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主义。
《青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根据本人亲身的爱情体验和友人的事件写成的。1772 年5月歌德在韦茨拉尔帝国高等法院实习时,在一次舞会上遇到了少女夏绿蒂布甫。
歌德对她非常爱慕,但她已经订婚,为此歌德十分苦恼。就在这时,歌德在莱比锡大学时的一个同学因恋爱而自杀。这些事件和个人的感受共同为他创作《青年维特之烦恼》提供了重要素材。
小说用书信体写成。主人公维特是个有才华、重感情、向往自由与平等的热血青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美丽、纯洁善良的乡村姑娘绿蒂相识,并爱上了这迷人的女孩。但绿蒂已奉父母之命与他人订婚,维特只好痛苦地离开。
之后,维特来到一个公使馆任职,想通过做实际工作充实自己的生活,摆脱爱情上的痛苦。但官场的腐败、贵族的做慢,使他更加悲观,终于愤而辞职,重回乡下,再次来到绿蒂身边。但此时绿蒂已经结婚。尽管两人彼此相爱,却没勇气冲破封建樊篱。极度绝望中维特开枪自杀。
小说通过维特和绿蒂的爱情悲剧,深刻表现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主人公维特是一位觉醒了的新兴市民阶级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他虽然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雄心壮志,却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幻想纯洁的爱情;他有才华,有能力,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死气沉沉的环境却不容许他越雷池一步,还使他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在与环境的冲突中,他深刻体验到自己的软弱无力,看不到前途所在。
维特的烦恼和自杀从根本上说是沉闷鄙陋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自杀的结局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青年歌德对改变当时德国现状的绝望心情。作者以震撼人心的激情表达了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和对令人窒息的时代的抗议。
全书充满了“ 狂飙突进"的精神。小说情感充溢细腻,哀婉缠绵,写法上接近感伤主义,情景交融的优美文笔使作品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主人公维特的思想和命运,曾引起当时具有反抗意识的年轻一代读者的强烈共鸣,一度形成了 “ 维特热”:很多青年人穿着维特式的服装,模仿维特行事风格和举止,甚至在恋爱失败后也用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
歌德早年的生活与创作以追求个性自由、反对一切束缚为思想基础,以澎湃奔突的激情的抒发为创作标志。他的狂放激情和自由意识与当时死气沉沉、等级森严的德国社会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其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冲击力。
维特:“反叛的受难者”
《维特》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对此勃兰兑斯作了深刻的论述:
《维特》是本什么作品呢?下任何定义都不能确切说出这本富有想像力的杰作无限丰富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地说,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市民阶级的青年人;他在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不由自主地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智。这就把维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他的宏富伟大的程度几乎和他的命运不相称。
勃兰兑斯的论述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可以用来开启维特心灵的大门,体会他的感情世界,洞察他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认识这个形象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维特的悲剧源于内、外两个方面。
悲剧的内部原因是由于维特爱情上的失败导致了内心无法解脱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他感伤、厌世的情绪。初识绿蒂,维特的心就整个被她“俘获”了,他爱她爱得刻骨铭心,恋情像凶猛的山洪,一发而不可收。绿蒂已同阿尔贝特订婚,这是他一开始就知道的,但起初的一个多月阿尔贝特去外地未归,维特天天和绿蒂厮守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虽然他有时想起或绿蒂谈到阿尔贝特的时候,他的心头就会染上一抹阴影。随后他连续遭受三次沉重的打击,内心的矛盾使他产生了绝望情绪。
