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初探 初探 初探 初探 教育应该是把塑造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终极目标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物质世界的浮躁、转型时代的功利心、理性教育的偏颇等弊端的影响,教育一直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能力智力的培养,造成了人的情感世界的荒芜、精神家园的失落、个性的残缺不全,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不完整。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性的教育反思先后认识到:现代人的教育不能是“忽视了另一半的教育”,即不能偏重认知、忽略情感,强调科学、忽视道德与人格。现代教学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划分为两类,即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认为教学过程是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情感与认知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交融,并行不悖。这为现代教育开辟了一方新的视野,也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情感领域的研究远远滞后于认知领域。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见,认为情感只是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副现象,忽视其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情感现象自身的高度复杂性所造成的研究上的困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教学活动中情感因素的认识。从语文教学的现状,认识上的偏颇,加之应试教育的钳制,使情感教育一直居于灰姑娘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吸收中外情感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谐教育、愉快教育,尤其李吉林的情境教育,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关注到了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并解释和归纳出了一些规律,为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在这些教学实验中,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作为改善认知过程、提高认知效率的一种策略和手段,而没有把情感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笔者并无意否认语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认知目标,是立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针对以往语文教学设计中将认知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进而唯重认知的思维局限,力图从情感教育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语文阅读教学,探索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的策略,从而陶冶情感,发展个性,建构学生完满的人格。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文教学过程中,也许没有真正可以从认知中分离出来的纯粹的情感但为了探讨的方便,笔者将视线暂时停留在情感这一纬度上,将它制取出来,以更深入地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的问题。 ( (( (一 一一 一) )) )、、、 、缘境入情 缘境入情 缘境入情 缘境入情---- ---- ---- ----激发策略的实施 激发策略的实施 激发策略的实施 激发策略的实施 - 2 - 缘境入情是实施激发策略的关健。那么,如何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调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情感具有感染性和迁移功能,教师要善于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就会使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此基础上,再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所感知的对象之中。在这方面,教学实践比理论的论述更具有说服力。那些情感饱满而投入的教师,每每讲到精彩处,总喜形于色,说到激动时,总是情动于衷,更易于唤起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于漪、李吉林、斯霞、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以及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并以自身的实践确证了教师的情感在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习质量方面的无穷魅力。 其次,教师要关于营构良好的师生人际氛围。由于情感体验的自律特征,课堂心理环境的安全、自由、宽松就成为主体情感得以顺性舒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和谐、温暖、疏朗的氛围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展开,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独立、自尊、理解、信任等情感需要。 第三,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 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触景生情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审美的情感活动,这也正是情感的情境性特征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借助情境深化学生的认知。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十分重视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般来讲,与情感教育密切关联的阅读情境的创设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多媒体展现情境、以体态模拟情境。 以语言描绘情境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或描绘,或抒情,或议论,以铺陈渲染、述感追思、评价点拨,把学生带入与文本相适应的特定情境中去。由于不受时空、物质、内容等条件的限制,借助语言描绘情境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简捷、最方便、最经济、最基本的一种情境创设方法。 以多媒体展现情境是指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录音等,为学生再现具体可感的情境。