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做过什么官?他为何要周游列国?其遭遇如何?

孔子一生做过什么官?他为何要周游列国?其遭遇如何?,第1张

定公九年,孔子五十二岁,被任命为中都地方的宰官,只一年时间,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远近各国听到这个消息,都来参观,并且向他请教。第二年,他被升为司空,专管全国建设。不久调任司寇,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那年,齐鲁两国在夹谷地方有场和平会议。齐国出席的是齐景公和宰相晏婴。鲁国出席的是鲁定公和宰相季桓子,孔子随行。两国国君会见,互相行礼,然后献酒,齐国的司仪忽然高喊:「请奏四方之乐。」于是有些夷狄的人拿着旗帜,长刀,盾牌,奏着乐,聒噪地进了会场。孔子看情形不对,登上台阶说:「今天是两国君主亲善友好的大会,为什么用夷狄的乐队扰乱会场,违犯礼节?请问齐国的执事如何处理?」 齐国的官员吓得没有主意,齐景公也知道孔子不肯马虎,于是把那个歌舞队赶了下去。过了一会,齐国方面又有一队耍把戏的人,拿着长短武器进来表演,孔子立刻大喊道:「和国君开玩笑的,依法应该斩首,执法官在那里?」齐国的执法官,没有理由搪塞,就叫武士把那一批玩杂耍的拉出去统统斩首。齐景公带来的人,本想用武力胁迫鲁国,提出土地的要求,可是没有机会占一点便宜。齐景公为了表示歉意,自动把从前夺取的三个城市还给鲁国。鲁定公十二年的夏天,孔子开始清除鲁国的恶臣三桓氏,那就是揽权乱政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要解除他们的武装,拆掉他们养军队的三个城市。他先让子路去劝告季孙氏:「邑有城池之固,家有甲兵之藏是最危险的事,臣下其所以会叛变,大多是由此而起,最好把城池拆掉。」季孙氏采纳了他的分析,便自动把城池拆毁。而叔孙氏的力量最弱,不敢反对,也把藏兵的城池拆除了。最后剩下孟孙氏,由于家臣反对,不愿意听命令,鲁定公看他推三阻四,于是亲率大军制裁,可是没有成功。这件事情最感震惊的是齐景公,担心孔子继续执政,鲁国一定会强大起来,就想了一个歪主意。他们挑选了八十个美貌善舞的女子,三十乘装饰华丽的马车,派人送给鲁定公。并且买通了季桓子。鲁定公听信了季桓子的建议。收下 和马车,以后便沉醉在美色和歌舞里,一连三天不处理国事。孔子眼看公权力不张,国君越来越荒唐,于是离开鲁国,开始他国外十四年的流浪生活。他们第一个目的地是卫国。他们在卫国住了十个月,也见过卫灵公,可是没有受到重用,于是离开卫国,朝南方的陈国出发。中经过宋国的匡城,师生们忽然被一队士兵给围住了。后来一问,才知道当地人把孔子误认为鲁国的阳虎。后来孔子师徒只好又折回卫国。卫灵公新娶了一位夫人,名叫南子,她德性不好,曾经唆使卫灵公把儿子逐出国外。南子派人通知孔子见面,孔子只好去一趟。过了个把月,卫灵公和夫人同坐一辆车,宫官雍渠陪侍左右,出了宫门,要孔子坐第二部车子跟着,大摇大摆的从市上走过。孔子感慨的说:「我还没有过爱慕德行像爱慕美色一样热切的人哪!」于是对这里的一切感到厌恶失望,就往曹国去了。有一次,他们经过曹国,宋国,好不容易到了郑国,大家走散了,孔子在城外等弟子到来。这时候,子贡在郑国城里找老师,一个路人说:「东门外有一位老人,他的额头像尧,颈像臬陶,肩像子产,腰部以下比禹短三寸,那一副不得志的样子,跟丧家的狗差不多,那大概是你的老师吧!」后来孔子听到子贡说起来,笑道:「胡乱描述我的外貌,倒还不怎么样,把我说成丧家的狗,可真是形容得好啊!」 孔子听说楚昭王很开明,就打算到楚国去,这中间要经过蔡国,可是他们迷了路,不知道渡口在那里。孔子就叫子路去问路,子路和两个农夫纠缠了半天,不但没有结果,反而被奚落了一顿,生气的回到车边。孔子听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拍拍子路的肩膀,低声说:「他们隐居在乡下过着避世的生活,固然是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的办法,不过人既然到这世上来,就应该为人群出力做事,吃一点苦也是应该的。」 孔子六十三岁,准备从陈国经过蔡国要到楚国去。陈蔡两国虽然不重用孔子,但是也不希望他效劳楚国,于是派了很多人把孔子围在野外。包围孔子的人,没有加害孔子,只是使他们师徒无法行动。过了四五天,随带的干粮快吃光了,大家就改成一天吃一餐。他们又饿又累,没病倒的也打不起精神,唯独孔子和平常一样,还是读书唱歌。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非常欣赏他,可是孔子的名气太大了,有些大臣认为孔子会影响他们升官发财,便在昭王面前乱说坏话,而昭王正在病中,并且不久又死掉了。遭遇到这样的变化,孔子师徒感到前途茫茫,最后决定再去卫国一趟,这是他第五次到卫国了。就在这个时候,鲁国和齐国发生了战争,孔子的学生之一冉求,领兵作战,很快击败了齐兵,获得胜利。冉求很谦虚,把一切荣耀都归于老师。于 是季康子马上派人到卫国迎接孔子,孔子离开故乡已经十四年,接到鲁国聘用的消息,很是高兴,满怀希望的归国。那年他六十八岁了。

