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情感问题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视情感和情感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本论文立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功能及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情感问题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重视情感和情感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功能
1动力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积极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兴奋、激动、愉快的情智体验,使人充满活力,积极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活动;消极的情感会使人感到痛苦、厌恶、烦躁、悲观、心神不定,无力从事正常的活动。而适当的情感教育则能使人克服消极情感,激发积极情感,从而使人的情感转化为人进行各种有益
活动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精神愉快地自觉学习,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感染功能。感染功能是指教育者的情感通过表情、语言和动作等外在信号来传递情感内涵。人都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富有感染性。情感的这一功能可以使情感教育发挥出说理教育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进而让个人的情感对他人情感具有施加影响的作用,即个人的情感能感应他人,使之具有类似的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想使学生在思想上被触动,必须首先使学生在情感上受感动。由于情感的强烈震动,常常能激起学生“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意志驱动力,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某种思想,并表现出导向实践的趋向。因此,情感的感染功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3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抵触的效能。情感是人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即是人与客观事物的中介,又是人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产物。情感教育就是把受教育者的情绪尽力调节到一定的愉快状态,让他们对教育者及思想教育的内容产生积极的情绪倾向。在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相互关系中,情感因素对个人有着极大的约束力。因为人们既需别人对自己的赞同性情感,也需要有人接受自己的情感表达。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实现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意在情感,重在语言,它们是构成情感教育的两个主要因素,有如灵魂和血肉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以生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好情感教育的原则。一是情理结合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仅仅从“爱”的角度出发,无原则地迁就、迎合学生或从大学生一些肤浅的爱慕反应中获得满足,而应该把全心的热爱与关怀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严”“慈”结合,严中有爱,爱中体现出严。我们在情感教育中要坚决反对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温情主义。既要讲究沟通,坚持平等,更要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在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面前切不可只求团结而放弃真理,只有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二是针对性原则。任何情感都是由一定对象所引起的,而情感教育的教育对象从实际情况看来,又是存在着客观差别的。因此,我们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力求做到因人施教。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情感教育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选择与教育对象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只有因人、因时、因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三是适时有序原则。情感教育是贯穿整个教育活动全过程的原则和方法。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教育对象由于自己的内部主观原因以及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情绪的多次反复, 导致情感交流的阻碍、中断。这时,我们就要克服急躁情绪和实用主义的短期行为。南宋时期的教育家朱熹就明确提出了“教育有序”的循序渐近原则,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则提出“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同样情感教育也要求综合考虑人们的思想基础、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适时适度地实施教育,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最好的可接受性。
2选择好情感教育的途径。一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长期渗透。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班(团)会、板报等各种宣传渠道,以学生喜闻乐见而又深入浅出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进行,以长期的正面引导,达到耳濡口染、 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是灵活利用课堂的理论宣传阵地。传统的课堂说教式教育,有它固有的理论教育优势,只要避免枯燥单调的空谈式理论教学形式,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优势,适当的采用深入浅出、引用实例的方式,使理论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深入人心。三是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而广泛,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允许学生自我探索,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真实体验,进行自我分析判断。
3掌握好情感教育的方法。一是以情育情法。是指发挥人的情感相互感染的作用,用某一种或一些道德情感去影响、感染、同化教育对象,从而使教育对象建立起相应的道德情感的情感教育方法。二是以行育情法。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或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让教育对象亲身参与和感受,从而达到影响、 感染和培育被教育者确立一定的道德情感的情感教育方法。三是以境生情法。 情感的产生具有情境性和针对性,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产生道德情感。因此,以境生情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创设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来唤起教育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目的的情感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2]王婷婷,孙志伟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新闻界,2011(8)
作者简介:包卓,长春工业大学,学生处思想教育科。
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成为思政课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
高校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或者马克思主义有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真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首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方法传授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和其他学科一样的真理体系,靠真理的力量来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以真理的力量、理论的逻辑征服大学生,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学以增智,真正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
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人
改革开放以来,新现象、新问题、新思潮层出不穷,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通过网络技术得以迅速传播或放大。大学生怎样鉴别、判断这些现象、问题和思潮,成为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思政课教学要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大学生,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思政课教师应该指导大学生看本质、看主流、看大局,“莫为浮云遮望眼”。对于社会阴暗面,一是要敢于承认,不要有意回避、文过饰非;二是要辩证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现实根源,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增强大学生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正确引导,引导大学生弃恶扬善、以德修身,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抵制错误思潮的本领,批判假恶丑、弘扬真善美。
