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问题很简单。呵呵。
给您多一点总结吧。
诗歌鉴赏技巧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释
(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解答指导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答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例2、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②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2、表现手法:
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情与景关系: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 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虚实结合――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
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白描工笔――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以少总多应具有以下特征: 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具体性: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的,能够限制读者的联想。以小见大是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了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同样,竹中观日、镜中映景、水中倒景,同样具有这种艺术效果。特点:一诗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二写社会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绝句尤适宜用这一手法。
诗中有画 ――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
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1)概括形象特点;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注意表达技巧);
(3)指出形象的意义(注意情感)。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1)寻找并鉴赏诗句中精练的词语:
1鉴赏精练的动词 2鉴赏精练的形容词
(2)如何进行语言表述(步骤如下)
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
第二、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
第三、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意境、感情)。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有艺术手法的结合艺术手法)。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表达技巧类题型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情感。
答题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哪里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何作用,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一词(或一句)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为什么
提问变体:哪字词(句)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
答题注意:“提问变体”问题作答,千万不要只回答出哪字就草率收兵了,应该象“提问方式”中要求回答“为什么”才可。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或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解答分析注意:切入分析一般抓两点:①如是从内容或结构上去问哪句是领全诗词时,分析时一般抓在内容上能起总领的句子或结构上能起承上启下的句子,如下答题示例第②步骤;②当问哪个字时,一般宜抓住能体现或表现诗人情感的动词或形容词去理解分析,如:
“喜”“惜”“悲”“痛”“怒”“哀”“愤”“怨”“叹”“笑”“喜”“愁”“乐”“冷”“凉”“闲”等,或体现冷、热色调的词(如“暗”“灰”“黑”“明”“亮”“红”等)去把握分析。
答题步骤: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②从该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原因、理由。
答题步骤:找到原诗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对比鉴赏型
提问方式:两首诗词出现进行内容、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提问变体: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有的指氛围、感情,有的指风格、方法。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要从原诗词中找理由。
答题步骤:相同点作答,应从诗词中找出有共同点的相关原句或关键字眼(有时也可对句子或词语作一解释)来说出他们共同的地方、不同点作答,关键是抓住其能体现或说明不同点的相关语句或字眼,让原句中的词语去说话,体现或说明不同之处。