有关孔子的小故事(精选17篇)

 故事,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孔子的小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的小故事 篇1

 孔子有一个儿子,出生时正逢鲁昭公赐给孔子一条大鲤鱼,孔子感到很光荣,便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以示纪念。伯鱼是孔子唯一的儿子,但是孔子并不溺爱他,从小就教导他、督促他要勤奋学习。

 有一天,孔子把伯鱼叫到身边,问他说:“《诗经》中的《周南》、《召南》这两部分你学过了吗如果不学这两部分,就如同面抵墙壁时走路,根本迈不开步子一样啊!”伯鱼连连称是。

 有一天,孔子一个人站在庭院之中,伯鱼从孔子旁边快步走过,孔子忙叫住他问:“你学了《诗》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孔子就教导他说:“不学《诗》,你就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别人就无法明白你的意思。”伯鱼退下去后就遵照父亲所说的话,开始专心学习《诗》了。

 又有一天,孔子又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伯鱼又快步从旁走过,

 孔子又问他说:“伯鱼,你学《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学。”孔子便对他说:“不学习《礼》,你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啊! ”伯鱼退下去后又去认真学习《礼》。

 孔子认为,不学礼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更谈不上为社会、国家尽力了。孔子要求儿子懂礼貌、遵纪守法,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对人对家对社会都应当有爱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而且应当重义轻利,不要斤斤计较。在家孝敬父母、勤俭持家,在外谦虚诚实,遵守公德。这样,礼义统领天下,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能兴旺。

孔子的小故事 篇2

 孔子乘着马车周游列国,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用土圈成一座城,自己坐在里面不动。孔子坐车行到跟前就问:你看见马车来了,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

 孔子乘着马车周游列国,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用土圈成一座城,自己坐在里面不动。孔子坐车行到跟前就问:“你看见马车来了,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说:“从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一听这孩子讲得很有道理,便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答:“我叫项橐。”

孔子的小故事 篇3

 一日,孔子闲居无事,在室内演琴自娱。弟子曾参、子贡,坐在外厅,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咦!怎么会是这样呢老师的琴声里,怎么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接着,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后来,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篇》说: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动于衷,体现在外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有文理,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在动荡的乱世,流行的音乐,往往会充满着怨恨与愤怒。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政令不畅,上下乖离的境地。而一个接近亡国的世道,它的流行音乐,会弥漫着哀伤与忧思。它说明此时的人民,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忆往事,来慰籍自己。所以,声音之道,与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孔子的小故事 篇4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孔子的小故事 篇5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孔子的小故事 篇6

 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孔子的小故事 篇7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孔子的小故事 篇8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孔子的小故事 篇9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够坐地上,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铭。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够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孔子博闻多识,他在鲁桓公庙虽然第一次见到宥坐,却早已知道它的特点,且立即让学生当场实验和讲解施教。这件事不仅反映出孔子知识渊博,同时映了孔子重视实践教育,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的小故事 篇10

 在孔子被围困于陈蔡之地时,太公任去看望他。太公任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用心是装扮得很有才干以便惊吓普通的人,注重修养以便彰明别人的浊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所以总不能免除灾祸。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闻名于世,你为什么偏偏喜好名声呢?”