以丰富的事实说服人
由于大学生实践经验少,阅历不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感受不深,对思政课教材有些理论理解不透,很容易认为思政课比较抽象和枯燥,时间一长,就会失去对思政课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面对这一现实,思政课教师就要善于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说服大学生。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平时要收集、积累大量的案例和数据材料,用历史上、生活中鲜活的事例、翔实的数据说服青年学生。同时,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知丰富多彩的客观事实,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
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对所教内容真学、真懂、真信。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这是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前提。
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态度诚恳,平易近人;二是要求思政课教师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把全部精力用于教学,真正热爱思政课教育事业,不为任何诱惑所动、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三是思政课教师要热爱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打动学生。思政课教师要做大学生的知心人,各级党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做思政课教学的热心人。
以生动的形式吸引人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思政课的教材还是课堂教学,往往更偏重于理论阐释、观点讲解,总体上形式比较单一。然而,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网上内容五颜六色,这些都吸引着青年学生。思政课教学如果长期形式单一,难免缺乏吸引力。所以,除了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以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就成为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当前,思政课教学除了建立思政课教学网站以外,还可以开通思政课教学微博、微信,开设师生互动平台等多种形式;思政课教学除了运用课堂讲授这一传统方式以外,还应当鼓励教师探索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改变重说教、轻启发,重灌输、轻交流的教学方法,探索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传授与启发相统一的方法,采用互动讨论、辩论、座谈、视频、对话、短剧等多种方式,使思政课教学“活”起来。
情感态度跟价值观的具体编写方式就是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自己在对待情感的时候,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会怎么去做,还有自己就是如何去处理那些没有办法割舍的情感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可以写上去的。
而且这些在个人的体现上都是不一样的。然后在价值观方面的话,就是自己怎么看待其他的一些东西,就是在看待金钱,看待社会,或者是看待整个生存环境是怎样子的一个认知都是可以写在上面的,然后价值观的话,每个人也不同,一个人有很好的价值观的话,是可以很好的去生存的。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思考
导语:后学情分析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学反思、课后调查、作业反馈获取的有效信息的分析。课堂教学实施中,思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兴奋点的动态观察及相应的推进学习。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学情分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研究”(编号:2015SJD785),主持人:李健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编号:1121714452),负责人:李健美。
学情分析是教育过程中基于学生综合情况而进行的研判分析,既包括对学生整体多视角的全面分析,也包含对个体学生的差异逐一分析。它包含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双向过程,从外而内主要通过观察时代家庭环境、社会学校教育的影响,透视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了解其知识获得、情感价值、性格养成等内在的特质;从内而外则是根据学生已有特质对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索适合其个性差异的教育方式方法,分析评估教育效果,即对学生习得内容和感受进行研判的过程。学情分析作为教育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其目的是“以学定教”,通过对作为“人”的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分析,找到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和指导提供教学实践的基础和针对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在关注课程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时,对思政课学习的实际评价遇到了一些困境,学生对于课程的信效度的困惑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思。究其原因,思政课教师在全面理解思政课重要性的同时,更应注重学情分析,对思政课的特殊性和高职院校的特性有准确和深刻的把握,突出对高职学生的理解,尊重其独特性,将思政课学科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有效结合,既要对高职的“学生”进行了解,又要加强对高职思政课程的把握,这样才能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可度和信效度。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特殊性
高职思政课程强调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导。高职思政课程要求高职学生掌握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个体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复杂的社会生活联系,以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引导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提供解决困惑的独特路径和不同视角,评价现实生活,解答人生意义,规划和选择未来生活,实现个人追求,在不断强化的自我意识教育过程中,提供一种唯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中独有的经历和体验,最终形成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范式,为学生融入社会、完成“社会人”的转化提供独特的课程价值。
高职思政课促进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转化的过程,因为正确解决思想和价值观层面的困惑和迷茫的方法和能力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比较,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无法立刻直接呈现,学生不能在短期内感同身受思政课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对其个人生活和成才的指导意义,容易忽视课程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内心感受上容易误认为思政课并没有实际用处,因而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进而导致漠视思政课重要性的现象在高职院校比较普遍。
高职的思政课学习受到课程开设的限制和影响。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这使得高职思政课教学受到两个方面限制,一是课程覆盖学生的时间短,高职院校学生系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完成,而本科安排两年的学习时间;二是课程覆盖的内容少,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一般开设两门课程,另加学时极少的形势与政策课,而本科思政课程开设了四门课程。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受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教师不能有效的较长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价值观的分享。
高职院校重技能培养,轻理论知识学习。许多人士认为高职生理论只需适度和够用就行,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完全由有限的知识需要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技能的培养即可,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甚至硬生生隔离理论和技能的观点,过去有段时间在高职院校得到一部分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认同,高职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功利”地区别对待各门课程,这些都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由于受高职学生社科人文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等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接受度就更低了。
