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女人的有关传说

客家女人的有关传说,第1张

在中国梅州地区,一个关于客家女子的传说流传了近千年。南宋时期,一名南逃的皇帝被来自北方的敌人追逐,皇帝逃到梅州时,已经看见了追兵铁骑扬起的漫天烟尘。在这样的生死关头,是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救下了皇帝。皇帝脱险后,为回报客家女子,便对此地女子死后一律封为孺人。后人有为客家女子题诗: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

在客族历史上,客家妇女不仅在家庭中承担着家庭的责任,他们还迈着大脚走向战场。在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军中,著名的女营就是客家妇女组成的。这些被曾国藩称为大脚蛮婆的客家女子,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受封的有数百人之多。

哎呀嘞--送郎当红军,妹也闹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客家女子更是为新中国的诞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和不朽传奇。当年,中华苏维埃的所在地就是在赣南的客家地区。客家女子怀着穷人翻身的理想,把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客家男子送到了红军队伍里。从瑞金起程的红军长征队伍,就是在无数客家妇女送别的歌声和泪水中远去的。

在长征路上,走出的客家子弟绝大多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但是,客家女子却依然执着地守望,她们用自己的信念一直支撑着走向未来。在江西瑞金,一名结婚只有16天的客家新娘在把丈夫送到红军后,一直守望了丈夫60年。直到今天,她还会常常坐在门槛上望着回家的路,她的目光能穿过一个世纪的风雨,看见她的郎离家时的身影。

1、客家哭嫁

女方从迎亲前一天晚上便开始哭嫁。当男方迎亲队伍的花轿到达女方家厅堂时,那唢呐声声,锣鼓阵阵,无形中便催哭了姑娘母女,这时产生第一次哭嫁。第二天拂晓时,姑娘由姑、姐或兄、嫂梳妆打扮,谓之“开容”,准备出嫁,这时产生第二次哭嫁。早宴后,当姑娘蒙上红头巾等待上轿时,这时产生第三次哭嫁。

哭嫁时,首先是母女对哭,也有姑姐兄嫂和邻里亲戚陪哭。哭者和陪哭者都拿着手绢,坐在床沿或椅子上,母女两人一仰一俯地对哭,其他伙伴则低声哭泣。等到上花轿时,哭嫁便到达高潮。这时,不但要高声哭,而且还要边哭边唱。真是哭声一片,令人感动。

2、遮伞习俗

三明境域客家女出嫁时要头遮一把伞,因客家方言“伞”与“产”谐音,遮伞意为新娘会传宗接代;迎娶方则要在门前挂一个米筛,因客家人把米筛视为“千里眼神”,用它挡在门口,能够看透新娘一路是否碰到邪魔,并把它们拒之门外。

3、客家春节

百节年为首,过年一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崇尚传统的客家,围龙屋里的春节更有着一番浓郁的亲情。 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4、客家山歌节

客家山歌节是台湾竹东地区客家人民间节日。每年正月二十日举行。这一天,新竹、苗栗等地的客家人,都要到新竹县的行东参加盛大的客家山歌大会。远在外地经商谋生的客家乡亲,也会不辞千里赶来参加。

赛歌会上,分老山歌组、长大街组、山歌仔组、平调组、男女对歌组和少年组进行。对歌开始,台上歌声嘹亮,响遏行云;台下万头攒动,兴致勃勃。对歌从早上开始,一直延续到深夜。每年举行,风雨无辍。

5、客家还花炮

客家“烧花炮”即流行于桂、湘、鄂、渝、黔等省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抢花炮”活动。上述地区的“抢花炮”活动源自广东东江流域、西江流域,尤以广西三江梅林侗族“二月二”抢花炮、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抢花炮最为著名。《广西通志·体育志》载曰:“抢花炮流行壮、侗、仫佬、汉等民族中,以每年二月二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镇和古宜镇举行的最为热烈。”“

