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仁的思想内涵是什么?,第1张

“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会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无不围绕仁展开,三纲五常是儒家倡导的基本社会伦理准则,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

所以,了解儒家思想,首先就要理解儒家的“仁”的基本涵义。“仁”的本意是亲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说文解字》仁,亲也。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儒家认为应当用“仁”来处理伦理社会关系,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则是“仁”的根本。

在孔子看来,人应该友爱大众,亲近贤德的人(《论语·学而》)。孟子则对“仁”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是一个人仁德的开始。”还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把“仁”上升到人本性的高度。

孔子的想法:

孔子认为,“仁”虽然高尚,但并不难做到。他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们一心追求仁德,仁德自然就会具备了。《论语》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子贡、樊迟、司马牛等众弟子向老师请教如何培养个人的仁德,孔子在和弟子们的问答中谈了很多具体的方法。

弟子颜渊问孔子:怎么能做到“仁”?孔子回答:克制自己的不正当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制(克己复礼)。能不能做到“仁”取决于自己,与别人无关。颜渊又问:具体怎么做呢?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在这里没有告诉颜渊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他求仁不能违背礼制(礼仪、道德、法制)。

在回答弟子仲弓时,孔子说道:参加社会活动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管理百姓像参加祭祀活动一样严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努力做到在社会上和在家里都没有人怨恨。孔子在这里谈到“仁”应该端庄严肃,并且要存忠恕之心,换位思考,不要招人怨恨。

摘要: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范畴。"仁"具有多重思想内涵,它是一种情感诉求,也是一种伦理原则,是一种治国之道,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孔子的仁爱思想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深入理解和探究孔子仁爱思想,将其精髓发扬光大,既是学术使命更是时代的呼唤,特别是对今天我们的大学道德教育建设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仁 仁爱 道德教育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引言

  中国文化即中华民族的文化,它是东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一脉,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思想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精神血液;在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圈里,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根本所在,然而在今天重新面对孔子思想,却再次引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人说它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奴役人民的御用工具;是压抑自由、泯灭人性的精神桎梏……也有人说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液,是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祖先留给我们永不过时的文化财富。而在这里我想表明的是,诚然"儒家传统文化思想"一度曾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成为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障碍,但是我们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客观地讲儒家思想主流上是积极优秀的,即使到了现代化的今天也仍然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认真探究和汲取其精华有助于充实我们的思想,滋润我们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和文明的进步。

  孔子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中具有卓越贡献和巨大影响的伟人。他开创的"仁"的思想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明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总体说来,以"仁"为核心的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础理论。孔子思想之所以经久不衰,影响深远,臻至世界名贤,全在一个"仁"字上;而"仁"的内涵之渊博、丰富又实在值得今人深入理解、探究。

   一、"仁"之探析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天下归仁"是孔子的社会理想。《论语》中提到"仁"的次数多达到109次。《论语》中曾这样记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在这里我看到孔子师徒强调要以行"仁"为已任,至于"死而后已";可见"仁"在他思想中的地位和意义。那么何谓"仁"?笔者以为其意蕴可从以下角度进行理解。

  1仁者"爱人"

  翻读《论语》,可以发现对"仁"的经典解释莫过于"爱人"二字,"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爱人"二字可以被看做是孔子的"仁"的基本含义。"爱人"即是说要有仁德之心,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因此,"爱人"是仁德的情感基础。

  关于"爱人",有人说孔子的"爱"只是"爱奴隶主贵族",也有人说"爱"是一种"不分亲疏远近的爱",更有人说,"爱人"的对象只是那些遵循周礼的人,对于无视周礼、违背周礼的人,是"恶"而不是"爱";因为孔子说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但通读《论语》之后,如果仔细对其辩证思考,我们发现孔子讲的"爱人"不是指特定的群体,而是指爱一切人;同时他的爱是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这表现为"爱人"的"起点"是爱亲,即孝悌之情--对父母兄弟的爱;而"爱人"的终点则是爱众,即天下之"民"。这样孔子就通过"爱人"将家国天下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对后世儒家仁政学说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如孟子强调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实行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