思政课是高职学生学习为人和处事价值判断的迫切需求。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第三年学生到企业实习,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实际上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在校学习。离开了主要依据社会需要和教育规律精心设置的校园生活,走进自然的、完全由自己设计、因利益分配复杂的职场和社会,能否顺利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否乐观而明智的对人和事进行选择,并在个体和社会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对于只有两年而非本科四年或更长时间校园学习生活的高职学生来说尤其紧迫,拥有处理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方法和思考的策略是他们最真实最急需的发展需求,思政课则能促进他们心智水平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原则
为了正确进行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取得较为客观的学情分析效果,发挥学情分析对思政课程学习的作用,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应坚持一些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是为了切实了解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教育,进而提升学生整体接受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思政教师通过学情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生人生的指引者和促进者。学情分析应根据现代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要求来确定学情分析的内容,引导学生重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者作为素质整体缺一不可的作用。因此,高职思政课学情分析的导向性原则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从思政课程教育目标和策略上把握,提高高职学生对思政教师所希望学生认同和吸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而通过知识的同化和建构,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力;二是从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上把握,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美国学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素质,素质包括思想、文化、身心等方面,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之根本;三是从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化发展方向上把握。学情分析要捕捉高职学生的欲望和兴趣点,了解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困惑,把准学生思维和心灵的触动点,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践行学生主体地位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构建学情分析体系时尽可能关注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对象的关系,弄清“是谁学”和“为什么学”,在分析思政课程育人目标和内容的实际需要上,全面准确地考察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多个维度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不能单一的从某个方面来论断,这就要求分析的视野要尽可能宽阔。现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学生不能简单以好坏来定论,而应该比较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学生;“唯分论”不能客观反应高职学生状况,“唯技能”的弊端已经有了充分显现。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合理和科学,不希望高职学生成为社会职业的“机器人”,而是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专业的职业素质[1],这要求思政教师的学情分析在回答了“是谁学”的基础上,尽可能在视野宽阔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更全面地了解高职学生,找到高职学生与思政课程培养目标的“距离”。
(三)个性化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政课教学一般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实行大班授课,学生认知结构、专业个性和风格差异很大,这对高职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学情分析的本质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开展个性化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教育。人的个性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对生命个体的成人过程和成才过程的影响造就了每一个独立特殊的个体的存在。个性、脾气、禀性不同,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学习倾向、思维反应、学习兴趣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不尽相同,这些个性差异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否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渴求,除了遵循高职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一般规律外,个性化原则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职思政课学情分析的个性化差异中,应善于将专业背景、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素质的要求融合其中。
(四)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为了使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分别呈现。将学情分析按照一定的结构,分为不同的阶段层次,层次之间有机结合,互有关联,形成一个层次鲜明、要素完整并各有侧重的学情分析体系,以达到科学的学情分析结果[2]。层次性原则主要有三个阶段层次:首先是“前在层次”,对学生“前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着重学生过去的背景分析,主要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程总体看法如学习风格、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等,从而掌握学生以前对思政课程的观察、思考和体验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认识。其次为“现在层次”,对学生“现在”情况的观察和总结。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起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观察思政课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现实状况,主要包括学生的情感认同、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高职思政课程尤其要关注学生情感的触动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最后为“潜在层次”,评判学生状况,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估测学生可能的发展,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
(五)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学情分析的过程一定要切实可行,既能满足学情分析的需要,又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支持和理解,这是学情分析顺利进行的动力,也是学情分析真实性的保证。
高职思政课由于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可衡量的特定标准,又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比较复杂。首先要对学情分析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详细的分解,思政教师可以从身心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素养和通用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学生三种状态的综合情况,即“前在”状态、“现在”状态和“潜在”状态的发展情况;再次区分可测性显性内容与难测性隐性内容,如思政课程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较易实施,属于可测性显性内容,而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观分析就是实施难度大的隐性分析内容,较难了解真实情况,使隐性内容显性化、使学情分析具有“可测性”应是学情分析的难点。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要素
(一)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分析相配合