尽管诗歌鉴赏的提问形式千变万化,但总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1)诗意理解型。提问方式:某某一词的寓意是什么?或表现了什么?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几联的理解。如2004年天津卷第16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①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这类提问着眼点是如何正确的解读文本,答案的组织就要从读懂诗意入手。“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巧等。“万壑松”写出琴声的音乐效果。“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写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2)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能用来回答这类题的常用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平淡有趣、含蓄蕴藉、质朴明快、凝练简洁、生动传神、婉约清丽、雄浑豪放、口语化、喜用典等,了解这些知识,学生对问题就能轻松作答。如《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题步骤: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意境分析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回答这类题目一般可从三个方面入手: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境画面,既要忠于原诗,又要有自己的联想和想像,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或清新淡雅、恬静优美,或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或雄浑壮阔、大气磅礴等,用词要能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根据诗歌情境氛围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高兴激动、痛苦忧伤,还是孤寂惆怅、失意彷徨。
如司空曙《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①这首诗通过对什么事物的描述,写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②这首诗的“诗眼”在哪里?后两句中“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的内容作简要分析。①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江村景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甜美的意境。②这首诗的关键就在“不系船”,以下诗句全从这三个字生出,诗的最后两句回答了“不系船”的原因,通过“纵然”、“只在”两个词一放一收,就把意思更推进了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诗人没有刻画幽谧、恬静的自然环境,然而,钓者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却跃然纸上。
(4)技巧把握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等?遇到这类题,主要分三个步骤作答:①明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作具体阐述;③指出这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遵照这三个步骤,就不会出现大的漏洞。如2005年全国Ⅱ卷第12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车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①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②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①对偶。“芳树”对“村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②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一句一景,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当然,无论是诗意的理解,语言特色的分析,还是技巧的把握,都不是孤立的,是单独提问,还是综合提问,应据情而定,灵活变通。
合文章人物的事件来看,父亲一直对大海心生向往,“我”也坚持为实现父亲的梦想而努力,最后通过视频使父亲见到了真正的大海,终于圆了父亲的梦想,所以这里的“溢”字,是描写出“我”因感动热泪盈眶的情景,激动、喜悦。“海已经融进了我的心里”是说父亲对海的期待,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明白了父亲虽长居在深山却拥有广阔、美好地追求,“我”看在眼里,并融进了“我”的心里,根植在“我”的生命里。
中国是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比重较大,因此诗词鉴赏题也就成了高考语文卷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诗歌是高度凝炼的语言,没有足够的积淀就很难真正理解诗歌的意蕴,而中国的古典诗词的创作年代又离中学生过于遥远,因此,多数考生都觉得诗词鉴赏题难度较大,无从下手。本文从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的一般规律出发,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力求使考生摸清古诗词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按照诗歌表现内容的不同,古典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等五类。
山水诗的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玩物,大至山川河流,小指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是人的感情。
边塞诗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往往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抱负等等。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是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MzV5SPIqyvI6f10XWxmbgpwd=sfxi 提取码: sfxi
六月我们看海去
一.课题导入:
青年时代是一个追梦的季节,任何一个青年人都应该有一个心中的梦,并
且要为自己的梦去探索,用热情拥抱梦想,用乐观迎接困难,用真情回应世界, 用自信奔向明天。《六月,我们看海去》就是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对“追梦季节 的青年人”的一个真实写照。
二.作者简介:
潘洗尘,黑龙江人,当代青年诗人,作品有《九月初九的酒》等。
