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为何晚节不保?

程咬金为何晚节不保?,第1张

“绣花枕头”本来用来比喻外表华丽精致,这个词好像和程咬金没什么关系。

程咬金在小说里五大三粗,狂野彪悍,说话做事不经过大脑的形象。

这和绣花枕头有什么关系?

其实历史上的程咬金不但打仗勇猛,而且相貌英俊。

当程咬金还在李密手下和王世充对峙的时候,一个人单枪匹马,在王世充的先锋队里救下了受伤晕倒的裴行俨。

说裴行俨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的原型就是《隋唐演义》里的裴元庆。

救了受伤的裴行俨,程咬金想先往后撤一撤。

可是很快被敌军前锋撵上,一个程咬金一个裴行俨,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谁都想争这个头功,一个“勇士”冲上去就给了程咬金一长矛,直接在程咬金身上开一个洞。

要说这位“勇士”也是真勇敢,程咬金压根没管扎在自己身上的长矛,一转头折断了长矛,回身给了对手一刺,直接扎死了“勇士”。

旁边陆续追上来的敌军看了,都被吓住了,谁说打起仗来都是不要命的?

在这场战争里不要命的只有程咬金一个人。

程咬金是真的勇猛。

那么为什么说他英俊呢?

程咬金的儿子是驸马,虽然古代婚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重点。

但是唐太宗也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歪瓜裂枣”,在众多开国元勋中,程咬金的儿子脱颖而出。

相信他的长相和气质应该不会差。

程咬金作为驸马的亲爹,基因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可以想象程咬金是个在战场上英姿飒爽,相貌俊朗的将军。

我们经常听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历史上真的有程咬金,不过用的不是板斧,而是马槊(长矛的重型精品版)。程咬金后来改名为程知节(589年-665年),是唐朝的一名大将,可惜晚年也有他的遗憾。

(网络)

投唐前

程咬金年少就骁勇善战。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盗贼四起,起义军四处抢掠。程咬金一个热血男儿,为保家乡,成立了保乡团,聚集乡里豪杰一起抵抗起义兵。后来起义军越来越强大,程咬金地方的自保势力难以维持,于是投靠了李密。李密封他为“内军”骠骑。后李密败,程咬金投靠于王世充。王世充任命他为将军。程咬金发现王世充不是个名主,不是个能统一天下的人,于是假装与唐军交战然后投靠唐军。改名为程知节。

(网络)

屡建奇功

程知节追随秦王李世民,在柏壁之战击败了宋金刚,虎牢之战击败了窦建德。再后来打败了王世充,每次打仗都打先锋,屡立战功,获封号宿国公。

忠心护主玄武门之变

624年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二子争储。程知节被任为康州刺史,程知节誓死忠心护主。他对秦王说:“大王如果您的左膀右臂现在被砍,还能安全吗?知节就算死,也不能离开。”

626年,李世民为自保发动玄武门之变,程知节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后,程知节升迁右武卫大将军

程知节早年赫赫战功,在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留守长安。唐太宗驾崩,程知节统率飞骑军护卫太子李治回朝继位。可惜却因为征讨贺鲁而留下了晚年的遗憾。

在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李治准备讨伐叛唐自立的阿史那贺鲁,这次他挑选了一位宿将领兵出征,此人就是担任左卫大将军的程咬金。李治任命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率领精兵西征。从程咬金的官职上就能看出皇帝的目标,那就是彻底将这一带叛乱平定。

唐军进兵之初,程咬金率军与其4万敌军骑兵展开激战,双方互有胜负,此时前军总管苏定方正率500骑兵从敌军后方发起冲锋,才将敌军击溃,唐军“追奔二十里,杀千五百余人,获马二千匹,死马及所弃甲仗,绵亘山野,不可胜计”。此时唐军应该乘胜追击,将阿史那贺鲁彻底击败。

但在这时,一个叫王文度的跳了出来,他是大军的副将,他非常急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这时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这时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但此时的程咬金却摇头不从。

