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在拿着剑打斗,中途男的把女的衣服割破掉下来了了,只剩内衣了。女的一身都是红

外国电影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在拿着剑打斗,中途男的把女的衣服割破掉下来了了,只剩内衣了。女的一身都是红,第1张

  只是他掌力虽雄厚,身法却不甚灵便,虽然他这种足以开山裂石的掌力,已可弥补他身法上的不足;但若真的遇到绝顶高手,便要吃亏,这点他自己也知道的极为清楚,是以他此刻掌掌都是煞招,而且都用上了九成功力,存心将这年纪虽轻,在江湖上却已大有盛名的铁戟温侯丧在掌下。

游戏《黑暗之魂2》宣传CG

游戏采用为新手更容易学习游戏的方式,难易程度将完全任由玩家所选的角色决定。2013年4月,From Software通过IGN独家首度公映《黑暗之魂2》游戏试玩视频及游戏画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2NjQ3MjE2html

直接百度可得,百分百正确

满意请按答题先后采纳~

你的采纳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谢谢!

击剑

击剑简介

[编辑本段]

击剑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穿戴击剑服装和护具,在击剑场上以一手持剑互相刺击,被先击中身体有效部位的一方,为被击中一剑。有多种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并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各种战术取胜。

比赛项目男子有花剑重剑、佩剑,女子花剑、重剑、佩剑。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团体赛为每队3人的队际相遇赛。个人赛先采用分组循环赛,然后根据组内成绩指数排位,进行单败淘汰赛。循环组赛为4分钟内先击中5剑者为胜。单败淘汰赛为每局3分钟,击中剑数累计,先击中15剑者获胜,最多打3局,每局之间休息1分钟。团体赛则根据个人赛成绩,直接进行单败淘汰赛。

击剑历史

[编辑本段]

击剑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早在远古时代,剑就是人类为了生存同野兽进行搏斗和猎食所使用的工具。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剑由最初的石制、骨制发展到青铜制、铁制,最后到钢制,并作为战争的武器,逐步走上历史舞台。击剑在古代埃及、中国、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国家十分盛行。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击剑课,并有剑师讲课。有关古老的击剑形式,在希腊、埃及等国家中的一些历史建筑和纪念碑上都可见到关于击剑的浮雕。

在中世纪的欧洲,击剑与骑马、游泳、打猎、下棋、吟诗、投枪一起被列为骑士的七种高尚运动。为了研究和推动击剑技术的发展,欧洲各国纷纷成立击剑行会(协会和学校)。 西班牙被认为是现代击剑运动的摇篮,第一本击剑书籍就由两位西班牙教练编著。14世纪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一个令人炫目的骑士阶层,他们以精湛的剑术纵横天下,博得了广泛的美誉。此后各国贵族纷纷效仿,一时间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以致于发展到贵族之间解决纠纷,动辄拔剑相向,一剑定生死。

击剑运动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还是在法国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时期。1776年,法国著名击剑大师拉布瓦西埃发明了面罩,这一发明使击剑运动进一步走上了高雅道路。人们戴上面罩、手套,穿上击剑服,就可以安全地进行一连串的攻防交锋。面罩的问世是击剑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法国成为当时欧洲击剑运动的发展中心。

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欧洲盛行决斗。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人们对击剑的爱好和需要,又不至于伤害生命,一种剑身较短并呈四棱形,剑尖用皮条包扎的新型剑被设计出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并得到广泛开展,这便是现在花剑的雏形。从此,在欧洲的习武厅、击剑厅及专业学校里,花剑的击剑方式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

热衷于决斗的绅士和贵族从1885年开始,在习武厅进行练习时,使用三棱形剑,交锋不限制部位,这就是延续至今的重剑。

18世纪末,匈牙利人对东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骑兵用的弯型短刀,进行了改革,于剑柄上装配了一个象弯月形的护手盘,在击剑时可以起到保护手指的作用。后来,意大利击剑大师朱赛普拉达叶利将它进一步改进,使它能在击剑运动和决斗中使用,并根据骑兵作战的特点,规定有效部位为腰带以上,这便成为现代佩剑的前身。至此,人们在从事击剑时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花剑、重剑和佩剑。

