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财富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对人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是指进入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具有社会财富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质。
社会财富从何而来,这是关于社会财富的关键问题。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研究过财富的人都对此发表过看法。关于社会财富的来源,直接受财富定义的制约;也正因如此,由于对社会财富的理解不同,所以对其来源的理解亦说法不一。
最早研究财富的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财富来自农业劳动,它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劳动产品。不过,亚里
社会财富
士多德认为,这是取得财富的正当的方式;此外,还有三种不正当的方式:有酬劳动、商业和高利贷。[16]在封建社会,人们的视野受自然经济的限制,仍然普遍地认为财富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商品交换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重商主义者以货币为财富,因而他们自然只注视流通领域,认为社会财富来源于对外贸易的不等价交换所产生的让渡利润。不过,晚期的重商主义者中有的人已经提出,财富来自“商业劳动和工业劳动”。如斯图亚特所说:绝对利润这种社会财富,是由“劳动、勤勉和技能的增进”产生的[17]。难怪晚期重商主义者总是主张通过发展工场手工业、航海业来发展对外贸易,从而赚取更多的货币。因此,马克思不但称其为“重工主义”,而且说重工主义比之早期的货币主义“已经是很大的进步”[18]虽然晚期重商主义者仍然以为财富来源于商业贸易,事实上他们的视线已经开始向生产领域转移。重农学派以农产品为财富,自然认为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工业是非生产部门,商业同样是不创造财富的非生产部门),因而也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他们作为旗帜的口号是:“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 [19]。
重农学派把财富源泉追溯到了生产领域、追溯到了劳动,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当然,他们的观点失之片面,因为他们两眼只是盯着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业劳动。在斯密之前,具有远见卓识的哲学家霍布斯说过:财富的“丰富是依赖于(次于上帝的恩赐)人的劳动和勤勉”[20]。哲学家洛克更明确地提出:“劳动使一切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21]。这一思想为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奠定了基础。到了斯密,这位有相当理论思维头脑的学者宣布:劳动一般是物质财富或使用的唯一源泉。在人类经济学理论思维的进程上,人们曾轮流地认为农业、工场手工业、航海业、商业等等实在劳动的特殊形式是财富的真正源泉[22]。斯密的一般劳动是对劳动的特殊形式的否定;正因为如此,他实际上在这里是把社会财富的实质归为价值。所以马克思评论道:斯密在重商学派之后,“重新提出产品的价值是构成资产阶级财富的实质的东西”[23]。
社会财富
斯密之后,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众口一词地赞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特别是李嘉图,坚持和发展了斯密的劳动创造价值从而创造财富的观点,并力图使整个经济学体系都从属于这一基本理论。尽管他的学说仍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但在马克思之前,唯有他的观点比较彻底。在承认劳动创造财富的前提下,当时存在着五花八门的观点。萨伊把劳动分为三种:“人的劳动、自然的劳动、机器的劳动”,并进一步提出著名的“三位一体”公式。对此,马克思进行了彻底的批判[24]。麦克库洛赫写道:“正是劳动,也只有劳动,人才能获得具有交换价值的东西。”[25]然而他所谓的劳动却分为人的劳动、动物的劳动和机器的劳动[26]。加尼尔认为:“一切劳动,不问主次,不分彼此,都协力于财富的生产。产品的交换,保证了这种财富的生产。” [27]加尼尔虽然讴歌劳动的恩惠,却仅仅将劳动作为财富生产的协力。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解决了社会财富的来源问题。社会财富来源于劳动,但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从社会财富的使用价值方面来说,财富来源于不同生产领域的各种特殊形态的具体劳动;从社会财富的价值方面来说,则来源于劳动者的抽象劳动。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初步形成了阐释人类心理机能的社会认知理论。