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视听结合、信息丰富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生动的感知,能迅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以生动的具象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 以体态模拟情境主要是指教师借助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人体语言将文本中的某一特定的情境演示出来。 - 3 - 上述的区分,仅是为了更具体地阐述创设教学情境的常用手段。在实际的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往往是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如语言手段,其实任何一种情境的创设都离不开语言参与。如果离开了语言,即使创设了很好的情境,也难以发挥其教学作用,实现情境的价值。 恰当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有效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的关键是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或是由于教师个性与素养的局限,或是由于应试教育对情感的排挤,这些方法还没有被语文老师广泛重视和普遍运用。从这里反映出的是情感教育实施的前提问题,即语文老师的人文情怀与素养。这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直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今后需要着力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 (( (二 二二 二) )) )、、、 、自主参与 自主参与 自主参与 自主参与---- ---- ---- ----体验策略的实施 体验策略的实施 体验策略的实施 体验策略的实施 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策略的实施可以通过如下四种方法: 1、声音证入 声音证入亦即通过朗读、吟咏,进而展开想象、沉潜思索、咀嚼滋味,引领读者体味作者心境,掌握作者情感世界的方法。这既是人类阅读的最初形态,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尤其适用于诗歌和散文体裁。 在语言阅读教学领域,情感除了借助语义显现相应的内涵外,还可以通过主意得以传递。古人所谓“言之不足,故嗟叹之”(1),体现的当是一种语音的传情。著名的语言大师索绪尔曾指出,词语的声音变化本质上是属于心理的。正因如此,情感才能借助语音的变化得以体现和加强。这就为阅读教学中对作者情感的体验提供了一条途径。 诗文的语言总是充满情感的,而汉字又是一种模糊的团块结构,较之拼音文字更富声色之美,不仅节奏性强,在形成了不同的声音层面,或舒缓,或疾促,或流畅人,或凝滞。借助于朗读吟咏,可从语气、语调中体味不同的情感。姚鼐《与陈硕士札》说:“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终为门外汉耳。”就是说,诗文中的情感、作者的微言精义,需要在朗读中体会,需要熟读涵咏。“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滔”;“咏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2),直沁人心脾。可见,这种体味式的朗读,是以声入情、进入作者世界的一条捷径。刘大櫆《论文偶记》中说,吟咏朗读是“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口舌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3)对于古诗文,尤其诗歌,借助于朗读,既能见出的诗歌的音节、选词、造句的功力,更能以声音体察古人创作的情状,见出作者之神气、情感,藉此进入作者世界。 - 4 - 对此,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解释说:朗读也是一种技巧模仿,它模仿作者喉舌肋肉活动的技巧。古人作诗文,离不开诵读,往往一面朗读,一面修改。后来的读者若模仿着朗读,久之则作者当日诵读的语气、声调、神情,便“拂拂然与我之喉舌相应”,即“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叶圣陶更是把朗读名之曰“美读”,并指出它不仅适合于文言,也适合于白话。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是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感通了”(4)。朱自清先生也曾多次撰文论及,如《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 可是,现在的语言教学却丢弃了这一传统的教学经验,不注意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以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读书变成了讲书,这就剥夺了学生由诵读而体味作者情感的机会。因此,在眼睛加快了速度、声音却被迫沉默的信息时代,我们更应恢复朗读,倡扬声读,把文字变为声音。让学生敛身正坐,虚心涵咏,在朗朗书声中追踪作者的心境与情怀,以达到心与心的相通。《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声韵谐和,极富之美。中央电视台曾配乐、配景播出全文的朗读,后被广泛地用于教学,效果极佳。入情的美读胜于苍白的解说,入境的体味胜于枯燥的讲解传授。 因为人的情感变化会引发人的心理反应,而心理反应又会造成音色、锂高、音长、语速、节奏等语音形式方面的变化。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朗读的质量、效果及产生的感染力来判断、分析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对作者情感的感受、体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并善于运用情感的语音载体,例如语调、语势、节奏、标点符号等等;又要具备纯熟的朗读技巧,重音、停顿、语速等,进而引导学生借助朗读与吟咏体味作者的情感并作出评价和判断。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首尾的复唱使全诗在语音上产生了一种节奏的运动,并借助语势渲染了一种氛围,构成了一种蕴含丰富的意境。教师可以借助朗读让学生感知并体味诗人的情感。教师的引导可以从停顿、重音、语调的处理上着手:第一步,让学生通过朗读确定语调:是轻缓?是低沉?是飘逸?第二步,让学生通过朗读确定语义停顿: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第三步,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一“轻轻的”的轻重音处理:是否是重音是轻读?是重读?还是重音轻吐?学生边朗读,边体味,边修正。这样,在朗读-修正-朗读的反复过程中,学生的体验越来越贴近作者的体验,对诗歌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当学生通过朗读把这三个问 - 5 - 题都解决了,就表明学生已经充分体味了作者无限的依恋和挥之不去的离别之情。 朗读吟诵既是情感体验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重讲轻读的一种纠正,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感染,吸收作品内蕴的情感之美与精神之美,而且能化他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尤其包含记忆成分的诵读,能使学生对语汇、对整体文句的感知与积累越来越丰富,并逐渐积淀成一种语感。