19世纪初,在法国击剑权威拉夫热耳的倡议下,将花、重、佩这三种不同式样的剑的重量再加以减轻,同时对一些技术原理及战术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在一些欧洲国家经常开展竞赛活动。击剑运动由此逐渐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竞赛项目,并最早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员。

现代击剑运动是奥运会的传统项目。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上就设有男子花剑、佩剑的比赛。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届奥运会上增加了男子重剑比赛。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第8届奥运会上又增加了女子花剑比赛。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女子重剑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佩剑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被正式列为奥运会项目。

1913年11月29日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国际击剑联合会。1914年6月在巴黎通过了《击剑竞赛规则》,从而使击剑运动竞赛趋向公平,合理。

1931年,重剑比赛开始使用电动裁判器。1995年,电动花剑裁判器也运用于比赛。1989年,佩剑比赛开始采用电动裁判器。电动裁判器的发明也是现代击剑运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使击剑比赛更加公平,同时推动击剑技术向更新的高度发展。

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匈牙利在不同时期,都是击剑强国。引领着世界击剑运动发展的潮流,并各自代表一个古典的击剑流派,其基本技术动作和战术打法风格都有明显的差异。近50年来,击剑技术动作和战术打法风格有了迅速的发展。

比赛器材

[编辑本段]

重剑:击剑运动器械之一。由剑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全长不超过110厘米,重量不超过770克。剑身为钢制,长度不超过90厘米,横截面为三棱形,剑身的宽面最大为24毫米。剑柄长度不超过20厘米。护手盘为圆形,深度为3-55厘米,直径最大为135厘米,偏心度最大为35厘米。

花剑:中国曾称“轻剑”,1973年改现名。由剑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全长不超过110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剑身为钢制,长度不超过90厘米,横截面为长方形。剑柄长度不超过20厘米。护手为圆形,装于剑身与剑柄之间,直径不超过12厘米,禁止偏心。有电动花剑和普通花剑之分。前者剑身前端包有15厘米的绝缘物,剑柄与剑身、护手|盘绝缘;后者剑头直径在55—7毫米之间,长约15厘米。运动员在比赛中只能刺,不能劈打。

佩剑:中国曾称“花式剑”,1973年改今名。由剑柄、剑身、护手盘组成。全长不超过105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剑身为钢制,长度不超过88厘米,有刃与背,横截面为形。剑柄长度不超过17厘米。护手盘为圆形,大小以能沿对角线放进15厘米×14厘米长方形的检验筒中为准。

击剑分项

[编辑本段]

花剑

分男子和女子,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比赛时,只准刺刺对方躯干有效部位,不可劈打。正式比赛使用电动花剑,运动员有效部位穿金属背心,当击中金属背心时,电动裁判器显示彩灯;击中无效部位显示白灯。互相击中时,主裁判按优先裁判权原则进行判决。若双方同时进攻,并同时击中(或一方击中)无效部位,不作判决,比赛继续。由于花剑轻巧,有效击中面积小,因此对技术、战术尤为讲究。

1955年起使用电子裁判器。奥运会有男子个人(1896年列入)、团体(1904年列入),女子个人(1924年列入)、团体(1960年列入)4个比赛项目。

重剑

分男子和女子,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比赛时运动员全身都是有效部位,只准刺,不准劈打。是最早采用电动裁判器的击剑运动项目。双方在1/4秒内同时击中为“互中”,一方超过1/4秒以后击中,电动裁判器只显示先被击中一方的灯光。现代项运动比赛中,击剑项目为重剑,并以击中一剑决胜负。由于有效部位大,无优先裁判权规则,故运动员在比时比较谨慎,重视时机的选择。

奥运会有男子个人(1900年列入)、团体(1908年列入),女子个人(1996年列入)、团体(1996年列入)4个比赛项目。

佩剑

击剑运动比赛项目之一。分男子和女子项目,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比赛时以劈为主,也可刺,腰部以上(包括头部和股)为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穿金属衣和戴金属面罩。击中有效部位时,电动裁判器显示彩灯;击中无效部位时不显示灯。互相击中时,主裁判按优先裁判权原则进行判决。若双方同时进攻,并同时击中,不作判决,在原地重新开始比赛。由于动作幅度较大,进攻速度快,威胁力强,对运动员步法的灵活性和战术快速应变能力等要求高。

