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情绪有什么特点呢?

宝宝的情绪有什么特点呢?,第1张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4、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扩展资料

幼儿期的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小班年龄小,所以这种冲动越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语言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接受成人的语言指导,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的逐渐加强。

小班的幼儿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到了幼儿晚期即大班幼儿,他们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打针也怕疼,却忍住不哭,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妹妹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样子。

婴儿有心理情绪活动吗?许多人对此提出疑问,“这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有心理活动呢?”他们认为这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不可测定。 研究证实,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论任何年龄均有心理活动。婴儿的心理是在生活环境中,不断接受外界刺激和大脑皮质机能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宝宝一出生就有了情绪体验。喜怒哀惧是人的四个基本情绪,后来会衍生出很多种类的复杂情绪。几个月的宝宝的情绪表现是毫无掩饰的,他们把体验到的情绪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自然流露并不是一件坏事,更不是可耻的事,家长们无需在这时候教育孩子隐忍,而是给他们以足够的爱,让他们的情绪得以正确的处理。 婴儿最大的特点是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都极为迅速。早在新生儿时就有的最初的情绪反应,这时候的情绪状态主要决定于生理需求满足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吃饱了、睡足了他就表现出愉快、安静,就有了肯定的情绪。相反当饥饿、瞌睡和身体不适时就会哭闹,出现消极不愉快的情绪。 有的妈妈在宝宝哭的时候总是不知所措,不管怎么做都安抚不了宝宝的情绪。这时候,耐心已经消耗殆尽,妈妈们便开始变成了勒令遏制宝宝哭泣的“凶妈妈”,甚至把宝宝丢在一边不管。这样是非常危险的。你的凶可能导致宝宝难以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你的不管往往导致宝宝长大后变成心理不健全的缺爱孩子。 2~3个月的婴儿产生了和成人接触的需要,因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决定于是否有人跟他玩。如果有成人的陪伴,有人和他玩耍时,婴儿就会表现出全身的活动和笑出声,显露出非常愉快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绪会逐渐复杂起来。 心理学家曾对500名婴儿进行观察,发现婴儿从满月到3个月末,即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骇和烦闷6种情绪反应。微笑是身体处于舒适状态的生理反应,婴儿的微笑也具有社会性,会影响成年人,可以密切与母亲的关系,母婴不断地强化这种应答,从中获得满足,这也是婴儿的心理需求。 周岁以后的孩子,在情绪上较为成熟,开始深度与他人交往、喜欢探索周围的环境,已经知道母亲不会丢弃他,不再害怕离开母亲,对新事物有“探求欲”。这时母亲就可适时地鼓励孩子交往,接触社会,不要对孩子的探索行为设置人为地障碍,既要满足孩子的亲子依恋情感,又切忌娇惯和溺爱。 婴儿期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的心理和智力发育。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会使孩子发育成一个退缩型、冷漠型、孤僻型或焦虑型的儿童,长大以后情绪不稳定,性格懦弱,缺少自信心,适应性差。只有认真注意婴儿的情绪,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的心智才会健康、顺利地发育。 正确对待宝宝的情绪,我们首先要察觉孩子的情绪。很多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常常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宝宝还没有学会说话的时候,哭,往往是他们表达不满的最常用方法。但是情绪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含义,同样的情绪表现在不同情况下表达的内容或许完全不同。父母们要仔细体察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才能抓住情绪表达的本质。 理解孩子的情绪。即使是不懂事的孩子,他们的情绪也是有理由的。我们不妨放下自己的家长架子,仔细观察并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饿了吗?尿裤子了吗?躺久了不舒服吗?热或冷了吗?一个人无聊了吗?没睡醒吗?或者只是想妈妈了……宝宝情绪不好,其实有千万种原因。妈妈往往是最懂自己宝宝的,如果妈妈们都不理解自己的孩子,那他们该有多无助!所以,觉察和理解宝宝的情绪是处理他们这些情绪的基本前提。 其次,要帮助宝宝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让孩子意识到每种感觉的区别,这样就会渐渐让他们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孩子饿了,可以拍打着宝宝的肚子,说“饿了”,然后伴随以食物给予,这样以后孩子饿了就会慢慢学会拍打肚子的动作,或者是寻找食物。 家长们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并及时处理这些幼小生命的小情绪。快乐的时候,和他一起快乐;悲伤的时候,给他们最大的关怀。比如孩子没睡醒,可以遮住宝宝的眼睛,轻轻摇晃身体,用最温柔的声音和动作来表达你的理解和心疼。 因此,要尽可能给婴儿提供声音、形象、颜色、气味等各种刺激。系统地给予婴儿逐渐增强的刺激,便可培育出接受能力极强且相当敏锐的感觉来。视、听、触觉和模仿是小婴儿的主要行为能力。在家中小宝宝和父母等交往也是通过这些能力来表现和发展的,这些特点又是他出生后各种能力继续发育的基础。