 孔子听后内心受到极大震憾,于是辞别朋友故交,离开众多弟子,逃到山泽旷野,穿兽皮麻布做成衣服,吃柞树和栗树的果子。曾达到进入群兽不乱群的`地步。这次经历可谓是孔子的“壮举”。因为在此之前,孔子认为君子是耻于与禽兽为伍的。但为了能够得道,也不得不有病乱投医,弃礼归野,在与自然的交合中感受自然之性。

孔子的小故事 篇11

 一次,孔子坐着马车经过一条小路,半路上遇到一个孩子用泥土堆了个城堡,挡住了去路。孔子就问他:“你不让路,我怎么过去呀?”小孩说道:“从来只有马车给城堡让路的,哪有城堡给马车让路的?”孔子没想到这小孩这么会说话,非常吃惊,就表扬他说:“想不到你小小年纪,懂的事情可真不少。”小孩回答:“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水,兔子生下来三天就会在地上跑,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么大小之分吗?”孔子听了这话更是钦佩,忍不住感叹道:“真是后生可畏啊!”

孔子的小故事 篇12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呀!”他心想:“你大概要提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说:“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弟子心想:“我赢定了。”

 他正准备带客人去见孔子,恰好孔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客人一眼,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惊呆了。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就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就算和他吵到晚上也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这个故事其实对于我们教育学生或者面对生活,都极有意义!

孔子的小故事 篇13

 当初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一条规定,即是凡是到外国旅游时,看见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能够花钱将其他赎出,回到鲁国后,到国库报账,国库依价归还。而孔子有一名学生,在国外时真的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因此他将他赎出。但赎出来后,他并未去国库报帐,百姓都在议论这人品格高尚。而当孔子知道了后,大骂了这名学生一顿,说学生做了错事。别人很奇怪,做了好事,又将人救出,还不去报帐,这不是做了件好事吗?但孔子说看问题不可以这样看,因此这种做法,会妨碍了许多奴隶被赎出。

 因此这人回来后并没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来是想去赎他出来的,可是一想,我赎了后,若去报帐,别人肯定要议论:以往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好。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人就可能会装作没有看见,不去赎人了。因此,此做法就阻碍了许多鲁国奴隶被人赎出,是错误做法。

孔子的小故事 篇14

 孔子幼年丧父,受尽磨难,却一直有慈母颜徵守护在身边,尽管环境困苦,母亲却一直都教导孔子要做一个心存理想、不断进取的人。

 母亲日夜为家务操劳,终因体力不支,病倒了。可是,就在母亲卧床休息的第四天,孔子就被母亲逼着上学去了。但每天放学后,他都会早早回家,一进门就忙着刨地、浇园、垫猪舍、喂鸡、烧火、扫地,夜间则和养病的母亲一起编草鞋。母亲责怪他学习没有以前用功,孔子微笑着解释说,在乡校里读了一天书,脑子里混得像一盆糨糊,现在正需要休息,再说,干着活也能思考问题,也能背书。

 孔子虽然年纪轻,但干起活来非常细致,干什么像什么,速度有时比那些经常做家务老手还快。母亲的重担被孔子接去了许多,得到休息的身体也一天天在恢复。

 母亲颜徵在病中也未闲着,常常打起精神支撑着坐起身来,给儿子做了一件新上衣,准备过年穿。这天傍晚,新衣服做成,孔子放学回家,刚想抓起扁担去挑水,颜徵就扯着儿子的手进了里屋,喜形于色地说:“来,丘儿,试试娘给你做的这件新上衣合身不?”