阿尔贝特从外地返回是维特所受的第一次打击。阿尔贝特一回来,维特就从幻想中回到了现实,感到他的快乐已经过去,对绿蒂已“不抱什么奢望”,他要走了(一七七一年七月三十日信)。紧接着他和阿尔贝特进行了一场关于自杀问题的争论。经过这次正面冲突,维特的情绪日益阴郁,他不得不走了。绿蒂和阿尔贝特的结婚对维特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得知这个消息时,维特心里很不是滋味,看来他仅存的一丝希望已经成了泡影,他想到“阿尔贝特搂住她的纤腰”时,“全身就会战栗不已”(一七七二年六月二十九日信)。维特辞掉公职,再次来到绿蒂身边时,绿蒂成了阿尔贝特的妻子这个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他作为第三者的处境极为尴尬。对阿尔贝特来说,绿蒂是他“珍贵的财富”,他不愿同别人分享,“哪怕只是一瞬间,哪怕是以最最纯洁无邪的方式”,这是理所当然的;绿蒂在感情上、精神上依恋着维特,但是作为一位“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她爱自己的丈夫,不愿、也没有决心和勇气以牺牲自己的婚姻为代价,投进维特的怀抱。维特的希望越是不能实现,他的追求也越加执拗、强烈,他内心的矛盾无法解脱,因此他常常想到死,把死看作自己“最后的出路和希望”。处在两难境地的绿蒂,最后下决心与维特疏远,要维特放弃对她的爱恋,并离开她出去旅行。在圣诞夜前夕,他与绿蒂一起诵读莪相,激情冲破了道德的规范,两人紧紧搂抱在一起。绿蒂从神智昏乱中恢复过来后,“心里又怕又乱,又爱又怒”:“这是最后一次!维特!您不要再见我了!”绿蒂的这句话对维特的打击是致命的,他再也无力承受了,于是在圣诞夜给绿蒂写完绝笔信,于午夜十二点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另外,维特多愁善感的性格,是造成他悲惨结局的另一内在原因。他的感情过于纤细,性格过于脆弱,是个对月长叹、对花落泪的多愁善感的青年,似乎患了一种忧郁症,刚到他的“隐居地”,他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我们知道,感伤主义是十八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时代潮流,是当时流行的“时代病”。那时,年轻人争取自由的精神日益发扬,他们不能容忍受支配、受束缚的状况,但是面对封建势力极其强大的社会现实,他们行动上又无能为力,他们感情细腻,带有一点病态,把人生当作是可厌恶的负担,以此来作为对社会的抨击和反抗。德国青年这种“时代病”的外来诱因,是外国文学。歌德曾谈到莎士比亚笔下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及其独白使德国青年为之着魔,盛行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感伤主义文字,如斯特恩的《感伤的旅行》、扬格忧郁、哀怨的《夜思》、格雷调子低沉的《墓园哀歌》、哥德斯密斯的《威克菲尔德牧师》以及麦克菲森仿作的、假托是莪相的诗歌等,对德国青年的厌世情绪更是起到了推波逐澜的作用。读者一认识我们这位朋友维特,就感觉到他强烈的感伤主义情调,他一味强调心灵感受,对人生厌倦,因而寄情于山水,他对月亮、大自然和音乐有着极其敏锐的反应,四季景物随他心境的变化而变换。他第二次来到绿蒂身边时,悲怆情绪已经很浓,周围的景物也和他的心情一样,已是“一派萧飒秋意”,他只有在莪相诗歌中才能排遣他的烦恼和悲伤,所以维特说:“莪相已把我心中的荷马挤走了”。莪相诗歌中那无穷无际的旷野、劲风吹动的荒草、长满青苔的墓碑,空中飘浮着阵亡英雄和凋谢的少女的亡灵——这一切使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文学氛围中,人们“为自己的不满足的热情所苦,而外界又绝没有刺激”来使他们“作有意义的活动,在沉闷无聊的日常生活中拖下去是未来的唯一的出路”,于是人们便“满怀愤慨,不顾一切,以为人生既然不能再拖下去,脱离尘世,倒为得计”。
维特悲剧的外部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维特曾想通过事业上的发展来摆脱爱情的失望所造成的心灵创伤。他走出绿蒂周围的小世界,投身到社会这个大世界之中,他到公使馆供职,以一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当时德国社会十分鄙陋,那些拘泥刻板的人,处处因循守旧、虚文俗礼,公使对标新立异的维特很是反感,周围的那些庸人个个精神贫乏,空虚无聊,虚伪奸佞,尔虞我诈,一心追逐等级地位。社会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连冯·B**的姑妈,这位“除了仰仗门第的隆荫”之外,一贫如洗的老太太,也对维特这位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极为鄙视;有一次维特无意中出现在贵族沙龙上,惹起一场风波,那些“高贵的”贵族先生和夫人宁肯退场,也不愿同他这个地位低下的人一起参加晚会。受尽屈辱的维特非常愤怒,真想在自己胸口上捅上一刀,“好透一透憋在心里的闷气”。由于在社会上四处碰壁,事业上的失败,维特对前途不再抱任何希望,而是完全任凭自己的感情,又回到了绿蒂身边,更深地卷入三角恋爱的纠葛中而不能自拔。可以设想,如果有一个适合维特发展的社会环境,他完全有可能干出一番事业,从而摆脱对绿蒂的苦恋,出现与现在迥乎不同的结局。可是,德国社会容纳不下维特这个天才,鄙陋的封建制度把他推向了毁灭的深渊。普罗米修斯被钉上了德国苦难的十字架,歌德自己则克服了失恋的痛苦和自杀的念头,“把使他不安、使他痛苦的一切,以及时代的骚动情绪所包含的病态和畸形的东西,全部倾泄在他创造出来的人物身上”,“揭开了沉睡在当代的深深激动着的心灵里的一切秘密”。维特这个形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就在于他蕴含了十八世纪下半叶德国社会的阶级内容和时代思潮,维特身上带着德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的深深的印记,使他成了“反叛的受难者”。