三.背景介绍:
青年一代充满幻想,充满追求。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潘洗尘的《六月,我 们看海去》就反映了青年人的这些特点。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或示范朗读,学生思考并理清课文的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的基本结构
1-13句:现实——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
单纯,真情,自信,乐观,充实,热情,有苦有乐,有追求,有理想,有活力 14-25句:想象——寻梦的感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五.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注意:做好鉴赏指导,即明确本诗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对本诗的特点有一个大 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鉴赏。
(1)象征手法的运用
大海——理想
大海是一种象征,理想的象征。作者笔下的大海,相距遥远壮阔。在大海边上 可以兴奋地同沙滩对话,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可以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这里是 光明的所在,是充满诱惑的地方,是创业的地方,是成就理想的地方,是实现人格 价值的地方。所以,作者笔下的“大海”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这首诗重暗示,重 象征,可以看作是一首借物寓志的佳作。(2)比喻手法的运用
如:“驼铃”、“大海的喧闹”、“坐标轴”等都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使 诗文更加生动形象。
(3)新辞赋体的诗句形式
句子较长,组织严密整齐,并重视诗行大体上的对应。在表现手法上,采用铺 陈渲染,反复咏叹的方法,以达到雄浑,热烈,澎湃的效果,人们称这种诗体“新 辞赋体”。
六.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特别是诗歌的表达形式 和语言技巧,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七.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使 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原文地址:http://fanwenwenku1com/article/1472157html六月我们看海去一.课题导入:
青年时代是一个追梦的季节,任何一个青年人都应该有一个心中的梦,并
且要为自己的梦去探索,用热情拥抱梦想,用乐观迎接困难,用真情回应世界, 用自信奔向明天。《六月,我们看海去》就是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对“追梦季节 的青年人”的一个真实写照。
二.作者简介:
潘洗尘,黑龙江人,当代青年诗人,作品有《九月初九的酒》等。
三.背景介绍:
青年一代充满幻想,充满追求。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潘洗尘的《六月,我 们看海去》就反映了青年人的这些特点。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或示范朗读,学生思考并理清课文的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的基本结构
1-13句:现实——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
单纯,真情,自信,乐观,充实,热情,有苦有乐,有追求,有理想,有活力 14-25句:想象——寻梦的感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五.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注意:做好鉴赏指导,即明确本诗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对本诗的特点有一个大 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鉴赏。
(1)象征手法的运用
大海——理想
大海是一种象征,理想的象征。作者笔下的大海,相距遥远壮阔。在大海边上 可以兴奋地同沙滩对话,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可以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这里是 光明的所在,是充满诱惑的地方,是创业的地方,是成就理想的地方,是实现人格 价值的地方。所以,作者笔下的“大海”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这首诗重暗示,重 象征,可以看作是一首借物寓志的佳作。(2)比喻手法的运用
如:“驼铃”、“大海的喧闹”、“坐标轴”等都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使 诗文更加生动形象。
(3)新辞赋体的诗句形式
句子较长,组织严密整齐,并重视诗行大体上的对应。在表现手法上,采用铺 陈渲染,反复咏叹的方法,以达到雄浑,热烈,澎湃的效果,人们称这种诗体“新 辞赋体”。
六.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特别是诗歌的表达形式 和语言技巧,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七.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使 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范文二:六月我们看海去看海去 看海去 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
像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我们早已遗忘 大海啊 大海离我们遥远遥远该有多么遥远
可我们今天已不再属于童稚 属于单纯 属于幻想 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
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
