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药物有哪些

精神病的药物有哪些,第1张

问题一:精神病药物有哪些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泰尔登、高抗素(氯噻吨)、氯丙嗪、甲硫达嗪(利达新,硫利达嗪)、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五氟利多、氟哌啶醇癸酸酯(安度利可)、氟奋乃静癸酸酯、安乐嗪棕榈酸酯、舒必利、洛沙平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维思通(利培酮)、再普乐(奥氮平)、思瑞康(奎硫平)、氯氮平

作用包括三个方面:(1)抗精神病作用,即抗幻觉、妄想作用和激活作用;(2)非特异性的镇静作用;(3)预防疾病复发作用。

问题二:治疗精神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前在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的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risidone)和奥氮平 (olanzapine)。其特点是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矗可能有效,镇静作用较弱,很少锥体外系反应,也很少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很少引起催乳素分泌的增多。 传统上,抗精神病药物以化学结构划分,主要有吩噻嗪类,丁酰苯类和硫杂蒽类。吩噻嗪类以氯丙嗪为代表,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和中等程度的锥体外系反应。丁酰苯类以氟哌啶醇为代表,镇静作用较弱,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 硫杂蒽类以氯普噻吨(泰尔登)为代表,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和较弱的致锥体外系反应,故被称之为“非传统”或“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的镇静作用较强,极少锥体外系反应,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尤其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是当前所有药物中最好的,但较易引起粒细胞缺乏症。 急性期的治疗:力求系统和充分,以获得临床症状的缓解。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躯体情况来选择药物,同时还要考虑药物本身的特点。如患者兴奋躁动明显 时,可选用氯丙嗪或氯氮平等,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少,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剂量应因人而异。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1-2星期内达到治疗剂量。 继续治疗:在急性期精神症状得到控制以后,继续用治疗剂量治疗2-3个月,以期巩固疗效和继续获得进步。 维持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和再住院。一般建议在首次发作后宜维持治疗2年,剂量应逐渐减少,一般在3-6个月后减至治疗剂量的1/2左右。

问题三:治疗精神病的药有哪些 主要有有以下几类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氟哌啶醇、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氨磺必利、帕利哌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

抗抑郁抗焦虑药: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虑平、黛力新、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米氮平、度洛西汀、曲唑酮、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镁、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

促智药:茴拉西坦、石杉碱甲、多奈哌齐等

其他:艾司唑仑、地西泮、氯硝西泮、佐匹克隆、苯海索、普萘洛尔等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伴随有精神症状的其他精神疾病,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及稳定情绪等,促智药主要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等。

问题四:精神病类药物有哪些 精神病是由于多基因缺失或重叠而引起的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意见建议:建议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清楚,精神病服中药治疗是有很好的疗效的,但需要自己配合治疗,不要胡思乱想,应该是会好的。

问题五:新型精神病药物有哪些 怀孕期间喜食酸和辣都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准妈妈们不要吃的过量就好,如果你平时不喜食辣,还是要少吃点。。宝宝生下来会上火,出现黄眼屎,眼周通红的情况。。应该是炎症的表现

国外上市前对本品进行了以下研究:三个短期(4周和6周研究)和一个长期(52周研究)对照研究评价了齐拉西酮治疗符合DSM-III-R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的疗效,这些研究中使用了几个评估工具评定精神病性症状和体征,包括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和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这两个量表包括多项精神心理学条目,经常用在评价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疗效的研究中。另一个传统的评估工具,是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反映了有经验的对精神分裂症症状表现非常熟悉的评估者对患者总体临床状态的印象。另外,在一些临床研究中,还使用了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在这项52-周的安慰剂对照维持治疗研究中 (N=294),齐拉西酮剂量20、40和80mg,BID,预防疾病的复发的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治疗,BPRS总分和精神症状因子分、CGI、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量表分以及由于社会功能的总体印象量表评分,都明显优于安慰剂。齐拉西酮和安慰剂治疗由于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比例分别是7-10%,安慰剂组为15%。两个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评价了齐拉西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MADRS ³14),经齐拉西酮治疗后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一项研究中,齐拉西酮剂量为60mg,每日两次;另一项研究中,齐拉西酮剂量为80mg,每日两次;MADRS评分与安慰剂组比较,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p [ 005)。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的。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它们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对于有明显兴奋躁动的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经典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丙嗪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严重的患者可以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