人的一生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各有不同,家庭对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具有“奠基”意义和直接作用,家庭成员的经历、学识、能力、价值取向等教育资源是独特而丰富的,其中的影响有的甚至终其一生。学校是专门而系统的教育组织机构,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阵地,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形成的特殊场所。社会是影响人的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活生生的教育素材影响人的知、情、意、信、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高职思政教师要充分考虑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多维性、多层次性、综合性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通过学情分析,重视家庭、社会影响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可能产生的巨大冲击,思政教师应以可信度的事实有力回答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使学生信服。
(二)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要求相结合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中,其首要因素是他的知识储备,研究和了解与新知识学习相联系的知识储备的程度,合理地设计教学,达到有效的学习[3]。高职思政课的学习能促进人的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着眼于高职学生的长远提升发展,同样需要知识的传授。因此,学情分析不能忽视对其知识储备状况的分析。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缺少了“知识”,“情感”和“思想”会因缺乏原料而无法活动,能力的提升就是无源之水;知识也是价值观的基础,价值观的建构依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离开“知识”价值观就成无本之末[4]。因此,学情分析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是片面的。实践中发现,相同的知识内容在与不同的学生相遇产生的效用各不相同,有了学生先备知识的了解,高职思政课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课程学习和素质培养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思政教师的学情分析应是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结合。而高职思政课的情感和价值观分析应体现专业和职业的诉求,因为每一个高职学生,他在走进职场的同时,要做好融入职业的心理准备和价值观建构,后者才是制约或促进高职学生终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因素。 (三)共性分析和重视个性相统合
人始终处于特定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一个统一整体,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外界社会环境与这个整体发生交互作用。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着鲜明的共性特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脉动中找寻学生成长的规律,继而探索和研究当代高职学生教育的规律性,这是高职院校学情分析坚持共性分析的意义所在。
坚持共性分析,不能忽略高职学生的个性分析,教育的规律性就源于个性的普遍性,这是一个尊重个性、倡导个性、彰显个性的时代。就高职思政教育而言,“存异”和“求同”两者比较,某种意义上“存异”教育更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更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价值,更代表现在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存异”教育的依据则是掌握高职学生个别差异。
在高职思政教学中,重视个性分析,在个性分析中尽可能的详细和具体是高职思政教育者的一项重要能力,这对于课时要求多、授课人数多、专业背景复杂、教学内容要求高的高职思政教师是挑战,但这是高职思政教师的职业要求。其实个性分析,在找寻差异的时候,共性的一面也就显现出来,个性中体现共性,共性中包容个性,所以共性分析,在对普遍性进行基本分析时,了解掌握了独特差异性,这些独特差异性的交汇点就是学情分析的共性所在。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路径
学情分析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离不开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
(一)学前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前,思政教师对高职学生整体状况和个别特征的分析把握,包括生活经验、认知成熟度、知识储备、能力基础、情感态度等。学生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作为一个有机的主体,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他们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生长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心理和学习风格,并用新滋生出的知识信息和认识体验进行推论和判断。教育的本质是生成性和发展性,而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5]。
学生的学前学情分析直接影响了高职思政教师对一次课、一门课的教学设计,成为“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依据,高职思政教师以高职学生现有心智发展水平为基础,找出与新内容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预设可能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取舍教学内容和处理教学设计,并设计符合学生体验与接收的先后顺序,“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6]。
(二)学时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中,思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兴奋点的动态观察及相应的推进学习[7]。相比于学前学情分析的静态特征,这个过程动态、即时变化而无规律,有时会让思政教师较难驾驭而无所适从。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把握是学情分析的重点,同时也是学情分析实施的难点,由于高职思政课堂的学生总体投入程度较低,高职思政课堂学情的把握难度更大。要解决高职思政课“学时学情分析”这一难点,前提是思政课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如果课堂只是“教师教”,教教材或执行教案,没有“学生学”,有教无学就无法做到学时学情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保证学时学情分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课堂应是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主体通过知识与情感对话、思维与思想交流而构建起来的依据学生适时状况不断增删教学内容以适合学生理解学习建构的互动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学时学情分析就迎刃而解,思政教师在每堂课上只要注意把控和掌握课堂的重要几个点,如课堂互动环节的交叉点、师生思维的交汇点,课堂讨论的切入点,这些点构成了每次课的学时学情分析关键要点,关键要点的掌握也就是思政教师分析研判每节课所需要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类数据。关键要点包括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状态反应,主要有参与状态、情绪状态等,如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课堂学习的表情和神态,学习达成的效果满意度,都是高职思政教师探寻学生课堂学情的线索和证据。
(三)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学反思、课后调查、作业反馈获取的有效信息的分析。教师分析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分析不同程度产生的的原因,发现不足以便改善,发现问题以便纠正,考察新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价值所在,总结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的差距,重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为后继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积累必要的学情资料。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已发生的教学行为的回顾、审视和分析以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活动,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也是学情分析的进一步深入。课后调查包括师生直接交流的直接调查和借助工具或由第三方开展的间接调查,间接调查如学生评教。高职思政课程的课后调查应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尊重个性差异的教学思想,根据思政课程以内化思想品质为课程价值的特殊性,设定一些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行为选择从而获得全面的学情信息。课外作业是学情反馈的重要途径,高职思政课程的课外作业应少而精,结合学科内容,合理科学设计、贴近学生和社会实际的课外作业是真实反映学情的前提。
由于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学情分析所遵循的原则各有侧重,内容方法也因思政课教师自身职业能力差异各有选择并各具特色。伴随着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学情分析的意识增强、学情分析的能力提高,高职思政课的学情分析也将更具针对性更全面有效。就高职思政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出发点而言,是为落实“分层要求、尊重差异、以学定教、据学施教”的精神,关注学生,把学生看成是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断调整教师给予与学生需求的关系,顺学而教,思政教学才有引的方向,导的重点,从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
;观看2021黑龙江全省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心得5篇
