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幼儿对自己和同伴的行为是非有情感体验,培养幼儿愉快、热情、乐观的情绪。内容包括:(1)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幼儿生活,使幼儿经常保持朝气蓬勃、积极愉快的情感;(2)逐步发展情感的社会性、稳定性、深刻性,在各项活动中, 促进幼儿对教师的尊敬、对同伴的友爱感和对班集体的荣誉感等,提高幼儿控制、调节情感的能力,自觉克服胆小、自卑、恐惧、妒忌、骄傲等消极情感的影响。
基本内容
(3)经常让幼儿欣赏富有感染力的文学、音乐、美术作品,陶冶幼儿的高级情感;(4)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健康情感和鲜明的爱憎态度。
1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
良好的环境就象孕育生命的土壤,没有土壤给予的养分再美的花朵也不能生长。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郎分布伦纳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由一个从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施以影响。我们应充分注意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塑造环境更好的塑造人。
11 精神环境
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尊重、自由、合作、和谐的伙伴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放松心情,愿与教师亲近,为有效的沟通埋下伏笔。首先,对幼儿表现出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尤其当孩子失败或犯错误时,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不能珍视错误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不能让孩子感到老师不喜欢我、讨厌我,从而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甚至排斥教师暗暗与教师抗衡,给相互间的沟通带来阻力。其次,教师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人人都希望拥有爱、喜悦与幸福,而孩子则更希望在爱与关心中成长。教师要把由衷的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凡事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地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体贴、关注与温情,使孩子愿意靠近、信任教师向教师敞开心扉。再次,教师应以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幼儿,善于疏导而不是压制,不以权威的命令去要求幼儿,这种自由而不放纵,指导而不支配的民主教养态度方式能使幼儿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大胆、自信,对幼儿的自我接纳和自我控制能力发展都很好,为幼儿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前提。最后,在幼儿与教师的交往中尽量采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性手势、抚摩头、肩膀等身体语言动作。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小动作,会带给孩子莫大的安慰与支持。
12 物质环境
幼儿园教师要给幼儿创设安全、整洁、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让幼儿进园如在家一样感到自由、温暖和快乐,这是帮助幼儿顺利实现社会化的保证。首先班内可开设多种形式的活动区,如:娃娃家、建筑区、益智区、美工区、表演区等。活动时要让小朋友自由的选择活动区,并且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之间随意交流。其次,要考虑到空间密度和各区内人数的规律,避免人数过多,过分拥挤对幼儿的交往产生负面影响。再次,应为幼儿提供适宜功能、种类的活动材料,以使幼儿能开展更多的交流、合作、协商、互学等交往。教师要利用活动区的多种玩具和材料,刺激幼儿去操作和探索,并在集体小组活动中引导幼儿与同伴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这样逐渐学习并获得社会交往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和语言技能的发展。
2利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拓宽、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21 采用课堂教学形式,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行为手段与技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利用有关社交能力内容的教材,向深处挖掘教材本身的内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有意识地结合平时幼儿交往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一些交往的情境,让幼儿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特定的情景中去辨别、体验、理解、感受他人的情感。
22 充分利用游戏活动,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合作的经验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他们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中会设身处地的想角色所想,急角色所急,体验角色的情感需要。
23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应该在平时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学会故事中的解决方法,或者让他们遇事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才能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或争执行为时,引导幼儿来讨论、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鼓励他们具有一定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
3家园同步教育,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育。尤其是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协同教育,形成合力。如今大部分家长比较注重幼儿个体智力的发展,忽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帮助家长,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交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交往条件,帮助孩子学会交往。如:鼓励孩子到外面去找小伙伴玩,也允许孩子邀请小伙伴到家里来玩。教孩子学会自己处理与小伙伴间的矛盾,不随意干涉孩子的交友,节假日带孩子参加正常的家庭社交活动,多去公共场所等等,以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
总之,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未来的社会是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极为重要。相信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潜心研究、总结,让我们的孩子在交往中多一分魅力,少一分怯懦;多一分合作,少一分霸道;多一分成熟,少一分稚嫩;多一分豁达,少一分孤独。相信他们都会成为能适应社会、能与人愉快协作的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幼儿社会性交往包括为交流各自的生活经验和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评价等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交往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社会性交往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的一种精神需要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乳婴儿时期,生活依附于成人,以成人为交往的主要对象。3 岁左右,随着语言、动作的发展,交往范围扩大,情感转向同伴,有寻找友谊的渴望,愿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学习、劳动,共享欢乐。
达到目的
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幼儿才能发展自我意识,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正常关系,接受道德规范,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初步形成对人、对事、对集体的积极稳定的态度,克服任性、自我中心等不利于交往的行为。
应努力创造条件,使不同年龄的幼儿有自由交往的机会,以充分发展幼儿个性,增强行为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