在1986年出版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一书中,班杜拉系统总结了其社会认知理论思想。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与榜样相类似的感知会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导致对榜样行为的更为有效的学习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①场论;②心理生活空间理论;③印象形成理论;④社会规范理论;⑤社会比较理论;⑥隐含人格理论;⑦归因理论;⑧社会公平理论;⑨认知不协调理论;⑩认知均衡理论;参考群体理论;自发知觉理论;知觉定势理论;社会期望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等。社会认知论内容十分丰富,应用十分广泛,在社会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人们都可以用它去思考和解释问题。
社会认知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一种用来解释社会学习过程的理论,主要关注人的信念、记忆、期望、动机以及自我强化等认知因素。源于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K考夫卡、W克勒和M魏特海默等创立的格式塔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并不被动地面对世界中的种种事物,相反,他们把自己的知觉、思想和信念组织成简单的、有意义的形式。不管情境显得多么随意和杂乱,人们都会把某种概念应用于它,把某种意义赋予它。对于世界这种组织、知觉和解释,影响着我们在所有情境尤其是社会情境中行为方式。
品牌的英文是brand,如果中文直译过来就是烙印,很有意思。充满生命力的品牌不但是商家产品和服务的标识,更因为其独特魅力长久占领消费者的眼球,在公众内心深深地打上关于自己产品和服务的烙印。
著名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认为,我国中国品牌发展经历了消费者没有发言权的“卖方市场时代”、考验理性消费的“产品时代”和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情感营销时代”三个阶段,而“营销的最高境界”则是产品品牌能够传达消费者的特定心理诉求,从而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情感忠诚,也就是实至名归的“烙印”境界了吧。
李光斗的新作《情感营销》正是非常精准地抓到了当今品牌建设和提升的关键——正视和创造产品品牌散发情感力量,就像在消费者心底的关于恋人的烙印,令人不离不弃,难舍难分。
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营销实战专家,李光斗在书中毫无学究口气地提炼出全新的情感营销理论,并且大多以自己操作的成功案例详实客观地娓娓道来,妙语连珠,各章节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令人目不暇接,眼界大开。
要在商品同质化趋势已成不争事实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产品拥有日臻完美的品质,早已经是最基本的功课,在此之上,商家更要打造浸透情感的品牌,才能永久地赢得客户。营造恰当的情感品牌不但和产品品质的完美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难以把握。
怎样才能让品牌充满情感的力量?李光斗语重心长地指出,你是什么不重要,消费者认为你是什么才重要——好产品需要恰当的品牌故事来表达。
李光斗在本书中,完整梳理了情感在品牌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反两方地列举实例,为深陷同质产品竞争红海而赤膊上阵的商家展示他精选或缔造的充满情感的品牌故事。
大名鼎鼎的平民化妆品牌大宝,在李光斗看来,那句“量足,价格又便宜”除了自掘中高档市场前景市场的坟墓,更是委屈了多年来一直追随其后的消费者——凭什么花钱买了大宝就不能享受做“白雪公主”的感觉?就因为大宝的缺乏美丽梦想,难以跟渴望成为白雪公主的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品牌故事。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一个能够打动人的情感的品牌故事?
一直属于国内二线品牌的德尔惠运动鞋,本已深陷产品同质化的红海,李光斗为其精心设计了新的情感营销战略,让这个地道的本土品牌完成了向中国休闲第一品牌的蜕变。如今,全新的德尔惠让全中国的年轻人跟他们的偶像周杰伦一起on the way。
再如标识色彩国际化后焕然一新的喜临门床垫、从助推航天到全国捐奶的蒙牛乳制品等等。作为营销实战大师的李光斗现身说法,展示了他给不同时期产品量身定做的品牌故事。
众所周知,知易行难。本书最大的阅读价值就在于李光斗另辟蹊径的理论框架的实践基础,正是其亲自主导的大量品牌建设案例。在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华丽品牌故事里,因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如此紧密,读者并不会觉得空洞而不知所云,而相反,就像身临一个丰盛的精神自助盛宴,颇有大快朵颐之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