 孔子见母亲今天特别高兴,乘机告诉她说:“娘,从明天起,孩儿不再上学了。”

 “这是为什么?”颜徵吃了一惊,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

 “乡学里的先生尽是些迂腐老头,”孔子解释说,“满腹空空,教起书来比娘也相差很远……”

 “胡说!”母亲颜徵打断了儿子的话,“小小年纪,就这样骄傲自满,竟然连先生也不放在眼里。”

 “就是嘛,先生还特别懒,根本不让提问,你一问,他就吹胡子瞪眼睛。自打进了乡学,孩儿什么新知识也没学到,尽是自己温故而知新。”小小孔子不服气地辩解着。

 母亲不相信孔子的话,于是找来邻居家的孩子曼父,询问乡学教书先生的事情,曼父也不喜欢乡学里的教书先生,就把学校里的情况讲给颜徵听,颜徵于是相信了儿子讲的话全是实情。

 即便是这样,母亲也不同意儿子请求,她心平气和地对孔子说:“不上学怎么能精通‘六艺’呢?不精通‘六艺’,将来何以能出人头地呢?”

 孔子告诉母亲,自己可以跟曼父哥学赶马车,跟吹鼓手学音乐,到校场去练习射箭。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本领,不像在乡学里,先生尽是纸上谈兵,什么也不会干,连长鞭都甩不响,更不用说驾驭烈马了。他还打算到叔孙氏家里去放牛,因为他们家里有好多好多的藏书,可以借来阅读。白天的时候,把牛赶到牧场里,让它们吃草,自己就可以以草地为课堂,读书学习。旷野里的空气新鲜,又没有同学吵闹干扰,学习效果将比在课堂上好得多。再说,从事这些活动,也可以体验人生哲理,为将来入世做事奠定基础……

 颜徵静心地听着儿子的讲述,心底泛起了一股热浪,眼圈湿润。她知道,儿子这是为赚钱糊口,为自己分担忧愁,使自己今后少吃苦,才将辍学说得这样天花乱坠——儿子长大了,知道体贴疼爱母亲了,她心里感到无限欣慰……儿子的话确有道理,如果这样做,自己的处境,这个家庭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变,有所好转。然而,这是断然使不得的,她说:“丘儿,娘知道你这一片赤子之心,可是,咱不能那样做。咱孔门是贵族出身,虽说后来败落了,可你父亲还是一个陬邑大夫,他的儿那样做。咱孔门是贵族出身,虽说后来败落了,可你父亲还是个陬邑大夫,他的儿子怎么能去干那些卑贱之事呢?孩子,只要你将来能成大器,娘再苦再累,心里也甜呀!……”母亲边说边扯起衣襟擦那湿润的眼角。

孔子的小故事 篇15

 其实,孔子何尝不知道放牛、当吹鼓手之类的事情与自己的身份不符呢?家庭的熏陶、乡学的教育、社会的习染,早已在他心灵深处形成了贵族阶级的等级观念。然而,面对积劳成疾的母亲,面对无米下锅的生活困境,他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呢?孔子知道,要想说服母亲不去上学是不可能的,只好用善意的谎言暂且瞒过母亲。

 从此,孔子真的到叔孙氏家放牛去了,而且他与人家讲定条件:他为叔孙氏家放牛,叔孙氏家中藏书任他借阅。

 这可是一个奇怪的“条件”,孔子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一方面在天地间饱览壮美河山,感受大自然所赐予的妙趣横生的景致,一方面又不间断地读书学习,让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向前迈进。

 牧童们都愿与孔子结伴放牧,一则因为他身材高大,被誉为“长人”,力大无穷,和他在一起,便没有人受欺侮;二则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特别是他腹中装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和他在一起,胜似上学读书,因此,孔子所到之处,便有牧童尾随,牛羊成群。

孔子的小故事 篇16

 有一个人不小心的掉到了水里去了,孔子的其中一个学生就跳下了水去,把人给救起来了,家属很是感谢他,给了他一头牛,他就收了。

 别人就开始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收钱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就表扬这一个学生,说这一个学生做得很对,这样就会使得更多的落水之人被救。

 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如果再有人落水,那么也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救。相反,如果人们救人之后,不收钱,那么所有的人也就会认为救人是必须的义务,其实这并不是必须的义务,甚至还有人会因此讹诈那些做和事的人,也会给落水之人的一些歪的想法,所以我们要看客观的效果。

