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浅淡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浅淡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第1张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形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情感具有理智性、社会性和易变性等特征,具有激智、动力、调节、感染和移情等功能。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操作系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情感的动力功能表现为:如果动力系统作用大,操作系统的效率就高,学习效果就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情感能调节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焦虑感,它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缓解学习疲劳也有调节作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将情感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法国启蒙思想家曾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而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以情动人的教学可使学生在和蔼可亲的气氛中学习,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将课本知识逐步内化为自身信念。所以教师在注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心理学规律塑造和调节学生的情感,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三个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均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后目标。

教学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行为是个性和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学生的情感活动容易受到情境的暗示和强化。情境即个体所处的一种具有“个性化涵义”的社会心理环境,它能唤起和激发人的某些重要情感,并在不知不觉中使某些情感体验得到强化。作为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安排学生担任某种活动角色,在角色情境暗示下,学生能获得新的角色体验。

创设成功情境,常常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情感。学生从自己所感受到的成功、关心、爱护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关心他人、对人友爱、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等优良的个性品质。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对集体、他人、社会的情感等,往往同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人情冷暖密切相关。可见,情感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情感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情感是影响人格和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学者指出,人对道德信息的接受以情绪活动为初始线索,个人道德的发展最终由个人内部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内在保证。在道德信息组成的因素中,如果抽去“笃信”的深刻情感,抽去强烈的责任心和追求理想的高度热情,道德信念就成了语言的外壳而失去原有意义。

再如,情感对道德行为有引发和调节作用,情感一旦形成定势,就能够维持和深化人的某种行为,以保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把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实现这种转化,正需要借助于情感教育。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付出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会对教师意见和要求产生肯定的倾向而愉快地接受。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和关爱,是赢得学生信任的基础,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师爱还能使学生仿效教师的品德。模仿性是青年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趋向模仿爱他和他所爱的人。学生不仅乐意接受他们所爱慕教师的情操和观点,而且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言论和行动。这样,教师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就成了他们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它能把教师的优良品质印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在情感教育中,教师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的劳动,用充满情感的激励,能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张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尽量地尊重一个人”。中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师第一就是要尊重学生,在这种尊重的基础上再用情感去教育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以说,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师生关系是教学领域里人与人关系的具体化,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关系。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唤起双方心理的“共鸣”和“共振”,在教学中起巨大的相互调节作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已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鸣”“共振”期所给予的教育,学生接受性最强,效果最佳。

在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关系,能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在教学中,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投入的爱。爱的河流是双向流动的,它能够沟通师生思想,协调师生关系,并具有迁移作用,可以产生“教师期待效果”。情感源于需要,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包括安全、爱和归属、自主和承担责任、被尊重和肯定。这些需要的满足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萌发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