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观看2021黑龙江全省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心得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1黑龙江全省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篇一
通过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的学习,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党爱国。学习宣传并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三、热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新人。
四、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一切危害教师、危害学校、有损师德师风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斗争,才能为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教师要做到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要公道正派,富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对一切文化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鉴别,批判性继承,使学生学到真知实学。还应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不强词夺理,不文过饰非,不误人子弟,做到知错即改,还真理的本来面目。
七、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提,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八、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不赌博,不斗殴,不酗酒,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教师,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选择了教师,我无悔地站在三尺讲台,无悔地耕耘于课堂。
2021黑龙江全省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篇二
通过师风师德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关心学生"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培育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
三、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这种爱,是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的,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反之,如果他们感觉到你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名副其实如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明确指出一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2021黑龙江全省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篇三
开学初,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2021黑龙江全省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篇四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的人。特别是小学生,平时在家都是父母监护,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即使是两百多人的大班。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企业的口号是“向8小时要效益”,而我们的一节课才45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5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化。当然,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我在授课时发现部分学生掌握程度相差很大这种情况时。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了解学生,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学习,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输。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希望能借评估的东风,“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
2021黑龙江全省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篇五
国家的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__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学生。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3、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9篇)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是一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红色资源集成创新全媒体传播探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9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1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就在初夏这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我缠着奶奶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河里……当故事讲到这时,奶奶用手指向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告诉我们说:“你们看,那就是屈原的化身,它灿烂而生辉。”此时,我和小伙伴们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而求索。”这是屈原一生的写照,每当想起这个诗句,就仿佛看到屈原那具有坚毅的背影,楚国不能容他,他却离不开楚国。以屈原之才干,当时不难另谋出路,然而诗人宁肯以身殉国,也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这是何等的感人呀!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难的祖国。这又是何等坚贞、纯洁、崇高的爱国感情啊!
两千多年过去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就如天上的星辰一样指引许多仁人志士。如,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吉鸿昌等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民主的富强而前仆后继。凝聚了多少华夏儿女的心血。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更是赞扬普天下所有爱国者火热的赤子之心呀!
然而,今天的我们,又怎么样学屈原怎么样去爱国呢此时,我茫然了,我们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呢是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呀!此刻,屈原那不断求索,坚持真理“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震撼着我。对,爱国理应向屈原那样!我要像屈原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捡起一片垃圾,保护家园的环境中做起,我还认为从每一天的认真学习做起,像伟人那样“为中国崛起而读书”中去体现,为祖国的美好尽一份心,一份责任。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2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不要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尊重我们的父母、长辈及身边的有所人,从小事做起,爱我们的国家,要做一个爱国的人!
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两位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在参观景点时,裤兜里的`一个面值五角的硬币掉到了地上,那位游客还在兴致勃勃的参观景点,没有注意他们的脚已经踩到了这枚硬币上。这时,一名武警战士跑了过来。请外国游客把脚拿开,他便捡起这枚硬币,小心翼翼的用纸擦拭起来。两位还没有发觉的游客问:“你有什么事吗”那名武警战士说:“您掉硬币了!”于是便把硬币还给了他“请您好好保管!”外国游客不解的问:“这只是一枚小小的硬币,为什么要好好保管”那名武警战士严肃的说:“这枚硬币上刻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您踩到了硬币也就等于踩到了国徽。国徽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那名外国游客立即把这枚硬币放到了钱夹里,并说:“真对不起,我踩到了你们国家的国徽!对不起!”那名武警战士一笑,随即走开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就体现了我们中国人那爱国的高尚品质。我想,那位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我是一名小学生,当看到晚会上李连杰叔叔号召我们拿起手机发送短信,为台湾灾区建一所小学,我马上拿起全家人的手机发送短信,虽然一条短信才捐助1元钱。但是,人多力量大,只要您奉献一点爱心,台湾的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新学校!在国家号召的“无车日”时,我让妈妈不要开车送我上学,我自己坐公共汽车去上学,为节能减排做一份小小的贡献。所以,我们在建国60周年时,要做一个文明、高尚、热爱祖国的人!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捡起我们身边的那张纸花,为环境加一分。在公共汽车上,为老人、孕妇让一个坐,为品德高尚加一分……让我们行动起来,在祖国的60年华诞时,为祖国做一点贡献,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让我们一点一点的积累,小溪定会变成大海!
