;概率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不确定性事物的情感,包括迷茫感、神秘感等。
9、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和自我实现类情感四大类。温饱类情感包括酸、甜、苦、辣、热、冷、饿、渴、疼、痒、闷等;安全与健康类情感包括舒适感、安逸感、快活感、恐惧感、担心感、不安感等;人尊与自尊类情感包括自信感、自爱感、自豪感、尊佩感、友善感、思念感、自责感、孤独感、受骗感和受辱感等;自我实现类情感包括抱负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失落感、受挫感、沉沦感等。
参考文献:
①仇德辉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②仇德辉著,《数理情感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1、情感影响:情感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决策。它们有时候会让我们做出冲动的决定,也可以影响我们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2、情感传播:情感具有传递性,可以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当我们与他人互动时,我们的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和语言等方式传播给对方。
3、情感调节:情感重力法则认为,情感可以被调节和管理。人们可以通过认知重组、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等技巧来调节自己的情感状态。这对于情绪管理和社交交往非常重要。
在探讨人格的各种理论中,以思维和行为为标准对人格进行分类的形式占据了主导地位,鲜见有对人类情感及情感表达方式进行研究和以此为依据对人格进行分类的。
从人类进化史角度看,作为自然生物的人类,其情感是先于思维产生的,思维产生于人类规范和表达感情的需要,这个进化过程表明,情感的产生以生理感官刺激为基础,而思维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是人类为了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情感需要而催生了思维。
人类区别于自然界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因此,情感才是人格的基础和本质特征,思维、行为、语言都是为了满足情感的需要而产生的。
作为派生的思维只不过是情感规范和表达的形式,这种形式因其对情感的解释和说明,并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情感的全貌,情感经思维的规范和抽象,总有一部分被潜藏和无视,甚至有时会被思维放大、缩小或者扭曲。
思维对于情感的认识始终不是全面和准确的,情感只能被大致的表达出来,而将一部分暂时或者永远的隐藏起来,这形成了人类社会规范制约之外的爱恨情仇,且这种隐藏着的情感往往被人自己和社会所忽视,但是不经表达的情感是有能量的,这种潜藏的未经表达的能量,要么因内部冲突而造成人精神心理内耗,要么通过扭曲方式向外表达,造成人际冲突甚至是社会危害。
情感和思维的错位就形成了所谓的潜意识,所谓的潜意识是情感和思维的不对等形成的。潜意识实质是一种未被表达的情感能量。
我认为两性情感吸引的核心是来源最主要的“性”跟“情”。两性之间的吸引力来自于彼此最原始的需求和对异性外在和身体的渴望,从而吸引在一起。因为人类的繁衍历史数万年,进化中出现了智慧感恩的物种,所以在岁月中慢慢地,让两性相互吸引,多了一颗情感的心!这是灵魂的吸引,比外在的吸引更令人兴奋!所以两性之间的吸引力来自于最重要的“性”和“感觉”!
两性最直接的吸引力来自面部特征。当我们看到异性恋者让我们感觉更好时,第一个做出反应的肯定是我们的身体。如果外观和好身材相匹配,那么这个皮包会让我们有一个很大的涟漪!当你被它吸引时,你所看到的只是性是冲动的。无论多么克制,眼睛都会背叛自己!
当然,有些吸引力并不取决于一见钟情。这两个以前很无趣的人中,很多人都是逐渐了解对方,吸引对方的精神和价值观。在这个时候,两个人更真实的吸引力,而不是外表。不仅仅是做爱。多注意灵魂与灵魂的交织!
性吸引力的来源就像人们吃饭的原因。那种自然的本性,这种没人能解释得很清楚!如果我们不得不说一个来源,这是最现实的解释,即使对动物。太宽了,认不出来。只要明白,如果两性不互相吸引,世界上的一切就不会传播到今天!