  2"克己复礼为仁"

  "仁"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但人的情感具有多层次性,若放而任之而不以礼为之约束规范则可能陷入邪恶,故孔子以礼释仁,把符合礼之规范的情感视作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300)(《论语•颜渊》)。那么对作为内在要求的"克己复礼",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克己复礼"重在"克己"。"克己"即要学会自己约束、自我控制。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301)(《论语颜渊》)这就是讲每个人要有"为仁"的态度和愿望,何以成仁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非"由人",不是他人的推动和要求,而是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可见孔子在这里明确地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同时它也暗示虽然仁德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很难实现,但并非遥不可及,通过个人自觉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其次,"克己复礼"之"礼",贵在中和。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矣。"[1](149)(《论语学而》);《中庸》也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62)(《中庸》第一章)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而是要以礼节制之。同时,人的情感无论喜怒哀乐都要适中而不过分,这才符合礼,"《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1](177)(《论语八佾》)

  最后,"克己复礼"还须以仁充实礼。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局面,孔子感慨万端,云:"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他认为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制度又何谈建起呢?因此,任何礼乐都只是流于外在的形式,要建立起真正的礼乐文明还必须以"仁"作为作为内在的情感基础,以仁充实礼,从而实现仁德。

  3"忠恕之道"

  孔子从"仁"的基本内涵出发,既提出了如何达到"仁"的境界的内在要求,又阐发了如何实行"仁"的外在行为原则即"忠恕之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188)(《论语里仁》)。那么"忠恕"二字何解?

  首先,何谓"忠", "忠"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221) (《论语雍也》);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要自立有成就也必须使他人也自立有成就,即所谓"尽己之谓忠",自己所希望的,别人也同样希望,故应尽己之力帮助别人、启发别人,让别人去实现希望。

  其次,何谓"恕","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61)(《论语卫灵公》)即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求他人去做,自己所不愿承受的(坏的状况)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要学会包容他人,可见这种"成人之美"的精神,不可谓不是一条处理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准则,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如故。

  总而言之, "忠"和"恕"都是推己及人的施仁方法。忠"是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认真、虔诚的态度--真心诚意、积极为人。"恕"则是对他人的要求,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将心比心,宽恕待人。忠恕之道是仁爱精神的具体化,是行仁之方。正是通过这种"忠恕之道",才得以把"仁爱"思想从爱亲推广到"泛爱众"。

   二、孔子仁爱思想的基本内涵

   前面,笔者已经就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仁"作了简要的探析,下面我们将由此展开探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本内涵或四个层次。

  1"仁爱"是一种情感诉求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既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更是一种情感性的动物;仁爱之情是人类自然情感的生发,更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诉求。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仁"以孝悌为本,从孝悌出发,表明"仁"首先立足于亲亲之情。在这里,引出了"情"的范畴,那么在孔子那里,"情"指的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其"情"主要还是指"亲亲之情"和由亲情推开与放大的对社会他人的关爱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情"是善的。但是从郭店楚简《性自命出》里,我们发现"情"已经统摄喜怒哀悲之一切情感,其对象也越出亲亲、社会他人而不逮于"物"。因而,"情"也可能被指为恶的情欲并需要被加以引导与控制;那么该如何引导、控制情欲呢?《性自命出》称"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所谓"情生于性"就是说"情"是人生而有之,本性如此的。"情"作为人生而之的一种本性,当然也是内在于每个个人的、主体的,而孔子多讲"仁"、"为仁"