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的一类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非传统抗精神病药)两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传统(或典型)抗精神病药多为单纯的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而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研发的焦点集中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上。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抗精神病药物 外文名 :Antipsychotic drugs 分类,常见药品,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总结, 分类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按药理作用可分为两类: 抗精神病药物 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又称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这些药物诞生于1952 年, 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皮质DA通路D2受体, 发挥抗精神病作用。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较多, 目前已是精神分裂症的二线用药。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又称非传统抗精神病药, 这些药物是20世纪60年代后开发的, 通过对NE、5HT2二个系统的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和认知障碍的目标, 同时减少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和催乳素水平升高等不良反应, 具有一定的临床套用。代表药物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按化学结构分为四类: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及其他。 常见药品 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代表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按其临床作用特点又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前者以氯丙嗪为代表,镇静作用强,副作用明显,对心血管和肝脏毒性较大,用药剂量较大;后者以氟哌啶醇为代表,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镇静作用较弱、对心血管和肝脏毒性小、治疗剂量较小。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21氯氮平(Clozapine) 第一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开创了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新局面。 22利培酮(Risperidone) 是目前世界上套用广泛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该药为氟哌啶醇与利坦色林的化学结构组合而成。目前已有口服片剂、口服液、长效注射剂广泛套用于临床。 23奥氮平(olanzapine, Zyprexa) 为多受体作用药物, 因其疗效好, 且不引起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而受到欢迎。1996年在欧美上市, 1999年在国内完成临床研究并上市。最近礼莱公司研制的奥氮平新剂型-奥氮平可溶性糯米纸剂型, 克服了患者不愿或不能吞咽药物的困难, 接触唾液后即能溶解, 方便了部分患者。 24喹硫平(Quetiapine) 2000年国产喹硫平完成了Ⅰ 、Ⅱ期临床试验后被批准上市。美国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指出,在戒毒期间服用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抗精神病药物思瑞康(喹硫平), 能够缓解戒毒带来的不适症状。2007年喹硫平缓释片seroquelXR获得FDA批准, 已经上市。它是1次/d用于双相精神障碍, 治疗抑郁和躁狂期的急性期治疗药物。 25齐拉西酮(Ziprasidone) 为辉瑞公司开发的最新非典型广谱抗精神病药,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本品属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特别是对5-HTA2/DAD2受体亲合力强。该药口服剂型和肌注剂型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9月在瑞典上市。与已广泛使用的奥氮平、喹地平、利培酮等相比, 本品对阴性症状疗效更好或相当, 不引起体重增加和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 不良反应小于现有的所有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本品现有注射剂和胶囊两种剂型。 26阿利哌唑(aripiprazole/Abilitat) 是日本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开发, 2002年在国外上市用于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国产阿立哌唑, 已批准在我国上市。有学者依据阿利哌唑可使多巴胺在过多和过少之间维持一种平衡而将其称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目前认为,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都能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尤其是多巴胺D2受体)而具有抗精神病作用。 几个主要受体的阻断作用特点分述如下: (1)多巴胺受体阻断:主要阻断D2 (2)5-羟色胺受体阻断作用:主要是阻断5-HT2A (3)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主要是a1受体 (4)胆碱能受体阻断作用:主要阻断M1受体 (5)组胺受体阻断作用:主要是阻断H1受体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广泛,除了上述阻断作用以外,还具有加强其他中枢抑制剂的效应、镇吐、降低体温、诱发癫痫以及对心脏和血液系统的影响等作用。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1锥体外系反应 (1)急性肌张力障碍 呈现不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2)静坐不能 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动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 (3)类帕金森症 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神经功能紊乱。 (4)迟发性运动障碍 以不由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主要特征。 2其他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恶性综合征 意识波动、肌肉强直、高热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 (2)癫痫发作 3自主神经的副作用 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和便秘。 4代谢内分泌的副作用 (1)催乳素分泌增加 (2)体重增加 5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过度镇静 6其他:肝损伤 7过量中毒 总结 鉴于抗精神病药具有较多的药理作用, 因此,在众多抗精神病药物作用相似的情况下, 药物不良反应便成了是否选择使用某种药物的决定因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疾病、药物种类、服药方法和剂量以及合并用药都有相关性。抗精神病药物的套用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提倡单一用药原则, 合并用药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药物的代谢与肝酶的影响。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医生会遵循安全、共同参与、综合治疗、联合用药等原则,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覆盖全病程,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及维持期治疗。

心境稳定剂

碳酸锂

可以控制急性躁狂发作

,预防躁狂复发,用于双相抑郁发作的治疗和预防、难治性抑郁的增效治疗,及心境障碍

患者自杀行为的预防。它对快速循环发作,混合发作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肾功能不全

患者慎用本药。碳酸锂治疗剂量与中毒

剂量接近,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锂浓度。

丙戊酸盐

可以控制急性躁狂发作。它的疗效与锂盐相当,尤其对混合发作和快速循环发作的疗效,优于锂盐。但在起效速度上,不及抗精神病药物,仅与锂盐相当。它与抗精神病药物及锂盐连用,可提高疗效,不过常伴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多在治疗初,通常数天内消失,不需要治疗。

拉莫三嗪

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还可以治疗双相躁狂、预防双相Ⅱ型发作。拉莫三嗪具有与抗抑郁药物类似的抗抑郁效果,且不会导致躁狂发作。拉莫三嗪具有较高的过敏发生率,使用时需起始低剂量,缓慢加量,严密监测过敏反应体征。

