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望江南》说课稿

语文《望江南》说课稿,第1张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2021语文《望江南》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望江南》说课稿1

 一、导入:

 播放《甄嬛传》主题曲,一首歌唱出了多少古今深情儿女的心事,歌词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寥寥几笔,词作者就成功的刻画了一位寂寞的闺中夫人的形象,由此可见,词作者的文学造诣之高。其实这首歌曲的歌词就是唐代著名的词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词——《菩萨蛮》。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位才华横溢的温先生,

 二、 花间词派及作者简介

 作者及写作背景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精致,内容多写女性生活,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花间词派称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赵崇祚(zu ò)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编为《花间集》。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呈现出香软浓艳,婉约含蓄的特点,词作内容多是离愁别绪和闺情绮怨,因此被称为" 花间词派"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温庭筠的词,叫《望江南》

 (一)朗读《望江南》

 1、听音频赏读,并评读(评析朗读的节奏、重音、语气、感情)舒缓、(罢、独倚、皆)

 2、老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老师相信50多个学生会有50多种画面,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并将画面写在横线上,总结其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并浅描画面。(要求: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画面:

 4、有感情地齐读。(配乐:望江南)

 (二)意象分析赏读《望江南》

 1、引入意象含义:

 意象:诗歌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的事物。

 2、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找出词中的意象。

 通过词中的四个典型意象把握赏读情感

 倚楼 斜晖 水悠悠 白苹洲

 (1)、倚楼

 ①、女子登楼倚望之前还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师拓展:倚楼等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或思念,或期待。比如白居易,比如辛弃疾,比如范仲淹(出示投影)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闺中**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④、师总结:独倚楼头,写尽女子的孤独,望江倚楼,写尽女子的期待,倚楼,皆因女子期待爱人归来的淡淡愁思。

 ⑤、师提问:女子独倚楼头,她望到了爱人了吗?显然没有。因为“过尽千帆皆不是”,也就是说一艘船来了,希望看见夫君的身影,结果没有,又想说不定在下一条船上呢,直到差不多一千条船过去了,始终没有看到夫君的身影。每一条船来,给女子带来殷殷的希望,每一条船过,又给女子带来无尽的失望来来往往的船只带给女子的是反反复复的煎熬,始终等不到那个远方的爱人我们想象一下此时女主人公会有哪些变化呢?给“皆不是”后面补充内容。分析一下主人公这时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期望,期待到焦急等待,失望)同学们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这句呢?

 (2)、斜晖

 ①、师提问:作者为何设置“夕阳西下”的背景?可否换成“晨曦”?

 ②、师提问:在诗歌中,关于“夕阳”的意象描写,同学们知道哪些?你怎样理解诗中这一意象?生思考,可能出现的回答:

 马致远的《秋思》里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浪迹天涯,对家乡的思念。 李商隐有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怅惘失意。

 范仲淹的《苏幕遮》里写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也是表达思念之情的。

 ③、师总结: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积淀丰厚,拓展很有价值,夕阳是失意,是思念,是思念后失望的失意。黄昏日落最容易勾起离人的缕缕情丝,女子从清晨等到了黄昏,从希望等成了失望,女子的心也如夕阳般几近沉落西山,所以“夕阳”意象含有女子希望转眼成空的沉沉愁念。

 (3)、水悠悠(水缓缓东流的样子)

 ①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水”意象的诗句,明确一般指绵长挥斩不断的愁绪。抒不得志之愁 、写情人相思之苦

 ②师提问:王国维有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水悠悠,你还能读出女子那种感情悠悠?

 ③师总结:江水东流,女子等候,日日思君不见君,满腹忧愁,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悠悠,流淌的是女子的幽幽愁绪。(板书:悠悠 幽幽愁绪)一起来读读这句

 (4)、白苹洲

 ①斜晖脉脉,江水悠悠,此情此景怎不让女子愁情满怀,可又是什么让女子肝肠寸断呢?(白苹洲)白苹洲是什么意思?