  实属主体内在之事,体现为主体内在的情感诉求;而所谓"道始于情"即指"道"是从引导、调适"情"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那么接着,"道"是什么呢?《性自命出》中这样说"长性者,道也";这就是说"道"生于对"情"的引导、调适,便具有"理"或"理性"的意义;而郭店楚简《语从一》中又云"仁生于人,义生于道",此处的"道"自然是人道;但从儒家看,"人道"本于"天道",故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虽主"仁爱"但并不否定利欲的作用。这是对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尊重和遵循,这种强调仁的情感性的思想和取向在儒学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可谓一以贯之,它教会人们要重视人的情感追求,理解、同情、关心他人,要把理解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需要作为"爱人"的重要内容。因此"仁爱"是维系整个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情感根基,是整个人类社会最显浅、也是最深沉的"爱"。

   2"仁爱"是一种伦理原则

   东汉古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仁"字为:"仁,亲也,从人二[2]"。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也曾注释:"亲者,密至也。从人二,相人偶也。人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偶,偶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3]" "从人二"说明了什么呢?这从字源上说明了"仁"是用以指称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范畴。 那么"仁爱"也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论语》有云:"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在这里孔子强调要加强道德自律;孔子一生以恢复周礼为人生志向,而"礼"的普及是以"仁"为前提的,他主张用"仁道"来控制自己,克制过度的物质欲望,甚至在有必要时要敢于为"仁道"而自我牺牲,这是"克己"的最高要求。正如他所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为了"仁道"的实现,君子要无所畏惧,必要时要勇敢献身,舍身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千面年来不知激励和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为了道德理想的实现,他们无不敢于泣血人生,笑看风云;于是我们看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壮,看到了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看到了林则徐"苟因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担当。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言词,不仅仅是慷慨激昂,更是"成仁"精神的真实写照。

  "仁爱"是一种伦理原则,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为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孔子重视亲亲之情,在他看来,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指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敬重,但并不是无原则的绝对服从,子女应该"事父母几谏[1]",要委婉规劝,使其改正。而"悌"也是不仅仅是兄长对胞弟的关爱之情,它也是双向的,弟妹兄长也应有敬爱之情,所谓"父慈子孝,兄弟友恭"就是这个道理。上面的主要是针对亲属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而对一般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孔子也有他独特的看法。"孔子提出了"恭、宽、信、敏、惠"等道德条目,"恭" 即恭敬,要以"恭敬"之心对待他人;"宽"即宽厚,做人宽厚,待人宽容自然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喜爱;"敏"即"敏捷",做事要勤恳干练,"天道酬勤",自然会取得成果。"惠"即"慈惠",要有恩惠之心,经常资助他人,就能使别人幸福,自己快乐[4]"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从而使用人。此外,孔子还说:"刚、毅、木、讷近仁";而"温、良、恭、俭、让"也是这一精神的传达。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除了具体的道德规范外,还有最高的道德要求与规范即如何把握"尺度"的问题,据此,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作为最高的道德要求。所谓"中庸"即"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指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好"度",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传统的解释即程颐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5],他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种"中庸"精神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礼之用,和为贵[1]"。这里的"和"就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同时这种和不是"一团和气",不是折中和无原则,而是在承认矛盾与差异的基础上使双方共生共荣,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和谐";"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6]",推行"中庸之道"实现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万物和谐,从而实现最高境界。当然我们也要反观中国历史,认清"中庸之道"的两面性:"一方面它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另一方面它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7]"

  3"仁爱"是一种治国之道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教育弟子,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有道德修养的"君子",然后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然后凭借他们的管理和教化,使社会和国家道德理想化。在孔子看来,治国就是治民,治民之本在于把握民心,故他提出了赢得民心的实政方针"道之以德"即实行"德治"和"礼治",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为政要以道德教化为根本,以内在化的道德教化为基本导向,同时还要以礼义规范为外在的调节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同德"而"同心",国家自然会兴旺发达。孔子主张"为政以道",其终极目的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所谓"修己以敬"是指治国者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格要求自己;所谓"修己以安人"是指要加强各级官吏的管理,上司要给下属作榜样,带好头,这样才能提拔出优秀的人才;所谓"修己以安百姓"即是说对老百姓的管理,要"使民以时"让老百姓繁衍生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让老百姓"奔上小康";"教之"对富裕起来的老百姓要进行道德才华,让人民过上富足而文明的生活;做到做好这三样,就能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社会走上文明和谐。

