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舞的基本位置包括身体立直、脚步位置、手臂姿势、重心位置、头部姿势。
1、身体立直:双脚并拢,膝盖微微弯曲,保持站立的稳定姿势。
2、脚步位置:将体重均匀分配在两只脚上,轻微地将脚掌稍微分开。
3、手臂姿势:双臂自然下垂,稍微弯曲并放在身体两侧。右手在舞伴的左手上方,左手在舞伴的右手上方,与舞伴保持轻微接触。
4、重心位置:身体的重心稍微向前倾,但要保持平衡。
5、头部姿势:头部保持自然正直,目光注视舞伴的脸部或胸部,保持适当的眼神交流。
恰恰舞的内涵
恰恰舞起源于古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恰恰舞起初是在古巴的山区和乡村地区流行的舞蹈,后来逐渐进入城市,并在古巴国内传播开来。随着时间推移,恰恰舞融合了其他拉丁舞蹈的风格和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恰恰舞风格。恰恰舞的内涵包括节奏感和音乐性、舞蹈技巧、表达情感和互动等方面。
1、节奏感和音乐性:恰恰舞强调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表达力。舞者需要根据恰恰的特点,配合舞曲的快节奏,展现出舞蹈动作的韵律感和音乐性。
2、舞蹈技巧:恰恰舞包含了多种舞蹈动作和技巧,如快速的步伐、转身、背后转、交错步等。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平衡性、脚步技巧和舞伴配合能力。
3、表达情感和互动:恰恰舞注重舞伴间的互动和情感表达。舞者通过身体语言、眼神交流和舞蹈动作的配合,传达出喜悦、活力和热情的情感。
在国际上,恰恰舞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流行。恰恰舞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拉丁舞蹈比赛和表演项目之一。在舞台上,恰恰舞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吸引了许多观众和爱好者。
恰恰舞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持续发展。不断有新的舞蹈技巧和创新的舞台呈现方式出现。恰恰舞也与其他舞蹈风格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
长期以来,流行音乐影响着幼儿园。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哼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周杰伦的“双截棍”等流行歌曲,随着音乐扭动的也是迪斯科,健身舞,街舞等,传统的民族舞蹈逐步受冷落。幼儿园的舞蹈的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它能丰富幼儿的生活,发展幼儿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它既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技能”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必须以发展幼儿素质为根本目标。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等丰富的内涵而最终表现为与浓郁的民族音乐旋律相和谐的民族民间舞蹈,自然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经过在园两年的学习,对部分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民族舞蹈活泼的曲调,鲜明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新颖多样的体裁,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性格以及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感知特点,为幼儿民族舞蹈的学习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快乐写作,高尚生活 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发挥艺术教育在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纽带作用。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我根据电大所学的艺术教育理论,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我们进行了“民族舞蹈教学尝试”,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灿烂的舞蹈文化,初步学习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两年来,我们对民族舞蹈教学进行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 视听结合,充分激发对民族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要使幼儿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幼儿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因为,良好的音乐舞蹈感受力是学习幼儿舞蹈的基础,也是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而培养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动作美,以引起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而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多感官感知,“多通道”欣赏才有效果。同样,幼儿在欣赏民族舞蹈活动中,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细致地感知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民族舞蹈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应根据题材风格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对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从而获得一些舞蹈技能。
幼教论文:幼儿民族舞蹈教学初探
内容摘要:民族民间舞蹈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富有特色的音乐旋律,为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但是,传统的幼儿民族舞蹈教育活动,往往只重发展幼儿的动作,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动作,等幼儿学会了动作后,再配上音乐。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培养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又忽视了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感情的熏陶。
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根据电大所学的艺术教育理论,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我进行了“民族舞蹈教学尝试”,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灿烂的舞蹈文化,初步学习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 民族舞蹈 教学尝试
长期以来,流行音乐影响着幼儿园。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哼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周杰伦的“双截棍”等流行歌曲,随着音乐扭动的也是迪斯科,健身舞,街舞等,传统的民族舞蹈逐步受冷落。幼儿园的舞蹈的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它能丰富幼儿的生活,发展幼儿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它既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技能”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必须以发展幼儿素质为根本目标。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等丰富的内涵而最终表现为与浓郁的民族音乐旋律相和谐的民族民间舞蹈,自然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经过在园两年的学习,对部分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民族舞蹈活泼的曲调,鲜明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新颖多样的体裁,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性格以及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感知特点,为幼儿民族舞蹈的学习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快乐写作,高尚生活 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发挥艺术教育在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纽带作用。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我根据电大所学的艺术教育理论,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我们进行了“民族舞蹈教学尝试”,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灿烂的舞蹈文化,初步学习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两年来,我们对民族舞蹈教学进行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 视听结合,充分激发对民族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要使幼儿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幼儿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因为,良好的音乐舞蹈感受力是学习幼儿舞蹈的基础,也是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而培养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动作美,以引起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而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多感官感知,“多通道”欣赏才有效果。同样,幼儿在欣赏民族舞蹈活动中,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细致地感知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民族舞蹈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应根据题材风格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对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从而获得一些舞蹈技能。