在语感的培养方面,诵读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分析更大。当然,对所有的文章都用此诵读之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教师要选择诗文中的精品,让学生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从文体讲,尤其要注重择诗而读,因为诗乃中华文化精华中之精华,不仅篇幅、韵律尤合于诵读,而且从意蕴上讲,诗的意境只能由读者细细品味,条分缕析地变为白话则会索然无味。例如,王安石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若教师停留于逐词是逐句地解释,学生所获得的就只有一些理性信息:京口和瓜洲只隔了一条江,钟山和瓜洲也不过隔了几道山。春天来了,江南的草木绿了,月亮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去呢?诗的韵味全无,不论对诗的理解而言,抑或对课堂教学而言,都是如此。 2、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亦即让学生担当、扮演阅读文本中的某一角色,以我身置换他身,以心换心,直接化身为文本中的人物并践履其情感过程的方法。从适用的范围讲,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有情节、言语动作性强、心理活动较丰富强烈的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其基本的操作方式大致有两种,即片段表演和课本剧表演。 片段表演是抓取文本中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方面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典型片段,让学生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以我口、我身、我心去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以言语、动作、姿态来表达人物的情感。例如《药》中华老拴出门买药时拿钱的动作与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梁生宝买稻种》中梁生宝掏钱买饭的动作,均可进行片段表演。在学生表演的同时,要引导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意见并修正表演,使表演者与所扮演的角色逐步趋同。通过学生的表演,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生动、深入地获取有关动词的准确运用、动作描写的艺术魅力等方面的语言知识,而且从中能真切细腻地体味动作背后蕴含的内心情感:华老拴的满心希冀与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哀、康大叔的冷酷及人性的泯灭、梁生宝对乡亲们的信任与托咐而表现的高度责任心和一心为集体的情怀。比之教师的分析,学生的这种角色进入所获得的体验更丰富,更深切。当然,表演者也可以由教师来充当。 与语言、动作不同,单纯的心理活动往往是难以表现的,这种情形下,常用 - 6 - 的手段是借助想象、联想来实现角色的转换。典型的教学设计是: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想?(或怎样说,怎样做?) 课本剧表演是指经师生的理解、创作将文本改编为剧本,再由学生或者师生共同上演全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雷雨》、《茶馆》、《威尼斯商人》人物形象少而鲜明、情节集中、言语动作性强的作品,上演课本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体验方法。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为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感动着,并设身处地地休体验着他所创造的人物的情感,而且化身为剧中的人物,经历着人物的情感,亲历着人物的生命与人生体验。这种角色的转换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角色进入,正因如此,学生作为表演所获得的内心体验才更鲜明、更强烈、更深刻。 相较于片段表演,课本剧的表演更易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体验更深切,但是,受种种条件限制,包括文本的、物质的、时空的因素,其适用面较窄,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只能有部分学生直接参与,而非全体的直接参与。因此,对于作为观赏者身份的学生,更应引导其积极参与,尤其是排演、修正过程中的参与。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手段,阅读教学中的表演与一般的舞台表演不同。阅读教学中的表演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手段,主要不是让观众欣赏,而是强调表演主体的自我感受。表演的过程也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使情感形之于外的过程。在这一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共同体味、共同欣赏、评议,在进一步理解文本的同时,也受到深深的感染。课堂表演是手段,而非目的,教师切不可过分看重课堂表演的效果,而使课堂表演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的追求。尤其在执教公开课、示范课时,课前给几位学生认定表演角色、进行多番预演 加工的做法,是违背课堂表演的根本目的的。 另外,分角色朗读也是一种实现角色转换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朗读与角色转换两种方法的结合运用,既可用于片断,也可用于全文。文本中有几个人物就分别指定学生以该角色的身份来朗读,也可请一名学生以解说的身份朗读以连缀角色,相互构成一个整体。这是阅读教学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只是教师在运用时多把重点放在朗读上,分角色的目的多在活跃课堂与激发兴趣上,对角色的转换及角色间的交流与沟通重视和引导不够,不能使之发挥其整体的体验功效。因此,阅读教学有必要对这种方法进一步加深探索。 角色转换是实现情感体验、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教师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指导乏力,也缺少运用。相比较而言,英语阅读教学对这一手段的运用更普遍,其探索也更为深入,值得我们借鉴。而高中对此手段的认识和应用程度远逊于小学和初中。这固然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材特点等因素有关,但教师的认识也是造成此缺憾的重要原因。需要澄清的一 - 7 - 点是,有不少高中教师认为课本剧表演费时间、精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宜采用。这是不正确的。许多优秀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表演的做法不仅不会浪费时间,降低成绩,反而会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综合能力,值得大力提倡。尤其对于情感内藏、不惯外显的中华民族文化接受心理特征而言,表演对于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培养有更重要的意义。 3、移情泛化 移情本是一个审美的概念,是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移注到自然事物、宇宙人生之中,从而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去分享事物的活动与生命情感体验。