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书馆食堂我们和知识苦恋 有时对着脏衣服也嘻嘻哈哈发泄淡淡的忧伤 常常我们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 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 尽管生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 六月 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
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
捡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 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也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我们我们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哥伦布啊 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
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甚至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 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意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 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潘洗尘)
范文三:六月去看海六月去看海
许多年前,一位大学校友所写的诗《六月,我们去看海》,曾风靡全国校园,让少男少女身处内陆的同龄人陶醉向往:六月的蓝天,阳光,沙滩,让人充满了浪漫的幻想。我也总觉得那六月的海,就像迷离飘忽的清梦一样,有时离我很近,有时又离我很远。 其实,我也曾离海很近、很近。
小时候,家居于黄海之滨,岭那边就是大海。虽有往返于渤海海峡乘船的经历,但多是在秋冬季节,难得与大海亲密接触,一睹其风采。住地周围都是掩映在槐树绿荫里的军营,大概只有每天都能听到的叫卖新鲜海蛎子的吆喝声还证明着,我们的确是海边上的人,住的离海不远。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跟着楼上淘气的大哥哥,我们去东面的山上的果园偷瓜果。蹑手蹑脚,东张西望,一路摸去。既要提防着狡猾隐蔽的护林人,又要找寻个大早熟的桃子。 就在我们轻轻地撩起了一束桃枝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景色——哇!六月的大海第一次闯进入眼帘:海是蓝蓝的,与天色一样的蓝,一望无边,在看不到尽头的地方,与天相连。海天之间没有界线,浑然一体,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那色彩很清淡,很透彻,很柔和,很诱人,又很神秘,让人看不透它,也猜不透它,只觉得扑面而来的是温暖,是清爽,自己好像被包容在温暖的梦中。定睛向山下看,大海似乎从天边延伸到我们的脚下,近在眼前。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东面的大海,六月的大海。此时真有一个念头,恨不得冲下山来,扑进海里,看个究竟。可是,我们失望地看到,银白的沙滩上,拦着一道黑黑的铁丝网——那里是军事禁区,我们是过不去的。也就在此时,一声巨吼如霹雳从天而降,结束了我们美丽的遐想——看果护林的人来了!
这一次与海猝然相遇,饱受视觉冲击之余,是难以言表的失落——我在码头上见过海,在船上见过海,在其他的季节看过海,但如此的感觉却从未有过。咫尺却似天涯,良辰美景错过,令年少的我遗憾不已,化作心结,久久难忘。
后来,我们离开了海边,搬进了北国的林海中,可是,六月的海却总常常地溜入我的梦境,让我总有排解不了的无奈与郁闷。有一次,雨后去林中采蘑菇,我只顾低头找寻,在树丛中钻来钻去,迷了路。怎么办呢?朝着东面的有光线的地方走。气喘吁吁地走到了山顶最高处,一下子豁然开朗:透过高大的树木向东望去,由下向上,由左至右,那一片广阔无边的蔚蓝——那不是六月的大海吗?那样的蓝,那样清澈、柔和的蓝,与当年所见何其相似。可稳了稳神,我马上意识到,那里不是,也不可能是自己心驰神往的大海。这一次美丽的错觉,让我怅然若失,也让我更加怀念大海,怀念六月的大海。
许多年后,我在思考,少年爱海,向往六月的大海,那是一种天性。海天相连,水光接天,一切都是那么澄澈而皎洁,那么蔚蓝而深邃,那么温暖而灿烂,令人油然而生一种逍遥自由的感觉,心中涌起广阔世界和无限未来的遐想——在那六月的海里,能找到自己心灵的对应物。
此后虽然屡屡有机会与海相近相遇,却每每找不到六月的感觉来。
又一次与海结缘相伴,还是十年前的事。卜居辽东湾畔,我选中了离海最近的一栋楼,实现了我看海的愿望。那房子离海不到半里地,去海边太便捷了。有时候,午休的工夫,我都能抽空去钓上一阵子鱼,有一天居然钓上了一条不小的鲈鱼。它一上岸,欢蹦乱跳的,那锐利的鱼鳍还刺得手指鲜血直流,疼痛钻心,可我还是十分快意。
除了冬天,其他的三季,这里都是我的乐园。春秋垂钓乐趣自然不少,但最好的时光是夏天的六月。游泳戏水在海中,渐渐地发现,海是有温度的,有热度的,它脉脉含情,勾魂摄魄。当似火的骄阳要考验你的承受力,灼烤你的肌肤时,清凉的海水早在那里迎候着你,
温存着你。当你浸泡在海水中有了要做梦的感觉时,海浪又把你推向了海滩。细细的海沙接续了热情的款待,滚烫的感觉由背部向上传输,把天体裸给蓝天大海,任习习的海风吹拂。眯上眼睛,听一下海浪的呢喃,遥想童年时的海之梦,不知不觉中,会小睡一番,要不是海浪的再次吻上了双足,你还会缱绻于往事的回忆。睁开双眼再看看自己,你会不由得一声惊叹,惊叹肌肤的再造、活力的再现。这个时候,你肩膀上已有隐隐的灼烫之感,手臂上泛起了白白的盐分,不要紧,回到水里,再来个循环。
六月里,你恋上了海,也就离不开海了。
可是,没有等我细细品尝六月看海的滋味,那一年,这里变成了亿吨大港的工地。先是圈上了围堰,面前变成了无潮无波的死水;后又抽沙填海,这里是浑浊的泥汤;再后来里面变成了平地,塔吊竖起来了,路边竖起了铁栅栏——海又成了我可望不可即的梦。
离海远了,心也慢慢地凉了,我也不再朝海边的方向走了。
今年的六月,仲夏却姗姗来迟,阴雨连绵,持续低温。来自热带草原的金合欢树刚刚吐绿,去年刚植下的梧桐还没有萌芽,让人有些焦虑无奈。一种莫名的渴望催动着我登上了高楼,推开朝海的窗户。清凉的海风迎面吹来,给了我久违的惬意;向侧前方望去,蓝绿相间的海水,闪动着粼粼的波光,啊!似曾相识,我的双眼格外地清爽。六月的海,我从不陌生,看海的冲动时刻埋藏在我的心里。这不,此刻,大海又在召唤着我呢!
去海边,要走上七八里路。告别了车水马龙,走进前面的一片茂密的槐树林,此处正涌动着槐花的甜香,但没有一个人驻足于地,因为都想尽快看到前面的大海。
远望是无际的大海,眼前却是宁静的港湾。渔民的舢板、渔船,三三两两,静静地躺在微波的水面上,看得出此刻正在涨潮。一些游人在水中采海菜,那海菜像一幅幅绿色的纱带在水中轻盈地舞动,好不容易捞到手中,仅仅是一小把,可是人们却乐此不疲。更多的人躺在沙滩上,看潮,看蓝天。
毕竟这仲夏时节水温较往年偏低,劈波斩浪者寥寥无几,这与我对六月海滩的预想也相去甚远。不过,这也算合了我的意——我喜欢闹中求静的。在熟悉的环境中,人总是躲不开热闹;越热闹,人就活得越累。为什么呢?热闹的地方,往往也是丛林法则盛行的地方,人不可避免地容易受伤,可又必须为它而强颜欢笑。热闹中每个人都套上了沉重的伪装,你说累不累?