当然,现在有些人在路上慢慢地掉头,很多同性也莫名其妙地相互吸引。这会让大多数人感到奇怪和恶心。因为它们破坏了自然规律,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情感的认识。但发展只会让人类文明倒退的可能性,带来疾病问题,也远比性别吸引力严重!所以作为一个正常人,要想获得吸引异性的勇气是绝对困难的。所以我认为两性情感吸引的核心是来源最主要的“性”跟“情”。
情感是决定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行教育实践中,人们普遍重视智力开发而容易忽视对情感的教育,尤其在幼儿教育阶段。本文以幼儿园美术教育为载体,首先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不足和幼儿心理的一般不良表现来说明实施情感教育的之重要和必要。其次,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美术是幼儿表现情感的重要裁体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证明在美术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可行的。最后,本文从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理解幼儿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心理,帮助幼儿疏导和控制情绪情感,正确评价幼儿的创作等四个方面描述了现实美术教育中渗入情感教育的一些基本途径与手段。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说的:“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而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可见情感教育对人之高尚行为形成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在尊重幼儿自然情趣的基础上,建立以快乐、兴趣为主色调的积极情绪状态、健康情感品质和初步情感能力。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教育工具,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应是其固有的教育功能,但是如何充分应用美术教育这一载体,对生活充满情绪色彩、对一切美好事物具有强烈的情绪感受能力的幼儿 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促进其健康道德情感的形成,是我们当前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是人格要素的核心因素,幼儿的发展,不仅是认知的发展,也是情感的发展,但是,人的情感成长往往容易被忽视。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哲学家就批评日本的教育因为缺乏情感教育层面而成为“忘掉了另一半教育”、“ 牺牲了另一半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也是如此,尤其是处于培养人格要素的基础时期——幼儿园教育阶段,普遍忽略其情感的成长。在美术教育体系中,幼儿园的美术教育目标一直定位于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初步掌握使用美术的工具及材料的技能,表现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教育重心倾向于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美术教学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幼儿不善于很好地感受自然、社会、生活,不能很好积累情感经验,丰富自已的情感和能力。后来尽管对美术教育目标进行了修正,把美育的目标定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但由于这是一个较为笼统的美育任务,具体到美术教育领域尚不明确,因此幼儿教师在现实教学实践工作中,往往仍沿袭着一些旧体制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传授一些美术活动知识和技能技巧,强调幼儿对美术的理解和反应。
步入21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应该是通过各种教学途径来实现幼儿认识、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我国目前幼儿园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比较宠爱甚至溺爱自已的孩子,容易造成不听话、不合群、自私、自信心差等不良表现,如不加以引导和培养,容易造成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健康道德情感的形成。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幼儿时期是各种感受器官完善阶段,是接受情绪刺激最敏感阶段,是健康情绪和基础情感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期。因此如何系统的、有目的地培养好幼儿的积极情绪状态、健康的情感品质和初步的情感能力显得犹为重要与必要。美术是儿童表现情感的重要手段,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应充分运用美术教育这一载体,鼓励和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和情感,疏导和控制消极情绪和情感,利用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多元性及个性的特点,让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创作喜悦,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促进其宽容大度、尊重他人、豁达乐观等道德情感的形成,这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对未来的生活和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美术教学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可行性
1、好奇心是实施美术情感教育的基点。情绪和情感的态度决定着人们对某种情境或对象是接近还是回避,是喜欢还是厌恶,从而影响人们对认识目标的选择,进而影响其对目标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美术活动也是如此,很多美术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对美术保持着长久不衰的兴趣。因此,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有目的引导儿童用形、线、色去描绘周围事物,吸引他更多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不断丰富其情绪和情感。
2、美术活动是实施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实质上内在情感的外部表现,是用形、线、色构成的情感生活意象。美术对于幼儿,其作用不在于其艺术性、思想性如何地深刻,也不在于美术技艺表现如何娴熟,是纯属于情感发展的需要。处于涂鸦阶段和图式阶段的幼儿美术绘画活动,因为已经具有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能够按照个人的主观经验来反映对象,表达自已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体验,并将这些思想观点和情感体验通过自已的创作传达给他人。所以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幼儿美术教师可以按照美的标准和美的规律,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将自已的亲身体验和情感通过色彩、线条等表现出来,使幼儿的内心情感和外在形式达到同构,同时由美术泛化到生活其他领域,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情感世界。
三、实施情感教育的基本教学手段
情感教育不同于认知教育,它不是以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它的教育过程也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过程,它更多地依赖于人本身的情感及经验,强调感受、感知、体验、理解和反应,其中最核心的机制是让幼儿感受和体验。