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情感教育方法,移情是指阅读主体把自我的情感移注于文本世界中的人、事、景、物,而文本中的事物也以其姿态移注于读者。在这一过程中,不是主体向对象的意向情感投身或灌注,而是物与我的双向交融。物与我皆是充满了生命情怀、富有生命姿态和情调的真实存在,物与我的交融成为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沟通、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回还震荡。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追忆亡妻,写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无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而言,亭亭如盖的庭中枇杷树是挚情与伤怀的所在,睹树如见人,树亦亭亭而多情,向人摇曳着无语的情怀。当树与人默默,实已成为生命与生命的人生对话,作者、读者、枇杷树,相互交融在深挚的怀念和哀思里。因此,当这棵树的形象一旦进入读者的视野,立刻会吸引读者情感的投注,同时树又以自身的主于读者,不仅使作者与读者的心灵互相沟通,产生共鸣,而且会引发读者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某种回忆,这时,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怀会经由联想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弥散,并巩固和加深阅读主体的情感体验。当读者把文本的阅读所体验的情感迁移于文本以外的生活与生命,并提升为人类所共同体验的生命更替、物在人亡的情怀,这就发生了情感的泛化。情感的泛化是情感不断迁移、反复积淀、走向深刻和升华的过程。也正是这种泛化,使情感不断得以概括、提炼,为情操与精神境界的提升提供了发展方向和途径。读者经历一次次的内心体验,产生移情与共鸣,并经由情感的泛化和提升而形成行为规范,这个连续的过程就是情感的肉体化。,内化的情感是一种稳固的情感,它进入个性而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一个民族必须具备的高级情感,也是语文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呢?移情与泛化就成为必然的途径。因为爱国主义情感的核心是爱,而爱的情感也遵循着同其它情感一样逐步深化与升华的规律:由最初爱养育自己的父母泛化到亲人、老师、同伴、乡亲,并由个人指向家庭、母校及家乡的山山水水;在此基础上,这种爱又会从家庭、学校、家乡扩散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祖国的人民;当这种爱伴随着深刻的 - 8 - 认识和信念而概括地凝聚到“祖国”这一对象上去的时候,爱的情感就升华为爱国主义情操。余光中的《乡愁》对情感的抒写,恰是体现了人→家→国的情感泛化轨迹。因此,语文课本中一篇篇抒写人间之爱、山水之情的作品,都是教师培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一片土壤。由一篇作品,甚至几篇作品所产生的移情也许是表面的、肤浅的,具有偶发性的,但是对语文课本中大量的文本阅读所产生的移情,就会随着个体实践活动的丰富和扩大、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提高和深入,而逐步积累、沉淀、生成新质并不断泛化,最终得以升华为一种稳固而深刻的情感。也正是情感发展必须遵循的贴近及远、由浅入深这种规律告诉我们:切莫颠倒了情感培养的顺序。因为语文教学受政治的影响,表现出的是这样一种反向的态势:小学阶段就定位于涉及道德、信仰、价值观、人生观的高层次的情感教育,例如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等,而大学生却在进行爱护花草树木人、关爱他人的教育。这种违背情感发展规律的教育,最终只会表现为一种概念化、政治化的图解,于人情感的培养不但无益,反而会违背情感教育的初衷。那么,如何实现阅读教学中的移情与泛化呢?我认为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关于抓取凝聚作者情感的物化点,并以此切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实现物与我的双向转化、交流、共鸣、融合,从中酝酿具有新质意义的情感。 情感虽然的丰富与复杂,却是无形的。因此,情感的抒发篇篇借助形的物态,亦即把自己的情感移注于军需官万物,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态,蕴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怀。古人云:“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写风。风本无质不上笔,巧借柳枝相形容。”又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同样是《乡愁》,余光中把乡愁论为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方坟墓、一弯海峡;席慕容则把乡愁定格于有月亮的晚上的一支清笛、雾里的挥手别离、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语文课本中大量的作品都是把情感移注于宇宙万物,《风景谈》、《岳阳楼记》、《致橡树》、《春江花月夜》等等,无不如此,正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所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5)针对文学作品的这一特征,阅读教学首先要做的是抓取这些情化的物象。通过对“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弯浅浅的海峡”这四种意象的细腻感知,就会触发学生两地离散、生死相隔、家国分离的情感体验。借助想象和联想,这些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又会打通学生所有相关的经验,使“物”与“我”相互注视,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生成一个完整的、丰富的心灵世界、意义世界,而且,由于情感的泛化功能,学生的情感体验会由一人一家扩散到千千万万的人、无数的家庭,进而提升至一段历史、整个民族与人类。通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学生的情感一次次得以丰富和深化;同时,经由情感的催化,其从阅读中获得的认知也会格外鲜明与深刻。 - 9 - 4、诱发想象 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有了想象,才会有“天可问,凤可雌雄”,“云可养,日月可沐浴”的艺术创作;有了想象与联想,才会有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想象,主要是读者根据文本的语言描述生成新的意义世界的再造想象活动。想象所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语言阅读离不开形象思维,当然也离不开想象的参与。由于语文阅读、尤其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审美性活动,其情感特征使情感成为语文阅读的重要因素,贯穿于语文阅读的全过程。这样,想象与情感就成为语文阅读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相生相随、相互作用、相互统一。不仅如此,上文所述及的种种情感策略的实施方法,都必须借助想象的参与。情境的感知离不开想象;移情实际上是情感与想象互相作用的结果;同样,角色扮演、朗读涵咏也必须经由想象的参与。