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都以”礼仪之邦“自称,中国人知礼,重礼是闻名世界的。儒家文化是“和文化”亦是“礼乐文化”,儒家提倡以德治国,认为刑法只能让百姓不去做某件事,但是却不能让老百姓民德归厚,而耻于做某件事。因此提倡以德治国,如何才能做到以德治国呢?孔子认为,就是要让社会知礼,遵礼,用礼来规范社会。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篇》。孔子认为只有“礼”才能使社会安定和谐,所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其实“礼”的本质就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社会规范,如果每一个处于社会之中的人都能够去遵守“礼",孔子认为这个世界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其实就是和谐社会的意思。
礼是仁的表现,仁是礼的外在。”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论语·学而篇》,在学而篇中,有子(孔子的学生)就阐述了孔子关于礼的含义,礼是为了和谐,为了社会的良好秩序,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这里的”知和而和“,其实就是流于表面和形式的意思,这种和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真正的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礼是以仁为内在的。”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篇》林放是孔子的学生,问孔子礼之本,孔子说礼与其奢华不如节俭。就像孔子说祭祀一样,“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不如不祭’”《论语·八佾篇》,这些都说明孔子所看重的不是礼的形式,而是礼的内在,礼的外在应该表达仁的情感,如果礼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那么还不如简单一点,甚至是“宁戚”(表达哀思)即可。对于祭祀鬼神也是一样,孔子认为祭祀应该带着诚敬之心,如果失去了这个诚敬之心,祭与不祭就没什么区别了,而所有这些礼与祭祀为了什么,是为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论语·学而篇》,看重的是一种嘉言懿行的诚挚缅怀,而这正是礼乐的根本。礼乐的根本在于教化万民,使社会人人各司其职,各安其分,达到和谐的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篇》,这才是孔子对于礼的真正深意。
而在孔子之后,尤其是到了汉代之后,先秦儒家思想就被阉割改造了,原来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篇》,变成了后来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话在所有儒家经典里都没有,其实是一句戏文,但是却反映了封建统治者通过阉割,曲解孔子的思想而愚昧,禁锢人们思想和精神。孔子的伦理思想本质上强调的是一种互相的人道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忠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是“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所有仁不是别的,仁就是尊重,责任,爱护等人文关怀的精神,所以“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仁的精神是为了成就和谐,因此礼也应该是为了和谐,践行仁的精神,脱离了对于人本身的关怀,一切礼都是没有灵魂,而流于形式的,所以很多后学严重误解孔子的礼乐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被封建王朝所阉割和倡导的礼法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人文关怀,后者强调等级秩序。而到了清代就已经完完全全的面目全非了,完全沦落为一种“吃人礼教”,成为了一种禁锢人们思想和精神的“枷锁”,成为了奴役人民的统治工具,而彻底失去了其真正的内涵,因此我们后来所见所闻的“礼教”,都不是真正的“礼教”。
今天的中国社会到处充斥着荒谬而无耻的“礼教”,结个婚就像卖女儿,各种纷繁复杂的流程(在城市要好一点),各种层出不穷的要求,人们仿佛把结婚看作一次难得赚钱的机会(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可见),他们并不考虑对方是否有能力去承担这样的条件,他们也不是以一种美好的精神来成全双方,互帮互助的完成这次庄重的人生大事,而是各自考虑着自己的功利。这种思想在今天甚为普遍,人们不以为耻,互相之间传播着这种腐朽而丑恶的思想,并逐渐沦为一种毒化整个社会,污染整个文明空间的渣土。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我所在的地方,这种荒诞和愚昧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人们乐此不疲,丧事本是一件凝重的事,是一件悲伤的事,人们应该客观的自然的表达自己的哀思,如果做不到也要尊重死者和亲属,可是我见到的这种荒诞,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丧礼居然可以演化到雇佣一个完全的陌生人来“哭丧”,更为可笑的是,这种“哭丧”居然还是社会的一种专业的职业,这真是一种已经病入膏荒的礼法了。之前我看到一则新闻视频,更是让人愤怒,居然在山东的一个地方还存在着侵犯新娘和伴娘的所谓“闹洞房”这样的恶俗,而且是一种在当地好像已经存在了很多年的风俗,有记者去当地采访,当地人仿佛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种流传下来的很普遍的风俗,而这种行为其实已经触犯法律,更不要谈什么礼了,完完全全是一种恶俗,今天中国正被这些庸礼恶俗所腐蚀着,人们穿着文明的外衣,却互相传播着没有人文精神的礼法。