 师提示白苹洲:“白苹”,水中浮草;洲,水中小陆地,暗示学生说出白苹洲应该就是开满白色小花的水中陆地。

 ②、师提问:女子“肠断白苹洲”,同学们觉得这“白苹洲”在女子的生命中有什么特别回

 忆吗?

 ③、师肯定:同学们的猜测很有道理,且看古人这样说: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张籍《湘江曲》)

 惟见分手处,白苹满芳洲。(赵徵zh ēng 明《思归》)

 诗句中点明“白苹洲”就是送别之地。可见“白苹”、“白苹洲”的意象与送别主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大胆推断:具有美妙意象的“白苹洲”是古代水路送别之地的泛称。现在“白苹洲”成为思妇的“肠断”之地你理解了吗?白苹洲应该是两人离别的地方,想两人分别时可能在开满白色苹花的洲渚上执手相看泪眼,愁眉紧锁,欲语泪流。并且嘱咐爱人早点归来,你走后,我将会日日在江面的望江楼上等你归来。可江面的太阳升了又落,船儿来了又去,远方的你却不见归影。你大概是忘了曾经的诺言,曾经的爱,永远不回来了吧,想到此,怎不让女子断肠?

 这“白苹洲”展现的是女子的“断肠愁恨”。齐读这句,注意读出这种悲怨的情感。

 三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出示几句诗句)

 (1)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2)猿猴:哀伤、凄厉。

 (3)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4)梧桐:梧桐是凄苦、寂寞、惆怅的象征。

 (5)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

 (6)秋雨:凄凉清冷,唤起离人的愁思。

 (7)长亭 : 陆上的送别之所。

 (8)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2、小组合作探究,用意象分析法赏析温庭筠的另一首词《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找出这首词的典型意象,通过意象的解读把握词的大致情感。咏妇女相思情事, 离愁别绪

 四、总结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对于一首诗歌有时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阅读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以解读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再加上抓住诗眼、知人论世、对比等方法,我想即便我们与古人之间有着万重的阻隔,但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听到他们的声音,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千年的哀愁。

语文《望江南》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词。

 2、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虚为实、比喻夸张,学会运用诵读品词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3、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虚为实、比喻夸张。

 难点:学会运用诵读品词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生疑发问,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唱八年级所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激发学生学词的兴趣,营造氛围。

 二、学习《武陵春》

 1、导入课题。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交流对李清照的了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2、指导朗读。

 ⑴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评读教师的优点与不足。

 ⑵明确字音、节奏,学生自读,小组推荐成员朗读。

 3、理解词句。

 先请一名学生完整地交流自己的理解,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教师适时点拨。

 4、感悟感情。

 用“我喜欢读______句,读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来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的作用,引导学生赏析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体验意境。

 启发学生联想想像,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词中的意境,进一步感悟词人抒发的感情。

 三、教学《望江南》(采用学习《武陵春》的方法来让学生自主学习)

 1、导入课题。

 简要介绍作者、作品。

 2、指导朗读。

 ⑴听录音朗读。

 ⑵学生自由读,点名读,评读,正字音、明节奏。

 ⑶全班齐读。

 3、理解词句。

 ⑴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词的意思。

 ⑵检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适时点拨、强调重点词句。

 4、感悟感情。

 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品味语言。用“我喜欢读_____句,读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进行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蕴含的思想内涵。

 5、体验意境。

 ⑴展示能概括表现这首词的内容明片。

 ⑵多媒体展示画面,启发学生联想想像,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特定场景下思妇的思想变化过程。

 四、比读两词。

 灵活引导学生探究处理以下问题:

 1、两首词中都写到船这个载体(“千帆”“轻舟”),表达的心情是不是相同的呢

 2、两首词都写到情感的变化,二者有什么不同?