有人说,维特对绿蒂的爱恋是“单恋”,“单相思”。果真是如此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小说里的描写。维特爱绿蒂,因为她是自然、纯朴和美的化身,而且两人的心是相通的,在精神上、感情上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绿蒂对当时一些文学作品的看法,她对英国感伤主义小说的喜爱都是同维特一致的。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以庄严、明快的语言歌颂自然的诗篇《春的庆典》沟通了两人的心灵,她把手放在维特的手上,维特则“眼含喜悦的泪水吻着它”。维特感觉到,绿蒂对他的命运是关心的,是爱他的(一七七一年七月十三日信)。绿蒂这一方也并不全是被动,时有主动的爱意的表露:她说话时有时把手搁在他的手上;她还允许维特伏在她的手上痛哭;她撅着嘴给金丝雀喂食,然后把小鸟递给维特,让啄过她的芳唇的喙子也去亲亲他;她有时凝视着维特的目光,接受他“下意识流露的感情时”“喜形于色”;后来她下决心要与维特疏远,也是“为形势所迫”,她说:“事到如今,为了我的安宁,我求您,不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读了莪相诗歌,她一反善于克制的常态,和维特紧紧搂抱在一起……可见,维特对绿蒂的爱绝非自作多情,是得到绿蒂的回报的,至少在感情上是这样。这部小说是维特在倾诉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如果绿蒂也写一部书信体小说,吐露自己心曲的话,那她对维特的爱一定也是十分炽热的,她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也是不轻的。我们再举一例来加以印证:有次绿蒂独自在家默默思忖,把丈夫和维特两人作了比较: 丈夫稳重、可靠、深爱着她,是她和她的弟妹们的倚靠,跟着他,她就可以营造自己一生的幸福;维特呢?他非常可贵,从相识的一刻起,他俩就“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她“无论感觉到、想到什么有意思的事,都习惯于同他分享”,他如离去,“将在她心上撕开一个无法重新填补的裂口”。一个是她生活上的倚靠,一个能给她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慰藉。这种两难选择真够她为难的。人的感情是微妙的、复杂的,一个女子与一男子结合,感情上又依恋另一个男子,这在生活中并不罕见。绿蒂没有离开自己的丈夫同维特结合,并不说明她不爱维特。“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事实上两个情投意合、两心相印的男女,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结合而抱憾终生,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或是现实生活中,都并不罕见。因此,说维特是“单恋”或“单相思”,这论点笔者实难苟同。
以上摘自韩耀成《维特:“反叛的受难者”》
《少年维特之烦恼》内容概述:书中主人公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他高高兴兴告别家人与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目的是逃避由于自己多情而欠下的一笔永远无法偿还的感情债。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生活情调和自然景色无不感到浓厚的兴趣,在他眼里,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然而,绿蒂早已订婚,维特为摆脱绿蒂的未婚夫给他造成的痛苦与烦恼,听从朋友的劝告,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
维特在离山村很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工作——在公使馆当秘书。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在同事中他也寻觅不到志同道合者,这一切也使他产生许多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的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更使他高兴的是,他在一次散步时认识了一位在迂腐环境中仍不失其自然天性的可爱姑娘封·B**。他们谈得十分投机,维特爱上了她,尽管她有个不讨人喜欢的姑妈。