抢花炮起源于广东。明嘉靖年间由商人带到黔湘桂毗邻的侗族聚居区,它一经和侗族同胞的生活结合,便植根于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历久不衰。”

参考资料:

-客家

客家妇女以贤惠、勤俭著称于世。

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先进在田野,是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客家妇女戴凉帽的习俗始于宋末。当时,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为了生存,妇女亦和男人一样耕作劳动。但妇女走出深闺,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于是头戴竹笠,并罩上一块开有两个小孔的黑布遮面。后来,在实际使用中感到这样不方便,便把布剪短,并缝在帽沿的四周,成为既实用又好看的凉帽。再后来,索性连布帘都除掉,只戴竹笠。也正因为是劳作的需要,客家妇女历来是不缠足的,她们的大襟衫也是将原来的长袍而改短。

 客家妇女生下孩子的第十二天,称之为“大朝”,要给邻居送姜酒,表示报喜。酒当然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吃的娘酒,而酒里的姜就有讲究了,或是姜片、或是姜条,分别表示生男或生女。一般不用主人家点明,邻居一看酒里的姜,就会道声“弄瓦之喜”;或恭贺“弄璋之喜”。所谓“弄瓦”,意思是生了女孩子,给她瓦片玩,而今中原一带还称女孩子为“丫头片子”,不知道是不是同为一意;所谓“弄璋”,意思就是生了男孩子,给他玉玩。很明显,这种性别倾向就是重男轻女。姜片、姜条的表示,既是作为性别的象征物,又有重男轻女的意思。至今,送姜酒的习俗在客家地区还流行着,当然很久没有人文 诌 诌 说“弄瓦”、“弄璋”之类,对生男孩的最常说的就是:“恭喜,跟他爸一样的!”对生女孩子的一般是安慰一番:“天生的,(生男生女)都一样了”;或者转个话题问产妇的平安。

类似用姜片或姜条来表示性别的事象,在客家地区比比皆是,大至山峰和山沟,小至筷条和碗勺,凡是圆形的、三角形的几乎都可以与女性联系起来,凡是条状的、挺拔的几乎都可以与男性联系起来。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

  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

  稻草龙 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蝙蝠灯 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

  船灯 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

  狮灯 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狮、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春分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清明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户户买肉、杀鸭、包粽子、做米果过节。端午是个大节,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

  中元节

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 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做米果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冬至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也叫"过冬年"。过冬至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煮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补冬。

 客家妇女以贤惠、勤俭著称于世 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先进在田野,是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客家妇女戴凉帽的习俗始于宋末。当时,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为了生存,妇女亦和男人一样耕作劳动。但妇女走出深闺,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于是头戴竹笠,并罩上一块开有两个小孔的黑布遮面。后来,在实际使用中感到这样不方便,便把布剪短,并缝在帽沿的四周,成为既实用又好看的凉帽。也正因为是劳作的需要,客家妇女历来是不缠足的,她们的大襟衫也是将原来的长袍而改短

  客家地区凡是上了年纪梳盘头髻的妇女,在脑后盘结的发髻上,至今仍然保留着插上一支银簪的习俗。银簪一般都是由白银制成,长约10厘米,中间较窄,两头较大,末端尖利,雕有花纹,精巧玲珑,其形状类似现在的“耳挖子”。以往,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妇女、经常遭受流寇、土匪或邪恶势力)包括流氓、地痞、无赖汉等)的欺凌,为了防身自卫,便开始随身携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演变成为客家妇女插在脑后盘头髻上的银簪。银簪还有其它作用:一,凡遇头痛脑热等疾病,客家先辈会用熟鸡蛋白与银簪用布包在一起,趁热在患者身上来回擦拭,据说疗效甚佳。二,娄客家姑娘要出嫁时,做娘的总要送一支银髻用布包在一起,并再三叮嘱女儿,在房事时如遇新郎出现“暴脱症”,可取银簪向男方尾椎骨处重刺一针,便可转危为安。三,如被毒蛇咬伤,用银簪刺蛇伤处,撞出毒血,可防止蛇毒入心