如:我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通过朗诵歌词、弹奏优美的曲调,用悦耳的声音常有而能理解的歌曲,跳一些简单优美的舞蹈,配上自然表情,引导幼儿欣赏,吸引他们的注意,并启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舞蹈美,喜欢音乐舞蹈美,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幼儿学习舞蹈有利于培养有感受美,表现美的素质。例如:教授大班舞蹈《骑上我的小毛驴》,这是一个维吾尔族族舞蹈,动作韵味相对难领会,还有特定的诙谐的感觉。在指导这一舞蹈时,我先讲述《阿凡提的故事》,让孩子从心里喜欢阿凡提的聪明勇敢,幽默诙谐,同时播放新疆民族音乐,让幼儿欣赏欢快活泼的新疆乐曲旋律,感受新疆民族乐曲的优美动听,使幼儿产生兴趣,然后我穿上民族服装,戴上花边小帽,贴上两撇小胡子,把自己打扮成风趣、滑稽的阿凡提形象,以自己优美的舞姿,充分展现新疆民族的刚劲、豪爽、活泼、风趣,热情的动作美,孩子们看了以后情绪高涨,兴趣极浓,个个跃跃欲试,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成功地掌握舞蹈基本动作。我们在教幼儿欣赏新疆舞蹈同时还通过欣赏VCD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有的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合着音乐节拍手舞足蹈起来,幼儿在听听、看看、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让大家分享他们对民族舞蹈的感受。然后我们再请幼儿继续欣赏幼儿非常熟悉的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小弟弟早早起》,幼儿就会根据已掌握的几个基本动作自编自舞起来,我们真为孩子们潜能感到惊喜。
2 创设环境,充分营造民族舞蹈的氛围
环境对幼儿的印象是深刻的、隐性的、潜移默化的。《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与幼儿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舞蹈环境和氛围,增加幼儿倾听,感受,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主动与环境发生作用,引导幼儿在音乐舞蹈的感染下陶冶性情,促进幼儿对民族舞蹈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
21在一日生活中营造民族舞蹈气氛
由于音乐具有弥漫性的特点,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的时间,为幼儿播放优秀的民族乐曲,如:蒙古族民歌《吉祥三宝》、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江苏民歌《小茉莉》,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撒尼民歌《我和祖国亲又亲》等,让民族音乐时时萦绕孩子身边。同时,随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音乐舞蹈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随即的组织深化幼儿进行自发性的舞蹈活动。
22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民族舞蹈文化
221音乐区:投放也了解的各民族服饰道具、音乐等,鼓励幼儿穿上民族服装,大胆自由随意的表演欢乐的民族舞蹈,给幼儿自己展示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孩子们之间自发的音乐行为多了也会吸引同伴积极参与,互相促进,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娱自乐的舞台。
222认知区:投放各种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vcd、画报等,如:藏族身穿长袍,斜开衣襟,腰间系长带,一只衣袖挂在身边,女孩腰间系七彩围裙,爱喝酥油茶,对人表示敬意时常献哈达等。蒙古族人们喜欢骑马,射箭弹马头琴,住在辽阔的草原上,造就了他们像神鹰一样勇敢,心胸像草原一样宽广------通过了解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民族舞蹈的特点,更好的表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如:藏族的雄健有力,蒙古的豪迈奔放。
223手工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民族歌舞,建筑物、乐器及其它照片,并提供许多废旧物品,让幼儿根据相应的民族音乐或背景,制作相应的民族服装道具,如:播放傣族舞蹈《孔雀舞》时,引导幼儿做一个孔雀的皇冠,用废旧塑料袋子作美丽的纱裙,套上亮晶晶的指环,就可以像孔雀翩翩起舞。又如可以用纸盒子作新疆的花边小帽,用棉花做成可爱的小胡子,贴在鼻子下,用旧报纸裁剪并装饰做成花边马甲,这样就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美丽的新疆《摘葡萄》。
23在家园互动中分享民族舞蹈的乐趣
《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园共育。家庭中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在幼儿园民族舞蹈教学尝试中,我能人交战经常地参与到舞蹈中来,让幼儿园教育与同庭教育优势互补。
首先,我们通过每月一次的家园互动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带着自己和孩子共同创设的民族舞蹈,带上自己设计的不同的民族服饰,来到孩子们中间进行亲子互动,也可与其他幼儿互换服装,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同台舞蹈,在良好的气氛中,家长与幼儿愉快的交流,增强幼儿感受民族舞蹈的信心和乐趣。
其二,通过在文化馆,文庙、县瓷都艺术团工作的家长为我们介绍有关民族的音乐舞蹈、风情、文化等知识,还进行《采茶舞》《放风筝》等民族舞蹈的表演,让幼儿加深对民族舞蹈的认识。
其三,通过家长会帮助家长理解我能开展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意义,指导家长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共同收集民族资料,帮助孩子顺利学习民族舞蹈。通过家园互动,我们真正做到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民族音乐舞蹈艺术。
3 精心选材,充分感知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魅力(充分扩大民族舞蹈的视野)
每一种地域文化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但要作为幼儿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精心选择。
31必须是贴近幼儿的生活的民族音乐
公 文 易 幼儿民族舞蹈教育应从感受入手,让幼儿先感受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在加深理解,因此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民族舞蹈,有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就容易学会。如:蒙古族舞蹈《吉祥三宝》歌词简单明了,曲调生动活泼,节奏自由流畅,很浅显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孩子就是家里的吉祥三宝,抒发全家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
32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民族音乐
在一次秋游活动的时候,经过农家小院,看见一个老伯正在清洗奶牛,孩子们十分好奇,叽叽喳喳的询问着。原来老人真要为奶牛挤奶,看着老人挤奶的动作以及牛奶哗哗喷射到桶里的情景,孩子们欣喜的笑者,叫着。抓住回园谈话的契机,我顺势提出学习蒙古舞蹈《挤奶》,孩子们兴趣高涨,还根据感受的经验维妙维肖地创编了许多形象的动作。
33选择多种体裁,特点鲜明的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舞蹈异彩纷呈。如:瑶族舞曲《铜鼓舞》节奏深远悠扬,汉族舞蹈《采茶舞》、傣族舞蹈《孔雀舞》活泼欢快,彝族舞蹈《阿哩哩》、高山族舞蹈《高山青》风趣开朗,朝鲜族舞蹈《桔梗谣》凝重端庄,蒙古族舞蹈《赛马》自由舒展豪迈奔放。让幼儿感受各种性质的音乐,体验不同情绪的舞蹈,以此丰富孩子的情感,幼儿就能更生动,更自然的表现各民族舞蹈的特性。
4 有效组织,充分理解、创造、表现民族舞蹈美
41有意启发思维,感受表现作品音乐舞蹈美。
有意,就是在幼儿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有培养幼儿感受力的强烈意识,以感受活动和感受能力的培养为起点,随时强化。例如:幼儿舞蹈教学的起始阶段,我先要有意识的创设音乐情境,通过听录音,听教师范唱,让幼儿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产生兴趣,然后启发幼儿自己用动作表达出来,这种自由表达是幼儿在感受基础上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力。这就改变了以往舞蹈学习中,单纯要求幼儿模范老师,步步跟的被动现象,幼儿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如在教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中,我首先有些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环境,观察小树、小花的成长变化过程,引导幼儿联想自己和小树、小花一样天天快乐的成长,使孩子有丰富的实际感受,从中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他们的脑海里会出现一排排身穿绿衣的小树苗和一群五彩斑斓的花仙子,在阳光下一起长大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思维越多,就越能感受舞蹈作品的内涵,就越能主动发挥创造性去表现舞蹈的动作,使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42有序组织引导,化难为易,理解表现作品音乐舞蹈美
