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校园里的恋爱和成年人的恋爱时,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情感成熟度和社会经验。在校园里,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和探索期,他们可能会更容易被浪漫和激情所吸引,而不是考虑长期的关系和未来的规划。
相比之下,成年人更可能有更多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更能理智地思考和处理感情关系。他们通常更有意识地寻找稳定、持久的伴侣,而不仅仅是一时的短暂浪漫。
此外,成年人在经历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对于自己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更加明确,更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同时也更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需求。
然而,无论是校园里的恋爱还是成年人的恋爱,都是有着共性的。恋爱关系是基于彼此的吸引和信任建立的,需要沟通、理解和尊重,这些都是恋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恋爱方式和需求,没有绝对的标准和规范。
在我的观点中,无论是校园里的恋爱还是成年人的恋爱,都需要对彼此保持真诚、信任和尊重。同时,也需要理性地思考和处理恋爱关系,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因为一时的激情而轻率行事。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充实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趣;
(2)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中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
3)不断丰富情感观念,把认识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4)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人生阅历;
(5)要使健康的情绪体验不断巩固、不断概括、不断深化,从而形成稳定而深厚的情感体验;
(6)要注意培养他们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
早恋问题处理很是复杂,基本上有以下几个原则,但是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学生做法就要不同的,尽量把握吧~~
处理早恋问题的几个基本原则
“中学生为什么不应该谈恋爱?”其利弊师生都是多少清楚的:①影响学习;②身体发育尚未完善;③经济没有来源;④职业事业还没有定型;⑤情绪不稳定、易冲动;⑥没有能力建立家庭。有位作家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从而产生一些啼笑皆非和苦涩的故事。因此我们在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上注意适当的方法与原则。
第一、预防性原则。因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中学都未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和性教育,有些家庭,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与孩子的沟通不良,孩子在家庭和学校得不到足够的温暖、理解与支持,日益成熟的未能合理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父母感情不好,家庭气氛紧张,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或支持。有的中学生过早恋爱实质上是寻求一种情感上的一种补偿。这些都不足以预防中学生出现早恋。
第二、疏导性原则。古人治水,堵,水害加剧;疏,变害为利。利与害,不在于水而在于治水之人。同样道理,处理早恋的成与败不在于早恋者而在于处理早恋者的人。中学生由于生理的成熟,对异性的兴趣和向往不断增强,这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是不可限制的,也是限制不了的。有些学校和家长“谈恋色变",对中学生男女之间的交往限制过死,甚至加上粗暴的干涉,学生对情感交流的需求不能通过合乎规范的渠道得到满足,他们对异性的好奇感就会变得更加神秘,他们的逆反心理亦会变得更加强烈。结果,不仅不能消除早恋的现象,反而给成长中的许多中学生带来负罪感和焦虑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其实,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学校与家庭若能以此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进而学会把握、升华自己的情感,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宽容与和谐的氛围,相信他们对自己是负责任的。这或许比简单的打骂、禁止对他们更具有教育意义。因为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
转变观念,及时疏导。家长和教师都要学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多关心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支持孩子与异性同学正常的交往,不要粗暴阻止孩子的正常交往。不要把纯洁异性友情视为“早恋”,要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体贴他们的需要,适时适度给他们介绍一些性知识,使其由朦胧产生的神秘感、好奇感逐渐消退。当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苗头时,家长与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之间要及时联系。当觉得有必要时,应该积极带领孩子去心理咨询专家那里接受咨询,不要粗暴惩罚孩子,以免耽误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和家长在对待学生早恋问题时要正确引导,不要声张,更不能搞得满城风雨。要晓以利弊,动之以情,引导学生解脱,教育学生学会宣泄和转移。所谓宣泄,就是把自己的苦恼告诉自己最信赖的人,一吐为快,或把火发在日记上,以此来减轻内心的心理压力。所谓转移,就是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多关心点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
适度。在对学生的早恋问题进行疏导时,还需注意适度。所谓适度,即把握好教育分寸,适可而止。比如,在追究学生错误事实时,要留有余地。只要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即可,不要过于追究具体细节,以免造成学生隐私的侵害和自尊的挫伤。基于同样的考虑,对学生的早恋问题,要尽可能为其保密。
丰富生活。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家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家中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感到温馨。否则就会发生注意力和情感的转移。
第三,科学指导原则。指导工作的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所处的教育者的地位,而是以经历过类似的问题、体验过类似困难的长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解除困扰和恢复常态。指导者的态度必须真诚。因为只有真诚,才能使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学生的心理世界进行双向交流。对孩子的盲目冲动心理,要给予指出。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养强烈的事业心。
有针对性地传授科学知识,指导其正常交往。帮助他们理智地超越情感,培育高尚情操。正确地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早恋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处理:
(1)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甚至有的由“爱得深”变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要引导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学会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是战胜自己,你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
(2)注意心理卫生,不看不适宜的报刊杂志、影视节目,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多看一些伟人的传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有些青少年早恋或者单恋,喜欢夸大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 认为对方的一言一行都与自己有关,甚至是受自己影响的。对方成绩下降,挨了老师批评,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因此,替对方难过;对方近日精神不振或者瘦了,认为这是因为对方想念自己的缘故,因此,自己很感动。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自作多情”。 青少年在这种对异性的想念和思念中,除了使学习下降外,还能得到什么呢!