 五、聆听心曲,感悟情愁。

 六、布置作业

 运用修辞手法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情感,如“思念”“兴奋”“沮丧”等。

 附:板书设计

 词两首

 反复朗读 理解词句

 感悟感情 体验意境

语文《望江南》说课稿3

 教材分析

 1、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2、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学情分析

 1、对于古诗词学生虽然在七年级、八年级学习过比较熟悉的,但农村初中的孩子对这首词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词意并无大碍)归来的思妇形象,意思直白,还是较难容易理解的。

 2、要读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品读,是很必要的。

 3、在品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从而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理解本词的内容、把握主人公丰富的情感变化。

 3、背诵并默写《望江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查阅资料,弄清生字读音。了解温庭筠和婉约词。

 2、发挥想。象,再现画面美和意境美。

 3、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2、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想象本词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倒入新课。

 老师今天做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配合一下。父母在外打工的同学请举手 ,(现场采访) 假如你父母打电话告诉你明天要回来了,你的心情怎样?

 可是,因为其他原因没回来,你此时的心情又怎样?(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缓解课堂紧张情绪。)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大家有着相似人生体验的词。

 二、多媒体出示课题——《望江南》。

 三、出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显示)

 学生默读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和所要达到的要求。

 四、朗读过关 (出示课题、作者、词作。)

 1、《望江南》是这首词的题目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从注释中发现,望江南是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老师肯定学生利用注释,参考书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做法。

 2、温庭筠(jūn),老师故意考查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的预习环节是否落到了实处。同时把字词教学放在教学过程中落实。

 学生纠正“筠”(yún)

 指导学生资料助读,了解作者和“花间派”。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 派”。

 3、学生自己默读,朗读,同桌互读。(播放古典音乐《望江南》,给学生营造一个悠远、美好的朗读环境。)

 4、 教师抽查学生朗读。(从读音、节奏、韵味方面给与点拨。应该读出由喜悦到失落的变化,语气是欢快到悲伤。)

 5、 学生齐读。

 五、理解大意。

 学生自学,然后放在小组交流讨论。抽查学生概述内容,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六、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

 1、 思考讨论如下练习题(多媒体展示)

 “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独”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想象当时主人公心理活动状况。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什么地方可以反映出来?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有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小组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临组交换答题。

 七、发挥自己的想象,可有适当的创造,用优美的文字写一篇小文章。

 八、体会这首词的特点

 这首词共27字,但是却写了很多内容。如:时间从早晨到 傍 晚 ,景物有 楼头、帆船、斜晖、江水,和白频洲,人物情感变化“希望” “失望”、“肠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闺中妇女美丽的容颜和憔悴的姿态,窥探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可见,词和诗歌一样,有概括、凝练的特点,词人没有直接表达情感变化,是蕴涵在情景中的,是我们从字里行间分析出的,可见还有含蓄的一面。本词选取富有特征的动作和景物,构成人的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意境深幽,寓意深刻。

 九、当堂背诵并默写《望江南》,小组评比。

 采用比赛的方式,看谁背得最快,记得最准。

 十、扩展延伸

 古代有关思妇的诗词很多,这些诗词很好得表现了古代妇女忠贞的爱情婚姻观。

 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一些这方面的诗词,进一步感受他们忠贞的爱情和为爱情肠断心碎的感人故事。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诗经·君子于役》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 《春怨》

 十一、课外作业

 仿照本课学习模式,课外自学《武陵春》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板书设计

 《望江南》

 温庭筠(jūn)

 词牌名,有名忆江南,江南好。

 温庭筠:花间词派的开创者。

 内容 思想 风格

 洗漱完毕后 思独 不寓

 独靠望江楼 亲自 事情

 千帆不见亲 不情 雕深

 斜晖水悠悠 见伤 饰挚

 伤心白苹州

语文《望江南》说课稿4

 教学内容

 望江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词作者的生平创作。积累相关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词曲的朗读及对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现实的思考。

 教学重点

 积累相关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 感悟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

 二、简介温庭筠

 三、读顺全词

 1、读出节奏 。

 2、读出重音。

 3、 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 ”“肠断”。

 读懂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

 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 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 的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 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 ,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 没有粉饰、刻板之语 ,多 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 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 景,第三句抒情 ,[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 、景二笔、情一笔)

 五、读出情味

 “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

 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

 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 帆过尽皆不是”)

 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夕阳有意,江水有情,思念无穷。

 4、“肠断”写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极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呈收拢回来,集中在“百频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 (聚焦定格情头)