有序指循序渐进的进行指导,让幼儿由易到难,在玩中学、游戏中学,从中理解和表现作品的音乐舞蹈美。如在教福建民间舞蹈《采茶扑蝶》老师制作一只彩蝶,用一根长棍牵着,先让幼儿伴着音乐玩捉蝴蝶的游戏,并有意识的在游戏中渗入舞蹈基本动作,使幼儿在兴致勃勃地追逐中,自然的学习了舞蹈动作,解决了难点,熟悉后学习《采茶扑蝶》就十分容易了。又如,在学习舞蹈《北京亚克西》中,虽然动作很简单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先让幼儿熟悉乐曲,感受火车轰隆隆的节奏和氛气,然后老师当火车头,让幼儿做车箱,一个个幼儿跟在老师后面学习“火车头”的动作,就像车厢一节一节的组合,很容易就完成了弹簧步等舞蹈动作,使幼儿很快的理解并形象的表现作品的音乐舞蹈美。
43有机引导感受,创造动作,表现作品舞蹈美。
动作是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美的一个好方法,幼儿动的过程是倾听、感受和表现的过程。幼儿对音乐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就不会依样画葫芦作简单的复制,而是有了新意,在表演是有脑中有了意境,有了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再造想象,才能有创造力。如在播放《小格桑》乐曲是,孩子们都神气活现地做踏步、敬礼、摆抢、远望、吹号、骑马等动作,都活象一个小小解放军,这些都是音乐旋律在幼儿情感上的反映,说明幼儿有潜能的感受音乐美和体现音乐美的能力。
有机是指把握机会,随即教育,我常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指导幼儿观察、感知现实的生活,或者让幼儿欣赏录像节目、优美的图画等,然后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如幼儿从录像节目中欣赏到节假日,人们扭着秧歌,摇着彩扇拆借的景象,在指导《秧歌舞》时,幼儿就能回忆欣赏过的情景,自编动作,生动表现音乐舞蹈美。
舞蹈教学教案篇1
设计思路:
冬天到来,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满幻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动意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的展示。集体欣赏、交流、协商,从而形成最佳的编排方案。
本活动集个人表述、小组交流、集体表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充分调动每个幼儿参与创编、表演的积极性,体验创编的乐趣。活动设计力图突破学科领域界限,整合语言讲述、环境创设、交流互动、动作展现等各种形式,使整个活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活动目标:
1、在熟悉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幼儿分组后引导他们大胆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创编能力。
2、激发幼儿以快乐的心情和同伴协调一致的表演自己创编的集体舞,体验集体表演的愉悦,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分析:重点:幼儿合作创编舞蹈动作,节奏准确、动作优美协调。
难点:幼儿在表演集体舞时能按队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投放有关下雪的、头饰等。
2、在活动室悬挂各色雪花吊饰。
3、事先让幼儿学会歌曲《小雪花》。
4、音乐磁带、活动标志小雪花。
活动过程:
1、师生交流对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课题。
2、请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雪花》,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并启发幼儿讨论应注意的事项。
3、分组进行编舞,选出幼儿最喜爱的动作进行练习。
4、在幼儿舞蹈当中添加队形的练习。
5、对创编的舞蹈,鼓励幼儿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感觉。
6、教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说出如果上台表演应需要什么物品如:服装、头饰等,并鼓励幼儿进入活动区自行制作。
舞蹈教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学习新疆民歌
课型:综合课
教授班级:七年级(一)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道具
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创编的歌曲。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头。这首歌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这首歌为f小调,4/4拍,单乐段结构后缀补充段。歌曲的旋律采用重复、变化重复及衍化动机的手法写成。整个歌曲给人以亲切、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感受。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
(二)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活动。(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训练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着各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1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课件播放)
2请学生简介新疆风土人情,教师概括总结(课件展示)3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就是另外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课件播放)二学唱歌曲
1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字正”“腔圆”。
(1)请一位同学朗读
(2)请同学门找出没有实意的歌词"别的那呦呦",教师讲解"衬词"
(3)全体同学一起朗读
2教师范唱
提问:老师最后一句唱了几遍?(两遍,提醒同学门注意反复记号)
李娟
3学生轻声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用"la"来学唱]
4唱谱
(1)跟琴一句句学唱(注意演唱十六分音符时气息要连贯,有弹性)
(2)跟琴连唱
5加词唱
6请学生分析歌曲,有感情地演唱
训练与表现
1创编新节奏为歌曲伴奏
(1)分四组讨论各创编一种4/4拍节奏并表演(可以拍手,跺脚,拍桌子,敲铃鼓)(2)接龙游戏:每组依次表演(演唱+节奏)2感受新疆舞蹈
(1)请同学说一说都知道那些新疆舞的典型动作
(2)跟老师一同学习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摆动脖子,绕手,垫步等)(3)跟着>的音乐舞蹈
(四)拓展延伸
1思考:《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用一句话或诗词来概括,如:“青春易逝时光宝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
2简介王洛宾及其作品(课件展示)3聆听>,>(课件播放)4请学生表演>
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希望同学门能喜爱新疆的民歌,热爱我们的民族,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舞蹈教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尝试在乐句开始部分做出即兴动作。
3在乐句结束部分准确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和与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重点:借助简单的节奏型,尝试在乐句开始部分做出即兴动作。
活动难点:在乐句结束部分准确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和与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田纳西摇摆舞》的音乐、ppt,活动前熟悉音乐,了解音乐结构。
2活动前丰富幼儿游戏经验: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找朋友游戏。
3手环两色,分成两组。提前了解面向圆上与面向圆心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场,感受音乐简单的节奏型。
1教师在前扮演 “老狼”,幼儿在后,感受跑跑停一停的节奏型。
2完整欣赏音乐,说一说听到音乐的感受。
二、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玩“照镜子”游戏,教师提供“拍、拍、扭一扭”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
2引导幼儿用新动作替换拍手。可以是拍身体其他部位,也可以创编小动物动作或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3全体幼儿随音乐玩“照镜子”游戏,邀请幼儿轮流做领头人。提出要求:做领头人的幼儿要提前想好动作,尽量和别人不一样,还要听音乐的节奏。
三、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配合游戏
1面对面玩“照镜子”游戏,请一对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示范者的动作,发现其特点。做的动作一模一样,方向也一样。
2幼儿分成两组,面对面玩“照镜子”游戏,教师检查幼儿动作。
四、学习交换舞伴
1听指令交换舞伴,外圈幼儿不动,里圈幼儿顺时针交换舞伴,和新朋友握握手。
2听音乐换舞伴,幼儿随音乐找新朋友。
五、观看图谱,清晰音乐结构。
1出示图谱,明确各个动作。
2听音乐看图谱,清晰音乐结构与动作。
六、完整听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把 “老狼游戏”“照镜子”“换朋友”三个游戏连起来随音乐舞蹈。
课后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本活动采用各种游戏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并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自由表达,在扭扭跳跳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与舞蹈带来的快乐,幼儿在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音乐的感知也体验到与同伴一起合作舞蹈的快乐,社会性情感也得到了提升。