孔子的小故事 篇17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我虽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别说一个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起笔写了一个“真”字。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认识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颜回说:“是认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问道:“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一些事是认不得‘真’的啊。”

  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他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从鲁国人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孔子:

经历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作品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思想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庄子:

经历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他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 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

作品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思想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蒲松龄

经历

(1640-1715,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世称“聊斋先生”

作品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

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

思想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由于《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历了漫长时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来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认识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书的思想内容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优秀之作占半数以上,主要倾向是进步的,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鲁迅:

经历及作品

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大哥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思想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狂人”诅咒人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就把他当成疯子,必欲除之而后快(《狂人日记》);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药》);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洋洋自得地陪顽儿读罢《论语十则》,他突然来一句,孔子弟子三千,成绩最好的是哪个?儿子的兜底一问立马把我打回原形。曾手抄《论语》两遍的我一向自诩对其颇为熟稔,诸多处均有自己的领会见解,不期仍处于不堪一问的入门初级段位。

细思此问,却发现个中竟还有诸多曲折奇特。其时尚无如今这般完善的考试制度,成绩主要依据老师也即孔子的评价,和学生后来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示的个人才能及取得的社会成就。衡量标准的不明确性增添了回答此问的难度,后世评定的“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也只是把最优秀的群体划分出来,并未精确到个人。

单就孔子对诸弟子的评价而言,颜渊似应独占鳌头,有“贤哉,回也!”双重叹为证。何谓贤呢?贤,从臤从贝,本义就是善良能干又多财。《大戴礼记》中孔子答鲁哀公时,将贤人标准说得很清楚,即好恶取舍与民同,行中矩绳不伤本,足法天下不害身。为平民而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后人一般认为贤人就是有德行有能力的人。

孔子在对贤达弟子的评价中,颜回位列德行单科第一。生前死后,颜渊都深得孔子青睐。然而,细读史册,综合各方面素质和社会认可度而言,予认为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子贡,应该最符合贤人标准,正所谓孔门首贤,当之无愧!

子贡,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人,出生商贾之家,名字在《论语》中出现频次最高,足见其优秀杰出。他把尊师与弘道、求学与致用、行义与营利高度结合,有机统一起来了,做到了从学、从政、从商三者皆优。从学,如切如磋,好学不倦,护师弘道,当仁不让;从政,高车驷马,与诸侯分庭抗礼,谈笑间使鲁国转危为安;从商,预判行情,经商货殖,风生水起,所得之利,又注意回馈社会,资助老师携弟子周游列国。

一、子贡是尊师护教、守冢弘道的楷模

子贡入孔子门前已有一定的学问见识,他对孔子的尊敬和推崇并非盲目崇拜,而是伴随着对老师学识和为人的认知学习而与日俱增的。《论衡-讲瑞》中记载为“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

从学三年之后,子贡越发钦佩和崇拜孔子,他深知老师的德行学识高深莫测,尊称老师为圣人,并在不同场合多次将孔子比之天地、日月、江海、泰山,认为孔子的境界是任何人都无法逾越的,正可谓“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当时就有不少人觉得子贡对孔子的溢美之词言过其实,至少有些言不由衷,后世学者持此论者亦不乏其人。他们认为子贡“巧口利辩”,口才过人,这样的人颂扬之辞的可信度难免要打折扣。

其实,孔门弟子及后来学者对孔儒之学能登堂入室者寥寥可数,真正领略到夫子德行学问“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不过三五人而已。如果说子贡对老师的崇敬有阿谀奉承之嫌,那德行第一的颜回对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认识及“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的喟然长叹又作何解?显然,这是孔子两位得道高足发自肺腑的叹服。

当孔子遇到危难、遭逢险恶时,子贡独能挺身而出,以其大智大勇和无畏担当让老师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史记·孔子世家》曾载孔子困陈、蔡,绝粮,情形万分危急,是时孔子随行门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使楚”’让“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子贡的能说会道得以牛刀小试。