  客家人在岭南立稳脚跟后因所处环境山多田少,男人不得不纷纷外出谋生或读书求仕,而家里从“家头教尾”(养儿育女)、“灶头锅尾”(操持家务)、到“针头网尾”(缝补衣服)、“田头地尾”(耕种土地),事无分大小、活无分轻重,都由妇女一肩挑。她们日末出而作,日入而末息,一生都在默默地无私奉献、甚至百年归寿后,墓碑上连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客家妇女能够独立生活,因而有一定的独立人,但她们同客家男人一样,也难于摆脱时代的局限。表现在她们的婚姻问题上,一方面她们的许多姐妹可以通过对唱山歌,表达爱情,与自己中意的男子缔结良缘;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残留着指腹为婚、童养媳、换婚及买卖婚姻的陋习,使客家妇女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因而,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说。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狐狸满山走”这一从一而终的清规,又使得她们对这种不幸婚姻的抱怨,客家地区就有了“哭嫁”的习俗。出嫁那天,新娘在上轿前痛哭流涕,用哀怨凄郴的山歌,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惭愧自己无以为,表白对新夫家的种种担忧,可怜自己不是男儿身。那带哭的歌声,几乎字字是血,石头听了都会流泪,要不是三姑六婆的劝导恐怕送嫁的队很难成行。而今,社会进步了客家妇女的婚姻与命运,都有有了时代的亮色

  对客家妇女的最高“奖赏”,恐怕莫过于他们生孩子“坐月”时能喝上娘酒了。这种娘酒是用糯米酿造的,在产妇生下小孩的一个月内“坐月”时,配以猪肉、鸡、蛋等煎煮,有美容、驱风、散瘀、活血、强身、催乳之功效。同时,主家还要煮姜酒送给亲戚及邻居以示喜。如果,姜切成片的,表示生了女孩,如果姜切成丝的,则表示生了男孩。客家妇女有强健的体魄,客家娘酒是功不可没

  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曾在客家地区居住多年,他在《中国的客家》中认为:“客家妇女,真是我们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最值赞叹的事”。英国人爱德尔也在他的《客家人种志略》一书中评介:“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一部客家人的历史因客家妇女而添色增辉。

汉族妇女缠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两宋。北宋末期,贵族上层社会开始出现妇女缠足的情况,到南宋时期,缠足逐渐形成流行文化蔓延至社会各个阶层。一般认为,北宋妇女缠足文化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传统审美的延续及宋明理学的滥觞

《诗经》有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之美,不仅体现在样貌上,更体现在身材上。“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便是古人追求女子身材之美的明证。

但宋明理学的发展,特别是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性理学说,却将这种对女子身材的朴素追求扭曲成了追求女子缠足的变态审美。

对于此种审美追求的转变,林语堂先生的解释是:缠足的出现使得女子走起路来变得更加拘谨,如此身形本就瘦弱的汉族女子就愈加变得弱不禁风,产生一种特有的柔弱美,其恰好满足了宋朝士大夫男性本能的膨胀欲望。

二、北宋统治者和文人的大力推崇

据《宋史》记载,妇女缠足最早出现于皇宫。另外北宋文人也对妇女缠足不吝溢美之辞,如大文豪苏轼在《菩萨蛮》中有言“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宋朝以后,缠足文化继续发展。元代统治者在接受汉族文化的同时,也将缠足的陋习继承发展下去。明清时期,缠足文化逐渐走向兴盛。明代甚至出现了“三寸金莲”的审美取向(要求女子小脚长度必须在三寸以下,有时还得保持弓形)。“三寸金莲”被认为是文明的象征,而天然生长的“大脚”却被认为是落后野蛮的象征。如明人王鸿渐在《西楼乐府》中有言“狸红软鞋三寸整”。