 六、读背全词

 屏幕显示关于词的来源及特点。

 根据学生积累介绍作者

 指导朗读

 再读全诗

 深入理解

 建议你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 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教学回顾

 望江南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面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江南》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

 望江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词作者的生平创作。积累相关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词曲的朗读及对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现实的思考。

 教学重点

 积累相关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 感悟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

 二、简介温庭筠

 三、读顺全词

 1、读出节奏 。

 2、读出重音。

 3、 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 ”“肠断”。

 读懂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

 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 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 的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 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 ,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 没有粉饰、刻板之语 ,多 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 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 景,第三句抒情 ,[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 、景二笔、情一笔)

 五、读出情味

 “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

 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

 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 帆过尽皆不是”)

 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夕阳有意,江水有情,思念无穷。

 4、“肠断”写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极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呈收拢回来,集中在“百频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 (聚焦定格情头)

 六、读背全词

 屏幕显示关于词的来源及特点。

 根据学生积累介绍作者

 指导朗读

 再读全诗

 深入理解

 建议你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 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教学回顾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下面是我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1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

 一课时。

 重点: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3

 指导思想

 《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必修模块2)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中外散文名篇为主要内容,单元设置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这一类散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比如本文就是一小串能够激发人对自由、生命向往的“绿”,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作为语文教学阅读和鉴赏的总要求。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及课文特点,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⑵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运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时,可由文中的某些语句联系到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对“绿”的认识,明白本文的主题。

 ⑵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囚绿”后感情的变化,并且对于作者对绿的“爱”进行探讨,提出爱的正确方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囚绿”后情感发生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矛盾复杂的心态,理解爱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一篇以此为话题的小作文,这一目标在课外能够实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音韵和谐,情感真挚而且长于变化,必须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魅力,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如何“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运用“复述法”和“圈点法”,复述作者“囚绿”的过程,圈点出表达作者爱绿的语句,再由老师总结。

 文章用笔细致入微,全文围绕“爱绿”展开,所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以及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解决这一问题我运用讨论点拨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和总结,提出文章的主题。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抒情散文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即有涉猎,学习中能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了解抒情散文的抒情特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就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在学习第一模块古代散文和现代诗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采用“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因此,对现代散文更易通过品味语言,赏析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同时,有关“绿”的散文他们在平时的课外拓展阅读中也读过不少,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朱自清的《绿》等等,这些知识储备为感受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气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鉴赏还停留在零散的层面,对于散文中的象征手法还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和引导,而且文章中的“绿”的象征意义也是一个难点,必要时需要老师一定的介入和点拨。

 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这里我要求学生各自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将学生带入一种“爱绿”的情境之中,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对“绿”的爱。

 2、讨论点拨法。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作者对绿的这种“爱”,学生畅谈看法,讨论“绿”的象征意义,老师在总结时结合相关背景点出文章的主题。讨论不仅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点拨则在关键处点燃思维火花,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提示,拓展学生思路,画龙点睛。

 3、启发体验法。阅读是从感受和体验开始的,但学生的阅历有限,体验比较浅,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老师一定的启发。

 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课时,在这一课中我首先以朗读带动课文的理解,理清思路,抓住作者在“囚绿”后对“绿”的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主要用讨论点拨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文中作者“爱绿”的原因,引出文章的主题。再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法联系他们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谈一下他们对于这种“爱”的感悟。下面我就本文的这一课时谈谈教学的`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首先以《故都的秋》中对北平秋日美景的回顾导入本课,因为学生刚刚学完《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学生还沉浸在北国清净、悲凉的秋色之中,所以以《故都的秋》导入对本课北平夏日之“绿”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顺其自然,学生的审美感受也比较容易调动,这也完全符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北国的秋色,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之后,大家一定意犹未尽,对于北方的风光,还恋恋不舍,尤其对于北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很多期待。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是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体会一下作者深沉的“爱绿”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情感”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他们看得见、听得着,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蕴涵的深刻的人生感悟,而学生的朗读作为一种个体性活动是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

 2、理清思路:

 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⑴请学生复述“囚绿”的经过。

 ⑵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圈点出表现作者对“绿”挚爱的语句。

 学生初读课文,一般只能对全文有大概的印象,而通过以上两个思考题,就能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听读,集中注意力去梳理文章的内容。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首先自己发表看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而学生的归纳不免零散,需要教师的整理和提炼,并作为板书,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行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三、析读、教读

 如果由教师一个人教授,学生密密麻麻地做笔记,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是背道而驰的。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不可能用正确的方法有效地阅读。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讨论点拨法。

 在“理清思路”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对全文的脉络已经熟悉了。为实现“学生把握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安排学生讨论:

 1、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2、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挚爱?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课文中很容易找到答案。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老师可以自己先做一个示范:

 作者在文中不吝笔墨地赞美了“绿”,比如说: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看到这里我就联想到欧亨利的一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幸患上肺病的琼珊,心情低落。她说,等到那最后一片常春藤落叶的时候自己将死去。画家老贝尔曼为挽救她年轻的生命,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将象征着希望的“最后的叶子”画在了墙上,而他自己却因着凉死于肺病。老贝尔曼为了爱而死,为了生命而死,可算死得其所,而那最后一抹绿留给生者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以类似的方式来讨论,可能出现的答案是:绿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它还象征着爱和幸福,是人们追求光明的象征,它代表着猗郁的年华等等,老师以板书的形式做好归纳。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时给出象征手法的定义: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老师总结:作者在释绿的时候提到的“卢沟桥事件”正是本文的写作背景,联系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对“绿”的认识应该更进一步,它的不屈,它的顽强正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们知道,作者正是因不屈于日本宪兵的迫害而遭酷刑逝世。作者对“绿”的歌颂正是对中国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不屈不挠精神的颂赞。一篇文章文质优美固然重要,但好的文章贵在立意,它一定是充满着时代气息,并结合了作者鲜明的写作个性,能够撩拨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的,它往往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洗礼。

 四、知识拓展、提升

 作者对“绿”的爱是真诚而美好的,然而在“囚绿”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囚绿”后,作者发现“绿”病损后,有一些后悔和内疚,但仍不放走它。在这里,作者对“绿”既怨怒又爱怜,既欲开释又难舍的两难心态表现得很到位。然而学生的阅历有限,对于这种情感很难把握到位,所以我安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类似的经历,说说自己当时的想法。

 老师讲庄子的寓言故事: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必恭必敬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羊牛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节仪式供奉,结果呢?这只海鸟目光迷离,神色忧郁,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老师总结:面对人生百态,面对种种冲突,有多少时候我们站在了他人的立场考虑事情?很多的纷争往往就是因为站在自我的立场,用自己狭隘的眼光去判断评价,造成了诸多的格格不入。

 结合寓言故事,运用启发体验法来引起学生的思索,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对“爱”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很有帮助。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他的生命唱出一曲绿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战敌人的刺刀。他通过对那一抹绿的歌唱,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六、布置作业

 1、再读全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矛盾的心情。

 2、完成小作文:对于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七、评价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结构全文的。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空间的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

 《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

 诵读、鉴赏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根据文意的需要来夹带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范读、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学生看书默读,感知课文。

 四、诵读、感悟

 (选择重点章节学生和老师比较阅读,为什么老师和学生读的有差别因为对课文的感情把握深浅有区别。)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再让学生诵读、感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五、理清结构,把握思路。

 让学生发言,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总起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故记叙

 ③秋蝉残声前都2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后的

 ⑤枣树奇景呼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3总写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六、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

  诗歌是言情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诗人表现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及对人、事的看法。古代诗歌中流露的情感有哀怨、激愤、忧愁、欣喜、欢快、向往、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等。通过这些情感可以折射出对人、事的观点,或不满,或歌颂,或赞同,或反对……对于这一类的考题,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1.类别评价法

 如果读完一首诗歌后就能把握它的类别,那么就可以根据诗歌的类别去推测诗歌的思想内容。比如写景诗中的“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基本上是抒发作者对自然风光、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置身其中的闲适恬淡之情,还有的则表达了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之情。“边塞战争诗”主要表现的'是边疆战士的艰辛生活,表现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对战争的控诉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就借征夫之妻的口吻抒发了上述这些感情。

