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 它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人文性。
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
①文学创造既以艺术真实反应神火又以伦理情感的态度观察和评判生活,实现其价值功能。而在文学中,善恶的探索和表现常常伴随着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是感性的和主观的。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常常左右着判断,文学中的忧伤、欢喜、悲愤等情感总是与作品中人物的或善或恶的行为和形象联系在一起。善恶的形象会引发不同的情感,而创造艺术形象永远是文学创造的中心课题。 ②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可以从所谓的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政治、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数珠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③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文学在创造艺术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文学创造正是以这一本质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
④情感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高尚品格与功利取向就是善的价值追求。文学作品对表现对象的情感态度高尚与否,归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为价值标准的。只有有了高尚品格与正确的功利取向的文学作品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思想性与情感性在艺术作品中体现为一种共生。在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流露必然能够体现艺术家的价值观和思想状态;艺术家创作的思想定位也必然决定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流露方式。
思想表达和情感表达都可能是艺术创作的两种出发点。当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情感表达和思想表达都是互相交织,综合复杂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当中自然有艺术家自己所寻求的重点和表达的倾向。就某一个展示在观众面前完成的艺术作品而言,艺术家本身出发的情感和思想是不能完全的推导和传达出来,这里夹杂着观众的误读和语义的延宕,此时产生的确是一种观众和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交融。此时所谓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则是取决于观众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解读。
情感与价值观的联系与区别
1、情感与价值观具有相同的层次结构,且每一个层次之间具有相同的逻辑关系。
2、情感是对事物价值特性的间接反映,而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特性的直接反映。
3、情感是人对事物价值特性的相对性认识,而价值观是人对事物价值特性的绝对性认识。
4、由于事物的实际价值率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的情感通常是多变的;由于价值观所反映的事物的价值率通常基于基正常的环境条件或平均的环境条件,因此人的价值观通常是相对稳定的。
5、人的中值价值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其情感系统与价值观系统通常“平行”、“同向”地运动与变化。
6、人的情感在平时是处于“沉寂”状态的,以便于节省能量与价值的耗费,只有到了事物的价值率偏离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人的情感才开始激发,而人的价值观则一直处于“觉醒”状态。
7、人的行为驱动力是通过情感为直接诱因产生的,价值观不直接为主体的行为和思维活动提供驱动力,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情感来间接地对行为驱动力产生影响。
情感价值是指人们的情感消费。在感情世界里情感价值越高,则其在感情中的安全感也会更高,在伴侣面前越有地位。
1情感价值是不以自我为中心。当你以自我为中心时,你看不到别人的情绪。你会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往往就会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即使这个时候你想为别人做好事,但你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所以别人往往不欣赏你。
2情感价值是把自己人,把别人当人。不把别人当人看待的人就无法理解别人的情绪。这样的人往往对别人的控制欲很强,最后就会得到与想要的完全相反的效果。因为他们无法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所以这样的人往往不知道别人需要的究竟什么。
3情感价值是爱自己也爱他人。当你学会爱自己时,你自然可以用相同的爱来对待他人和世界。你给自己的爱越多,你就拥有越多的爱,你就会变得更加温柔和富有同情心。也就会从内心给予和照顾他人的感受。
4情感价值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不要把任何人想的都过于强大。所有人都是脆弱的,也会害怕得不到承认和接受。当你不把别人放在对立面的时候,你会发现看到别人的内在需求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当你能从别人的角度理解他们时,你就会知道如何照顾别人的情绪。
5情感价值就是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你对自己做的事,你也会对别人做。外部的一切都是是会内部映射的。如果你是正能量,你带给别人的就是正能量。如果你很放松,你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和耐心。如果你快乐,你带给别人的就是快乐。因此,最重要的是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情绪愉快。
6情感价值是己所欲之,亦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们应该避免批评、指责和抱怨他人。己所欲之,亦施于人。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加主动的去带给别人好的一面。
顾丞峰 有一种说法——当代艺术的价值是多元的。在我看来,这种说法要么是不负责任,要么是在混淆概念。
说多元是当代文化的特点,这没有任何问题,多元指各种价值观在当代都有存在的理由和权利,而当代艺术注定不是各种价值观都能容纳的,这点也毫无疑问。
当代艺术是从现代艺术的母体中脱胎或自然继承而来,这人所共知。现代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在我看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为精神批判,二是形式主义。其中精神批判的武器是从启蒙主义那里得来,在八五新潮美术时期尤其如此。
尽管“当代艺术”是一个指代并不十分清晰的概念,由于“当代艺术”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有了相当的认同,从其被称呼起自今,尽管模糊,尚没有更合适的指称去代替它,出于言说的必要,我们只能姑且称之。
以此推论,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仍然不能脱离启蒙,特别是在中国。
说到此,有些“后学”者会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反对这一结论,他们曾从反对宏大叙事的角度清理启蒙,反对理性的主宰,此桩学术公案已持续多年。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的范围很广,可分为美术、音乐、戏曲、小说、建筑等,其中我对美术与音乐比较感兴趣,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它的反映本质是审美的而不是科学的。是一种不同于科学的反映,是拟人化的反映,即它的反映是体验的、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的。
从哲学和科学角度说艺术是人类表达真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政治学角度说艺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从社会角度学说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识艺术是人类心理需求的补偿形式;从伦理学角度说艺术是道德情感的净化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从工艺学角度说艺术是技艺等。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艺术变成了哲学科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工艺学等的附庸。
艺术不直接与政治、科学、宗教、道德、法律对话,而是通过美学与他们对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