  4"仁爱"是一种人生境界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仁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诉求和伦理原则,更是一种道德的精神境界或称之为人生境界与理想人格。

  人格是一个近代才有的概念,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品性或品格,它包含了智慧、品质、道德、能力等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构建人格观念的是孔子,他提出的"仁"就是最好的说明。在儒家的话语系统中,人格主要是从道德层面上讲的,虽然儒家不排斥功利,但他们反对完全以个人利益为生活目标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小人。因此君子与小人之分即人格与非人格之分,而孔子所说的人格即君子人格,它的人格包括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君子"的境界,紧接在上面的是"贤人"境界,而最高的境界则是"圣"即"圣人"的境界。从第一层到第三层境界的实现就是"完成人格",如胡适所说"成人即是尽仁道"《中国哲学史大纲》,即是仁。杜聿明也说过"作为一个个体道德的概念,仁被用来指那些道德上的修身而达到的最高的人生境界。[8]";这是对仁塑造的理想人格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的最好阐述。事实上,孔子倡导的人格理想是与他倡导和睦有序的礼乐社会的社会理想相一致的,在这种理想社会中,理想人格的境界就是成贤成圣,道德自足。现在,我们要具体理解这种理想人格,必须从君子与小人之辩说起。

仁义道德”是一古老而又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系。说其古老,是其上承孔孟的仁义思想;说其与时俱进,是任何一个事件,都会在网络放大镜的作用下,道德属性都会被无限放大,引发网友的强烈反应。仁义道德之于当今社会,既是最敏感、最广泛的议题,又是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

但我们发现,道德意识的提升,并没有带来道德水准的提升,各类社会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似乎对道德的敏感,只是对道德滑坡现象的反应,而并非是后者的出路。人们陷入史无前例的道德焦虑之中,是非善恶,还有没有标准?是否法无禁止皆可为,除了法律以外再也没有什么标准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正如波兰诗人辛波斯卡所说:“世界既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亦惟有以荒谬和玩笑对待之。”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人们把仁义道德高高举起,又重重摔在地上。对仁义道德的失望,很容易让人们蔑视一切,放任自我,坠入虚无。

2

但这真的是仁义道德的锅吗?其实,未必是道德自身出了问题,因为仁义道德本来就是人定的。归根结底,是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仁义道德?

《素书》中关于道德的阐述如下: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而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素书中所讲仁义道德层层递进,为古人提供了攀援悟道切实可见的路径。对于现代人来说:道德可以解释为源自于特定哲学、宗教或文化的行为准则中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标准或原则,也可以源于一个人所相信的普遍价值。道德是一种“非正式公共机制”,非正式即指无法律或权威能判定其正确与否,而公共机制指所有场合都能套用的准则。作为人类共同生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对社会生活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道德的事可以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仁义道德的理念,自从我们有意识起,就一直贯穿于我们所受的教育理念当中:仁为仁爱,怀有仁爱之心,无私付出,不求回报。心胸宽广,能容万物;义为道义,义气。重信守义,为朋友两肋插刀。遇事不退缩,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道是我们所选的人生道路,生活处处皆是是道;德为德行,美德。厚德载物、德位相配,有好的德行,才能承载美好的事物。

道德的理念,看起来似乎很清晰。然而为什么世界并没有变成大同,反而处处充满纷争?根本原因是,我们忽略了忽略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文本的,而是融入社会的一种动态实践。对个人来说,仁义道德落实有赖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静止不变的事物,遇到动态的社会实践,自然就会遇到种种问题。

首先,仁义道德的标准是模糊的。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讲,此时的道德,到了彼时就成了不道德。比如譬如纣王无道,姬昌起兵伐纣之时,也曾有过犹豫:自古以来,以臣伐君,是为不道。但如果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像太师闻仲一样一意愚忠,就成助纣为虐。从共时性的角度来讲,不同地区的道德标准也不一样。在西方,洋人见面亲吻,但如果在中国依葫芦画瓢,恐怕会被送进局子。