当唐军抵达恒笃城时,数千胡人开城归降。王文度提议:“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到大笔资财。”苏定方十分不齿的言道:“这样做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讨贼呢!”程咬金再次默许王文度的建议。结果几千胡人被屠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程咬金作为最高统帅自然也拿了一份。

纸始终包不住火,后来,事情败露。

唐军撤退回国后,程咬金、王文度的事情败露,唐高宗将俩人下狱,最终王文度”坐矫诏当死,特除名“,程咬金则”坐逗遛追贼不及,减死免官“。但程咬金毕竟是开国元勋,自己儿子又是驸马,不久朝廷又重新任命他官职,但程咬金自己也明白自己是英雄老矣,他上表辞官。十年后,程咬金在长安病死,享年77岁。

程咬金由于此事虽没被处死,只是被免除了官职,但是一代英雄因为听信闲人的话而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实在是其一生的败笔啊。令后人唏嘘不已,实属不应该。

征讨阿史那贺鲁一战,唐军虽然最终无功而返,程咬金的一世名节毁于此战,但此战中一位新的将星冉冉升起,他将为大唐撑起一片天,此人就是苏定方!

伯当是《隋唐演义》中的一个人物,因此而被大家所熟知。然而,在隋唐时期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并不是小说胡乱编撰的。王伯当原名王勇,有“勇三郎”的绰号。他是起义军***李密最信任的部下。他射箭特别厉害,曾经一箭射死了隋唐的两条好汉。

而在《隋唐演义》中,他一直跟随李密,甚至与李密一同赴死。当时秦王李世民率军队攻打瓦岗寨时,早就听说瓦岗五虎将的威名,心中早有招揽之心,程咬金,罗成,秦琼等,你被李世民所收服。因为单雄信与李世民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是不可能投靠李世民的。所以李世民也表达了自己的诚意,亲口招揽王伯当,但是不料被王伯当出口拒绝了,他就是死也不愿意投靠李世民,他觉得忠臣不侍二主,既然他已经认了李密为主公,就不会再选择其他人了,这才是忠义之人。

程咬金已经投靠了李世民,两人就不得不分道扬镳了。再加上王伯当,与李密的关系尤为亲厚,他与李密也属师徒关系,李密来瓦岗寨之前,就已经跟随其左右,所以不愿意投降于李世民。

而在真正的历史上,王伯当和李密都向唐朝投降了,但是在投靠唐朝之后,李密并没有受到重用,又害怕李渊趁机除掉自己,于是就背叛唐朝逃跑了,王伯当便一起同他反叛,最后被唐朝将领击杀。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隋唐演义》中,他都一直跟随着李密,可见他与李密的关系极为亲厚,但是李密却像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白白的浪费了他的一片忠心。

程咬金演义中的经历和正史上的经历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过多数人似乎更加熟悉演义中的程咬金。隋朝末年程咬金先是投靠李密,并且得到重用,是四骠骑的总领之一。在于王世充的对决中,李密最后战败,程咬金被俘,此后他转投王世充麾下,王世充知道程咬金是一位将才,待他也是很好。但一段时间以后,程咬金厌倦王世充为人,于是决定投归唐军。演义中和程咬金有关的故事可能会更加有趣一些,只是读起来稍感离谱,例如下面这件事就是如此。

隋唐时期有众多英雄,比如秦琼、尉迟恭、单雄信等,还有一位,这位贩过私盐,干过响马,还做过征猫将军,专门收猫,这位英雄是谁呢大概你已经猜到了,就是程咬金。

程咬金在史书中一般称为程知节,这位生得五大三粗,什么粗活都干过。最早他贩卖私盐,因故意到衙门口去卖,被抓去做了牢。后遇大赦,别人都高高兴兴出去,他就是不走,狱卒还得请他喝酒吃肉,给他银子,他才肯出去。