当旁人对老师有误解、亵渎甚至攻讦时,子贡总是旗帜鲜明地捍卫师道。入门甚晚的师弟陈子禽认为老师终生郁郁不得志,其仁政主张无法施行,还不如能做到学而优则仕的师兄子贡(先后做过鲁国、卫国的辅宰之臣)。子贡正襟危坐,告诫师弟所言大谬,老师的生荣死哀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鲁国“三恒”孟孙氏、季孙氏、叔孙氏长期把持鲁国国政,特别忌恨孔子的仁恕之道,叔孙氏尤甚。叔孙武叔曾于大众广庭之下故意说子贡贤于仲尼以挑拨师徒关系,被子贡笑之为对孔子学说“不得其门而入”,为后世留下了儒学乃“万仞宫墙”的典故,也为各地文庙的围挡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词。

叔孙武叔离间之计没有得逞,气急败坏,直接毁谤孔子。子贡没有丝毫退让,大义凛然地回击武叔此举简直是蚍蜉撼树,“无以为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针锋相对地将武叔攻击毁谤孔子之举斥之为不知量的自绝于日月的行为而已。

正因为子贡对老师孔子的尊严威望的极力维护与推崇,加上他纵横捭阖各诸侯国时对孔子主张的宣扬,才使得孔门学说知名度大大提高。太史公洞察此情,谓之曰“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后世史学家崔述也认为孔子之道所以昌明于世者,大率由于子贡也。孔子得“执”子贡而“益彰”确实是毋庸置疑的。

据《论语序说》记载,孔子离世后,诸弟子纷纷为其墨绖服丧,志哀三年。三年期满,众人纷纷离去,唯余子贡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为其师守冢又三年。子贡如丧考妣,哀痛至极,对恩师的情感和敬仰苍天可鉴。守冢期间,他在恩师坟前手植楷树数株,成为后世尊师重教的榜样,“楷模”一词得以流芳后世。

二、子贡是学以致用、外交内政的典范

子贡是孔门中为数不多的能做到“受业身通”、学以致用的弟子之一。素有知人之明的孔子认为子贡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论语·雍也》记载,季康子曾问孔子,您的弟子子路、子贡、冉求三人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有从政之才,但三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

《韩诗外传》记载,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于戎山之上,问各自之志。子贡答曰:“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孔子对子贡之志与才甚为称赞。

果如孔子所言与子贡所志,子贡出众非凡的外交能力和异常通达的政治才能载入了史册。齐相田常欲作乱,想通过移师伐鲁来削弱国内政敌的力量。孔子很为自己祖国即将蒙难而担忧,希望弟子中有人能奋勇而出为国纾难。子路、子张、子石先后主动请缨,孔子考虑到他们出行的效果没有应允。而子贡请行时,夫子立马许可。孔子显然明白此行只有子贡才能担此重任,不负使命。

惜墨如金的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用浓墨重彩记下了子贡的传奇游说过程。子贡巧妙地根据不同的形势,针对不同的对象,用他们各自最感兴趣的利益先后引诱齐相田常、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晋国国君入局,达到了使鲁国免于兵火之焚的目的。“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太史公要言不烦的描述将子贡高超卓绝的演说才能和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演绎得淋漓尽致,绘就了子贡在史书上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外交家形象。

在只认实力不讲道义的春秋时期,国力衰弱的鲁国多次依倚子贡的出色斡旋在夹缝中求生存。鲁哀公七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五年,子贡四次成功为鲁国在邦交中争取到最大利益,要回失地。他在外交方面的杰出才干,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认可和称赞。楚昭王曾懊恼地抱怨,楚国的外交官竟无一人能与子贡相比。后鲁季康子在外交上受到挫折时也感叹,要是子贡在场的话绝不会遭此耻辱。

三、子贡是义利结合、诚信经商的始祖

子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经营商业成就斐然。孔子曾说过:“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颜回在道德上几近完人,但却穷得丁当响,家里不时出现断炊现象,自己也早夭而亡。子贡则不安于命运安排,经常去做些囤积投机,预测行情的事,奇怪的是每回他都猜对了,最后成为累至千金的富商巨贾。孔子说此话时明显带着一点小得意,其实他知道子贡的成功并非回回运气好,而是已深谙经商之道。在当时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孔子确实不太合适过分褒奖子贡的富有。