1、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幼儿的意愿。人们常说“孩子凭兴趣做事”、“幼儿是情绪的俘虏”。我们在绘画教学时可以观察到,幼儿对绘画有兴趣时,注意力很集中,绘画很投入;不想画时,怎么叫他画都不画,因此这种带有原始感情性质的兴趣和好奇,是一种内驱动性的情绪,是幼儿早期认识发生的动力源泉。例如,幼儿小王画了一辆很多轮子的轿车,当老师纠正他侧面轿车只画两个轮子就可以时,他却不接受,反而振振有词地认为“轮子多才跑得快”。其实小王把自己的情感容入了画中,表达了他想让汽车跑得快一些,当老师了解了他的创作意图后,应先对他加以肯定,避免打击他的积极性,然后通过一些实物观察活动,让他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这样既尊重了孩子,又能从孩子的意图出发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幼儿从小对生活、对周围环境抱有浓厚兴趣,能热心地参加各项活动,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2、理解幼儿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心理。一是注意从幼儿绘画作品中捕捉他的 情绪状态和情感类型。由于受到绘画技能的限制,幼儿把形象画得歪歪扭扭,怪诞而丑陋,而这些怪诞的形象却是幼儿当时头脑中的情感意象。如情绪体验给幼儿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时,笑——是眯成一条线的眼睛,上弯的嘴角;哭——是大颗大颗的泪珠;吃——是最高兴的,表现出来的是张大的嘴巴。又如画“我的爸爸妈妈”作品中大部分孩子在纸的中间画上了一个大大的人,并认作是妈妈,旁边的小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自己,可见在幼儿绘画创作时,把心目中的妈妈、爸爸和孩子间不同轻重情感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二是要理解儿童绘画的创作心理。幼儿用绘画的形式直觉表现来抒发情感,有时是心情愉快,抒发情感;有时是心情消极,发泄情绪。如画“过生日”时,很多学生的画面上除了生日蛋糕外就是一张张大嘴巴,看不到一个人,但我们站在幼儿的心理角度分析时,就可以充分理解孩子过生日吃大蛋糕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又如一名幼儿想帮老师拿东西,却拿不动,他就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画了一个有四只手的小男孩,一只手拿书,两只手搬桌子,表达了自己希望帮老师拿东西却力不从心的心情。虽然孩子的画不能与成人的艺术作品相提并论,然而他们却能在形象、色彩以及绘画空间的表现方面突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使画面更具抽象性、直觉性。因此,我们只有充分捕捉儿童的心理、情绪时,在美术教学活动时就可有目的的、针对性地培养和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促进其健康心理的成长。
3、帮助幼儿疏导和控制情绪情感。人们常说:“画画能宣泄情感,使儿童心理得到平衡。”大量观察发现,大部分儿童常通过画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一名小女孩很喜欢吃蛋糕,可是每次吃下一小块后就吃不下了,于是她在“生日”为题的作品中画上了一个蛋糕和有着一张奇大无比的嘴的小姑娘,表达自己对蛋糕的喜爱和想多吃一些的愿望。也有一些孩子用绘画来发泄情绪,如孩子小赵在游戏中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他在美术活动时画了一幅人物图,画完之后却用笔画上粗粗的黑色线条将那画面上的人涂掉了,这是他在宣泄自己压抑的情感。因此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借助一些美术游戏或意愿活动,引导和帮助孩子在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的同时,诱导幼儿体验乐意与人交往的乐趣,体验美好事物给自已带来的喜悦,体验集体活动的愉快等等,如鼓励小女孩过生日时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吃蛋糕分享快乐;鼓励小朋友在遇到困难时愿意主动找亲近的人商量解决等,从而逐步培养起幼儿健康的情感品质和初步的情感能力。
4、正确评价幼儿绘画的创作。评价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地评价是维护幼儿参加绘画活动的兴趣的重要保证。
(1)让幼儿感受美术绘画创作成功。每个人都希望能够通过活动来体现出自我的价值,通过成功的作品来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誉。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能够经常地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起学习的兴趣,更能增强他学习的信心,良性循环可促进他完成更出色的作品。我们班的中中小朋友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画画非常拘谨,常常画出物体很小的画,有一次他正为自己一不小心画得太大的圆圈发愁时,老师及时地肯定了他画的圆,并大大表扬了他,还请其他小朋友参观,这事对中中影响很大,此后,他的画作有了明显的进步,物体画大了,色彩也丰富了,更重要的是中中喜欢画画了,而且每次作画都充满了自信。
(2)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住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美术表现的心理特征。幼儿自我体验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从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的过程,幼儿常常是通过这些赞扬、鼓励来作为学习的动力。我们每周举办一次画展,但展出的并非一定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只是对于孩子本人来说有进步的作品。作品的展出促进了孩子自信心和荣誉感的增强,从侧面鼓励了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而这一股热情能使他们产生耐力和毅力,尽管累,可心情却是愉快的,因此及时地肯定和赞誉是帮助孩子确立自信,体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使他们初步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情感品质。
这个是在网上找到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分析和研究人的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多个因素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
观察非语言表达:情感通常通过非语言表达来展示,包括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眼神等。观察这些非语言信号可以提供关于一个人情感状态的线索。
倾听和观察语言表达:人们在语言中常常流露出情感,包括词语的选择、语调、语速等。倾听和观察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可以帮助你了解他们的情感体验。
提问和探索:与他人进行深入的对话,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探索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通过主动与他人交流,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
了解背景和经历:一个人的情感体验通常受到他们的背景和经历的影响。了解一个人的背景故事、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可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来理解他们的情感。
使用情感分析工具:一些科学研究和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使用情感分析工具来研究和测量情感。这些工具可能包括问卷调查、心理测量仪器、脑部扫描等,通过客观的数据来分析和研究情感。
学习心理学和情感科学知识:深入学习心理学和情感科学领域的知识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帮助你理解情感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和研究他人的情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且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边界。在进行情感分析时,保持尊重、开放和理解的态度非常重要。
一、情感引导的本质:
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它不是教你如何培养天才,如何开发潜能,它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情商,我想,这才是一切成功的基础。
什么是认知情感:
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从小你就得教会孩子什么是喜怒哀乐,什么是生气、悲伤、痛苦、欢乐,其实我们更多教他们的知识是1+1=2
如何表达自我:
允许和鼓励孩子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不受任何的压抑和否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哭了,就让他大声哭出来,孩子笑了,就大声笑吧!