 “怀古咏史诗”是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的咏怀或评价抒发一种壮志难酬的苦闷或是表达一种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或是借古讽今。“咏物诗”,它或是通过细致描摹某个意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寄寓一定的生活哲理,如骆宾王在狱中所作《咏蝉》的“蝉”即是作者的自况,直接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诗歌类别还有送别诗、思乡诗等等,我们同样可以根据它们的类别来推测思想内容。当然有些诗歌的题材类别并不是单一的,可能既包含这一类的内容,又包含另一类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多方面去考虑。总的说来,通过把握诗歌类别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2.背景推断法

 作品大多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写成的,因此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有些诗词要考虑当时的背景。如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此词极易让人受“哀”和“悲”字的影响,从而提炼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的思想感情。但从写作背景上看,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孝宗乾道八年(1172),陆游接受抗金重要人物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当时抗金前线南郑。本词就是词人在南郑的即月抒感。因此词人登台,眼前的角声烽火,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他对收复失地成功在望的无限兴奋之情。“此兴悠哉”,表现出词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若单凭词的内容,考生是不容易把握这种感情的。

 3.尾句确立法

 不管是绝句或是律诗,大多有一个基本特征,上半部分多叙述描写,而下半部分多抒情或言志,特别是在末句,更明显突出。如虞世南的《蝉》:“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前两句是描写蝉的习性和特点,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声名远扬,不是借助别人的帮助,而是本身确有的才能。而在词曲中一般是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如关汉卿的《碧玉箫》:“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堪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结尾一句“归,学取他渊明醉”,表现了作者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理解、赞赏和向往。

 4.联想类推法

 对于咏物诗,要紧紧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通过联想来把握诗人的感情。松、菊、梅是诗人主要借用的对象,如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中塑造了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具有“独立不迁”的高标情怀的菊花形象,以此来表达诗人至死不变的民族气节。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观沧海》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沧海》说课稿1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观沧海》。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大环节。

 一、说教材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他是三国时曹操的代表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遗词造句的妙处。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小环节)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一定知道曹操吧?我们从《三国演义》或其他故事中了解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可能了解的曹操是奸雄、狡诈等)同学们说的没错,但狡诈、诡计多端也需要智慧,这足以说明曹操是个聪明人,不仅如此,历史中真实的曹操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的诗人,是一位胸怀大志文学家,大家不信的话,老师有诗为证。(投影展示曹操的《龟虽寿》)请同学们齐读。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首曹操的《观沧海》,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曹操笔下的大海风景和他观沧海的非凡气度吧。

 设计意图:从反面入手,引出反差的不同形象,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笑声中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新课程的学习,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作品简介

 请学生根据预习分组交流,师最后选出最准确、最完整的介绍,投影显示以下文字: 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军北上,征伐乌桓;九月获胜,班师南归,著名的《观沧海》,就是他在归途中经过濒临渤海的碣石山(位置在我县西南)时,写下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学会借助现代工具学习,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既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又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三初读感知

 1、思考:题目中的“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分为三层。1—— —2句为一层,交代登临地点;3———12旬为二层,描写大海景象;最后两句为三层,写诗人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注意一词之差,含义相差很大,诗词学习中也要注意分层次阅读

 四研读探究(四个问题,投影展示)

 1、思考: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2、思考: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几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写实景的一共有六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六旬涛,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思考:“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点题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鸟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着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5、小结: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颠峰期,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么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同学们对曹操是不是有了不同的认识呢?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诗歌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和作者生活情趣,诗歌的学习要考学生多读、多思、多品才能理解深刻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点题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全景 山岛竦峙 雄心壮志

 观景 实写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虚写 曰月星汉

 六、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找一些曹操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设计意图:背诵并默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此诗,一首诗不能足以说明曹操的远大志向,所以多读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七、说板书设计

 明确: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摈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观沧海》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曹操的《观沧海》,我想就我所设计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板书等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敬请诸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 说教学目标