程咬金出去之后卖耙子,卖不出去跟人打架,结果遇到了尤俊达,跟尤俊达干上了响马,劫了皇杠。跟秦琼等人聚义后上了瓦岗山,在瓦岗山当了一段时间皇帝。后来把皇帝让给了李密,自己逍遥自在。

李密当皇帝后,建立魏国,因李密治国无方,把魏国搞得乱七八糟。好在有秦琼等一帮人保着,魏国比其他国还要强一些。王世充日子很不好过,就找李密借粮。秦琼等人因私自放走李世民,被李密关在牢中。秦琼等人听说王世充来借粮,劝李密不要借。李密正跟他们生气,竟把三万斛粮借给了王世充。

谁知开仓之日正是甲申日,不宜开仓,结果招来鼠患,老鼠把粮吃都给咬了。这个时候,程咬金又大显身手了,被李密任命为“征猫将军”,专门收猫,他让每家必须上交一只猫,交不出猫,就交十石米。这样一来,各家各户都给程咬金送猫,可老鼠太多了,那些猫抓不过来,最终还是把仓中粮食吃了大半。

程咬金这个角色,在历史上并没有这么滑稽,这些都是演义的结果。在正史中,程咬金是少有的猛将,善使马槊,万夫难当,“征猫将军”这种滑稽差事,怎么可能让他去干

混世魔王程咬金身为大德天子,为何要让位给李密?

《隋唐演义》年关于人生的大起大落不能超过程咬金。 他在乱世中被迫抢劫。 后来加入瓦岗军当了皇帝。 又回大唐了。 不仅没有因篡位罪被杀,反而成了李世民帐的虎将。 而且特别长寿,活了100多岁直到武则天政权崩溃。

程咬金当上过皇帝吗? 他和翟让李密是什么关系?

那么历史上李世民真的这么慷慨吗? 一般来说,一山不容二虎,投降的皇帝即使被杀也绝不会被重用。 那么,程咬金为什么会受到李世民的重用? 理由很简单程咬金没有当上过皇帝,所以在这里从瓦岗军开始。

瓦岗军最具创造性的创始人是翟让,翟让年轻时在县城犯法后逃到瓦岗,他看到隋朝已经动荡不安,于是组织了几场人马起义,在这匹人马中赫赫有名的如:单雄信、徐世绩等人是第一批瓦岗的核心人物。

此后,李密因杨玄感叛乱失败而走投无路,投奔翟让,在后来的隋军作战中,李密一击杀隋大将张须陀,多隋军向李密投降,展现李密了不起,亲自让位,李密封魏公,让翟让为上柱国, 以前,程咬金自己在乡组建了数百人的队伍,投奔李密被重用,李密部署了八千精锐,隶属于四骏骑,程咬金是内军骏骑之一。

因此,瓦岗是两个派系,李密派和翟让派、秦琼、罗士信、裴行谦等是李密派,只有徐世成绩和单雄信是翟让派。 翟让两位哥哥觉得翟让只是不满建立一个上柱国,于是发了牢骚。 李密伏击杀了翟让。 而程咬金自始至终都是李密手下的一个武将,后来李密战败,程咬金回归王世充,再后来看到王世充不是成就大业的人,和秦琼一起回归李世民。