例如《最后一课》中的最后一句的朗读: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散学了”这句话有许多未尽之意,包含了无限感慨。朗读要想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必须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情态、心理、感想作出想象,在想象中体味作者无言的复杂情感。 想象对阅读、对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的实施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善于抓取阅读文本的空白点和未定点。因为作品的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是联结创作意识的桥梁,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也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宽广的天地。在保证一定理解信息的前提下,作品中包含的未定点与空白越多,留给读者的想象天地越广阔,也越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对作品的深入参与。教师要善于寻找和发掘作品的空白点和未定点,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自己的情感溶入其中,对这些空白和未定点进行填充,使之丰满、生动,创造一个情景相生、生机流动的个性化世界。例如王安石诗“春风又绿江南岸”,设若教师抓了“绿”这个未定点,启发学生的想象:春风怎样绿了江南 绿了的江南是什么样子?通过学生的填充,就会创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莺啼柳绿的江南春天境界,自然美、情感美、意境美溶于其中,这样,语文教学才成为一个以情感与心灵拥抱的所在,并使学生的想象力从中得以冶炼。 第二,要丰富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积淀。因为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方式,属于认知的范畴。因此,要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淀。这样,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生活, - 10 - 进而丰富学生想象的内容,就成为提高想象的必由之路。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想象才会广采博取,展开翅膀。对余光中《乡愁》的阅读,必然包含对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的具体生活感知和理性分析。而这也恰好证明了情与知在阅读过程中的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第三,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联想。联想与想象同为人类形象思维的重要因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于漪语录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4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6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7“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教学风格
1�思想性
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的。
2�重学性
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于漪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情趣性
于漪主张,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石乞石乞、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4�智能性
于漪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只要全面地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不难发现于漪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等。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于漪主张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她深感“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的。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实践,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起自学能力。
5�文学性
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于漪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只要听听她的学生在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于漪平时是怎样成功地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听于漪讲课,读于漪文章,文学味浓是一个突出的感受。平时她的教学语言也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6�整体性
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她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于漪精通于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听她的课,所感受到的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
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
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
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
语文教学情感派的代表是于漪、欧阳代娜,于漪老师的著作《语文教苑耕耘录》于1984年出版,标志着"情感派"的诞生。
情感派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教无定法、学无定式的变化美……常将讲、思、答、议、评有机结合,常取启发式、导学式、自学式等有效模式之长而自成风格,独为一体。这也是一种"没有模式的模式"。
于漪,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于漪老师的备课“三备法”
什么是备课?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备课是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备课不仅是教学设计,还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内化与活化,又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更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2、教师备课主要备什么?