(3)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对异性的依恋并不是有些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这与道德品质无多大关系。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早恋” 或“单恋”过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异性。关键是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不要过分地敏感,不要以为异性对你好一点就是爱上了,也不要动不动就向人家表达爱。
(4)多参加集体活动,分散独自喜欢一个异性的注意力,不要与异性单独交往。 通过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并能获得同学们的帮助和友谊。同时,这样做,能分散你早恋的注意力,减轻你的烦恼。 也能使你头脑冷静下来思考,淡化你对你喜欢的异性的强烈情感。现在没有早恋,也许不久就会早恋, 因此,应尽量避免同异性同学单独交往,因为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爱”的火焰,随时都会被异性点燃,到那时,你就是想让它熄灭,也都难以做到。
(5)设法摆脱早恋。当有人向你表示爱意或求爱时,当你对异性萌生爱意时,可采取如下方法:
①转移法: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
②冷处理法: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
③搁置法: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
第四、理解和尊重的原则。
理解。班里学生有了早恋倾向,这对于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来说也是一个正常现象,不应该大惊小怪,动不动就在请家长过来。要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平静对待。一旦孩子真正尝试“早恋”,也应控制感情,切不要指责和辱骂。关键是不可激怒孩子,使其逆反。处于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孩子格外需要正向情感,父母和老师应该和风细雨,帮助调整心态,轻松愉快地度过青春期。要舍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所产生的各种言行和情感,歌德说:“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因此,不要轻易地把一切涉及到性的问题都看成是道德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懂得,并且也应该使学生理解:他们之所以要对早恋学生进行教育,绝非由于视早恋为罪恶,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让学生体会教师和家长是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幸福着想的。尊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隐私。允许和鼓励孩子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尊重他们的隐私,不要私拆他们的信件及偷看日记。要加强沟通,经常与他们交心,做孩子值得信赖的朋友。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情爱方面的种种问题,切忌不问情由一味指责;也不能动辄训斥谩骂,吓唬威胁。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认为,学生也是人,不可能没有“情”,只是这个情来得“早”了一些。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真诚地尊重学生,启发和保护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重,不搞“扩大化”和“屈打成招”。对于学生个人生活中不宜公开或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个人隐私,即使得知了也不外泄和传播。老师发现了问题后,学生都希望能够与老师单独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之间纯洁的感情。这也是取得学生信赖,有利于引导和教育的重要条件。同时,千万不要把这些学生当作是班里的一个另类,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他们,把他们孤立起来。其实他们更需要关爱,更需要指导。
第五、教育原则。当中学生当中出现早恋迹象时,不少学校和家庭都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惩罚,这样,只会使做错事的少男少女们走上一条不归路,甚至会因此而葬送了一生的幸福。要知道,惩罚不是教育的目的,充其量只能算是教育的一种消极手段。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时,学校、家庭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能迷途知返,重新走上成功、幸福的人生道路。曾有两个中学生早恋时偷吃禁果,生了小孩,可以想见,这两个学生身上怀了孩子时,心理压力有多大,她们将经历怎样的心理磨难。她们要用布条包住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又要装成没事的样子去上学,甚至去上体育课。她们的无助与绝望到了极点。几年前,北京就曾有一个高中生都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了,但因自己已经怀孕的事无法向家人交待,最后自杀了。所以,早恋或者甚至怀孕学生如果在家庭和学校得到宽容和帮助,这种茫然与绝望酿成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班主任做工作时,男女生应该区别对待。一般来说女生的心理更复杂,更为敏感,需要细心引导。而男生则更需要教师能够象朋友一样打开心扉,以诚相待,以心相交。
第六、持久性原则。正所谓"斩不断,理还乱",情感的东西不能说断就能断。特别是中学生,情感成份多,理智成份少,自控能力差。有的学生明知道中学生不能谈恋爱但无法控制自己;有的学生经教育后很想与对方分开却总忍不住偷偷去想他(她);有的学生在分手后因为感觉空虚、无聊又会重新开始。所以,处理早恋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而要经过持久地、细心地工作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但也忌把学生的早恋问题天天挂在嘴边,引起学生的反感。
对待学生应该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注重个体差异,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引导,以激发其潜力和自信心。
学生作为教育的受益者,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注和支持。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同时,教育者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体验。