  民间有句谚语:半路杀出个 !在《隋唐演义》、《说唐全传》等隋唐历史小说中, 跨越的篇幅是最长的,从瓦岗寨起事,到玄武门之变,从薛仁贵征东,到薛丁山征西,从薛刚反唐,到中宗复位。小说中程咬金大腹便便,虽然本事不高,只会三斧子半(三板斧),但他粗中有细、机警过人,常常化险为夷,同时运气极好,还曾经在瓦岗寨做过 。>  历史中真实的程咬金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是否真如隋唐历史小说中所描述的传奇人生呢?>  >  据文献记载,程咬金字义贞,后改名为程知节,济州东阿人。程咬金并非贫寒出身,从他的曾祖父程兴到他的父亲程娄,程家一直在北齐政权的担任地方大员。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天下之时,程咬金才刚刚出生。>  年少时程咬金骁勇善战,喜欢舞枪弄棒,但最为擅长的兵器并不是板斧,而是马槊(在马上使用的长矛)。时值隋朝末年,盗贼遍地,为保卫乡里,20岁左右的程咬金招集几百个乡亲组织起了「民团」。随着天下局势越发的动荡,程咬金投奔了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历史上李密的首领位置是翟让推让给李密的,而非程咬金。>  此时瓦岗军的势力如日中天,李密通过精挑细组织了8000精兵,号为「内军」,充当自己的亲兵,分别由四员猛将率领,程咬金是其中之一。也大概在此时,程咬金才第一次遇见大约年长自己18岁,同样担任内军骠骑将领的秦叔宝,从此两人的命运也连在一起。>  618年9月李密率领瓦岗军与王世充在洛阳附近展开决战。李密率领程咬金等人驻军邙山,派遣单雄信率领外马军,驻扎在偃师城北。王世充率军突袭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咬金、裴行俨率军援助,双方展开血战。激战中,裴行俨身中流矢,坠落马下,程咬金上前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两人共乘一马撤退。王世充追兵用槊来冲击他,反被程咬金将槊折断,并「斩追者,乃免」。>  邙山之战瓦岗军的势力遭到重创,李密逃亡关中,投靠李渊,程咬金等人则被王世充俘获。王世充虽然收编了程咬金、秦琼等瓦岗寨的猛将,但程咬金十分厌恶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与秦琼等人在阵前倒戈,率领十几个人投向唐军。李世民大喜,封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琼为秦王右三统军。此后程咬金成为李世民的心腹,追随他出生入死,「从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搴旗先登者不一,以功封宿国公。」>  >  随着唐朝统一战争的结束,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围绕着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621年李建成为削弱李世民的力量,将程咬金外调为康州刺史。程咬金拒绝上任,对李世民说道:「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  据文献记载,程咬金字义贞,后改名为程知节,济州东阿人。程咬金并非贫寒出身,从他的曾祖父程兴到他的父亲程娄,程家一直在北齐政权的担任地方大员。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天下之时,程咬金才刚刚出生。>  年少时程咬金骁勇善战,喜欢舞枪弄棒,但最为擅长的兵器并不是板斧,而是马槊(在马上使用的长矛)。时值隋朝末年,盗贼遍地,为保卫乡里,20岁左右的程咬金招集几百个乡亲组织起了「民团」。随着天下局势越发的动荡,程咬金投奔了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历史上李密的首领位置是翟让推让给李密的,而非程咬金。>  此时瓦岗军的势力如日中天,李密通过精挑细组织了8000精兵,号为「内军」,充当自己的亲兵,分别由四员猛将率领,程咬金是其中之一。也大概在此时,程咬金才第一次遇见大约年长自己18岁,同样担任内军骠骑将领的秦叔宝,从此两人的命运也连在一起。>  618年9月李密率领瓦岗军与王世充在洛阳附近展开决战。李密率领程咬金等人驻军邙山,派遣单雄信率领外马军,驻扎在偃师城北。王世充率军突袭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咬金、裴行俨率军援助,双方展开血战。激战中,裴行俨身中流矢,坠落马下,程咬金上前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两人共乘一马撤退。王世充追兵用槊来冲击他,反被程咬金将槊折断,并「斩追者,乃免」。>  邙山之战瓦岗军的势力遭到重创,李密逃亡关中,投靠李渊,程咬金等人则被王世充俘获。