与汉族妇女缠足陋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客家人却崇尚妇女“天足”。

根据19世纪中后期来华传教士的笔记记载,客家妇女没有缠足的历史。客家族妇女非但不缠足,且有时赤脚走路也无妨。与汉族妇女不同,客家族妇女不仅不需要自小缠足,而且也不必要待在深闺养蚕织布。

相反,客家族妇女往往充当了汉族男性的角色。上山下田,挑水洗衣,她们好像无所不能。客家妇女的勤劳能干获得了外界的一致赞叹,以至于西方传教士也惊讶于客家地区妇女解放的程度。

那么文明程度更低的客家族妇女为何反而没有衍生出缠足这等糟粕文化呢?

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客家地区的生存环境以及客家族妇女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与中原地区良好的土地和农业环境不同,华南地区自古便有“蛮夷之地”之称,除了潮湿多雾的气候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也让迁居于此的客家人的生存和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尤其对于农业种植而言,同样的收成,生活在华南地区的客家人必须付出比中原人多十倍的努力。华南地区恶劣的农业环境让客家族男子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这意味着留守在家的妇女不仅需要做好为人妇的本职工作,而且还必须临时充当男性的角色。耕地、畜牧、育儿……客家妇女成了整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

在这种高强度劳作的需求下,客家妇女缠足无异于作茧自缚。另外恶劣的生存环境也不允许客家地区孕育出对女子的特殊审美要求。

缠足作为一种文化糟粕,事实证明其终将走向消亡。

群山高耸,峻岭飞走,这如涛如浪如画如诗的青山秀水,掩藏着多少古朴奇特的客家民风。

翻开闽西各县的历史,走过这块一万九千多平方公里的南国热土,客家人所创造的五彩纷呈的文化和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勤劳智慧的客家儿女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便闽西各县赢得了“文化之乡”的美誉。

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年历史,然而客家人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文化、独特的风情风貌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不仅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使客家文化千情万种、云蒸霞蔚、独具特色.成为汉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

[客家娶亲]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在一福命妇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园盘)的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入门时,新娘跨鸡而过,称“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深夜闹洞房,酣乐为止。

[迎春]是在农历立春日,州官县尹亲赴郊外举行迎春牛仪式,由官员亲自扮春官鞭打纸扎春牛或真牛下田犁田,以示重农勤桑。农村则在神前祭祀,家家户户采摘冬青树枝和桃李花,扎在竹竿上,制成“春把”,从天井伸向高空,堂前摆上供品,“立春”时辰一至,焚香烛、放鞭炮,称“迎春接福”,祈求全家安居乐业,稻菽丰收。有的地方,用土捏成春牛或纸扎春牛,分送各户,置于灶君之旁,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客家妇女的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有布,有的还绣着花(多绣梅花),边沿四周,除正面外,还垂挂着五寸来长的褶叠均匀五彩斑斓的布,远远望去象一朵朵飘逸的艳丽鲜花。未婚的姑娘还在垂布的两端编织着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便成为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凉帽除有遮挡阳光,防雨水、防尘、防沙外,亦是客家妇女的独特的头饰。

[连城“走古事”]连城县境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娱乐活动。走古事,以戏曲装扮的儿童立于轿台之上,由22名青壮年抬着,于正月十四上午十点许,在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鼓乐队的簇拥下,一路鸣铳,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开始竞赛,直走到的“天宫”棚同第二棚“古事”脱节时,鸣铳进入寸中,第一次 “走古事”结束。

第二次是正月十五日“古事”列队到村中的溪流里。鼓乐队相互泼水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径走,他们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来,勇往直前,激烈兢争,直至抵达终点方允遏止,人们在欢娱中取乐,在兢争中健身,是春节期间独特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龙岩采茶灯舞]距今有150多年历史。采茶灯舞以“采茶”和“扑蝶”为基调,配上轻松流畅的民间小调,轻歌曼舞,充满欢快热烈的气氛,是福建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此曲收入文库。