这种庸俗,恶劣的礼法风俗严重拉低了整个中华文明,曾经炎黄子孙引以为傲的“礼仪之邦”,正因为伦理秩序的失道,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而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变的充满艰辛。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要实现真正的中国梦,要实现一个和谐共生的伟大文明社会,就必须必然要在新的历史起点重建伦理秩序,摒弃庸礼恶俗,而尚贤礼良俗,需要对既有的社会礼法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在革的基础上重塑真正辉煌的礼乐文明,实现真正的有品格,以人为本,以社会整体和谐有序为方向的新的礼乐制度,符合正和之道的礼乐制度,实现一个拥有真正的贤礼良俗的和谐进步的文明社会。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孔子不满当时“天下无道”,动荡不安的社会,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情怀,奔游列国,汲汲以求,倡导“德化”、“礼治”。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他提出“为国以礼”(《先进》),集中表达了他对礼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孔子对周礼抱着很尊敬的心态,而在实际上又有所损益。在继承中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礼”的,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子曰:“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泰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这态度谈和感情毕竟是有一定的保守性的,因为周礼再好,也只是代表一个逝去了的时代,尽管那个时代曾经确实是辉煌的。
如果孔子果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一味地维护周礼,那他肯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保守派。但是,事实上,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如“周礼”重视祭祀鬼神,而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则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子路问事鬼神的问题,孔子明确地告诉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他的弟子都认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重人事轻鬼神,革新了“周礼”的基本精神。又如“周礼”规定的宗法制、世袭制在孔子这里也被打破了,他提出了的“举贤才”(《子路》)打破了亲亲尊尊,主张“学而优则仕”(《子张》),向社会打开了取士的大门。
孔子通过对周礼的损益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使之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制高点,并与“礼”配合,在修己的同时治人,在人的伦理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良好秩序。
孔子的礼的思想首先是“克己复礼”,其次“以和为贵”,最后是“以礼治国”。
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推崇的文化,“礼”从古存留至今,是一种摸不着看得到的文化。它对我们生活文化乃至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国家层面
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孔子提倡“礼乐治国”“为国以礼”,主张以礼乐教化作为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乐主内、礼主外,礼乐结合。
2、社会层面
上自宏观的等级秩序、规章制度、刑罚准则,社会层面的礼节仪式如婚丧嫁娶、社会习俗、道德规范,涵盖面极其广泛,下至微观的个人修养、行为准则,横向来说囊括政治、经济、文化,可以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人们来遵守。
3、个人层面
从个人的层面上讲,“礼”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基础,“礼”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锻造个人的品性,从而立足于社会。“礼”还对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了界定。
扩展资料:
“礼”的起源
“礼”最初并不是指礼制,殷商时期的“礼”是指祭祀神灵、祖先的仪式,在《辞海》等权威工具书中,“礼”的义项大致有祭祀神灵、礼节礼貌、礼仪、道德规范等,而祭祀神灵是“礼”的本义,其余皆为引申义。
“礼”这个字的产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最初,“礼”是甲骨文,后来有了小篆“豊”,意为“举行祭祀时所用的器物”。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有“五礼”“六礼”“九礼”之说,如“五礼”就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
人民网-孔子“礼”的传播思想与互联网文明的建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