二、 情感引导的六个关键步骤:
1、提前播种
提前和孩子说下你的具体要求,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怎样做是对的,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更有利于合作。
比如,晚上要带孩子出去吃饭,那早上就可以提醒他,去餐厅吃饭要注意礼貌,不可以大喊乱跑,不能摔盘子,不能拍桌子,这些可以做到吗?在去的路上,再次提醒吃饭的要求。进入饭店再说一次,马上吃饭啦,还记得我们之前的约定吗?
2、观察和判断
当然,提前播种未必一切就能如你所愿,孩子未必就会听你的指挥,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是孩子,所以,接下来你要时刻关注你孩子的行为。比如什么情况下他容易烦躁,吵闹,什么事情让他很不开心,他马上就要失控了。
多观察孩子的需求,很多不乖的行为,可能就是饿了、渴了、累了、热了或者过度兴奋了。
孩子玩的时候,遇到难题,一定要陪他一起玩,观察他,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帮助。
3、用心倾听
倾听之前,你必须要保持冷静,可以先深呼吸几口,于年幼的孩子说话,聆听方式有所不同,你一定要蹲下来,看着他,目光平视,让他感觉到你确实很用心听他说话。总之先听后说,不要心不在焉、高高在上的样子,不要低估孩子的观察能力,不要再一边玩手机,一边和他漫不经心的对话。
4、同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同情的力量是惊人的。
特别是孩子经历消极情绪的时候,这时你不能轻视他的感受,或者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坐下了半小时很不耐烦了,要情绪控制,要回家,要去超市买冰淇淋,大哭大闹的时候,你要承认接受他的情绪,并对孩子说出你的同情心: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你很委屈,你现在很难过,你很累,妈妈也和你一样,现在很累了。
千万要这样说,让孩子感觉到你重视他,理解和尊重他的内心感受。
那么这种消极的情绪很快消失后,他才会打开心扉慢慢和你交流。
我们工作中也一样,加班累的半死,一点加班费都没有,老板看到还不满意,一张口就是破口大骂,谁受得了呢。
5、引导解决方案,设定限度
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根据发生的事情,你要反馈给孩子,你这个行为是否正确、错在哪里。
我们不能严格控制孩子的一切行为但也不能放任自由,该坚持的规则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我们也可以用商量的语气,放一部分权利给孩子,给出几个选择,引导孩子思考,并一起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再过10分钟,我们就可以出去了,你可以再坚持一下吗?
如果不舒服,你可以站起来走动走动,或者妈妈陪你出去,在旁边的走廊走一走,或者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或者你说怎么样才好呢?
给出2-3个解决方案,缓解孩子的不愉快,转移她的注意力。
6、确认和反馈
当孩子发现你尊重理解他,他也会顺其自然的理解你,按照你的意思来做, 当孩子做对了,这个时候,你要及时对孩子刚才的行为给予积极正面的认可。
例如:你刚才的这个行为,就叫耐心,你做的很棒!借此机会,让孩子学习新的词汇,新的东西。孩子作对的时候,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告诉他这样是对的,坚持这样做好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后,可以询问孩子的感受,下一次怎么做?
以上就是情感引导的六个步骤。
情感引导,你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它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方法,有时候情感引导也会失效,但是你只要能够投入50%的努力,其结果总是会积极的,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试问,如果孩子不喜欢你,讨厌你,不想和你说话,那还谈什么成功,还谈什么家庭教育呢?
情感引导是一种非常人性化,温柔却极其有效的教育方式。它会教你如何与孩子良性沟通,和谐的相处,更有效的解决家庭矛盾。
情感引导的核心,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达,我认为就是:爱、表达、尊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