《史记·货殖列传》共记载了十七位中国古代商界巨子的经商活动,子贡名列富豪榜第二,紧随被民间列为“财神”的陶朱公范蠡之后。列传载:“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可以说,在孔门诸弟子中,子贡是首富,孔子及诸昆仲周游列国的经费,不少是子贡私人赞助的。

子贡善于理财经商是有家学渊源的。出身商贾之家的他从小耳濡目染,具有某些发财致富的天赋。追随孔子学习后,子贡很快接受了儒家思想,并将其与经商之道融会贯通,使之相得益彰。他始终牢记孔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以求利”、“因民之利而利之”、“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教诲,率先将儒家的明“义”与商家的求“利”有机统一起来,总结创造出一套儒商理论。

子贡首创的儒商之道有四条要义:一是义利,二是诚信,三是仁和,四是乐施。子贡总结的这些儒商之道“被称为“端木遗风”,成为了后世儒商切实尊奉的行业圭臬,子贡也因此被尊为“中华儒商始祖”。

义利问题强调不义之财不取,儒商决不能见利忘义,关键时刻甚至要义利分明、舍利取义;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子贡将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发挥。子贡问政于孔子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中孔子最看重的是“信”。子贡深知“信”是人际关系建立、合作关系存续和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把诚信作为经商谋利的坚守之道。

仁和思想主要是强调“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子贡从孔子学说中最早悟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我亦欲无加诸人”的道理,并实践于经商活动中;乐施是指子贡认为创造和聚集财富并不是人生终极目标,人不能成为财富的奴隶,应该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因此子贡终其一生也没有成为守财奴,更没有为富不仁,《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子贡赎人”故事就是他乐善好施的例证。

此外,子贡也堪称谦逊自律的道德典范,虽不敢与安贫乐道的颜回和原宪并驾齐驱,也算得上是德行操守上的佼佼者。面对孔子“汝与回也孰愈”的诘问,子贡对答不卑不亢:“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其谦逊有礼的形象呼之欲出。子贡为卫相时,曾前呼后拥地看望过隐居于草泽之中的原宪,看到同门困窘无比的境况,因为关切口不择言,“夫子岂病夫?”脱口而出,被原宪“若宪,贫也,非病也”抢白了一通。子贡“终身耻其言之过也”,后来一辈子都为自己这句轻率失语感到后悔,其自律精神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与苗而不秀、秀而不实的颜回相比,子贡有太多的表现和成就超过了这位最得老师称道赞誉的师兄,遑论其他同门。他既有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胆气,又有齐家治国、学以致用的才能,还兼具谦逊自律、尊师弘道的品性。

贤哉,赐也!子贡,孔门首贤,当之无愧!品性德行,功绩实业,几近完人。他虽然淡出江湖已两千多年,但江湖却依然处处都有他的传说。

孔子先带弟子到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敬孔子。按照陆的俸禄标准,给他六万俸禄,但不给他官职,也不准他参政。孔子在郭玮住了大约10个月。因为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诽谤孔子,卫灵公对孔子产生了怀疑,并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离开了郭玮,打算去陈果。

路过匡城的时候,因为误会被人围攻了5天。我逃离了匡城,来到了迪普,又一次被围困,遇到了高贵的蜀公的叛乱。孔子逃走后,回到魏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迪普回来了,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他。

从那以后,孔子几次离开郭玮,又几次回到郭玮。一方面,卫灵公对待孔子时有时无;另一方面,离开郭玮后,孔子无处可去,不得不返回。

到了第二年,孔子离开,经曹、宋、郑去了,于是派劳工把孔子师徒困在半路上,前不靠村,后不靠店。食物吃完后,7天没有食物。最后子贡找到楚人,楚出兵迎击孔子,孔子的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六十四岁回魏。68岁时,在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庭很穷。身处乱世,孔子倡导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强大的齐国也对孔子的才能有所畏惧,可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满让孔子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了教育上。孔子曾是鲁的牧羊人,后随弟子周游列国,到东周向老子求教。最后回到鲁,专心教书。

孔子打破教育垄断,开私塾之先河,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七十二贤人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人中很多都是各国高官的顶梁柱,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七十二贤人”中,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虽然不能成为政治家,但他的思想在后世流传了几千年,直到现在。我相信如果他知道这个情况,他绝对会欣喜若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11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