活动开始阶段以“老狼”游戏入场,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音乐的节奏型。随后的“照镜子”游戏,本着幼儿主体的原则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创编表达,幼儿的表演欲望较高积极性很强,在其中鼓励幼儿有不一样的想法,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随后的“换朋友”采用外圈不动里圈动的形式,幼儿很快就理解并且做到,换朋友的难点迎刃而解。
不足:
在感受音乐中可请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一下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进一步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不卡节奏有点跟不上活动进度,后期会进一步提醒与引导幼儿,相信幼儿会表现的越来越好。
舞蹈教学教案篇4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观察、体验、探究、合作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练为主旨,重点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性、探究性和特色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合作学习、在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愉悦感。
二、教材内容
1、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
2、现代舞:街舞
三、教学对象:
水平四(八年级)
四、教材分析
依据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民族民间体育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结合云南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特点,选择黎、(苗)族竹竿舞健身舞蹈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性。
本课通过竹竿舞基本动作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编能力。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突出了八年级学生的体育健康目标要求,符合本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两种地域性民族运动项目的技能技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
2、教学难点:竹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
六、学情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学生应适当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发扬本地文化。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在水平四。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通过多年的体育课训练,身体锻炼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科学学习民族文化、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
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竹竿舞的学习,增强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掌握竹竿舞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八、教学设想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教师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动作,掌握技术,教师只起到组织引导作用。这些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又使学生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采用循序渐进,整体、个人和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互评与自评,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九、学法指导
(一)教学方法
采用指导法、激励法、合作法、 尝试法、 体验法、 讨论法和互评法。
(二)学法设计:
1、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加强对学生技能动作的指导,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3、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加强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竞争意识。
十、教学流程
本课采用“导入---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展示--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的方法。在体验、实践、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积极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当中。
十一、教学过程
(一)收心引趣
课堂常规,提出“云南省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同学们了解的少数民族健身和娱乐项目有哪些”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愉悦身心
结合黎、(苗)族舞蹈《竹竿舞》进行拉伸操帮助学生活动身体各关节,预防伤病的发生。
(三)合作学习,掌握技能
1、教师讲解示范竹竿舞基本动作要领,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小组进行竹竿舞基本动作的练习和串连。
3、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评价。
4、游戏:喊数抱团游戏。
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陶冶情操,整理与评价
1、背景音乐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身心的调整与放松。
2、课堂小结,师生互动,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练情况。
3、收拾器材。
十二、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55--65%,练习强度为中等强度。
十三、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
2、积极思维;
3、协作互助;
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十四、场地器材设计
1、音箱一个
2、篮球场一块
3、竹竿20根
民族传统体育课
教学内容
1、竹竿舞 2、街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竹竿舞的学习,增强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掌握竹竿舞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团 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
2、教学难点:竹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
场地器材1、篮球场
2、音响设备
教学
步骤时间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次数强度
收心引趣2分钟
一、课堂常规
目标:学生精力集中,
提高学习兴趣
1、师生问好
2、通过提问与学生交流,导入课的教学目标、内容。
3、安排见习生
1、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动作快、齐、静。
2、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内容。
愉悦身心4分钟
1、喊数抱团
目标:学生充分热身,
对本节课学习产生兴趣,期待学习
2、徒手操练习
1、示范领做
1、集中注意力练习。
2、充分活动开身体各 关节,以更好的预防伤病。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兴趣培养6分钟
一、街舞
目标:通过街舞练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集体感。
1、组织
2、播放音乐
1、集中注意力练习。
2、享受街舞带来的快乐。
1、步法练习
2、敲竹竿练习
3、步法和竹竿结合
4、音乐配合完整跳好竹竿舞
1、教师示范动作练习
2、指挥学生练习,监督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的好的语言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在练习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及时点评,表扬优秀。
4、和学生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和学生互动,有活力、有激情。
1、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去,认真练习团结协作。
2、认真听老师点评。
3、积极参与练习,乐意接受教师指导。
4、主动展示,认真听教师的点评,学会自评、互评。
5、和老师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舞蹈教学教案篇5
课题:基本功训练
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
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
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难点:要注意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韧带,还要
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器,音响 把干等;
教学内容:
一、介绍舞蹈基本功的作用:
1、通过练习可达到身体的直立感和稳定性,以及较准确地移动重心的能力。
2、开发智力,表现美。学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种舞蹈动作技巧,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她们掌握的不应是僵死的形体动作,而应该是渗透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也就是不能死学,学死。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
二、教学生练习一些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1、素质训练: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刚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不同,在理解与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的距离。
2、形体训练:形体练习即塑造身体的体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形体练习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3、技巧训练:学生在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力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能力、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练习为主,力求达到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4、舞姿训练: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三、把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教给学生。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述法和手把手的教育法来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1, 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它是学好舞蹈的基石。 2, 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在舞蹈中的作用。
3, 示范练习基本功的方法。
4, 让学生模仿,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指点和纠正。
5, 让学生互相帮助来完成软开拉伸动作,同时配上抒情的音乐让
学生放松紧张的身体。
6, 由我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运动。
舞蹈教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乐,体验与朋友一起跳舞的愉快情绪。
2、能根据歌词自编动作,并初步学会跳邀请舞。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熟悉歌曲,初步会唱。
3、场地准备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1、熟悉歌曲,演唱歌曲。(幼儿能够熟悉歌曲的曲调,会唱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为幼儿创编动作作准备。)
2、启发幼儿创编动作,并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确定邀请舞的动作。(从幼儿创编的动作中选取优美的动作作为集体舞但是动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指导幼儿随音乐边唱歌边练习表演,要求动作合拍、优美。(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感受动作,学习动作,为集体邀请舞做好准备。)
4、指导幼儿学习跳邀请舞。(重点引导幼儿分清乐句,找准音乐的最后一拍。)
游戏可以反复多次,开始的时候每做一次教师给予评价,纠正幼儿存在的问题。幼儿熟悉舞蹈以后,可以连续进行。教师参与游戏,增加游戏的欢乐气氛。
延伸:此游戏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和同伴、老师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可前已经听赏多次,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小朋友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是很顺利的。在进行舞蹈动作探索的时候,小朋友也能根据已有经验积极进行尝试。在活动中,很多小朋友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前奏结束,朋友还没有找好,慢了哪怕是一小会儿就影响了下面的整套动作,因为音乐很快,除非跳掉动作才能赶上。但是小朋友都只会按部就班地一个一个动作进行下去。所以活动中最主要的还是听辩前奏,因为前奏部分是小朋友找朋友的部分,前奏结束,小朋友必须已经找到朋友。歌曲开始就已经要开始邀请了。
舞蹈教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愿望。
2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形象,感知歌曲雄壮有力。
3启发幼儿创造性模仿“吹喇叭”“打鼓”“打枪”“开炮”等动作,并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合音乐节拍。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在感知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吹喇叭”“打鼓”“打枪”“开炮”等动作。
2鼓励幼儿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合音乐节拍地表现“小兵”形象。
活动准备:
1精神准备:初步欣赏和感知歌曲。
2物质准备:小椅子有间隔的摆放、红色五角星头饰若干、图谱、解放军或录像课件、录音机/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愿望并引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头戴“军帽”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手进入活动场地。
2出示或录像课件,提问:这是谁?解放军叔叔有什么本领?他们在打敌人时表现得怎样?你们想不想当小兵一起学习解放军叔叔?教师当指挥员发出口令:请小兵们起立、稍息、立正、敬礼、礼毕;全体自豪地说:“我是小兵”。
3导语:小兵要练什麽本领呢?请听歌曲《这是小兵》。
二、倾听音乐、熟悉旋律,感知歌曲雄壮有力的情绪
1在教师适当的体态和面部表情感染下,安静的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2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及动作节奏。
3随音乐合拍有力的拍手,进一步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情绪。
三、启发幼儿创造性的模仿“吹喇叭”“打鼓”“打枪”“开炮”等动作,配合音乐节拍,动作有力、情绪饱满。
1启发提问,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并从跟随教师唱歌词练习每个创编动作,逐步过渡到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2随音乐节拍,教师带领幼儿动作有力、精神抖擞的完整表现舞蹈。
3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练”,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四、教师小结。
教师:小兵还有什么本领呢?用什么动作表现?走,咱一起到操场上练练吧!随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继续创编小兵练本领的动作。
一、背景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儿童艺术教育正在急剧不断地升温,对于那么多渴望接受艺术熏陶与洗礼的孩子们,我常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究竟应该教这些纯真可爱的孩子什么呢?在我从事儿童教育的这段时间里,我发觉当前的艺术教育(包括儿童舞蹈)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他繁荣的背后,同样也陷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其弊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儿童舞蹈充斥着大量的“模仿”与“克隆”。 当我们看现在的儿童节目时,总会发现现在的孩子都有着一种和他们的实际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唱起歌来拿腔拿调,跳起舞来动作拘泥做作。儿童本应有的纯真、活泼、无拘无束的“真我”一面被极端地压抑。究其因,主要是许多教师不能自己创作出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所以编排儿童舞蹈时,只能模仿、改编或仿编成人舞蹈或碟片上的儿童舞蹈,这样一方面教师省时省力,另一方面是教师创作的舞蹈动作贫乏,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目前学校师资水平不一。 目前我县各校一般都是音乐教师兼舞蹈老师,教师本身就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一般都凭着自己的经验排节目,上舞蹈课,不懂得如何积累舞蹈动作,有的有了舞蹈动作,却不知道如何编排。 从上述两方面的弊端看,当前要推动我县少儿舞蹈向自创方向发展,拉近与发达地区的距离,真正让孩子从舞蹈中舞出他们自己的个性,舞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使我县少儿舞蹈真正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创作出有个性有水准的作品,培养出一批有艺术潜质的人才,就必须让更多的舞蹈教师掌握积累和编排少儿舞蹈动作的方法,因为没有个性的艺术,没有创造性的艺术都是死亡的艺术。舞蹈动作就好比人们写文章用的词汇、词语、俚语,没有他,谈论舞蹈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本人从事少儿舞蹈教学和舞蹈编排已有8年,舞蹈《希望之星》在第四届中小学生文艺会演中获二等奖;《妈妈的心愿》在县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获群舞一等奖;《醉鼓娃》在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获小型舞一等奖,杭州市优秀奖;《绿色的悲哀》在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获群舞一等奖;《起航》在县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获小型舞特别奖,杭州市优秀奖。