[姑田游大龙]元宵佳节游大龙是连城姑田传统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姑田纸扎龙直径70厘米,长600余米,由一百五十节组成,由600余名青壮年参舞,被誉为 “天下第一龙”。

[闽西汉剧]具有独特风格,广泛流行于闽西客家地区和龙岩、漳平等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分生、旦、丑、净四门行当;乐器方面有头弦、月琴、三弦、琵琶4大件,还有二胡、笛子、唢呐、大小锣,铜锣、碗锣、堂鼓、大小钱板、夹板等。经收集记录有本子的传统剧目达200多个。

[闽西木偶戏]木偶多至36个,每个木偶由10多条线操吊,木偶身长7659厘米,头约832厘米,眼珠会转、嘴会张合和四肢能活动。分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净和文丑等角色。音乐唱腔分“高腔”和“乱弹”两种。“高腔”的基本曲调为“九调十三腔”,以清为主,用客家话演唱;“乱弹”则吸收闽西汉剧的西皮、二黄唱腔,用官话演唱,木偶戏剧目有几百个。50年代,闽西木偶戏代表队曾赴上海参加华东区地方戏曲会演,荣获“特种艺术表演奖”。

  客家妇女参战早有先例。相传南宋某皇帝被敌军追逐时,为梅县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所救,当下南宋皇帝题赠:“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并对此地女人死后一律封“孺人”。而“孺人”本是五品知府以上的夫人的称谓。

  党的十六大郑重地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任务。客家妇女是客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已为世人所公认。而客家精神又是民族精神的典范。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它博大精深,笔者用柔、韧、刚三个字来表述:客家妇女在人伦关系的处理上,表现出充分的柔性,在吃苦耐劳方面,表现出充分的韧性,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充分的刚性。

  先说柔性。

  有3个至今还存留在客家地区的风俗例子。

  1、夹菜的风俗。同样去赴宴,男客不夹菜,而女客夹菜。所谓夹菜就是在宴席上属于女客的那一份好菜好肉,女客用碗盛起来,在席上只吃一些汤水类。席散后,女客将酒席上夹下的好鱼好肉带回家给公公婆婆或小孩分享。

  不过,这种风俗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今天,已经弱化。

  2、女客不上席的风俗。逢年过节,家有庆宴时,女人不上席,或在灶前厨下吃,或等男丁吃完后再吃,或设下席或偏席。这是女人对男人的恭敬与谦让。

  这种风俗至今还有极大的普遍性。女性在男性面前总是谦让,表现出礼仪上的甘居人后。

  3、长嫂为母。客家地区称长兄为父,父亡后,长兄承担起父亲的责任,而长嫂也相应地承担母亲的责任,对小叔子和小姑子的抚养嫁娶确实负起母亲的责任。

  总之,客家妇女是贤妻,是良母,温柔敦厚,堪称楷模。

  再说韧性。

  客家妇女担当着操持整个家庭事务的重担,培育出惊世骇俗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这里的苦,不是一朝一夕的苦,是长年累月,乃至终生操劳。上山砍柴,下地犁耙,上屋盖瓦,厨前做饭,灯下缝衣……一双天脚闯天下。

  客家地区一向有崇尚读书的习俗和风气,千百年来,客家母亲含辛茹苦,鼓励儿女们读书上进,为中华民族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材。

  身教重于言教。客家妇女的现身说教更是深刻感人,客家人的家庭教育大都以妇女为中心,客家男子大都外出谋生,持家教子的重担几乎都落到妇女身上,“家头教尾”(养育子女)、“田头地尾”(耕田种地)、“灶头锅尾”(家务劳动)、“针头线尾”(缝补衣裳)等四项妇功的养成和履行,年复一年,有的甚至一辈子,真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和劳苦。