 在研读教材和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 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 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为什么要确立以上三个目标,而不确立其它目标呢?其理由如下:

 它们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三维目标。大家可看出,上述三个目标在“三维目标”中既各有侧重,又有相融的一面。

 目标1侧重的是技能目标,目标2侧重的是知识目标,目标3侧重的是情感目标,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着重音、停顿、句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如何朗读;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进而体会景物中蕴涵的“情”。所有这些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上三个目标,抓住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本诗被编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有《古代诗歌五首》(事实上有两首词),这五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采用了写景抒情的方法,且《观沧海》排在第一篇,遵照叶圣陶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思想,有必要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四首诗词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它四首诗词。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2;我为什么要确立教学目标1呢?一是任何诗歌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诵读,以读感知,以读品味,是其基本原则;以读带讲,读中点拨是其基本方法。二是课本第67页的教学提示中有一句话——“朗读必须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因此我认为课本的编者是在告诉我们,在本诗的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朗读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把生字词的学习作为其中一个目标呢?因为要作到“读正确、读流利”,就包括了扫清生字词障碍,领会“碣、竦、澹、峙”等实词和“以、之、哉”等虚词的意义在里边了。我为什么要确立目标3呢?大家知道,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

 巢宗祺在解释人文性时说:“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1]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观沧海》是曹操在消灭了吕布、袁术以及袁绍主力后,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伐乌桓,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登临碣石山时所看到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景,又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美景,抒发了诗人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当然,曹操要实现这一壮志,当时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刘表还未消灭,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还雄心勃勃地想征服江东乃至全国,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通过本诗的教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 说重点、难点

 我把本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借景抒情或写景抒情的写法,即教学目标2;教学难点确定为景物描写中如何蕴涵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即教学目标3。原因有二:

 从课本的编选意图与课文的特点来看,人教社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两大系统、三大板块。两大系统为阅读系统和综合性学习系统,三大板块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诗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系统”中的一篇,为“人与自然”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中,体会大自然的雄浑壮观,体验自然景物中所蕴涵的作者的雄心壮志。本套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题组元”,本单元编选了《春》、《济南的冬天》等反映四季景物的课文,为“四季”专题。《观沧海》显然描绘的是秋景,但难就难在秋景中如何寄托着“情”,这需要指导学生 体会“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本诗时,学生刚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深入学过借景抒情的写法,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

 三、 说教学方法(学习方式)

 我打算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来学习本诗。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三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二是从本诗的特点和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来看,比较适宜于同时采用这三种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步骤

 本诗用一节课时间来学习。

 (一)开展自主式学习,完成教学目标1(约10分钟)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教师着重从语调、感情方面进行指导。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然后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感情。

 (二)开展合作式学习,完成教学目标2(约20分钟)

 1、把学生按4人一组来分,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①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点拨:“观”是全篇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所想。

 ②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水、山、树、草、风、波等景物。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万物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

 ③ 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全是虚景,即诗人的想象,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等景物,它们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其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显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显示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境界。

 ④ 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点拨: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实际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统一北方,进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2、小结,朗读、背诵

 (1)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作,通过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2)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完成教学目标3(约15分钟)

 1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吗?结合曹操的生平,谈谈你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点拨: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相比,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主要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曹操胸有大志,终成一代枭雄。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报效祖国。

 2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直接写情的诗句,而是情寓于景中。请在课外找出二、三首类似的古诗或诗句,按如下要求加以学习。

 (1) 读一读 读读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些都是既写景又抒情的诗句。

 (2)说一说 说说这些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3)比一比 把这些诗和《观沧海》比较一下,看看其中有无虚景。

 (4)背一背 背诵这几首诗。

 五、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表格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请看:

 登山观海 实景 虚景

 景物 特点 景物 特点

 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 祖国山河美丽多姿,生机勃勃 日、月、星辰、银河 、大海 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豪迈气概。

 借景抒情:借实景、虚景抒发诗人统一中国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一是用表格显得一目了然;二是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观沧海》说课稿3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30课《诗五首》中的两首。教学时数为1课时。下面我亦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反馈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等几方面的内容作简单说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古代诗词借景抒情的特点;