我们虽然还小,但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祖国妈妈生日快乐。少年强则中国强!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3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爱国是中华民族最为浓烈、最为深沉的情感,这份情感已深深烙印在了你我心间,它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化,相反随历史洪流的推进愈加深刻。它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为了国家的强盛倾囊而出、赴汤蹈火。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既要根植爱国的情怀,肩负爱国的责任,更要践行爱国的行动。
什么是爱国这个历史问题的答案从来不唯一。爱国是杜甫在国家危难时“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愁怨与忧思;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勇气与志向;是欧阳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亲切与和谐;更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与担当。
爱国是一种情怀。屈原被流放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矢志不渝地上书楚怀王,希望他能听取忠言。即使到了无力回天之际,他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毅然决然地投江殉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国家兴盛的期盼与坚守!这样的情怀不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吗
爱国也是一种责任。当岳飞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后,他也同时背负起了报效国家的担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的战果足以让当时所有的百姓为之骄傲。今天的我们也理应接过这份责任,以自己的担当立志让国家变得愈加繁荣富强。
爱国更是一种行动。当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时,谁能想到他们日后将会立下赫赫战功,收复国土,为国家一雪前耻呢只有精神层面上的情怀与责任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将其付诸行动,从看似不起眼的学习态度做起,立志最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先辈的言行令人钦佩,今人也不落其后。从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戊戌变法,试图拯救病入膏肓的清朝。到邓稼先与无数的无名英雄研发两弹一星,极力提升国家的军事技术实力,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再到获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爷爷与白衣天使们付出巨大代价控制住疫情,为全国上下换来了一片安宁,都无不彰显着爱国情怀在神州大地上的魅力。
朋友们,当《义勇军进行曲》在奥运赛场上屡屡被奏响时,你的心潮是否澎湃过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于珠穆朗玛峰之巅高高飘扬时,你的双眸是否湿润了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开通时,你的腰杆是否再次挺直了曾几何时,我对爱国懵懵懂懂,但当我拂去岁月的尘埃,开启历史的长卷后,才发现我的世界里到处都是两个大字——爱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句歌词完美诠释了“国家”二字的内涵。是啊!有国才有家。回望历史,先辈们用铮铮铁骨书写了大国小家;立足当下,又有多少英雄豪杰正引领你我继续开创。那就让我们竖起爱国情的风帆,荡起报国行的双桨,驶向强国志的彼岸吧!因为她的名字叫爱国。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4
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名字!
我亲爱的祖国,您有着广阔的地域,锦绣的山河,悠久的历史。1996年,一个可爱的婴儿降生了,那就是我。我幸福地降生在祖国妈妈您温暖的怀抱里!
从此我拥有了美丽的春天,拥有了幸福的童年,拥有了美好的生活,拥有了快乐的空间,但逐渐长大的我深切地知道,我们的现在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它饱含一曲曲动人的颂歌,经历一段段悲壮的历史。
从小爸爸就告诉我:“他们小的时候学习环境十分艰苦,学习用具和各个科目的参考书也远不及现在这么丰富。如果能有一把玩具和布娃娃,那就是很奢侈的玩具了”。而如今我们的教室既宽敞又明亮,别说玩具布娃娃单是电动玩具就成千上万。我们的童年是与世界高科技同步的。
从小妈妈说:“小时候她们住的都是低矮的旧瓦房。一遇到下大雨,雨水就直往家里钻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走的大多数是泥路,最好的也是沙石路。”。而现在马路全都是柏油或水泥铺的家家户户都住楼房,再也不怕风吹雨打。马路上都按装了红绿灯和电子警察,不用指挥人们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大家的出行更方便安全。
祖国的强大,给我家也带来了很多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电器,一应俱全。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美,我们正大踏步向小康生活迈进。祖国繁荣了,人们再也无需为了饥饿而烦恼,而给予我们这种生活的是谁啊!是您!就是您!生我养我的祖国。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的变化让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你感到骄傲。
2008年8月8日,一个值得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日子,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开幕。我在电视上看到了精彩的文艺表扬和各国运动员入场,我知道是祖国的强大才有了今天的盛大的开幕式。当国旗缓缓升起的那一刻我激动不已,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啊!祖国妈妈,如今在您的哺育下我已从一个饭来张口的婴儿变成了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一定能站在世界的顶;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少年们将成为您身旁最美丽的花朵!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5