这以上的成绩都来自于舞蹈动作的不断积累和编排。下面,本人结合实践,谈谈少儿舞蹈动作的积累和编排。 二、少儿舞蹈动作的一般规律 在谈论少儿舞蹈动作的积累和编排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舞蹈动作的一般规律,只有掌握了其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积累和编排舞蹈动作,才能更好地运用于舞蹈教学和编排实践中去。 1、少儿舞蹈动作要形象化、性格化 舞蹈艺术的特点就是通过舞蹈动作反映生活,塑造人物。但是,并不是任何舞蹈动作都能完成反映生活、塑造人物的任务,只有准确、鲜明、生动的动作才能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画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而吸引人,感染人,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如县第三届艺术节镇一小表演的群舞《蚕宝宝》,它就创造了一个具有蚕的外形特征的造型,特别是身体像蚕一样慢慢蠕动的动作,形象十分生动,舞蹈艺术地展示了蚕从蚕宝宝到最后吐丝结蚕的全过程,不仅表现了蚕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赞颂了包括教师在内的各行各业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们。 2、少儿舞蹈动作要感情饱满,凝炼集中 舞蹈动作与诗的语言有相似之处。《诗经·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是人的思想感情在高度激动状态下的形象反映,少儿舞蹈也是如此。它应当像诗那样,用尽可能精练集中的动作,表现广阔丰富的生活内容,使观众感到紧凑,饱满而又有想象回味的余地。如少儿舞蹈《太阳花》中有一个场面:几十位小演员手持双扇,从舞蹈左后侧成一排向舞蹈右前角舞动,演员抖动双扇,沿着前进的方向缓缓地展开扇,就像是亿万儿童敞开心扉,沐浴着朝霞,激情满怀地走上社会主义祖国的光辉未来。又如本人创作的少儿舞蹈《希望之星》最后在《爱的奉献》的旋律中,所有演员双手捧着一颗心缓缓地向头顶举,就像人间处处都有爱心,处处都有温情,不再有冷漠,不再有痛苦……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暇想。 3、少儿舞蹈动作要新颖、多样 社会生活丰富、复杂、变化万千。舞蹈艺术要想真实生动地反映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也绝非贫乏、单调的语言所能奏效。另外,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要求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就必须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快速,敏感、新颖、多样地反映大众关注的事物。如郭子徽编导的儿童舞蹈《唐老鸭扭起秧歌舞》就非常独特地把唐老鸭的体态和我国汉族的秧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动画片中唐老鸭那滑稽可爱的造型扭着中国的民族舞蹈秧歌,中西结合,形象可鞠,使人忍俊不禁。像这种为了舞蹈新颖多样所作的各种探索和尝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少儿舞蹈动作要节奏鲜明、韵律丰富 舞蹈应和音乐水乳交融,历来许多中外少儿舞蹈家都十分强调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比如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舞蹈的基本要素”等等。虽然有的过于夸大了音乐、节奏的作用,但足以看出鲜明的节奏和音乐结合是舞蹈动作区别于其他艺术语言最明显的特点之一。世界名作《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称得上是舞蹈和音乐得到完美结合的珍品,它不仅音乐曲调优美,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和内在韵律感也很强,使观众在欣赏舞蹈时,能够达到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高度统一,因此艺术感染力很强。 三、少儿舞蹈动作积累的途径 积累少儿舞蹈动作不是一两天所能完成,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且要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下面本人就谈一些实际体会。 1、从生活实践中积累少儿舞蹈动作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和舞蹈形象的产生也是源于生活。只有熟悉、认识了生活,才能谈及对生活的积累,周恩来同志说:“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生活积累的来源有多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是亲身观察、体验生活所得。此外,也可从文学作品、报导、新闻、网站的介绍中,或是从其它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中而有所启迪。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应从热爱生活出发,随时随地的汲取生活“营养”,如同一张吸墨纸,所到之处从不放过点滴的“液汁”。把汲取的生活素材,经过自己(舞蹈专业)审美观点的思索、理解、积蓄起来——就像一个储存有序的仓库一样。在对生活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当需要创作时,想法就会不断地涌现出来。 对于少儿舞蹈老师来说,熟悉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无异于其它文艺创作者,所不同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熟悉生活的过程中,要善于进行舞蹈的形象思维。如果仅仅猎取劳动动作,创作出来的只是生产过程的模拟,这不称其为舞蹈,当然也是不可取的。在积累舞蹈动作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中动作联想到舞蹈动作,这种思维活动即为舞蹈的形象思维。 少儿舞蹈作者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时,是用舞蹈形象思维来捕捉生活素材和生活中的舞蹈形象的。如:某种生活给了我们以强烈的印象,那么在脑子里引起的就是某些人物和情景的有动作化的联想,然后逐渐用舞蹈手法看到人物在怎样行动,生活情景产生了什么场面……。于是在生活中强烈感受到的一切,逐步在脑子里形成丰富的舞蹈动作。 以全国儿童歌舞录相比赛一等奖的作品《比一比》为例:作者申香就是从活动课时看到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操场上进行的一场拔河比赛积累的,他发现获胜组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相互拍着肩膀欢呼跳跃,而另一组的孩子们,则互相埋怨,甚至吵了起来,并想再度比个高低,见到这些,舞蹈教师就把它用舞蹈的手法进行思维,很流畅地把生活中的这种积累,形象地转化为舞蹈动作:演员相互搂住腰、迈小步、再踢腿,然后晃动头部,最后上身后移、目视前方,同时,随绳索的移动而迈小步后移,而后将腿轻快地后抬。这一系列动作就是经过舞蹈形象思维处理过的舞蹈动作,它不像照相机一样写实,但儿童拔河比赛的形式和氛围已勾画出来。 除现实生活中积累外,还要随时随地搜集舞蹈素材。如:搜集、学习各地人民中的婚、丧、喜、庆的礼仪;寺庙中的敬神、驱鬼舞蹈等。总之掌握这类素材越多,视野越开阔,创作领域越宽,舞蹈动作也就越丰富。否则,就很难自己独立创作。试想,一个词汇、语言贫乏的作家,怎么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和剧本来呢? 总之,实践证明,抓紧“生活素材”和“舞蹈素材”的积累,是少儿舞蹈作者自始至终不能放松的“职责”,对此要付出坚忍不拔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才能获得成功。 2、从各种艺术知识中积累少儿舞蹈动作 想象力——联想和幻想是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高尔基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是‘世界’的思维。” 一个少儿舞蹈作者若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无法把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创造成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更有集中性。尤其对于舞蹈艺术——向来被人们认为是“动的诗篇、活的绘画”,它善于抒发人们崇高的感情,是追求理想中的“美”的表情艺术,我们说的想象,是基于生活之上的想象,是“生活积累”的升华;是一种发展了生活的形象思维;是使生活更理想化、更鲜明地再现于艺术上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凭一个人的精力去体验一切方面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但是,想象力却可以补充生活经验的不足——凭借想象力的翅膀更广阔地飞翔,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就能创造出更理想、更完美的舞蹈动作。 想象力来自生活的积累,也来自于艺术知识的渊博。如:各种艺术作品,都能间接提供你更多的生活知识,启发你更广泛的形象思维,这就更丰富了你的想象力。看到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总有一种启发人萌想的魅力,特别是姊妹艺术之间。对于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知识的少儿舞蹈作者,有时一幅好的图画,一首好的歌曲,都会帮助和激发舞蹈作者展开舞蹈的形象思维活动,泉思云涌地衍生出许许多多同样题材的舞蹈动作,这也是积累舞蹈动作不可少的一种途径。所以少儿舞蹈作者要像久旱的土地吸取雨露那样去学习、接触多方面的艺术知识,学习文学、音乐、绘画、戏曲、历史知识、风俗学、心理学等。总之,知识越渊博越广泛,那么,你的艺术想象能力就越强,积累和衍生舞蹈动作的能力就越强,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无一不是掌握了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人。我国清代大作家曹雪芹,不仅诗词、歌赋有很深的造诣,而且擅长绘画、书法,懂得园林建筑、药理、花草、刺绣………,所以才写出了不朽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一个作家和艺术家,要创造胜人一筹的艺术作品,形成自己的风格、流派,没有多方面的爱好和渊博的知识作基础是不可能的。试想,一个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的人,怎么可能产生丰富的舞蹈动作,运用各种动作创造出一个使人联想翩翩的美好境界呢! 