1989年起使用电动裁判器。奥运会有男子个人(1896年列入)、团体(1908年列入)、女子个人(2004年列入)、团体(2008年列入)4个比赛项目。

团体赛

击剑运动团体比赛。每个队由3名队员组成,其顺序由队长决定。允许有替补队员。队与队之间的相遇,须打满9场,每场限时4分钟。第一场打到5剑,第二场打到10剑,第三场打到15剑,……以此类推,至第九场打到45剑。如果4分钟结束,接力规定的比分未达到,则下一对队员从原有的比分开始继续比赛。先胜45剑的队或在规定时间结束时获胜剑数多的队为胜队。如果1名队员和1名替补队员弃权或被开除,则该队为负。在最后一场接力的规定时间结束时,双方比分相等,则抽签决定优胜权,随后加时1分钟,由最后2名队员决一剑。

击剑规则

[编辑本段]

悉尼奥运会举行前,国际击剑联合会向外界宣布,击剑比赛将首次使用无线频率探测器计算有效点击数,以此取代流行了半个世纪的电子仪器。

击剑是双人比赛,比赛中,一方用剑尖刺击对手,使剑尖准确无误地刺在有效部位并具有刺入的性质。最后有效点击数多的一方为胜。按规则,循环赛在四分钟内五次击中,淘汰赛在九分钟内十五次击中。最先击中对方达有效次数,或时间到后击中对方次数多者为胜。团体赛,最先击中对方达45次的团队为胜。

击剑运动有三种武器:重剑、花剑、佩剑。三种武器的有效击中点及比赛规则亦有不同,故每种武器都有其竞技特点。相比而言,花剑更具运动性,佩剑速度最快,重剑则更需要技巧和准确性。

1预备

比赛在一点五到一点八米宽,十四米长的剑道上来进行。当裁判宣布准备比赛时,双方队员在离中心线两米处紧急就位。队员们应该侧身站着,手中剑必须指着对手,未握剑的手靠在背后。运动员每得一分都得回到这个姿势重新比赛。

2得分

使用重剑、花剑、佩剑击中,就是用剑尖刺击对手,使剑尖清楚地、准确无误地刺在有效部位并具有刺入的性质。到达对手身体的任何部位的击中,都是有形的、实体的、实质性的击中。为了使之成为有效的击中并得分,落点必须在有关剑种规定的有效部位内。

重剑是完全刺击武器。只有剑尖击中有效,剑身横击无效。击中有效部位包括全身即:躯干,腿脚,手及臂以及头盔。与花剑及佩剑不同,重剑每次击中都有效。若双方在四分之一秒内相互击中,双方各得一次击中数。最容易被击中的部位是手。所以,重剑比赛需高度准确性,攻击对方的好机会常常是当对方开始攻击的时候。两位选手的剑尖分别装有红光和绿光探测器。击中发生时,剑尖会产生一束强光。

花剑是完全的刺击武器。只有剑尖刺中才有效,剑杆横击无效。有效击中部位是上身。击中有效部位由金属衣裹覆,这样,电子仪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无效击中。花剑比赛也讲究击中优先权。先攻击而击中者得分。被攻击者须先做出有效抵挡动作后再进攻击中才有效。双方同时击中均不得分。在此情况下,击中优先权很难区分,如有时剑触及手臂,在花剑中是无效部位。

佩剑是既劈又刺的武器。在实战中,以劈中得分为多。击中有效部位是上身,头盔及手臂。击中有效部位由金属衣裹覆,这样,电子仪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无效击中。佩剑比赛也讲究击中优先权。先攻击而击中者得分。被攻击者须先做出有效抵挡动作后再进攻击中才有效。双方同时击中均不得分。佩剑速度最快也往往用得时间最短。

如果电子仪器显示一位队员得分,裁判会当即中止比赛,双方队员预备后继续进行比赛。

3平局

在九分钟内,如果双方平分,那么将加赛一分钟,使用突然死亡法。为了防止双方过分防守,加赛前抽签决定如果加时赛中双方都未得分,那谁会是胜者。

4团体比赛

团体比赛,每一位选手与对方的三位选手轮流比赛。先获得5分的选手为胜,然后选手交叉进行比赛,最先获得45分的团队为胜。

5犯规与处罚

比赛重新开始后,一般情况都是从同一地点开始比赛(判罚丧失场地除外)。判罚丧失场地一般是把比赛的现场向犯规的团体移一米。如果选手的双腿都触底线,将被罚击中一剑。

警告后,重犯同一错误,也会被罚击中一剑。象在佩剑中的冲刺冲撞,在花剑中故意做身体接触,在重剑中推挤对手也属于故意身体接触行为。都会被罚击中一剑

转身背向对手、剑尖在场地上非法拖划和重刺或者用不持剑手遮盖避免被击中都是犯规行为。第一次给以黄牌警告,如果再犯,将出示红牌判罚被对方击中一剑。对那些更为严重的犯规,比如报复与粗暴冲撞以及与对手串通舞弊,将会直接出示黑牌驱逐出场。