 2通过当场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借景抒情手法有深刻的体会;

 3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在诗中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古代诗歌的意境之美体现在情景的交融。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情与景来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本课的重点是分析诗词中的情与景。难点是能力的训练。把学到的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起业,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模式程序

 采用“参与型”模式,具体程序如下:

 (一)学生常规说话训练(说一个成语故事);(3分钟)

 (二)观赏录像片断,学生谈谈感受,导入新课教学(5分钟)

 (三)《观沧海》教学,了解借景抒情的特点。

 1学生、教师共同完成对《观沧海》的情与景的分析。(8分钟)

 2教师讲评。(8分钟)

 3归纳小结:借景抒情。(1分钟)

 (四)学生实践活动,运用借景抒情手法,培养观察、想象、表达能力。(20分钟)

 四、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起串联作用。

 2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五、教学手段

 采用电教器材如录像机、投影机、录音机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效果反馈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

 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借景抒情的手法应该有较为深刻的印象。这对于他们今后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

《观沧海》说课稿4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初中语文的2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观沧海》,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观沧海》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古代诗歌。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基本上都是名家名作,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写的是诗人登上碣石山望海,被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所震撼,表达了自己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学习本文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情,浸润于古典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歌,其学习方法较为简单,以朗读和背诵为主,对诗歌大意有初步的认知,而对作品的艺术特点则缺乏了解。进入初中,教学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使学生感知诗歌大意的层面,而要更进一步,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情感内容有所感悟,对艺术手法有所领悟。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古代诗歌教学任务和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读准字音、节奏。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与讨论,感受诗歌壮丽的景色及开阔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科学的确定:

 我的教学重点:学习虚实结合的手法。

 我的教学难点:感受作者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五、说教学方法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在初中阶段,应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作品,理解作品大意,初步赏析艺术手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诵读法,想象法,小组合作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情,浸润于古典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六、说教学过程

 别林斯基指出:“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因此,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我共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以歌导入,渲染气氛

 歌曲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开课之初,我会采用歌曲导入,演唱歌曲《大海》,同时配以激情洋溢的谈话,渲染气氛,引入本课课题《观沧海》。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有效激活课堂气氛,自然而然走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古代诗歌教学应注重“知人论世”的教学法。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会带领学生以诵读为主,边读边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作者及背景:我会引导学生畅谈对诗人曹操的了解。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本诗正是曹操率军东征乌恒胜利后,凯旋途中多作。

 接着,我会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反馈,针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相机指导,比如“竦峙”的读音。

 最后,通过齐读,跟着名家录音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进一步,读准确读通顺课文,读出诗文美感。明确诗歌的内容是诗人登上碣石山望海,被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所震撼,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这一环节,在回顾人物背景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文的主题,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三:赏析诗句,有情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诗人登山临海,看到很多,想到很多,你对哪一处感触最深?预设学生会找到如下内容:

 内容一: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学生汇报到此处时,我会提问:“萧瑟”是何意?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理解,萧瑟是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也形容环境冷清、凄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展现的画面,在学生的汇报中引导其感受景象的壮阔、雄浑。最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感悟。

 内容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是眼前所见实景吗?学生通过对“若”字的理解,明白这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景象,进而联系上文的实景描写,明确这是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感受景色的雄伟壮观。并体会作者的胸怀博大,踌躇满志,感受其把天下纳入自己的胸襟。最后指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曹操,读出雄伟壮丽的景象,读出诗人胸怀天下的志向。

 这一环节,将诵读提升到美读的层次,再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情境中,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环节四:配乐诵读,感悟意境

 音乐是诗歌的灵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诗歌意境,在这一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再次回归诗文本身,指导学生进行配乐诵读,进而达到背诵诗文的目的。

 这样的设计,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会在课堂即将结束时,以教师小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阅读《龟虽寿》,分析两首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异同。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作图清晰,直观,使同学看了一目了然,且富于连贯性,还能创造一种美感,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我是这样设计我的板书的。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黑板了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0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