夜里,灯下。看书读书,与古人一起顺着时间长流,感悟一份有爱国的情怀。
读屈原,一位两千年前的爱国诗人,抱着爱国的热情,尽自己的能力使国家富强,使人民生活安定,尽管他受奸佞排挤、受昏庸的楚怀王猜疑,最终沉溺汩罗江水中,但他的爱国热情却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这像江水一样流动不息,流进人心。回想现实,我们想到屈原,也许在端午节,也许在读《离骚》时,但又有多少人想过他的爱国情怀,有多少人能感悟他的爱国苦心。
阅读,细细地感悟书中的真谛,读一本历史,讲述过去,有不同的情感在书里,而一种爱国情怀则是情感的血脉。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的诗一直跳动着真挚的爱国心。读杜甫,读他的苦难、他的伤感和读他的诗,都沉浸于一种浓烈而不浅露的爱国情感。有“剑外忽传收蓟北”的喜乐,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杜甫的喜乐悲愤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爱国忧民,但又矛盾,对政府的残暴而愤,对人民深重的苦难而忧郁。这种情感贯穿他的人生。读他,一种伤感、一种惜怀无奈,他的爱国情感是高尚的、是真诚的。
当有一天,再次读来时,也许所感悟的情感是不同的,但再读杜甫,却不是这样,始终不变的情感,深深地感悟。
读史使人知理、明辨。其实,这是心灵上的一次冼礼,感悟一种爱国情怀,而爱国是人思想的根基,它能延身不同的情感,都是积极向上奋发情感,我们读史,读的是爱国情怀,虽不是让自己一读就能读出情感,但可以记着,可以细细体悟。
如果说屈原无法报国,便沉弱江下是懦夫的行为是不值得学习,那么请大家想想,屈原那个时代时否容许他的爱国热情“开花”,历史的答案是不能的。也许屈原在我们的时代生活,相信会有用武之地,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爱国是高尚的。
我们能在这个时代去好好爱国,我们的祖国需要爱,需要大家的爱,但这都有回归一点,好好学习,了解过去,预知未来,做好自己应做的事,这也是爱国。
也许我们在读史中,认认真真,去感悟一下爱国情怀,努力学习!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6
爱国是什么在我心中,爱国就是带着感恩的心在祖国大地上生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那颗微不足道,却仍在尽力的“螺丝钉”。
我还练跆拳道的时候,每周日经历过一个下午的训练,教练都会让所有人面向道馆那面贴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的墙整齐地站好,然后用右手贴上胸口无言的敬个礼。整个过程不过是几秒,但却给我留下了永远深刻的记忆。我永远记得训练后身上的汗水还没干,心脏还在有些剧烈地跳动的那种感觉,但敬礼的那一刻,我心中那种从胸膛里涌上的感觉更叫我难忘。当所有人都微喘着气却表情庄重地站在国旗面前时,不管因为品式抑或素质练习变得烦燥的心都会平静下来,那是一种无以言说的自豪感,那一刻,我总会有种感觉:“我在为祖国而锻炼。”时至今日,我都不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但我知道,我能站在这大地上,吃饱穿暖,都是因为自己面前的那面国旗,那面国旗所代表的国家。
我感恩祖国,因为这个国家,我的每一天都安定祥和。我不必像最近逃往欧洲的难民一样赌上最后的希望求生,我也不需要像非洲难民营里的孩子一样爬着乞求难民营微乎其微的物资。但我们真的能永远在国家的庇荫下活着么这是否定的。就像能量守和定律,一味的索取是不行的,我们也要为这个国家付出。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坚持自己的责任。做一颗顽强的“螺丝钉”,也许看上去没有为祖国做多大的贡献,但确确实实是祖国基石的一部分。
这就是爱国。我们只需要像父母一样,在工作岗位上负起自己的责任,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做好自己家庭的责任,就已足够。但也别忘了,做这些的同时,要带着感恩的心。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华夏大地上,因为祖国而过得安宁幸福。
这就是我心中的爱国。带着感恩的心在祖国大地上生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那颗微不足道,却仍在尽力的“螺丝钉”。而每次看见国旗,我总会想记忆中那样扶上自己的心脏,感觉它的跳动,那一刻,为责任做的努力与付出,都化为了,对祖国浓浓的爱。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7
爱国,什么是爱国爱国是用心说的,爱国又是一种崇高的感情。
爱国不是用嘴说的,而是要用行动来落实的。那些热爱祖国的人,会团结互助不会不讲爱国,如果不讲爱国,那国家就像一盘散沙。损人利己的人,人人都讨厌他。要爱国,就要诚实守信,不能不讲信用,要无时无刻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要关心国家大事。
有些人很迷信,说什么世界上有鬼啊,神啊,佛啊为什么要这么迷信,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爱科学,才能为科学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爱国,当然也要遵纪守法了。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没有纪律,那学校就是个“大市场”,如果没有法律,哪有什么冤情可告呢就像古有开封府的“包青天”,文廉王,才能除暴安良,为民请命。所以,我们的国家应是一个有法,有律的国家。
在有法律的国家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里都有兄弟姐妹,他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手足情,朋友,好朋友建立了用金钱买不到的友谊。那些贪心不足的人,见小便宜就要捡,大了,有人出钱,叫他背弃朋友,背弃亲人,他都有可能会做得出来。我们要喝”井水不忘挖井人。”
做一个爱国的人,当然要爱劳动了。那些“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人,从小养成坏习惯,在家做“小公主”,“小皇帝”做惯了,衣服不会洗,作业不会做,扫地更不用说了,地都不会扫,简直是懒人。有一本故事书里说到《蜗牛和黄牛》,蜗牛整天不干活,就懂叫小黄牛做,而它自已却睡懒觉,小黄牛干了一天的活,额上的汗,豆大的流下来。一天,小黄牛和小蜗牛分家了。此后,小黄牛耕田,一日三餐温饱,而小蜗牛日的家漏水了,也懒得修,