观赛礼仪

[编辑本段]

击剑比赛和任何体育竞赛一样,都是需要运动员与观众进行互动的竞赛项目。观众良好的行为举止,不但有利于顺畅地观看比赛,而且有助于运动员在场上保持良好的比赛情绪。

(1)观众进入和退出场地时要有序,一般要提前到达场地,这是对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最起码的尊重。

(2)玻璃瓶、易拉罐饮料都是不允许带进场地的,只允许带软包装饮料进入场馆。退场时,垃圾要用方便袋或者纸袋自行带出。

(3)比赛场内禁止吸烟。

(4)在比赛开始时,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要吃东西或互相聊天、大声喧哗。

(5)不能在击剑场馆内使用闪光灯。

(6)手机要关机或设置在振动或静音状态。

(7)运动员发挥得好,观众要鼓掌;发挥得不好,也要给予运动员支持和鼓励,不能喝倒彩。裁判员不仅是场上的执法官,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比赛进行的节奏和气氛。当双方运动员交锋结束,裁判员下达“停”的口令时,观众应保持安静,倾听裁判员的判罚之后,观众可为双方运动员鼓掌加油。当裁判员下达实战开始口令时观众应保持安静,使运动员能听清裁判员下达的每一个口令,以免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

(8)比赛结束后,为优胜者颁发奖牌同时演奏其国歌,这时观众应全体起立并肃静。

中国击剑运动发展

[编辑本段]

中国击剑运动启蒙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前苏联专家赫鲁晓娃在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开设击剑专修课,开始把击剑运动引入中国。

1959年,在第1届全运会上击剑被列为表演项目;在1965年第2届全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73年,中国击剑协会成立,同年加入亚洲击剑联合会。1974年加入国际剑联,这标志着我国击剑运动走上国际舞台。

1978年3月,我国击剑选手栾菊杰在西班牙马德里第29届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在持剑手臂严重受伤的情况下,奋力拼搏,战胜强手,夺得亚军。这是中国击剑的历史性突破,在世界击剑界引起了轰动。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栾菊杰又不负众望,一举夺得女子花剑冠军,再一次轰动世界击剑界。1992年,在第25届奥运会上,王会凤夺得女子花剑亚军。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男子花剑“三剑客”夺得男子花剑团体亚军。在2004年第28届奥运会上,谭雪夺得女子佩剑亚军、王磊夺得男子重剑亚军,男子花剑“三剑客”再一次出征奥运会又取得男子花剑团体亚军的骄人战绩。2006年10月都灵击剑世界锦标赛,王磊夺得男子重剑冠军,女子重剑取得团体冠军,这是中国击剑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突破。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仲满夺得的男子佩剑个人赛冠军则是中国在男子项目上取得的一次伟大的进步。这是24年以来中国再次获得击剑奥运金牌。也是本次北京奥运会最闪耀的一匹黑马。

中国击剑队介绍

[编辑本段]

从中国首次参加的1984年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6届奥运会上,中国击剑的金牌纪录仍然停留在1984年写着栾菊杰名字的那枚女子花剑上。

栾菊杰的那一剑,打开了中国击剑走向世界剑坛的大门,在欧洲长久统治的击剑舞台上,中国人开始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等一系列国际重大比赛中争金夺银,但遗憾的是,奥运会的击剑金牌榜已经24年没再出现过中国选手的名字了。