对待学生应该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人格,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总之,对待学生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注重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潜力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不必故意克制。 我们应该明白恋爱的出发点,这是非常关键的,年轻人对异性存在好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根本不用刻意去回避或者克制,只要不陷入到相思苦中就可以。 不去尝试早恋。 其实,我们应该懂得一个道理,相比不恋爱来说,早恋通常不会有更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成为那个不早恋的人,让自己还是以学业为重,以免早恋带来的痛苦影响自己。 学会正常交往。 我们与异性交往,就应该让自己大方一些,不要刻意回避,其实,男女生交往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我们也难免跟异性打交道,所以,否则,反倒可能会让自己对恋爱变得神秘。 不做过激行为。 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接触异性同学并且有好感的情况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对异性的追求不过激,无论是追求别人,还是被别人追求,都应该泰然处之,给对方留面子。 不要自寻烦恼。 我们应该注意,没必要让自己陷于相思之苦,特别是青少年,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年龄,有自己喜欢的人在所难免,但是,却不要因为恋爱让自己陷于相思之苦,否则将来会后悔。 坚持学业为重。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习,而不是重视感情,因为,每个人的学习阶段是有限的,在这个年龄就应该做相应的事情,不论是学习哪个方面的知识,都应该专注,不能荒废学业。 友谊弥足珍贵。 当我们长到以后,才知道当初的时候,那些纯真的友谊是弥足珍贵的,所以,要趁着现在让自己多去爱惜友谊,维护友情,和同学搞好关系,不要因为爱情而忽视了友谊。 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爱情2 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爱情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于爱情,主张事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要培养爱的能力: (1)学会爱与被爱的尺度。 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要有拒绝爱的能力。 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 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3)用恰当的行为表现爱: 表达爱的行为是较为丰富的。爱情的表达和表现方式也不仅仅是卿卿我我或者过早发生性行为。恰当的表达爱,正确的看待爱情,尊重对方这些才能使爱情保鲜。行为的表达要以尊重对方为原则,不应在公开场合行为过度亲密,这样不仅丧失爱情的美好,反而还会引起厌恶的反应。 三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如: 眼泪缓解,运动缓解,转移注意,倾诉。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想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 (5)升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于学习,爱情于人生,爱情于婚姻的关系。 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爱情3 论如何引导高中学生正确对待“恋爱” 一、恋情归因分类 (一)青春期因素。由于学校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不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日渐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往,产生恋爱需求。作为教育者,关键是进行正确的教育诱导。但长期以来,教育者在学生教育中,极力回避,在管理中,一味地进行严肃批评,从严处理。与此同时,学生家长又把处在学习期间的子女恋爱看作是洪水猛兽。学生从教师、家长那里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反而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学业的提高。 (二)恋爱观因素。恋爱观是指人们对恋爱的根本态度和所持的根本观点,它包括恋爱动机、正确的恋爱态度、恋爱方式等。而正确的恋爱观是在一定年龄及具备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为男女青年获得真正的恋情指明了根本方向,由于没有正确的恋爱观,恋爱的双方没有基础。 (三)社会文化因素。学生受社会形形色色文化媒体影响,而本身又缺乏分辨良莠的能力。学生面对的文化媒体中,关于情感、色情的话题比比皆是,各种诱惑夹杂其中,由于学生本身正确的恋爱观又没有形成,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控力,因此很容易受到影响。 (四)学校教育因素。既然很多学生进行恋爱是出于“无聊和空虚”,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是不是学校教育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学校教育没有足够的魅力把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学业上面?事实上,我们的学校教育的确存在着部分问题,一些学科不仅枯燥,而且难懂。部分教师没有深刻领会“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而且在高考的大背景下,也很难不进行题海战术,这就忽视了素质教育,这一点在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二、对策及建议 (一)引导高中学生对“恋爱”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恋爱需要责任”。让恋爱者懂得:对恋人的负责就是对他人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这样今后步入社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异性”。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其生存生活的集体,男女异性之间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社会关系的不同”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第三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恋爱是会遇到挫折的”。恋爱不会一帆风顺,要使学生认识到恋爱不仅会付出大量时间,还极有可能遇到各种挫折,这种挫折会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学习、生活。第四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恋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即使发生在中学阶段的恋爱,也是需要付出一定金钱的,主要花费在基本的娱乐、购物、餐饮等方面。最后,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文化的特殊性以及未来就业的严峻压力。很多高中学生的恋爱具有盲目性,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就在于美欧影视、传媒等的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欧国家的文化与中国文化具有根本区别,美欧国家的学生在经济上独立性较强,而且社会也为他们创造了在中学阶段勤工俭学的很多机会。