答:教师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过程、备自己。
(1)备教材——讲究深入。走进教材、尊重教材、吃透教材、超越教材。2、活化教材使教材情境化、动态化、可操作化
(2)备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尊重欣赏学生,设计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制定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设计。
(3)备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寻找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
(4)备过程——教材简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大体安排。
课时计划:教材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具)准备、过程设计(板书设计)。
(5)备自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教师个体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张扬,用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课堂的质量。
3、有效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教师明确地了解,否则在课堂的预设中就会出现偏差,形成无效备课或低效备课。
要解决“备课”、“上课”两张皮的问题,备课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以达到好的效果。把握整体目标和各年段的目标,教学低段时可“高瞻远瞩”,中段的备课应“瞻前顾后”,而高段备课在冲向总目标的同时能“居高临下”,这样,备课就能做到注意年段之间的有机衔接,避免“各地为阵”的盲目性。如果把总目标和各年段目标(及各单元的目标)看作几个不同的“面”,那每篇课文的备课就成无数的“点”。备课时的“点面结合”。就能达到实用、高效。无论哪种方式备课,必须钻研教材作为前提。
(2)学生学情的把握
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教材的有效利用
教材是智慧的结晶。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进行设计。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4)资源的有效准备
课件、相关资料、课外资源等都是教师上课前进行的准备。
(5)预设方法的审视
备目标——明确要做什么。备核心环节——明确要怎样做。备练习——精讲精练。备板书——使课堂教学的主线清楚呈现出来。备变化——对生成性问题有一定的预测。
(6)备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于漪老师倡导的“三备法”的基本内容
于漪老师所提倡的“三备法”:第一次备课,自己独立深入钻研,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备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第三次备课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于漪的语文教学既有理性的思想光彩,又有勇于实践的光辉,是实践探究和理论创造的结晶。可以说,于漪的语文教学追求,既有实践的,又有理论的。她的实践追求有哪些方面呢?
她追求的语文教学风格,可概括为大象无形。这种风格直面于人,植根于爱,发轫于美,着力于导,作用于心。她的课堂教学特点,可以概括为立体、多维、无恒。具体体现有,立体化多功能效应,多向型的课堂师生关系,灵活无恒的课堂模式。
她追求语文课能拨动心灵琴弦,给学生以审美享受。在这样的课里,会形成一种情境,教师自己在燃烧,激情澎湃,能创设一片审美的天地,用美去塑造学生的心灵。
她呼唤语文课要有文化之魂,致力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运用古诗词营造文化氛围,引用文论诗评强化文化底气,用历史哲学音乐美术戏剧表演等相关知识来拓展文化领域。
她追求充满魅力的教学语言。这魅力来自语言生动亲切,词采丰美,有鲜明和谐的节奏。
这样的实践追求,源于她的语文教育观。她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说,她主张语文教学要教文育人,主张大语文观,提出语文学习兴趣说、语文思维和思维训练的核心说。
而这一切根植于于漪的使命意识。她说,她整个人生的前22年,是她的文化雕塑期,深受民族传统文化中主流文化的影响熏陶,有“以天下为己任”的 忧患意识和责任观,这种忧患意识与责任感又成为一种潜意识,支撑起她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她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追求,使她站在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高度,站在世界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去考虑语文教学。
于漪曾说,能进行语文教学是一种幸福。从入职之初,六十多来,她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崇高的学术境界,不断求索语文教育的规律,在扬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育特色和体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