王世充虽然收编了程咬金、秦琼等瓦岗寨的猛将,但程咬金十分厌恶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与秦琼等人在阵前倒戈,率领十几个人投向唐军。李世民大喜,封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琼为秦王右三统军。此后程咬金成为李世民的心腹,追随他出生入死,「从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搴旗先登者不一,以功封宿国公。」>  >  随着唐朝统一战争的结束,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围绕着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621年李建成为削弱李世民的力量,将程咬金外调为康州刺史。程咬金拒绝上任,对李世民说道:「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  626年6月4日作为李世民的亲信,程咬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因功被封为太子右卫率、右武卫大将军之职。李世民即位后,程咬金先后担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左屯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职,并改封为卢国公。643年李世民将追随他开创大唐的24位功臣画影图形供奉于凌烟阁之中,时年55岁的卢国公程咬金位列第十九,而排在末位的秦琼已于五年前病逝。>  649年李世民病死,程咬金奉太宗遗命命率领禁卫军护卫太子李治回京即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之久。李世民死的消息传到西域,被唐朝封为瑶池都督府都督的阿史那贺鲁(西突厥人)开始反唐,夺取西州、庭州等西域地区,统一西突厥部众,与唐朝对抗。>  经过几年的准备,655年唐高宗李治派遣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军队讨伐阿史那贺鲁。9月唐军在鹰娑川击溃阿史那贺鲁两万人,「追奔二十里」。当先锋总管苏定方建议乘胜追击时,副帅王文度以有密旨为由拒绝,而年迈的程咬金也丧失了当年的锐气,默许了王文度的指挥。大军不仅丧失歼敌良机,反而「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战志」。当大军抵达怛笃城时,数千家胡人开城投降,程咬金不顾苏定方的阻拦,听从王文度建议,「取其资财,屠城而去」。>  大军回京后,程咬金被免官,但不久再次被任命为岐州刺史。此后程咬金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李治批准。此后戎马一生的程咬金渡过了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直到665年2月7日程咬金于长安怀德里的宅邸中病死,时年77岁,此时唐朝的皇帝还是李治。此后朝廷追封他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并陪葬于李世民的昭陵旁边。>  >  在小说、影视剧中程咬金娶了裴元庆的姐姐裴氏,但在真实的历史中程咬金一生中先后有两位正妻,前妻孙氏628年病死,时年31岁;继妻崔氏,出身百年名门清河崔氏,于659年病死,时年67岁。>  文学作品中程咬金有两个儿子,程铁牛、程万牛。但在历史中程咬金共有嫡子3人,庶子3人(文献中有名字的)。长子名叫程处默,后来承袭了父亲卢国公的爵位。次子程处亮(有的文献也叫程怀亮)于633年迎娶了时年10岁唐太宗的第11个女儿清河公主李敬(早婚在古代很正常),两人年纪应该相当。程处亮成为驸马都尉,被封为东阿县公,先后担任左卫中郎将、宁远将军等职。此外程咬金还有一个少子,名叫程处弼,庶子有程处寸、程处立、程俊等人,留下的资料很少。>  这就是历史中的程咬金,他是一员能够冲锋陷阵猛将,却不是一员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这就是今天的话题。不要把文学当成历史,但文学中包含历史的因素,这正是历史小说的魅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武则天这种首位女皇帝登基烧的火肯定要更加强烈一些,这样才好建立自己的威信。所以当时武则天把一些开国老臣想尽一切办法给除掉了,唯独留了一个程咬金没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武则天认为程咬金对自己完全没杀伤力么?实际上的确没有,武则天了解程咬金虽然在战场上勇猛,但是并不想卷入朝政当中,不然自己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程咬金也是靠自己的嘴皮子活了下来。