患者在使用心境稳定剂时,医生往往会监测血药浓度,以防止发生药物中毒

抗精神病药物

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

、氯氮平

、利培酮

、阿立哌唑

、齐拉西酮

等,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

抗抑郁药物

原则上,患者躁狂发作、混合发作及快速循环发作,应禁用抗抑郁药物。双相抑郁发作患者,是否使用、如何使用抗抑郁药一直有争议。

一般认为,抗抑郁药物用于治疗双相抑郁,易导致相反的不良效应,如加剧心境不稳定,恶化患者症状。因此,医生一般不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物,如确有必要,医生会结合心境稳定剂基础上联合使用。

心理治疗

在躁狂抑郁症

的整个病程中,患者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治疗是贯穿全病程的重要措施。医生应给予患者及家属全方位、全周期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治疗的方案,包括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治疗、人际与社会和谐治疗等。

电抽搐治疗

适用于急性躁狂发作,重度抑郁发作,难治性抑郁发作,以及用于有明确躯体疾病,又不适于应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或者用于年老体弱者。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可适用于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

迷走神经刺激和脑深部电刺激

均为侵入性治疗,医生一般会慎重起用。

光照治疗

适用于季节性情感障碍、非典型抑郁症,以及适用于以抑郁心境和食欲改变为特征的障碍(如经前期综合征

和神经性贪食)。

我曾经住院治疗过,我的病友也有所谓双向抑郁症,大概表现也象你说的那样,会忽然之间开心,忽然之间失落,或者忽然之间愤怒,不过我认为和一般抑郁症没什么太大区别,因为以上症状,我全有,但是我的主治医生并没有把我定性为所谓双向性,可能我的情况更复杂。

当抑郁症发展到最严重就是自杀,或者对生理造成严重的影响。有那么一点不幸的是,我基本上就属于最严重的那种。现在的生理状况是:生理功能完全紊乱,肠胃消化相当不好,呕吐和拉稀经常是连续性长期的出现;手现在有点抖;曾经自杀,不过现在没有自杀的念头了,等等,太多,就不详细描述。

你不用太担心,抑郁症我认为还是要靠自我调节,因为我也是长期服用药物者,我不觉得那些药对我有多大的帮助(当然安眠药例外),而且现在我离不开药了,一离开药生理反应相当强烈。哪怕是一天的断药时间也相当难受。

我认为当你心情开朗时,你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者了解,你想得到回应,所以这么热烈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当得不到回应的时候,你大概会表现的很愤怒。

有的时候你还是会陷入很深的孤独感和绝望感中,一般人应该都有这种感觉,只不过我们抑郁症患者更严重些罢了。

我只是将心比心而已,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我现在的解决方式就是玩命做事,一分钟也不停下来,从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我现在很想实现从小的理想,排除了一切争议,正在以S B的方式前行,虽然很累,不过现在我的心情倒比以前好多了,我想我这个方法还是有点用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齐拉西酮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结构与吩噻嗪类或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物不同。体外研究显示,齐拉西酮对多巴胺D2、D3、5-羟色胺5HT2A、5HT2C、5HT1A、5HT1D、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对组胺H1受体具有中等亲和力,对包括M胆碱能受体在内的其他受试受体/结合位点未见亲和力。齐拉西酮对多巴胺D2、5HT2A、5HT1D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对5HT1A受体具有激动作用。齐拉西酮能抑制突触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与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一致,齐拉西酮的作用机制不明确。研究认为其抗精神分裂症作用可能是通过对多巴胺D2和5HT2受体的拮抗作用来发挥的,对其他相似亲和力受体的拮抗作用可能是导致其他治疗作用和副作用的原因。对H1受体的拮抗作用可能是齐拉西酮产生嗜睡的原因,对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拮抗作用可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临床试验国外上市前对该品进行了以下研究 :3个短期(4周和6周研究)和1个长期(52周研究)对照研究评价了齐拉西酮治疗符合DSM-Ⅲ-R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的疗效,这些研究中使用了几个评估工具评定精神病性症状和体征,包括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和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这2个量表包括多项精神心理学条目,经常用在评价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疗效的研究中。另一个传统的评估工具,是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反映了有经验的对精神分裂症症状表现非常熟悉的评估者对患者总体临床状态的印象。另外,在一些临床研究中,还使用了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在这项52周的安慰剂对照维持治疗研究中 (N=294),齐拉西酮剂量20、40和80 mg bid,预防疾病的复发的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治疗,BPRS总分和精神症状因子分、CGI、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量表分以及由于社会功能的总体印象量表评分,都明显优于安慰剂。齐拉西酮和安慰剂治疗由于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比例分别是7-10%,安慰剂组为15%。2个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评价了齐拉西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MADR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4),经齐拉西酮治疗后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一项研究中,齐拉西酮剂量为60 mg,每日2次 ;另一项研究中,齐拉西酮剂量为80 mg,每日2次 ;MADRS评分与安慰剂组比较,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p<00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12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