一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从出生起,婴幼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就被包围在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刺激之中,形成和发展着人的情绪情感、社会行为等。婴幼儿应了解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1最初的情绪反应

婴儿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如哭、静止、四肢蹬动。同时,初生婴儿的情绪反应就已有初步分化。情绪专家伊扎德研究表明,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出了五种不同的情绪,它们是惊奇、伤心、厌恶、最初的微笑和兴趣。但是,婴儿最初的这种情绪反应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本能,且与婴儿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仅是最初步的原始情绪反应。

随着婴幼儿发展,在成熟和后天环境作用下,其情绪不断变化、发展。

2婴幼儿情绪的社会化

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都是生理性的,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反应,由机体内外某些适宜、不适宜的刺激所引起,并反映机体当时的内部状态、生理需要。但是,婴儿自降生的时刻起,即进入人类社会环境中,和成人进行相互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着情绪的社会化。婴儿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和情绪的社会性参照等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1)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人生发展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虽然婴儿生来就有笑的反应,但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它与中枢神经系统皮质下的神经冲动自发发放有关,与脑干或边缘系统的兴奋状态变化有直接联系。因此,这些微笑无论是内源性的还是诱发性的,都属反射性表情,而不是社会性的微笑。

约5周始,婴儿能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成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但是,从5周至35个月时,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他们对主要抚养者或家庭其他成员、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一样的。 从35个月尤其从4个月开始,婴儿能够分辨熟悉的脸和其他人的脸,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有差别、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他们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笑得更多;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一种警惕的注意。这是社会性微笑的进一步发展, 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陌生人焦虑 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陌生人和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儿能很好地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焦虑。

陌生人焦虑一般在婴儿6~8个月时发生。陌生人焦虑的发生发展是有个过程的。4个月龄前,婴儿连陌生人和熟人都不能区分,当然谈不上惧怕陌生人。4个月左右,婴儿开始区分陌生人和熟人了,对陌生人还笑,但明显比对母亲笑得少了,但这时并不害怕陌生人,对陌生人的态度一般还是比较友好的。5~6个月时,婴幼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严肃的表情,笑得更少,但是仍然不害怕。而到6~7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就开始感到害怕了,到8个月时,婴儿明显怕生。

父母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认识、理解婴儿陌生人焦虑的产生的原因,这对有效地减弱婴幼儿的陌生人焦虑有益。

(3)分离焦虑

随着婴儿与母亲情感联结的进一步建立,婴儿也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焦虑--------分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分离焦虑在婴幼儿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

6个月后,婴儿的反应明显不同于头半年:婴儿明显地、更多地抗拒特定个体(一般即为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的离开,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非常不高兴、哭闹、不安;同时,他们不愿意再接受他人的替代,别人再跟他玩,他也一定要妈妈。这是婴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上的一个很大的转折。

(4)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当婴幼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在婴幼儿发展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人际情绪的交流和他人情绪信息的利用,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它包含了婴幼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和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约在婴儿七八个月时逐渐发生。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婴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05~15岁的婴幼儿,其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能帮助婴幼儿超越仅仅回应他人信息的阶段,能通过这些信息来确定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和偏好,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婴幼儿与成人的主动的情绪交流,参照成人的情绪信息,能使婴幼儿避免、摆脱许多险境和危险物体,并有利于婴幼儿行为的调整与改变。同时,婴幼儿经常与成人分享情绪体验,共享同样的情感,有助于丰富婴幼儿的情感世界,密切母子、父子亲情。积极的社会性参照更能成为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媒介,促进婴幼儿探索新异情境和事物,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发展智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避免消极的社会性参照,因为不适宜的参照信息与条件同样会对婴幼儿起作用,导致婴幼儿不良的情绪、行为体验,形成消极、懦弱的性格,限制婴幼儿的探索和操作,阻碍其智力发展。

依恋和信任的类型可分为回避型、安全型和依赖型。

儿童依恋表现为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特定的依恋使婴儿追求接近某些特定的人。依恋不仅成为一种广泛、强烈和富于生活色彩的现象,而且关系到父母对儿童日后发展的作用。