程咬金是唐朝的开国大将,起先程咬金是为李密效力的,够来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了,程咬金也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深知此人战斗力惊人,是一位可用之才,就很善待程咬金,还封赏程咬金为将军,但是王世充为人狡猾奸诈,还是逼的程咬金协同秦琼等人降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是善用人的君主,深知程咬金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就将程咬金归为自己的手下大将,程咬金也很是争气,每次出战都是大获全胜,击败了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人,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很深厚的基础,李世民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程咬金的儿子,这就算是亲戚关系了,武则天连长孙无忌都要杀,这样的有功之臣和贵族势力,武则天为何不杀?

两个原因:

一,程咬金是很怕自己的老婆,曾经在李世民顺利登基的时候,李世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赏各位有功之臣,大量的良田美女绫罗绸缎和金银财宝封赏,所有人都赶紧跪谢李世民,只有程咬金赶紧跑回家里,去问自己的老婆,要不要这些美女,程咬金的老婆裴翠云大怒。

吓得程咬金赶紧求饶,还将程咬金打了一顿,就是这样的一个暖男,武则天知道此人怕女人,就觉得此人应该也会怕自己,就没杀,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程咬金的一句话。

二,程咬金在位期间,为人爽快,有什么说什么,心里藏不住话,也从不参与朝廷的政治话题,根本就不会和武则天有什么正面冲突,秦琼问程咬金:为何不耳于朝政?程咬金说:此事甚是烦躁,废尔等心情。可以看出,程咬金根本不会去过问任何朝政,武则天根本没理由杀他。

程咬金,唐朝开国元勋之一,位列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也是唐朝诸多开国元勋之中,为数不多能够历经三朝得以善终的大臣。 很多人了解程咬金,大多通过评书《隋唐演义》,里面把程咬金刻画成一个憨态可掬的人物,只会使用三板斧,左右横三斧子下来成败即分。但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可没这么不堪,而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名臣。

一代福将,大难不死,北邙一战,功成名就 

我们古人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用在程咬金身上最适合不过。

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与李密被王世充团团围住在北邙山。危机时刻,程咬金和李密决定突围与前来救援的裴行俨(即小说里裴元庆)会和。

突围作战十分艰难,多次突围都为取得成功。程李二人商议,再行突围。两军正在激战之际,裴行俨率军赶到。

但是,唐军仍然寡不敌众,裴行俨受伤落马。程咬金抱起裴行俨继续突围。突围成功后,清点人马发现程咬金胸口一根长枪闯堂而过,程咬金徒手掰断枪头昏厥过去。

数日后居然苏醒过来。后人因此,送给程咬金外号“福将”。

 

两次远征,力荐二薛,朝廷内外,政治根基厚实

我们都知道唐朝曾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远征,而且由皇帝御驾亲征,两次远征打的非常辛苦。

一次是薛仁贵东征高丽,二次是薛丁山西征平辽。两次远征取得胜利的根本都离不开薛氏父子的军事才能。

然而,薛氏父子都是在程咬金极力推荐保举下才能建立不世之功。所以,程咬金的功劳实在太大了,而且在唐朝廷有着深厚的政治人脉,又是三朝元老,实在没有弥天大罪,朝廷真的拿程咬金没有丝毫办法。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在乎,认真打工,明哲保身

评书《隋唐演义》中,对程咬金的描写是憨态可掬,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程咬金深谙为官之道,这使得他在朝廷根本没有树立任何政敌。总是一副无所谓,不争不抢的姿态来处世,但在军国大事上,他从来不糊涂,能够为朝廷提供出客观公正的建议,使得朝廷上下对程咬金十分尊重。 

更重要的一点是,程咬金从来不参与皇室内部的争斗,特别是在储君和立后的事情上,程咬金保持不闻不问。

程咬金的为官处世原则是,用打工者的身份,做好份内的事。

女皇虽狠,可她不昏,知人善任,得以保全 

程咬金之所以躲过武则天的政治清洗,其实与唐朝初年政治清明有很大的关系。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虽然在历史上褒贬不一,有人说武则天手段残忍,但武则天可不是昏庸之辈。

即使女流之辈,但也有长远的政治眼光。可以明确地说,武则天清理的大臣大都是甘垄贵族集团的人士,只有这些人才会窥视帝位,因为隋唐杨、李、宇文、长孙、独孤等8家大势力都是这个集团的各种家族。

所以,武则天只会扫清他们,而不会无缘无故动程咬金这种草根出身的人。

综合来看,程咬金能够得以善终,既有运气、实力、只会等自身因素,还有君主不昏庸的方面。 以上是我个的一些简介,观点不够系统化,有失公允之处,还能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410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