不管怎样,在北京奥运会上,拥有主场之利的中国剑客已经肩负起终结24年奥运无金的尴尬历史,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伟,不止一次向外界透露出我国击剑在北京奥运会有望争金的重点项目,分别是:女子佩剑、女子重剑和男子花剑。而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重剑银牌和在前年都灵世界击剑锦标赛上夺得中国击剑历史上第一枚男子重剑世锦赛金牌的选手王磊,同样被寄予厚望。但令人欣慰的是,2008年8月12日,在北京奥与会的赛场上,中国选手仲满在男子佩剑个人赛决赛中战胜了法国选手洛佩,夺得了男子佩剑个人赛金牌,这也是中国击剑队获得的首枚男佩奥运金牌。

夺金点1:女子佩剑

代表人物:谭雪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击剑队最寄予厚望的是女子佩剑,就连国际剑联主席勒内·豪克在去年的曼谷大运会上评价中国队时也认为,他印象最深的是女子佩剑的谭雪。

尽管法国人克里斯蒂安·鲍埃尔出任中国男女佩剑队主教练后,不仅让中国佩剑队的成绩有了飞跃,而且还让中国女子佩剑队的整体实力有所提升,更有赵媛媛、包盈盈和黄海洋等后起之秀的涌现,但说到奥运夺金,中国女佩还是要寄望谭雪。

这位在2002年世锦赛上为中国击剑获得第一枚世锦赛金牌的选手,以左手持剑、进攻为主、成功率高的特点,已成为中国击剑队的****。但现实情况却不乐观,从2006年冬训开始,腰伤一直影响着谭雪的训练,致使谭雪缺席了该年国内的全部比赛。

直到去年,谭雪才以世界杯四项分站赛冠军和一项团体赛冠军高调复出,为第二次冲击奥运会冠军增添了砝码,如果能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调养到最佳状态,吸取在最近几次大赛中失利的教训,相信今年24岁的谭雪将会在家乡人民的助威声中,借助主场之利向这枚期待已久的金牌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不过,即使在实力有保证的情况下,谭雪要想夺金也不是十拿九稳。击剑比赛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赛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回想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佩剑的决赛,谭雪在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后,竟然意外地输掉了最后的决赛,给自己雅典之旅留下了遗憾,这样的一幕希望不会在北京重演。

夺金点2:女子重剑

代表人物:仲维萍

中国女子重剑团体曾经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优势项目,2003年7月20日,由沈巍巍、李娜、仲维萍和张莉组成的中国女子重剑队在女子重剑团体世界杯赛中荣获冠军,捧起中国女子重剑队历史上第一个团体冠军奖杯;2006年都灵世界击剑锦标赛上,中国女子重剑队夺得女子重剑世界冠军,创造了中国女子重剑新的历史。

但在2006年4月,国际剑联决定修改北京奥运会的击剑项目设置,女重团体落选北京奥运会。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女子重剑项目上又少了一个传统的优势项目。

目前中国女子重剑队由四名队员组成,他们是仲维萍、李娜、张莉和骆晓娟。但按照规则,没有团体赛的剑种,每个国家最多只能有两个女重参赛席位。也就是说,两个参赛名额将在上述4人中间产生。不出意外的话,仲维萍将铁定拿到其中一个参赛席位。

作为2006年世锦赛团体冠军成员,而且还在多哈亚运会拿到银牌,再加上世界杯分站赛也有过夺冠经历,仲维萍的实力是不用怀疑的。唯一令人担心的是她的不稳定性。就连仲维萍自己也承认,影响自己在奥运冲金的关键因素还是心态不过关,“与国内比赛不同,国际赛事高手更多,因此也就更容易患得患失。”看来,要战胜对手,必须先战胜自己。

夺金点3:男子花剑

代表人物:雷声

男子花剑,算得上是中国击剑队心中最痛。由于裁判的问题,叶冲、董兆致和王海滨组成的“男花三剑客”在2000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奥运会冲金未果,失去了这枚早该属于我们的金牌。到了2006年4月,男子花剑的团体项目和女子重剑一样受到了“裁剪”,让中国击剑队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夺取男子花剑团体金牌的愿望了。这也成为了我们在奥运会上一个没有办法弥补的遗憾。

没有团体项目的金牌,但个人项目的金牌依然是我们不会放过的目标。虽然“三剑客”在雅典奥运会结束后选择了相继退役,但是,以小将雷声为代表,和张亮亮、雷声、朱俊、黄良财一道被喻为“五小剑客”的男子花剑选手扛起了中国男子花剑冲击奥运金牌的重任。