  在客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不但儒者达士具有这种品质,就是布衣百姓也重礼仪,讲守信,热情尚礼,谦和大度。客家母亲在对后一代的教育要求中,主要是先辈优良人格的再现,它绝不仅仅是对先辈业绩的简单回忆和眷恋,而且具有超越时间的永恒性和跨地域的同根性,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充满生命力和说服力的。况且,身教重于言传,客家母亲们身上那种勤劳耐苦精神对后辈的熏陶亦可谓举世罕有,那正是客家人优良人格品德的真实展示。其教育效果无疑可以入脑入心,激励后辈,是子孙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勤劳、俭朴的优点也为世人所公认,那正是他母亲钟太夫人言传身教的必然结果。母亲真切的人格力量,使朱德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有助于后辈对前辈的教育永远认同,铭心刻骨,进而透过内省转化为自身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出现一种良性循环。因此,客家妇女们的“言传与身教”的教育特色,无疑是客家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力量源泉之一。

  最后说刚性。

  前文说到客家妇女柔的一面,那是指客家妇女对待亲人、对待同胞表现出的一种精神特性。但是在异族入侵,家国不宁之时,客家妇女则表现出大义凛然的刚烈气概。

  客家妇女参战早有先例。相传南宋某皇帝被敌军追逐时,为梅县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所救,当下南宋皇帝题赠:“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并对此地女人死后一律封“孺人”。而“孺人”本是五品知府以上的夫人的称谓。

  当年的中央苏区所在地就是客家地区。客家地区扩红的宣传主力,就是苏区妇女,比如当年苏区扩红宣传的兴国山歌大王谢水莲就是个典型之一,用山歌动员客家子弟上前线,出现了母送子参战,妻送郎当红军的感人场景。

  客家妇女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舍小家保大家,支援革命,支援前线,做军鞋,抬担架,“一首山歌三个师”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因为当年中央苏区是建立在纯客家地区的,组成中央红军有生力量的多是客家子弟,中央红军主力的四分之三牺牲、失散或冻饿死亡在长征途中,他们绝大部分是来自江西、福建的客家子弟,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富有革命传统的客家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而客家女人表现的刚烈精神也永垂青史。

  作者: 心安即家 封 2006-9-7 01:05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2 回复:柔·韧·刚——谈客家妇女的精神特征

  客家先祖的艰苦奋斗历史当值得我们当代学习

  作者: ┣▇▇═—书童 封 2007-3-4 15:59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17 回复:有些客家人很封建

  客家女性的精神特质

  客家人的精神个性,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并崛起于历史舞台,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客家女性坚韧自强、历难弥刚的精神特质,亦备受认可和尊崇。较早的国外学者爱德尔在《客家人种志略》和《客家历史纲要》中说“客家人是刚柔相济,既刚毅又仁爱的民族,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民系是牛乳上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70%是应该属于客家妇女的。”客家女性在客家民系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汉族妇女的精神特质。

  一、大脚矫健走出广阔天地。客家妇女不缠脚,这是区别于传统汉族妇女的显著特征。客家妇女所以不缠脚,与客家民系辗转迁徙有密切关系,且客家人居住山丘为多,无舟车之便,只能以步当车。因此客家人不论男女均腿粗脚健,有一双大脚板。美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其《客家源流与迁徙》中说“妇女不缠足,通常体健而轩昂,惟其如此,故能过其户外生活。”长期艰苦动荡、披荆斩棘的迁徙生活,锤炼了客家妇女与男性一样刚毅勇敢的个性特质。