而中国文化重视传统道德的延续性,而且现实中的学生在经济上也缺乏独立性,此外,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就业的严峻压力,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在这个社会上就往往代表着“落后、贫困”。 (二)加强全方位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首先是加强德育教育,特别是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设专题讲座。一方面从理论上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地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另一方面是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解剖分析,进行现身说教。其次是团组织、学生会、班主任应深入学生中间,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 (三)以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引导。一些青年学生之所以谈恋爱,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无聊、空虚”。因此,要想使学生避免过早涉足其中,只有教育是不够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在课余时间,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位置,这样谈恋爱的学生比例会自然下降,起到一味说教起不到的作用。 (四)心理咨询。由于学生心理不成熟,使得心理不稳定、波动大,面对挫折无所适从,导致学生在恋爱或其它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有些学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有的轻生。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调适各种心理障碍、心理困惑,应开办心理咨询。 (五)利用家校合力。学校是育人的重要环境,但是,家庭的作用同样重要。像谈恋爱这样的问题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的密切配合,做到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样儿,不然学校的教育会和家庭的松懈管理、社会的负面影响相冲突,出现“作用与反作用”的无效劳动。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各种文化传播速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日益开放,恋爱这一现象也日趋低龄化且人数呈上升趋势。青年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和经济条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恋爱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同时心理和生理发育的不平衡也给其的恋爱带来困惑。青年学生的恋爱行为虽然有诸多的弊端,但只要我们能用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以理智的思维去控制,用正确的方法去指导,用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将恋爱建立在健康和成熟的基础上,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就会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人体身心的发展,恋爱这种现象不仅铺天盖地发生在大学校园,而且也频繁地出现在中学校园。老师在处理学生恋爱问题上决不能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去,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而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引导他们去认识爱情,处理好学业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一、 关爱学生先要“关心学生”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关心学生体现在许多方面: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教师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教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教师及时帮助排忧解难。教师应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在诸多爱生的美德中,尊重是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复杂程序,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方能动、另一方被动的生产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但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思想活,对人生、思想、前途、事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在考虑过程中,对什么是尊重也存有错误认识,若是对他们的设计,不管正确与否,都全盘接受;对他们作为,不管是否得体,都鼓掌喝彩,必然会导致学生错误思想的蔓延。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个性的原则。
三、关爱学生还要“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小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一个人总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行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
四、关爱学生定要“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相信敢于托付。首先,在对待全体学生上,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以信任之目视之,以信任之耳闻之,以信任之言任导之;其次,在对待后进生上,同样要以信任为前提,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抱有成见,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让他坐下来,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然后顺势进行引导,最终使之幡然醒悟。再次,在对待班干部上,要坚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调动全体班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它们在信任的土壤上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只要我们用心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那么学生所有的嫩芽在得到老师言语行为的呵护滋润后,将会更好地茁壮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认清形势,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的好老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