在这个纷繁嘈杂的世界上,孤独未尝不是一种美德,而释放孤独的最好方式,大概就是面朝大海了吧?我是来看海的!淌进清凉的海水,沿着海岸线前行。低下寻觅,看海水的涌动,看鱼儿的倏忽而去,看自己的足迹,想像生命的澎湃激情。极目远眺,看海天相连,看海鸥飞翔,看巨轮劈波斩浪。还要调动一下嗅觉,闻一闻那海风,有几分腥气,有几分咸味。
然而,六月看海,却觉得海边变得更拥挤了。这是一种错觉吧?由于阴雨连绵后的低温,消夏的人们陆续到来,此刻还比不上赶海的、卖海货的人多,沙滩上还是空荡荡的——大海在等待着看海的人。可是,环视四周后会发现,这确实不是错觉。海岸线上探出了一道长长的栈桥,伸向了海中的巨大观景台;海中巨大的鲅鱼公主的雕像竖起,她手臂摆动,像是在引领着航船——你不能不佩服建设者的伟力。
然而,不是所有的视觉感受都是愉悦的。转过身来,一幢幢高楼似黑云压顶,逼近海岸。一个鲜红的房地产广告牌上,赫然印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心中一阵的酸楚——这难道是海子所祈祷的温暖和所寻求的宁静吗?工业化、现代化和都市化,是在创造财富,创造未来,然而,它立体扩张的实现方式,在蓄意彰显对空间的控制力的同时,也会使人受到冲击和震撼。无休止的扩张,也会带来心理空间的萎缩和生命的疲态。 在我们生存的空间里,资本总是在无情地透支生命,人们也都模仿着动物,展开着生存竞争——难道你也希望大海也如此吗?
面朝大海的时候,你该向它倾诉一下心曲。大海万古不变,不改它海的本性。可你呢?
你也曾欣欣然跟着高喊“以人为本”,可你这个“人”变了没有?你是否意识到你这个“人本”或“本人”,不过是打卡机上的一个指纹,或者是数据库里的一个指标,或者是罚款单上的几个偏旁部首。你也曾为平均到你头上的GDP而欢呼雀跃,为你所在城市楼价攀升而荣耀不已,可你想到没有,你之所恋,你之所求,有多少是真正属于你的?赤裸裸地立在海中,你会不会有点觉醒,这世界真正属于你的,大概只有你的胴体吧?当人人一样地把自己裸露给大海时,你是不是也在思考,海纳百川,海承载了人们对生命的寄托和向往,海又提供了众生平等的空间?
我也若有所思,联想到我所属的人群,他们大概是最富有自恋精神的部落,他们最希望听到人家说自己是阳光下最神圣的,然而,在今天的六月的海边,他们也会相信,阳光下所有的生命都是最神圣的。
是的,六月的蓝天大海,不偏不倚,让所有人同此凉热,这就是它的胸怀和涵养。 每一次看海,都会有新的感觉。
这一次,六月看海,你还要看什么?要看无限,要看自然,要看寥廓,要在暄热和清凉之间、澎湃和安详之间寻求解脱,寻求平衡。海潮在涌动,进与退,都是生命的律动;海风在吹拂,凉与热,都是生命的温情;海日在朗照,升与降,都是生命的循环。六月的海啊,你是在向我彰显生命的力量吧?看!海滩上,海水里,不都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活力的人吗?亲近大海,不正是对旺盛生命里的回归吗?在这里,人们尽情地劈波斩浪,尽情地呼吸海风,尽情地享受阳光,向天地自然开放自己的心灵,炫耀自己的青春活力,还有那不够健美的四肢。
脚下的海水在涌动,没过了脚踝,没过了膝盖,它把人温柔地推上了沙滩,似乎在告诉你,正午的阳光下,最适合做的,就是放眼远眺。天空中,时而飘过一两朵悠闲的白云,把海与天映衬得更蓝,海鸥骄傲地掠过海面,要告诉人们谁是大海真正的主人。远方海面上,一个个小黑点在逐步地放大,那一个黑点可能是渔舟,满载而归,码头上的买主们早已迫不及待,期待着大快朵颐的时刻的到来;那一个黑点可能是海轮,装载的也许是矿砂,也许是机器,都是老工业基地造血的原料。
六月看海,你应该执着地走近大海,你会被它感染,被它激励。你可以尽情地享受它,尽情地畅想它。这也是一次亲近自然、审视社会、反思人生的机会,决不可再像平时那样因为脚步匆匆而忽略了美景。
范文四:《六月我们看海去》《 六 月 我 们 看 海 去 》 教 案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理解”和“朗诵”作品,在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之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
理解、感受。
组织学生“理解”和“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感情
倾向。
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和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
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六月,我们看海去》内在的情感旋律,把握诗作的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感情
的声音形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和背景
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独有的诗风
格外的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尘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里看到诗人及那个
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二、体味诗的思想内容
1 哪些语句能借助“听觉的想像”体会出青春的活力?