其次,仁义道德是相对的。做一件事情,对一方是道德的,对另一方可能就是不道德的。比如说有一个人对别人好,很无私,感受到或者看得见他为别人的付出,人们理解的是好人,但是由于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他自己的家人过得很痛苦,这算不算仁义?再者,出发点是道德的,得到的结果却可能是不道德的。此类事例比比皆是。

最后,仁义道德,让人有了比较的标准。有了比较,就有了纷争。为了争夺这个名相,甚至不择手段。更有甚者,把仁义道德本身当成挟持别人的工具。古有曹操以勤王之名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有漂亮国拿着道德大棒满世界挥舞,动辄以人权之名干涉别国内政。精致光鲜的仁义道德,被恶人利用,成了用来谋取私利的肮脏手段。

综上可以看出,人为制定的仁义道德是靠不住的。活在当今社会上,遵纪守法,融入社会秩序。但如果死守道德,就无异于给自己裹小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困扰。作为修行人,目的在于突破自我,就更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老子就曾说过:“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庄子也强调外化而内不化,外部和光同尘,内部却要守住自己的本心。那我们应该依照何种标准来作为呢?

3

老子认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意思是上德之人不德其德,故正真有德。下德之人追求德,故实际上达不到德。上德之人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之人强调作为而无以能为。在老子看来,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演化而来,而德是我们从道获得的属性。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

而真正的上德,并不来源于外界的标准,而是来源于我们自身。正如佛家所言“本来具足”、“众生皆有佛性。”古希腊哲学家、犬儒主义的代表人物安提西尼认为:美德是自足的。外在传统道德规范压制人性,而道德自由在于顺从自然。近代王阳明更是倡导“致良知”。东西方的圣哲,在关于道德的解释上,达成了一致。

《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我们生来具足、不必外求的道德,与世俗意义上的仁义道德相比,具有很大不同。首先,它不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万物变而它却恒定不变。其次,它是万物的母体,生养万物,却与万物没有利害关系。“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再者,他又是无形无相的。我们不能通过可见的标准去把握它,更不可能利用它去干涉、约束别人:“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犬儒主义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判断是非客观标准,最终很容易倒洗澡水连孩子一块倒掉,步入虚无的泥沼。而老子却用了水、婴儿、山谷、玄牝等种种生动的物象来比喻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同时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问道之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有其自身的轨道,可以说有自身的规律,只要按照这些规律生存,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能在宇宙中体现自身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合道生存的重要性。

反者道之动。当我们回过头来,站在道的高度去看世俗间的仁义道德,就会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仁”可以拆成两个字,就是“人二”,二代表一阴一阳,世界是先天一炁所生,由道演变而来,同时也少不了一阴一阳平衡,天地也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如果滋养万物的同时造成灾害,就不是真正的仁义和善良。“义”可以理解为真实、实践。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实践、证明,不假仁假义,不欺骗自己,也不要被框架,做最自然的自己。“道”为宇宙本源,道虽生万物,但却不是刻意有为之,道法自然,说明一切都是自然循环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大道本无形,无穷无尽、运转不停;“德”可以理解为是格局,在道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发展,回归初心、做好自我。德也是道的外在表现,为运转不停的道做一个清晰的定位。

总得看来,(丹台接引)如果不去遵循自然、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道德,而是一昧的墨守成规,试图用各种“名”解释中华文化所存在的价值,以善恶评判标准,以善心做为标准,这并非真正的仁义道德。只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大爱,乐于帮助别人,才能更好地修行,如果单纯的只是为了行善而行善,修行就是去了意义,当然也难于修成。正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作为修行人想要突破自己的格局,更要效法真正的道。正如《易经》所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不用担心道不可得,万物皆从道而来。抛却自己的感官,用心去体悟大道。人心死,道心活,则先天一炁自然从虚无中来。既然得道,万事万物自然就有了答案,就可以像圣人那样“抱一为天下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23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