  二、自食其力获得尊长地位。罗香林在《客家研究导论》中说:客家“妇女的能力与地位——最艰苦耐劳,最自食其力,对社会和国家最有贡献。”南方山区生存资源匮乏,迫使男人外出经商甚至漂洋过海。而留在家乡的妇女遂成为一家之长,独立挑起了生活重担。据《光绪嘉应州志礼俗卷》中载:“州俗土脊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织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正是客家妇女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坚韧性格,确立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尊长地位。广东客家学者房学嘉在多篇著述中得出结论——长辈客家妇女在家庭经济生活中拥有权威的地位。由于客家妇女为家庭和家族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之获得了女性祖先崇拜在宗族墓园的单独墓地。

  三、深明大义敢担战争风云。历史上的客家妇女在社会活动中同样有出色表现。相传南宋末赵 帝被元军追逐,为梅县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所救,南宋末赵 帝因此赐封客家女性死后为“孺人”。“孺人”本是五品知府以上官员夫人死后的称谓,普通客家女性故后称为“孺人”,可见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宋景炎二年(1277)元兵南侵,文天祥率勤王师起兵抗元,客家男女“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清代太平天国运动,大量客家妇女投身太平军女兵营,勇猛抗清,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称为“大脚蛮婆”。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妇女更是扩红宣传的主力军,她们唱着山歌把丈夫、兄弟、儿孙送上前线,挑着担子帮助红军募盐筹粮,独持家务支持丈夫安心杀敌。客家女性坚韧不拔、刚毅自强的精神,在苏区革命斗争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文红 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讲师)

  作者: ┣▇▇═—书童 封 2007-3-4 16:00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18 回复:有些客家人很封建

  客家妇女以贤惠、勤俭著称于世。

  转自 http://wwwdjmzhcom/kej/kjfnhtm

  客家妇女以贤惠、勤俭著称于世。

  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先进在田野,是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客家妇女戴凉帽的习俗始于宋末。当时,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为了生存,妇女亦和男人一样耕作劳动。但妇女走出深闺,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于是头戴竹笠,并罩上一块开有两个小孔的黑布遮面。后来,在实际使用中感到这样不方便,便把布剪短,并缝在帽沿的四周,成为既实用又好看的凉帽。再后来,索性连布帘都除掉,只戴竹笠。也正因为是劳作的需要,客家妇女历来是不缠足的,她们的大襟衫也是将原来的长袍而改短。

  客家地区凡是上了年纪梳盘头髻的妇女,在脑后盘结的发髻上,至今仍然保留着插上一支银簪的习俗。银簪一般都是由白银制成,长约10厘米,中间较窄,两头较大,末端尖利,雕有花纹,精巧玲珑,其形状类似现在的“耳挖子”。以往,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妇女、经常遭受流寇、土匪或邪恶势力)包括流氓、地痞、无赖汉等)的欺凌,为了防身自卫,便开始随身携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演变成为客家妇女插在脑后盘头髻上的银簪。银簪还有其它作用:一,凡遇头痛脑热等疾病,客家先辈会用熟鸡蛋白与银簪用布包在一起,趁热在患者身上来回擦拭,据说疗效甚佳。二,娄客家姑娘要出嫁时,做娘的总要送一支银髻用布包在一起,并再三叮嘱女儿,在房事时如遇新郎出现“暴脱症”,可取银簪向男方尾椎骨处重刺一针,便可转危为安。三,如被毒蛇咬伤,用银簪刺蛇伤处,撞出毒血,可防止蛇毒入心。