在经历了一次闹得满城风雨的公使馆事件后,维特深感公使馆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于是决心离开黑暗、腐败、虚伪的官场。此后,他应一位侯爵将军之邀,去了猎庄,期间他曾想从军,但在侯爵的劝告下,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维特一直怀念着绿蒂,于是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虽然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维特自身在工作上、社会上、爱情上处处碰壁之后,也深感自己穷途末路,痛苦烦恼到极点的他,任凭感情驱使自己朝着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痛苦与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主要内容:主人公维特爱上少女绿蒂,但绿蒂已与另一青年订婚,情感要求他爱,理智不允许他爱,在万般无奈的痛苦中,维特选择了自杀之路。这部小说并非完全虚构,它凝聚着歌德的人生体验。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德国市民阶层的青年,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周围的社会却充满等级的偏见和鄙陋习气。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现象,并表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一发表就在欧洲产生了强烈反响,流传各国,成为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作品。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诗人而成为一个世界诗人,小说风行各国,掀起一股“少年维特热”。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于1774年,是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在《浮士德》的第二部出版以前,欧洲足足有五十年之久,歌德的名字总是和《少年维特这烦恼》连在一起。
主要赏析
《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主人翁维特不幸的恋爱经历和在社会上处处遇到挫折这一根线索串连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又详尽地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
小说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寻写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1、生死的困惑
《少年维特的烦恼》中有一段维特与阿尔伯特激烈的争论。记于八月十二日(小说采用书信体),那天维特去向阿尔伯特告别,在房里维特看上了阿尔伯特的一把手枪,“把手枪借给我旅途中用用吧”——从这句话开始,两人的对话扯出很远,最终演变为一场争论,但是是友善的争论,是观点不同的两个年轻人在极力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最终只是在鸡同鸭讲。
维特的脑袋里充满异想,十足感性,甚至带点儿偏激,他可以因为一时的怪念头,而做出不成体统的事来。譬如“动作夸张地举起手枪来,用枪口对准自己右眼上方的太阳穴”。“呸!”阿尔伯特看到这一幕气愤地喊出来,他当然看不得这类出格的举动,即便连拿此来开玩笑也决不允许。阿尔伯特就想是维特的反面,他“太四平八稳”,总是充满理智,保持着中庸。于是话题由“手枪”开到“自杀”。阿尔伯特不耐烦地说,“我真不能想象,一个人怎么会愚蠢到去自杀;单单这样想都令我反感。”他认为自杀是那种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无论如何都是罪过的一类行为,“因为自杀怎么也只能被看作软弱。与坚定地忍受充满痛苦的人生相比,死显然轻松得多喽。”。而维特呢,此时很激动,“你称自杀为软弱?”“人生来都有其局限,他们能经受乐、苦、痛到一定的限度;一过这个限度,他们就完啦。这儿的问题不是刚强或者软弱;而他们能否忍受痛苦超过一定的限度。尽管可能有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痛苦之别,但是,正如我们不应该称一个患寒热病死去的人为胆小鬼一样,也很难称自杀者是懦夫。”这是多么有超越性的论断呀,它直接刺入了我们内心的生死困惑。
一方面是内心对生活下去感到无能为力,为死亡辩护,事实上也正是对生命意义的捍卫;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对与他人沟通表现出无能为力,为不被理解而苦恼不已,事实上也正是对无法捍卫而绝望。努力活着又无法活着,试图捍卫却又无法捍卫的矛盾把一切引向了死亡这一终结。终于,“维特对准右眼上方的额头开了一枪”,这个烦恼少年永远挣脱开了那蛛网般的生死困惑。
2、爱情的困惑
人生充满了局限,而这种局限尤其剧烈地被人们在爱情的困惑中感知到。并不是只有歌德时代的人们才会如痴如醉地着迷于《维特》所散发出的浓郁且独特的感情,即便在今天,人们,绝不只是年轻人,在走入这个故事时也同样会感到心怦怦地剧烈震颤,感到莫名的狂喜与随之俱来的失落!因为每个人,古人,今人,年轻的人,年老的人都曾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面对过爱的困惑,不论当下如何静如止水,都会在读到这样的文字时再也抑制不住满心的风涛,波澜大作!