小将雷声是去年中国男子花剑最大的发现。四次征战世界杯分站赛两度夺杯,另有一次跻身八强。在他参加的一系列比赛中,雷声连克众多国际级名将的经历,也增加了他在日后参加比赛时与名将对抗的信心,他将是中国男花冲金的头号剑客。

在“五小剑客”中资历最老的要数参加过2000年奥运会的吴汉雄。身高188米的他在比赛中头脑清晰,战术运用灵活,而且有着比较丰富的大赛经验,本该在老“三剑客”隐退之后挑起中国男子花剑队冲击奥运会金牌的大旗,但由于近两年状态下滑厉害,世界排名也已经从两年前的第7位下滑到目前的第53位,除非在余下的不到半年的备战期内重新找回状态,才有希望在北京奥运会上重现昔日的辉煌。

夺金点4:男子重剑

代表人物:王磊

在男子重剑项目上,中国队没有团体优势,主要还得看雅典银牌得主王磊的个人表现。尽管在中国击剑队公布的三个争金夺牌的重点项目上,并没有男子重剑,但并不代表王磊会被忽视。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伟透露:“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视王磊为一匹黑马,希望他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在上届雅典奥运会的男子重剑比赛场上,王磊以“黑马”之态杀进了最后的决赛,虽然没有夺得最后的金牌,但是足以证明他在这个项目上的不俗实力。在2006年都灵世锦赛上,王磊再次收获了一枚世锦赛金牌,这足以证明他取得的胜利绝不是偶然的。

状态的起伏不定,是王磊冲击奥运金牌的最大拦路虎。尽管“内战外行、外战内行”一直是他的特有标签,但在去年的男子重剑巴黎世界杯的比赛上,王磊就因状态不佳而止步32强之外。奥运会4年才一届,只有做到万无一失才能确保金牌的取得,任何的闪失都有可能葬送夺金的大好前程。王磊过去一年的低迷状态,不禁让人为他能否在奥运会找到“外战内行”的感觉担心不已。

不过,击剑队还是对王磊充满信心的,王伟就表示,王磊的低迷只是正常的状态起伏,经过调整会有好转的,“王磊的情况和一般的选手不一样,他的状态有阶段性的变化,在国内比赛有时会比较吃力,我们都说他是‘内战外行、外战内行’,我们也正在摸索他的个人运动规律,希望他能够在北京奥运会发挥出最佳状态并问鼎。”

女佩夺金希望最大

面对2008年奥运会夺金的目标,中国击剑队的路并不好走。这一点连中国击剑队领队王健都承认,北京奥运会的目标肯定是夺金。但拿多少,目前只能说,有希望而无把握。

摆在中国队面前的争金对手依然很多:不说欧美等传统强敌实力雄厚,现在亚洲兄

弟韩日也在追赶迅速,不可小觑。再加上击剑项目的临场偶然性极大,胜负就在毫厘之间。因此,冷静分析强敌、发扬我方特长,力求做到对任何可能阻止我们夺冠的不利因素都不掉以轻心十分重要。

手握男花、男重以及女佩、女重等多个夺金点,中国击剑队夺金前景并不小于前几届。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中国击剑队能在家门口夺回久违的奥运金牌。归根到底,还是尖子选手偏少。

这也是中国队和欧美强队之间最大的差距。人才厚度不够,夺金的重任将寄托在某个重点队员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运动员承受压力过大。而一旦出现伤病因素,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即使是夺金希望最大的中国女佩,虽有名将谭雪压阵,但美国队就有沃德、扎古尼斯、雅各布森三名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尖子剑手,三人均具备夺金实力,美国人在2008赛季前两站世界杯分站赛中拿下三枚金牌,绝非偶然的事情。

中国击剑奥运奖牌榜

[编辑本段]

金牌

1984年 栾菊杰(女子花剑个人)

2008年 仲满 (男子佩剑个人)

银牌

1992年 王会凤(女子花剑个人)

2000年 王海滨、叶冲、董兆致(男子花剑团体)

2004年 王海滨、董兆致、叶冲、吴汉雄(男子花剑团体) 王磊(男子重剑个人) 谭雪(女子佩剑个人)

2008年 谭雪、倪红、黄海洋、包盈盈(女子佩剑团体)

铜牌

2000年 杨劭琦、梁琴、李娜(女子重剑团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69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