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和贾宝玉到底是怎样的父子关系

贾政和贾宝玉到底是怎样的父子关系,第1张

志趣和性格各异,价值观相反的父子关系。贾政实含的的是假正经假道学的意思,热衷功名权势。而贾宝玉是追求思想自由,公正对待身边仆人和丫头各色人等,蔑视所谓功名利禄。

以上造成两父子志向各异,关系紧张。

因为他们是受时代所局限的,所以造成了贾政对于宝玉的态度非常的生硬。

是因为他们家里面应该是封建家长制这种状态。所以贾政作为宝玉的父亲,对他甚至有生死予夺的权利。

例如在宝玉犯错误的时候,他可以叫上家丁,把宝玉一顿打可以打到他不起来。

其实贾宝玉有个哥哥叫贾珠的,应该也是受到了这种封建家长制教育的伤害。不然的话,他并不会年纪轻轻然后就去世的。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么在家里面父亲让儿子死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吧。

这就是造成贾政对宝玉的态度是这样的情况。

这个还用说吗?无论是从亲情上,还是家世上,在贾政的心里,林黛玉绝对是碾压薛宝钗的。所以,如果要从她们二人中选一个人,做自己的儿媳的话,贾政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外甥女林黛玉。

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的唯一的女儿,贾敏是贾政的亲妹妹,从小金尊玉贵,养尊处优,颇有大家风范,不但贾母疼爱,贾赦和贾政两位哥哥对于这个小妹妹也是极其溺爱的。妹妹早逝后,外甥女千里投奔,从亲情上来说,贾政看到林黛玉就如见到妹妹般,所以在心理上,更能接纳黛玉。

更何况,林如海这个妹夫,贾政也是非常敬重的,贾政对于读书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贾政从小虽说酷爱读书,但是并未能考取功名,自己的工部员外郎的职务还是皇上额外开恩赏赐的,反观林如海,人家可是前科的探花,所以,贾政一直和林如海很亲近,当妹夫向他推荐贾雨村,求贾政为雨村谋个官职的时候,贾政才会如此上心。

论家世,林家是五世袭侯,又是书香世家,反观薛家,虽说是皇商,但毕竟脱不了一个商字,在那个时代,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贾政让长子贾珠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们以后能够从文,走科举之路,没理由到贾宝玉这儿,就让他娶商人之女薛宝钗。

与贾母不喜薛宝钗一样,贾政其实内心也不太喜欢宝钗,元宵灯节猜灯谜的时候,贾政看到薛宝钗的灯谜,就认为她不是有福之人,心中隐隐有些不乐,而大观园题匾,贾政就很欣赏黛玉的才华,黛玉所题之匾,全部一字不改全用了。

所以,如果不是贾家后来的变故,林黛玉可能真的就和贾宝玉双宿双飞了。

测试才华是一个方面,我认为除此之外主要是有两点:一,大观园是为了元妃省亲省亲而建,而园名以及匾额的命名题词,就要投元妃所好,宝玉恰巧是元妃的胞弟,也是最有感情,因此,让宝玉给匾额题词是最佳人选二,我认为贾政有给门客卖弄自己权贵以及宝玉才能之嫌至于句句否定,也正好体现了封建制度下的那种家长权威,其实是明贬实褒

如果林如海在世,贾政会考虑林黛玉。因为如果林海如在的话,林家可以帮助贾宝玉,而薛宝钗他是不会考虑的。贾政是最注重名誉的一个人,所以他会慎重考虑。 

贾政当时能和国子监祭酒家成为亲家,这其中,不知道贾政为此付出了多少,请了多少人,送了多少礼,筹划了多久。当时迎春和孙家定亲的时候,迎春作为贾政的侄女,他还十分不乐意劝了多次,但是无济于事。虽然作为他的侄女,他根本不轮不到他说话,但是他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认知。 所以当轮到贾宝玉定婚时,那么贾政必然是非常的上心。

 并且当时他和赵姨娘商量着,给儿子们添屋里的人的时候,他心里早已有想法,对贾宝玉和贾环可谓也是非常的心细。他早已为他们两个看好了丫头。轮到儿子的正事,那他岂能坐视不管? 

他在内在看得透透的,对什么人应该什么样的人服侍,他心里早已有想法。他结交的人还是文人圈子,比如梅翰林园外等等,他的目标也非常明确,还是文官。他希望自己儿子的亲家也可以为自己锦上添花。

贾政是一个非常注重名誉的人,所以薛宝钗所在的家庭他是不会考虑的。如果林如海在世,他会考虑林黛玉,因为林如海可以为他儿子贾宝玉在未来上有所帮助,但是如今林如海去世了,对他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他也不想让林黛玉成为自己的儿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32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