3、从民族传统舞蹈中积累少儿舞蹈动作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我国各民族的古典和民间的舞蹈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副主编陈冲在1989年不完全的统计,“全国56个民族共有民间舞蹈17636个(港、澳、台待补)。其中汉族舞蹈14291个,少数民族舞蹈3345个”。保存在我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数以万计的古今剧目中的传统古典舞蹈,虽然至今尚未能统计出有多少种舞蹈,有多少个舞蹈动作,但是其极为丰富多彩是有目共睹的。只要我们下决心深入地、踏实地向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学习,掌握丰富的舞蹈动作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要学习、继承民族传统舞蹈,绝不能不加思索地一味吸收,要理性地对各种舞蹈动作进行加工、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为我所有。 4、从世界各国民族的舞蹈文化中积累少儿舞蹈动作 芭蕾舞和现代舞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专属于某一个国家,而成了国际性的舞蹈艺术。它们的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对于我们进行少儿舞蹈创作是有莫大的帮助的。 我县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也涌现了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南山学校的群舞《喜儿·雪花》就吸取了芭蕾舞轻盈、敏捷、挺拔而舒展的优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美好感觉,淳安电大的现代舞《为生命而舞》更是跳出了舞蹈特有的振憾和感动,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以上这些都是学习、借鉴少儿舞蹈动作成功的代表作品,除了芭蕾舞和现代舞以外,世界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学习空间。因此,我们应当把握住一切可能得到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不过,学习和借鉴外国的舞蹈动作,一定要经过吸收和融化,结合本民族本地区少儿舞蹈的特点,巧妙地转化为自己的以我为主的创新,这样的动作才真正有生命力,千万不能生搬硬套搞“焊接”,正如一个人讲话,若在中国话中,不时出现一些英语单词,俄语单词或法语、日语,那会显得极不协调,会导致创作的失败。 四、少儿舞蹈动作的编排 一个成功的少儿舞蹈作品,除了要积累丰富的舞蹈动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动作的组合编排和运用。这些积累起来的少儿舞蹈动作必须根据内容、人物的需要进行提炼、雕琢。 1、动作编排要体现感情。情动于衷而形于色,于是产生了舞蹈动作。但有的少儿舞蹈作者往往不自觉地陷入片面追求动作,构图美不美的圈子中徘徊。编舞首先要弄清的是你要表现人物的什么感情和性格,有经验的少儿舞蹈作者往往首先按舞蹈结构的线索设计出人物连绵不断的心情、意识甚至潜台词,循着这个脉络去雕琢动作。而富有演员经验的少儿舞蹈作者,就使自己首先进入角色,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身上活起来;在深入角色的基础上,从自己积累的生活、舞蹈素材中物色、提炼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所需要的舞蹈形象来。这种类似戏剧演员小品练习时的创作方法,是符合少儿舞蹈创作规律的——即把体验感情作为动作的原动力。 2、动作编排要具有典型性。这是成功之要点。典型性的舞蹈动作不是综合的越宽越好,而是个性越强越好——一要有突出的性格;二要有明晰的感情。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高兴时会欢呼跳跃;悲愤时会跺脚挥拳;希望使人昂首向上;失望使人垂头丧气;……儿童在这方面表现就更明显、更夸张。设计少儿舞蹈动作首先要说清楚是什么感情,动作还要性格鲜明。性格包括角色的个性及其民族的风采,例如:少儿舞蹈《红绸舞》运用了《解放秧歌》的动作,既有汉族的鲜明性格,又有儿童特有的活力,这种动作是典型的。很多实践经验说明,从民族民间(包括戏曲)舞蹈素材的基础上提炼所需要的少儿舞蹈动作是成功的捷径,这些从长期民族生活中锤炼、积蓄起来的民间舞蹈动作,已具有突出的典型性格,如果运用得当,会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舞蹈形象。 3、动作编排要突出“意境”。少儿舞蹈动作的编排不在“繁”与“简”,能突出“意境”则灵。舞蹈作品的“意境”是把主题思想转化成为“诗情画意”的艺术构思,是“情”和“意”与“景”和“境”的统一,是人的理想——比现实生活中想得更高的东西。例如:儿童舞蹈《红绸舞》以天安门前红旗漫天、万众欢腾作为编舞的氛围。《荷花舞》以“蓝天高,绿水长,风吹荷花千里香”的意境,抒发对新中国无限钟爱的主题。所以,“意境”是大局,编舞要从大局着眼,小处(动作)着手,围绕着“意境”去考虑动作。不要认为舞蹈就是花团锦簇、上下翻飞,于是只在动作的华丽和技巧上下功夫,这是容易失败的。其实动作不在繁多,《荷花舞》自始至终只用了“跑圆场”的步法,但在“荷花盘”(道具)的衬托下,却创造了荷花“水上漂”的幽美、高洁形象,人们根本没注意它动作是否简单,而是被使人神往的“意境”所陶醉。 4、动作编排要有对比变化。就象说话生动需要有抑、扬、顿、挫一样,舞蹈动作的组成要有对比、变化,并使其流畅自如。 对比有时间(节奏)上的快与慢、强与弱、延长与短暂……等。有空间(造型)上的大与小,高与矮、方(条线凌厉,有楞有角)与圆(柔和,圆润)、放(伸)与收(缩)、动与静……等。这些对比变化在少儿舞蹈中不应是形式上的安排,而是人物内心情感的促使。譬如:在生活中人受到某种刺激,引起内心情感的变化,就会在情绪上反映出紧张或松懈,昂扬或消沉,急切或沉着……等。舞蹈动作的变化也是由此而来。对比性的动作加大了情绪变化的起伏,使各种情感在相对中显得更鲜明、突出。所以,能使舞蹈动作更生动。 5、动作编排要有重复再现。这也是乐曲中常用的手法。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往往转瞬即逝,作曲家要想尽办法能使听众对乐曲留下更深的印象,其中重复、再现就是办法之一。舞蹈和音乐同属时间性艺术,舞蹈虽然还占有空间形象,但不能象“雕塑”永远静止在那儿尽人观赏。为了使舞蹈形象和“意境”留在观众心上,重复、再现手法同样不可少的。其作法可以有多种:(1)主题动作贯串始终。如《荷花舞》、《醉鼓娃》等;(2)主题动作在不同的情节、段落,不同的节奏下变换出现。类似《孔雀舞》、《红绸舞》等;(3)主要的舞蹈组合(段落)反复出现。如:《鄂尔多斯》、《丰收歌》等;(4)开头和结尾是同样的舞蹈处理或“意境”的再现。如:《山野小曲》、《竹林欢歌》等。 五、注意点 以上所谈的积累生活素材和舞蹈素材;积累多方面的艺术知识;学习、继承民族传统舞蹈;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舞蹈文化四方面,虽然是丰富我们少儿舞蹈动作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方法,但是从舞蹈艺术的发展来说,它们还只是“流”、而不是“源”,所以,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也就是说,在舞蹈创作中,主要是根据所反映的生活和所表现的人物感情、思想的需要去创作新的舞蹈动作。不过,这新的创造,并不是脱离过去传统的白手起家和凭空创造,而是在积累、继承、借鉴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革新、发展和创造。正因为如此,进行新的舞蹈动作的创造是少儿舞蹈创作者的基本功。我想,只要我们长期深入生活,广泛学习积累,少儿舞蹈动作在大脑储存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再要创作一个少儿舞蹈节目绝非难事了。有时遇到某种机缘和启示之后,在艺术思维中产生了一种飞跃,编导的艺术思维,就像石油从打通的钻井中喷涌而出,出色的舞蹈作品也就这样容易地诞生了
谈谈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音乐教学中,应将舞蹈纳入音乐教学体制。学校和教师应端正音乐教育态度,充分认识到舞蹈与音乐的美育功能。
摘要: 舞蹈和音乐是一个有机整体,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对于开展素质教育有重要帮助。从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将舞蹈运用于音乐教学的措施及运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三方面着手,对舞蹈与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探究。
关键词:舞蹈;音乐教学;运用;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际在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发展中,品德思想教育从小学就已经开始,文化课的学习更是基础,体育和劳动教育也很普遍,唯独美育的发展相对滞后。美育就是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社会、艺术、学习和生活等具有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通过美感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进步的过程。狭义上,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它能辅助学生的品德及智力教育,因为审美也是人格品德和智商的一种体现。
一、美育中的舞蹈和音乐
舞蹈和音乐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古代,音乐源于舞蹈,是为舞蹈律动提供的节奏。在现代,舞蹈和音乐更是相辅相成,舞蹈把音乐中的韵律、认知和理解通过动作形式表达出来,调动人的律动性、平衡性和积极性,同时,也鼓励人们要拥有乐观、进取、勇敢的生活态度。舞蹈和音乐的融合,作为一种美感教育可以培育人的思想美德,能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二、舞蹈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1)舞蹈对于音乐教学的'作用。舞蹈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加入舞蹈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律动性和协调性。在舞蹈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体合作,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音乐课不会变得乏味,对学生早期的美感教育有很大帮助。(2)国外的小学音乐教育。在国外,小学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比较成熟。