  客家人在岭南立稳脚跟后因所处环境山多田少,男人不得不纷纷外出谋生或读书求仕,而家里从“家头教尾”(养儿育女)、“灶头锅尾”(操持家务)、到“针头线尾”(缝补衣服)、“田头地尾”(耕种土地),事无分大小、活无分轻重,都由妇女一肩挑。她们日末出而作,日入而末息,一生都在默默地无私奉献、甚至百年归寿后,墓碑上连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客家妇女能够独立生活,因而有一定的独立人格,但她们同客家男人一样,也难于摆脱时代的局限。表现在她们的婚姻问题上,一方面她们的许多姐妹可以通过对唱山歌,表达爱情,与自己中意的男子缔结良缘;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残留着指腹为婚、童养媳、换婚及买卖婚姻的陋习,使客家妇女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因而,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说。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狐狸满山走”这一从一而终的清规,又使得她们对这种不幸婚姻的抱怨,客家地区就有了“哭嫁”的习俗。出嫁那天,新娘在上轿前痛哭流涕,用哀怨凄郴的山歌,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惭愧自己无以为报,表白对新夫家的种种担忧,可怜自己不是男儿身。那带哭的歌声,几乎字字是血,石头听了都会流泪,要不是三姑六婆的劝导恐怕送嫁的队伍很难成行。而今,社会进步了客家妇女的婚姻与命运,都有有了时代的亮色。

  对客家妇女的最高“奖赏”,恐怕莫过于他们生孩子“坐月”时能喝上娘酒了。这种娘酒是用糯米酿造的,在产妇生下小孩的一个月内“坐月”时,配以猪肉、鸡、蛋等煎煮,有美容、驱风、散瘀、活血、强身、催乳之功效。同时,主家还要煮姜酒送给亲戚及邻居以示报喜。如果,姜切成片的确良,表示生了女孩,如果姜切成丝的,则表示生了男孩。客家妇女有强健的体魄,客家娘酒是功不可没。

  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曾在客家地区居住多年,他在《中国的客家》中认为:“客家妇女,真是我们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最值赞叹的事”。英国人爱德尔也在他的《客家人种志略》一书中评价:“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一部客家人的历史因客家妇女而添色增辉。

以下是网友的回忆,这其实也是我印象最深的回忆——tao60

我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但是初几,我记不清楚了。时间大概是九七年至九九年之间的一个临近暑假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第四套有播放一部电视剧,剧名是什么我记不清楚了,总共有六集,我看完了四集还是五集也不记清楚了,反正因为上学的原因,我没能看完结局。内容讲的大概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男***员为躲藏日本鬼子的追杀,被组织安排到国外还是什么地方去了,师范毕业的妻子如何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孩子养大成人的故事。故事中有几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一个是他大儿子弃业偷渡到香港从商的时因守信博得众人感动的故事,另一个是他的二儿子,因为上高小需要一支钢笔而家里却无力承担,于是他到河里去捕了两只鱼到集市上去卖,叫卖的词是:卖鱼了,换钢笔!之后一个身穿西装的男子听到叫卖声,跑了过去问:细人呢,你卖鱼呢换钢笔做麦计?那小孩说:我换钢笔读书!那男子拍了拍那小孩的头说:做得,客家人啊,就爱读书占有出路!随后就将别在胸前的钢笔取下来给了那个小孩,并拒收了小孩的鱼,同时还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如果涯细人呢还才计话,也同你差不多大了。那小孩看得钢笔高兴得有点忘形了,以至除了谢谢之外,什么也没有再说。回到家里,他的母亲得知情况后,教育小孩不应该这样,但当她看到那支钢笔时,心里感叹了一下,忙问儿子送钢笔的人现在在哪里,随后拉着儿子一同到了交换的地点,往码头远望,深沉地说了一句:这支笔,系你爸计啊!

我是看到这里结束的,不知道有谁会知道这部电视剧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有谁看过这部电视剧。剧中的片头曲是用普通演唱的,剧中的所有对白都是以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客家话,插曲是客家山歌:客家计妇女真唔差耶,能文能武会锈花!我只记得这么一句。还记得这部电视剧是中央电视台和梅州市人民政府、梅州电视台协拍的,片尾有写的。!

大家如果记得这部电视剧,希望大家告之一下。同时,也告诉大家,大陆客家有纯客语的电视剧,而且是非常有历史意义和表述客家精神的电视剧。而这一部剧,我看过,而且因为上学的原因,我每天都是凌晨三点爬起来看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050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