诗歌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 ”, 鲜明
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轻人喧闹的声响的响亮的歌唱,仿佛真的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雀跃着向大海的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接着读下去“我们一群五颜六色风
风火火我们年轻 / 经历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
苦恋”,同样借助听觉想像,我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诗歌的节奏把我们引向了对青春的情不自禁
的赞美,“五颜六色”“风风火火”“匆匆忙忙”“欢欢乐乐”“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是典型的青春特征,
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处不在,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在如
“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让那海天无边的
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 / 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仍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我
们闪光的向往”。
2 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年轻人的自信?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
啊/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哥伦布啊”,“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长大了
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这些诗句里,我们能感觉到一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强
烈自信。
3 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 /
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 / 六月是我们的季
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 /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三、体味诗的艺术技巧
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压韵和语言的
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和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
要是诗行中重复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
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语言组合巧妙。本诗组合巧妙的
语言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多瑙河》乐曲组接在一起,等等;将“看海去”
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到一起,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意。
年轻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
从透明的语言中感受到。
四、小结
这些体现了年轻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
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
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青春的情感在风浪中成熟。在这里“六月”就不单纯是
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而是
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激情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五、作业:
(1)评价手册
(2)预习下课
范文五:六月,我们看海去六 月 我 们 看 海 去
一.课题导入:
青年时代是一个追梦的季节,任何一个青年人都应该有一个心中的梦,并
且要为自己的梦去探索,用热情拥抱梦想,用乐观迎接困难,用真情回应世界,
用自信奔向明天。《六月,我们看海去》就是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对“追梦季节
的青年人”的一个真实写照。
二.作者简介:
潘洗尘,黑龙江人,当代青年诗人,作品有《九月初九的酒》等。
三.背景介绍:
青年一代充满幻想,充满追求。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潘洗尘的《六月,我
们看海去》就反映了青年人的这些特点。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或示范朗读,学生思考并理清课文的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的基本结构
1-13句:现实——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
单纯,真情,自信,乐观,充实,热情,有苦有乐,有追求,有理想,有活力
14-25句:想象——寻梦的感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五.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注意:做好鉴赏指导,即明确本诗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对本诗的特点有一个大
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鉴赏。
(1)象征手法的运用
大海——理想
大海是一种象征,理想的象征。作者笔下的大海,相距遥远壮阔。在大海边上
可以兴奋地同沙滩对话,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可以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这里是
光明的所在,是充满诱惑的地方,是创业的地方,是成就理想的地方,是实现人格
价值的地方。所以,作者笔下的“大海”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这首诗重暗示,重
象征,可以看作是一首借物寓志的佳作。(2)比喻手法的运用
如:“驼铃”、“大海的喧闹”、“坐标轴”等都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使
诗文更加生动形象。
(3)新辞赋体的诗句形式
句子较长,组织严密整齐,并重视诗行大体上的对应。在表现手法上,采用铺
陈渲染,反复咏叹的方法,以达到雄浑,热烈,澎湃的效果,人们称这种诗体“新
辞赋体”。
六.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特别是诗歌的表达形式
和语言技巧,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七.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使
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范文六:六月,我们看海去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
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几种解题格式:
如鉴赏诗歌意象含义:先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如要求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设题方式是: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简单点来说,基本上就这些方法可以了。
诗歌鉴赏技巧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释
(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解答指导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答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例2、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②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2、表现手法:
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情与景关系: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 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虚实结合――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
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白描工笔――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以少总多应具有以下特征: 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具体性: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的,能够限制读者的联想。以小见大是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了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同样,竹中观日、镜中映景、水中倒景,同样具有这种艺术效果。特点:一诗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二写社会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绝句尤适宜用这一手法。
诗中有画 ――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
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该句就运用了夸张和烘托的写法来表现天姥山的巍峨高峻。又如李贺的《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在诗人的眼中茫茫中国大地上的九州成了微不足道的尘烟九点,浩淼无边的东海成了杯中之物,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抒写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抑扬关系――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欲抑先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
3、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首句标目――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序》)。这个“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曲笔入题――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
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