终于有一天,小蜗牛的家蹋了,把小蜗牛砸成一个像车轮似的形状,从此,小蜗牛在没人的地方就伸出触角,一有人,它马上就缩起来,没脸见人。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应该要勤劳,不能懒惰,要像周总理那样,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人民,为人民的利益,为了祖国更加强在,我们从现在起,为了祖国奋勇向前。要记住,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她用知识,用智慧哺育了我们,我们应该要立志报效祖国,让我们手牵手,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吧!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8
其实有人会认为,我们只是个学生,为国家起不到什么作用,但要我们这些中学生凝聚起来,都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的地震。不知多少教师被夷为平地,不知道多少人无家可归。我流泪、伤心、感到不幸。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做什么呢难道只是在这里叹息吗不行,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奉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可以捐出平日攒下的零花钱,这样可以尽量帮助他们。
爱国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爱国不一定要做大事,可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随处可见的垃圾,你是否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了有些老人家上楼不方便,你是否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扶老人家一把下雨天,叔叔阿姨上下班回家路上没有带雨伞,你是否与他同伞,帮助他
很多人认为这些小事用得不着关心,要做就要做大事,可我不这么认为,小事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积累的,大事是生活中小事组成。做好身边的小事,才能完成以后的大事。
要爱国就要诚实守信,不能不讲信用,要无时无刻的地为别人奋斗,要关心国家事。有人很迷信,说世界上有鬼啊,神啊,为什么要这么迷信,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爱科学,才能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爱国也要遵纪守法,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没有纪律,学校就会一团糟。如果没有法律,就冤情怎么告呢所以,我们的国家应该是有一个有法,有律的国家。
做一个爱过的人,当然要爱劳动。那些从小养成坏习惯的人,衣服不会洗,作业不会做,扫地不会扫,地都不会扫,那就叫个懒人。我们中学生必须爱劳动,爱劳动不仅仅为自己,同时也要为别人劳动,在家中能为父母做的,我们尽力去做,如打扫家里卫生,帮妈妈拎一桶水,洗几幅碗筷等等,这样爱家也是爱国家。
我希望每个人都要爱国,要有一颗爱国的心是该自己去做的,我们要毫无怨言去做,尽力去做。也许这不太现实,但我会, 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去感染大家一起去做。去需轰轰烈烈的大事,只需简简单单的小事。
爱国、爱家、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让世界从满爱吧!
“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政课观后感9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我们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茁壮地成长。爱祖国,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做的事情。以前当我想起“爱国”这个词,脑海里首先会浮现出:抗日英雄赵一曼宁死不屈的情景,或是奥运会冠军杨威站在领奖台上喜极而泣的场面。可是,今天,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该怎样爱国呢
我们通常以为,谁做出对国家有益的、轰轰烈烈的大事,这才是爱国。其实,爱国并不仅仅是那样的,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你只要做好你应该做的事,这也是爱国。比如:参加升旗仪式时,眼睛注视国旗,肃立,这是爱国;唱国歌时,声音嘹亮,这也是爱国; 尊老爱幼、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等等,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却是爱国的具体体现。
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爱国的小故事:有一个国旗护卫队的队长,在一次任务中,脚不幸踩中了一个钉子,钉子扎进了肉里,钻心地疼。可他忍着痛,硬是走完了标准的138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是爱国的精神!是为了国家,坚守岗位的精神!
还有一个男孩,叫马鹏飞,从小父母离异。奶奶成了他唯一的亲人。在小鹏飞5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患上糖尿病合并症,不仅双目失明,颈椎病、心脏病、末梢神经坏死病也相继而至。为了照顾奶奶,年仅5岁的他便下厨做饭。上学以后,他为了节省时间,放学都是跑着走的。他中午回家后,就给奶奶做饭,再跑着去上学。晚上还是跑着回来,做饭、给奶奶按摩……直到奶奶睡后,才开始学习。即使这样,他的成绩还从没下过班上前20名。
这样繁忙的日子,他居然坚持了9年!我不禁为他这种恒久忍耐的意志力所感动。试想,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像他那样努力承担照顾奶奶的责任吗当有人问他如何理解爱的承担时,马鹏飞淡然的回答:“爱的承担,就是我照顾奶奶那是理所应当的。”马鹏飞用具体的事实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让我们明白,其实爱家人、爱亲人、爱身边的人,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爱是什么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更意味着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全心全意履行社会责任。爱国,就要做一个有责任的人。爱,让中国更美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