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人怎么样?

安溪人怎么样?,第1张

安溪人不错,热情好客。

安溪县,古称清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辖15个镇和9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溪县常住人口为1003599人。全县建成区面积28平方千米 。1985年,被国家批准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之一,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

安溪有上千年的产茶历史,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以茶业闻名全中国,号称“中国茶都”。

民俗文化

安溪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富,除安溪高甲戏外,还有木偶戏、南音、茶歌对唱、鼓吹音乐、民间舞蹈、水车阁、舞狮舞龙、彩灯、装阁、说书、灯猜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盛行。

在台湾地区,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寺庙达400多座,供奉清水祖师寺庙达200多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与安溪本土一样,成为沟通乡情、联络乡谊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数百万台胞心灵的栖息地和故土文化的象征。

“十里诗廊”

安溪县城,诸峰玉峙,一水环回,有“龙凤名区”的美誉。流经县城的晋江支流湖头溪与龙潭溪,在县城的西部两水合一,呈“S”形自西而东奔流,人们形象地取名“大龙湖”。大龙湖形成后,安溪在规划建设两岸防洪堤时,别出心裁地在两岸花岗岩护栏上,精选、镌刻了先秦以来7000多首古诗词,形成中国独一无二的“十里诗廊”景观。

主演:

集数:25集

导演:

状态:

编剧:

年份:

地区:中国大陆

首播时间:

首播平台:

类型:传奇

剧情介绍

始创于清中期的溪美茶园,经过林家世代经营,家业丰厚。民国初溪美茶园遭兵匪抢掠,林家长子林海临危执掌家业。日本帝国主义者觊觎中国茶叶市场和种茶技术,欲要控制溪美茶园。林海奋力抗争,保住了家族产业。抗战爆发,林海妹妹林然留学海外,弟弟林毅参加国民党抗日军队。烽火岁月,林然成长为革命战士。在回国运送药品给闽南抗日队伍时,遭日特追捕入狱,狱中林然加入中国***。多年兵荒马乱,溪美茶园几近破产,林海出家至清水祖师庙。历经革命洗礼,林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建设热潮。林海重振溪美茶园。林毅离乡多年重回故土。林海、林然、林毅三兄妹蹉跎半生,溪美茶园后继有人。

安溪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富,除安溪高甲戏外,还有木偶戏、南音、茶歌对唱、鼓吹音乐、民间舞蹈、水车阁、舞狮舞龙、彩灯、装阁、说书、灯猜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盛行。在台湾地区,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寺庙达400多座,供奉清水祖师寺庙达200多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与安溪本土一样,成为沟通乡情、联络乡谊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数百万台胞心灵的栖息地和故土文化的象征。 

扩展资料

茶文化铁观音:安溪产茶始于1725。安溪铁观音天下闻名,安溪县的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溪是中国古老的茶区,铁观音境内生长着不少古老野生茶树,茶叶在蓝田,剑斗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树冠达32米,据专家考证,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

台湾乌龙茶由安溪传入,随着乌龙茶传入台湾,安溪的茶俗也传入台湾。以茶王赛、茶文化交流会等民间习俗加强与台湾同胞的交流往来,如今已成为安台加深联系和乡情的重要方式。 

安溪台湾妈祖文化基地:安溪台湾妈祖文化基地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规划建设妈祖文化纪念馆、植物园、樱花林等主辅工程。安溪与台湾语言文化习俗相同,台湾茶叶与安溪铁观音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两岸有着深厚的茶缘,由茶缘演绎出来的茶文化,推动两岸乡亲的交流与合作。此外,安溪台湾妈祖文化基地的建设是对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安溪县

当然是不一样的了

安溪人是闽南人

安溪县地处闽南金三角(厦、漳、泉)中间结合部,距厦门60公里、泉州50公里,面积305728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460个村(居),总人口108万,是全省第三人口大县。

自然资源丰富 境内已探明矿藏20多种,其中花岗岩、高岭土、石灰石、铁矿、煤矿等储量居全省前列;水力资源蕴藏量37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26万千瓦;全县林地面积2200多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235万立方米。

产业特色鲜明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和“中国藤铁工艺之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0万亩,年产茶叶42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年交易额452亿元,全县茶业受益人口80万人,茶叶收入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5%以上,是安溪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精制厂——安溪茶厂和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中国茶都。安溪是全国最大的藤铁工艺品生产加工基地,产品远销欧美、新西兰、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的40%以上。

文化积淀深厚 置县已逾千年,素有“龙凤名区”之美誉。全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以清水岩、文庙、城隍庙最为著名。安溪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旅游专线被列为全国三大茶文化旅游黄金线路之一。

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主要祖籍地 现有旅外侨港澳台胞300多万人,其中安溪籍同胞有200多万人,约占台湾人口的十分之一。

所以是闽南人

什么是客家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的南迁,有着时延1500年的记载。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赣南、闽南和粤东北部。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在南洋各国及世界各地,凡有华人的地方,也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因为顽强地保留古代中原文化传统,因此,除语言上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有所变异以外,其余生产和生活习惯,多数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原遗风。

初到山区,他们先搭起茅寮、木屋栖身。然后改建成土屋。用北方原始时代遗传下来的方法,制造生土坯砖筑土墙,或者用夯土板筑的方法筑土墙。二者都是就地取生土筑墙。后者用生土加配料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一般黏土板筑。有的在用棒锤舂墙时上长的竹枝、木条或碎瓦砾、石块、火砖,以增强墙体的刚韧度;另一类是用三合土(黄泥、石灰、沙)板筑墙时,有的也添进碎石块、片石。有的在三合土中掺加桐油、糯米饭、红塘、鸡蛋清等粘性物,使土墙更加坚固。这是客家人创造乡土建筑史上光辉的一页,是建筑科学上值得骄傲的技术革新。

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又来到地狭人稠不足以以供的山区,于是人们不得不向外开拓。客家人走出山区,走向世界,在发展促进经济的同时也把各地文化的精华带回家乡。这一交流和吸收的结果便是客家尽管居住山区,却文风昌盛,以致产生了有别于其他民系的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客家民居建筑,和龙紧密相连——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高雅形式,又夹杂着巫术文化中严格讲究风水、“龙势”和座向的民风,同时又要结合山区的特点,所以在建筑上出现了客家人特有的民居风格。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种主要屋式:“围龙屋”、“四点金”、“走马楼”、“五凤楼”、“纵列式多杠楼屋”、“圆楼”等。其中以围龙屋为最多,并最具“客”味。

回答者:enpingdeer -,“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可见,客家是相对于“主”(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客”,即外来人的意思。“客而家焉”,作客他乡,并以之为家者,即谓客家。

“客家”一词在总体上反映了客家民系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历史际遇和“以客自谓”的大度和豁达。“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这是一首在客家地区流传很久的歌谣。这首歌谣反映了客家人远离故土、远走他乡的历史际遇,表现了客家人随遇而安、心胸宽广的精神面貌。“人禀乾坤志四方”的大度,“身入他乡即故乡”的气概,表现出客家人“客吾所客、以客自谓”的豪迈气概。如果没有这种豪迈气概,客家人怎么可能会因被称或自称为“客”而自豪呢?

客家人,这个响亮的名字,让客家子孙后代为之骄傲和自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光彩。神奇多彩的客家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和光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240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