维特和绿蒂的爱情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悲剧,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令我们强烈地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两颗近在咫尺的心隔膜开了,无论如何就是找不到一个完满的基座来安置这份炽热的爱情。这个基座在歌德的时代难觅踪影,可在当今时代不也一样深深藏匿在遮蔽自由的“必然”的铁幕中吗!正因为无所不在的必然性的驱使,在特定的时代只能在特定的物质基础上搭建特定的制度体系——婚姻制度、伦理道德,与其他一切构筑物错综交织,排斥着那个时代不必要的自由!虽然身处幽暗的物质牢笼,可人类能在心灵中插上翅膀,早早就飞向高空,去承接更多自由的阳光!理想与现实的格格不入,注定令人痛苦,当这一切出现在渴求之爱与不能得到之爱的矛盾中时,维特式的悲剧就发生了。
少年维特疯狂地爱上了已经与阿尔伯特订婚的绿蒂,来听听他对爱的体悟:“威廉啊你想想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可是一当放进亮光去,白壁上便会映出五彩缤纷的图象,尽管仅只是些俏纵即逝的影子;但只要我们能象孩子似地为这种奇妙的现象所迷醉,它也足以造就咱们的幸福呵。”维特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我们容易发现维特是极度感性的人,热烈的爱情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他不像阿尔伯特,稳重而理性,可以恰到好处的兼顾爱情和事业。事实上,从维特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发觉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即认为世间外在的许多事情都是无意义的,“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爱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个中心,所有的生活都围绕着它,生活的意义也由它造就。维特在五月二十二日的书信中说:“人生如梦,这是许多人早已有过的感受;而我呢,到哪里也会生此同感。我常常看见的的创造力和洞察力都受到局限;我常常看见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些需要,而这些需要除去延长我们可怜的生存,本身又毫无任何目的;临了儿,我还发现,人从某些探索结果中得到的自慰,崐其实只是一川梦幻者的怠惰,正如一个囚居斗室的人,把四面墙壁统统画上五彩缤纷的形象与光辉灿烂的景物一般──这一切,威廉哟,都令我哑口无言我只好回到自己的内心,去发现一个世界!为此又更多地依靠预感与朦胧的渴望,而不依靠创造与活力。这一来,一切对于我的感官都是游移不定的;我也如在梦里似的,继续对着世界微笑。”他更多地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他心中的意义就是世界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外部世界的形形色色这时反倒成了一些“游移不定”的外在官感,是不能凭此为寄托的。
我注意到维特在论述自己的内心理想时,多次以小孩子为喻。维特说:“这个世界上离我的心最近的是孩子们。”,他进一步解释说:“每当我从旁观察他们,从细小的事情中发现他们有朝一日所需要的种种品行与才能的萌芽,从他们今日的固执任性中看出将来的坚毅与刚强,从今日的顽皮放肆中看出将来的幽默乐观以及轻松愉快地应付人世危难的本领,每当我发现这一切还丝毫未经败坏,完整无损,我便一次一次地,反反复复地,吟味人类的导师的这句金言:“可叹呀,你们不如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这些话丰富了维特的哲学,即返璞归真,复归自然,像孩子们似的简单生活,为心中纯净的感情生活,为爱生活,而不去发展那些复杂幽暗的社会体系!维特在另一封信中写到:“我认为,那些能象小孩儿似地懵懵懂懂过日子的人,他们是最幸福的。他们也跟小孩儿一样拖着自己的洋娃娃四处跑,把它们的衣服脱掉又穿上,穿上又脱掉,不然就乖乖儿围着妈妈藏甜点心的抽屉里转来转去;终于如愿以偿了,便满嘴满腮地大嚼起来,一边嚷嚷着:还要!还要!──这才是幸福的人罗。”维特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有一颗晶莹透亮的心!他鄙弃世间的追名逐利,转而把全部目光都投在心中的爱上。这爱就对他无比重要了,就甚至成为他的生命本身了。所以,在无法得到心中之爱时,维特会最终选择自杀。这种如孩子般简单纯粹的生活哲学很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我看来,维特与宝玉要表达的情感诉求是共通的!
正是全身心投入的爱,作为生命全部意义的爱让维特完全沉陷,不可自拔,“大自然也找不到出路,人就唯有一死”,一语成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