情感教育的价值在于:1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意义;2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3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4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5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6完善学生的品德;7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情感教育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都有自尊的体验,从而能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这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因此,情感教育就是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使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及对教师的亲近感,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因此,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小学是小孩子踏入校园环境的第一步,情感教育可以调节小孩子的不适。小学生刚进入校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让他们认识到角色的转换。在家里面,每个小孩子都是宝贝,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要什么有什么。但是进入校园环境,这一点就有改变,进入校园,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公共场所,小学生需要与大家共享资源。这时候情感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老师需要调节小朋友的不适情绪。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应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现在的小学教育当中有一些不好的教育模式,家长与老师都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多学一点知识,忽略了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的特点,也忽略了小学生的情感需求,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地给学生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什么都用分数来衡量,是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的,一个过于严厉的老师或者过于严厉的家长会让小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要穿插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于让学生利用感性认知观察世界,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弥补理论知识的缺陷,让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小学生因为作业太多,压力太大,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自杀跳楼的惨剧偶有发生。从这样的事情当中,我们能够反观情感的缺失就是悲剧发生的源头。此外,情感的缺失可以让学生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无法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所以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情感教育的基础在于师生关系情感教育的基础在于感情的建立,那么在小学教育当中,这种感情,就建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受欢迎的数学老师,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因为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会给他们讲一些笑话,或者给他们讲一些小故事,努力营造课堂愉悦的学习气氛,平时数学老师也很关心学生,会注意到某一个学生是不是生病了,有哪些学习上的问题。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学生是能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的。而这个过程就是在建立与学生的感情,小学生的感情世界非常简单,他们不懂得掩饰,喜欢的就喜欢,不喜欢的就不喜欢,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赢得学生的喜欢,与他们建立情感上的桥梁,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普遍的感知来看,一个赢得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学生都会显得很感兴趣。所以要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利用视频进行情感教育现在的多媒体设备是十分先进的,老师可以寻找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短片给学生看,在视频当中往往有非常具体详细的例子,例如《变形计》,其实里面有很多道理,能够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老师可以结合视频中的事例,跟学生分析,其中的孩子值得学习的地方与需要改正的地方。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做什么事情不能太过于极端,《变形计》中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太好,或者由于家庭条件太差,生活条件的差距很大。在性格养成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老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从而养成良好性格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帮助学生发泄不良情绪小学生其实是非常情绪化的,有些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有些学生的好胜心很强,有些学生的心灵非常脆弱,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性格特点,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面对的是一群学生,而不是一个学生。所以有些时候会顾及不到一些学生的心情和感受,所以有时候会让学生产生不公平的心理,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比如嫉妒、悲观,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梳理这些不良情绪。例如,与小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当中,倾听他们烦恼的事情,不高兴的事情,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写出烦恼,老师去扮演知心姐姐的角色,了解学生的心理。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仔细体会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让这些学生得到关注。这也就是情感教育的意义所在,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发泄自己的情绪,只是需要用一种合理的方式去发泄,坏情绪就像身体里的毒素一样,只有把它排出去了,学生的心理才能健康。老师要负责打扫学生心里的尘埃,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一颗晶莹透亮的心,保留他们的童真。小学生的心不应该有很多戾气,这样会伤害孩子,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没有好处,所以要帮助学生发泄心中不良的情绪。

(四)注重感恩意识培养在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懂得感恩的人,会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小学生也一样,不能因为年龄小,就认为很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对于小孩子的要求都会竭尽所能去满足,有些学生在学校里面专横霸道,就是因为不懂得他人的付出,也不懂得体谅他人,这是不正确的。所以在情感教育过程当中,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其明白父母所有的东西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而后要感谢老师的授业之恩、老师的教导,让学生接受了知识,拥有了认识世界的能力;还要感恩他人的馈赠与帮助,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在生活当中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学会感恩,保持一颗怜悯之心,温柔善良地对待他人,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重视情感教育,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现实的例子,向学生讲解生活道理,及时梳理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学会感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自己的情感体会,学会体谅他人。因为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养成、价值观念的培养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袁兴来小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知识经济,2010,(13)

[2]毛信元,石婷浅析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8)

[3]张文静,李鹰中小学情感培养:内涵、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3,(10)

[4]张淇茹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5]刘奎志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6]高潇怡尊重的教育:美国小学教育实践背后的核心教育价值观[J]中国教师,2014,(3)

[7]陈万栋中西方小学教育惩戒的比较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8]白万姬注重小学教育[J]青海教育,2015,(Z2)

[9]赵申,王永录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

[10]谷金宇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

[11]王淑艳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12]焦淑红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刍议[J]甘肃教育,2019,(4)

[13]包建波浅析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教育的重要性[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7)

[14]赵锋走近理想的小学教育[J]上海教育,2008,(9)

[15]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7)

[16]余慧斌小学情感教育的特点、内容和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1987,(6)

情感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等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情绪所能控制的,因为自己的感情所致,党遇到感情问题的时候,自己却没有能力去解决,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情感教育是非常的正确的,它可以帮助你去解决很多的感情问题,可以更理智的去面对自己的内心,那样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就看的一清二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66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