扩展资料:

婴儿的这种灵活性和复原力似乎是和母亲互动的产物,这些敏感的母亲能够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和发起的交流进行反应。

一般而言,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在婴儿哭泣时能很快地抱起他们,并充满柔情和关怀地抱着他们——但是母亲只在婴儿希望被抱的时候才这么做。

-儿童依恋

宝宝的情绪反应多种多样,其中哭、笑和恐惧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引起父母关注的几种。这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宝宝个性的成长,所以家长有必要认真分辨每一种情绪反应,以便正确答理宝宝。

婴儿的哭

哭是婴儿的拿手好戏,所有的婴儿都会哭,只是有的婴儿哭得更厉害。不知你的宝宝是否爱哭,但可以肯定,如果宝宝哭得太多的话会引起你的担心,甚至让你无法忍受。你会想出种种办法来停止它,因为在人们眼中,哭是一种表达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反应。但父母也应知道,哭是婴儿惟一的一种情绪宣泄。

由于哭是婴儿最普通的情绪反应之一,因此很多心理学家对婴儿的哭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心理学家认为,尽管哭是消极的情绪反应,但在其意义上不一定就是消极的东西。事实上,哭对婴儿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哭是婴儿自然的交流方式,回想一下,通常宝宝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哭的:疼痛、寒冷、饥饿或身体不适。再回想一下,在听到宝宝的哭声后,通常大人会做何反应:注意他,马上过来照顾他,消除不适因素,在他左右哄他、抚慰他等等。很明显,哭是宝宝和你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相互了解、建立联系的重要手段。仔细观察和分辨之后,你会发现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他的哭声也变得有些不同,使用的场合也越来越多。较小婴儿的哭通常会有以下几种:饥饿的哭。这种哭是有节奏的,还伴有闭眼、号叫、双脚乱蹬的动作。或许你比较熟悉这些情景,它从宝宝初生时就开始了,并且在第一个月内有一半的哭是由饥饿或干渴引起的,这种情况在宝宝半岁以内一直比较突出。有经验的父母听到这种哭声会马上喂食;发怒的哭。这种哭在初生时就可以有。比如,刚生下来的婴儿如果被包裹得过紧而使活动受到限制的话,他会愤怒地哭起来。由于发怒时吸气过于用力,哭声往往显得失真;疼痛的哭。也许你对宝宝打针时的情景留有很深的印象,因为疼,他大放哭声。这种大哭的最显著特征是很突然,事先既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哭泣。通常他是先直噪门连续大哭数秒,接着是平静地呼气、再吸气、又呼气。这种形式的哭也是一出生就有了,这经常使父母痛心不已,充满怜爱地去抚慰宝宝。这样我们不难看出婴儿的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一开始,婴儿的哭仅仅是由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发出,到后来,加进了社会性的因素,出现了主动性的哭,把哭作为招引成人的有力手段,吸引成人的到来。因此,尽管哭是消极情绪的表达,但由于它具有重要的适应生存上的价值,父母应该分清原因,正确对待。

在对待婴儿哭的问题上,成人通常会有两种比较极端的做法。一种是把婴儿的哭声当作出现紧急情况的信号,只要一听到婴儿哭声就立刻赶到婴儿身边,将婴儿抱在怀里不停地哄,理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另一种则是经常有意不答理婴儿的哭泣,等他哭一段时间甚至哭累了才过来看他,这两种做法都有充足的理由,也都有欠妥当之处。在第一种情况下,用不了多久,招之即来的父母就会发现,自己成了婴儿哭声的奴隶。想一想吧,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妈妈爸爸陪在身边的,当他发现只要一哭就有人做出反应时,为什么不用呢?何况这个办法又很灵;在第二种情况下,父母不去答理婴儿的哭声,继续忙于自己手头的事情,从眼前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但从长远来看,在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总是不被理睬,婴儿经常感受到的是冷漠和无情,体验到的是无望无助的消极情感,会严重影响婴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看来我们应在分清原因的基础上,对婴儿的哭进行酌情处理,既让婴儿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照,又不使自己成为孩子哭声的奴隶,这是一项需要理智的工作。对于身体健康的孩子,值得向父母推荐的做法有:

很快发现婴儿的哭声,根据情况及时判断出婴儿哭的原因,并尽快进行处理。

不要总是在婴儿哭闹的时候才去爱抚他,那样做会使他变得更爱哭闹,父母应在他不哭的时候也关注、爱抚他。

当你确信婴儿不饿,没有危险和病痛,也没有尿湿时,则完全可以等几分钟再去看他。比如,有时父母正在接听一个比较重要的电话时,婴儿感到无聊而啼哭,父母可以尽快结束电话,而不必马上挂断。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婴儿哭得太久。让孩子啼哭过度,既会导致婴儿的声带沙哑,也会使他对成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并由此而形成对人的冷漠和不信任态度。总之,0~1岁的婴儿常哭是正常的事,因为在还没有学会运用语言之前,哭是婴儿和别人交流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婴儿的哭,有助于建立父母与孩子间的良好关系,对婴儿学会与人沟通有积极意义。

婴儿的笑

婴儿的笑是世上最美的东西,天真而又纯洁,叫人看了怦然心动,做父母的看了更是心花怒放,觉得自己的辛劳在这一笑中得到回报并衷心希望自己的宝宝笑口常开。

笑是最基本的积极情绪,也是婴儿与别人交往的基本手段。通过笑,婴儿使父母忘却了哺育的辛勤,尽享天伦之乐;通过笑,使婴儿和父母之间建立起了越来越深厚的感情联系。由笑而带来的愉快氛围,又是有力促进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婴儿的笑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心理学家把婴儿的笑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自发性的笑

初生到第五周婴儿的笑属于自发性的笑,这个阶段许多父母都会不经意地发现自己的婴儿会笑,这种情况常常发生于熟睡中的婴儿,而且仅仅是扯动一下嘴角表达笑意,实际上这种笑的发生和体外的事情毫无关联,完全是内源性的,因此被称为自发性的笑。

出生后到1周时,婴儿在清醒的情况下,吃饱了或听到柔和的声音时,会发出嫣然一笑,好像在告诉父母自己很舒服,虽然是出自本能,但足以使父母感到欣慰。到第三周时,轻轻地抚摸婴儿的小脸和小肚皮,就能引出婴儿的微笑。到4~5周,当父母拿着婴儿的两只小手对拍时或是婴儿听到熟悉的说话时,都可能引起婴儿的微笑。由于这些微笑还不具备真正的社会性意义,因此也还属于自发性微笑。但无论如何,微笑起到了促进亲子交往的作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这种微笑出现在婴儿出生后5周直至35个月时。这一阶段的微笑明显地带有无选择性,主要是由人的声音和面孔所引起,大人的声音、大人的点头动作会让宝宝特别高兴,孩子眼睛亮亮的,动作也十分活跃。最让父母满意的还有,通常不管是哪一位亲朋好友,见过或没有见过的,只要他来逗宝宝,宝宝都会报以高兴的反应,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心理学家把这种不区分对方是谁,对父母、其他家庭成员、陌生人均给予不加区分的微笑的现象,称为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的基础。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从35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婴儿的微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和婴儿朝夕相处、日夜辛劳的人们此时会无比欣慰地看到,比起那些和婴儿不太熟识的人来说,自己得到的微笑更多、更美。婴儿在熟悉的人们面前展现的是无拘无束的笑,特别是对母亲更是如此,而在陌生人面前,婴儿则显示出一种带有警惕性的表情,笑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拘谨。

虽然说,婴儿刚生下来就会笑是一种本能,但笑的发展程度却不是由先天所决定的,而跟后天生活的空间、接触的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曾经比较了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婴儿,发现在家庭中抚养的婴儿到4个月时达到微笑的最高频率,而在孤儿院养大的婴儿要晚一个月才能达到同样的频率。因此,父母要十分清楚环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孤儿院中,婴儿自发出现笑以后几乎找不到对象,犹如演员没有为之捧场的观众,无法提高演出的积极性。而在正常的家庭中,婴儿的微笑总是能够得到父母及其他家人的积极、及时的回应,如和他说话、微笑、给他爱抚等等,自然是笑得越来越欢啦。

笑能给人带来快乐,使婴儿容易和周围世界和谐相处,有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形成乐观、开朗、自信的性格。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笑口常开,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难,只要做到:

营造笑的氛围。父母经常主动地对婴儿笑,逗婴儿笑,特别是对那些不爱笑的婴儿更应如此。

在婴儿笑的时候给予积极的响应。父母响应得越多、越及时,婴儿就会笑得越好、越愿意用笑的方式与人沟通。

婴儿的恐惧

恐惧是一种消极情绪。在各种各样的情绪中,恐惧是最有压抑作用的,因而对婴儿的身心健康也最有害。在恐惧情绪的笼罩下,婴儿会感到极度的紧张,产生逃避和退缩行为。过度恐惧还会使婴儿出现肌肉紧张,导致身体僵化、动作笨拙甚至呆板不动。恐惧还能使婴儿对事物的认识活动受到抑制。不过,同前面提到的“哭”一样,恐惧除了具有消极作用外,它对于婴儿适应生存环境也有其特殊的意义。当危险事物来临时,恐惧可以作为警戒信号促使婴儿躲避灾难,呼唤亲人的帮助,及时得到亲人的保护。

从出生开始,婴儿的恐惧发展经历有以下几个阶段:

本能的恐惧

刚一出生的婴儿就有一种恐惧倾向,他们害怕巨大的声响,他们一听到巨响,都会表现出恐惧情绪来,这是不学就会的。看到婴儿出现恐惧的表情,父母总会加以安慰并迅速去除那些会产生危害的事物。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婴儿大约从4个月开始,便出现了与知觉发展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被针扎过、被小狗咬过等等不愉快的经历,会给婴儿留下恐惧的经验,使他再看到同样事物时产生恐惧反应。比如,多次打防疫针而疼痛的经验,会使婴儿从最初开始的不知针为何物时的无所谓变得见针就怕。

对陌生人的恐惧

在婴儿5、6个月时,已经能够比较好地分清熟人和陌生人,于是出现了对陌生人的恐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怕生”。父母会发现,当陌生人走过来时,刚才还好好的婴儿立刻换上了警觉的表情,并且明显地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近。这种情况常使父母在亲朋好友面前显得脸上无光,在对大人表示歉意的同时,无可奈何地对婴儿表示出自己的不满。父母还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婴儿惧怕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不仅害怕陌生的人,还害怕陌生的东西,害怕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

预测性恐惧

也称“想像性恐惧”。怕黑、怕想像中的一些动物,如天黑时怕大灰狼、毛猴子到来等,都属于这种情况。通常在1岁以内的婴儿身上还见不到这种恐惧。当长到15~2岁时,随着想像能力和预测、推理能力的发展,婴儿具备了产生预测性恐惧的条件。如果父母或其他家人教育不当,经常使用某些动物、魔鬼等东西来吓唬婴儿的话,更是极易产生这种恐惧。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经历的恐惧不知有多少,但恐惧给孩子留下的效果却是不同的。恐惧之后,有些孩子仍然可以生活得无忧无虑,而有些孩子却变得整天担惊受怕,最终形成怯懦、退缩的个性。有些人在孩童时期经受的强烈恐惧,一直到成年时仍“阴魂不散”。比如,在成人后出现不敢当众讲话、在众人面前面红耳赤、紧张失态的社交恐惧,其根源很可能会追溯到小时候的某次意外事件。

教养有方的父母应该可以通过自己的有效措施,使孩子平安度过危险并免除后患。以下方法或许对父母帮助孩子减轻和克服恐惧有所帮助:

不要对婴儿的恐惧做出过度反应。一般说来,父母不会对婴儿的恐惧表情满不在乎,往往会大惊小怪、反应过度。这种做法只能加剧婴儿的恐惧,在父母的惶恐行为面前,婴儿会变得更加惊恐不安。

不要对婴儿表示过分的同情和关照。一些父母每当在婴儿受惊时就把他搂在怀里哄个不停,过分的关注和保护反而使孩子断定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无法消除紧张。比如,有位女青年一直怕狗,即使是袖珍型小狗也一躲了之。因为在她小时候,看一条狗走过来,父母就迅速抱起她,并一面注视着小狗走过,一面说:“别害怕!没有事!”结果,她就此认定狗是十分可怕的动物。

以泰然自若的神态帮助婴儿。有些事物并不具有真正的危险,出于某种原因,孩子却很害怕。比如,有的孩子害怕蚯蚓或其他一些无害的小虫子。事实上,一些孩子怕这怕那并不是由于他真正了解事物的危险所在,而是观察了别人特别是父母对这种事物的反应而来的,即所谓“观察学习”。当婴儿看到母亲惧怕小虫子的表情时,也会认定小虫子是可怕的。记住,婴儿是以父母的表情作为行为参照物的。父母应该做一个好的榜样。

恐惧之后,父母应尽快、尽量安抚受惊的宝宝,这能使宝宝尽快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要鼓励宝宝有勇气面对使他恐惧的事物,用强化的手法帮助他克服恐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08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