例如,比较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赋予音乐教育全新概念的教育方法,其中一项内容是有节奏地报出自己姓名、动物名、地名、植物名、交通工具等,或通过律动性很强的乐器进行节奏感和协调性的培养,还有将戏剧表演加入音乐教学的环节。它的主要思想是教学中学生可以运用各种元素性材料进行探索模仿和即兴创作,其特点在于用元素性音乐作为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动起来并具有一定的即兴创作能力。这是将舞蹈的律动学习加入音乐教育的典范。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元素,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舞蹈运用于音乐教学的措施
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来表现的,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首先,在学习乐曲时,教师可以编排和穿插舞蹈动作,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其次,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适当采用舞蹈带动听觉欣赏的办法,比如让学生一边学音乐一边打节拍,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感中学习音乐。也许学生的舞蹈动作并不标准,但学生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可以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从而收获知识、收获自信。再次,学习歌曲时,单纯听歌曲会让学生感觉乏味,可以利用戏剧表演形式,让学生扮演歌曲内容中的角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善于表现自己的心态进行动态学习。比如,组织学生编排音乐剧并演出。
音乐剧作为一项综合戏剧、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表演形式,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最后,学生听音乐时可以自由编创舞蹈动作,这是一种即兴表演。它考验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思维。如果学生能用肢体舞蹈语言表现音乐内容,就初步说明他已经达到了美感教育中创造美的阶段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很有意义,至少他会成为一个拥有审美美德的人。
四、舞蹈运用于音乐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教育方法要得当。无论在课程编排上,还是教师的施教方法上,都要注意方法的得当。首先,音乐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而不是以学分或期末成绩考核为准。美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审美和认知,这一过程应该是自然、主动的,而不是强加的。其次,要对学生因材施教。
如果某些学生的学习理解性较差,教师要耐心施教,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伤害。(2)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音乐、舞蹈,最好得到家长的认同、重视和鼓励。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不能认为音乐艺术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要对孩子音乐方面的兴趣加以鼓励。若疏忽了对孩子的美感教育,就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家长应以引导者身份培养孩子的美感意识,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应将舞蹈纳入音乐教学体制。学校和教师应端正音乐教育态度,充分认识到舞蹈与音乐的美育功能。学校应提供必要的音乐教学设施,提高音乐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只要教育者重视将舞蹈教学融入音乐教育,即使条件有限,哪怕提供一台钢琴、一个宽敞的教室,也能为学生创造学习音乐的良好条件。是否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美育,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张艳舞动青春——舞蹈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0(36)
[2]胡炬从奥尔夫舞蹈教育中引发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02)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大纲的目的,培养学生有 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接下来我搜集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第一单元 丰收欢乐而归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1、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 宜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螺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2、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教具准备:钢琴、网络资源。 海螺、小螺号、瓶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赶海的小姑娘》
三、引入新课
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传递信息)
2、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
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
播放动漫《小螺号》(同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 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
6、难点练唱。
(1)大跳音程。 3 2 5 6 6 6
(2)切分音及长音。1 6 1 1 — 美 吔!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
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
情感要求 :
第一乐段(1~16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 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 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
12、分小组唱,奏练习。
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
四、课堂小结 :
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
教学反思: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第二单元 我们的田野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CAI、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出示课题)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生读)
出示: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画面这么美 ,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范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读。
出示: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读这句)
出示:芦苇和野鸭。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读全文)
睁开眼睛,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同时演示CAI五个动画。
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淡**的莲蓬亭亭玉立,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情趣。
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VCD《我们的田野》)。
教学反思:学生在歌词中体会美好的画面
第 二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田野在召唤(歌曲)
教学目标: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
教学重、难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钢琴、田野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2、做放松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歌曲《我们的田野》。下面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
三、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知道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幅田园小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前奏曲》、《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学过程:
1、 音乐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拨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3、 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 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5、 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并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6、 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